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苏联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苏联

相关日志

分享 苏联飞行员开喷气式钻桥洞?
热度 27 大道至简 2017-5-20 22:19
苏联飞行员开喷气式钻桥洞?
图片摘自Pinterest 图片注解说,这是战斗的民族在1965年6月4日干出来的疯事
1287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二战时期的苏联炮兵
热度 1 gordon 2017-5-20 15:23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Y0NzEyOTQw/v.swf 苏联真不容易 (懂了的,自然就懂)
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希特勒 “扯淡的汽车” 与苏联 “靠谱的铁路”
gordon 2017-5-17 09:19
半摩托化军队的问题    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执政时,他许下了一个坚定的,但含义不清的诺言:实现德国生活的现代化和机械化。从经济上和战略上看,这是有好处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单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而言,人们就难以充分理解了。国家社会主义党一贯对汽车极感兴趣,在他们的集会、检阅和示威游行中大量使用汽车。他们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汽车驾驶员组织——纳粹汽车团。希特勒本人酷爱汽车,对汽车工艺和结构相当在行,对汽车发动机、开车的人、行车的路,都显示出强烈的兴趣,远远超出了一个国家元首的正常表现,因为汽车毕竟只是他的国家运输体系中的一种手段。 白色的高速公路和甲虫状的国民牌汽车,作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展览品,显得格外突出。汽车远远不只是第三帝国手中的一种工具,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第三帝国的象征。 *************************************************************************    从德国陆军的观点来看,特别是从负责补给与运输的有关部门的观点来看,这种事态是既可喜,又可虑的。主要的问题是,希特勒在这个方面,如同他在所有其他方面一样,毫不重视行政上深入细致的安排,也没有耐性来实现长期的计划。而只有实行长期的计划他才有可能最终建立起一支均衡发展的摩托化军队。他所追求的是外表上的富丽堂皇,而且急于求成。因此,他渴望能够两全齐美:既要装点门面,引人注目;又要在战术上得到好处。国社党执政几年后,这种政策的效果几乎每天都可以从无穷无尽的军事检阅和夜间军事操练中看得出来。在载着纳粹要人的车队驶过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坦克和其他战车排成密集队形的装甲部队与摩托化部队。 这些表演确实叫人眼花缭乱 ,但在迷人的魅力之后却隐藏着可虑的问题。有些问题是错误的政策所致,有些则来源于各种根深蒂固的困难,使得德国国防军此刻开始进行的这番事业,前景十分暗淡。    最重要的结果也许是把公路的地位提高到了与铁路并驾齐驱的程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充分发挥了内线铁路的作用,从而能够同几乎是整个世界的联合力量抗衡。正是因为后来肯定了这个成就,格罗纳才能从执行施里芬计划的铁道处长变成魏玛共和国的陆军部长。但是,1914年的经验,以及尔后整个战争中双方在西线发动的每一次进攻战的经验都证明,铁路过于死板不灵,难以保障战场上的机动作战。即便实现了战术突破,补给品也送不上去。所以,希特勒及其将领们既然把未来成功的赌注押在自行装甲战车的战术之上,他们就必然要寻求一种更灵活的后勤手段,而这种手段只能是汽车。    要在未来战场上取得成功,实现补给部队的摩托化的确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从战略上看,其好处却大可怀疑。根据1939年的技术条件,1,600辆载重汽车的运载能力才抵得上一条双轨铁路,此外,从实际载重量加以比较,汽车在一切方面(燃料、人力、备件、维修)的消耗都大于铁路,因此, 当运输距离超过200英里时,铁路仍有优越性 。这就是说, 从战役或战术的角度看,实现摩托化实有必要,但它对战略的影响并不大。 而且,无论作多大的努力,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汽车也不可能改变火车作为德国主要运输手段的状况,更不用说取而代之了。    事实上,希特勒实现军队摩托化的决心弄得他两头落空。从投资情况看,铁路被忽视了,结果 机车和车厢的总数在1914 至1939年间有减少的趋势 。同时, 汽车工业的发展又不足以兼顾民用需要和新建立的摩托化军队的需要 。1939年9月1日,在德国的公路上,各种类型的四轮汽车还不到100万辆,按人口平均计算,每70人才有一辆,而美国是每10人一辆。最后, 摩托化需要的不是德国拥有的煤和钢,而是德国所没有的橡胶和石油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还有人质问,这种依赖进口原料的政策究竟是否明智。 虽然进行人工合成,并大胆地采用各种应急办法,但筹措橡胶和石油的困难贯穿于战争的始终 。这样,尽管实现摩托化可能是从1914-1918年的战术死胡同中走出来的唯一途径,但从后勤角度看,其优越性仍然是可疑的。    从希特勒开始重建武装的1933年到1939年,事实证明德国的汽车工业根本保证不了陆军需要的装备。战争前夕,在实有的103个师中,只有16个装甲师、摩托化师和“轻型”师实现了完全的摩托化,因而无论战术行动或战略行动均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对铁路的依赖性。其余部队均靠步行。虽然每个步兵师在编制上有942辆汽车(不包括摩托车)。 但其补给品大部分仍由1,200辆马车载运 。更糟的是,所有这些车辆在建制上均属于作战部队, 主要只用于在作战地带内进行运输 。 至于在基地仓库和铁路终点站之间,全军只有3个汽车团 (被称为重型运输队,以别于部队的轻型运输队),共约9,000人,6,600辆车(其中在修的估计经常为20%),总载重量19,500吨。将这一运载能力同消耗数字作对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德军的所有部队不可能同时行动。然而,我们可以作另一种比较:1944年同盟国为保障在法国作战的47个师,虽拥有69,400吨的汽车运载能力,仍然感到运力严重不足。    由于筹措汽车极为困难,因而很大一部分车辆不得不直接取自民间经济部门 。 结果,车辆的型号多得不堪设想。所有型号的车辆又都要供应备件 ,而且,供应的速度因战争的需要必须大大加快。在战争的最初几年, 由于备件需要量太大,因而连已经实现了的低水平的摩托化也无法维持 。从1939年冬至1940年春,以及从1940年冬至1941年春,德军先后两次撤消了一部分部队和补给单位的汽车,尽管到1940年冬已有88个师(占总数的40%)是靠缴获的法国物资器材装备起来的。    德军部分摩托化的另一个不良后果,是 造成了部队机动能力的悬殊 。德军的汽车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全军,而是集中于少数部队。结果形成了两支不同的部队:一支是机动的、能快速运动的;另一支是笨重的,行动迟缓的。要使机动性大相径庭的两支部队行动协调一致是很困难的,因为前者总是远远超出于后者。而对落在后面的步兵兵团的运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控制,以防其挡住极端重要的先头装甲部队的补给纵队。这样,就产生了选择道路的问题,计算通过时间的问题、维持交通纪律的问题,也就是产生了复杂的后勤问题。 艾什比定律: 要么被管对象简单化,要么管理者复杂化。 *********************************************************************    德军不仅后勤装备不够完善,其后勤组织也是如此。战时,所有铁路和水路运输,无论民用军用,均由盖耳克将军掌管,他是陆军总司令部运输部长,又是国防军总司令部运输总监。但是,战区后勤地带的汽车运输却不由他指挥,而由陆军总司令部军需部长瓦格纳将军指挥,当然,瓦格纳也负责提供待运的补给品。于是,陆军后勤保障被分给了两个主管部门:一个控制着补给线的两端,另一个掌握着它的中段。更糟的是,盖耳克的部门不管海军和空军。对于海军和空军的运输,他只负协调之责,他所能做的,最多只是要求海空军将其运输力量也交由他来掌管而已。    1939年和1940年的各次战局,虽然时间短,行动距离较小,但已经使所有上述问题(甚至更多的问题)暴露无遗。在进攻波兰时,双方对铁路的破坏极其严重,只是因为波兰迅速投降,才使德军的后勤体系免于崩溃。 公路交通状况简直骇人听闻,使得各汽车连的车辆损失了50% 。要弥补这些损失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季度分给陆军的1,000辆新出厂的汽车,连补充因正常磨损而停用的车辆都不够。鉴于汽车总数迅速减少,陆军总司令部被迫于1940年1月削减摩托化补给车队的数量, 每个步兵师削减一半,而以马车代替 。但是,就连这一极端措施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新的战局开始时,各部队的车辆仍只能达到编制数的90%。这支即将震撼整个西方的军队是靠发横财过日子的。 它把胜利的希望部分地寄托在缴获品和利用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车辆上。    的确,德军在西欧战局期间,半摩托化状态不仅决定着它的推进速度,而且影响到进军的方式。由于军队系由两个机动性不同的部分组成, 最初计划由步兵师实施攻击,打开缺口,然后把钢用在刀刃上,由快速部队突入纵深,扩张战果 。实际上这是德军的标准打法,以后在巴尔干以及在入侵俄国时都是采用这种打法。但在法国作战时, 由于阿登山区道路很少,担心以步兵师向默兹河实施运动进攻会造成道路堵塞,才决定一开始就便用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展开进攻。结果,先头装甲部队运动太快,古德里安只用3天就到达了默兹河 ,而不是按原计划用5天。这样,在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之间形成了很大的空隙。希特勒为此十分担心德军左翼的安全,终于决定让装甲部队在快要到达敦刻尔克时停止了前进。    战局的第一阶段以合围和歼灭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而告终。此后,为继续向魏刚防线进军,德军面临着部队的再补给问题。为此,打算在布鲁塞尔-里尔-瓦朗西安-沙勒罗瓦-那慕尔地区建立前方补给基地。由于铁路桥梁、隧道和跨线桥遭到象1914年那样严重的破坏,建立前方补给基地这一艰巨工作更加困难。因此,大约在5月20日,瓦格纳打电话给帝国运输部长,要求将“德国的所有汽车”都立即交他调遣。这些汽车应驶往艾克斯拉沙彼尔,那里有一名军官等候,将它们编成车队,并发给汽车司机以“德国国防军”袖章。向布鲁塞尔派出了一个专门的参谋机构,负责监督在比利时建立新的补给基地。据报告,该基地作好了于5月22日开始工作的准备。这一天,有总载重量达12,000吨的汽车(其中2,000吨来自荷兰)满载物资上了路。与此同时,瓦格纳还利用了能开到安特卫普的列车(从5月24日起每天15列)以及从杜伊斯堡到布鲁塞尔的水路运输工具。由于他的这些努力,德军得以于6月5日重新开始进攻。    虽然对法作战仅持续了6个星期,并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胜利之一,但希特勒并未忽视陆军后勤的根本性弱点。尽管许多物资(特别是弹药)的消耗量并不大,但先头装甲部队由于推进太快,补给上的困难仍然很大。 如果不是实行了空运补给,并侥幸缴获了大量油料,其进攻本来是会中途停顿的 。 至于长途跋涉的步兵,机动性并不比25年前甚至70年前高多少 。由于缺乏行军纪律,马车和汽车共用同一道路,常常拥挤不堪,有时甚至形成堵塞。虽然被破坏的铁路修复很快,但铁道兵数量太少,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民用铁路部门提供的人员业务又不熟练。因此,当战局还在进行之际,元首就下令对陆军补给系统进行彻底改组。但这次改组并未收到圆满的效果,因为德国的一些根本弱点,如汽车工业不发达、油料补给不可靠等等,是任何权宜之计所无法克服的。
78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苏联搞不出来 “数学建模”呢?
