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11-16 00:16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筑基
|
本帖最后由 大道至简 于 2013-3-3 09:51 编辑
9 {- F# v; c* t1 m0 v% j0 {晨枫 发表于 2013-2-18 07:27
! e$ F0 ]/ X0 Z35、伏尔加
( a1 [! u4 V9 N. F在技术上,伏尔加实在乏善可陈;在设计上,伏尔加也有抄袭50年代美国“鱼尾巴”设计之嫌。但 ...
* j" y" R7 V @) L- v z1 F4 a4 ^+ e v7 Z2 A- v+ w. {: G
哈哈,这组图2-5都打不开。
- g) G; e- i8 V3 {0 }
# D; ?) @2 c! t( x- j图一的那款伏尔加,在80年代末,从首都那边的文物系统退下来了一辆分配给老家的东京城文物单位。据说原车的主人是个大官,一直坚持坐这个老爷车,保养的非常好。最后还是拗不过周围人纷纷换成最新的日本车,就恋恋不舍的把它换掉了。# g* d5 l6 _, i5 h8 J' r
K* k9 C3 ^# ~8 a* a3 _结果,新司机开了没有几个月,就在一次严重的追尾事故中,把右前方的灯罩位置撞得稀巴烂。根本没有配件可以买,最后就找个口碑非常好的钣金师傅从敲打一张铁板开始恢复工作,然后喷漆。9 b. |* M2 C8 D; h6 w$ o
" Q0 q0 s N4 W3 [: Q! _9 y等一个多星期后那个司机来取车的时候,惊讶的他嘴都合不拢。钣金严丝合缝,喷漆也非常自然,完全看不到原来的撞击痕迹。他一再夸师傅们活干的好,喷漆的女师傅还谦虚的说,别太高兴了。虽然眼前看漆喷的好,但是后喷的漆过段时间,经过日晒雨淋的老化后,还是会出现与周围的原始漆面有明显色差变化的。
* A- y8 Z( g; W# n* k7 ^6 Y3 [+ [' w; k
* R: p! ]3 d# B& d# U# l2 V" ?可惜现在这些没用啥文化的老师傅都基本绝迹了。维修更是简单的更换部件。喷漆都是电脑调漆,不再是老师傅的慧眼妙手喽——那可是踏踏实实刻苦练出来的绝活。+ ^& Y5 v* p* O
0 d! v- M( r9 D! O+ e; C! j
维修厂的老厂长也是对这款车的内外保养赞不绝口,还给我们掩饰这辆车的关门时厚重的“噗”声——我那时第一次知道,好车的门子声音是这样的。而不是一般的“咵”声,比如那时候的北京吉普。呵呵2 t. }6 U6 a. R; E) I7 s- N. p
# `/ S, v- O& m; v, a
图片7,这款黑色的伏尔加当年应该叫做4型。前一代在前后保险杠上出现两个竖条装饰,且侧面翼子板多了两个转向灯,叫3型。后来又有了4型,5型的外观变化比较大,前脸都换车塑料材质感的东西了。好像还多了空调。之前应该的都没有的吧,记不准了。C柱上面的那个类似翅膀的电镀条也是沿袭下来的风格。5型再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确是新型号,就抬手把这个C柱上延续了好几代的玩意儿给改没了。. P. V) y) S2 s8 P: h
: l. ?! y. ~% ?7 c: L9 [3 T值得一提的是2-4型的车门开启的时候,把手下面那个小按钮。我那时调皮,别人教我怎么弄开他,就是握紧拳头一震细密的连续砸它,可以眼看着车窗里面被下落的那个锁车的按钮,随着我的密集敲击一点点升起,直到最后,彻底按下它,门就开了——但是仅限于有些时日的老车,新车不行。5型之后,就改成暗藏的抠开门了。我有次正砸的起劲的时候,忽然觉得背后有人,一回头,人家司机就站在我的身后。。。看着我表演呢。
5 H% B$ u! T; \8 w
7 m5 }8 C2 Y& n3 m, F看别的文章说,这个伏尔加在俄罗斯国内也叫“嘎斯”呢。普京和布什挤在车里的这张照片,车牌上面写得就是“嘎斯”的发音。最后一张图片里的伏尔加,就叫嘎斯3102。/ z" L3 [. T( h6 p8 ~! I. m
$ ~3 `2 o; g, |+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