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南山在观网上贴了一篇《从2022年的世界五百强看日本汽车工业现状》,指出汽车工业是日本的半壁江山。但除了丰田,其他日系汽车公司的近年营收下滑,原因在于从美中市场败退。中国当然是国产电车的崛起,美国也情况不妙。
: Z3 y$ J0 S ?0 S& [6 N
1 K4 f4 h+ | g" t' }' }在北美,日本汽车有七大巨头: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斯巴鲁、铃木。铃木已经大体淡出了,三菱和斯巴鲁成为小众品牌,马自达在大众和小众之间游走,总体上被韩系挤占了很多。在中国,新能源把日系打得溃不成军。
- z9 V% v( j) j' y" ] U& p$ }- K" U% ~
丢失中美两大市场后,丰田、本田、日产的后续发展很难看好。当然,现在还谈不上丢失,但好日子确实到头了。
+ \* r- K) V* g6 ` i$ w" ~9 J9 l% y, n# E% f+ P- Y! w1 P, x
丰田、本田在美国市场主要是轿车和小SUV,大SUV和皮卡打不过美国大三,只是刷存在感而已。4 |7 N1 g9 g1 n# k
9 Z9 v; B3 b7 l- X1 ]. `
轿车在美国整体上是下降的市场,所以美国大三已经停产轿车了,纯乘用车只造SUV了,但最赚钱的还是皮卡,所以是重中之重,而电皮卡是皮卡中的重中之重。
+ v" h4 C6 Z: v6 u4 u, J t4 y* ?' G
福特、通用都推出电皮卡了,道奇在路上,Revian是新秀,特斯拉皮卡现在还是画饼。
7 d6 `% R9 H. L d
2 K0 I1 _/ h s) _5 b* l福特电F150卖得太火,只能停售一段,不知道现在是否恢复了。通用的是电Hummer,估计也会火,道奇要抓紧了。Revian也要加紧上市卖,错过了时间就不好办了。特斯拉会不会舔一把火?我看会。还是那个Cybertruck吗?可能不会,那东西太离经叛道。% I3 u1 \- q" x( p% N+ }6 A
' }# A8 ]( x% S; D8 u; @美国皮卡市场远大于轿车,而且是以大皮卡为主的,福特F150常年高居榜首,通用Silverado/Sierra(其实加起来略超过F150,但单算还是F150最多)和道奇Ram紧随其后。丰田要RAV4加上Camry才勉强超过F150,本田则要CRV、Civic、Accord加起来才能超过。如果大三的大皮卡统统加在一起,那丰田、本田、斯巴鲁、马自达加起来也不够打。
; N) ~, ^- e: ~/ M% _8 T: T; `0 f5 g2 t T' X. D7 a" _/ W- Q
限制皮卡份额进一步扩张最主要的还是耗油太厉害,负罪感较大。电皮卡就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
# Q$ f& F C p" Q8 Y: d1 V B" c( |4 X0 a) ]
皮卡市场是分裂的。一半是实用为主,各种工匠把皮卡作为吃饭家什的一部分,车上拉上各种工具、发电机、空气压缩机等,还留出地方拉器材、备件。他们如果生意在城乡,也会转电皮卡,里程要求不高,运作费用下降,随车带的移动电源是很大的帮忙,车上不再需要拉上发电机了。高价格也可以通过生意write off。但油田、农田技术服务这些需要每天远程跑的还是会继续用油皮卡,里程焦虑太烦人了。' y% M/ X( s* Y3 Z4 z2 w) R6 A
9 {8 l' h) k" Q) I- P8 _/ |5 p8 _皮卡更大的市场是休闲和日用,大部分皮卡都是卖给只偶然拉一点建材、工具但喜欢户外运动的人,皮卡拉ATV、自行车、划艇、野营装具就方便了,拖上房车或者游艇更是喜闻乐见。这些人转向电皮卡的可能性更大。他们的皮卡在日常只是城郊通勤使用,电皮卡的电池比电车更大,里程更大,日常运作费用更低,也没有油老虎的负罪感。
- b c3 E" t" k, R8 E7 [% Z! g O$ \4 c6 u' e. X
电皮卡之后,就是向电SUV的自然过渡。这一次比较好玩,首先是从与电皮卡共享平台的大SUV开始。但这就对小SUV造成很大压力。大的电SUV当然价钱大,但小SUV省油、负罪感低的好处现在逆转了,对于不差钱的买家就会弃小的油SUV而转向大的电SUV。要不了多久,小SUV也会转向电动。9 f( p- X/ c' k/ n: ]% t/ ~$ |
3 l9 g3 y7 `1 y6 D) g在这样的前景下,丰田、本田继续固守轿车、小SUV会很被动,这是一场节节败退的战斗。要扭转,只有拥抱全电,但他们的路径依赖太深,转电行动不果断,不看好。
' C( I/ `$ d$ {
, j' K* E, n: d1 A# E韩系方面,现代已经在拥抱全电了,个人认为走在丰田、本田的前面。
' m2 c) Y9 f: _6 S0 D6 o+ ^
: T3 b& J) D0 j日系在电动方面动手比德国还晚,原先的混动优势现在也越来越不存在了,因为现在流行的插电混动更加接近全电,而日系的路子还是燃油加电辅。
$ a3 L, J" U2 ]4 O4 _
K$ u- K2 e B8 c. \! M德国还在拼命保卫汽车这一摊,最终怎么样还要看;日本看来要保不住了,氢能也是险路,个人不看好,至少在短期内比全电还要崎岖。氢能要是走燃料电池的路,那不一定非要氢,比如甲醇燃料电池至少燃料储运安全、方便;走氢内燃机的路的话,氮氧化物排放依然是问题,尽管二氧化碳没有了。9 B3 Y) g/ A$ E0 R. k; [
; Q3 P P# w& W8 {2 w" m
日本要是没有了汽车工业这一块,日本工业的半壁江山就坍塌了。日本的ICT工业已经坍塌了,家电还在苟延残喘,曾经的索尼、东芝、日立、先锋、NEC、夏普、松下等,现在只剩索尼了。* c* o3 K/ F" e- f6 Q% W Q; k7 E
1 i6 e0 Y" y) a3 n3 v5 E- O1 L美国的去制造业是资本金融化的结果,日本则是竞争不过外国的结果。去制造化的日本对中日关系、美日关系、韩日关系是什么影响,蛮有意思的问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