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胖子 发表于 2017-6-26 09:44:32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04:03
从教练到运动员,都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干部,正经的公务员哦。刘胖还有大校,那才不是公务员编制,其他的总 ...

不设总教练了,就连普通教练也不能做了,41岁就去协会养老,这叫论功行赏?

hotmen 发表于 2017-6-26 10:12:43

群英会啊!{:191:}

澹泊敬诚 发表于 2017-6-26 10:16:18

本帖最后由 澹泊敬诚 于 2017-6-25 20:29 编辑

你不说我还忘记了:乒乓球赛确实是全场小姑娘在捧场,男乒女乒都是,男的、其他年龄段的都缺乏。你不认为这是奇怪的现象吗?

我这里引述的是刘国梁的访谈,作为乒乓球受欢迎的例证。个人的感觉是女球迷的比例有了大幅提高,男球迷也还有相当数量的。不过对于现在90后甚至00后的球迷们,都是年轻女球迷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她们有热情、财力、精力和组织来到场为球星助威。德国世乒赛的时候,国内飞过去看比赛的年轻球迷也是有的。更有甚者,为了能够完全展开准备的条幅,直接集资包了一片看台来展示。其他的年龄段的观众可能会选择电视或者网上方式观看比赛,最近世乒赛几场对外国选手比赛的收视率都不低。

本次扁平化是否做对了,我不知道。我的想法:不仅要扁平化,还要体总缩水化,运动队俱乐部化。没错,足球俱乐部化搞糟了,但这不等于这个大方向错误。全世界俱乐部搞好的多了。俱乐部适合在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之间衔接,也是体育去行政化的必由之路。
我也不知道这次扁平化是否正确,但对于一个前景不明的改革方案要从一个成绩优良、状态稳定、前景可期的团队开始着手的做法表示怀疑。足球搞糟了,更应该慎重,先总结教训,搞好了再推广。
体育去行政化或许是个正确的方向,但很难通过一个扁平化和俱乐部化一蹴而就。路子怎么走,从哪里开始,怎么开始,是需要仔细考量的。

乒乓球普及化是好事情,你该不会认为这是总教练刘国梁的功劳吧?废除总教练、调走刘国梁为什么就一定打断了这个进程呢?
近些年乒乓球的推广,确实是以刘国梁为首的乒乓团队的功劳啊。刘国梁推动的直通系列赛、团队形象设计等有力地推动了让新一代的球迷的关注参与,也通过跨国配对参赛等提高了乒乓球的国际影响和参与度。乒乓球在20世纪国内的普及是国球战略的影响,最近十年的印象如果说没有刘的功劳,我觉得是不合适的。刘一直是推广的领军人物,一系列的运作都是他提出并主持实现的,把他突然撤走,而且不再担任一线教练的工作,肯定会影响这个进程。

乒协违反自己的章程,“擅自”人民刘国梁为副主席,这是乒协内部的事情。你可以说是政治干预体育(事实可能确实如此),但只要乒协没有异议,这就不是个事。
我是用这个例子表明官僚们水平的低下。也许乒协这个当事人没有异议,但并不代表这是合理合法的。民不举,可以官不究,对错还是要论的。

足球应该怎么改,谁有好主意,尽管端上来。该不会是回到举国体制?现行体制就是从那里过来的。
刚刚阵亡的总教练制度就是从00年左右的男女教练组制度改过来的,十几年后又改了回去。

“只听说过改变是为了发展,还没听过因为太好了才改变”。
当年反垄断法打碎洛克菲勒财团的时候,他也是这么说的,他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但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确实因为反垄断而走出死圈。国乒当然和垄断是两回事,但王楠老公这句话除了抓眼球,并不说明真理。
他说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但是正好适用于现在这个情况下大家的疑问,而总局的官样文章也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西楼客 发表于 2017-6-26 10:20:44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05:20
"在没有战争的年代里体育就是各国民众间不流血的战争,世界冠军就是一场世界战争的最终胜利者,就是英雄" ...

国内法与国际法是完全不同的,把国内的规则套用到国际规则,只会是刻舟求剑

tianxq888 发表于 2017-6-26 10:24:06

本帖最后由 tianxq888 于 2017-6-26 10:31 编辑

守规矩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前面有人说了: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中国文化传统上是重视秩序的,但并不推崇机械地遵守秩序


片面强调规则,等于把思维简化了

回车 发表于 2017-6-26 10:30:42

晨大说的都没错,但具体到这个事件上,确实有些事情让人看不懂,特别是删帖禁言,观察者网有关该事件的新闻,干脆取消下面评论,一片空白。本来就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搞的跟军事政变一样,有这个必要嘛。

个人猜测苟局新官上任三把火,烧的比较猛,有些人看不下去,又不能硬顶软磨,于是采用极左的方式来执行苟局的指示。

何谓极左?不管具体情况搞一刀切是一种,不管实际情况搞层层加码又是一种。

极左的结果是天怒人怨,但怨不到执行者头上,都是敛怨归上,王安石吃过这样的亏,太祖也吃过这样的亏,小小的苟局被老司机们玩一把也正常。

澹泊敬诚 发表于 2017-6-26 10:36:13

晨枫 发表于 2017-6-25 17:35
不是具体到刘国梁和国乒,但涉及到体育体制的改革。

http://chuansong.me/n/1932735646815


新局长都提到“扁平化”管理的模式,即苟仲文直接对话各金牌大项总/主教练,弱化各中心的行政权力势在必行。

局长对话的结果就是取消大项的总/主教练。{:198:}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10:49:57

老财迷 发表于 2017-6-25 18:47
歪个楼。

欧洲自研下一代战斗机 真的能行吗?