热度 3 gordon 2017-5-1 11:48
为什么苏联搞不出来 “数学建模”呢? 你们想过这个问题吗? 想回答这个问题啊,你得先知道 “数学模型” 是怎么建出来的。 *********************************************************************** 对一个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啊,首先是抓大放小 一系列约束条件,我们称用来描述一个问题的目标的数学表达式为目标函数。 模型是实际对象或情境的一个反映,它可以各种形式表达出来。 第一类,物理复制称为形象模型,第二类,模拟模型,第三类 数学模型:一系列符号或数学表达式来反映实际问题 所有模型的目标或价值就是它让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和分析模型来对现实状态做一个推理。 例如,飞机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将仿真飞机放入风洞进行测试分析,以获得一些真实飞机潜在的飞行特征数据。 同样地,一个数学模型可以用于推演,预测。 一般来说,用模型来做实验,比用实物或真实场景做实验所花费的时间和资金要少。 基于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或决策有多少价值,这同模型描述实际情况的程度有很大关系。 模型越趋近于实际,分析出的结果的价值也就越大。 在数学模型中,有两类因素,一类是 可以被管理者和决策者控制的因素称为可控输入。 一类是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呢,并不受管理者和决策者的控制。 这种能够影响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环境因素,被称为模型的非可控输入。 可控输入是可以由管理者和决策者具体制定的,因此它也被称为模型的决策变量。 一旦所有可控和非可控输入都已经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就可在模型中被考虑, 模型的输出便也确定下来。这样的话,模型的输出就是在那些实际环境因素和决策下会产生的结果了。 决策者是无法影响非可控输入的 非可控输入既可以是非常明确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变化的。 如果一个模型的非可控输入都是已知的,不可变的,这样的模型称为确定模型。 如果一个模型的非可控输入是不确定的,变化的,这样的模型就称为随机模型或概率模型。 *********************************************************************** 数据准备 很多缺乏经验的定量分析员认为, 一旦问题被定义,大体模型也就建立起来了。问题就基本解决了 。这些人觉得数据准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 可这样的想法与事实大相径庭,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输入大量数据的大规模的模型来说尤为如此。 *********************************************************************** 对一个问题实行定量分析的另一个步骤是准备模型所需要的数据。这里所说的数据是指模型的非可控输入的值。 环境不定,这个模型是定不下来的 。这个模型,压根就是数据喂出来的,得出来的是一个表达式,可控因素的一个表达式。(不可控的环境,用大量数据替代) 在数学模型的方程建立起来的同时,我们将模型需要的数值带入进去了。 通常情况下,在这个阶段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大的数据库来支持数学模型。 非可控输入的值,而且不好找。用符号代替 *********************************************************************** 然后找个傻逼,让他去喂数据吧 而且是一个负责任的傻逼, 然后,傻逼对你说,“哎,你这个模型不对啊” 你说,“是吗? 好聪明哦 ” *********************************************************************** 尽管反复试验的办法经常被采用且能为管理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它也有明显的缺点,比如:它并非总能产生最优解,而且如果备选方案过多,会因为要进行大量的计算而变得效率低下。 *********************************************************************** 回到我们原始的问题,苏联为什么搞不出来 “数学建模”呢? 因为 它丫根 就是统计,根本就不是数学
2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刘项原来不读书
gordon 2017-4-26 11:04
若干年后,我才明白为什么? 赶紧把学校的东西,苏联的东西,去掉 因为你 首先要活着。它们是不考虑这个的 ,我去 现在我才明白这一点。巨婴,巨婴 ************************************************************ 耻辱,耻辱也得活着 其实你学的是错的,光明,光明又怎么样 它不真实。 牺牲道德、善恶,情绪,来获取力量,获得真实。 ************************************************************ 净的,和毛的,差距很大。 可恨我在学校的时候,没学到什么东西,付出了钱,付出了时间。 ************************************************************ 跛足不迷路,胜过健步如飞的人 ——— 培根 虽然时间紧迫,但是放弃那些谬论,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有伟大的复兴。 ———— 转述 培根 科学从破除 理性 开始 ************************************************************ 苏联,苏联靠的是美国的肉罐头 靠的是,其它人的死亡 风险传递给别人,皇族就是不一样 当然,皇族 现在把自己叫做 “战斗民族” 了 吾皇万岁 ************************************************************ 白左就是牛逼 ,不服不行
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吴佩孚和苏联的关系(转)
gordon 2017-3-29 16:29
前接 邓中夏 《中国职工运动史》 当时在共产国际、俄共(布)一些领导人的心目中,“为开展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而 可以合作的人是吴佩孚 而不是孙中山”,“他们认为孙中山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家”。 *********************************************************************   1920年8月,中国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吴佩孚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打败了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府。为了尽可能从各国获取援助,壮大自己的力量,吴佩孚不仅同英美等列强密切合作,也采取了一些同苏俄政府改善关系的措施。   北京政府的友好行动,使苏俄对控制北京政府的直系军阀吴佩孚抱有好感,相互关系较前密切。1920年10月9日,苏俄代表维经斯基到洛阳访问吴佩孚的幕僚白坚武,此后还有过多次接触。   然而,未经北京政府同意,苏俄军队于1921年6月进入蒙古消灭白俄谢苗诺夫匪军,并策划成立脱离中国的蒙古共和国,从而使双方关系蒙上阴影。北京政府对此提出抗议,吴佩孚也谴责苏俄的这一行动。    随着势力不断增长,吴佩孚一直是苏俄关注的焦点。1922年3月15日,俄罗斯联邦驻远东全权代表、苏俄驻北京外交使团顾问威连斯基·西比利亚科夫在给 列宁的信中分析了中国地方实力派的状况:“只要浏览一下附上的中国示意图,就可以发现,直隶派占有最有利的战略地位,几乎统治了人口稠密、具有巨大经济意 义的整个华中和长江流域。与各竞争派别相比较而言,直隶派是最强大的,而且吴佩孚元帅作为军事领导人所取得的成就,为他进一步扩大影响和加强实力,创造了 非常有利的局面。”当时在共产国际、俄共(布)一些领导人的心目中,“为开展中国的民族主义运动而可以合作的人是吴佩孚而不是孙中山”,“他们认为孙中山 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家”,“他们同意支持吴佩孚”,他们希望能利用吴佩孚来维护其在华的最大利益。    与陈炯明的初步接触   1920年4月底至5月初,苏俄军人波达波夫到漳州会见了陈炯明。波达波夫向陈炯明介绍了苏俄的情况,表示愿意帮助中国完成革命。他还带来了一封列宁给陈炯明的信。    共产国际、俄共(布)在争取吴佩孚的同时,也曾打算联合陈炯明。第一、陈炯明标榜社会主义,拥护十月革命。第二、陈炯明是广东的实力派,实际控制着广东 的军政实权。在苏俄看来,与其支持孙中山这样一个“梦想家”,不如支持一个实力派人物。第三、 陈炯明主张联合吴佩孚,反对张作霖 。这与苏俄、共产国际的政 策是一致的。而 孙中山主张联合张作霖,反对吴佩孚 。   1920年4月底至5月初,苏俄军人波达波夫到漳州会见了陈炯明。波达波夫向陈炯明 介绍了苏俄的情况,表示愿意帮助中国完成革命。他还带来了一封列宁给陈炯明的信。列宁在信中对中国革命表示关注,对陈炯明进行鼓励。波达波夫返回莫斯科 时,陈炯明托他致书列宁:“我作为福建省政府及我的军队的代表,仍像过去的广东政府一样,对您表示真诚的拥护。我还代表我们遍布在全中国各地的同志及我的 革命人民支持您。我祝贺您的劳农政府及新的俄国所取得的成就,并祝愿您的国家在将来繁荣昌盛。”    为了进一步在孙中山和陈炯明之间作出选 择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1921年冬会见孙中山后,曾于1922年初又到广州见陈炯明,长谈了三次。通过同他接触和多方调查,马林对陈炯明得出了这样的印 象:第一,马林觉得陈炯明不如孙中山,“ 陈炯明的观点是把民族主义运动局限在广东 ”。第二,陈炯明在口头上自称是社会主义者,但并没有把任何有关社会主义 的改革付诸实施,只是热衷于在有3000万居民的广东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第三,陈炯明同情吴佩孚,反对北伐,对孙中山的态度十分消极。基于上述认识和了 解,马林认为陈炯明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者,更不是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者。   1922年6月中旬,陈炯明在广州发动武装叛乱,炮轰总统府,企图谋害孙中山。陈炯明的叛变,不仅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遭到了严重的挫折,而且也导致了中外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    一厢情愿的孙吴合作   为了使一些最敏感的问题得到孙中山的答复,以摸清他的思想脉络,苏俄政府副外交人民委员越飞在信中“故意显得幼稚”而“明知故问”地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孙中山解答。   陈炯明叛变后,苏俄曾一度努力促成孙吴联盟,希望能在北京出现一个对苏俄友好的联合政府。    1922年7月,由于与北京政府谈判难以取得进展,苏俄政府决定派苏俄政府副外交人民委员越飞以特使身份来华,肩负着同北京政府谈判和联络孙中山的双重 使命。对越飞来说,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利用吴佩孚的军事力量和孙中山的政治威望,在北京建立一个亲苏的民族主义政府,既可以促进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又可使 俄中谈判顺利进行。   从1922年8月到12月,越飞给孙中山发出4封信,孙中山给越飞写了3封信,信中涉及有关中俄两国的各种问题。8 月22日,越飞在致孙中山的信中写道:他来中国的使命是建立中俄两国的友好关系。为了使一些最敏感的问题得到孙中山的答复,以摸清他的思想脉络,越飞在信 中“故意显得幼稚”而“明知故问”地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孙中山解答。在8月27日的回信中,孙中山对越飞提出的所有问题都作了回答,并诚恳地谈了自己的想 法。   孙中山表示同意越飞的说法:苏俄对外蒙古没有侵略意图,所以可以暂时不必从外蒙古撤兵。对于和吴佩孚是否有可能携手的问题,孙中山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但是他告诉越飞,“ 最重要的是重新统一中国,当时我准备,现在我也准备同接受我的条件的任何首领合作 。”   虽然越飞曾通过各种努力想使孙中山和吴佩孚一起组成政府,但无论是吴佩孚还是孙中山,都对越飞提出的建议不感兴趣。   越飞的努力很快就被证明是徒劳的。1922年底,吴佩孚致电北京内阁,对苏俄政府的对华政策表示不满。1923年2月7日,吴佩孚残杀京汉铁路大罢工工人,“使苏俄外交人民委员会和共产国际的某些人感到很难堪。” ******************************************************************** 补白    越飞否认对华宣言   关于中东铁路的归还,一直是苏俄同北洋政府间的争执焦点,也牵扯出了两个版本的对华宣言。    1920年3月26日,北洋政府正式收到由伊尔库茨克领事馆转来的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原件为法文,并有苏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外交事务全权代表杨松的签 字,有“证明抄写无误”等字样。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苏俄政府愿将由沙俄政府、克伦斯基政府、谢米诺夫、高尔察克匪帮、俄国前军官、商人与资本家掠夺所 得的中东铁路及其所有租让的矿山、森林、金矿与其他产业,无偿归还中国人民。”   此后一长段时间里,苏俄政府对这个版本并未否认。直到越飞和加拉罕来华,才否认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中有无偿归还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产业的文字。    据当时旅俄华工联合会会长刘绍周在回忆第一次对华宣言发表的情况中说:“以后在苏维埃报刊(《消息报》等)发表的宣言把中东铁路和矿场、林场等的一段完 全删除了。可是中国国内收听到的宣言全文内容和苏维埃外交部当时交给我们的那一份俄文稿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后来在中苏会议时,我方根据宣言要求把中东铁 路无偿还给中国时,苏方完全否认此项承诺,说宣言里没有这一段话。” ********************************************************************    最终还是把目光投向孙中山   “一旦吴佩孚和孙逸仙之间发生公开冲突,我们应该选择谁。如果你们记得的话,我对这个问题早就坚定不移地回答:如果我们不得不作出选择的话,我们决不能支持吴佩孚去反对孙逸仙。”   由于在外蒙古和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僵持,越飞与北京政府的谈判陷于停顿,这使得他不得不将目光转向南方。恰在这时,北京政权变动, 吴佩孚支持的王宠惠内阁倒台,代之以曹锟为后台的张绍曾内阁 ,吴佩孚的势力受到削弱。相反,孙中山的政治影响却在扩大。 ******************************************************************** 注意吴佩孚和曹锟之间的关系,吴佩孚是北洋的晚辈,但曹锟是个草包。 曹锟用了很多自己的亲戚,包括曹锐。 张作霖以前打麻将的时候,就离间过他们。 张作霖 土匪性格, 假仗义嘛 ,认为吴佩孚不配和他 说话。 ********************************************************************   从1922年底起,一直愿意与苏俄建立联系的孙中山才开始受到重视,苏俄代表越来越倾向于孙中山。    1923年1月,越飞给俄共(布)和共产国际领导人发去了两封信,在后一封信中,越飞重申:“吴佩孚和孙逸仙之间关系的尖锐化立即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我早 已提出的问题: 一旦吴佩孚和孙逸仙之间发生公开冲突,我们应该选择谁 。如果你们记得的话,我对这个问题早就坚定不移地回答:如果我们不得不作出选择的话, 我们决不能支持吴佩孚去反对孙逸仙。”   1923年5月1日,苏联政府致电孙中山,称“我们准备向您的组织提供达200万金卢布的款额作为筹备统一中国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工作之用”,“我们还准备协助您利用中国北方或中国西部的省份组建一个大的作战单位”。    孙中山对苏方的表态极为高兴,他表示接受苏联的“一切建议”,并派代表去莫斯科商讨细节。1923年7月31日,俄共(布)中央政治局以特别决议的形式 采纳了斯大林关于任命鲍罗廷为孙中山政治顾问的建议,“责成鲍罗廷同志在与孙逸仙的工作中遵循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利益,决不要迷恋于在中国培植共产主义的 目的。” 8月,孙中山派蒋介石率团赴俄访问。   从苏联、共产国际与吴佩孚、陈炯明以及孙中山相互接触的过程来看,共产国际成立初期的对 华政策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包含着明显的民族主义情结。它虽然宣布废除沙俄在华的不平等条约,又在外蒙古、中东铁路等问题上与中国讨价还价,与北京政府谈判 争取对苏俄的承认,并以中国是否允许外蒙古独立和苏俄在外蒙古驻兵,以及维护苏俄在中东铁路的经营管理权作为与中国友好的条件。虽然共产国际、俄共(布) 最终支持孙中山代表的南方国民党力量,但共产国际联孙,与孙中山联俄都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归结起来就是为了各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于这一点,曾任共产 国际执委会东方部副部长的斯列帕克就看得很清楚。他在1923年8月25日写给维经斯基的信中指出:“必须结束这种状况。让党还是一个党,全面开展自己的 工作吧,但愿任何贯彻越飞的观点或外交人民委员部其他代表的观点的马林们,不要使党陷入一会儿向这位将军点头、一会儿向另一位将军点头的变化不定的窘 境。”   当然,共产国际、苏联与孙中山的联合是对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一个致命的打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和亚洲的进步力量,为中国反帝反封建力量的聚合和亚洲反帝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以忽视的。
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二十一条的问题,对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
gordon 2017-3-25 16:22
