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糊里糊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大棋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21#
    发表于 2012-2-25 22:05:47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2-2-25 00:20
    , T7 t. w1 ]  z! ^- P) I5 Y再给你看看甲午战争中的清军装备。

    0 h, s3 R) K3 V, Z$ |楼上的,你的图全都虾米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22#
    发表于 2012-2-25 22:11:58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2-2-25 00:42
    ! h, J0 {. Y8 i! S+ l中华文明自身除了问题,不用赖到胡人身上。
    ; G/ r3 M$ F: B1 p- E2 W- l$ u1 @7 p! `! K* M+ g) p
    其实你已经说到了。 早期没有合适的竞争对手。盲目自大。到 ...

    $ v; O% w% j, `) }- }* C2 U盲目自大这四个字要慎用。4 n  p+ {! K  E" \+ `

    8 T% o. e6 M9 N% y/ p早期的确比周围的邻居都强,因此自大不是盲目的;后来邻居太强,盲目的就只是那些死读书的人了,例如倭仁这类,和嘴头上自大以求私利的,例如弄出八国联军的那几位爷。朝廷还是明白的,否则倭仁也不会给捉弄到那个份上的,别忘了慈禧始终是掌握大权的。中间有过渡期,但是至迟咸丰朝,就已经逐渐转变了。
    ) U) k6 c% @) s/ ~
    * J/ t& K3 m8 U2 o说白了,中华文明的问题,就是邻居这堵墙太厚了,如此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23#
    发表于 2012-2-25 22:12:30 | 只看该作者
    草蜢 发表于 2012-2-25 00:49
    - U$ _* Y, R% Y$ U' V旅顺要塞德制克虏伯240MM巨炮,还是机械装弹,阵地几乎完好无损
    . _1 b9 D+ M7 {4 ?
    俺又看到了一堆虾米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00:0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2 00:13 编辑 - s3 O; ^" `* _" M
    草蜢 发表于 2012-2-25 13:42 6 B, c9 \. e4 k# r/ M5 m
    中华文明自身除了问题,不用赖到胡人身上。8 A, R+ K0 T. z9 n8 M

    ( P6 N- E+ f+ Y: ]7 ]  b其实你已经说到了。 早期没有合适的竞争对手。盲目自大。到 ...

    ! Y: d0 h. C3 I6 X9 B* z- n5 i
    & z) j8 V" x. l. m....................................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00:09: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2 00:12 编辑 6 l; g3 N6 t* \9 G2 q; M: O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2-26 00:01
    6 i. {1 I! ?( L3 z1 u0 s中华文明确实有问题,任何文明都有问题。如果你觉得我是怪胡人造成中国的问题,那是我没表述清楚。我认为 ...
    8 V: T1 B2 ~2 ^

    . K, ~: i; V( C6 K/ r...................................................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6#
    发表于 2012-2-26 12:22:2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别生气啊,我想问一下这是你自己写的么?因为我印象中,大概四五年前就看过一本类似的电子书,从历史战略的角度分析地理,论述很详细,书名忘记了,后来也找不到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02:0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2 00:12 编辑 + v8 d! N) t0 v* }; j
    兜胖胖 发表于 2012-2-26 12:22
    ) J0 `7 E& @% m6 `; P9 O/ n' I6 A楼主,别生气啊,我想问一下这是你自己写的么?因为我印象中,大概四五年前就看过一本类似的电子书,从历史 ...