真是的,光顾了男乒的是了,把这忘记了。这就贴过来。

不知 发表于 2017-6-26 10:56:23

说个挨板砖的话:
   我们国家对乒乓球投入是多少,应该至少是第二名国家的10倍以上吧(我估计很可100倍也有)。任何一个领域,投入达到第二名的10倍甚至100倍以上,长期投入个2-30年以上,我觉得成功是必然,在里面我觉得个人不见得能起多大作用。

不知 发表于 2017-6-26 10:56:39

本帖最后由 不知 于 2017-6-26 11:03 编辑

事实上80-90年代老瓦崛起,中国乒乓球低迷的时候,也是中国经济腾飞前,体育相对投入最少的时候。
要是中国在军事、科技投入是美国的10倍以上,持续10年,我相信一样能把美国踩的不要不要的。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11:03:34

大胖子 发表于 2017-6-25 19:44
不设总教练了,就连普通教练也不能做了,41岁就去协会养老,这叫论功行赏? ...

普通教练肯定是能做的,问题是刘国梁是否愿意做。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11:09:38

澹泊敬诚 发表于 2017-6-25 20:16
我这里引述的是刘国梁的访谈,作为乒乓球受欢迎的例证。个人的感觉是女球迷的比例有了大幅提高,男球迷也 ...

我是看亚乒赛转播时发现的,看台并不满,但女粉占绝大多数,很少男观众,也很少非少女年龄段的观众。很奇怪的现象。

扁平化不是现在开始的,羽毛球、射击、体操已经先行了。俱乐部化足球早已在做了,但做得不好。

中国乒乓球的流行可不是刘国梁开始的。再说,不做总教练了,刘国梁一样可以为普及乒乓球做贡献,赛事改革正好是乒协的事,而不是国乒的事,一线教练恰好不是以普及为主要任务的。

官僚水平的底下、作风的蛮横,这些都不需要讨论,相信没有任何人不同意。

总教练制度从男女教练组改过来,十几年后又改回去,说明当年改得不对,但现在是否改回原状,还是只是名称相同?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11:11:08

西楼客 发表于 2017-6-25 20:20
国内法与国际法是完全不同的,把国内的规则套用到国际规则,只会是刻舟求剑...

体育精神和比赛实质与国际法vs国内法还是不一回事吧?

另外,不大懂你这个国际法与国内法不同是什么意思,指覆盖的范围不同,还是执行方法不同,还是什么?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11:13:46

tianxq888 发表于 2017-6-25 20:24
守规矩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前面有人说了: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中国文化传统上是重视秩序的,但并不推崇机械地遵守秩序”
所以出了广场舞老大妈、老大爷围殴打篮球小青年和其他类似的事……只要“不推崇机械地遵守秩序”,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11:15:08

回车 发表于 2017-6-25 20:30
晨大说的都没错,但具体到这个事件上,确实有些事情让人看不懂,特别是删帖禁言,观察者网有关该事件的新闻 ...

这样的事情也删贴、禁言,这是荒唐,没什么可辩护的。TG在舆论方面还是放不下“管理”的大套路,这不是第一次,可悲的是,估计不会是最后一次。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11:15:43

澹泊敬诚 发表于 2017-6-25 20:36
局长对话的结果就是取消大项的总/主教练。

这是很大逆不道的事情吗?为什么?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11:17:17

不知 发表于 2017-6-25 20:56
事实上80-90年代老瓦崛起,中国乒乓球低迷的时候,也是中国经济腾飞前,体育相对投入最少的时候。
要是中国 ...

这个恐怕不能这么比。要比相对投入,而不是绝对投入。70-80年代(90年代不知道)国家对体育的投入是很大的,各地的少体校、体工队体系是“干部队伍”里不小的一部分。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11:21:23

史节 发表于 2017-6-25 19:29
晨枫去国日久,有些情况不接地气。
这回反响这么大,有三方面的因素,你都没提到。
1 不得不提到这个事件之 ...

这三件事情我确实都没有提到,也确实是“官方”做的不地道,没有什么好说的。但个人感觉,舆论针对的不仅是这件事本身,而是针对这件事所代表的:官僚乱作为,独断专行,舆论控制。正因为有这样借题发挥的趋势,所以ZXB再次搞舆论控制的刹车。个人非常反感这种做法,希望TG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don 发表于 2017-6-26 11:34:59

晨枫 发表于 2017-6-26 11:03
普通教练肯定是能做的,问题是刘国梁是否愿意做。

先看体育总局发言人的发言。
1.明知这件事是因为调整刘国梁引起的,但是不敢表明这件事是正常的人事调整,而是要求运动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如何如何。说明体育总局现在也不敢断定这是正常的人事调整。
2.至于为什么不正常,其实大家都分析到了。但其实忽略了一个聘任合同的问题。因为刚完成竞聘,都有一个任期规定。主教练秦明确是两年,种种迹象表明,刘的任期是东京之后。这里实际上体育总局有一个违约责任,而且没有和本人协商好。孔的问题是体育总局查,因为这个事好搞。现在这个问题不好搞,所以推给协会了。
3.关于职业不职业的问题。以医生为例,如果受到一个事情的困扰,不适合做手术,很容易出事,是不应该上台的,这反而是道德。上台是不道德的。现球队的这个事确实产生了影响了,不应该输的都输,所谓的无心恋战,可能还不是一句假话。
4.所谓的扁平化说不通。女排原来没有总教练,为了郎导新设的职位。

冰蚁 发表于 2017-6-26 11:47:07

晨枫 发表于 2017-6-25 22:03
普通教练肯定是能做的,问题是刘国梁是否愿意做。

国家队的教练全部是竞聘上岗。都聘完了。重新开聘用流程不大可能。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从男乒球员弃赛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