对局变化,有急有缓 因为二十一条的问题,造成了中日对局的变化,急速进入 “混乱期”。 中日皆混乱。 如果按缓和的策略走,中国可能会失去东北。 其中还有苏联,苏联也是感觉到欧洲的动荡,也是 “急” 这条路线走的。 *************************************************************** 二十一条问题,提出的背景,也是日本人问英国人了,英国人说,日本不但种了树,也种了血。拿到东北很应该 原话不是这样,原话是说,东北租期到期了,延长很应该。 就跟香港一样。 *************************************************************** 根子还是在日俄战争,还是在英国身上。 中国问题的根子,还是在英国身上
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朝鲜和苏联的相似性 —— “张鼓峰事件”
gordon 2017-3-21 00:57
瞎猜的啊 ,没有任何根据 看历史书,硬凑的 ************************************************************************* 张鼓峰事件的时候,留希科夫 叛逃 那时候苏联就很混乱 《 蒋延黻回忆录 》也记载了一些事情 ************************************************************************* 说这个什么意思呢,很可能它已经失控了 都是干过领导的人 人家不给他出力 跟机体神经紊乱一样,大脑发出了一个命令,经过各种变形,到最后 出来的东西,可能乱七八糟的 这种变形,很难用常理推断。可能还是非线性的 ************************************************************************* 外交部的看法,是以正常国家。 合理秩序的看法,来看它。 不是所有人都是理性人 ,都是 利益导向来看国家关系的 ************************************************************************* 理性人假设就不对 成熟性大国,当然可以用 理性人,国家利益 来判断 ************************************************************************* 在和平时期呆时间长了,跟那些乱七八糟的国家 的那种思路,不一样
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论苏联内战与解放战争的相似性
gordon 2017-3-20 11:25
虽然苏俄内战和解放战争表面上看起来,不一样,但 从社会学的角度和对后世的影响角度看是一样的 ************************************************************ 苏俄内战 虽然在内战的进程中,苏维埃政府控制的地区一度只占全国领土的很少部分,但全俄的核心区域却一直控制在苏维埃政府手中,这里所说的核心既是指地理形势上的,也是对工业交通而言。这样不仅从地理上隔绝了各路白军之间的实质联系,更重要的是苏维埃政府掌握了西部乃至全国的工业精华区和铁路、内河航运的枢纽和干线。依托工业区,红军不仅武器弹药的生产供应方面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白军的军火供应前期只能依赖缴获,后期则要协约国千里迢迢的从海外运输),这些地区聚居的产业工人也成为了红军稳定而可靠的兵源保证。借助完整的水陆运输网,红军的兵员和武器可以便捷的输送到需要的地方、达成局部的优势。 虽然有工业生产、兵力动员和交通运输方面的优势,但苏维埃方面也面临着一个致命却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生活资料,特别是粮食的短缺。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对上述核心区以外的广大农业区缺乏有效的控制,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匮乏成为整个内战过程中制约苏维埃政府的最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造成这种窘境固然有主要粮食产区大都属于敌占区或交战区或真空区的原因,但即使是在红军确实控制的地区,粮食的征集也是困难重重。共产主义的纲领对自耕农占大多数的俄罗斯农民阶级缺乏吸引力,所以根本不可能指望他们有多高的革命热情像产业工人义务劳动、踊跃参军那样自动拿出粮食去支援苏维埃政权和红军;将全部力量都用于支援战争的政府也无力如农民所愿的提供大量他们需要的工业制成品来换取粮食。 ********************************************************************* 参考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现状》 因为农业比较平缓,而且十月革命的俄国农业,是大农业,不是小农。 城市里工人阶级的状况比较窘迫,穷人多 。 这主要是因为俄国发达,至少比中国发达。 中国所以感觉不到城市革命的魅力,觉得中国革命和苏联革命的不同,恰恰是因为中国不发达。 但 紧张的城市工业vs 平静的乡村农业,这种格局是类似的。 ********************************************************************* 对于迫切需要粮食的政府而言,剩下的也就只有通过武力强行征集一条路了,于是“余粮征集制”“战时共产主义”便在这种迫不得已的大势下出台了。这些现在看来未免过激和残酷的政策固然激化了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冲突,以致在内战已经基本结束的1920年代农村暴乱和军队哗变仍然频繁发生。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因“余粮征集制”而激化的矛盾和冲突,其根源却并不在于“余粮征集制”, 即使没有“余粮征集制”农民一样不愿意把粮食交给政府 。反过来,“余粮征集制”虽然激化了矛盾却也解决了问题,不管如何是收到了粮食——当然代价是沉重而惨痛的——但更是值得的。 最后不得不说的一个话题是红军的政工制度。虽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便已经出现了军队政工制度的萌芽,但军队政工制度的真正确立确是苏俄红军的首创。和同为无产阶级军队的我军一样,苏俄红军设立政工制度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保证军队的稳定和忠诚,但在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上两国两军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和我军军政分工合作、各成一体的双首长制不同,苏军的政工干部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被赋予过与部队军事首长相当的权力甚至最终决定权,但 从总体上讲,苏俄红军的政工人员是依附于军事主官而存在 、通过对军事主官的影响来开展工作的。红军的政工人员在纵向上联系不紧密、上下之间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政工系统,他们的工作既不独立也不直接。党对军队的领导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各级军事主官,因此也就比较容易受到干扰和制约,控制能力不强。 红军的 政工干部在工作中更偏重于对指挥员的监督和管控 , 而非通过层层设立的党组织来教育和领导全体官兵 ,其生命力和影响力都不够强。在整个国内革命战争中,红军部队的溃散、哗变、投敌以及违反纪律乃至犯罪的行为都不鲜见,可见这种模式的政工制度还是比较原始和不够完善的,其作用也是相对有限的。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套政工制度却是红军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能够坚持战斗、争取胜利而不动摇信念的根本保证。后来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苏俄模式的政工制度又被国民党引入,在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甚至至今都可以在国民革命军的政战体系中看到苏俄红军的影子。 ********************************************************************* 改开后,学习东欧和苏联 东欧和苏联,是部分的市场经济 正像 早年所说的 “苏联变修了” ********************************************************************* 东欧还有几个地方,是工业极其发达的 例如东德,这个苏联都比不上。跟西德相差不大 还有一个是捷克,工业极其发达 石油设备,有一个罗马尼亚 ********************************************************************* 中国革命,与其说是工人革命,还不如说是“加速工业化” 或者说,“军工、军重工 畸形发展” ,虽然它就是发展,也比不上 苏联、东欧各国。 马尔萨斯式的人口,和西方相差太大 。 维特就是想要 北满,南满就不愿意要。 所以,最后它的路径反而是学日本。
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曾经是世界第一 (二)
gordon 2017-1-20 02:56
军备竞赛,日本吃不消了 华盛顿会议,日本的谈判代表是谁,知道吗? 日本的海军老大, 日本 海军大臣加藤友三郎 注:“大舰巨炮” 时代的终结。 ******************************************************************** 1921年11月美国总统哈丁在华盛顿主持召开了海军裁军会议。会议讨论了 如何阻止美国、日本和英国之间海军军备竞赛的方法。由于日美两国正在建造的 大批战列舰,各国代表们的竭力说服各海军大国削减其水面舰队。经过一系列的 讨价还价,美英两国同意保留15艘主力舰(包括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日本保 留9艘,法国和意大利则保留5艘。在这次会议上还做出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决定, 在对各国发展战列舰的最高总吨位实施限制的同时,允许各大国海军发展一定数 量的航空母舰。这次会议上还第一次正式给出了航空母舰的定义:航空母舰属于 一种军舰,其排水量10160吨以上,但不超过27433吨,是专门为搭载和起降飞 机而设计的,所装备的火炮不超过10门,口径不超过20. 3厘米。 注: 最后日本跟英美闹翻了 ******************************************************************** 1922年(大正11年),获立宪政友会推荐组阁,成为第21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就任后致力裁军,减少国家军费负担。外交方面,主要进行和平外交和配合英美的政策。另外,与美国和中华民国签署 九国公约 ,并向中华民国交还自 第一次世界大战 占有的山东地区,引起日本国内猛烈的批评。 1923年(大正12年)2月10日,收同乡的 船越隆义 为养子,并传以加藤家家督及爵位。同年8月24日因在大肠癌恶化在位于青山的自宅逝世,享年62岁。逝世后内阁由外相 内田康哉 代理首相职务。8日后(9月1日)发生 关东大地震 ,翌日内阁总辞。 注:那一段时间,日本也倒霉。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填完 日俄战争的军费窟窿,就发生了关东大地震。当时中国还给日本捐款了。 不是其外交政策趋向和平 ,不和平怎么弄,还有一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其发战争财吗?
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曾经是世界第一
gordon 2017-1-20 02:29
苏联曾经是世界第一,跟着这样的老大混过,真是一种荣幸。 *************************************************************************** 实际上,中国的很多事情都跟远东共和国有关。 例如海军,日本把远东共和国的海军舰船都掳走了。 远东共和国有一段时间流通的硬通货是中国的银元和日本的日元 为输入苏俄食糖, 恢复了敖德萨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轮船运输。这导致远东食糖进口减少一半。(远东共和国经济崩溃,进口严重;净是中国商人) *************************************************************************** 远东共和国还利用美国进行抗拒日本的威胁 英美的态度是,反对苏联。但是远东共和国独立了,它就不反对。 英国是首先跟远东共和国签订贸易协定的。 1921年3月,英国首先与苏维埃俄国缔结了通商暂行协定。此后,各国也开始同苏维埃俄国进行谈判,在这种趋势下,原内阁担心,日本如果无视苏维埃俄国和远东共和国关于谈判的再三建议,反而会使日本对西伯利亚的经济扩张落后于其他各国。于是,在5月13日的内阁会议上,决定接受远东共和国政府的谈判建议。 注:反正也是明争暗斗吧。后来英国在远东有事,日本就不出兵。(跟英国闹矛盾了) *************************************************************************** 实际上,早先日本的目的是对远东共和国有占有欲。 因为那个地方是 满清割让给 俄罗斯的,俄国在一战后垮了,无主的地。 “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 *************************************************************************** 简体字 中文 拉丁化也是从哪儿出来的。 *************************************************************************** 在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以前的那一段时间,苏联几乎是世界第一 后来日本也开始学苏联,在东北搞 “统制经济”。 *************************************************************************** 远东共和国的所有对手都输了,日本、北洋政府 日本决定在大连谈判上尽快解决撤兵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哈丁总统所倡导的以亚洲、太平洋问题为探讨对象的 华盛顿会议即将召开 ,日本希望在这次国际会议召开前解决好关于撤兵的问题。不仅如此,日本统治集团对美国与远东共和国的频繁接触感到不安。美国资本家艾伯特、戴维斯(1921年5月)和斯密特(6月)陆续访问赤塔,引起很大反响。《上海生活报》称美国资本家正以坚定的步伐走向远东共和国。这就对日本统治集团尤其是日本的资本家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此外,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迅速:1921年,日本国内罢工此起彼伏,而要求从西伯利亚撤兵则是工人运动的最主要政治口号。1921年7月,三菱造船厂3.5万工人罢工,持续45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也坚决要求日本停止占领远东。1921年6月,伦敦工人在海德公园召开万人大会,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从西伯利亚撤兵,并派代表向日本驻英大使面交大会宣言。迫于形势的压力,日本不得不与远东共和国举行会谈。 注:知道华盛顿会议吧,“日本仅次于英美的世界第三大海军”。 *************************************************************************** 对香港的自理 —— 郭伯伟的看法完全是错误的 关于殖民地经济状况的少量统计,郭伯伟解释道他反对任何会提供经济数据的要求,以免这些被当作增加政府干预的弹药。 以前弗里德曼问过 郭伯伟,他就是那么说。 郭伯伟 这个蠢货
1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的“隐居学派” —— 一些典故的解释
gordon 2017-1-12 09:35
(一)里边 盲人说的“拐角变化的风”,可能是 涡流 其实有个专有名词,“ 建筑风环境 ” “思想实验”这个简单,发源于对永动机的研究,静力学的开端。 手摇唱机 http://www.56.com/u68/v_NzE1NzExNjE.html 冯卡门提携年轻人的梗,明白了,爱因斯坦拉小提琴,普朗克钢琴伴奏。 ********************************************************************* 该考生把美元开头字母大写,把祖国开头字母小写。考试委员会决定不录取他。理由是:在他的心目中美元比祖国重要。 哈哈哈 ********************************************************************* 其实婚外恋便有种业余的味 道,而婚姻家庭则是职业的性质。 ********************************************************************* (二)里边 第一是向 伽利略 的“野山猫”致敬,因为当时科学家受迫害,所以从事科学研究 要“迅速,敏捷” 第二是向 亥姆霍兹致敬,亥姆霍兹的生理学研究。 ********************************************************************* 苏联的“隐居学派” ,这很简单,大名鼎鼎的苏联数学的“隐居学派” ********************************************************************* 当年英国处理“校园暴力” 的办法,就是引入 “橄榄球” 著名英国公学 ********************************************************************* 户外竞赛最初是男孩子自发组织的游戏。起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并不鼓励孩子参与。19世纪初, 英国 的一些公学(实际上是 英国私立中学 )开始接受游戏竞赛,并认为它们在贵族和精英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板球和高尔夫球是最早在学校中兴起的两类竞赛。 19世纪后半叶,越来越多的游戏竞赛融入公学的生活中,特别是被誉为 英国 “现代四项”的划船、 橄榄球 、曲棍球和草地网球在 校园 里流行起来,狩猎、骑马、墙手球等也是常见的课外活动。 回溯它们的发展历程, 英国 的公学功不可没。例如, 橄榄球 最早是拉格比学校(RugbySchool)的一项运动,因而 橄榄球 也被叫做“rugby”。板球被认为是最具贵族气息的运动,广泛盛行于 英国 最早的9所公学,特别是伊顿公学和哈罗公学等。 体育竞赛被纳入学校正规的教学活动,是在中产阶级 的 英国私立中学 兴起之后。这些学校将体育视为学生闲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竞技活动可以训练学生遵守规则、相互配合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克己忍让的精神。 为保证学生充分参与运动,19世纪70年代以阿宾汉姆学校为代表的一些学校规定文化科目的学习必须在中午12点之前结束,以确保学生每天下午都有充足的时间参加户外游戏。那时候,学生把入选学校球队当作最高荣誉。 长期以来,体育竞赛对 英国 的精英教育影响深远。毕业于伊顿公学的著名军事家惠灵顿公爵曾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拿破仑一世,他谈及自己的胜利时说:“这场战 争其实是在伊顿公学的运动场上打赢的。”法国教育家迪东也有过类似评价:“英军将领们战场上运筹帷幄的本领来源于他们儿时竞赛中所学会的指挥、调度的技能 和拼搏精神。” ******************************************************************* 《哈利•波特》,为什么在霍格沃茨,赫敏的成绩远远好于哈利和罗恩,却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学生心中的意见领袖? 在私立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可不是学习成绩第一名,而是 橄榄球 好手,曲棍球名将。 英国 中学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私立学校,全程叫做公学(public school)或者独立学校(independent school),学费很贵; 第二等: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国家的免费学校,不是划片招生,只要成绩最好的,成绩不好就千万别想进来,送礼交钱托关系都不行; 第三等:普通中学,就是国立中学(national school),免费学校,划片招生,成绩好坏都收。这里面还可以细分。 然而,就是这只占7%的 英国私立中学 学生对这个国家体育的贡献具有统治地位。 ******************************************************************* 作为心理学的一名业余爱好者,看明白 苏联的“隐居学派” (一),需要从 威廉·詹姆斯 开始看。 注:其实这是我从网上搜的,我真正擅长的是 心理学、脑科学 没有办法,生物这门学科本身就是精密科学(数理化) 作为支撑的 很难说,自己是一个心理学高手,而 数理化不好,这是不可能的 应用和学科分开,应用有时候不需要知道那么多。
