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晨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日本汽车的沉沦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2-5 00:48
  • 签到天数: 1421 天

    [LV.10]大乘

    61#
    发表于 2012-9-4 08:39:34 | 只看该作者
    日本车要是把设计放到中国来时不时会好一点。虽然国人的口味比较恶俗,但至少不会倒退啊。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3 05:28
  • 签到天数: 448 天

    [LV.9]渡劫

    62#
    发表于 2012-9-4 09:01:2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最难看的日系车应该是本田CROSSTOUR。八十年代第一次看到丰田的皇冠觉得那外形简直是完美无缺啊。
    ( e% P, D& |: M' @# j4 O9 \" W+ t; I! m
    另外,不少日系车厂已经从美国撤退啦。例如五十铃和大发。三菱和铃木估计也快撤了。五十铃当年有一款SUV叫TROOPER,那是相当的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2-12 21:15
  • 签到天数: 584 天

    [LV.9]渡劫

    63#
    发表于 2012-9-4 09:18:42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楼主对日本汽车业的看法也太悲观了:“现在的日本汽车不仅在技术上守成,在款式上也暮气沉沉,缺乏活力,全无自信。”其实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车技术领先,市场大卖啊。其实我对中国的汽车也真的很沉痛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23 04:08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64#
    发表于 2012-9-4 09:43:41 | 只看该作者
    正所谓“各领风骚XX年”。这玩意儿和体育运动一样,没有常胜不衰的。
    # ^6 x" g- \2 x4 W" n* U% S
    3 k" P1 W& b; Q% f! z  r: Q其实现在的汽车市场很“健康”,德国牌子一点不敢懈怠,使出全身解数想保持高端优势。他们自己的三巨头(BMW, AUDI, MB)杀的不亦乐乎,交互领跑。中档和中低档市场,美国三大公司开始有起色,日本还有点口碑优势,韩国正在全面赶上,VW也开始全面进攻美国市场,Volvo有些活过来的迹象,Jaguar也有些不错的新品推出。所以嘛,现在的车市总体还是不错的,没有谁一家做大的垄断迹象。

    点评

    消费者的幸福时光嘛。。。  发表于 2012-9-5 03:33

    该用户从未签到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1:03:12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发表于 2012-9-3 18:39
    $ `$ p! e1 K- W! Y- a0 ?日本车要是把设计放到中国来时不时会好一点。虽然国人的口味比较恶俗,但至少不会倒退啊。 ...

    & ?! t2 E6 b3 r0 c那还是等个10年20年再说吧。现在的中国设计的汽车实在不敢恭维。

    该用户从未签到

    66#
    发表于 2012-9-4 11:03:12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2-9-3 22:54 7 R" A( N" }! t, x
    问题是:90年代的日系在技术上是先锋,锐意进取。美系在技术上的先锋时代是40-50年代,以后就没有先锋过 ...

    + ^. ?9 U4 V8 g- t* u: l2 K是不是说明当一个新生力量出现时,或者说是低一级力量要搏上位时,往往会求新求快,更愿意去冒一定风险搏一个光明的明天,而当上位之后可能会瞻前顾后,更愿意保守点维持当前的地位,而不是冒风险采用新技术.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1:04:44 | 只看该作者
    liuqing098 发表于 2012-9-3 19:18 7 A/ ^, `$ |, @, l$ S8 s9 ^
    感觉楼主对日本汽车业的看法也太悲观了:“现在的日本汽车不仅在技术上守成,在款式上也暮气沉沉,缺乏活力 ...

      E8 r" v3 w( H/ y8 p4 Z! d, `混动还不能说是死胡同,但这至少不是阳关大道。个人对更加节能的内燃机更加看好。中国汽车还任重道远。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发表于 2012-9-4 11:06:14 | 只看该作者
    tanis 发表于 2012-9-3 23:45 + J0 P, ^& a; n, I
    其实美国下黑手竟然没怎么影响影响日车,这点让我挺惊讶的。 我同实验室的就直接去买camry了。我当时很婉 ...
    & G- s% x% F% C; v8 W% C" f
    在国内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发生这事之后我去当地的丰田4S店,人流量明显减少,最近才有所恢复,而且最近丰田在国内销售也只是在十名左右,颓势明显!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1:08:31 | 只看该作者
    Highway 发表于 2012-9-3 19:43 + H+ x4 a/ X- y; ~
    正所谓“各领风骚XX年”。这玩意儿和体育运动一样,没有常胜不衰的。
    4 \0 H/ N- s0 B3 E' r
    + U* x" p$ x: K& P; ~其实现在的汽车市场很“健康”,德国 ...