    & A( G2 V* c/ ~) {8 Y2 e5 D) d- t5 f
    .....................................................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8#
    发表于 2012-2-27 06:25:59 | 只看该作者
    那本书叫《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作者饶胜文,由解放军出版社 2002年出版,ISBN: 9787506541435; Y" X) X( V$ _' J$ ~0 @) C
    9 ?# J2 l7 D& U+ r
    贴主的帖文,章节目录,各个地区的名字,包括金边银角这样的名称,已经超过了一般的”参考“了
    " i5 k1 N0 i+ I. K" A& P/ I" R+ {8 R: [$ }) Z) J% e. L9 n
    我就摘一段书里第一章关中部分第一段的对比一下& ?; q6 D) z* T
    ( g3 \9 ^9 G1 V  y( p( h; X9 [
    ! [- p. P: u0 k& g# }
    “关中南有秦岭横亘,四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在古代,有用“百二秦关”来形容关中险要的说法,意思是以百万之众攻关中,二万人足以拒之。以两万之师挡百万之众,所恃者乃在其地形地势之险。关中对中原,在地势上呈高屋建瓴之势,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关以守之,从而形成能进能退、可攻可守的态势。”
    , S; {; j' K& j# s( E* w3 O$ L! T& C
    帖文
    , d9 R& [3 f5 d”其南有秦岭,西有甘陇山地,北方是黄土高坡(古时黄土高原植物覆盖还是很好的),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同时有黄河环绕,可谓是山川环抱。古代,有所谓“百二秦关”的说法,形容关中周边的地形险要,意为以百众攻关中,关中二众守备足以拒之。以两众敌百众,所恃者就在其地势之险。关中对中原,有居高临下之势,四面又有山河为险阻,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都可建立关隘,从而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9#
    发表于 2012-2-27 06:33:54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我其实一开始把话说得很婉转,我还以为楼主就是作者& w  ~2 O+ i0 N4 g
      ]% \5 i, Y2 ^: K2 }# e- }
    楼主,如果你在帖文里清楚说明,是根据《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汇集改编修订而成,或者著明是读书笔记读后感之类,真的无所谓,但是如此明目张胆据他人文字为己,未免不太厚道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0#
    发表于 2012-2-27 06:57:53 | 只看该作者
    verycd上有电子版下载
    3 C' N% }( H* ?4 x- O) l1 R4 j& I  K" h# [# S( Y2 P# F5 U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15806/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1#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0:1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2 00:10 编辑
    $ v6 s* E7 s! V4 Y! g
    兜胖胖 发表于 2012-2-27 06:33
    7 q/ n# ]% [  g8 c" _- q8 Z) x% |. I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我其实一开始把话说得很婉转,我还以为楼主就是作者
    4 x" d% P" S- h- Z5 i
    # p; w* G7 ~9 x! ]楼主,如果你在帖文里清楚 ...

      @  E! Q$ ^: {8 P& O# k...............................................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2#
    发表于 2012-2-27 10:34:08 | 只看该作者
    我说过了,要摘抄,就写清楚来源,加一句读书笔记,或者汇编什么的,根本无所谓,我之前也问过你一次,你以西游记打比方那贴是怎么说的?你这是和吴承恩写西游记一样么?至于你说分裂统一那一章什么的,你没写,我不知道;我提出疑问的是你已经写了的内容,即使在我疑问了一次以后,你有哪怕提到过这本《布局天下》的书名么?至于那本书”知识性总结”什么的,楼主自己心里想必也清楚,究竟是谁总结谁。9 u, s. e8 U0 L# x, g: |4 j
    / F* u- P2 s' S
    这不过是一篇贴文而已,又不是写论文,有什么剽窃不剽窃的,我也根本没用到语气这么重的语言,说白了,就是大家图个乐呵,说清楚就完事了,大家该看该讨论照旧。或者还是说你自己觉得之前文章能与这两字挂钩?
    4 P5 _, `3 R' K, `
      `8 @- M, G. L& V1 [; p我不是方舟子,我对打假不打假根本没兴趣,楼主你也不要一副好像我如何如何把你名声搞臭了的语态,我对这个更没兴趣,假如名声真臭了,那原因也不在我,我只是举出《布局天下》这本书,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2:21: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2 00:10 编辑 2 ?- r* ]7 T5 C) c
    兜胖胖 发表于 2012-2-27 10:34 # ~0 y8 Z+ U# e) V- X
    我说过了,要摘抄,就写清楚来源,加一句读书笔记,或者汇编什么的,根本无所谓,我之前也问过你一次,你以 ...