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为什么不发展晶体管2 —— 中国的路径
热度 3 gordon 2016-12-26 01:03
在前一篇中说,晶体管很难。 而且,小型电子管和晶体管难分伯仲 ,是集成电路的发展带来了 工业方向的突破。 ****************************************************************************** 在晶体管的工业化中,日本人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由 于苏联国内的影响,以至于在1956年在苏联部长会议一次讨论中,出现了“晶体管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东西,充其量就是做助听器,让社会保障机构去干 吧!”的结论。 没错, 日本人就是生产助听器的 ****************************************************************************** 日本有几个突破,一个是磷掺杂,一个是 由于阴极电子比阳极电子运动要快,只要把极性反过来,变PNP型为NPN型,就可得到所需的高频。 在研究磷掺杂 晶体管的过程中,SONY的一位研究人员、物理学家江崎玲于奈 发现并解释了隧道二极管现象。认为亚原子粒子可以以波的形式穿越似乎无法穿透的障碍。江崎因此项研究于一九七三年获诺贝尔奖。 ****************************************************************************** 中国在第一枚导弹,就用了晶体管 基本上中国就是晶体管这个路子 ****************************************************************************** 电视 早期啊,中国的电视都是分离器件,我去,线路复杂,维修维护很不方便。 后来,引进了日本 的IC 上帝啊,顺多了 ****************************************************************************** 当年,日本是挑贝尔的 后来,美国才赶上来的 80年代,美国和中国缓和,让日元升值; 日本电子产业才没落的
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为什么不发展晶体管 —— 公司的力量
热度 2 gordon 2016-12-26 00:54
苏联为什么不发展晶体管? —— 因为很难 **************************************************************************** 就象任何新鲜事物一样一开始并不总是顺利,晶体管在发明后面临着很多问题。所以美国军方在资助了多年后,发现难以继续支持,把这个产业化的任务甩给了私人 公司,因为确实有不少问题。首先是材料。尽管半导体材料很多,但晶体管主要的材料是金属锗,还不是后来名满世界的硅, 因为硅当时的提纯工艺还不完善。锗是一种稀有金属,银灰色晶体,熔点937.4℃,沸点2830℃,密度5.35克/立方厘米(20℃),室温下晶态锗性 脆,可塑性很小。在地壳中含量:(ppm)1.8 , 主要矿物有硫银锗矿、黑硫银锡矿、锗石、硫锗铁铜矿。但这些独立矿藏量稀少。大量的锗分散在煤及金属硅酸盐和硫化物矿中,锗在各类煤中的含量为 0.001%~0.1%,以低灰分的煤中含锗多,所以可由二氧化锗用碳还原制得。也可以从煤气发生炉生产烟道中的灰尘中回收。 锗有着良好的半导体 性质,如电子迁移率、空穴迁移率等等。在高纯锗中掺入三价元素(如铟、镓、硼)、得到P型锗半导体;掺入五价元素(如锑、砷、磷),得到N型锗半导体。此 外锗材还用于辐射探测器及热电材料。高纯锗单晶具有高的折射系数,对红外线透明,不透过可见光和紫外线,可作专透红外光的锗窗、棱镜或透镜。锗和铌的化合 物是超导材料。二氧化锗是聚合反应的催化剂,含二氧化锗的玻璃有较高的折射率和色散性能,可作广角照相机和显微镜镜头,三氯化锗还是新型光纤材料添加剂。 而硅虽然遍布地球,也就是一般沙子二氧化硅的主要成分,但高纯硅的工艺还没发明,所以提炼技术在初期和锗一样,而且锗半导体三极管的增益大,频率响应好, 尤其适用于低压线路,所以一开始无论美国还是苏联都以锗为第一代晶体管主要材料。 **************************************************************************** 苏联生产晶体管 因为实验室成果要转化为工业化生产必须解决很多问题,他们一开始并没有生产半导体材料的经验,全部工艺设计都是由位于列宁格勒的“斯维特兰娜”电子管厂协 助,因为电子管生产中需要高真空设备。但是在生产中他们发现,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对环境的要求实在太苛刻了,电子管工厂的标准并不适应,所以他们从新设计, 从净化车间,到高纯水制备以至到后来,连烧结单晶的马弗炉的类型,晶体管的电极材料,称重手动线,石墨带材、流程控制时间的秒表等等,这些操作所需的准确 度,及设备都是要达到实验室级的。这个难坏了那些习惯了真空管的家伙们,以至于他们都想撂挑子不干了。 此外,晶体管材料的掺杂、封装技术也是第一次接触,尽管今天看来那些管腿土的掉渣,但在当时都是革命性的工艺。何谓掺杂?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取决于他们的纯 度,完全纯净或本征半导体的导电能力很低,因为他们只含有很少的热运动产生的载流子。某种杂质的添加能极大的增加载流子的数目。这些掺杂质的半导体能接近 金属的导电能力。轻掺杂的半导体可能在每十亿中只有一小部分,但由于半导体对于杂质的极度敏感性,很难制造真正的本征物质,因此实际上半导体器件几乎都是 由掺杂物质制造的。 就这样,1953年年在脉冲星诞生了苏联第一批点接触型锗晶体管КС1和КС8,前者工作在5MHz的放大电路中,后者工作在 1.5MHz-5MHz的振荡电路中。同期,НИИ-160研究所(伊斯托克)也开始生产С1 - С4二极管,产量为几十块/天。 1955年面接触型锗晶体管КСВ-1 和КСВ-2 问世,而同时列宁格勒的“斯维特兰娜”电子管厂也开始生产晶体管。 到1956年,苏维埃第一个硅晶体管П104诞生,这个比美国晚了6年。但是,这还不是问题,尽管有象伯格院士这样的有识之士支持,但苏联仍有不少人反对 晶体管产业化。有些是出于部门利益,有些是出于无知,有些是出于学术分歧,包括苏联半导体权威约飞院士都不支持锗半导体研究,据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王讯回 忆1956年他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进行半导体研究实习的时候说“当时国内的锗、硅半导体材料是根本没有的,在苏联也不重视对锗材料和锗晶体管的研究。 苏联当时半导体界受其权威约飞的控制,只相信他们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半导体热电效应和温差发电等”,所以他们只能按照苏联专家的建议做一般材料研究。 由 于苏联国内的影响,以至于在1956年在苏联部长会议一次讨论中,出现了“晶体管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东西,充其量就是做助听器,让社会保障机构去干 吧!”的结论。这很正常 当时正是苏联紧锣密鼓准备火箭发射和宇航突破的关键时期,由于晶体管技术的不成熟,加上苏联此时又出现了一个电子管技术的突破,因此很多人相信电子管仍然有生命力。 说到苏联晶体管技术发展的时候,我们又得回过头讲讲电子管。听上去有些滑稽,是不是?但是我们如果不说这个电子管,可能你很难理解苏联为什么一直坚持发展电子管和模拟电子技术,即使是苏联在微电子技术奋起直追的同时也不放弃,并直到今天还在发展。 说起电子管,恐怕今天只有一些音响发烧友和退休的电子科技专家们还了解,可以说,现在除了独联体,没有什么国家在大学还讲电子管。但是,就象晶体管开创了信息时代一样,电子管将人类带入电子时代。 由于电子管的特性,一般体积较大,如何缩小体积就成为一个重大课题。在50年代初,随着晶体管固态器件的革命性突破,美国企业开始转向晶体管,但是瓦伦丁 坚信,电子管必定有潜力可挖。1946年,他就开始进行设计,到1953年完成了杆状核心真空管Стержневая радиолампа的设计。 从上面的这2张我们可以看出,瓦伦丁的杆状真空管体积上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不再是那种圆圆胖胖的玻璃管形状,而更重要的是,这种真空管的结构也和传统管有明显不同。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电子管不仅高频性极好,而且几乎克服了电子管相比当时晶体管的种种缺点:坚固,抗振动;工作温度范围:-60~+150度;寿命大于 5000小时,相对于传统的真空管不工作超过500小时,这堪称划时代飞跃!这个“金系列”超小型杆状管系列包括:1Ж17Б, 1Ж18Б, 1Ж24Б, 1Ж26А, 1Ж29Б, 1Ж30Б, 1Ж36Б, 1Ж37Б, 1Ж42А, 1П5Б, 1П22Б-В, 1П24Б-В, 1П32Б, 2П5Б 50年代的早期,和美国的太空竞赛已经在明争暗斗的进行。当时的美国人已经打算在第一个人造卫星上采用晶体管,而此时的苏联,锗晶体管技术还未过关,因为 锗晶体管有着天生的温度工作区狭窄的缺陷,在航天级的设备上应用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在当时,科罗廖夫按照取舍原则,果断决定采用这种电子管,于是瓦伦 丁的这个系列注定要在冷战时期的“大对抗”中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1957年10月4日,莫斯科时间22时28分,苏联第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太空轨道。这颗人造地球卫星为球形,直径58厘米,重83.6公斤。 密封的球体由铝合金制成,里面装满了无线电设备和电池,卫星电源为银锌蓄电池,可供使用2-3个星期。卫星上有两个交替工作的无线电发射器,其功率为1 瓦,信号波长分别为15米和7.5米。卫星外表安有四根杆状天线,长度为2.4到2.9米不等。卫星信号的延续时间为0.3秒,全世界的无线电爱好者都能 在20MHz和40MHz频段上清晰地收听到太空里哔-哔的声音。其中采用了40个功率1瓦的1П24Б发射管。而后来上天的美国卫星,虽然是晶体管,但 发射功率有限,只有60mW,只能用灵敏度高的短波电台收到,瓦伦丁的电子管优势尽显,声耀太空! ************************************************************************ 随着瓦伦丁的杆状电子管的成功,苏联在当时情况下具备了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要素,特别是这些小型管确实具有所需要的稳定可靠的特点,直到世界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上天时的通信、对讲系统都是杆状电子管系统, 苏联国防工业也大量采用了超小型管,著名的产品还有苏联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指令制导系统。苏联第一代反坦克导弹9K11,代号“宝贝Малютка”,北 约代号AT-3“萨格尔(或耐火箱)”,这是苏联20世纪60年代发展和装备部队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采用架式发射,目视瞄准跟踪,手动操纵,有线传输指 令。该弹的苏军代号为9M14。 该导弹于60年开始服役、1965年前苏联红场阅兵时展出,同年装备苏军摩托化步兵团反坦克导弹连,其他原华约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也相继大量装备。1973 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叙利亚曾大量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作战效果。其无线电指令接收机就采用了杆状电子管电路设计。 相比之下,50年代末苏联当时的晶体管技术还不成熟, 60-70年代苏军装备的无线电台基本上都是超小型电子管和晶体管混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 ****************************************************************** 继续介绍信息时代的开端。晶体管的发明弥补了电子管的不足,但工程师们很快又遇到了新的麻烦。虽然那个时代的工程师们因为晶体管发明而备受鼓舞,开始尝试 设计高速计算机,但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把晶体组件变成电路,还是太笨重了,设计的电路有几千米长的线路和上百万个焊点,每个焊点必须使用手工锡焊连 接,相当费时而且成本高,建造它的难度可想而知。 请仔细看D-17B计算机,你就会发现这台计算机是无数块电路板按照扇形排列,当然都是加固安装,以密密麻麻的信号电缆连接起来,这些信号电缆按照航空航 天军标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当我们抽出其中一块,你就会发现,原来电路板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晶体管和阻容元件焊接其上,其复杂程度叫人头大。所以当时科学家和 工程师们仍然希望有更好更先进的技术出现。如果说一个人一生中做出过一项发明,而这一发明不仅革新了我们的工业,而且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那就非杰克· 基尔比和他的集成电路莫属了。 杰克·基尔比1923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杰斐逊城, 从小就对电子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读书时他立志成为一名电气工程师。 后来基尔比进入伊利诺斯大学学习电子学,1947年取得电子工程学学士学位,1950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得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1958 年,34岁的基尔比来到德州仪器公司,从事电路小型化研制。他刚报到没几天,公司全体员工外出度假。按照德州仪器公司当时的惯例,作为一名新员工,他还没 有资格享受长假,所以基尔比就选择独自一人留在实验室工作。他仔细研究了一些电子线路图和设计方案后,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电路中所有的有源器件和无源元 件,都可以在同一块基板上用制作晶体管的办法制作出来。当老板度完假回来时,基尔比已经完成了新方案的设计图。 1958年9月12日,基尔比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基尔比回忆:“当时大家都毫不怀疑,只是担心怎样提高产量”。基尔比转换了思维角度,提出了 一个突破性的想法,便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 几根零乱的电线将五个电子元件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集成电路。虽然它看起来并不美观,但事实证明,其工作效能要比使用离散的部件要高得多。历 史上第一个集成电路出自杰克-基尔比之手。集成电路的发明开拓了电子器件微型化的新纪元,开创了人类硅文明时代,引领人们走进信息社会。它的诞生使微处理 器的出现成为了可能,也使计算机走进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集成电路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中,芯片无处不在。到2000年,集 成电路问世42年以后,基尔比因集成电路的发明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曾经这样评价基尔比:“为现代信息技术奠定了基础”。这迟来 42年的诺贝尔奖对于基尔比来说实属不易,这也许和他只有硕士学位有关,另外就是业界对于集成电路的发明是工业发明还是科学发现一直有争议。不管怎么说, 基尔比获此殊荣当之无愧,集成电路的发明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9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当下中国和前苏联的差别
热度 1 gordon 2016-12-23 17:44
当下中国和前苏联的差别 最大的差别就是当下中国有钱哪 你可以玩间接战略,我也可以玩间接战略嘛 ***************************************************************************** 呵呵
31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的崛起
热度 1 gordon 2016-12-23 13:22
在20世纪20年代,当美国由于郊区住房建筑、汽车和耐用消费品的新阶段所刺激而继续向前发展的时候, 欧洲相对地说来却落后了。 ******************************************************************************* 其实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规模效应。 欧洲市场不是一个整体,分散的小国家 所以,“福特制” 只能在苏联生根发芽,在其它欧洲国家反而不明显。 除了法国外。 ******************************************************************************* 英国是因为国家小,战后恢复很困难。 德国是因为战败国 注:为了一个大市场,大规模生产汽车的想法,其它国家不具备 ******************************************************************************* 其实如果看福特自传的话,那些合金啊,之类的 是在赛车比赛中,法国车采用这种结构。(法国本来就是奢侈品的老大) 所以, 福特说,我也要用这种好东西,法国的好东西 。钢铁厂造不出来,我就要自己建设钢铁厂。
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日军的 90野炮(苏联 的zis-3)—— 从90野炮 窥探 满洲工业的发展 ... ... ... ...
