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克兰战争打成拉锯战了,俄军的深远突击遇到很大困难,不断有乌军伏击俄军车队、直升机的视频流传。西方乘机鼓噪,台军应该走刺猬路线,大量装备肩射防空导弹和反坦克导弹,在解放军登陆的时候造成大量伤亡,挫败祖国统一大业。这是典型的抄错了作业。
" n$ `) g c3 ]4 W! ~
: n+ z8 q( h3 K. S `/ U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并不是为了占领乌克兰,而是为了建立缓冲区。俄罗斯在乌克兰达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后,就会撤出乌克兰。这是普京早就宣布的,最后如何兑现,还要看战局和政局发展。但解放军登上台岛只有一个情况、一个目的:在台独越过红线的情况下,被迫出手,武装统一祖国。这不是为了建立缓冲区,更不可能撤出。这根本改变了台海战争的性质和走向。
# O! [5 K3 E; T% y+ z) L
7 O& s- l0 h- G6 j出于政治考虑,俄军在行动最初阶段并没有重手打击乌军的空军基地、防空基地、指挥通信系统,更是到现在都没有打击具有战略价值的供水、供电、供气、公路、桥梁、铁路、广播、电话、网络和机场、港口设施,也没有打击乌克兰的政治领导层。在台海战争中,这些都会成为解放军的第一波打击目标。打击会包括传统的硬杀伤和电磁攻击等软杀伤。不会出现行动开始几天后,还有台军作战飞机和中高空防空导弹还在活动的问题。, v5 Z3 p1 u9 x0 ^" Z
! u' Q8 m; y$ C* }: F
在实现空防压制后,解放军作战飞机的活动以中空和高空为主,超出肩射防空导弹的射程,肩射防空导弹只能威胁还在低空低速活动的直升机。固定防空阵地好解决,可以由卡车拉着走的谈不上机动防空阵地,只是可重新部署的半固定防空阵地,撤收、机动、重新部署需要很多时间,车队也较大,容易发现和锁定,遭到打击。" b' [6 P; [- k
8 X8 }! b3 R7 k1 \7 r7 T' ^" z
在乌克兰,乌军继承了苏军体系,大量装备机动防空系统,按设计就是伴随野战部队行动的,探测、指挥、导弹整合在同一车体上,机动性好,不易发现,反应灵敏,如SA-11,这是台军不具备的。美军依赖空军制空,防空在整体上就是弱项,自然无法向台湾提供。乌军机动防空导弹使得俄军作战飞机不敢在中空活动。0 v0 G8 n, n) X" Z p; c
) y& _9 l: y/ P3 N中空是空地作战的有利的高度。越接近地面,一方面越有利于发现和确认目标,另一方面相对速度也越大,反而一闪而过,容易错失目标。中空是比较好的折衷。中空也在肩射防空导弹和小口径高炮的有效射高之上,只要对方的机动和固定防空导弹压制住了,行动比低空更安全,观察比比高空更真切。在使用制导武器的情况下,只要观察、瞄准问题解决了,高空投射的射程更大,更利于视距外打击,也更安全。
, }# v. Q t4 X! H" G2 h8 B6 Y- a/ D
由于普遍存在的防空威胁,低空突防在冷战时代是主要突防手段,对地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暴露窗口,也利用飞机本身的精确导航提高炸弹命中精度;对空中则利用地面杂波掩护。但防空系统的反应越来越快,低空突防中正好在窗口里被“逮住”,就凶多吉少了。空中雷达的抗地面杂波能力也越来越强,贴地飞行的掩护作用越来越低。在海湾战争中,中空轰炸的美国空军损失率远远低于低空轰炸的英国空军,战后基本上放弃了低空突防,重点转向防空压制,用远程观瞄引导制导武器提高命中精度。
8 K+ g% U) ~4 N+ J$ ~1 d
' @8 S9 N6 @. G/ t& ^( F% R O乌克兰的情况特殊。俄军缺乏制导武器,也缺乏有效的侦察手段,只能靠传统的目视观瞄和低空抵近投弹,还必须降低速度,避免一闪而过,正好落入肩射防空导弹的射程里,但这不会是解放军的问题,就像这没有成为美军的问题一样。( L3 X, ~ w F a
: L6 N/ t- s f7 m$ k
事实上,肩射防空导弹在战场上的使用是从越南战争开始的,越军装备了萨姆-7,不过没有用于直升机,而是试图用于价值更高的“鬼怪”式,效果不好。在十月战争中,埃军也有萨姆-7,同样缺乏战绩。阿富汗战争是“毒刺”大显身手的地方,但山区地形复杂,“毒刺”有时甚至是居高临下发射,射程得到加成,而苏军的米-24和苏-25还是传统的低空低速战术,正中“毒刺”的下怀。0 U3 M# L2 P$ } e7 h
" f# ?9 b9 g% j7 c
在台岛,解放军的防空压制手段多的很,不依赖飞机发动的硬杀伤。完成防空压制后,中空的解放军作战飞机和无人机对“毒刺”免疫。这个作业抄大错了。
& e) G5 G9 T/ W+ W7 @9 V2 B1 }! |9 R& |4 Q
反坦克导弹就更错了。到了反坦克导弹可能使上力的时候,解放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已经开到台岛的大小城市的门口了。仗打到这份上,就是在收尾了。! N0 z. D! A2 g$ M, I+ a
