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58||
我去医院做常规检查,护士看了我的记录后告诉我,你的血型是阴性的,需要打针。我当时听得稀里糊涂的,以为是常规的打针,也没多想,就答应下来。还好我家领导喜欢刨根问底,仔细的询问,为什么打针,有什么作用,这一问之下,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原来我的血型是RH阴性。在普通的ABO血型之外,我们的血型还可以分出RH阳性和RH阴性,RH+和RH-之间不能输血,会发生溶血反应,相信看过电视剧《血疑》的人,都会对这个血型有些印象。RH阴性在汉人中的比例只有千份之三,国内又俗称熊猫血。没想到,我做了大半辈子的普通人,突然就成了熊猫血。
RH阴性血,除非有血液病,需要输血,对平时的生活不会有什么影响。这是我们的普遍认识,只是到了这次护士要求去打针,我才知道,原来RH阴性对女性怀孕生子影响巨大。
按照普遍概率,RH阴性的女性嫁给一个RH阳性的男性,怀的孩子有70%的概率是RH阳性。当怀有第一个宝宝的时候,在孕晚期,母亲和胎儿之间会有血液渗透,胎儿的血液进入母亲体内。如果胎儿是RH阳性,母亲的血液会发生反应,致敏(对RH阳性过敏),从而产生抗体。如果胎儿是RH阴性,则不会对母亲的血液有任何影响。不过,这一切对第一个宝宝(即第一次怀孕的宝宝)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影响,无论宝宝是RH阴性还是阳性,都会健康安全的降生。
当母亲第二次怀孕的时候,同样认为怀的孩子有70%的概率是RH阳性。如果胎儿的血型是阳性,因为母亲已经对RH阳性敏感,当孕晚期发生血液渗透的时候,母亲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抗体,而且抗体会把胎儿当成异物,进入胎儿的血液系统,去攻击胎儿,从而使胎儿发生溶血症,造成胎死腹中,或者生下来早夭。如果胎儿是RH阴性,那就平安无事。
无论是顺产,刨腹产,宫外孕,自然流产,人工流产等,都记为一次。
治疗手段是有的。如果母亲是RH阴性血,在孕晚期(28周)时,打一针免疫球蛋白,防止母亲对RH阳性致敏,这一针作用是12周,所以当宝宝出生时,对宝宝进行验血,如果宝宝是阳性,母亲需要再打一针免疫球蛋白,防止血液抗体产生。如果宝宝是阴性,就不需要再打针。如果是其他情况,也需要在流产后打一针。这样,当母亲再次怀孕生子时,风险就会降低很多。当然,风险最最低的,就是父母都是RH阴性,这样就完全不用担心,不需要治疗。
在白人中,RH阴性的比例比较高,占15%,这是一项常规治疗。所以,当护士通知我打针的时候,也没有特别的说明。我家领导仔细询问时,她还很奇怪得翻了翻记录,你们不是有过个孩子吗?是呀,我是有个孩子了,但我当时,不但没有治疗,连验血RH血型这一项都没有。不要说当时,就是今天,我在国内的网络上搜索了一下,虽然有些大医院验血增加了RH的检验,但没有治疗手段,需要打针的妈妈们,还要专门托人到香港或者国外来购买免疫球蛋白。
仔细研究了医院提供的RH知识小册子之后,我几乎要崩溃了。这一次怀孕的风险非常高,按照概率来讲,我体内应该已经产生了抗体,会对我宝宝发起攻击。我恨不得马上让领导和儿子都去验一下血,看看他们是不是都是RH阴性。鉴于我的验血已经排上了,我就忍了。等待的这些天是非常痛苦的,朋友安慰我说,那些不幸的都是特例,你会没事的。我心想,那些都是常规的,我希望我是个特例。
现在医学是很发达,事情到了这一步,虽然风险很高,还是有治疗手段的。如果再次怀孕时母亲体内已经产生了RH阳性抗体,在孕晚期时,会通过超声技术或者羊水穿刺,对胎儿的血液情况进行监控,如果有溶血症发生,可以对胎儿进行母体内换血,或者在30周左右,将胎儿提前取出母体。胎儿离开母体后,对新生儿进行一次全身换血,以保证他/她有一身干净的血液。
不知道这一切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
等来的是好消息,我的验血结果说我体内没有RH阳性抗体,我只要去打一针就行。
这是怎样的特例,有机会我要让领导和儿子都去验一下RH血型,不会熊猫血都集中到我家了吧。
(以上关于RH血型对孕妇的影响来自医院给的资料,如果需要准确详细的内容,请自行查看更加权威的资料)
张声语: 原来以前滴体检这么不详细,我还以为体检都会提供RH阴性和阳性呢。不过姐姐先别着急,等化验结果出来再说吧。会好孕滴! ...
芷蘅: 哈,你没仔细看。我现在情况还好,没有致敏,产生抗体,属于风险较低的。
独角兽: 以前看电视剧就老是看到RH阴性AB型,基本上一部电视剧里只有一个,如果是俩那就是私生子和老爹准备相认了。芷蘅这么一介绍,我想那这个溶血的的问题没有搞清楚之 ...
独角兽: 以前看电视剧就老是看到RH阴性AB型,基本上一部电视剧里只有一个,如果是俩那就是私生子和老爹准备相认了。芷蘅这么一介绍,我想那这个溶血的的问题没有搞清楚之 ...
GMT+8, 2025-1-28 00:57 , Processed in 0.03128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