gordon 2016-12-3 14:54
自20年以后,日本陆军就开始打算新型野炮了,但当时因为八八舰队,搞得日本陆军很差钱,后来又是关东大地震,又是经济萧条,对于炮兵新技术的发展,当时日军还是考虑依赖国外的技术,并派出了赴外考察团,最后焦点集中在施耐德公司身上。由施耐德公司提供设计和技术转让。 1928年施耐德开始着手设计新炮,1930年经过数轮的修改,样炮完成,31年完成设计定型,32年 开始在大阪兵工厂生产并命名为90式野炮。 90式野炮比38式野炮重了三百公斤,参谋本部担负作战的部门对新型火炮过重非常不满,但新炮由第2师团携带参加了九一八后的实战,反馈认为多出的射程比多出的重量更划算,90式火炮正式进入生产,但产量不高,只2百门。 1931年就开始对90式火炮前车可以用汽车牵引进行研究,3月开始研究前车用的悬挂装置,32年5月开始设计,1934年完成,1935年8月投入生产,使用这种带悬挂装置的火炮前车后,90式野炮就可以由汽车进行拖曳了 1931年在研究火炮前车的同时,开始研究带悬挂装置的90式野炮,1933年6月开始设计带橡胶轮胎和悬挂装置的90式野炮,1935年8月9日完成定型,命名为机动90式野炮,最终生产了六百门左右 **************************************************************************** 以日本参谋本部的立场,对重量过重的九十式野炮机动力下滑有所质疑,因此一度建议停止开发转研发性能较差但是机动性较好的野炮;不过因为 关东军第2师团炮兵部队 的使用意见认为九十式的射程优势足以弥补机动性的不足,最后高层接受 前线的意见 继续进行九十式野炮的生产。 注:这款火炮呢,以骡马炮兵的角度看,确实比较重。但从摩托化炮兵看,就没有那个顾虑了。 **************************************************************************** 90式野炮和38式野炮一样用六匹挽马拖曳,也可汽车拖曳。 90式机动野炮理论上由98式4吨拖拉机/牵引车拖曳 90式机动野炮价格是2万日元,不过98式拖拉机要3万8千日元 注:汽车呢,也用到很多合金。(可以想象当年日本多么落后了) **************************************************************************** 在九十式野炮量产的时间点西方各国已经开始将榴弹炮从马拖曳进化为用卡车或是半履带车拖曳,日本也跟随上机械化的脚步。当时日军计划将现有的马弋式底座更换为可供机械车辆拖运,在1931年3月时开始进行九十式炮架安装辅助轮悬吊系统的先期研究,1932年5月进行试制,1934年完成 。改装后的传统火炮装上九十式野炮机动台车即可以车辆运输,不过专业的牵引车在1934年尚未服役,因此这些改造版本仅由一般车辆进行拖运。 除了改造版,日军也积极的进行真正的机械化榴炮改造,并在1933年开始重新设计机械化专用的九十式野炮炮架 。主要修改点为将原本木轮更换为80厘米的实体橡胶轮胎,除此之外车轮还安装了悬吊系统以维持高速拖曳下稳定行驶,这款改良型相关测试于1935年3月23日完成,日本陆军在同年的8月9日给予“机动九十式野炮”的正式名称 。拖曳九十式野炮的牵引车为九四式四吨牵引车(1934年服役)和改良型的九八式四吨牵引车(1938年服役)。 机械化的机动九十式野炮最后生产了将近6百门,但是专业的机械化炮兵连要等到1942年才开始编组。 自走化 除了机械化以外,1939年后陆军也尝试将此款榴弹炮安装在装甲车辆底盘上成为自行火炮,将炮口制退器拆除的九十式野炮于1941年安装在九七式中坦克并完成测试。虽然装甲部队以及炮兵部队对这款新装备都抱持着极大兴趣并迅速编入部队,但因为本位主义影响因此同款武装在两个部队名称完全不同,炮兵部队称这款装备为一式7.5厘米自行火炮,装甲部队称为一式炮坦克,这也是兵器发展史上的少数特例。 反坦克炮化 由于日本开发的反坦克炮在效能上极为差劲,而九十式野炮在弹道表现以及初速上还算良好,因此日本陆军也将这款榴弹炮修改为坦克炮并装载在三式中坦克以及三式炮坦克上并开发穿甲弹以供运用,而当时美军的M4中坦克搭载75毫米主炮也是法国士乃德公司1897年型榴弹炮的修改版。 实战成果与评价 在经过短暂的测试后,九十式野炮于1931年少量编入关东军第二师团进行测试,于918事变以及之后在中国的大小冲突皆有参战纪录。但实战部队对这款榴炮的评价贬多于褒,主要原因出于九十式野炮太重也太贵。 日本炮兵编队1门75毫米野炮会分配到12匹马进行相关炮兵装备拖运,火炮分配到的马匹为6匹, 6匹马的拖力在改良型三八式野炮的测试中已经确定无法负 荷 ,更别说是更重的九十式野炮;虽然炮兵部队一度有提出增加军马编制来适应日后更重火炮的发展,但是牵涉层面太广被高层回绝,在后勤无法支撑的状况下炮兵 部队无法换装九十式, 机械化虽然可以有效治本,但日本贫弱的车辆工业使得牵引车无法大量配发 ,这种后勤不足的结果使得日本炮兵部队对于非机械化的九十式野 炮的意愿不高,最后只少量采购了一百多门,直到简化型九五式野炮以及机械化拖曳方式出现才开始进行少量采购。 除了重量问题以外,新技术的引入日本没有完全消化也影响到火炮的表现,九十式野炮所采用的自紧炮身制程炮身有磨损过快的寿命问题以及精度不佳的毛病, 火炮 炮管的寿命仅4700发以内 ,这点对需要大量发射炮弹的炮兵部队而言几乎无法接受,进而拒绝采购装备,重量以及寿命问题使得日军到1939年采购的九十式 野炮数量仅有24门,诺门罕战役时即因为炮兵世代差距而付出代价。 1939年爆发的诺门罕战役当时在第1坦克团安冈支队装备了机动九十式野炮8门,整场战斗中其长射程为少数与苏联使用火炮平起平坐的装备。虽然战役中展现 出其存在价值,但是日本参谋本部仍然因为重量因素不愿意大量采购,对于此点日本高层的结论是“ 既然马匹拖不动的话那就直接装在车上 ”。加上诺门罕时九十式 野炮曾对苏联坦克进行射击并成功击毁,因此九十式野炮日后导向自行火炮化以及反坦克炮化的契机。 1941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九十式野炮广泛装备在对盟军的作战部队,虽然没有单一明显战果,但是拥有与西方各国同等级火炮也显著提升了日军攻击火力,对于 日军在东南亚攻势有正面帮助;而自行火炮化的一式7.5厘米自行火炮在1945年的吕宋岛战役也是少数可以在500米外击破当时美军主力M4中坦克而且还 可自力移动的武装,到后期由于九十式野炮的多用途因此日本方面称九十式野炮为日本版的ZIS-3。 **************************************************************************** 蒋介石美械师那个配置,不论是战防炮、还是美榴炮,都是打坦克的(这是国防军,和日军作战的装备) 大量的日械弃之不用,这都是施耐德的装备啊。 当年招标的时候,施耐德还投过标呢。不过最后,选择了德械而已。( 军火贸易不仅仅是一个武器问题 ,还涉及 外交) 类似全德械啊,还针对中国战场进行了优化,我去 更不用说,它 远战炮群还用了 280 榴 , “ 三十二倍十五榴 ” 是吗? 整个就是德械师的翻版,完美
10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卫星上天” 之前,苏联模式都是很先进的
gordon 2016-12-2 09:42
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卫星发射升空了。 苏联发射的这枚卫星代号为PS-1,意为"最简卫星1号",PS是俄文"最简卫星"的缩写。这颗卫星为球型,铝合金外壳,外置4根天线,长度分别为2.4米和2.9米。卫星直径58厘米,重量83.6公斤。卫星设计成球型,据说这样可以更多更好地安装科学仪器。 ********************************************************************************* 虽然说每一个人都有其创造力,但还是依赖于平台的 在1958年以前,苏联模式 都是很先进的 1958年开始,美国开始追赶苏联 ********************************************************************************* 1958年台海危机时赫鲁晓夫对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讽刺 总统阁下: 您不觉得把军舰调来调去, 在很大程度上至少是对于拥有现代武器的国家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么? 水上舰队全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威力空前强大、作用空前迅速的核武器和火箭武器的时代, 这些过去曾经是可怕的海军军舰实际上只能用作礼节上的访问和鸣鸣礼炮而已, 对了,它们还可以作为适当类型的火箭的打靶目标。
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解放战争” —— 苏联体制的胜利
热度 1 gordon 2016-11-29 11:25
其实没什么可谈论的 结论很明显, 苏联体制的胜利 ****************************************************************** 从经济 从军事,英雄孟良崮,开始四四、五五 了 苏军不是三三制,和英军一样,四四、五五 注: 粟裕同志说这个事,最有意思。 “ 同志们,未免把整编七十四师 想象的太愚蠢” 哈哈哈 ****************************************************************** 甚至在 朝鲜战争前, 处理战后问题,这种体制的 “优越性” 是非常强的 关键是一直没有人论证这个东西 各个方面,散落在 “当事人的回忆录” 。 缺乏一个综合论证 ****************************************************************** 以后的发展参考这个: Bringing Society Back In: Symbols, Practices, and Institutional Contradictions 《日本经济的悖论—— 繁荣与停滞的制度性根源》 ****************************************************************** Institutional logic 内在矛盾之所以是内在矛盾,是由于一种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在形成期中,制度而对的各方而任务往往是某一方面显得很突出, 使制度运行的逻辑在解决一方而问题的能力过于发达,从而导致制度在解决其他问题上的能力相对薄弱 (Kester,1997)。这种情况常会引起一种逻辑上的矛盾,因为在一种制度的生命周期内,它面对的任务环境往往会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发生时,在处理新任务上的任何薄弱点都可能导致制度逻辑出现故障。 而且,由于制度在碰到新问题时总倾向于用已建立的制度逻辑来处理,这种内在矛盾往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恶化。
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对苏联的研究 —— 引进移民是对的
热度 1 gordon 2016-11-28 03:42
好早以前,我就研究过这个问题 但要考虑社会影响,这不是个小事情 *********************************************************************** 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 “安生” 下来,别瞎折腾 放弃 “超英赶美” *********************************************************************** 这都不是屌丝能决定的事情 “肉食者” 想全球称霸,老百姓有什么办法。 注:前面已经出了个主意了, 就是 “搞金融” 其它的不靠谱 *********************************************************************** 鸟跟鱼,是两种不同的东东 你让鱼会飞,这确实很困难 科学家也没有什么办法, *********************************************************************** 但是,你要问 “怎么超越 苏联的困境” ,那就是这样,“搞金融,引进移民” *********************************************************************** 需求这个事情,不是科学家定的 *********************************************************************** “变形手术”,医生只是能做这个,到底做不做呢,那是患者的事情
295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西班牙内战中的苏联坦克 —— 直觉与启发式
gordon 2016-11-27 06:23
