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修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享 我的经历: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热度 24 老平 2014-2-7 18:38
我的经历: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去年11月在广州增城的南华书院参加“书院教育高端论坛”,并作了题为“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的发言,这篇文章就是根据当时发言的录音文字修改、补充而成的,在此感谢广州南华书院和深圳吉筠书院同道所做的录音整理工作。 这个题目 全名叫做“ 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 题目 有点 长,但它道出了一个 重要问题 ,就是我们现在搞国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 这个题目很大,不大好讲,我从 自己的 个人经历切进去,从三个角度来谈。第一个角度 是从 我个人的传承 来谈 , 第二个角度 是从儒家心法的基本原则来展开,第三 个角度 是从《大学》 的三纲八目来谈。 一.从 个人的传承 角度谈国学教育 先讲第一 个角度,从 传承 角度来谈。首先要说的是,我的传承 是被选择的,因为我 出自 曾氏家族,庆字辈 , 曾子的第75代裔孙,这个 身份 没法选择,生出来就这样。另外一个就是变成家族里儒家心法的传人 , 也是被选择的 ,家族 前辈 认为 你孺子可教,慢慢就把你 带 上了。不是说你想学,他 就会 教你, 而 是他想要你学,然后设了 一些 方法, 把 你套进去,后来你发现,哦,原来是这个 啊 。 所以说我 是被选择的。 另外, 我 还喜欢 搞整 体 观研究, 这个 是我 自己 选择 的 。 因此 我现在有两 个 东西,一 个 是儒家心法, 我 是被选择的 ; 另外一 个 是整体观,是我选择的。 从 我个人的经历 来看 ,国学传承 的路子有 三步:家教,师传,自悟 。 1.关于家教 其中第一步的家教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我成长 在 一个比较大的家族里面 , 我在广州出生,老家是梅州 兴 宁, 客家人, 我们整个村落都姓曾,都有血缘关系,这个村的名字就是我太祖的名字, 生活 在这样一个大家族里自然 要 受到一些 传统 文化 的 熏陶。 曾氏家族里面有个宗圣祖训,宗圣 就是曾子,他是孔子的学生, 祖训 里面写的都是曾子的核心思想。 宗圣祖训 有十六个字:“ 孝悌忠信 , 礼义廉耻 , 三省吾身 , 道 传 一贯。 ” 从小 就受到这个祖训的 熏陶。 先 说 “ 孝悌忠信 ” , 孝 就 是 要求孩子孝顺长辈,不仅仅是父母,比你辈 份高的 都要孝顺。悌 是要听兄长的话,那时候 我在家族里是比较小的一个,只要 别人 年纪比你大,你就要服从他 。当然这是指 小的时候,大 了有时候就 不服从 了 , 但烙印还在 ,到现在 还是这样, 家里面有什么问题,第一 时间问大哥,然后 轮到 二哥,最后才 轮到我发言,不存在好不好 的问题,只是 习惯 而已 。 有一次 大嫂问我 :“ 你们怎么这么奇怪, 明明 你大哥说 得 不对,为什么不反对呀? ” 我 想了一下,觉得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我印象中 大伯父 有时候也 说的不对, 连我这个晚辈都能看得出来,但 我 父亲就是 不吭声,慢慢我也 成 这样了。 在 这样一个大氛围里面, 长辈虽然 没有明着叫你孝悌, 但言传身教的结果是 自然而然 了, 这 就 是家教的一部分 。 后来 接触一些朋友,他们比较强调 忠和信,其实儒家的家教是从孝悌进 去 的 ,《 论语 》 里面说 :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意思是说在家里 孝悌 ,却在外面犯上作乱,这种情况是 不 大 可能出现 的。就是说 孝悌 是 忠 信的 基础, 移 孝 作 忠嘛 。 第二个是 关于“ 礼义廉耻 ” 。 近年 传统文化复兴 ,大家对 礼 说得 比较多, 要恢复 很多礼仪, 比如 见面礼 、婚礼、 冠礼 等 ,这 是礼的 一部分 。我个人理解, 礼 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 秩序 ,对人也好 干事情也 好都 要 讲 秩序 , 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礼仪,干事情 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都有一定的 秩序, 这个 秩序 是礼 的 重要 内容 。当然,礼 还有 另外一个 重要内容 是 恭敬 ,你 行 礼的时候 要 恭敬,恭敬 不仅指人外在的容貌举止,而且与内心有关, 《周易》 说 “ 君子 敬以直内 , 义以方外”, 说的是外面的恭敬可以引发内心的真诚,内外是一致的。 如果仅仅 有 外面 的 形式,就可能 导致虚伪。比如外表对人 很恭敬,一转头 却 骂娘, 这是 不 应该的 。 如果 你真正尊敬这个人,转过头去 就 不会说他的坏话,不仅不说,内心就没这么想,这才是真正的有礼 ,相反就叫 无礼 。 它要求内外要合一,这 与《大学》里面提到的 慎独功夫 有关,慎独有 行 为 慎独,言语慎独,心意慎独,一层层的进去 , 它是这样来强调礼 的 。 祖训里面第 三 句是 “三 省吾身 ” , “三 省吾身 ”现在成了一句成语,它原来出自《论语》:“ 曾子曰: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 要求每天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谋忠,交信,传习,这是《论语》三省,后来还有《大学》三省,就是从读书、修身、处事三个方面来反省。要求 每天写日记 , 有事没事 都 得写,写什 么 呢 ? 开始是 让 你记 录 事 情 ,后来 是让你反省事情里面的对与错,错的要找出原因和改正的方法,对的要肯定,要保持下去。 不一定每天 反省三 次,反省 的东西也不一定是三 样,它是循序渐进的,但是每天睡觉以前, 回想一天的重要事情,然后把它写下来 是必须的 。长辈 未必看你 写的东西 , 他是要求 你自 己 写自己看 , 自己看看反省过的东西有没有重犯,如果能做到不二过,那 就 很好 。 他希望你最好是事不过 三 ,曾氏家族很强调这个 三 ,一件事不要重复 超过三 次, 超过三 次就 认为 你没 有 用心。 家训里面最后一句 是“ 道 传 一贯 ” 。这个一贯 也出自《 论语 》,《论语·里仁篇》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按照老祖宗曾子的说法,一贯是指 忠恕 。怎么理解忠恕呢?南宋大儒朱子的解释是“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意思是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就是忠, 推己及人 就是 恕 , 恕 的另一种说法是“ 己所不欲勿施 于 人 。”这是关于忠恕的基本理解,进一步可以理解为里外一致,里外一致的实质是心一致。 具体到恕来说,自己 里面 有的 东西才要求别人 有 ,如果 自己 里面没有,就没 有 资格要求别人 有 , 它 是里外合一的东西 。 恕怎 么 去做呢 ?起步 的时候 要求 不夺人所好,不强人所难 。大家都 说 “ 己所不欲勿施 于 人 ” , 道 理不难理解,那该怎 么去 做 呢?就是 人家喜欢的东西,你别 去争 抢 ; 人家做不到的东西,不要强迫人家去做 。 这就是恕 , 很落地的 。小时候前辈就 说 这 些东西,说完了 就让 你 去 做 ,他要求的东西都能够 落地,不落地 的东西是 成不了家训的。 从小 生活在 这样一个家族里面,就 会 打下 相应的 烙印。以前没有注意到这 种 薰陶有多大的意义, 认为大家都差不多, 后来长大 在不同的地方 跟 不同的人 接触,发现这 些 家教很有意义,小时候形成的 东西就 变成 习惯 ,习惯成自然了。 比如 有序,干事情 的时候 先做第一步 ,再做 第二步第 三 步, 有了这个概念就会倒回来做。 小时候一进 房子的 门,鞋要放 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走 的时候就会很清楚在那里 取回 鞋子 。 到前辈 家里 ,什么 书都可以看,但 有 一个要求,看完以后 要 放回 原处 。 玩东西也是这样 ,如果玩完以后不收拾好 放回原处 ,下一次就可能玩 不着了。他是 要培养你 一 种 秩序感, 这 就 是一种礼 , 慢慢你就形成一种习惯, 《 大学 》说:“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果先后、始终的秩序没有建立起来 , 孩子就会没有规矩,长大后干事情就不容易成功。因此可以说传统家教的目的是让 孩子养 成好的习惯 。 以上是 关 于 家教。 2.关于师传 我出生 在 广州, 小学 五年级的时候 第一次 回老家 过年 , 没有家人陪伴,就一个人回去。过年的时候看见 祠堂边上 有一幅 对联,那是 在 文革期间, 但 对联的内容 不是革命口号 , 而是写着 “春回东亚 , 派衍南丰 。 ”我看 了以后就问:“ 派衍南丰 ”是什么意思? 周围 的 人 都说 不知道 , 最后问到家族 的 一 位 前辈, 他 解释 说: 我们这一支曾氏 , 来自江西南丰。 我听了很新奇: 南丰?我们不是在 兴宁 吗?他说不是,我们 的 老祖宗是从 江西 南丰 过来 的 。小孩喜欢刨根问底:那 南丰 的老祖宗是从哪里来的? 他说是江西庐陵,再往前 就是 山东南武。我觉得奇怪了 : 这个东西 您是 怎 么 知道 的? 他说我们有家谱 。 我说我能看 吗 ? 前辈就从 柜子里面拿出一本东西让 我 看。 这个时候 我脑袋动了 一 下,看到家谱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不简单,除了 父 亲 母 亲 ,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之外, 好像 还 有 一 条线, 不断地往前延伸,自己就是沿着这根线 过来 的。 这一下子兴趣就起来了, 我说 我能抄吗?前辈 盯着我看了一下,点点头。后来前辈就 慢慢给我讲 一些东西 ,抄一些东西, 还要背一些 东西, 这些东西与曾氏家族有关,与《大学》有关。 前辈 教人的方法是 一门深入,举一反 三 ,用的是 三 重门法。从头到尾教 的东西都是围绕着 《大学》 来讲的 ,从 小学 到高中毕业, 反反复复就是讲 《大学》 , 要过文字门,行事门,心意门,对应的是文法、行法、心法。前辈 的 教 法 体现 了 宗圣祖训 里面 说 的 “ 道 传 一贯 ”,以一来 贯通 别的 东西 。 前辈教完 以后 ,吩咐了几 样 东西,其中一个 是要到外面 学一下佛家和道家的东西, 主要是与 修身 有关 的 内容 。另外一个 是有机会要了 解一下西方的东西, 那时候 改革开放刚开始,他已经这样要求了。这个前辈 有一个特点,就 是 不叩不鸣,他平时 说话不多, 有 问 才有答 , 你 不问 他 不会 主动 跟你说 , 除非是他 决定要教 的 东西 。 后 来我 就跟 外面的 一些 前辈 学道家 和 佛家的东西 ,到那 个时候发现 三 重门法不仅仅是儒门 在用,佛家和道家的前辈也在用, 也强调一门深入,在某一 段 时间 里 不主张甚至不允许你看别的东西, 要求 达到一 定 水 准后才 可以 涉猎 别的东西 , 给人感觉有点封闭。后来发现 这样要求是有道理的 ,因 为 一般人的精力比较 分 散,做不到专 注 ,做不到惟精惟一 。 怎 样才能 把 散乱的精力 专注起来 呢?前人 往往从教法 做起 , 三 重门法 就 是 其中 一 种 。 这种教法 不意味着你一辈子就 学 一个经典, 只是要求 在一个阶段 专注 一个经典, 使它成为 你的本, “ 本立 而 道生 ”。 没有这个本,就 会 飘来飘去, 好像什么 都懂 , 但 什么都 不 精 深 , 这种方法 需要因人而异。以上说的 是师传。 3.关于自悟 不管是 早期曾氏 家族的 前辈 ,还是 后来家族外 的 前辈 ,都有一个特点,你问他 问题,他不会直接给你答案, 往往会反问 :你说呢? 这 跟三 重门 有关系,过文字门的时候有 注解法 , 注解法 先要 自注 , 不管什 么 问题, 也不管 你懂不懂,他 都会 先 要 你 谈自己的看法 。开始我 不习惯,心想 我都没看过这个 东西 , 怎么可能 知道 呢?如果我知道还 需要 找你吗?老师 说 :人家 告诉你的 是人家的东西,如果 你习惯了 这种方式 , 你就只能过 人 家 的门, 修身的真正目的是要 过自己的门 。 他希望你 从心里面出来一些东西,不要老依赖别人。 老师这样教是希望学生以后能够 有所发现,有所创 新,按照 《周易》 的 说 法是“ 与时偕行 ”,用现在的说法是 与时俱进 , 就是 要 跟着时代一块走。 一方面能够 继承传统的东西, 另一方面能够 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混化, 然后 有新的东西出来。如果没有,这个传统 就 会慢慢衰亡 , 因 为 时代变了 。 从清末开始,我们中华民族面临 的就 不 再 是 传统意义上的 天下问题, 而是东西方 的问题, 人家 几千 支 洋枪就把你从北京打到西安去了。 因此 有些东西 必须 得变,怎 么 去变 ? 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东西是本 是 基础 ,然后需要 融合新的东西 ,需要在 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就像经典里说的,“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后来我跟一 位前辈 学整体观,这个整体观 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它 包括古典和现代 两部分 , 我发现 古典整体观里面的原典, 其实就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比如《大学》就是一部关于个体与社会整体性的经典,其中的三纲八目是达到人群合一的原则和路径。中国古典整体观是一个大的体系,包括心身整体,人群整体,人天整体等内容。我认为它们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内容,这些东西 西方 没有,将来中国文化要影响世界, 整体观 是必不可少的。 4.小结 从家教到师传再到自悟 , 我觉得国学教育对我生命成长 的影响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了根,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其实懂的东西都是外来的,最后就会变成一个文化飘人。第二是发展,要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这个创新其实是一种新的融合。这对 一个人 是这样 , 对 一个团 体、 一 种 文化 也需要 这样 , 这是我的感受。 二.从 儒家心法的 角度谈国学教育 下面 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用儒家心法的原则 来谈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影响。 儒家心法有一个 修身原则 ,叫做小儿修安,少年修诚,青年修正,中年修明,老年修得 。这个得 不是道德的德,而是有所得的得,是 《大学》“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那个得。 关于 人的成长 阶段 ,现代医学分得比较细 ,有 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前期,成年后期,然后是老年期 。 如果按照《黄帝内经》 就 分得比较简单 : 生长壮老已, 就 五个 , 这个已是衰亡期 。儒家 心法说的 也 是五个 时 期, 从 年龄上 来看, 小儿是到什 么时候 呢 ? 是零岁到七岁 。 少年 时期 是从八岁到十八岁,差不多涵盖了我们现在义务教 育 那九年,过了这一年 就 可以行冠礼了 。 然后 就是 青年,是十九到 三 十五, 中 年 是从三 十六到六十五,不是六十 而是 六十五 , 搞修 身 的六十还是 中 年,六十五以后才进入老年 ,有的前辈划 的 还要靠后 , 说 八十 岁 以后才叫老年。 