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毛毛球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原上的黑鹰(2,更新至 24)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8 00:00
  • 签到天数: 62 天

    [LV.6]出窍

    61#
    发表于 2013-5-29 07:54:24 | 只看该作者
    njyd 发表于 2013-5-26 23:41 9 ^9 `; b- o/ g
    从60年代开始就打算修建通到墨脱的公路,都因为太困难没成。其中“1962年(一说六五年),国家投资800万 ...
      T& ?9 e# g* F0 b. F3 O' `
    似乎看到新闻,说是通车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 06: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5-29 11:42:04 | 只看该作者

    高原上的黑鹰(5)

    本帖最后由 毛毛球 于 2013-5-29 17:47 编辑
    * `& O6 c' m; [. i, o- ?) b* O$ D1 }5 a9 h9 e) {+ ?7 e6 R- q4 C; b
    飞向高原(3)0 ]4 \- I% X3 `) t  M, Y
           
    7 k+ b9 V( n& v+ C6 Z' {3 g- |# G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高海拔是其突出的特点。西藏、新疆边防哨所中,海拔4,000 m以上的占47%,最高的为5,260 m。高原地形复杂,山脉重叠、雪峰林立,地面崎岖、峡谷纵横。
    " O7 q4 X$ E, c( J8 H! U5 U       高原气压低、气候多变。在海拔4,000m时,气压为462 mmHg,只有海平面的60%;大气密度0.0835 Kgs2/m4,比海平面降低33%。日夜温差大,一般为20-25℃,个别的如当雄机场,日温差可达32℃,有“一日四季” 之称。
    % a6 I& j. K, u( g" z: b+ W, x& k       冰雹多,每年西藏夏季和春夏之交,南来的温暖气流到达后与冷空气相遇,形成大面积的冰雹区和飞机空中飞行的结冰区。
    1 g. h5 U# ]2 {: k9 X3 ?       雨雪频繁,雨云形成迅速,当地人称“十里不同天”,气象预报困难。
    4 e+ X1 ^. `9 I- C. x% S       高原常年多风,风沙大。西藏一年内8级以上大风超过100天的气象台站占比近50%;高空风速一般达50-80 Km/h,最高可达100 Km/h;由于西藏、新疆气候干燥,沙漠、荒漠众多,土质疏松、地表缺少植被覆盖,大风经常形成沙暴(水平能见度≤ 1Km)、扬沙(水平能见度≤ 10Km)和浮尘(尘土微粒悬浮于空中,水平能见度≤ 10Km),对直升机的发动机,是严重的威胁。0 ^9 H# J* w% o5 J" O9 |8 L* ~
           在高原,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降低;但与平原上空同高度相比,气温则要高的多。西藏及南疆5个机场日平均最高气温11.5-33.5℃,比ISA温度(标准大气温度)高24.6-34 ℃;据统计,7月份西藏地区月平均最高气温为7.7-18.8℃,比ISA温度高17.7-26.4 ℃,极端最高气温18.2-32.8℃,比ISA温度高31-32.4℃。气温升高,发动机的功率会下降、直升机的操控性能变差,使得直升机的负载和飞行性能进一步降低。在冬季,该地区最低气温为-25至-34℃,导致发动机在高原(缺氧)低温条件下启动困难。
    ! X+ n& s7 I6 g4 M6 r! F8 N- O( ^* h3 b3 p0 k( B0 p" T' S$ e
           让直升机在西藏飞行,是每一位直升机设计师的梦想,是对直升机的终极挑战;但同时,对于地勤和驾驶员,这样的飞行意味着令人筋疲力尽的无休止地工作、时常遇到梦魇般的经历。
    ; F& [# @: Q0 m- q3 h0 H) k1 G( I       1976年4月,在上一年测试的基础上,直五开始了第一次艰难的进藏之旅。
    ( C& u* `0 q$ x6 q2 W+ r% M       4月10日,测试小组分两路从甘肃榆中出发,地面人员组成保障车队,沿青藏公路浩浩荡荡、率先驶向下一站共和机场,随后,直五起飞,也沿着公路,飞往共和。飞行的前几天一切顺利,由于去年的试飞,项目组对沿途的情况已很熟悉,飞行在按步就班地进行。从榆中经共和、都兰,到达格尔木;但随后,困难接踵而至,首个挑战是沿青藏公路经停沱沱河(海拔4,533 m),过风火山(5,010 m)抵达104道班(4,900 m),起降后,飞越念青唐古拉山口(5,231 m)降落安多(4,705 m)。
    " U1 V: t7 Y# ]" }% a& _       直五在地面接力引导下,从格尔木起飞,在5,500m-6,300m的高度上,顺利通过风火山和念青唐古拉山口,中途在104道班降落并加油,然后成功起飞,同时创造了活塞式直升机起降高度的新记录(起降场地海拔标高 4,900m),一路顺风的到达安多。在安多,机组克服了当季罕见的高温(外界气温21℃,ISA+30.7℃),完成了测试科目并随同地面后勤飞抵当雄(4,230m)。随着高度的降低,全体人员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下来,毕竟这一高度飞行过多次,而且下一站是贡嘎(3,540m),海拔更低;倍受高原反映困扰的人们都盼着早日到拉萨。稍事修整,直五离开当雄,天气很好,预计的飞行距离不长,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次轻松的旅程;起飞后不久,晴朗的天空迅速暗了下来。0 x) q; X/ t  ~* {  A$ F' `