一般性,十有八九 都有问题 只是给一个启发式的思路,并不代表能解决实际问题 PU-36的部分问题是它只提出了坦克作战的最宽泛的指导原则,没有预见到坦克部队在战斗中将遇到的实际的各种困难 。 ****************************************************************** 大家都知道鼓吹以小型和具有极大机动性的机械化军队进行战争的理论,这一理论是英国的富勒和利德尔-哈特 提出来的。 不过,英军远远没有按照在欧洲被认为是英国理论的这一理论去发展 。法国军队通过有条不紊地使用步兵、炮兵和坦克来组织战斗,远离法国卓越的军事 作家戴高乐 提出的建议。 意大利军队无疑普遍承认杜黑将军的理论,但在西班牙国内战争前线却完全没有遵循这位将军的遗训,而企图通过步兵兵团的战斗行动寻找出路 。 ———— 《论工农红军新野战 条令 》 按:本文原载1937年5月6日《红星报》,是作者公开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在此文发表的同月,图哈切夫斯基被免去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兼军训部长职务,改任军区司令员。但刚到任(一说在赴任途中)即被逮捕,并于6月11日被枪决。 这个条令,就是《工农红军1936年暂时野战条令》,“西班牙内战经验” 的总结 ****************************************************************** 布柳赫尔 vs 尾高龟藏,在张鼓峰 也碰到了问题 在德国人 取得辉煌之前,装甲部队的作用是令人生疑的 ****************************************************************** 1941 年春,对1939年野战条令草案进行了修改,大纵深战斗的概念被确定为“诸兵种合同战斗”。 ****************************************************************** 组织和通讯 苏军和日、德相比,组织过于僵化。 (巴黎高工、高师的后果) 跟美、德 相比,通讯又不如 (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德国有工厂) 苏联真正战胜德国,还是因为外交的胜利。 盟军对德国的轰炸,使得苏联的飞机质量相对德国有所提升。 参考阅读: 二战苏军纵深防御作战述评 —— 1943年条令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60730
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西班牙内战中的苏联坦克(转)
gordon 2016-11-27 06:05
西班牙内战中苏联坦克的使用是个有关军事技术创新的潜力和带来问题的令人感兴趣的例子。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成规模使用装甲力量的战争,西班牙内战被一些观察家认为为有关坦克的未来角色和坦克战的争论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同时另一些人则质疑由于在西班牙使用的坦克规模太小,战术简单及西班牙内战的特殊性,这些经验教训能否影响到主要的强国的军队。对于苏联红军来说,西班牙内战的经验对坦克技术的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战术层面,许多教训被忽视,歪曲或误解了。 面对德国和意大利向反叛的佛朗哥的“民族主义”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斯大林决定向内战中的共和国军队派出军援。1936年9月,第一批坦克和坦克专家乘船开赴西班牙。货船Komsomol号于1936年10月12日抵达卡塔赫那港,运来了50辆T-26轻型坦克和51名“志愿”的坦克专家(由于苏联参加了“不干涉委员会”Non-Intervention Committee,因此称志愿者)。同时,马德里苏联使馆的武官符拉基米尔·戈列夫上校(Kombrig Vladimir Gorev,当时的苏军没有采用传统的军衔,而是用与职务相关的名称,Kombrig大致相当于上校),安排在离卡塔赫那港约90公里的穆尔西亚省的阿尔切纳(Archena)建立了一个训练中心。苏联政府并不打算为派到西班牙的坦克配备苏联乘员,而是训练西班牙人来操作它们。在内战的许多时间里,阿尔切纳一直都是共和国军坦克部队的训练和技术中心。 T-26轻型坦克是当时红军的标准步兵坦克,并且是二次大战前生产最多的苏联坦克。实际上,她的产量比30年代世界上其他所有坦克的总和还要多。T-26是许可证生产的英国维克斯6吨轻型坦克的翻版,但炮塔和火炮为苏联设计。苏联红军和当时的一般欧洲国家的做法一样,同时使用数种用于特定目的的坦克。速度较慢的T-26坦克用来为红军步兵师提供支援,而BT-5“快速坦克”则打算用于骑兵部队及纵深突破,很象同时代的英国巡洋坦克。由于战争的特性,T-26是战争期间送往西班牙的坦克的主要型号,占总共331辆中的281辆。T-26用于支援步兵并不理想。她装甲薄,在当时的反坦克炮面前显得很脆弱。相反,更新一代的步兵坦克,如法国的雷诺R-35和英国的“马蒂尔达”I型的装甲防护要好得多。但T-26在火力上占优势,装备了一门45毫米两用炮,比同时代的英法步兵坦克的武器更加有效多用。 最初在阿尔切纳的训练计划由塞门·M·克里沃申上校( Semen M. Krivoshein)负责。虽然最初计划仅限于使用苏联人员进行教练,但10月底,马德里附近的共和国军的形势非常糟糕,以致苏联武官V. 戈列夫批准从阿尔切纳的人员中组成一些临时的战斗编队前去加强马德里前线。至少三个小型的战斗群被派到前线,一个由A·诺瓦克上尉(Komrot A. Novak)指挥,包括6辆BA-3装甲汽车和7辆T-26坦克,一个由比亚坎萨斯(P. Villakansas)少校指挥的西班牙坦克排,还有一个由保尔·阿尔曼少校(Kombat Paul Arman)指挥的加强连规模的编队。前面两个编队于1936年10月27日晚投入战斗,但作用有限。共和国军的坦克部队的首次有效的战斗是在10月29日早晨,由Arman的部分成军的第1坦克营进行。 阿尔曼是个活跃的拉托维亚人,俄国内战起就在布尔什维克的队伍中服役,接着作为一个间谍进入拉托维亚陆军直到1926年回到苏联红军。完成红军的军官课程后,来西班牙前在一个BT快速坦克团里担任连长。阿尔曼被挑选出担任第一个训练群的头儿,因为与大部分红军军官不同,他会说几种西欧语言。阿尔曼挑选了最好的苏联乘员,与一些新的西班牙乘员混合,总共34名苏联人和11个西班牙人。在与前线的一名西班牙将军的谈话中,据称阿尔曼妙语生花:“形势并没有那么绝望。他们有15000士兵,我们有15辆坦克,因此力量是相等的!”1936年10月29日早晨,阿尔曼的连被派去支援由Lister旅和Bueno旅发动的对Sesena村的意大利和民族主义军队的步兵进攻,该地位于马德里南方的要道。 对Sesena村的进攻显露出在西班牙的条件下坦克的战术运用的问题和潜力。西班牙步兵没有受过与坦克协同的训练,而阿尔曼也没有耐心等待步兵。因此他命令没有步兵伴随的坦克前进。他的15辆坦克中的3辆,马上在进村的路上被地雷炸坏,这是全新的经历,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反坦克地雷很少。躲过村西郊的民族主义军的野战炮连阵地后,阿尔曼迫近攻击村里的民族主义军的主阵地。在街道的战斗中,他的一辆坦克被装汽油的燃烧瓶摧毁,这是“莫洛托夫鸡尾酒瓶”在西班牙首次用于战斗。在向村里的民族主义军射击后,阿尔曼带领他的连向东冲出村子,试图从后面进攻。在越过一个野战炮连阵地后,T-26坦克遭遇了3辆民族主义军第1坦克连的CV 3/35超轻型坦克,这些小车仅装备了机枪,它们对阿尔曼的反击因此也是毫无希望的。一辆CV 3/35在近距离被坦克炮摧毁,另一辆被大得多的T-26推到沟里翻了个个。到了中午,阿尔曼的坦克群穿过了Esquivias村,向南到Borax,转了个圈,最后停在Sesena村东南郊的一处小树林里。经过休息,坦克群再度进攻村里的民族主义军,这次是从敌人的战线后,并从西南冲出村子,与共和国军会和。在袭击中,他的坦克有三辆被“莫洛托夫鸡尾酒瓶”和炮火击毁,还有三辆受损,人员方面,4名苏联人和4名西班牙人阵亡,6人负伤。阿尔曼声称他的坦克群摧毁了敌人两个步兵营和两个骑兵中队,10门75毫米野战炮,2辆超轻型坦克,20-30辆卡车,5-8辆汽车,一些坦克运输车并缴获两门野战炮。尽管阿尔曼的袭击对于苦恼的共和国军有着心理上的提升,但总的反击(坦克群是其一部分)却由于没有计划中的坦克支援步兵未能冲进村里而失败了。Sesena村的步坦间的缺乏协同在西班牙的战争中很有典型性。 在围绕Sesena村的几天战斗后,分散的共和国军坦克编队统一编成由克里沃申上校指挥的Aranjuez群,有48辆坦克和9辆装甲汽车。但并没有集中使用装甲部队,阿尔曼的连再次被派去支援Lister旅,克里沃申的其他部队则掩护共和国军主力撤回马德里。共和国军无力阻止民族主义军的屠杀,尽管克里沃申的分散的装甲部队的表现得到了普遍的赞扬。Aranjuez群参加了1936年11月4-5日的贝拉斯科的特雷洪(Torrejon de Velasco)和巴尔德莫罗的战斗,1936年11月13日在Cerro de los Angeles郊区的反击以及12月中在马德里的连续不断的战斗。 战前的西班牙陆军有两个坦克团:第1坦克团驻马德里,第2坦克团在萨拉戈萨。大部分第1坦克团的军人站在共和国一边,他们老旧的一战时的法国雷诺FT坦克整合成一个连,由D·珀哥丁(D. Pogodin)指挥,在马德里战斗中支援克里沃申的坦克部队。 在马德里的苏联顾问团给莫斯科送去了如下的评价:“阿尔曼的坦克群创造了真正的奇迹。完全可以肯定如果在马德里的第一阶段的防御中没有战斗机群和阿尔曼的坦克,城市的防御将是灾难性的局面。无法确切完整地描绘坦克兵的英雄主义,他们防止了步兵的溃退,他们总是在最前面,他们单独与敌炮兵连作战,他们破坏了敌人的作战计划。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坦克技术的优势,堪称典范,他们从不拒绝或质疑指派的任务。坦克战斗一整天,晚上回到支援基地修理车辆,第二天早晨又重返战场。阿尔曼的坦克群的所有人员的表现清晰地展现出英雄主义的最好例子以及我们的人的机智。” 到了1936年12月中马德里被围时,克里沃申的小小的装甲部队大部耗尽,不仅由于战斗伤亡,还因为坦克自身的机械损耗。 三十年代的坦克没有二战时的那么结实强健。T-26轻型坦克在150摩托小时后就需要到地区修理站进行中级检修,每600摩托小时要进工厂检修 。当时的劣质汽油常导致发动机结焦,火花塞结垢,或其他使坦克不能动弹的问题。履带和履带销在行驶500英里后就快磨损坏了;侧离合损耗严重,在艰苦的越野行驶时动力传动系统逐渐被震离原位。在保卫马德里的孤注一掷的战斗中,阿尔曼的连到12月中共积累了超过800战斗小时,远超过条令,这使许多坦克无法再使用。克里沃申的其他单位也没有好到那里,经验不足的西班牙车组人员不能进行战场修理,他们对坦克驾驶的不熟悉导致经常性的离合器和传动系统的故障。在马德里地区没有现成的维修设施,而零备件几乎没有。克里沃申的坦克部队在直接支援保卫马德里的共和国军的任务取得了成功,但已经不可能在以后的战斗中再使用这支部队了。 1936年秋的坦克战斗的直接教训主要是有关如何使部队保持战斗状态的技术方面的问题。红军还没有进行过离开和平时期训练基地的较长时间的坦克作战,因此西班牙的战斗经验令从一战起就困扰于日常技术问题的坦克兵们眼界大开。实际上,直到1932-1933年,红军只有很少量的坦克和卡车,其坦克力量的扩张及依赖于准备不足的应征士兵超过了其维持一支高质量的技术专家骨干队伍的能力。还有从第一次战斗就表明, 坦克部队不能够不间断地使用,象步兵一样夜以继日,必须小心节省只用于最重要的任务 。 新的西班牙坦克乘员的状况令人沮丧,按红军的惯例一般安排资历较浅的乘员担任驾驶,因此没有经验的西班牙人就成了驾驶员,这导致不正常的高故障率 ,迫使克里沃申的部队重新安排车组人员的分工,车长常常充任驾驶员以使坦克运转起来。但这严重影响了坦克的战斗力因为在分开的驾驶舱里的有经验的苏联坦克手无法指挥坦克及炮手射击。为了延长坦克的寿命,当部队必须运动超过几公里时, 苏联坦克部队开始使用火车或重型卡车来运输坦克。这是从西班牙陆军那儿学来的技术,后者使用法国雷诺FT坦克并采用了法国的这一做法 ,这与苏联的显然不同。 早期战斗有关战术方面的经验很少。坦克和它们用来支援的步兵的协同非常之差。作战前没有进行过坦克和步兵的合作战术的训练。坦克连也很少有与同一个步兵单位一起超过几天,因此无从积累经验。当时,由于战况的紧急及装备的糟糕的技术状况,这并没有被当做一个急迫的问题。共和国军无法将坦克部队从战斗中抽出进行协同的训练,而克里沃申所部 也不愿把珍贵的摩托小时用于与西班牙步兵的训练 。1937年1月,克里沃申和阿尔曼被召回莫斯科休养并向红军高级领导人汇报。 由于意大利和德国明显地违反不干涉政策向佛朗哥军队派去更多的军队和武器,斯大林决定加强其在西班牙的分谴队。当保卫马德里的战斗在继续时,第二批约200名苏联坦克手和坦克专家乘轮船Chicherin号于1936年11月26日抵达。这是来自驻旧多洛加(Stara Doroga)的白俄罗斯军区的第4独立(轻型)坦克旅的骨干队伍,由D·G·帕甫洛夫上校(Kombrig D. G. Pavlov)指挥。准备在阿切纳训练营用这些组成第1装甲旅(1.a Brigada Blindada)。该单位的较大规模并不表明在西班牙的苏联顾问团计划指挥集中使用坦克部队的大规模行动。红军的轻型坦克旅只是用来为合成兵种部队或步兵部队提供支援,其编组允许在作战时将单独的坦克营配置给步兵师。但是, 旅的结构包含一个比克里沃申的部队更复杂完备的后勤系统,这将有助于解决困扰在西班牙的第一批苏联坦克部队的严重的车辆维护问题 。帕夫洛夫在西班牙的旅只有红军标准的轻型坦克旅的约三分之一规模,名义上有96辆坦克,但在整个冬天和春天的战斗中很少有超过60辆。以克里沃申部为例,由于没有足够的苏联乘员,只能使用西班牙人员。这通常意味着:苏联驾驶员,连排长,和西班牙的炮塔人员。在西班牙战争中总共有351名苏联坦克手,但从可得到的部队记录,总数在任何 时期都不超过160人,通常不超过100人。帕夫洛夫的旅吸收了克里沃申剩余的部队,他们组成了第1坦克营。 帕甫洛夫部分建成的旅于1937年1月初被急急投入战斗,手头只有47辆坦克。装备最好的是新成立的由Kombat M. P. Petrov指挥的第2坦克营。作战意图是为于1937年1月11日在马德里西部前线从拉斯罗萨斯(Las Rosas)向Majadahonda进攻的第12和14国际旅提供支持。攻击开始时并没有得到计划中的炮兵或空中支援。与先前和西班牙军队的协同相反,与国际旅步兵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成功。坦克在突破以加固的石屋为基础的防线时卓有成效。 但是,在最初的防线被坦克和步兵突破后,步兵便无法跟上坦克,彼此分离 。坦克部队可以更深地穿透民族主义军的阵地,但就如同阿尔曼先前的战斗所表明的,没有伴随步兵的深入是没有效果的。在三天的战斗中,该部损失了5辆坦克,主要被敌人的反坦克炮击毁。当苏联人对共和国政府的援助增加的同时,德意也在增加对民族主义军的支援。 共和国军坦克的天敌是德国37毫米PAK36反坦克炮,而意大利的47毫米步兵炮有时也取得战果 。 Majadahonda攻势马上结束了,而民族主义军将他们对马德里进攻的焦点转到了沿哈拉马(Jarama)河的东南部战线。帕甫洛夫的坦克穿过城市,被运到新的战线,并被打散成小的连级分遣队加强到共和国军的战线中。 就象法国人在一战时发现的那样,坦克的存在对士气低落的步兵有一种很强的心理上的加强 ,整个马德里防线都强烈要求坦克支援。尽管在近几周的战斗中蒙受损失,随着坦克乘员的增加及更多战损坦克的修复,坦克旅的实力增加到60辆坦克。