1.小儿修安 这个心法 原则 要求小儿修安,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说这个阶段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小儿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朱熹认为:“教小儿,先要安详恭敬。”按照前辈的说法,小儿修 安一个是安详,另外一个 是 安全。这个修安要处理什 么 问题呢?处理的是人 与 物的关系 ,在小儿心里,家长也是一个物,修安的的 过程 就是 心 身 成长 的过程。 先来说安详, 它要求不要压抑 孩子 的天性 ,压抑会产生 情绪,儒家讲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 ,这个中能不能顺利 地 建立起来,关键 在 小儿 阶段的 修安 。 小儿如果压抑太 多 ,情绪扭曲太 大 ,后面的中 就 很难修 。如果孩子的情绪偏了怎么办?就需 要用对 治 法, 比如孩子 急躁 了 , 就 要 用定静来对治, 如果早期 的 安修好了,孩子 的 性格就 比较 平和,不 容易 偏激。如 何 修安 呢?有一个 简单的方法, 就是在自由中加上引导。平时尽量让孩子自由发挥,发现问题就进行引导, 给 孩子 讲道理 。 如果 孩子接受 , 就不要唠叨; 如果 孩子 不愿意做, 就 问他 为 什 么 ,让他 把心里的想法讲出来,然后就行 诱导 ,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要让孩子感到压抑和 委屈 ,孩子就容易 安详。 修安的另一个内容是 安全 ,要培养孩子 行 为 上的 安全感 , 这个 很重要 。传统 曾氏家族 很 强调 人生 安全, 为 什 么 ? 因为 曾氏家族 重视 两个经典, 一个是 《大学》 一个是 《孝经》,《大学》 强调修身,《孝经》强调孝顺,《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因此受过这样 教育 的人是不会 轻易去 冒险的 , 不会弄得自己青一块紫一块, 怕父母担心。 有一次去 新西兰 旅游,在南岛去皇后镇的路上有一个景点,它是世界第一个商业蹦极跳台,从桥面往峡谷下面跳,高度超过40米,有一些人掏钱绑腿往下跳 , 当时我也想跳,但最后还是没有跳,因为感觉有 危险 , 父母还在呢 ,不要说是生命危险,就是 你弄疼了,弄不舒服了,父母 知道都会 很 担心很 心疼,这就是不孝,不能干这个 。 回 过头来 看我们的孩子,现在的90后,00后缺的是什 么呢? 缺的是动手的能力,不会跟物打交道,让他煮个水泡个茶,手忙脚乱, 容易烫着自己, 动手能力 差就会带来 不安全 。 我小 的 时候,大概3 、4 岁吧, 就 自个洗小手绢,那个时候没有纸巾,每个小孩都有个小手绢, 得 自个洗,父母不会给你洗 。 然后 就是 扫地,扫帚比 人还 高, 就让 你扫, 大人明 知道 你 扫得不 干 净,但 还是 夸 赞 扫得不错 。等 你扫完转 身 去玩, 大人 还得扫一次。 为 什 么要这样做 ?培养你跟物打交道的感觉,《大学》 八目前两目是“格物”和“致知”, 培养 小孩子 跟物打交道的感觉 ,可以理解为一种“ 格物 ”“致知” 。 《大学》不 一定要等 到了15岁以后 才 学, 除了“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 的学问 之外 ,有些 东西可以 放在 小时候用的。 比如 说“ 格物致知 ”,前辈让你干事情 , 通常不会给你很详细的吩咐,有时 就不告诉你 道理是什么 , 只是让你去 做, 等做了以后再来提问题 ,不要不 “ 格物 ” 就想 “ 致知 ” 。所以小的时候就鼓励你自 己 动手 , 也许你干出来的东西不怎 么 样, 但他还是 鼓励 。等 你慢慢大了以后,他的要求 就 有点变 化 ,变什 么 呢 ? 要有结果 , 小时候你干的可能没有结果,大 了以后就 要 求 有始有终 。 记得 小的时候 要 搞航海模型,那时候的航海模型 比较土 ,动力是一 根 橡皮筋,搅搅搅,搅 成 一团然后一放, 螺旋桨就会 嘟嘟 地转起来 ,然后 把小 船 放 在水里 就 可以走了 。大人认为你要买材料没有问题 ,但有一个要求,你的船 最后 要能 动 ,不能 说 我弄不了,然后扔在一边 完事。这个 要求 也算 是 “ 格物 ” ,培养你动手的能力,培养你跟 物 打交道 的 那个感觉 ,让你知道什么 叫 做 成 ,就是成功的那个成。 有 了 这 些 以后,这个人就 会比较 安全,马路什 么 时候可以过,什 么 时候不可以过, 你会自己判断。 游泳的时候,水 不是很 深 的时候 你敢游,大江大河你 就 不敢去,因 为 你知道 自己 没有这个能力 , 这种感觉 与你 从小的“格物”有关系 。 如果没有 这种感觉就容易出问题 ,现在 有 一些十几 、 二十岁的人干事 情不知深浅 , 这不是有没有冒险精神的问题,而是缺乏安全意识,这就有麻烦有 危险, 这与 小时候缺 乏修安有关。 所以我赞成现在的孩子除了 诵 读经典以外, 还要注重 动手能力 的培养,让孩子 自己去干,干不成的时候再 去 指导,不要代替他,这是小儿修安 ,既要安详又要安全,而修安的目的是要达到自控。 2. 少年修诚 《三字经》开篇就说:“ 人之初 , 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 如果孩子变得 不善 了,那是受了 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少年时期一方面要让孩子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要防止孩子的心灵受到污染,就是要保持孩子的“赤子之心”,因此要修诚。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小时候调皮 ,但也比较 诚实 ,那时候是文革期间, 我们不喜欢 学校里的一位 老师,因 为 他老骂我们, 我和几个同学 就把 几块 玻璃碎 片放 在老师坐 的 凳子下 面 ,老师 来上课 一 拉 凳子, 呯呯几下 把他吓 了 一跳,然后我们就很高兴,老师就很 生 气 : 谁干的?站起来! 大家都 不吭声,攻守同盟,小时候 就 懂这个 。 老师一看硬的不 行 , 就换一招 软的 : 我知道你们贪玩,没关系,谁都有贪玩的时候,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老师不会责 怪 的 。于是 我就举手,老师一看 我 脸一板 : 出去!那一堂 课 就罚站了 。 站 在课室 外面, 我心里很 委屈 : 不 是 说不惩罚吗,怎 么说话不算数呢?而 那帮没举手的 损友却 在里面偷着乐 。 回家 后跟父亲坦白 , 说这事首先是我不对,但老师也做得不对,他说话不算数。 你不是说 过 曾子杀猪的故事, 要我们 做 人要 诚 实,曾子为了诚 连猪都杀了, 为什么 我认 错 了老师 还要罚我?父亲顿了一会儿说: 那个老师 可能 没 有 看过曾子杀猪的故事 。哈哈,这叫什么道理,现在就叫大人忽悠孩子。《论语》里有“父为 子隐,子 为 父隐 ”的说法 , 父亲是 怕我 经过这件事情后 不尊 重老师,所以 就 绕 了一下, 变成了 父 为 师隐。 如果 当时家长 没处理好,我就 可能 在这个老师的 影响 下 学会撒谎 , 撒谎是为 了逃避惩罚 。 那时候家 里对我 的 做法 是,你只要讲了 就 不惩罚,错了没关系,承认了就可以了。 其实我 小时候坏事干 得 挺多的, 数不过来, 但 受到的 惩罚 并不多,因为我能承认 ,当然你不 能 老认 错又 老犯 错 ,认了以后 还得有改的表现才 行 。 所以少年修诚要注意这 一点,孩子 错了要指出来, 可以 给 他 一些压力,但这个压力要 有 一个 限度 , 不能 让他 为 了逃避压力而说谎。 一旦 孩子不诚 实 了,后面的事情就比较麻烦。关 于 这个我感 受 比较深 , 我 小时候 受的惩罚比较少 , 按我大哥的说法 ,我这人比较 狡猾,什 么 叫狡猾 ? 就 是做 错了就 承认 , 承认了就没什么事了。 他 认为 是狡猾 , 我 认为 是诚 实 , 做 错了就 承认呗 ,就 算你 不承认, 事实已经存在,这是可以感觉到的东西。 通过修诚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是要建 立自信,如果小朋友到 读 小学的时候不自信,你会发现他后面的学习 就会有 问题 。 这个自信是怎 样建立起 来的 ? 我 认为 自信是给 父母、长辈和老师 带出来的 。记得小的时候, 逢年过节 父母 就把我带出去 见亲戚朋友,让你跟大人 行礼 打招呼,根据不同的年龄和身份作出判断,做对了就赞扬肯定。有人来家里拜访,就让你 端 椅子递茶 水, 客人就会夸奖说这个孩子真懂事,慢慢自信就有了。 在学校也是这样,有一位语文老师比较喜欢我,因为课堂提问的时候我会主动举手回答,答对了他就马上给以肯定,到后来当有几个同学同时举手的时候,他总是把我放到最后一个,就是当别人都答不上来的时候才让我回答,这就给了我很大的自信,结果我就变成班里语文最好的一个。 由此可见,小孩的自信 是 在跟 别人 打交道,通过别人的反馈建立起来 的。 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要擅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给予鼓励和肯定。那么修诚和自信有关系吗?有,真诚是自信的基础,反过来说,孩子不自信就会撒谎,它是紧密关联的。 3.青年修正 修 诚以后是修正,《 周 易》蒙 卦说 :“蒙以养正,圣功也。” 一般的解释是对小孩子要进行正确的教育,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够到位, “蒙以养正 ”的实质是要培养良好的品行,包括性格、习惯和志向。到了青年阶段这个要求就更加突出,所以青年要修正。 前面说的小儿修安阶段,小儿对应的是物,是在跟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修安;而少年修诚阶段,少年对应的是人,这个人包括家人、同学和老师,是在跟固定人群打交道的过程中修诚;接下来就是青年修正,青年面对的是社会,是跟不同的人群打交道,环境要比以前复杂,外面的 世界 很 精彩 也很无奈,容易被各种东西诱惑。因此要修正,修正的内容一要正心,二要正气,就是要培养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 正心需要立志,要立好的志向、大的志向,有了志向就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子。 青年 人刚 进入社会 的时候诱惑很多, 五花八门的东西都有,要达到一个目标 可以选择很多 路径, 这个时候 路 子一定 要正, 宁 愿 脚踏实地走 远 一些也 不要抄近道, 因为 近道 容易通到 邪道 上去。如果 青年 时期路子 走 得 正, 不贪快求多,虽然用的时间 比别人长,但 到 中晚年 的时候 就不会有问题, 就能够 善终 。否则到了 中晚年会吃力 和 后悔。 按照以前的说法,青年才俊要走“大学之道”,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使自己成为利己、利人、利社会的君子。《论语》记载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立志要学“修己以安人”的大学问,这就是立志。 修正的另一个内容是培养正气,立大志本身就有利于培养“浩然之气”,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行为端正,用行为、形体的端正来正心和养气。 以前家族里有一个 人 ,走路 的时候很特别 , 总是一本正经, 在家里如此,走出去也是如此, 走路的时候 从 来不东张西望,也不怕别人笑话。 他 父亲 不是军人,搞不清楚他 为 什 么 这样 走路, 后来 才知道 他 是 修 身的,炼的是心身相合,因为精神老要注意形体,因此走起路来就显得一板一眼。其实孩子从小就应该注意形体端正,因为形气神是一个整体,形体 不正 就会导致 气不正,气不正 就 会导致心不正 。 所以传统蒙学经典都有这方面的内容,比如《弟子规》要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看上去有点繁琐,其实是有 必要的, 因为除了礼貌上的需要之外,它还有以形引气,以形正心的作用。如果小时候就养成行为端庄的习惯,到了青年时期对修正就会很有帮助。修正的结果是什么呢?是 自立 ,就如孔子所说的那样:“三十而立”。 4.中年修明 然后是中年修明, 《 大学 》开篇就提出要“ 明明德 ” , 明有明白、清明,不疑惑的意思。修明一是要从事理上明,二是要从意识上明。 人到 中年 ,家庭有了, 社会 阅历也丰富 了,会看到很多不如意的现象, 比如看到有的人 投机取巧 却能够买车买房子,而有的人 刻苦耐劳, 却要 天天挤 公交, 心里 会郁闷,会有很多想法,容易产生情绪。 这个时候需要 从事理上去明 , 要明了一个人当下 的处境, 不仅跟他过去的作为有关,还跟他的 家庭背景 ,所处的地域和时代 有关 ,要把时间和空间的因素加在一块,从一个大的背景来考虑自己的处境,这样就比较客观,也容易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向。又 比如 看 中国的 社会 现状, 需要从纵横两个角度来看待,纵的角度需要了解历 史 ,知道 中国 的现状是 几千年 历 史 延续的结果; 横 的角度 是 看 近一百年来的国际环境, 知道 中国 的现状是国内外因素交叉融合的结果。如果能够 从纵横 两个角度来 看问题,就接近 于 中, 看问题就不容易偏激, 不 容易 执着 。 这是一 个 层次的 明,从事理上修明。 另一个层次的明是从意识上去修, 这个明 是要 明 了自己 意识活动的本源在哪里, 为 什 么自己 会 产 生这个想法 。这是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是真正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要求遇到问题的时候意识不要老往外跑,要反求诸己,通过自我反省回到意识活动的原点,去观察把握自己的意识活动,从而获得新的认知、新的自由。 修明面对的是自身和历史,就像《旧唐书》所说的那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因此修明的结果是要达到自明,明了自身的处境,明了自己的使命,明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明了以后就不会杞人忧天,就不会怨天尤人,就如孔子所说的那样:“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5.老 年修得 老 年修得,这个 只能从道理上简单讲一讲,因为我自己就没到老年,说多了就是胡扯。老 年修得 ,是指变外得为内得,变旧得为新得,变有形之得为无形之得。 人到老 年的时候, 社会身份变了,生命活动能力也下降了,需要主动放下外在的、旧的、有形的东西,比如名利、地位、恩怨等等,要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兴趣爱好与利益无关,与名气无关,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精神变得自如,以求看破得失,看破生死,从而达到孔子所说的“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简单来说,老 年 要面对的是得失和生死的问题, 修得 是为了自主,最终目的是自主生死。 6.小结 从这个儒家五修原则来看,国学教育对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呢?它的意义就在于提高一个人的生命活动水平,从一个自然的、带有盲目性的人,逐步变为自控自觉的人,而且在有效控制自身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基础上,去影响周围的环境,使自身与环境融为一体。 三 . 从《大学》 三纲八目的角度谈国学教育 第三点,从《大学》的三纲八目来谈 国学教育对 生命 成长 的意义。 《大学》 是儒家四书之一,它的 核心 是三 纲八目 ,三纲八目的内涵很丰富,下面我从修身的角度来谈谈看法。 1.三纲 先谈三纲,《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 明明德 , 在亲民,在止 于 至善。 ”三纲是指“明 明德 ” 、 “ 亲民 ” 、 “ 止 于 至善 ”。“明 明德 ” 说的是什 么 东西 ?简单地来说 是 要往内走,往 自己 的精神境界走,但往内走不是最后的目的, 往 内以后还要往外,那就是“ 亲民 ”, 不管 是早期的“ 亲民 ” 还是 后来的“ 新民 ” , 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以内为基础 , 是“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是 修内而达外,修己而安人 。因此可以认为,《大学》的前两纲说的是内和外的问题。 第三纲是“止于 至善 ”,“ 至善 ”是 什 么 意思 ? 从心法的 层面 来看 是指中,从社会的层面来看是指公。因此从“明明德”到“亲民”再到“止于至善”,既是一个从内到外,然后融通内外而达于中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个体到群体进而到社会,达到“天下为公”的过程。从修身的角度来看,“至于至善”既是“明 明德 ” 、 “ 亲民 ”的进阶,又是 “明 明德 ”和“ 亲民 ”的 指导原则 ,三者是一个整体。 2.八目 再来谈 八目, 《大学》八目是指“ 格物 、 致知 、 诚意 、 正心 、 修身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 , 按照前人的说法,八目是实现三纲的步骤。如果说三纲给出了一个修内达外止于中的基本原则的话,那么八目给出的就是三步两阶段的实施方案,其中“ 格物 、 致知 ”属于知步,“ 诚意 、 正心 、 修身 ”属于修步,“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属于用步,而知步和修步构成了内圣阶段,行步构成了外王阶段。因此八目是通过从 内到外 、 从近到远 、 从小到大,一步一步 去实现内圣外王的。 具体来说,《大学》论说八目是从“ 明明德 于 天下 ”开始的,就是先要立一个大志,立一个大目标,然后,从大到小来寻找落脚点,然后再反过来从小做起,从“格物”开始 , 而“ 格物 ”是从自己身边 的东西 做 起,然后再往 内走。为什么“ 格物 、 致知 ”以后会导致“诚意、正心”,而不像西方近代科学那样,走“ 格物 、 致知 、再格物、再致知······”的路子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涉及到中国古人对心与身、心与物的认知,涉及到整体观的内容,这个问题先搁在这里,以后有机会再讨论。 然后来看“ 诚意 、 正心 、 修身 ” , “ 修身 ” 什 么 意思 ?在《大学》里“修身”是以“ 诚意 、 正心 ”为前提的,这个不难理解,但《大学》“修身” 不仅仅 需要 修意识, 还要用 意识 去驾驭身 体,如果不 能驾驭身体,就 叫做 “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大学》这段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以意驭形是基本含义。如果不能做到心身相合,人 的功能就 难以体现 ,虽然器官还在, 却如同 行尸走肉 ,因此“修身”需要 心身相合 。 再来看“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把“修身”的境界往外延展 , 从 小家庭 到 大家族,再 到 诸侯国, 最 后 到周朝 的天下, 使天下太平,古人是这么讲的。 我们现在 可以换一个角度,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说,管理一个企业就类比于治理一个大家族,就是“齐家”; 企业 做大了 上市, 可以类比于“治国”;企业走出国门面向全球,可以类比于“平天下”。这是一种 变通 的说法,不管是在那一个领域,只要想做得出类拔萃,都有一个“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的过程。 3.小结 从《大学》三纲八目的角度来看国学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就在于它让人知道什么是本什么是末,本是内求修身,末是外求处事,本与末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基础和运用的问题。对于先秦儒家来说,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处事,修身的水平需要通过处事来检验,而处事又是修身的扩展和延伸,两者是统一的。通过不断地修身和处事,就能够 变小人成大人 ,所谓大人就是有公心的人。《礼记》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当内心越来越大,从家到国再到天下,能够“止于至善”,就成其为大人了。这个大人不是心里想的事多,而是心量大,能够行善,能够为公。 四.结语 最后来总结一下, 今天讲了 三 点 。 第一点 谈的是 我个人的传承,从家教 、 师传 、 自悟这条路径来看 , 国学教育对 生命成长 的意义就在 于: 国学教育 让 你知道什 么 是中国人 ? 如何成 为 一个中国人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的本质不在于国籍,不在于居住地,而在于文化认同,在于思维方式。从小的家教和师传,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习惯,这个习惯打上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思维烙印。 第二点,从儒家心法的 原则 来看,传统国学教育对 生命 成长的意义就在 于:它能够把 一个不自觉的人变成一个自觉自控的人。如果我们仅仅是用现代教学体系 来 培养孩子, 掌握 技巧 、 知识没有问题,但对生命的理解,尤其 是 对自己的意识活动的 认知 和把握是不 够 的 。而 人 的主宰 是 精 神,如果你不能有效的认 知 和把握 自己的 意识活动,就 难以 成 为 真正意义 上 的人, 所以 说国学教育 是不能忽视的 。 第 三 点,从 《 大学 》三 纲八目 的角度 来看,通过国学教育能把我们从一个小人变 为 一个大人, 这个小人不一定是贬义,它是相对于 君子 来说的。君子的特征是遇到问题会反求诸己,以内求修身为本,然后修此而知彼,修内而达外,进而成为北宋大儒 张载张子所说 的那样:“为 天地立心, 为 生民立命, 为 往圣继绝学, 为 万世开太平 ”。 关于 国学教育 对生命成长的意义这个问题, 我 就 讲 到这里 ,谢谢大家 ! 老平 2013-11-02 发言 2014-02-07 修订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2612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8:七年病求三年艾
热度 5 老平 2013-8-21 17:15
四书与修身8:七年病求三年艾
(1) 七年病求三年艾 子薇:《孟子 离娄上》孟子曰:“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子薇语:畜即畜仁也。仁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老平 1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有两种理解。 1. 中医用艾有新艾与陈艾之分,三年之艾为陈艾,疗效比新艾好。故七年之病,即大病难病需要用积蓄多年的陈艾,不蓄艾无以治疗。 2. 七年之病,非短时间能够治愈,需要坚持多年艾灸才能起作用,不蓄时无以愈病。孟子在此是作比喻,欲平天下者需要“畜仁”。另,这种解释是否可行?请罗大伦兄指教。 罗大伦 1 :谢谢您的解读!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虽然都不影响对义理的理解,但是还是想知道此文的真实含义。现在我觉得第一个解释从文字和医理的角度都更合理。第二个医理也通,我之前持第二个观点,后来反复斟酌觉得有“终身不得”的“得”字,还是第一个解释更精确吧。 罗大伦 2 :中医一般主张用陈艾,但是关于用陈艾的文献,也多引用孟子的这段文字。所以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用陈年艾的习俗依据。 罗大伦 3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年众人都知道久病要用很久的陈艾,比如七年的病要用很久的艾草,孟子在嘲笑此时七年的病,居然只想用三年的艾草,这是不够的,应该用更久的,孟子用七和三比较其不足,那么更久的艾草,平时不准备,哪里会有?当然,这个解释仍没有第一个妥帖。 老平 2 :谢谢罗兄指教!我认为加上您的这个解释,理解起来会更丰满。 ( 2 )自暴自弃 子薇:《孟子 离娄上》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老平:这是成语“自暴自弃”的出处,原意是针对仁义而言。孟子认为,仁是安宅,义是正路。不愿意居仁心行正义,还要出言诋毁仁义,是不愿意做好人行好事而自甘卑贱,因此叫做“自暴自弃”,跟“自暴自弃”的人谈不出有用的东西,做不出有益的事情。这种人是可悲可哀的。 ( 3 )舍近求远 子薇:《孟子 离娄上》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子薇语:孝为仁之本。 老平:《大学》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又说“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这跟孟子“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的说法是一脉相承的。如果不从自身做起,就是厚薄不分,舍近求远,舍易求难了。 ( 4 )恭则不侮 子薇:《孟子 离娄上》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老平:《论语•学而》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子贡说孔子具有五种品德,其中就有“恭”和“俭”。何谓“恭”?古人说“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后来“恭敬”连用,以示内外端庄。何谓“俭”?《韩非子》说“俭于财用,节于衣食”,后来“节俭”连用,以求仁民爱物。 ( 5 )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子薇:《孟子 离娄上》孟子曰:“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闲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子薇语:古来便有“父母官”之说,君主之品德表率作用在民众心中尤为重要。 老平:“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1. “格”,正的意思,明代王阳明解“格物”为正心中之非就是从这里来的。 2. “大人”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周易·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3. “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反映了孟子君臣相互制约的思想。 (6) 君礼臣忠 子薇:《孟子 离娄下》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论语 八佾》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薇语:运用于现时,上行下效,上级需主动先行。 老平:先秦儒家认为,君臣关系是互动的。孔子作的是正面的描述,说君要行君道,臣要行臣道,各尽其道而后国家安宁。孟子则把君臣关系作了形象的描述,并提出了反面的假设:君若不仁,臣可不义。 ( 7 )有为有不为 子薇:《孟子 离娄下》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子薇语:有不为之义,有有为之事。 老平:季羡林在《读书与做人》里说:“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又引刘备的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季羡林说的是价值判断,而孟子的话既可是价值观,也可是方法论。就如你所说,大人者“有不为之义,有有为之事。” ( 8 )以善养人,能服天下 子薇:《孟子 离娄下》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子薇语:以仁义礼智诸端善言来说服人,以大道理来使人改正错误,并不一定能奏效,时有人以“卫道士”之身苛责他人之过,不如先修己身;以善言教之善行导之,天下人心悦诚服 老平:对极。“以善服人”有逼迫人为善之意,“以善养人”有感化人从善之意。前者本于外而重治人,后者本于内而重感人。“服人”与“养人”对应着“善政”与“善教”。《孟子 尽心上》写道:“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 9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子薇:《孟子 离娄下》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子薇语:孟子此言过矣,如其言,庶民无仁义,则与禽兽无异?依愚见,仁义之道,是庶民与君子之别,而非人与禽兽之异。 老平:如果说,仁义之道是庶民与君子的区别所在,那么人与动的区别又在哪呢?网友说:大千世界,人与动物皆为觅食,求偶,繁殖后代,等死。大千世界,人与禽兽既皆为求生与等死,人又何异于禽兽? ( 10 ) 仁者爱人 子薇:《孟子 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 老平:原文还有:“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先秦儒家主张遇事先反求诸己,但不是一味地自我反省,当发现自己改过或没有过,而他人还是“横逆”依旧的时候,就可以不屑一顾,视其为“妄人”或“禽兽”。 ( 11 ) 挟长挟贵 子薇:《孟子 万章下》万章问曰:“敢问友。”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老平:孟子说:交友不能倚仗年龄大,地位高,也不能倚仗兄弟势力,交朋友要看品德。那要交什么样的朋友呢? 《论语·季氏》道:“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即交友要交正直、诚信、知识广博的人;避免交谄媚逢迎、两面三刀、花言巧语的人。(老平 2013-8-21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124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7:富贵不能淫
热度 3 老平 2013-8-9 11:12
四书与修身7:富贵不能淫