    & l% N% a7 s3 L' S7 F* y% A3 R德国牌子不敢懈怠啊。VW在90年代惨到一辆汽车毛利800刀,现在的大好形势是死地重生啊,哪敢懈怠。德国大三当年被Lexus吓得一激灵,现在也是火烛小心。Jaguar更加死地重生了。Volvo要加油,Saab死了,瑞典就看Volvo了。本来Saab也可以生存下来的,中国已经要买下了,被GM横加阻拦,黄了。车市百花齐放倒是真的。就看Fiat买下Chrysler后,对后者是否能吹进一点欧风。

    点评

    是Saab倒吊过来掉在地上没事、BMW就砸扁的那集?  发表于 2012-9-9 21:31
    TopGear有一集缅怀了一下SAAB,我看完之后的感觉是,唉,太可惜了,挺好的产品被SB市场营销给做死了  发表于 2012-9-9 20:16
    最近几个季度Chrysler的销量打着滚的上,可惜买不到它的股票了。。。  发表于 2012-9-4 13: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70#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1:10:30 | 只看该作者
    hotwing 发表于 2012-9-3 21:06 ) _% i' t6 Z9 e+ y; I
    在国内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发生这事之后我去当地的丰田4S店,人流量明显减少,最近才有所恢复,而且最近丰 ...
    / ?: ~) G6 J; O1 \: {* Y
    这个就是“听见风就是雨”了。丰田这事挺冤枉,都是媒体闹的,更当年Audi的unintended acceleration有一比,无知记者瞎搞。

    该用户从未签到

    71#
    发表于 2012-9-4 11:14:41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2-9-4 11:10
    1 a3 y% p: a) \这个就是“听见风就是雨”了。丰田这事挺冤枉,都是媒体闹的,更当年Audi的unintended acceleration有一 ...
    7 C: ?; v! H. h( ]' g. {" r
    同感,我觉得各大汽车公司仔细查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是美国当时需要打倒排名第一的国外对手(更何况这个对手被打碎了牙也只能合血吞下去)给通用、福特让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4-1 00:01
  • 签到天数: 627 天

    [LV.9]渡劫

    72#
    发表于 2012-9-4 11:54:15 | 只看该作者
    hotwing 发表于 2012-9-4 11:06 * p$ ]& f# W/ b6 }! y6 {1 H
    在国内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发生这事之后我去当地的丰田4S店,人流量明显减少,最近才有所恢复,而且最近丰 ...

    4 |: I  l  l2 ^- W* ^8 C( d哈哈~所以说老中买车最精明~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9-15 15:01
  • 签到天数: 266 天

    [LV.8]合体

    73#
    发表于 2012-9-4 14:19:26 | 只看该作者
    给各位大侠看一个视频5 A6 z' |% w; I-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2MzQwNzgw.html
    . p5 R* t* B) N+ P0 n1 e分析一下为何本田这么容易就翻了阿?速度很慢的

    点评

    你有没有看过用一侧两个轮子开的汽车特技表演?这次事故明显就是这样。和是什么系的车一点关系都木有。  发表于 2013-1-9 00:19
    别说汽车了,手潮连坦克都能开翻了。  发表于 2013-1-9 00:08
    优酷上的点评已经很到位了,跟本田还是丰田没有一毛的关系。。。 手潮就是给个沃尔沃也一样能开翻。。。  发表于 2012-9-5 03:32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23 20: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74#
    发表于 2012-9-4 15:07:57 | 只看该作者
    小木 发表于 2012-9-4 01:15 ' A7 f# f$ F6 s6 e- P# Y8 M2 X* B# i
    在爱屯的一个朋友前两年把4runner换了大切,我听了不少苦水,说当年4runner就没出过毛病,大切大小毛病不 ...
    3 Q+ l6 J4 l  ?/ P: V& n) |# v
    老款M5的风噪胎躁都很可怕,不过车真心是好车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1-4 13:0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合体

    75#
    发表于 2012-9-4 21:4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纹 于 2012-9-4 22:05 编辑
    ' H) O/ T! }; s$ j- G6 p9 E2 m" L
    6 r5 ]2 M& b2 P我心中期待中国出现巨型跨国车企,以下是现状。
    2 g" O% w- }, g" g* a- G6 i/ n3 n2 w6 ?
    日企车厂商不少从一国企业做成了全球布局供应链性的跨国企业。比如丰田,有自己的银行,储备着员工一年没工作天天玩都能发的工资。从实业走向资本也是个日企目前发展的大趋势。另外日本国内市场不错。
    4 p& W5 S: Z% z; `/ a3 w铃木则占领了印度市场。2 }7 @0 _( D5 [" N2 Q* [
      y  b, G! I: k4 w
    韩国企业的崛起,一个大因素在,日元汇率升值失控,从2008年开始日元兑美元升值50%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76#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23:08:49 | 只看该作者
    草纹 发表于 2012-9-4 07:42
    2 c" Y0 h0 |& I7 k- [我心中期待中国出现巨型跨国车企,以下是现状。
    $ i0 I) N( e( j
    6 n0 ^- F; m0 Q; A" i日企车厂商不少从一国企业做成了全球布局供应链性的跨国企 ...

    4 z% \$ m; H3 q! i日本国内销售的小车居多,利润有限吧?日车的问题在于不能光靠国内市场。日本市场本来就是日车一统天下,但日车的崛起是从占领美国市场开始的,欧洲市场到现在还是不死不活的样子,远没有美国市场那么大的份额。美国日车大多是本土生产的,为什么受日元贬值影响那么大呢?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1-4 13:01
  • 签到天数: 241 天

    [LV.8]合体

    77#
    发表于 2012-9-4 23:15:55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2-9-4 23:08
    $ ^$ R, [8 E" D' R日本国内销售的小车居多,利润有限吧?日车的问题在于不能光靠国内市场。日本市场本来就是日车一统天下, ...