在帕甫洛夫的分散到各部的坦克部队的支持下,共和国军甚至转入了反攻。 苏联顾问团给莫斯科的报告并没有肯定有关哈拉马河的作战行动。在进攻中,步坦协同非常差。战场上民族主义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更多,结果共和国军坦克损失严重,有时接近35-40%。 地形并不利于展开大的编队,少有超过连级10辆的规模 。但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功。1937年2月14日,该旅更集中地使用兵力,在与第24步兵旅一起发起的反击中,压倒了一支民族主义军的主力部队,使之死伤约一千人。二月底,帕甫洛夫旅再度集中兵力支援国际旅进攻Pingarron。光2月27日一天,坦克旅就对民族主义军阵地发起了5次攻击,但遭反坦克炮打击,损失惨重。民族主义军炮兵一次就摧毁了8辆坦克,以致苏联炮兵专家库里克(Komkor G. I. Kulik)不无讽刺地评论道, 反坦克炮可以横扫战场上的坦克,就如同机枪扫倒步兵。 3月,前线又一次移动,这一次是马德里的北方,意大利人在瓜达拉哈拉开始了进攻。帕甫洛夫旅又一次被召救火,被运到新的战场。在战役的初始阶段,帕甫洛夫旅被用于防御,抵挡意军的主攻。1937年3月13日,少数坦克间的战斗中的一次发生了,共和国军的T-26坦克在Trijueque附近向一个意大利CV.3/35坦克连开火,击毁5辆,重创另2辆。还有许多与意军的小规模遭遇,意大利坦克兵很快就不敢与有T-26坦克支持的共和国军后卫部队接触了。当意大利“志愿军”(CTV)的进攻衰竭后,共和国军以帕甫洛夫的坦克为先导转入反攻。3月18日,三个共和国军步兵旅在坦克支援下击溃了意军先头部队,夺取了Brihuega城。当天战斗结束时,帕甫洛夫旅遭到非常大的损失(敌人火力及机械故障),瓜达拉哈拉战斗开始时该旅有60辆坦克,此时仅能派出9辆追击撤退的意军。共和国军没有足够的坦克支援,无法扩大他们的胜利。 1937年3月,帕甫洛夫的部队得到了很大的装备和人力的加强,两艘运输船从苏联运来100辆崭新的T-26坦克。这几乎相当于苏联介入以来提供的坦克的总和。最大的问题是要训练足够的西班牙坦克兵来使用它们。许多苏联军官对西班牙坦克手很不看好, 于是从评价好得多的国际旅中征招新兵。因为西班牙的训练条件使受训人数有限,这些外国志愿者便被送到苏联的高尔基的坦克学校 。第一批完成学习的分队回到西班牙正赶上参加1937年夏的布鲁内特(Brunete)战役。 5月底,帕甫洛夫将坦克旅的指挥权交给鲁多夫特上校(Kombrig Rudoft),6月与其他一些主要的在西班牙的苏联顾问回到莫斯科向斯大林和军事委员会汇报。由于1937年春新坦克的大量涌入,将在西班牙的坦克营数量由3个增加到4个成为可能。这些新的单位,以及其他战线对坦克支援的迫切需要,使当局决定在37年春夏新建3个装甲旅。与第1装甲旅不同,这些新的旅只有一个坦克营,还有两个当地制造的装甲汽车营。人员全是西班牙人,他们的火力和机动性都不如第1装甲旅,且直到1937年晚些时候才具备作战能力。 运到西班牙的苏联坦克 到达日期 运载船只 数量 类型 36年10月12日 Komsomol 50辆T-26 轻型坦克 36年11月25日 Cabo Palos 37辆T-26 轻型坦克 36年11月30日 Marc Caribo 19辆T-26 轻型坦克 37年3月6日 Cabo Santo Tomas 60辆T-26 轻型坦克 37年3月8日 Darro 40辆T-26 轻型坦克 37年5月7日 Cabo Palos 50辆T-26 轻型坦克 37年8月10日 Cabo San Agustin 50辆BT-5 快速坦克 38年3月13日 Gravelines 25辆T-26 轻型坦克 到了布鲁内特攻势时,第1装甲旅的力量已经提升到三个坦克营的满编水平,还有新建营的约30辆坦克作为后备。这使得共和国军的装甲力量达到129辆T-26坦克及43辆BA-3和FAI装甲车。根据进攻计划,第1和第4营的70辆坦克和20辆装甲车将用来支援第5军和第18军的主攻(每个军配1个坦克营),而第2营以30辆坦克和10辆装甲车支援在马德里东南由第2暂编军单独发动的的进攻。 布鲁内特攻势试图以一次全面进攻解救马德里,从首都的西部到东南部展开,诱捕在马德里南边要道上的民族主义军。7月6日,第18军在加拿大新镇(Villanueva de la Canada)的进攻开局糟糕。坦克营越过一片开阔地,后面跟随着第34师的步兵。但在离城500-600米处,坦克被民族主义军两门隐蔽很好的 反坦克炮和两门野炮 所阻。请求了炮兵和空中支援。但接着的4次进攻也没有能够消除城里的抵抗。两门德制37毫米炮中的一门布置在教堂的尖塔里,击毁了一打坦克。城镇最后被第15师攻克,但第18军在第一天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虽然第5军要顺利一些,但也没有达到主要的目的。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坦克被用来支援一系列较小的就近的进攻,但大都没能拔除得到加强的民族主义军阵地。即使算上后备坦克营,到了7月11日,在布鲁内特地域的第1装甲旅减少到只有38辆坦克,全部用来支援第5军。1937年7月18日,民族主义军转入进攻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共和国军。但也无法攻克共和国军阵地,月底,战役以僵局结束。 由于媒体的大量报道,布鲁内特比其他西班牙内战中的坦克作战吸引了更多的西方军事分析家。坦克在敌反坦克炮火中无法前进的事实被许多人引用,作为坦克在战争中无法保持机动能力的证据。 甚至著名的英国坦克倡导者利德尔·哈特也因为西班牙的经验产生了疑问 。但对另外一些观察家来说,(在西班牙)坦克运用不当,且质疑是否能够从西班牙得到许多的有用的经验教训。英国坦克倡导者J.F.C.富勒少将评论道:“战斗不是用陈词滥调和利德尔·哈特主义打赢的。”他不同意大部分报纸关于装甲的评论,而将坦克在西班牙的不佳表现归因于战术的缺乏。俄国人对布鲁内特战役的教训的评价甚少关注坦克作战而集中在共和国军步兵的低素质,不能持续地与坦克和炮兵有效协同,以及炮兵在协助进攻作战时缺乏灵活性。评论还指出 主攻发起地域敌方的反坦克炮和炮兵密度异常高 ,每公里有26.6门炮,而战线平均为13.8门/公里。 最后的增援 国际坦克团是最后一个部署到西班牙的苏联坦克单位。到1937年夏,苏联运到西班牙装备各营共256辆T-26坦克。最后一批50辆是BT-5快速坦克。与T-26轻型坦克相反,BT-5快速坦克设计用于纵深突破作战,而非步兵密切支援。它们是许可生产的美国克里斯蒂坦克的翻版,但炮塔和火炮为苏联设计,且与T-26的一样。 它们被苏联顾问认为是在西班牙的最现代化和最好的坦克 ,在37年夏末秋初一直储备着,等待时机发挥最大的效能。帕甫洛夫的第1装甲旅是为近距步兵支援而训练并装备起来的,而康德里亚切夫(Kondryatev)的单位则是从苏联的第一个机械化编队——驻纳罗福明斯克的第5卡里诺夫斯基(Kalinovskiy)机械化军中成立的,该部是图哈切夫斯基的纵深突破作战试验的样板部队。在红军部署到西班牙的其他部队中,苏联乘员只占团的人员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国际坦克团得到了西班牙受训人员及1937年春派到高尔基的苏联坦克学校的国际旅人员中的精华。该单位的训练,尽管优于其他共和国军坦克部队,但还远没有完成。为了保持装备的良好的机械状况,训练仅限于静态的练习,而没有机会进行排,连级的野外训练。对于许多在西班牙的苏联顾问来说,国际坦克团是显示现代战场上坦克威力的最后也是最好的机会。这一期望将被1937年秋的萨拉戈萨战役所粉碎。 从37年8月起,北方的共和国军就在阿拉贡地区与民族主义军作战,最后于9月6日夺取了贝尔奇特城。10月初,计划对在通往萨拉戈萨的路上的丰特斯·德·埃布罗发动攻势。直接的目标是夺取该城,但希望通过使用国际坦克团能够突破到萨拉戈萨。对城市的进攻将由Karol (Walter) Swierczewski将军的第35师进行,该师由第11和15国际旅组成。使用坦克部队的准备既粗心又不足。国际坦克团于进攻前一晚23:00接到命令,并于当晚急行军50公里到达集结地域。到达并在前线附近加油后,在进攻前两小时才得知坦克要搭载步兵攻击。这个决定遭到苏联顾问及坦克团军官的反对,认为这样步兵太危险了。BT-5坦克并不很适合搭载步兵,战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试验。虽然准备搭载坦克的第15国际旅的步兵被认为是很好的部队,但伴随进攻的则是因拒绝离开战壕而声名狼藉的步兵第120旅。没有步兵预备队。计划制定的非常匆忙,团部参谋人员甚至没有时间进行战场侦察。西班牙指挥部也没有提供足够的作战地区的细节及可能的民族主义军的反坦克防御情况,并认为这些属于“琐碎而不重要的”。这后来被证明对于行动是致命的。实际上几乎没有炮火准备,因为配给的两个毫无价值的炮兵连仅装备着几星期前缴获的75毫米炮,弹药极少。有一个T-26坦克营计划用于临近的一个地域,但没能按时到达参加最初的进攻。 进攻于中午稍后开始。国际坦克团的48辆坦克以齐射拉开攻击的序幕,然后高速出击,“如同一列特快列车”,西班牙步兵则攀在坦克的两侧。在进攻的喧闹尘嚣中,许多步兵从坦克上摔下,一些被其他坦克撞倒或碾过。穿越友军的战壕比预想的更加麻烦,共和国军步兵事先并没有得通知,混乱中坦克和步兵时有交火。通过友军战壕后,坦克继续向前冲,却突然发现友军阵地在一个比下面平地高三四米的高地上。冲刺的坦克急忙刹车,以找出通向低地的道路。更令人沮丧的是, 敌军阵地前是一片恼人的干蔗地,并且沟壑纵横交错。坦克继续冲击,但在蔗丛和浸满水的土地里陷入困境。它们开始遭到民族主义军的野战炮及临近建筑物里的反坦克炮的攻击。进攻由于地形而无法继续,也没有足够的跟进的步兵巩固占领的阵地。当弹药耗尽后,坦克开始慢慢地退回出发地,没有统一的指挥和控制,留下了那些陷于泥泞的坦克 。坦克加满弹药后奉命返回救援滞留的坦克。作为替换,一个原定用于最先进攻的T-26坦克营在一些步兵支援下出发了。夺回滞留的坦克的行动又付出了80人的代价。总共,国际坦克团在进攻中损失了48辆坦克中的19辆,还有几辆受伤,三分之一的坦克乘员阵亡或负伤。 团里的一名美国坦克兵在进攻后简短地写道:“ 西班牙充满了勇气和英雄主义,西班牙人并不缺少这些。他们需要的是战术 。就战术来说,10月13日,BT坦克团是完全缺乏的。”在给莫斯科的报告中,第35步兵师的指挥官并没有把责任归与康德里亚切夫及所部,而是公平地指责了北方集团军的指挥官。当时“大清洗”正如火如荼,在战场的苏联军官们无疑认为为自己在这场惨败中的表现辩解是聪明之举。1937年10月13日下午的小规模战斗无疑是整个内战中记载最好最详尽的,有近一百页的陈述送到莫斯科,有团长的,他的助手的,连长的,甚至几个坦克乘员的。由于他们的证词,康德里亚切夫免于被指控,但不同于其他主要的西班牙内战的苏联指挥官,他没有获得“苏联英雄”的奖章。康德里亚切夫在后来的特鲁埃尔(Teruel)战役时负重伤。对BT坦克的殷殷期望被战争的现实所粉碎。 1937年10月13日在丰特斯·德·埃布罗的惨败是在西班牙的苏联坦克部队的“天鹅之歌”。在苏联坦克手继续担任顾问的同时,数量在持续减少,到了1937年底,坦克部队大部分都是西班牙人了。在国际坦克团的50辆BT-5之后,苏联停止了运送大批的坦克。1937年10月,共和国坦克部队的首脑,桑切斯·佩拉雷斯(Sanchez Perales)上校,开始对坦克部队进行重组整合。四个装甲旅,一个坦克团及各较小的单位被编成两个装甲师。这些装甲师不能与二战时的相提并论,因为它们不是多兵种合成的,缺少作为有机组成部分的步兵或炮兵,规模更小。当苏联的坦克输入于1938年结束后,共和国军试图通过本地生产来弥补装备短缺。从1926年起有一种称为Trubia的本地设计的坦克在小规模生产,但这是种古怪的设计,并非很成功。作为替代,大量的汽车和卡车被临时改装成装甲车,使用锅炉钢板和非硬化钢板。其中有些非常专业,如那些在巴伦西亚制造的,但许多是机动性很差的粗糙的奇异装置,少有真正的装甲防护,火力极差。结果,在1938年5月,共和国军装甲部队共有176辆坦克和285辆装甲车,而到11月,则有126辆坦克和291辆装甲车。 随着坦克存量由于战斗和机械磨损而日渐减少,装甲部队越来越成为一支依赖道路的以临时改装的装甲车为主的部队 。除了从波兰购得一打过时的雷诺FT坦克,共和国军没有能够从其他渠道得到任何坦克。 苏联坦克兵参加的最后一个主要的战役是从1937年12月15日到翌年1月22日的在特鲁埃尔的激烈战斗。投入了第一个新成立的装甲师,由两个T-26坦克营,国际坦克团的剩余部分及其他支援单位组成。共有104辆坦克参加了行动,占当时共和国军坦克力量的大部。该师并没有被作为一个整体使用,甚至没有这样的打算。相反,各营被派去支援各个进攻。 战斗发生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极冷的天气,大雪,糟糕的路面,多山的乡村地形 。坦克部队的努力得到了他们支援的步兵的赞扬。特鲁埃尔战役甚少引起关注,但苏联红军却仔细地进行了研究。 该战役最引人注目的是坦克部队终于能够正常运作了。到了1937年末,坦克已经超过了它们的预期机械寿命,但坦克部队却能够每日基本保持较高比例的坦克的完备性,并且在如此不利条件下,损失也很小 ——共24辆,其中7辆被民族主义军缴获。共有63辆坦克(超过总数一半)需要中修或大修,这些由本部队在战场完成。 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反映出西班牙坦克兵,维修单位及西班牙工业提供的支援体系的日益提高的技术 。这一遗产使西班牙坦克部队能够在1938年的余下的日子里保持规模及作战潜力,尽管苏联切断了技术援助。 西班牙内战的教训 一名英国武官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警告说:“ 在从这场战争中推导出一般性的教训时必须非常小心 ,一点点技巧,就可能被用来‘证明’任何先入之理论。”显然在有关现代战场上坦克作用的经验教训方面,有着大量不同的评价。那些已经将坦克作为进攻的陆军,如德国国防军,继续他们的计划,尽管他们的坦克在西班牙表现差劲。国防军并不相信训练很差的外国坦克兵操作小规模的坦克编队用来支援同样训练很差的民军部队是大规模装甲部队的作战潜力的精确反映。 其他国家的陆军在西班牙内战后对坦克的未来没有那么乐观,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根本忽视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陆军,西班牙内战带来的更多的是争论而非对装甲战争的洞察 。 在评价西班牙经验对红军的影响之前,有必要了解当时红军高级领导人所受的劫难。