( 1 )举直错枉 子薇:《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孟子 滕文公下》孟子曰:“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大学》:“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老平:直为正,枉为曲。《论语•为政》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颜渊》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明代孔子故乡曲阜出了一位县官郭允礼,为官清廉,政务井然,百姓安居乐业。他有“居官座右铭”一则:“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 2 )出尔反尔 子薇:《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大学》:“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老平:这是成语“出尔反尔”的出处,其原意是你怎样对人家,人家就怎样对你。“出尔”是因,“反尔”是果,这是儒家的因果观,也是儒家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前提。明乎此,则知治人之道,宋代大儒朱熹在《中庸集注》里说:“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3) 人之四端 子薇:《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子薇语:仁义礼智,人之四体,人皆有之。一如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即孟子之言。 老平: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源自孟子四端,“信”是汉儒董仲舒增加的。《孟子》一书两次提到四端,另一次在《孟子·告子上》,以说明性善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人性本善,恶是后天污染的结果。把四端扩而充之,可以治国平天下,反之则难以齐家事父母。 (4) 术不可不慎 子薇:《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 “ 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孔子曰: ‘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 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 ” 子薇语:如孟子言,择术与择仁有冲突吗? 老平:孔子强调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即择“仁处”;孟子强调选择有利于仁德的职业,即择“仁术”。什么是“仁术”?《孟子·梁惠王上》说:“无伤也,是乃仁术。”故造箭之术不仁,造棺材之术也不利于仁;而造铠甲之术和医人之术则是仁术,因为“仁者爱人”。可见择术与择仁既可兼容,又可冲突。 ( 5 )富贵不能淫 子薇:《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老平:第一段说“仁、礼、义”,朱子在《孟子集注》里说:“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第二段说内外相应,与时俱变。《孟子•尽心上》有类似说法:“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第三段给出了“大丈夫”的标准。 ( 6 )彼富我仁 子薇:《孟子·公孙丑下》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 老平: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人定胜天,志一动气,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铸。”可见上面曾子的一段话,是说君子不受名利诱惑,不为外物牵绊。 ( 7 )与人为善 子薇:《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大学》:《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老平:这段话有三个与修身有关的成语:“闻过则喜”是对待自身缺点的态度,与“闻过则怒”相对;“舍己从人”是处理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原则,与“固执己见”相对;“与人为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与“心怀叵测”相对。另外,“与人为善”既可理解为心怀善意,也可理解为助人行善,还可理解为一起行善。 (8) 谁与为不善 子薇:《孟子·滕文公下》:“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老平:这是一个独善与众善,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问题。薛居州代表善士,如果君王周围的人都是善士,君王想不为善是困难的。反之,如果君王周围的人都不是善士,君王想为善同样是困难的。这是一个环境的问题,不是薛居州个人可以左右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 (9) 仁得天下 子薇:《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子薇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话虽如此,孟子言仁者亦不少矣。 老平:孔子论仁朴实,重在践行;孟子论仁雄辩,重在说理。孟子这段话先说夏、商、周三代的兴衰与仁有关;次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若不仁则不保;后作比喻,说既害怕死亡却又乐于做不仁义的事情,就好像既害怕醉倒却又要喝酒一样。《孟子·公孙丑上》也有相似的说法:“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老平 2013-8-9 整理)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18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6:善政不如善教
热度 2 老平 2013-7-31 10:00
四书与修身6:善政不如善教
( 1 )天爵人爵 子薇:《孟子 告子上》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子薇语:天爵为修身之道,无论人爵从之抑或要之而来,修身终不可弃。 老平:天爵内求而修德,为精神贵族;人爵外求而受禄,为社会贵族。有人修天爵而并人爵,有人修天爵而邀人爵,还有人求人爵而弃天爵。《大学》说:“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如果没有了精神贵族,社会会变得怎样呢?太史公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2 )求得舍失 子薇:《孟子 尽心上》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书本注释:“求则得之”的之,这里指仁义礼智的善性。“求之有道”的之,指富贵利禄。修身是自己主观可控的一种行为,即“求在我者”,“求有益于得也”。 老平:关键在于对“得”的理解。前一个“得”是得失之“得”,后一个“得”通“德”。“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因为内求而有益于德;“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因为外求而无益于德。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内求文化,儒道佛三家概莫能外。 ( 3 )善政不如善教 子薇:《孟子 尽心上》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子薇语:为何行善政,民仍畏之?我国或许政府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在西方,民主可谓善政,西方之民还会畏之吗? 老平:这里的“善政”不是指“仁政”,而是指善于管理,可以理解为重法治。先秦儒家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善政”利于管理不利于教化,不能提高世人的道德水平。为此《论语·为政》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4 )良能良知 子薇:《孟子 尽心上》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老平:按道理来说,“良能良知”不属于纯粹的先天,“亲亲”、“敬长”是在小孩子成长的环境里打下的印记,只不过这些印记打得早打得深,从而成为大脑参照系的基础,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思维活动。孟子的这段话提示了幼儿教育很关键,因此后世《颜氏家训》主张:“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5) 天下可运于掌 子薇:《孟子 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子薇语:《大学》亦云: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老平:《大学》说:“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孟子》的“天下可运于掌”与《大学》的“絜矩之道”是一脉相承的。与之相类的有《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6 )以大事小 子薇:《孟子 梁惠王下》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子薇语:以孟子语,“仁”比“智”更高级吗?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意味各有千秋吗? 老平:按照先秦儒家的观点,“仁”是儒家的核心,因此“仁”比“智”更重要一些。如《论语·里仁》说“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又如《孟子·梁惠王上》说“仁者无敌”。站在修身的角度看,孔子在《论语·雍也》里说的“仁者”比“智者”更为重要,因为“智者乐,仁者寿。” ( 7 )仁则荣 子薇:《孟子 公孙丑上》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子薇语:初因言语不和,国骂开战,最后大打出手,甚至闹出伤亡惨剧的例子屡见不鲜。万望大家引以为戒才好。 老平:“仁则荣,不仁则辱”既适用于情绪修养,也适用于道德修养。既适用于老百姓,也适用于当权者。为富不仁或为官不仁,都是“自求祸也”。就如孟子在那段话的后面所说:“《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老平 2013-7-31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0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5:三人行必有我师
热度 2 老平 2013-7-24 16:54
四书与修身5:三人行必有我师
( 1 )讷言敏行 子薇:《论语 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里仁》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为政》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老平:“言过其行”谓之虚,“言而不行”谓之假。先秦儒家主张“讷于言而敏于行”,目的是要“言行一致”。《论语》的这些论述为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留下了伏笔。 ( 2 )不可则止 子薇:《论语 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 里仁》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老平:核心是“知止”。从修身的角度看,“知止”有知道目标,知道范围,知道底线等含义。《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隋朝大儒王通说:“大智知止,小智惟谋”。在现实生活中,想做到“知止”,一要理性,二要意志力。 ( 3 )杀身成仁 子薇:《论语 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宪问》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老平:孔子言“杀身成仁”,孟子言“舍生取义”。《孟子 · 告子上》道:“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明朝王阳明在《志士仁人》八股文里说:“是其以吾心为重,而以吾身为轻”。“观志士之所为,而天下之无志者可以愧矣;观仁人之所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 4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子薇:《论语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老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前提:既要以“善者”为师,又要以“不善者”为师,方法是“内自省”,做到宋代朱熹在《论语集注》里说的那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此,《老子》也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 5 )知言知人 子薇:《论语 尧曰》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老平:对于国学爱好者,重点可落在最后一句:“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句话可解读为:不知《论语》之言,无以知儒家圣贤。进一步可解读为:不知先秦之言,无以知华夏祖先。再进一步可解读为:不知传统之言,无以知现代之变。 ( 6 )过勿惮改 子薇:《论语 学而》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 卫灵公》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 里仁》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老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如何改过?方法之一:内求反省,自我甄别,省于心而改于行。方法之二:外寻师长,以人为镜,求“无友不如己者”。方法之三:公诸于众,如日月之食,过也更也,“人皆见之”。 ( 7 )君子三变 子薇:《论语 子张》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 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老平:庞朴教授认为“中庸”有四种形式: A 而 B , A 而不 B ,不 A 不 B ,既 A 又 B 。其中“温而厉”,“恭而安”属 A 而 B ;“威而不猛”属 A 而不 B 。另外,不 A 不 B 举“不卑不亢”为例,既 A 又 B 举“能文能武”为例。庞教授提出“一分为三”的观点,认为先秦儒家不走极端,主张“叩两用中”。 ( 8 )不逆诈 子薇:《论语 宪问》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子薇语:然有先觉之明者,鲜矣。俗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事未至而意先揣度对方之居心不善,虽未贤,然人心惟危,未加防范之心,其后果或更甚。 老平:孔子主张既“不逆诈”,又不被诈;既“不亿不信”,又不轻信。相当与前面庞朴教授所说的中庸四式中的“不 A 不 B ”。本质上它不是强调“先觉之明”,而是强调《中庸》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如何做得“中和”?《论语·子罕》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9 )君子三道 子薇:《论语 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论语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薇语:由此观之,孔子是仁者,是智者,亦是勇者。 老平:《论语》说的“君子道者三”,就是《中庸》说的三达德:“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对于后世而言,知者修文,勇者修行,仁者修心,可归到三重门里面去:知者过文字门,勇者过行事门、仁者过心意门。 ( 老平 2013-7-24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热度 7 老平 2013-7-22 09:09