    - h/ R" x% _* _' b1 B. s8 |- U/ e9 r% n* z1 D7 L! p, N1 Q. x
    ...........................................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4#
    发表于 2012-2-27 20:17:36 | 只看该作者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2-27 04:21
    7 A! J" X. o1 l: p& Z6 c: k  H你这么一说,我确实百口莫辩,我无论如何都是名声受损,混过社会的都懂这点。就像方舟子指责韩寒,就算韩 ...
    & |4 \) ^; Z  O& w& N
    这就没意思了,且不说韩寒代笔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间接证据说明可能性还真的很大,你这个我都提出实证找出原文了,书名都写了,难不成要我全文贴出来给大家对比?你这不过是一篇网贴而已,何必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1:43:03 | 只看该作者

    后期取代河北的金角--东北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1 23:54 编辑
    ( E# W0 h( q/ r; e4 j! u
    6 p- `* M- r, d" Q
    3 m" C$ P0 k/ K2 C2 d! o
    1 Y$ o7 [" k- F- R7 q2 N" b; Z# R$ v5 Q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6#
    发表于 2012-2-28 03:02: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2-2-28 03:41 编辑 & H) G  n' }# o( D6 y: d+ ]9 e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2-28 01:43 ( B, G: x3 p1 E* [  T) R8 _$ Y
    天也寒( D8 v/ \/ I7 V9 u
    地也寒; V4 I! q  t+ Q3 j2 G' A
    北来狂风急向南

    ) m  t0 [' Y# t" |8 Z5 D) @% p4 N. H- N9 T0 S
    满洲前期确实是采用的和亲蒙古的政策。但主要是与满洲部为邻的科尔沁部,也就是现在东北的蒙古自治区部分。 喀尔喀蒙古是所谓的漠北蒙古,也就是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主体民族,此时和满洲没有多大联系。和满洲有联系的是迁移到东蒙的内喀尔喀部。
    4 Z: s$ a' R+ @) w' f8 A) S( a; _8 K! i- @* T0 P2 f, T: y8 Q6 P8 I
    林丹汗是察哈尔部的领袖。察哈尔部本来是达延汗(dayan han,大元汗的蒙语音译)的嫡系。达延汗是最后一位真正统一蒙古的北元大汗。他死前将蒙古各部分封给了他的子孙。他的指定继承人是他长子的长子博迪,被封在了察哈尔部。
    % e( Q$ E2 D* j; t9 q
    $ J1 |: r2 h0 o/ K" V但因为博迪还年幼,达延汗的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原来被达延汗封的济农(汉语晋王的蒙语音译),自称为大汗。当然他的兄弟们不服气,在达延汗第四子阿尔苏博罗特的带领下逼迫巴尔斯博罗特退位,拥立博迪复位。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7#
    发表于 2012-2-28 03:33:23 | 只看该作者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2-28 01:43
    # p- I9 I& g% |2 z& s" H. L+ r) i天也寒
    . U( o8 u$ n+ p; J; K, x地也寒
    ( ^# I3 q% m% ^6 c6 s7 {北来狂风急向南
    3 U4 c& b) e: q& S
    为了安慰下台滴巴尔斯博罗特(bars bolud),大汗博迪将巴尔斯博罗特的三个儿子封为小汗。而八尔斯博罗特的封地就在河套鄂尔多斯。巴尔斯博罗特有一个有名的儿子,他就是俺答汗。 俺答汗整合了他统治下的土默特部。在大汗博迪死后,俺答汗崛起,再不把大汗(博迪的长子)放在眼里。 俺答汗带领其所属的土默特部击败了大汗直辖的察哈尔部,逼迫博迪的长子带领察哈尔部东迁。; g- S% F% _4 u5 r  L+ n( I. U, w
    1 v  z; A# f. V* A6 F
    牛逼凶凶的俺答汗又西征青海,迫使西藏大和尚不远千里滴到蒙古来见他,宣布他就是忽必烈的化身(大和尚自己当然是八斯巴喽),才是蒙古诸部真正的正主。就是俺答汗再次带蒙古大军兵临北京城下,迫使俺大明与其互市。
    . G" m! _. w) a, F9 S$ }/ ~/ a
    俺答还建立了一座新城市,koke khota 蒙语青城的意思,这就是呼和浩特。6 _6 I8 m7 ]! o) t