/ r, u+ u4 H) r3 m! d, e- a
不管怎么样,解放军一旦登上台岛,就没有不完成统一祖国神圣使命的可能。温文雅致不行,就简单粗暴。
/ R# c* r8 C5 P8 }4 g1 s
' X! y% |# e: p9 v在战术上,装甲纵队要考虑配备一辆专用的装甲车,从可开顶的车载迫击炮改装就可以,把迫击炮的空间腾出来,放大疆一类的多旋翼无人机。在车队行进时,向前方2-3公里处散开侦察,仔细搜索树林、房屋和丘岭,查明敌情后,火力压制的问题就好解决了。遇到可疑目标,还可以在车队通过时,留在两边密切观察,直到车队通过。
+ D$ }& D2 L* e
' [/ M+ y& P$ P1 D( g2 u5 s这样的小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不足,那就需要从开顶的装甲车不断地回收和放出。民用级的大疆只有30分钟的续航时间,还是太局限了,要是能加大电池容量,续航时间提高到120分钟以上,有用性就大大提高了。( f: k2 t s; I j$ h% X
4 c5 k% g( G7 {$ r军用改装后,也需要从普通的可见光摄像头改为多光谱,红外在夜间、坏天气的用处更大。这些都在中国技术范围内,成本也可控。
0 D4 t" h" k9 A6 U
$ n; L8 X0 \6 J' y' e反坦克导弹的目标发现和制导需要精密的电子系统。随着车载大功率微波武器的发展,有可能实现非致命的电磁杀伤。这不仅对雷达、通信等带有天线的电子系统有效,对任何不具备完善屏蔽的电子系统都可通过暴露的导线(相当于天线)渗入,烧毁线路。暴露是指电磁暴露,塑料盒子是没用的,金属导体盒子也需要无缝无孔,反坦克导弹在战斗状态很难做到。当然,“射程”范围内的手机、电视机、电脑、汽车电子也都将“受害”。据公开报导,中国在武器级大功率微波方面很有建树,实战化并不遥远。
, g7 U' C7 A# W9 S
9 ]/ F2 m1 G& [2 x+ ?- [$ r这是温文尔雅的打法。温文尔雅不行的话,还有简单粗暴的打法,说白了,拆楼。4 R$ d) o6 a( j. d; N
. G$ ^. p6 }0 _9 v( M解放军没有俄军那样的240毫米迫击炮和203毫米榴弹炮,但飞机投放的重磅炸弹的威力更大,坦克炮还有专用的破障弹,一炮可以轰开两米见方的钢筋混凝土厚墙。大口径火箭弹也可以方便地改装,大量的燃料空间用炸药置换,射程不需要那么多,但爆炸威力极大提高。300毫米或者370毫米远火的火箭大本身就有很大的弹体,如果换用超口径模块,750毫米的弹药的威力就更大了,加装卫星导航或者末端制导,就是精确而且威力巨大的破障武器。 w% ^; d' i. }5 S. I. s, P
1 }; y- @8 {1 D7 m/ y% S; C i
更加简单粗暴一点,用温压弹。这是将进入墙体后,释放易燃易爆气溶胶,达到一定的扩散程度后引爆。由于“炸药”的分布更加均匀,爆炸威力更加均匀,破坏力极大。气溶胶在剧烈燃烧爆炸中,消耗了大量的氧气,还可造成窒息死亡。强大的超压则“液化”体内器官,杀伤力巨大。
/ }; K: J) y3 Q0 o4 E1 J9 Y
$ y2 Y7 f8 C5 C! A解放台湾肯定要考虑两岸同胞本事一家这个因素,但要是有死硬的台独分子坚决阻挡祖国统一,那就坚决粉碎他们,或者说,液化他们。
: C: R# f% L1 c# r/ x4 o+ [ a% F$ N
温压弹在精确的卫星导航制导下,还可以精确控制弹着点,精确控制气溶胶的散布,精确控制起爆时间。如果多个温压弹同时起爆,冲击波可互相增强,效果不亚于战术核武器。当然,这不是核武器,使用门槛要低得多。) S. q3 y3 e! O1 v. S+ W
- Q- F1 V/ q4 {# C反坦克导弹也不能阻挡解放军解放台湾的步伐。5 E9 v6 f. {) R, D
- d" z4 }4 Q5 w9 G2 O% k
美国和北约还在大力援助乌克兰各种军事装备,但俄军打击亚沃里夫基地表明,俄军将打击军援渠道和外国志愿者的集结地。乌克兰和北约的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有很长的陆地边境线,俄军要“堵漏”很不容易。6 h* u- f ?- R8 A* Z/ U( {
2 O9 k% B S( x0 H, w) p# S
台湾就不一样了。解放军做得到海空封锁,除非美国准备与中国直接交战,战时美国要军援就要难得多。 x+ ~7 f) i6 T: x* h
; r* X3 s8 R+ b但乌克兰战争对台湾还是有启示的:+ O; C* Z7 A; E5 s1 J
- H, K7 w* }# g8 @
1、 美军靠不住,别指望会来救命1 R. r: i; x2 V$ _+ m) l, L
2、 俄军最后会撤离一个打烂的乌克兰,但台独顽抗的话,不仅台湾会打烂,解放军也根本不存在撤离的问题/ U" @/ b' y, t4 ~/ `( o3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