    评分

    参与人数 6爱元 +40 学识 +1 收起 理由
    小剪子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蓦然回首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北京阿新 + 4
    山远空寒 + 10 + 1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皇家骑警总监 + 4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4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126 天

    [LV.Master]无

    63#
    发表于 2013-5-29 11:55:49 | 只看该作者
    njyd 发表于 2013-5-27 19:15
    + D# {$ z/ V4 G; `* I5 h照理说正式通车的话应该有个比较隆重的典礼,这事比内地通一条高速还大。& P/ R  D4 g8 B: k& E! \( p
    可能是沥青路面还没全铺好,只 ...

    ' t7 B/ K( ]9 D$ B/ O3 c+ 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0261b0102dyik.html6 K5 `  X- ~& f0 C- \6 H+ p9 B3 C
    这个博客说是2012年6月去的,还在修' q* H. y: R& X4 y5 S
    最厉害的是主角——四个老太太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64#
    发表于 2013-5-29 23:41:28 | 只看该作者
    奉孝 发表于 2013-5-29 04:51 ! l7 W2 r3 n1 p8 a1 A
    如果有塑料最好,不过当时中国的石化工业不行,塑料应该不普及吧

    * X# B% h0 ^+ {; i塑料工业六十年代就有了,给他们搞点是没问题。没有塑料时用橡胶袋、铁皮筒都能解决。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 06: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6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21:00:13 | 只看该作者

    高原上的黑鹰(6)

    本帖最后由 毛毛球 于 2013-6-3 11:22 编辑
    9 s( v1 o- {7 O/ ~4 F! A) s# O7 m
    飞向高原(4)
    . u4 k- `( p% y6 O+ R; C9 T& E
    4 S0 N' z: b7 ?5 l. I+ D3 E. T       当雄到拉萨,航线距离 170Km,预计的巡航高度 5,500m;1 k7 v; @, e6 _: S& m* }
      [8 ?( Y4 H7 ], E4 h
           上图为83年标定的黑鹰测试航线图,和76年直五进藏航线是一致的,不过航向相反。该航路是沿当曲河谷向西南飞到羊八井,然后,转几乎90°,沿藏布曲峡谷曲曲折折飞堆龙,从堆龙再向南飞抵贡嘎;全部飞行皆在峡谷中,两侧为5,600-6,600m的山峰,不要说直五,就是后来黑鹰,也无法通过;峡谷中海拔变化的总趋势是下降的,但其中有起伏。
    # m) i$ Y* B" D       从当雄出发,河谷逐渐变宽,到八嘎岗,最大达15Km,然后,逐步收窄,地势也逐渐上升;飞到羊八井转向前,峡谷宽度变得不足10Km,海拔则上升到4,700-4,800m。直角左转后,峡谷骤然变窄,宽度只剩2-3Km,两侧山势陡峭,谷底海拔4,400-4,600m,直升机的巡航高度,相对山谷底部实际不足1,000m;这时,由于藏布曲河谷两侧高山阻隔,直升机还收不到贡嘎台的导航信号,当雄的无线电导航信号变得时断时续,导航需要利用拉萨人民广播电台的信号指向,同时比对航图,利用地面参照物确定飞行线路;所幸出了岸嘎,海拔迅速降到4,000m以下,河谷也变得宽阔,而从羊八井到岸嘎,飞行只需要大约10分钟。
    ' e& B  d6 }8 S# S" ~& K       这条航线和当雄老机场到贡嘎的航线基本相同,不过固定翼飞机的飞行高度要高不少,接收导航信号比峡谷里强很多。0 v( x' N& W6 R- K% [. ^4 `
           直五没有气象雷达,气象数据完全依赖沿途的气象站。没有无线电高度计,当气压变化剧烈时,高度指示误差较大。飞贡嘎之前,进藏途中天气一直很好,起飞前,气象预报称2小时航程中天气状况稳定,一切正常。- Y8 E. m) x* w! u  a- ~
           直升机起飞30分钟到达羊八井,转弯后以巡航高度进入藏布曲峡谷。很快,明媚的阳光消失了,劲风挟着云雾从两侧高山倾泻而下;2、3分钟内,山谷中充满了水汽,四周白茫茫一片,高山大岭失去踪影,气温急剧下降,直升机剧烈颠簸起来。变天了,直五飞进了浓积云中。
    : r: U  f% c9 x# L' h" c : k1 Q3 c6 R" I, {+ u* f8 A4 j
    西藏地区拍摄的正在形成中的浓积云,云底离地面50m。
    7 H$ t9 I! @& T. n: w4 u  b4 ~" h# u# F2 I; |9 e( |

