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17-7-3 15:36 |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出窍
|
本帖最后由 路人癸 于 2013-1-1 01:17 编辑 ; a0 |( ]* t& O, ^) E! l z1 F
; z3 y/ K5 u' m& [, P- z! `
国内翻译外国历史方面的著作,不出问题是不正常的,尤其是从出现其他语言的专有名词的时候不出错才怪——常凯申、洪先九、措伊科夫、卡尔塔戈、莫里斯·萨克森斯基这样的译名错误姑且不谈,这里白活两句翻译的自作聪明玩出的问题。+ g# ]+ D: [5 W/ |6 E
% u+ |. ^ N' Q% v# B5 J) w8 ^啥意思呢?作者不是神,肯定有错,译者发现问题,但是也保留原样,然后加个批注说哪里哪里不对应该是什么什么,这很常见。但是如果本来作者写的没错,译者领会错了,还加个批注说哪儿哪儿错了,把人家对的改错了,这个就露怯了。
" ]0 N! a& @9 U" ~$ l: g; f' G# o/ m9 G
举两个例子,都是最近在看书的时候发现的。, x, E9 f2 p/ S& I
. N$ s$ n4 \0 x# d第一个是《古罗马一日游——日常生活、秘闻和奇闻》,作者阿尔贝托·安杰拉(Alberto Angela),董婵娟译。这本书题材本来应该是很好的,但是我感觉译者的翻译活活把书糟蹋了——奇怪的音译、拉丁语单词让文章支离破碎。相比之下,这本书多到令人发指(一个序言写了三页另几行,每篇都有一个脚注)的脚注就不算什么了——这个bug就在序言的脚注里。8 ?% O I0 T3 f1 a
6 a K! Q. i, |/ o3 [, |
0 f$ @6 g: Y' [, \( w
3 }' Q7 ^* ]& X* R3 T' t" _( n1 T4 n这里说罗马悠久的传统对欧洲的影响多么巨大,在西方超过1000年,在东方超过2000年直到文艺复兴——注意这句——尽管“它的一场内部演变把君士坦丁堡改造成了拜占庭”。然后作者在这里加了个脚注说此处有误,说应该是把拜占庭改造成君士坦丁堡,然后大讲君士坦丁在330年在拜占庭旧址上建立"新罗马"即君士坦丁堡然后改名伊斯坦布尔云云。8 C3 P- b' {! u; Q( `; b
/ `. [# s) h4 C. j——译者同志啊,你理会错了,人家根本不是这个意思啊!
( ?$ v1 W: d( p2 j: r: d% |: `; L: _4 K6 T# o5 Z
译者的意思是(也是西欧的一般观点),罗马的传统在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也得到了保存,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希腊和小亚细亚的东罗马帝国走向希腊化成了一个希腊人的帝国,而不是真正“罗马帝国”(不仅因为失去了罗马,还因为由于地理原因,东罗马帝国的主流文化是希腊文化的余绪而不是拉丁文化的继承)因此他们不是罗马帝国的正朔,只是一个区域的“拜占庭帝国”。——作者的写法,背后的意思是东罗马帝国文化对罗马文明的继承和改造两方面的作用,也牵扯到东西欧对罗马帝国继承人的争夺。. g! M$ z2 X# t" l
: U' b% k5 |3 M4 B
——谁问你君士坦丁堡建城历史来着orz……[那四个大字大家就无视吧,俺一怒之下信守涂的]
4 c) n5 u, \ t3 l* O# l/ I3 R
0 ^. Q# @# u! [: r& Z另一本是查尔斯·金的《黑海史》,《世界历史文库》的一本。这本书本来是胡买的,买来之后发现居然还写的不错,而且翻译的也很靠谱。但是却有这么一个批注漏了怯
* D! M" g5 f6 e' X, b1 ?
9 C+ v$ z: g" D3 s: p
* ]6 F6 Z; q# {2 J* a0 P
6 G5 M$ o. k; O, `# K, q7 N这段讲的是“蒙古和平”下西方前往东方的交通情况,一个佛罗伦萨银行家写了一本关于如何去东方的书,提到去中国要9个多月,体弱者不能参加。然后作者引用了这么一句“从塔纳到卡塞(Cathy)的路程在白天和晚上都非常安全”,在这里译者加了个注释,说原文如此,卡塞怀疑是卡法之误。7 Q' {, S r8 ]+ W( ^" C1 K
; l/ W% }( R7 u——自作聪明了。Cathy是Kathay的异体,其实就是对中国诸多称呼的一个。这个称呼俄语的Китай 一样源自契丹(更准确的说法是来自西辽),中亚新疆许多突厥语民族至今还将中国(汉族)称为契丹——在他们影响下,今天的俄国人(Китай)和蒙古统治时期到达中亚乃至中国的欧洲人也这么称呼中国。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就是用的这个词(准确的说,他用Kathay称呼北中国,用Manji——也就是蛮子——称呼南中国)。我记得首都机场T3某个中国特产店用的就是Cathy这个词,当时还一愣说这老板还挺会拽文,不过老外明白不明白就不知道了(因为我去的时候是参加机场试运行)。$ c" V* |, a% E' D
1 V, A( d! \ @# b0 A5 e$ S! X
估计,译者看到前后章节都有提到卡法在对外贸易的重要地位,所以就想当然以为这个Cathy就是卡法。话说回来,俄语里的F(Ф)还真和英语里的th音有一定的关系,希腊语的字母Θ在俄语中(至少一些地方)被转写为Ф,而在英语和其他语言里多被转写为Th或者T——而th在英语以外的地方都发T的音(在英语里也有),英语的th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卡法本身——这座城市的希腊名称Θεοδοσία在英语里就是Theodosia(这是一个女名,这个名字的阳性形式在今天的英语里写作Theodore),而当叶卡捷琳娜大帝灭掉克里米亚汗国后,将克里米亚——“新俄罗斯”——的许多城市恢复了希腊语名称,于是卡法就成了今天俄语的菲奥多西亚Феодосия。
z# K, z3 L0 {- M8 A
; q% g& t( T% t o- Y: w0 m& Z说了两个自作聪明的翻译,其实,这种翻译多少还是动了脑子,总比想也不想生搬硬套的译者强得多。当然,译者的知识面要是更广泛一点,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了。当然,要求译者是全能、一个错不出不现实,问题是,很多译者的知识面太窄了,对自己钻研的一亩三分地熟悉,稍微一过界就一头雾水。而且有些是从英文著作翻译过来,失真就更厉害,所以汉译外国史作品,一旦出现俄文书里有法国人名,或者土耳其历史里提到波兰国王,或者德国人聊天扯一个古罗马典故,中国译者那不翻译错,可就烧高香了。, C3 O- H" A, ~6 z; v1 b2 |
9 v6 O _# T5 e) F( K————————————————————
4 q. a" }0 l7 P |" Q1 G, F2 [7 i) B$ W0 t3 X: L
新年不想干别的,索性静下心来写点东西,结果一篇读书笔记写了两年。祝大家新年快乐。祝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