四书与修身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1 )子绝四 子薇:《论语 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钱穆《论语新解》白话试译:先生平日绝无四种心。一无忆测心,二无期必心,三无固执心,四无自我心。 老平:再列两种解释: 1. 李零在《丧家狗》的解释: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 2. 李泽厚在《论语今读》的解释:“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我认为这三位专家的理解都有道理,从修身的角度看,它是孔子谈修中修一的方法。可以参看《荀子·解蔽》: “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2) 何远之有 子薇:《论语·子罕》“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老平:孔子的话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 1. 不是“室远”,而是“不思”,因此思念是假的。 2. 是“思”了,但不诚,因此感觉“远”。对此《论语·述而》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大学》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3) 视听言动 子薇:《论语 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老平:孔子的“四勿”是从“视听言动”入手的,而“视听言动”的背后是“心”,“心”若中正,则如《荀子·劝学》所言:“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薇:《论语 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薇语:言易而行难,吾亦应终身行之矣。 老平:《论语》对“恕”有两种表述方式,否定式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肯定式是《论语·雍也》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学》给出的表述是:“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证诸现实,“恕”还有一种表述方式:己所欲之,不可强施于人。 (5) 内省不疚 子薇:《论语 颜渊》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薇语:内省不疚,不忧不惧,君子也。 老平:孔子说君子“不忧不惧”,而“不忧不惧”是因为“内省不疚”,故前者是果后者是因。曾子是通过“三省吾身”而达到“不忧不惧”的。就心法而言,“内省不疚”与“不忧不惧”可以互为因果,只要做到“不忧不惧”,便能内心“不疚”,而“不忧不惧”未必与事情有关,它可以仅仅是一精神状态。 (6) 四海之内皆兄弟 子薇:《论语 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老平:“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是说人受先天制约,但人的命运是先天和后天混化的结果。儒家强调后天努力,所以才有《论语·宪问》说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才有《孟子·告子下》的“人皆可以为尧舜”;才有《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有子夏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 欲生欲死 子薇:《论语 颜渊》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老平:“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对情绪或心志极端化的描述,这种极端既不利于心身健康,也不利于处理人际关系,因为它严重偏离了“中”的状态。因此《大学》修身首重正心,要去除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等情绪;而《大学》齐家则强调:“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否则就会一辈子为“惑”所困扰。 ( 8 )一朝之忿 子薇:《论语 颜渊》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老平:孔子“崇德”,主张“先事后得”,即先付出后得到;“修慝”,主张“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从自身找原因而不从外在找原因;“辨惑”,主张稳定情绪,克除“一朝之忿”。认为一时的气愤会“忘其身,以及其亲”,一个因愤怒而把自己和父母都忘掉的人是难以成事的,故《大学》说:“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 9 )亲亲相隐 子薇:《论语 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钱穆《论语新解》:“隐恶而扬善,亦人道之直。何况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此乃人情,而理即寓焉,不求直而直在其中。” 老平:《吕氏春秋》道:直躬向官府告发父亲后,官府拿其父受死,直躬代父受罪,说:我告发父为信,代父受刑为孝,何以信孝之人要受死?荆王免其罪。孔子闻言说:“异哉!直躬之为信也,因父而在取名焉。故直躬之信,不若无信。”故后世有“直躬者盗名”之说。《庄子》道:“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 ( 10 )恭敬忠信 子薇:《论语 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 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老平:两段文字可归结到《论语·述而》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属于文字门,“行”属于行事门,“忠信”属于心意门。从修身的角度看,这些文字有两个重点,一是内容,如《荀子•修身》所说“体恭敬而心忠信”。二是方法:“立则见其参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是印在大脑里,不是写在腰带上。 ( 11 )刚毅木讷 子薇:《论语 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钱穆《论语新解》:刚谓强志不屈挠。毅是果敢。木是质朴。讷是钝于言。此四者,其天姿近仁。 老平:从钱穆先生的解说想起《庄子•达生》的故事:纪渻子养斗鸡,过十日,鸡虚浮自恃;又过十日,鸡应声而动;再过十日,鸡疾视而盛气;又过十日,“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这时的鸡不为外物所动,精神凝于内,视之如木鸡,其它鸡看了纷纷躲避。 (12) 见利思义 子薇:《论语 宪问》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子薇语:即使次一等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对吾辈已是很高的标准了。 老平:可以反过来走,先“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再求“知”,“不欲”,“勇”,“艺”,以及“礼乐”。孔子说“成人”,孟子说“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写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其中“富贵不能淫”者必“见利思义”;“贫贱不能移”者可“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威武不能屈”者可“见危授命”。(老平 2013-7-22 整理)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3:任重道远
热度 2 老平 2013-7-14 15:19
四书与修身3:任重道远
( 1 )反求诸己 子薇:《论语 八佾》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子薇语:君子之争,必以礼相待。对方胜己,不“媢嫉以恶之”,而“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则亦不失君子之风。 老平:这是把《论语》、《中庸》、《大学》关于君子争而有礼,失而返求的论述进行了有机的串解,有水平。我来补充一段《孟子•公孙丑上》的相关说法:“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这样《四书》就全了。 ( 2 )修身以道 子薇:《中庸》子曰:“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子薇语:“亲亲”“事亲”,皆为孝也。孝至则仁至,仁至则身修。 老平:这段话出自孔子答哀公问政,谈到治国与修身的关系。指出“为政在人,取人以身••••••”其原理与《大学》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是一致的:“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3) 知仁勇 子薇:《中庸》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大学》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好学”“力行”“知耻”皆是“格物致知”,此知至,则身修。 老平:说到好! 1. 把《中庸》的“三达德”和《大学》的“八目”相融合。 2. 点出了先秦心法“先知后修”的主要路径。 3. “好学”“力行”“知耻”可视为:学而知之,行而知之、思而知之。 4. 与《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相对照,便知儒家修身的效用。 ( 4 )正曲为直 子薇:《论语 公冶长》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钱穆《论语新解》:“微生素有直名,孔子从此微小处断其非为直人。。以博取人之称誉者。孔子最不喜此类人,所谓‘乡愿难与入德。’”子薇语:若微生乞诸其邻而与我,虽非直,吾亦称誉之。何以孔子以“乡愿”而耻之? 柳夫人门下走狗:因微生不诚。不诚则是作伪,以作伪得誉,将帅天下以作伪,岂不是德之大害。故夫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老平:孔子的原意在于“直”。按照《左传》的说法,“正直为正,正曲为直。”“直”有不曲之意。一个“直”人应该里外一如,如《大学》所言:“诚于中形于外”。微生高的问题不在于助人还是博取称誉,而在于他处理问题时内心转了一个弯,因此孔子说他不“直”。 ( 5 )乡原德之贼 子薇:《论语 子路》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 卫灵公》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 阳货》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吾闻赖昌星兄弟被抓乡人皆护之乡愿? 老平:孔子以善恶论“乡愿”,不论善恶则无以言德。至于赖昌星兄弟的情况,一与社会腐败现象有关,二可参考《孟子·尽心下》的说法:“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也。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 6 )乐水乐山 子薇:《论语 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钱穆《论语新解》:“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知者似之,故乐水。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仁者似之,故乐山。性与之合,故乐。”子薇:想起小学课本有首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老平:这段话谈了知者与仁者的特点: 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谈喜好; 2. 知者动,仁者静,是谈心态;知者乐,仁者寿,是谈结果。 2. 知者与仁者不等于对立,两者可以兼容。真正的君子应该是知、仁、勇兼备,故《论语•子罕》道:“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7 )君子不可陷 子薇:《论语 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子薇语:初闻此句,认为仁者自当以救人为要。然未曾想其或有诈。钱穆曰:“世有愚忠愚孝,然不闻有愚仁。”,“仁者必有知”,故仁者不可未救而自陷。 顾瑞荣:这里有“仁者”与“君子”两个概念,宰我问以“仁者”,孔子答以“君子”。钱穆老所解未察其别也。 老平:小时候长辈曾出难题,说前有大江后有追兵,而眼前有一叶小舟,小舟只能载二人,自己上去划舟后,是载母亲、妻子还是儿子?众小孩苦思冥想、争论不休。我有点不满:我不会遇到这种情况的,真遇到了我就会知道载谁的。长辈闻言笑而不语。 子薇:不懂。 老平:宰我的问题是一种极端的假设,孔子是老师因此作了回答。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类似不切实际的问题是不需要思考的,因为发生的几率很低,思考这类问题是自找麻烦。另外,有些问题不能靠想象来回答,当事情真发生的时候,按照第一反应去做就行。 ( 8 )曾子有疾 子薇:《论语 泰伯》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钱穆曰:曾子此章,病危临革而犹云云,可见其平日修养之诚且固。言修身者,于此不当忽。 老平:“动容貌”,“正颜色”,“出辞气”是曾子对当官者提出的三项修身原则。“动容貌”对应仪容,“正颜色”对应态度,“出辞气”对应言语。仪容动而礼节之,态度变而正规之,言语出而辞修之。这三者在《礼记·曲礼》的表述是:“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 9 )以能问于不能 子薇:《论语 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老平:“以能问于不能”,是因为能者非全能,必有不能之处,故须补其不能;“以多问于寡”,是因为多者非全部,必有欠缺之处,故须补其欠缺;“有若无,实若虚”,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体现;“犯而不校”指言语冒犯而不去计较,因为内心充实不为外界所动。 ( 10 )托孤寄命 子薇:《论语 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老平:这是谈君子任事能担当,能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托孤寄命可以看三国的诸葛孔明,大节不变可以看南宋的文天祥。这段话与曾子的另一段文字相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1) 任重道远 子薇:《论语 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老平:《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自明自新,“亲民”是明人新人,合起来就是“仁以为己任”。“止于至善”是使自己和他人到达完善之地而不迁移,它是需要践行一辈子的事情,是“死而后已”的事情,如果“不弘毅”就会半途而废。 ( 12 )战战兢兢 子薇:《论语 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钱穆语:(这五章)皆记曾子语。首记曾子临终所示毕生战兢危惧之心。次及病革所举注意日常容貌颜色辞气之微。再记称述吾友之希贤而希圣。。。合此五章观之,心弥小而德弥恢,行弥谨而守弥固。以临深履薄为基,以仁为己任为量。曾子之学,大体如是。后两章自似孟子气象,于此可见学脉。 老平:这段话可以参看《孝经》。《孝经》里孔子对曾子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曾子是孝子,因此对待身体问题抱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后世儒道两家的修行都很重视护养身体,而《诗·小雅·小旻》的这三句诗也被经常引用。 ( 13 )危邦不入 子薇:《论语 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老平:前面的“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与治学、修身有关;后面几句与用世有关。从前面两句可知儒家自修重视诚信与好学,从后面几句可知儒家入世重视权变和实用。朱子对前面两句的解释是:“不笃信,则不能好学”;“不守死,则不能以善其道”。“守死者笃信之效,善道者好学之功。”(老平 2013-7-14 整理)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学》讲读6:八目修身
热度 3 老平 2013-7-6 11:13
《大学》讲读6:八目修身
(韩国在校学生学习儒学文化) 这一讲包括两部分内容 : 大学八目和修身为本。 一 . 对应经文 大学八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二 . 格物致知 重点说格物。明末大儒刘宗周曾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到了现在注说就更多了,这里介绍其中四种解释。 1. 格,推究。格物,研究事物。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说:“‘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 2. 格,穷尽。格物,穷尽事物之理。 如南宋大儒朱熹:“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3. 格,纠正。格物,去除心中不正之念。如明代大儒王阳明:“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 4. 格,感通。格物,使心与物感应融通。明代高僧憨山德清:“格即‘禹格三苗’之格。谓我以至诚感通,彼即化而归我。所谓至诚贯金石,感豚鱼,格也。” 三 . 诚意正心 先说诚意。诚是对意识活动而言的,衡量一个人是否诚意有两个方面:一是言之有物,二是言之有成。言之有物是从认识的角度来说的,看人是否能如实地反映事物;言之有成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说的,看人是否有效地促成事物。前者是接受信息,后者是发放信息;前者事物已经存在,后者事物将要存在。 按照《大学》的说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其实质是指意识活动要真实,使意识活动与事实相对应,已有的事情要如实反映,想做的事情要变成现实。方法是慎独,就是“不欺暗室”,“诚于中,形于外”。 再说正心。《大学》论述正心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个方面是去除情绪,即“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另一方面是心身相合,即“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前者指向意识,后者合于形体。 四 . 修身为本 儒家修身有两种基本含义,一种是修饰言行举止,与人的形体有关;另一种是修养情绪心态,与人的精神有关。儒家修身的目的是内圣外王,里面有修养,外面能干事。道家一般不叫修身而叫修道,秦汉以后道家修炼的目的是长生久视。佛家一般叫修佛,修佛的目的是明心见性。三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儒家修身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板块, 1.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 伦理: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勇等。 3. 境界:一,中,和,诚,明等。儒家修身的方法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内容有关,如内省,慎独,精一,执中,存养,治气等;另一部分与形态有关,如一立,中立,跪坐,静坐,静卧,安步等。 五 . 八目应用 1. 三鼎图应用。 三鼎是把八目分为治学、修身、用世三部分,其中格物、致知为治学部分,诚意、正心、修身为修身部分,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用世部分。三鼎图的顶角内容是可以互动的,从中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 五系升降应用。把八目分为五对关系: 知与心,心与身,身与家,家与业,外与内。从低到高,为入手功夫;从高到低,为提升功夫。 3. 整体观应用。八目包含了中国古典整体观知识,如能认真思考践行,便能有所体悟收获。其中格物、致知与 行知整体有关;诚意、正心与心意整体有关;修身与心身整体有关;齐家、治国、平天下与人群整体有关等。 (老平 2013-7-6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8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2:四十不动心
热度 4 老平 2013-7-5 16:14
四书与修身2:四十不动心
(1) 修身为本 子薇:《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子薇语:儒家修身的目的是用世。天子修身可治国平天下,百姓修身可修己安人。将本身修好,和周围人相处安乐融洽。人人如此,不待圣人垂治,则国自泰,民自安。以修身为本者或众,而修身成功者或寡。吾亦在修身之路上汲汲以行。 老平:“修己安人”出自《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孔子回答了三句: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因此“修己安人”不是针对百姓而言的。百姓修身何为?安身立命。 《吕氏春秋•谕大》说:“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孟子·尽心上》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简言之,是为了安居而顺命。 (2) 无所不用其极 子薇:《大学》有句:“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子薇语:张居正解曰:“极,即是至善。”,“无所不用其极”之今义已与之相悖。我的理解是,君子可以用尽一切办法使天下达到至善之境(或使结果走向正途)。能无所不用其极的人,首先是名君子。 老平:关于这句话,朱子在《大学章句》里的注解是:“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也就是说,要用一切方法来完善自己和社会。按照《大学》的功夫路径,是先内求后外用,外王是以内圣为前提的。因此,“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是先对自己“用其极”,再对他人“用其极”。 (3) 拙于谋身 子薇:《大学》中的修身句,俯拾皆是。逻辑严整,随处引用《诗经》《帝典》《康诰》等古典例证。近日看了张居正为万历皇帝讲解的《大学》版本,想若帝王从小学习四书经典,不只帝王,为官者入仕科举必考四书,一批圣训在身拥有治国平天下之情怀的士人从旁协助,国家怎还会走向衰败呢? 老平:这是有点沉重的话题。《大学》的修齐治平是宋代以降中国读书人的追求,但效果如何?以张居正和万历皇帝为例,张居正身为帝师和万历首辅,死后却遭万历清算;万历亲政后虽有三大征的作为,但后来却耽于酒色,荒废朝政。海瑞评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明史》评万历:“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4) 休休有容 子薇:《大学》:《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老平:成语“休休有容”即出于此,通常的解释是君子宽容大度。但如何大度却不甚了了,其实《尚书·秦誓》在这里已经给出了路径心法:人有若己有,口惠而实至。 (5) 四十不动心 子薇:孟子曰:“我四十不动心。” 老平:此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其中孟子和公孙丑的对话含有非常重要的修身内容,它列举了北宮黝、曾子、告子、孟子修不动心的方法,曾子的方法是:“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方法是:“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持其志,无暴其气。” (6) 天命之谓性 子薇:《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学》: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子薇语:此皆释慎独也。 老平:是的,《中庸》和《大学》的这些话是针对“慎独”而言的。“慎独”的目的是修诚,《中庸》认为天赋予人的本性是“诚”,因此修身的核心在于修诚。修诚既“能尽人之性”,又“能尽物之性”,进而“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地同参”。 (7) 志壹则动气 子薇:《孟子 公孙丑上》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老平:这段话含四个要点: 1. 意对气有统帅关系,是对前面告子说法的纠正,指出要练不动心,需要定心不乱气。 2. 意与气互相影响,给出了产生情绪的两种机制:思维引发情绪和气机引发情绪。 3. 孟子擅长知言和养气。 4. 养气关键在于理直,理直才能气壮。 (8) 喜怒哀乐之未发 子薇:《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 , 谓之中 . 发而皆中节 , 谓之和 . 中也者 , 天下之大本也 . 和也者 , 天下之达道也 . 致中和 , 天地位焉 , 万物育焉。子薇语:七情未起,不偏不倚,是中的境界;七情之发,发之有度,而不伤身,是和的境界。达到中和的境界,则人与人便能和谐相处。 老平:从心法的角度看,“中”,在人是指情绪未发,思虑未起的心态;在物是指自然万物的根本存在形式。“和”,在人是指与外界接触时无过无不及的心态;在物是指自然万物通达之道。静时“执中”动时“用和”,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体性,也体现了万物化育之德。 顾瑞荣:“喜怒哀乐之未发 , 谓之中”,此“中”即为无分别或整体之状态,这就是道家讲的道。即使历代大儒,几人能够达到?此“中”未达,“发而皆中节”之“和”,也几乎完全不可能。最多这个“和”是被操作出来的,不是真“和”。人与人和谐相处,不需要这样的中和境界的,只要对自我有所限制与超越就可以了。 (9) 执两用中 子薇:《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子薇语:舜善用“中”。隐藏世间之丑陋不使民习恶,宣扬世间之美善使民效法之。善之充盈天地,人居之而何不乐!而今负能量充斥于世,其善心或是敦促官府惩恶扬善,然过犹不及。 老平:这个说得好。“隐恶扬善”,“执两用中”是古代儒家处事的基本原则,时代变了,“隐恶扬善”需要商榷,但“执两用中”不应丢弃,它需要修养“中和之性”。如今负能量充斥于世,负消息遍布于网,容易诱发人的偏激心态和行为,故有意于儒家修身者应检点身心,不可借机放任。 竹马笃笃:近来越来越不喜欢在微博上转发或者看到涉及个人尤其是孩子的残忍血腥的事件。一是不忍看,二是看后心下大恸,同时觉得此类事件只能让善良的人被恶所伤,却让恶人更有取恶的机会,于人于事均无益。 (老平 2013-7-5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6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四书与修身1:万物皆备于我
热度 3 老平 2013-6-26 12:37
四书与修身1:万物皆备于我