    4 r/ R# A. v) ~' p3 L% ]同样是在西藏,浓积云向雨云演化。
    # \1 M0 B$ z1 c% I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39 学识 +1 收起 理由
    东湖珞珈 + 8
    黑洞的颜色 + 4
    小剪子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蓦然回首 + 6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山远空寒 +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 06: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66#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21:11:54 | 只看该作者

    高原上的黑鹰(7)

    飞向高原(5)
    ( s4 C0 m2 A8 r6 }% p0 D8 K3 }6 E( N( f' ~
            直升机是很忌讳飞入云中的(其实,螺旋桨固定翼飞机也一样),由于事发突然,飞行员措手不及,等反应过来,已被云雾笼罩,没有办法退出峡谷了。峡谷狭窄,在能见度为零的云中飞行,用不上1分钟,就可能撞上两侧的峭壁;向上飞,则由于升限问题,很可能飞入浓积云中心,更加危险。此时飞行员已经感到直升机没有办法保持巡航高度,开始下坠了,这是令人担心的信号,表明悬翼表面开始结冰,随着悬翼外形的变化,直升机正失去升力;机组立即减速并缓缓下降。
    ! _- i4 h2 l, o" e: \云中气流激荡,直升机象怒涛中的一叶小舟,起伏不定。随着高度逐渐接近5,000m,所有的无线电信号都中断了,飞行员看不到任何标志,只能借助罗盘和高度计,凭直觉飞行。满耳里都是“咚咚”响声,那是冰雹砸在机身上发出的声音。颠簸加剧,终于,一股强劲的下降气流,裹挟着直五,直直地朝下坠去。
    * K2 A3 J- Q) j$ \1 h7 E0 t       高度表飞快旋转,飞行员无法控制直升机,已经不到4,700m了,要坠毁了!
    + V7 Q3 q! ?# O% w& S; F) X       突然,直升机被另一股上升气流抬起,机组成员惊恐地看着一闪而逝的地面。只差几秒钟,直五的西藏之旅就结束了。7 N6 b0 j' @$ ]2 W" s) s
           上升了一百多米之后,飞行员重新控制住了直升机。虽说差点坠机,但也因此看到了地面;经过一番搏斗,终于,飞行员驾机降到云底,借助踏勘线路时的印象,在云底和地面之间高几十米的缝隙小心翼翼地飞行,十几分钟后,穿云而出。5 V4 s# F" A9 R
    正常只需10分钟的航程,直五飞行了半个多小时。- e, e  t& v* L; G! `+ C2 T