    / Z3 Q% S( s( f0 p3 A日车已经是全球供应链,美国本土生产只是一环。: c* K' I; u  g; h
    这里有个去年的专题
    0 F1 w# [$ v3 ~$ Chttp://auto.163.com/special/ryszdrxcqdyx/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78#
    发表于 2012-9-5 03:01:04 | 只看该作者
    晨枫 发表于 2012-9-3 22:04
    3 B5 N7 Y# i" n# n1 Q& h" s0 q. q% H混动还不能说是死胡同,但这至少不是阳关大道。个人对更加节能的内燃机更加看好。中国汽车还任重道远。 ...
    " ^; b# x8 |2 |+ j$ k1 n
    普通消费者才不在乎啥是技术上的“阳关大道”呢。。。 9 d) J, C+ v  [1 a6 p
    7 j2 j  }0 J6 p9 T" R
    同样的价位,更好的可靠性,更低的油耗 -- 只要你能做到,哪怕你把KISS原则违反了个底儿掉,只要用发动机盖子一封,谁去管里头零部件比别人复杂30%?: C& {9 q  e" h  n
    5 q% z( s# T; }! t

    + r* T7 `3 O& M; T节能柴油机只是纸面上的优势 -- 换成Price Tag优势就荡然全无。。。 节能柴油机如果真能用同样的价格做到混电车的水平,我看不出为啥不热卖。。。 8 N+ [5 B* R% z# E$ T
    8 D) j5 h9 C+ F5 I( V. I
    消费者一点儿都不傻,那个好那个坏心里门儿清着呢。。。 4 _: U1 A# Z; m
    1 u  [9 b* _: P

    # \- s4 L) U/ ~6 Q( U* a至于说日系要“沉沦”,恐怕为时尚早 -- 要沉沦也得有个追击者对不对?/ [/ M( \2 {$ r, E: w9 Z5 \

    + A3 J% s' H! O2 X- M2 h韩国车就是个Hyena角色,捡剩的。。。 我Sample的全是有家有口有正式工作的所谓“中产阶级”,这个阶层是买车的主力不为过吧?我还真没听说哪一个喜欢或者打算买韩国车。。。 跟他们一提韩国车各种表情都有,就是没有赞许。。。 3 U( V# D8 k" p+ e* T/ r
    ; m) z- ?4 ?) _' u' _$ m  D3 d" i
    德国车吗?一个字:“贵”;两个字:“真贵”;三个字:“真TMD贵”。。。 开着贵,修起来也贵 -- 不修还不行。。。 想做到日系那样除了换机油不用维护吗?还得几年啊。。。
    % j; G( @# q3 v6 d5 j1 e2 X9 ?/ x. M& F/ F$ Q% K

    . q0 q  E$ t: h* s日系车的确是有外形boring,无甚创新的毛病,问题是有多少人在乎关门声的厚重感呢?没有对老酒不敬的意思,这个在乎和不在乎的百分比,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吧。。。  如果有50%的消费者都声称很在乎这个关门声的厚重感,你看日本三大还做不好这个?不会吧。。。 % R# E, X. g" n" ~2 E2 e

    6 U* N0 L4 p" C+ q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2-6-19 00:00
  • 签到天数: 2264 天

    [LV.Master]无

    79#
    发表于 2012-9-5 03:21:59 | 只看该作者

    My

    本帖最后由 煮酒正熟 于 2012-9-4 14:23 编辑
    ; y( U4 V9 `5 l. n' G5 u4 k  E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9-4 14:01
    4 r* y. b9 t. D0 L& `. E/ Q普通消费者才不在乎啥是技术上的“阳关大道”呢。。。 - d' x0 d8 a% l% W( S

    8 Y0 x. I4 S  U- O% n6 E# {$ i同样的价位,更好的可靠性,更低的油耗 -- 只要 ...

    4 M: m# A$ |: C2 |1 I
    % T% |) z9 t$ e  D2 g& U4 }
    问题是有多少人在乎关门声的厚重感呢?没有对老酒不敬的意思,这个在乎和不在乎的百分比,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吧。。。  
    3 Q  [7 `; r* N, |: Q- k, V8 o

    $ H4 D, r+ |  g9 K9 m-- I agree on this.  My replies were all about rationalizing my purchase decision and have little to do with the trending forecast.
    2 H5 \# t3 |: X4 e7 C. f. z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80#
    发表于 2012-9-5 03:27:09 | 只看该作者
    煮酒正熟 发表于 2012-9-4 14:21 ' t4 c# w7 [0 d, x& o; s
    -- I agree on this.  My replies were all about rationalizing my purchase decision and have littl ...

    : X  m2 K* W8 u; pAren't we all...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8-27 20:38 , Processed in 0.05177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