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9-11 13:04 编辑
3 S, S# G2 T. t5 |* ~
( [% u$ m% U" ^
e: D2 b. A% N& O2 h印度“维克兰特”号(R11)航母在N次下水后,终于服役了& J* T) d1 f. A7 E" ?; C
8 I" [! C; ]1 e* i, N4 t5 L6 d, z# i. i3 h! r5 \
与从“戈尔什科夫”号改装的“维克拉马提亚”号相比,舰岛顶着右舷,外侧的“瑜伽甲板”没有了,增加了飞行甲板的有效面积
" S4 ^7 I9 H4 J3 Z+ l: v2 E; ]1 s7 u8 l
! m1 r& h/ L! t" q“维克拉马提亚”号的舰岛位置由“戈尔什科夫”号的原设计决定,动不了了。为了加宽飞行甲板、增加有效面积,必须在右舷也加宽,但舰岛外侧面积无法利用,被戏称为“瑜伽甲板”! l; P) ^$ t" b- X1 L. s
e4 a% g( [. E* o1 \) O0 l. Z3 x: a: ^. K$ r" z
但“维克兰特”号的烟道设计很特别,是舰岛顶部的“埋头”设计,排烟口与舰桥顶部结构齐平,而不是常见的突出+ h& `( ]# ?1 h8 i
( B9 E$ O/ P7 [% T7 m! l- z
+ z. B% O- H* M! F3 O) y: w
这对改善隐身和降低风阻有好处,但对排烟顺畅可能有影响,这里已经能看到很严重的熏黑了
5 F7 w7 v" N4 P& K& Y
/ b& X6 v0 E; O& B/ \6 t. f/ r o0 f0 |4 c. N l" y; J# B
常规动力航母必须有烟道,“福建”号的烟道清晰可见" U9 u- l+ b' R F* X- M" `
8 N, a) @6 n7 U/ k+ R# e# ~& A% v* g7 O$ J& m1 l' o
“辽宁”号也在舰岛顶端的常规位置/ k. }6 S8 m+ z) A
% {5 t' N. R- V$ L9 R# h& Z# j, X
- q8 V/ ]4 o; q# C3 r0 g! |
“山东”号也是一样5 x- i; t5 _6 {* R! h
* z7 X3 x y$ t1 ]! r' p d
* p$ A3 h( D1 r1 W3 i烟道围护结构的冷却空气进风口清晰可见* r6 ^9 `3 S: t J9 ~
' C3 u7 d# O' R b4 x$ z
# \+ c; L- j: R- q
美国“肯尼迪”号(CV67)首创烟道外偏的做法. b. v, a8 x" F% n& p( s2 E
0 ?% c: q' E3 P4 Y7 u& J" A
美国“肯尼迪”号(CV67)首创烟道外偏的先例,这样可以尽量使得烟迹远离舰载机的下滑航线,代价是增加排烟压力损失。从热力学角度来说,排烟背压越小,热机效率越高;排烟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热机就“死机”了。大雪天汽车滑到积雪的路沟里,首先要检查排气管是否被雪堵住,就是这个道理;汽车改装首先换装更加粗短的排气管,也是这个道理,并不只是为了声音雄壮。
w. k z+ d- p$ b, ~! C7 k
& e) Z/ z7 }/ U: E- [“维克兰特”号采用外偏的烟道,只要设计上考虑到排烟压力损失,这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埋头”设计。烟道是古已有之的东西,最早是建筑取暖或者烹饪排烟用的。烟道的基本原理是自然对流,利用高层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和低层热气温度高、密度小的差别,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烟囱越高越好,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在常规动力航母上,舰岛是自然的烟道位置,舰岛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烟道高度决定的。当然,舰岛本体可以不一定那么高,顶上延伸一定高度的烟道是常见做法,“辽宁”号、“福建”号都是这样的,额外的烟道围护结构还对炽热的烟道有所遮蔽,降低红外特征,并通过百叶式通风窗对烟道进行冷却。
1 M( a+ U1 I. `- h. ?' w! c1 t* S0 C. k! i0 |' Y# L
“维克兰特”号的烟道冷却空气进风口比“山东”号更大,这是因为燃气轮机的进排气量比锅炉动力更大、排烟温度更高。但在基本舰岛的顶上,有前后两个子岛,前排烟口的排烟可能掠过后子岛,后排烟口直接在后子岛侧面,高温燃气尤其在低速和停航时可能对后子岛上的电子设备有影响,后子岛也因此额外加高,减少影响。& x7 z" d2 L, }% Y
- x( J* R2 V1 a5 d! W# \
前排烟口还受到最高层的航空舰桥右舷侧的遮挡。难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遮挡一方面在前进时形成低压的尾流区,有利于排烟畅通;另一方面紊流也造成排烟口流场的复杂化,可能影响排烟。后排烟口在停船的时候明显会对后子岛有影响。
+ v7 |+ u& }4 _6 |1 ? p9 x6 R/ V2 y) O2 f6 o. z
一个办法是不用自然对流,用强制对流。也就是说,用鼓风机排烟,或者说抽风机。这样,排烟在出风口就有一定的速度和压力,容易远离子岛结构,但要消耗功率。考虑到进排气量,强制循环的功率要求不低。另一个问题是可靠性,万一抽风机故障或者战损,排烟效率极大降低,动力出力就要大受损失,这在战斗激烈的时候尤其要命。
0 o e! u, ?- @9 h! ^2 G5 x& X
( y) a. `5 [4 i R) `6 w# x/ |! u- a- M5 q: }% D
“自古以来”,轮船烟囱都是“支楞”得很高大,另一个原因是迎风面有自然的上升气流,有利于带走烟气,“泰坦尼克”号这样的后倾只是加强了迎风面的上升气流
3 O$ a; S/ f+ o4 ~; J I
1 z: L G8 q6 r( O# T) K# q( z; U4 b. v/ n: M' D. p
工厂烟囱也是一样,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过来,都有上升气流可以借用, z* e+ _; U8 f# M' D9 d& A8 M
. |+ @' d8 _1 E9 R/ ~2 u0 E& p
, j. O. \/ G; X$ a; l5 s“维克兰特”号这样的埋头设计就完全利用不到这个效应了,还可能因为舰桥上表面气流的附面层堆积而影响排烟7 }- V# ~5 e7 _$ e3 @
7 o. w7 j; x4 A# o& r6 g, f
“维克兰特”号的烟道设计是没有先例的,不管是船只、工厂还是建筑,没有这样埋头设计的烟道。从烟道的一般原理来说,这是反常识的。不过怎么说呢,印度军工设计中反常识的事情不少。反常识不一定不好,可能是前人没有意识到的突破。不幸的是,印度军工的反常识都没有成为突破,而是失败,像“阿琼”坦克的线膛炮、“闪光”战斗机的外双三角机翼。“维克兰特”号的烟道设计是否会是问题,还要时间来验证。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