      y# h# }. F- n; D; W6 o6 \       测试组到达拉萨后,在西藏军区大院、拉指两地做了起降测试;然后,围绕贡嘎周边,向南到达山南的隆子(3,850m)、错那(4,280m)、折古(4,650m,措美县),向西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而上,经日喀则(3,778m)、日喀则军分区,最远到拉孜(4,100m)、昂仁(4,300m);向东沿大峡谷一路飞行,先后过泽当、工布江达,抵达林芝(2,970m)。在林芝,测试组接到西藏军区的请求,要直五飞越多雄拉山,载着军区首长前往墨脱视察。/ }+ D+ }1 h& a6 ]$ F' x
           这是测试日程之外的飞行。$ S; E1 `" x, j: Z
           墨脱没有路。西藏军区一直强烈要求测试直升机从林芝飞墨脱的航路。但是,墨脱的空中航线同样艰险异常。首先,飞墨脱需要双倍以上的燃油;由于,墨脱没有加油设施,一旦燃油不足,直升机就只能象九十年代进入墨脱的卡车,留在当地成为人造风景;进藏后的飞行测试显示,在标高3,000m以上的场地,气温每升高1℃,直五的起飞重量减少25Kg,受温度影响大;改装后的直五,空重已达5,318Kg,在西藏,飞出的最大起飞重量是6,537Kg(贡嘎),可见有效载荷有限。其次,多雄拉山多变的天气,前言“墨脱救灾”中已描述过,气象保障差;飞行没有导航保证,飞过多雄拉山后,飞行员只能靠罗盘和航图。最后,墨脱海拔800m,对于直升机高原测试的数据意义不大,多雄拉山口的4,200m,类似的海拔高程早已在进藏途中飞过多次,没有必要拿自己手里仅有的宝贵资产去冒如此大的风险;是以测试组迟迟没有响应西藏驻军的要求。) f0 @- h5 w- D6 E# |
           在西藏测试期间,测试飞行的直五,经常搭载驻藏部队首长,前往测试地点视察驻军(首长顺便充当测试负载=沙袋或报纸),直到抵达林芝。由于之前的测试飞行一直顺风顺水,军区再次提出墨脱飞行。考虑到此次进藏测试进入尾声,墨脱确需开辟空中航路,测试组同意安排飞往墨脱。. C! ]5 b3 I7 x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27 收起 理由
    蓦然回首 + 6
    小剪子 + 4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北京阿新 + 4
    MacArthur + 8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山远空寒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
    发表于 2013-6-5 04:15:37 | 只看该作者
    期待下文,好帖子,可别太监了啊。
    # m) c1 L4 {6 F" G& j9 f9 d+ T. n% i
    & u6 a9 T0 Z" W9 j+ b% X为什么不能用固定翼飞机空投?当年运七,运八也不能进驻西藏么?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23 20: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68#
    发表于 2013-6-5 23:24:26 | 只看该作者
    桃子甜 发表于 2013-6-5 04:15 ( @3 Q7 ]5 f2 H' b
    期待下文,好帖子,可别太监了啊。
    8 o3 r  |% F/ f8 h0 a4 i
    9 }" o* |2 A3 c* x1 G1 i为什么不能用固定翼飞机空投?当年运七,运八也不能进驻西藏么? ...

    $ L) O: ]9 s0 }% V空投的准确性太差……再考虑到当地的气象与地理条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69#
    发表于 2013-6-5 23:4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jyd 于 2013-6-5 23:46 编辑 % l: j# A% e* L% L# t2 ~+ e
    桃子甜 发表于 2013-6-5 04:15
    ! [. r; T' \- ]+ h, @$ q. f. P) l( f/ i期待下文,好帖子,可别太监了啊。
    ( ^. K# Y; c6 b$ v
    6 x2 u7 U+ F# }9 Q' c+ u为什么不能用固定翼飞机空投?当年运七,运八也不能进驻西藏么? ...

    # d2 g, s% n- w( R( p+ j/ ]) \/ Y( i+ U' v  t; s9 z6 u) b' q
    往墨脱用固定翼飞机空投,得从印控区那边绕一圈。而且在那种大山沟里固定翼飞机低飞比直升机还危险。
    $ P4 Z8 V$ }4 a2 l2 [解放军进藏时采用过固定翼飞机空投,是在靠北很多了,用的是老常送的美国飞机。空投量不多,只能救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13 03: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0#
    发表于 2013-6-6 00:16:09 | 只看该作者
    天边一只猴 发表于 2013-5-20 20:09 3 @& \1 ]" M( Z3 ^9 h5 M7 G
    您家里的老人是原来成空运输团的?85年飞林芝是个前无古人的行动,没有任何以往经验可循,陌生的环境,复杂 ...