( 1 )听其言观其眸 子薇:《孟子 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老平:观人先观眼。修炼人的眼睛一般是清澈而有神。 ( 2 )爱身不若桐梓 子薇:《孟子 告子上》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云雪子薇评:此谓孟子教人爱惜自己身体,不要过于劳累而累垮自己。如今年轻白领“过劳死”案例接踵不断,大家一定要善待身体才好。 老平:说得好,要善待身体。这段话让人想起《大学》的说法:“《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孟子说人会养殖小树,却不会修养自身;孔子说连小鸟都知道栖息,何以人却不知道歇止?孟子言养,孔子言止。止则养也,养则止也。 罗大伦:如同今日讲:人知道定期为车做保养,自己却不体检。 ( 3 )声闻过情 子薇:孟子曰:“天下大悦而将归己,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舜为然。”,孟子又曰:“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天下人莫不以尧舜为上古明君无缺贤人,孔孟圣人尚且距之远矣。若孟子言然,舜以无为无不为,实道家之开宗启蒙,得儒家之尊奉至极。窃以为,舜之声闻过情矣。 老平:视舜为道家之开宗启蒙,有见地。老子就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说。但说“舜之声闻过情矣”则依据何在? 子薇:孟子道性善 , 言必称尧舜 . 纵观《孟子》一书,对舜之赞誉之词随处可见。孔孟尚有瑕疵,舜之过于完美无缺,故以为声闻过情。且言“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吾不信。 老平:敢于质疑,好!如果加上具体依据就更好。 顾瑞荣:历来没有人把尧舜禹归为道家,而道家也从来批评有尧舜禹天下大乱。“舜以无为无不为,实道家之开宗启蒙”,依据在哪里?“无为无不为”是何人说?这谈不上“见地”,最多是意见,还需要论证,论证成立才行。 ( 4 )参也鲁 子薇:《孟子 离娄下》: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诸?”曰:“无寓人于我室,毁伤其薪木。”寇退,则曰:“修我墙屋,我将反。”我疑惑这和孔子口中的“参也鲁”是同一人吗? 这里的曾子更觉得鲜活有趣。 老平:几则曾子资料:( 1 )出生时孔子 47 岁。( 2 ) 17 岁奉父命从孔子学习。( 3 ) 27 岁孔子去世。( 4 ) 33 岁开始在家乡讲学授徒。( 5 ) 38 岁越人攻打武城。结论:《论语》中孔子说“参也鲁”与《孟子》记载“曾子居武城”至少相隔了 11 年,曾子已从学生变为老师。 ( 5 )万物皆备于我 子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 《孟子 尽心上》子薇评:吾信孟子已体会到修身之“乐莫大焉”。吾读《孟子》,便从字里行间领略到愉悦之感。孟子不仅做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更做到“众乐乐不如与后人同乐”。 老平:从“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推出“众乐乐不如与后人同乐”,见地不凡。孟子的话有两个要点: 1. “万物皆备于我”,这个“我”是指我的“心”,它是阳明心学“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源头。 2. “反身而诚”,给出了先秦儒家修身治学的方法:内求诚意,也是儒家心法的核心。 (老平 2013-6-26)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7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学》讲读4:思得六步
热度 3 老平 2013-4-14 08:34
《大学》讲读4:思得六步
一 何谓思得六步? 思得六步出自《大学》的一段文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它是先秦儒家通过思虑决疑的六个步骤,即知,定,静,安,虑,得。 二 朱熹的解释 朱熹在《大学章句》里说:“止,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这段话的意思是:知止是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就是至善。有了目标就会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心不妄动,心不妄动就是静。心静才能够处之泰然,处之泰然就是安。而安后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 三 南怀瑾的解说 南怀瑾在《原本大学微言》把它视为七证,书中写道: 我所谓这是“大学之道”的“七证”(七个修证的层次),看来平平淡淡,其实,这不但是曾子特别提出孔门心法求证实验的修养功夫,同时也代表周、秦以前儒道本不分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化学养的特色。 “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七证”说法,从秦、汉以后,就被道家修炼神仙之道所引用。到东汉以后,佛学传入中国,讲究修习小乘禅定的罗汉果位和修证大乘道菩萨地位的止观方法,也借用了“止、定、静、虑”的说法。 直到现在两千多年,仍然犹如擎天一柱,屹立万古而不毁。曾子著《大学》时,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还刚出生。佛学开始传入中国,约在西元开始六十五年以后。距离曾子时期,约有五百年的差距。 四 思得六步的含义 思得六步的含义:知目标,定在身,静在气,安在神,虑在外,得在内。 思得六步的练习方式: 1. 跪坐如钟:静坐式(跪坐式、盘坐式)。 2. 站立如松:站立式(一立式、中立式)。 3. 躺卧如弓:躺卧式(仰卧式、侧卧式)。 五 王阳明龙场悟道 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流派的集大成者,他的龙场悟道就是一种泛化的思得六步。 王阳明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是状元,他通儒、释、道三家,能统军征战,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物。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随后在京当官,三十三岁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仕途顺利。然而到了三十五岁那一年,王阳明因上疏论治,触怒宦官刘瑾,被施廷杖四十,贬至贵州龙场当驿丞。 贵州龙场在现在的贵州省修文县的一个山区。驿丞是驿站的官员,不入品,驿站是古代为传递官府文书而设立的中转站。王阳明到了龙场后,发现该处荆棘丛生,虫兽出没,恶疾流行,与当地人言语不通,能够用语言沟通的都是一些流亡的内地人士。而且发现驿站没有居所,只好自己动手搭建房子居住。 在王阳明贬谪的路上,宦官刘瑾曾派人跟踪追杀,被王阳明假装跳水自尽而摆脱。王阳明到达贵州后,刘瑾还是心存杀机。经此变故,王阳明自省得失荣辱可以超越,但生死一念尚未能化解,于是对着石墩(一说是石棺)发誓说:“我就听天由命吧!” 从此以后,王阳明不论是白天还是夜里,都举止端庄,心澄貌恭,沉默寡言,以求心静而专一。一段时间后,感觉胸襟开阔,心平气和,而几位从老家跟来的随从却因环境恶劣而病倒。 面对如此磨难,王阳明内心寻思:“如果圣人在这种环境里会怎么样呢?”一天夜里,他忽然悟出儒家经典《大学》关于“格物致知”的道理,在半醒半睡之间好像有人在跟自己说话,王阳明不禁一跃而起,大声呼叫,随从都被他的举动惊醒。 经此一悟,王阳明才知道圣人之道在自己内心,向外面的事物去求理是错误的。之后,王阳明提出了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理论,成为继南宋陆九渊之后的心学大师。 (老平 2013-4-13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学》讲读3:再说三纲
热度 2 老平 2013-4-2 14:19
《大学》讲读3:再说三纲
( 2013-1-12 广州《大学》心法讲座第一讲合照) “ 大学三纲”一节共有四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面对这四句话做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1. 大学之道 理解 “ 大学之道”可以选择两个角度,一个是从文字的角度,另一个是从《大学》内容的角度。从文字的角度来看, “ 大学 ” 是一门使 “ 小人 ” 变为 “ 大人 ” 的学问,而 “ 大学之道 ” 的最终目标是使自身和社会到达完善的境地,即 “ 止于至善 ”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 “ 大学之道 ” 是一条先修内后达外的内圣外王之道,其中“明明德”是内圣,“亲民”是外王。 2. 明明德 理解“明明德”可以从《大学》八目切入,八目中的前五目对应着“明明德”, 由于经文对格物、致知没有给出明确的论述,因此我们就从诚意、正心、修身这三目的内容和方法来理解“明明德”。诚意是针对意识活动的真实性而言的,让人做到真心实意;正心是针对意识活动的状态而言的,让人做到平心静气;修身是针对意识活动的参照标准而言的,让人做到无固无我。由此推出“明德”是指人意识活动的自然状态,“明明德”是指了解并保持意识活动的自然状态。 3. 亲民 “亲民”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亲爱民众,另一种认为“亲”通“新”,解释为使民众弃旧图新。从《大学》修身的原理来看, “亲民”与“新民” 是相互依存的,“亲民”是基础,“新民”是目的。没有“亲民”,“新民”就会因脱离民众而变为一厢情愿甚至扰民;没有“新民”,“亲民”就会变为四方讨好、媚俗趋时而成为“乡愿”,不能化民易俗。就过程来看,应该是先“亲民”后“新民”。 4. 止于至善 综合朱熹和王阳明的观点,“止于至善”不仅是对“明明德”、“亲民”的提升。也是实现“明明德”、“亲民”的内在依据和方法。其中的“止”不是静态的停住,而是动态的“随住”。而“至善”的境界是内为中庸外为大同。简而言之,“止于至善”可以理解为念念皆善,时时行善,内外融通,豁然大公。 综上所述, “ 大学三纲”的要义是:“大学之道”是修身成圣的学问,其纲要在于先知内,后达外,再融通内外达于中。(老平 2013-4-2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儒家《大学》修身功法
热度 9 老平 2012-11-5 15:13
儒家《大学》修身功法
昨天在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做了一场儒家《大学》讲座,讲座是由图书馆和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讲座有三部分内容:《大学》修身精义,《大学》三重门,《大学》修身功法。下面把修身功法内容整理如下: 一 . 内容大要 修身功法源自儒家经典《大学》,《大学》精义可以归结为:一贯,二分,三纲,六步,八目。 一贯指“中”,这个“中”包括意识之中、形体之中和事物之中。二分指内外,格外而知内,修内而达外。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中明明德是修内,亲民是达外,止于至善是执中。 六步是指知、定、静、安、虑、得,即知目标,定形体,静气息,安心境,虑在外,得于内。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功法主要体现前五目。 修身功法包含了文字,动作,意念三部分内容,对应着《大学》三重门和三种法,即文字门,行事门,心意门和文法,行法,心法。 二 . 具体操作 1. 格物。上肢分别从下方、上方、前方聚合,两掌重叠,男的左手附于右手上,女的相反,是右手附于左手上,拇指相接。这个手势称为中式。含义是:下察地理,上观天文,中为人事。 2. 致知。在上述三个动作中,两掌成中式后内收,置于腹前(肚脐和膻中之间,下同),然后沉思片刻。含义是:行而知之,学而知之,思而知之。 3. 诚意。中式手缓缓外推,停留片刻后再内收,外推内收走直线,反复三次。含义是:内外一致,诚中形外,心广体胖(胖指大而安舒,读盘音)。 4. 正心:中式手置于腹前,开口发“中”音三次,声音柔长低和,然后愣神片刻。含义是:五情未发,思虑未起,寂然不动。 5. 修身:( 1 )中式手外推,上举至头顶上方,再弯腰下落至脚前,然后身体站直,手臂在体前。( 2 )两手分开外展,至体侧成一字,手心向下,指尖向外,再两手回收至体前。( 3 )两膝弯曲向下,呈跪立式,躯体向后坐,呈跪坐式,同时两手内收置于腹前,发“中”音三次。( 4 )上述动作重复三次。含义是: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畅于四肢。 三 . 几点说明 1. 做揖礼。开始和结束时都要做揖礼,做揖礼是两掌重叠,男是左手附于右手上,女是右手附于左手上,手举至额前,弯腰行礼。 2. 心身相合。一是理法相合,练习前把相应的功理默念一遍,然后做动作;二是心身相合,练习时集中精神,不想与动作无关的东西。 3.强化练习。上述是基本练法,熟练以后可以增加内容,试举三例:(1)把中式手推出后站立不动,以强化定力,可视为后世站桩的发端;(2)细化“中”的发音,从有声音的声诵,变为无声音的默诵和心诵;(3)跪立时加入震叩头部的动作,跪坐时进行思得六步心法等。(老平 2012-11-5)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887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古人故事4:曾子杀猪
热度 10 老平 2012-10-11 08:05
古人故事4:曾子杀猪
曾子(前 505 ~前 432 )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境内)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为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被后世尊为宗圣。 儒家经典《论语》有曾子关于“三省吾身”、“慎终追远”等论述,而另两部经典《大学》和《孝经》据传是曾子及其门人的述著,其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以及“以孝为本”的思想,对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曾子主张齐家以孝,修身用诚,并言传身教。先秦典籍《韩非子》就记载了一个曾子烹彘的故事,后人又称之为曾子杀猪,故事描述了曾子通过信守诺言来教子诚信。 话说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去集市,儿子哭着跟在后面,当母亲的就说:“你回去吧,回头我宰猪给你吃。”妻子去集市回来后,曾子就去逮猪宰杀,妻子阻止说:“那只是逗孩子的话,不必当真。”曾子听后很不以为然,说了一段对后人有影响的话。 曾子说:“大人对小孩说话不能儿戏,小孩子没有判别能力,他的东西是跟父母学的,是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就是教孩子欺骗。母亲欺骗孩子,孩子以后就不会相信母亲,这样做是教不好孩子的。”说完以后,曾子就把猪宰了。(老平 2012-10-10 ) 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756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岭南儒家文化体验营:修身五要
热度 5 老平 2012-10-6 22:35
岭南儒家文化体验营:修身五要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在深圳岭南儒家文化体验营作了一个儒家《大学》修身讲课,下面是互动时关于《大学》个人修身五个阶段的问答整理。 问:请老师讲解一下个人修身的五个阶段好吗? 答:个人修身的五个阶段是:小儿修安,少年修诚,青年修正,中年修明,老年修得。其中需要提醒一下的是老年修的是得失的“得”。 问:请问老人为什么要修得? 答:因为人到老年,健康状态、社会地位、经济能力都不如以前,要想安度晚年,一是看淡得失,二是怡然自得。前者重在放下,把名利看轻,把外物看淡;后者重在拿起,要养成新的爱好,这种爱好跟利益无关,也无需追求高深,能够心有所得就行。如下棋、练书法、唱戏曲等。 问:中年修明是指修什么呢? 答:这个明是指明了,具体来说是对自己的处境,对家庭的状态,对社会的现实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明了社会当下的状态是与环境和历史分不开的,明了自己的命运是个体与社会互动的结果。修明有二个要点,一是修养中和之性,使情绪不偏颇;二是学会变换角度看问题,使观点不偏激。 问:小儿修安的“安”是不是要儿童安静? 答:这个安是指安详。安详既有安静的意思,也有从容不慌张的意思,还有祥和的意思。小孩子本来是天真无邪的,修安详只是顺势导引而已,顺势是指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导引是培养孩子不慌张的习惯。古人认为,一个安详的孩子,大了以后就会有出息。 问:少年为什么要修诚? 答:一般来说,小儿不会说谎,说谎通常出现在少年时期。说谎是内外不一, 孩子学坏往往是从不诚实开始的,因此少年修身的重点是修诚。少年修诚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一方面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自己首先要作一个有诚信的人,如曾子宰猪故事里面的曾子那样,宁愿宰猪也不要失信于孩子。另一方面要鼓励孩子说真话,不要让他们因为感到压力或面临惩罚而选择说谎。 问:请问青年修正修的又是什么? 答:正是指正道。青年从学校步入社会,面临很多机会和诱惑,他们可以走正道,可以走邪道,可以抄近道。正道是以正心为依据的,一个心正的人如许会吃小亏,但不会犯大错;走邪道、抄近道也许获利迅速,但难以善终。 问:是不是每一个年龄段只能修一样东西呢? 答:上述五个阶段的修法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点来划分的,只是是一种重点修法。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老平 2012-10-6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6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古人故事1:孔子学琴