    ; Z1 X7 I$ R* ^5 e! `; M, ]3 w被击败的察哈尔部迁移到了辽东,在察哈尔第三任大汗土蛮的领导下,四处扩张,打击辽东以及东蒙草原的土著。 因为,土蛮在位30年,俺大明又将察哈尔部称为土蛮。后来李成梁的儿子,援朝做战的英雄李如松同志就栽在土蛮手里。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3:44: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2 00:02 编辑 * o) w2 Q9 k7 ?! o
    草蜢 发表于 2012-2-28 03:02 ( ^7 f& E5 m# a7 T' N, R+ L
    满洲前期确实是采用的和亲蒙古的政策。但主要是与满洲部为邻的科尔沁部,也就是现在东北的蒙古自治区部分 ...

    1 c3 F  W# {- m7 e7 q
    # d- i6 R7 u) s! }' O" K, Q0 Y...................................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3:47: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糊里糊涂 于 2012-3-2 00:05 编辑 7 w- o2 S" w7 V5 w& |, A
    草蜢 发表于 2012-2-28 03:33
    3 r. r, v1 M$ [- ]为了安慰下台滴巴尔斯博罗特(bars bolud),大汗博迪将巴尔斯博罗特的三个儿子封为小汗。而八尔斯博罗特的 ...

    4 ]4 J$ L& l- Q3 h7 p
    ! M' U5 a- a7 c8 l% h3 t.......................................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0#
    发表于 2012-2-28 04:09: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2-2-28 04:12 编辑
    " Z8 w7 S! |& _4 ^% Z! z9 |
    糊里糊涂 发表于 2012-2-28 03:44 * ~" C- }# O" s. K3 u
    所谓金角,就是地理上比较容易避免多面做战,东北的地理形势就比较容易专心对西,或对南作战。后金当时选 ...
    * X+ K  \* C% N5 Y* e
    2 ?* W/ ]$ e* T, P( w6 \; m) T1 ~# r
    林丹汗其实也不容易,他13岁上位的时候,野猪皮都成大业了。而且林丹汗的前任,他爷爷是那种没人搭理的大汗,还需要拿出传国玉玺来证明其统治地位。林丹汗向西发展也是不错滴,灭亡了俺答汗留下的不孝子孙,占领了呼和浩特。
    9 Y( _3 {& f8 q) f2 |8 E- k9 y) f  R! X8 X1 v$ ?; g: s
    他的问题是两个,一是改教。 喇嘛教本来在蒙古的底子不深,在北元回归草原以后就败落了。俺答汗重新引进黄教以后的时间里,喇嘛教完成了真正在蒙古草原生根发芽的过程。林丹汗后来改宗信红教简直就是坏了脑子。6 B( R( @9 r; J- d8 J: O0 {4 z; ~
    . y7 \: d6 L* s( z5 |, w7 ~
    第二问题和第一个问题其实是相关滴,就是林丹汗未免年轻气盛,太急于整合蒙古诸部。在他四处征伐蒙古各部的同时,满洲在大搞统战,最后搞得自己孤家寡人。/ F4 }! q, T$ X" X
    8 I: {  N- i, M% ]+ ]
    其实一直到萨尔浒大战,林丹汗还是做的不错。但俺大明的惨败太突然,太出乎预料了。以后这势力天平就往满洲一边到了。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0-30 09:13 , Processed in 0.04875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