    ( v. S6 I  B) Z2 X# i/ S组装时间两天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部队领导,或者机务干部战士,或者记者,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经常会创造出这样的说法。这种做法不可取。我们对比一下,一边是才接触这型飞机一年(比方说)的机务人员,对大部件组装的经验能有多少,对工装、电子测试设备能熟悉到啥程度?工作中各种细节,小窍门(这个行业里偏偏这个特别多)能积累多少?能比得过几十年经验积累的美军维护队伍吗?组装用时间是不会有美军标准的,但是可以有做维护计划是使用的估计工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71#
    发表于 2013-6-6 00:59:35 | 只看该作者
    毛毛球 发表于 2013-6-3 08:11 1 v- d9 D8 L4 ]  [# q( r
    飞向高原(5)0 Q. d* _5 y6 v& k9 r+ V8 ^
    - \7 u9 z* `0 e1 _
            直升机是很忌讳飞入云中的(其实,螺旋桨固定翼飞机也一样),由于事发突然,飞行员措手不 ...
    3 o" X5 S/ E- X, Y1 g+ Z2 \+ H) @
    现在的直升机能够有什么办法在飞行中间防止旋翼结冰么?
    % \( Q5 A2 Q$ h! K. t2 ^8 l. w7 s
    2 `. T# y0 ]6 u* r还是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往雨云里飞。。。
    1 d) U' r' _' p  T% O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1-16 22:5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2#
    发表于 2013-6-6 01:5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边一只猴 于 2013-6-6 09:46 编辑
    . p- H. L& p! `; ?  `
    大地窝铺 发表于 2013-6-6 00:16
    3 e& \) {) {+ i5 C! r组装时间两天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部队领导,或者机务干部战士,或者记者,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经常会 ...

    + |2 }1 w2 [: S4 H% r1 E9 g8 A$ ^7 K
    是我没说清楚,这个耗时确实没有美军标准,只是个经验值,而且是咱们耗时比美军长了很多。就我所知道的多说一点吧。
    + ^: N7 y0 ]' j7 p$ w黑鹰从设计之初,美军对运输机搭载能力就有明确的要求:C-130可搭载一架,C-141两架,C-5六架。所以黑鹰才长得又扁又长。西科斯基的设计是搭载前不需要复杂拆解,只需要把旋翼桨叶人工折向后方,后尾梁向右折叠即可。卸载+简单组装+调试耗时不超过六个小时。这是八十年代当时美军的水平,后来到MH-60改进设计+提高维护水平已经下降到两小时。6 e) @1 p4 |9 r' z# N: S
    问题是咱们没有C-130啊,于是改装了一架运8,改完了运输空间还是有问题,只好去拆黑鹰而不是折了。咱们的最早一批机务是在美国接受的培训,但就象您说的,学的是如何维护,没学这种拆装啊。拆是拆了,到了拉萨就不好装了。最后是叫上西科斯基的外场人员才用了两天装起来的。这以后我军再没用过运-8运黑鹰。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1-16 22:5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3#
    发表于 2013-6-6 04:56:37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3-6-6 00:59
      H7 I9 l1 Y6 n; d- j, n, N5 v现在的直升机能够有什么办法在飞行中间防止旋翼结冰么?$ ~6 r, z" v- N( O* L

    $ o, L# Q; j8 z* F+ t% X& |, b还是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往雨云里飞。。。
    / H- V* _7 J; y8 j) G4 n) y
    现在旋翼和尾桨的除冰方式也就是电加温,风挡玻璃也是.发动机有热空气加温和电加温两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 06: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4#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06:07:02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3-6-6 00:59
    ! K0 t. z! s1 Q3 y7 r  e现在的直升机能够有什么办法在飞行中间防止旋翼结冰么?
    6 R% J8 x/ v& E+ [% p& b' x  C6 j: }8 a; S$ t, C
    还是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往雨云里飞。。。

    % |  F9 g) S/ s9 b$ j7 W9 y
    2 i9 s9 `. N% j9 {3 r, n) n0 d& }一般会绕开飞,除了结冰,还有气流,强气流容易使旋翼机失稳。防止结冰的方法是电加热除冰和保形(这是主要的),黑鹰的旋翼可覆冰0.9cm而基本不影响飞行性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 06: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5#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06:15:52 | 只看该作者
    桃子甜 发表于 2013-6-5 04:15
    - E1 V  o$ U' a7 f! t; y% ~期待下文,好帖子,可别太监了啊。
    ( S- [3 K2 M$ m3 E5 j" `) l8 i1 ]# m- v- k/ k, k, U/ d/ y4 Q
    为什么不能用固定翼飞机空投?当年运七,运八也不能进驻西藏么? ...