热度 11 老平 2012-9-13 11:41
古人故事1:孔子学琴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尼。东周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人,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的言行思想被记录在《论语》一书里。 孔子学琴的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语•辨乐解》里都有记载。 话说孔子年轻的时候,曾向鲁国一位叫师襄子的乐官学琴,这位乐官名襄,被人尊称为襄子,师不是他的姓,而是周朝对乐官的称呼。 孔子跟师襄子学琴以后,师襄子对孔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不错了,可以学新的曲子。”孔子回答:“不行啊,我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巧呢。” 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但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意境啊。 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体会到它的意境,这回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却说:“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啊。” 就这样,孔子始终在弹奏同一首曲子。有一天,孔子在弹奏中忽然心有所悟,他站起来眺望着远方说:“我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这个人皮肤黝黑,身材修长,胸怀开阔,志向高远,除了周文王还会是谁呢!” 师襄子听后马上站起来,一边向孔子行礼一边说道:“你真是圣人啊,这首曲子就叫作《文王操》。” 从这个“孔子学琴”的故事可以看出: 1. 孔子学琴不是浅尝辄止,而是端正心态,精益求精。 2. 孔子弹琴时心意专一,人与曲合,从而豁然贯通,心有所得。 3. 孔子是通过学琴这种日常活动来砥砺意志,锻炼心性,是从事上练起。而这些恰恰就是儒家修身的特点。(老平 2012-3-17 初稿, 2012-9-13 修改) 附:《孔子家语•辩乐解》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于琴已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孔子有所缪然思焉,有所睾然高望而远眺。曰:“丘迨得其为人矣,黮而黑,颀然长,旷如望羊,奄有四方。非文王其孰能为此?”师襄子避席叶拱而对曰:“君子圣人也,其传曰《文王操》。”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877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大学》修身讲座1:根于古典,立足现代
热度 6 老平 2012-7-31 09:08
《大学》修身讲座1:根于古典,立足现代
在正式讲述《大学》的具体内容之前,先谈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大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既包括古人和现代人对《大学》的各种注解、研究甚至批判,也包括人们以《大学》为理论指导进行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生命实践。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学》,不是仅仅指《礼记》中的一篇文章,而是涉及到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大学》的认识和实践,而这些认识和实践又打上了时代背景和个体生命的印记。 例如,我们随便翻开一本以《大学》为题材的书籍,就会发现对《大学》的注解基本源自三家:东汉郑玄、南宋朱熹和明代王阳明,而与之相应的是两汉经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我们与其说是在看与曾子有关的《大学》,还不如说是在看郑玄、朱熹、王阳明心中的《大学》,或者说是在看经学、理学、心学视角下的《大学》。 因此,现代人学习和研究《大学》,不宜强调对《大学》的所谓正统理解,而应该兼容并蓄,从中找到对现代有用的东西,并有所发现,有所前进。从而丰富《大学》这个知识体系,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努力。 第二,学习《大学》可以从修身入手。《大学》的内容丰富,它涉及到修身、教育、伦理、经济、治国等方面,因此学习《大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而修身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从修身的角度研究《大学》,有助于理解历史上各家对《大学》的解读,也适应了现代人想提高心身修养水平的需要。 《大学》修身有三重门可入:文字门、行事门和心意门,对应的方法分别为文法、行法和心法。过文字门既需要参看各种有代表性的注解,又要从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大学》的核心内容。过行事门和心意门是使《大学》修身的原理落实到行为中,内化到大脑里。 《大学》修身的三重门和三种法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融通,使《大学》修身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文法是依据,行法是重心,心法是精髓。没有文法,行法和心法就缺乏立足之地;没有行法,文法和心法就成为文字游戏和空想;没有心法,文法和行法就会僵化为条条框框,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命活动。这个讲座主要讲述《大学》的文法,并从中带出行法和心法,以便对《大学》修身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第三,用整体观来看待《大学》。整体观是一门关于认识和运用事物整体特性的学问,它包含了古典整体观和现代整体观两部分。整体观根植于中华古典文化,它体现在道、儒、释、医、武等经典著作之中,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整体观认为,整体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整体可以互相转化。其中人的意识活动是一个整体,人的心身也是一个整体,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又是一个整体,它们分属不同的层次,但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而转化的关键在人的意识活动,也就是古人说的心意。 《大学》是中华古典整体观的一个典范,它给出了转变整体层次的一个模型,即通过诚意和正心,使人进入意识整体,进而上升为心身整体,再扩展为人天(这个“天”指社会)整体。这就是整体观对《大学》核心内容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解读。 最后要说明的是,不管是从修身的角度来解读《大学》,还是从整体观的立场来解读《大学》,都不能改变《大学》是儒家经典这一属性,也否定不了前人对《大学》的研究和实践。这些解读只能算是丰富《大学》知识体系的一种尝试,也是对目前国学热的一种补充。(老平 2012-3-14 )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7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视频对话:儒家随笔
热度 5 老平 2012-6-29 08:46
视频对话:儒家随笔
(广州珠江夜景) 下面的内容是为《就书论事,明德心智》视频对话所写的部分文案。 1. 饮茶与修身养性 饮茶与儒家修身养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礼,礼是儒家的核心之一,它能够调节人与人的关系。饮茶时不论是斟者还是受者都会有相应的礼节。另一方面是诚,儒家经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是儒家修身的重要心法,它要求心无杂念。饮茶的内涵是品茶,品茶要求茶入口中,心与茶合。这就是一种诚的过程。还有一方面是廉,廉是儒家君子之德。茶以清香为上,官以清廉为好,以茶待客,可以体现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美德。 2. 恻隐之心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就是说人人都有同情心,这个恻隐之心属于仁。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同情心,那不是他天生就没有,而是被后天的东西遮盖了。从小悦悦事件来看,那些路过而没有伸出援手的人,他们的“恻隐之心”是被各种杂念所遮盖,比如不想惹麻烦、怕被误会等等,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与近年来社会重物欲而轻道德有关。 3. 孔子周游列国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主要目的是想把仁政理念推行到各国,他从54岁开始出游,68岁返回鲁国,历尽艰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经过14年的颠簸,虽然没有哪一个国君采用他的仁政理念,但他的思想已经在各国之间得到传播,同时历练了自己众多的弟子,为儒家思想在后世的传扬打下了基础,也使他自己进入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4. 儒家说竞争 儒家也是讲竞争的,比如儒家五经之一的《周易》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就含有竞争向上的意思。清华大学的校训就有“自强不息”一句。另外,《论语》写道:“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意思是说要争也要作君子之争,如射箭之争,射之前要拱手致礼,射之后要举杯同饮。 5. 文化与行为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谈。一个角度是理与事,其中文化属于理,行为属于事,古人主张理事结合;另一个角度是知与行,文化属于知,行为属于行,古人主张知行合一。这两个合一既是儒家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老平 2012-6-28)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59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道家前辈话修身
热度 15 老平 2012-6-12 12:36
道家前辈话修身
(漆艺壁画《道德经颂》) 在山里,学生向道家前辈请教修身的方法。 前辈问:“你说的修身是指什么?” 学生答:“就是指修炼自己啊。” “为什么要修炼自己?”前辈问。 “我想健康长寿。”学生答。 前辈沉默了一下说:“自然就行。” 学生问:“怎样才能做到自然呢?” 前辈答:“与天地共沉浮,与万物同兴衰。 ” 学生又问:“为什么这样做就能够健康长寿呢?” 前辈答:“因为天地、万物和人本源一体,故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学生再问:“难道人就不能主动改变环境、不能主动改变生活方式吗?” 前辈答:“人能够改变环境,环境也能改变人;人能够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也能改变人。” 学生继续问:“您是说修身需要无为是吗?” 前辈答:“先有为,后无为,再无不为。” 学生问:“请教什么是有为?” 前辈答:“变不自然为自然。比如你每天夜里一点以后才睡觉,这是违背自然的习惯,需要有意识地去改变它,改为十一点以前睡觉。” 学生问:“请问什么是无为?” 前辈答:“不先物而为。就是事前不臆想,不妄为。无为不仅指人的行为,更指人的意识。要意识清静,而不是无所作为。” 学生问:“请问什么是无不为?” 前辈答:“因物之所为。是指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去做事,当你的意识清静而不固执的时候,就能够对任何事情作出恰当的反应,就能够干成任何事情。” 学生说:“这么说来,道家修身不是主张消极等待的无为,而是主张顺应自然的有为。” 前辈道:“道法自然,道生万物。道家修炼就是修自然,就是修生生不已。” (老平 2011-6-29)
个人分类: 修身养生|821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儒家前辈说修身
热度 12 老平 2012-6-11 15:53
儒家前辈说修身
在书院里,学生向儒家前辈请教修身的方法。 前辈抬起头问:“经典里不是说了吗?你还要找什么方法?” 学生说:“我是想学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动作要求、呼吸方法、调心要领等等。” 前辈说:“《大学》里说得清楚,‘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就是儒家修身的要旨。” 学生说:“学生愚钝,没看出里面有什么具体的方法,还请前辈指教 。” 前辈说:“你不是愚钝,而是喜欢一法一术的东西,原因就是没有正心。” 学生问:“正心有方法吗?” 前辈顿了一下,然后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学生又问:“这好像是在描述‘不得其正’的原因,难道这就是正心的方法吗?” 前辈反问:“把你的忿懥去掉,把恐惧去掉,把好乐去掉,把忧患去掉,你就能够正心,就能够执中,难道这些不是方法吗?” 学生再问:“怎样把那些东西去掉呢?” 前辈呷了一口茶,看着学生说:“那就需要诚意,诚意就要在慎独上下功夫。你是不是还要问慎独有什么方法没有?我告诉你,书里已经写了,慎独就是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子,要做到不欺暗室。” 学生还是不明白:“那到底怎样去修身呢?” 前辈大声说道:“在生活中诚意,在生活中正心,在生活中修身。离开了现实生活,方法再多也不是真正的修身。”(老平 2011-6-27)
个人分类: 修身养生|737 次阅读|2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9:24 , Processed in 0.074878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