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4-6-27 10:41 ! T5 a$ v, j k) @) N$ K$ W& T
而且这些与是否在上海打仗没关系,纯属人家为了遏制日本所为,只有德国那个除外,德国的是为了做生意而已 ... 4 |# W/ V: A* B. O
这是共军对上海会战的军事意义的评价:
/ B# B& D, ^1 {- n3 \
0 N2 ~" i- j9 P) \9 _- t随着战况的发展,其陆军兵力不断增加,并将主战场由华北转向华东。这不仅分散了日军的兵力,使其不能集中使用于地形开阔、利于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华北战场,而且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以局部战争侵占华北并迫使中国政府屈服的战略企图,陷于中国全面、持久抗战的“泥潭”之中而无法自拔,不得不按照中国的战略方针进行作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日本是进攻的一方,但在战略上却已在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因而淞沪会战的结果,在战役上中国军队是失败者,但在战略上日本军队是失败者。$ D2 C' B2 @, |
6 H% L+ r. }9 _2 w( p& R: N+ a
——————————————————————————————
5 T- j2 A _$ k8 g8 v* v- A
2 p0 S, X) r& p6 b% _0 H$ F5 e- G! I这是共军对上海会战中战略失误的评价:9 m8 e3 M: {6 O) g
: l( V5 A5 ^ t5 H! i' K* C淞沪会战采取的是专守防御,实质上是消极防御。蒋介石就曾说过:“在湘北战争(指第一次长沙会议)以前,我们的战略战术是取守势的”,“处处只是消极防御,陷于被动”。 [ 注:蒋介石:《柳州会议训词》。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华学术院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1206页。 ] 战略与战役指导上的单纯防御,导致“我国陆、海、空军的精华丧失殆尽”,并对以后战局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0 v3 p' N) ^% F% y3 C
3 c; F2 ^$ m0 j9 w- `7 y! Y* Q
——————————————
6 z. }7 ]. Z4 t+ J" R
v4 h, v0 N! Z5 W# p( U* y" F; }基本上共军不认为在上海战线的战略是错误的,错误的是其打法,这也是我在前面提到过的国民党军对自身战斗力估计过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