    7 ~( b! l( F& \+ V% T8 G7 O+ l, G空投需要的高度低(300-800m),否则就没准头了。螺旋桨飞机的最小空速高,在地势起伏的峡谷或山区,低空、超低空飞行,比直升机难度还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5 21:36
  • 签到天数: 98 天

    [LV.6]出窍

    76#
    发表于 2013-6-6 08:12:36 | 只看该作者
    毛毛球 发表于 2013-5-29 11:42 8 h) R6 i9 g8 i2 Q. N
    飞向高原(3)( f3 B. W- |- f. s; }8 T
           
    / w; n) N9 g' U" v" s2 l       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高海拔是其突出的特点。西藏、新疆边防哨所中,海拔4,0 ...
    4 C0 P/ q$ Y9 {# S2 v, V) X
    物质密度国际单位为:kg\m3,第二段中大气密度“0、0835Kgs2\m4"何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 06: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7#
     楼主| 发表于 2013-6-6 18:2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毛毛球 于 2013-6-6 20:49 编辑
    ) Q$ o$ d2 m1 W- {4 y! ?, r
    黑松 发表于 2013-6-6 08:12
    + E# m2 e0 F- G4 U6 e" s物质密度国际单位为:kg\m3,第二段中大气密度“0、0835Kgs2\m4"何意?

    - f( E4 M/ T0 }& P
    2 _. ]" \& A! Z4 m  S# S; ^% E这是一个有关力的换算单位,用于衡量直升机在不同海拔高度起降、飞行时,空气质量对直升机的影响;“空气密度”是空军科研部门的内部的习惯性称呼,因计算时更多地用到此量而非真正的空气密度,而使用“空气密度”指代。换算过程大致如下:
    " [+ J! a, T$ u2 `6 R- l
    " [: R. w- W0 }7 N5 t根据气体状态方程式求得空气密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为:1 T5 E+ W% c, u; D

    " z) \. @8 V7 X/ SρH=ρ0(1-aH/T0)(4.26次方)4 t$ a/ b$ ?/ @# k0 R3 z+ i1 m

    6 ]* P7 {& M+ v' w8 P- W式中 ρH——海拔高度为H时的空气密度;
    5 h0 Y+ _! t! y4 p# L6 f
    + g- N1 N  e" t0 |% G9 y/ tρ0——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海平面在摄氏& Q9 B! O* _& y$ J: `1 O$ f: `

    ( _+ N8 l: d% @, ]( {' j零度气温条件下空气的密度是1225-1292 g/m3;/ g8 E7 Y, M, a3 U* ~9 k

    ( j4 x7 V4 r* r/ E/ i9 i* [6 i# gH——海拔高度(m);
    + |. L/ k8 k( x6 b& `& D% S" z
    : O, A  `5 F3 i7 l* p0 RT0——绝对温度,为273 K;- t* n! V7 t" ~, [# a
    $ I# |# d0 a& ~7 Q
    a——空气温度梯度,约为0.0065 K/m。2 I/ i1 \& p' U$ w, i! j

    : @) V  ~1 b% |6 E3 K. V( Q/ ^) q" X
    计算的4,000m海拔的空气密度 0.8-0.844Kg/m3;$ a" u; H% K$ j3 U
    1 _3 h4 \  B) V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黑洞的颜色 + 4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发表于 2013-6-6 21:4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潮起潮落 于 2013-6-6 22:20 编辑
    0 N! Q" I! J& ~" y( W: w7 o+ o4 O! A! V
    看走眼了,犯了个低级错误,删之。
    ) }  v# ~+ N* C: D* T- F9 f5 z1 K" G) R4 v: {; A3 p

    8 I5 r4 M9 v: o8 f. @6 b( R
    , h4 N; s( \- m8 V; E/ {) \1 ~5 ^# C4 R. s. o( e7 p1 L) t0 r2 H

    ; O. X. g8 x+ A' M' u  |

    该用户从未签到

    79#
    发表于 2013-6-6 21:58:55 | 只看该作者
    潮起潮落 发表于 2013-6-6 08:45 9 i+ a* h6 `! }% w1 l+ Z2 [) u2 e
    可是笔误?这个空气密度跟水差不多了。

    , r! D( D4 P- n% z7 H  N5 d没错,一方水大概是一吨,比这个重一千倍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80#
    发表于 2013-6-6 22:19:21 | 只看该作者
    桃子甜 发表于 2013-6-6 21:58
    2 e, W. C4 s% _6 {/ x3 U没错,一方水大概是一吨,比这个重一千倍啊。

    & n! {2 s# n3 P8 J/ r1 F2 T$ f汗,是我看走眼了。正攒潜艇相撞的帖子,没走脑子
    9 [% O8 b( l. ~/ V2 U$ ~. ]: i3 K- c. D* q* V

    # b  V; m# F, m2 j' h/ [& b8 V$ ?; E0 \5 c- v" C$ R' d" K" z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19 15:45 , Processed in 0.06374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