1937年6月,在西班牙的布鲁内特战役前不久,斯大林以逮捕米哈伊尔·图哈切夫斯基及一些其他高级军事领导人开始了清洗。这些破坏性的清洗的理由引起争议但其后果 不仅毁了这些将领还有“他们的策略和权威” 。图哈切夫斯基是红军的庞大的装甲部队的主要建筑师和纵深进攻作战信条的倡议者。他的被处决,及其他与这些计划相关的军官如“汽车-装甲坦克总局”(Auto-Armor Directorate)的头I·哈列普斯基(I. Khalepskiy)的被处决,结束了任何有关苏联装甲部队未来的讨论。与处决红军中装甲战的倡导者同时进行的还有对坦克设计局的清洗,处决了在西班牙使用过的T-26和BT-5坦克的设计队伍。甚而,许多西班牙内战老兵也被怀疑为托派分子而遭处决,包括马德里保卫战中的关键人物武官戈列夫。在这样一种妄想狂似的怀疑气氛中,公开发表对坦克战或坦克技术的前景的看法很可能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 1936年,红军颁布了一套新的战场条令,为了用西班牙的经验丰富和修正战场条令,红军的情报委员会不仅从西班牙战场收集数据,还责成一些部队指挥员比较他们理解的条令和战场得到的经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系统进行此项任务的是国际坦克团,1936年8月成立,指挥员为S·I·康德里亚切夫上校(Kombrig S. I. Kondryatev)。 PU-36的部分问题是它只提出了坦克作战的最宽泛的指导原则,没有预见到坦克部队在战斗中将遇到的实际的各种困难 。红军拥有在西班牙的有关坦克作战的丰富详尽的报告和研究。总体上,这些研究注意到使用装甲部队面临的许多困难。但同时,它们也适当提到了当地的不利条件,及在许多战斗中坦克对鼓舞表现差劲的共和国军步兵的重要贡献。共和国军坦克手的很差的训练水平,尤其是在1936-37年的战斗中表现出来的,经常被提到。作为吸取西班牙战场经验的结果,红军总参谋部开始准备一系列报告以在坦克战术方面补充PU-36。 在西班牙,最棘手的战术问题是步坦的协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被证明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也是困难重重的。许多共和国军步兵部队士气低落,缺少实战训练,拒绝伴随坦克作战。 甚至通常强大的国际旅也觉得与坦克协同作战很困难 。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协同训练或指导,不论对坦克部队,还是步兵部队。没有现成的步坦间联络的程序,也没有有效的战术电台。步兵的较慢的步速与越野时快得多的坦克速度也是一个问题, 因为一接火,坦克兵总试图利用速度来避免被民族主义军的反坦克炮和野战炮击中 。结果,步兵和支援他们的坦克经常分离。 坦克兵希望步兵能够协助发现隐蔽的反坦克炮。但即使步兵发现定位了反坦克炮,也没有可靠的手段将信息传递给坦克兵 。 训练水平较差的俄/西混合车组并没有产生多少战术上的创新。例如,使用一些坦克作为了望哨以对付反坦克炮,或用火炮或迫击炮发射烟雾以保护坦克这样的举措很少甚至就没有尝试过。西班牙的作战实践使红军放弃了坦克行进间射击因为这既无实效又浪费弹药。这是一个重要的战术上的变化,同期的德军也在这样做。但是没有西班牙经验的英国陆军却继续这一做法,在二战的早期战斗中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战场上坦克间的协同被证明比预想的困难得多。红军的坦克每三辆中只有一辆装备无线电台,一般分配给连,营长座车有时包括排长车。 电台极易损坏,坦克运动时基本无法使用,因为运动中很难将电台调到正确的频段,“晒衣绳”式天线也很脆弱 。缺乏可靠的电台使指挥连规模以上的行动几乎不可能,因为战斗一开始,各单位就无法协调他们的行动。规定的连排间的通讯方法是彩色的旗子。这个方法被证明不仅无用而且危险。除了在最佳的光照条件下,旗子的颜色很容易认错。 使用旗语也使排长极易被敌方识别并处于敌火力威胁之中 。1936年秋,阿尔曼的部队就立即摒弃了使用旗语的做法,并且其他部队使用也不普遍。 作为替代措施,坦克乘员被要求紧盯着排长车并跟着一样做 。排长车一般领着三辆坦克的排行动, 但头车经常被敌火力敲掉 。苏联坦克兵的训练并不完全令人满意,更不用说西班牙人了,而且阿尔曼注意到 一旦失去指挥员,乘员们很少表现出主动性 。 通讯手段不足是坦克营在与友军步兵和炮兵协同时感到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如果说坦克和步兵间的联络是很差的话,那么和炮兵间则实质上不存在。缺乏坦克与炮兵间的直接无线电联络意味着坦克不可能得到炮火支援来对方最危险的敌人——反坦克炮。 当坦克运动时,或距离稍远时,电台极少能正常工作。只能使用“摩尔斯”电码,但却鲜有训练过的电台操作员 。 红军理论家们并没有因为西班牙的经验而马上放弃大规模机械化部队纵深作战的概念。以装甲理论家诸如富勒,利德尔·哈特等的过高期望来衡量, 坦克在西班牙的表现远非令人印象深刻 。但西欧的许多评价都是建立在不全面的对坦克在西班牙的使用情况的报纸报道的基础上。报纸普遍有简单化的做法,有时得到在坦克战争论中的极端主义者的推波助澜,把使用“少量”坦克近距支援步兵的战术作为大编队坦克集群战术的光明未来的可恶的对立面而否定其价值。这种简单的两分法掩盖了真正的争论。贯穿二战,所有成功的陆军都继续使用装甲车辆于密切步兵支援,不论是以德国国防军的突击炮营的形式,还是美军的独立坦克营,或是红军的SU-76团和独立重型坦克团。真正的争论是一国的装甲部队各个不同角色的分配比例应该如何。其次,并没有在装甲部队的倡导者中进行过调查,究竟应该是在进攻中将大规模装甲部队直接用于突破还是先由坦克和炮兵支援的步兵完成突破,坦克部队才投入扩大战果。
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俄媒:南海仲裁案成中美关系转折点 双方开始公开较量 ... ... ...
热度 17 龙血树 2016-7-30 00:15
--------------------------------------------------------------------------------------------------------------------------------------------------------------------------------------------------------------------------------------------------------------------------------------------------------- .. ... 注:“ 对于苏联的命运,中国记忆犹新。 ”——从中感受到俄国自己的不甘与反思。本文可见,做为和美欧对抗近一个世纪的存在,俄国的见识确实不凡。 ----------------------------------------------------------------------------------------- 俄媒:南海仲裁案成中美关系转折点 双方开始公开较量 2016-07-29 17:12:00 来源: 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宋宇 核心提示:显而易见,南中国海局势只是向北京施压的借口。主要催化剂在于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 参考消息网 7月29日报道 俄媒称,积累了几十年的中美矛盾进入新阶段。华盛顿谋求通过在中国周边挑起冲突的方式,阻止该国经济和政治实力上升。中国当局则以宏大的新项目加以应对,这些项目有可能终结美国的冒险行动。 俄罗斯军事观察网7月27日发表文章称,南中国海仲裁案堪称美中关系的转折点。如果说过去美国当局奉行谨慎外交,那么如今它转向公开施压,且不排除挑起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文章称,美国没有直接干预,而是煽动领土纷争,令北京与邻居失和,并把中国说成是好斗的大国。 最近几个月,五角大楼差不多用军力填满了这一地区。美国对设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以及第七舰队还不满意,又继续伸开军事拳头。3月,华盛顿力促菲律宾当局同意其使用5座军事基地。6月传出了第三舰队部分军舰调遣到这一地区的消息。该地区如今集结了以“罗纳德·里根”号和“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为首的两大美国海军战斗群。此外,菲律宾的几个基地还部署了能在必要时摧毁中国雷达的电子战飞机。 文章称,华盛顿显然在挑衅中国。美国无视北京关于舰船和飞机在穿越中国专属经济区时需获得许可的要求,频频侵入中国水域和空域。6月初,中国两架战斗机拦截了一架美国RC-135侦察机,这令美国抓狂,发出新一波寻衅好战的言论。 美国一边炫耀武力,一边唆使附庸国进攻。5月底,在奥巴马访问越南期间,双方商定彻底取消对越南的武器禁运。在印度总理莫迪不久前访美期间,关于印度是美国主要防务伙伴的协议终稿被敲定。该协议允许美国海军在联合军演、人道主义行动和打击海盗时使用印度的基地。 文章称,驻韩美军也在中国的东北方向虎视眈眈。7月8日,美国正式宣布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该系统表面上是为了防范“朝鲜危机”,其反华意图却昭然若揭。 走在新军国主义化道路上的日本也被怂恿利用东中国海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冲突对付中国。去年通过的法案允许日本自卫队在海外参与军事行动。日本自卫队如今在大张旗鼓地更新装备。东京打算豪掷400亿美元采购100架军用飞机。 文章称,显而易见,南中国海局势只是向北京施压的借口。主要催化剂在于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强。据专家评估,中国在今后十年将成为全球主导经济体,中国3月份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将成为发展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近期的另一项任务是实现军队现代化改革。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在进行。“东风”-41洲际导弹顺利进行了数次试射,它能携带多枚弹头,最大射程1.2万公里。火箭军成为单独军种一事表明中国政府对其发展特别重视。 文章称,中国领导人树立了真正雄心勃勃的目标,但并不打算放弃社会主义原则。中共成立95周年的盛大庆祝活动证明了这一点。将社会主义与中国发展的新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取得前所未有成就的原因。中国对全球进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给以美国为首的全球秩序造成挑战。将大片地区打造成统一经济空间的“一带一路”战略正在紧锣密鼓地落实。 与此同时,受中国吸引的地区或将成为不仅在经济上,还能在政治和世界观上与西方分庭抗礼的力量。中国领导人曾多次指出,全球治理机制应当变得更加公正。中国政府呼吁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文章称,不允许中国这一极的建立是美国和全球资本主义精英根深蒂固的念头。因此,诸如当前南中国海局势之类的挑衅举动,人们还能看到很多。中国对此已做好了准备。正如中国领导人强调的那样,中国永远不会牺牲自己的根本利益、安全与主权。对于苏联的命运,中国记忆犹新。 这是近日,空军轰-6K飞机在黄岩岛等岛礁附近空域巡航。 新华社发(刘锐 摄)
个人分类: 转载|7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武装割据:不用会打仗,只要会打圈 —— 南海与苏联远东共和国 ... ... ... ... ... ...
gordon 2016-5-23 03:48
毛主席跟民进党差不多,早年是主张 湖南自治,湖南独立的。 他并非是一个军事人才,是一个建立政权的人。 城市再好,非久留之地啊 “梁园 虽好, 终 非久留之地 ” 梭罗拿了一把斧子,走进了丛林。 注:中国再好,不是自己的。政治权利很重要。 ************************************************************************** 当然,你想独立,主张 “祖国统一” 的王八蛋,就想收拾你。 有时候,你还打不过他。那怎么办呢? 怎么办,凉拌呗。 不用会打仗,只要会打圈;蘑菇战术嘛 ************************************************************************** 部队必须高度机动化,并须尽可能小型 化。因为部队小型化,其后勤补给组织就可缩减;一般来说,后勤补给组织缩减了,其机动性就会加强, 一支编配均衡、机动灵活的小型军队,一支能适应激烈紧张运动且不经常在固定的交通线上活动的军队,指挥官的指挥才能就可得到高度发挥,就能运用 智谋指挥作战,而不只是把作战当成一种流血的行动。在这一方面,部队摩托化和机械化对我们是非常有利的,可使我们通过改变组织编制,重新发挥指挥才能。 ************************************************************************** 有人说,有一段1948年四野的视频,当时已经有装备缴获的汤姆逊和巴祖卡了,那个时髦度~步枪还是推崇99式。 注:它会带来组织方式的改变、心态的改变。 屁股决定脑袋嘛 ************************************************************************** 1952年11月4日,志愿军29师87团5连突击排反击上甘岭537.7高,班长牺牲,副班长薛志高指挥继续冲击,歼敌28名,薛左腿被炮弹炸断,看见双眼被打瞎战士王合良,让王背着他,薛给王指路,继续冲击。最后薛拉响 爆破筒 与敌同归于尽。二人获得特等功,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 南海,是个 球 问题 怒了,就搞苏联远东共和国,搞海盗战术 背靠祖国大陆,跟越战一样,大量人员渗透。上面有卫星和指挥中心,提供信息共享 不一定非要打赢,会打圈就 ok 了。 谁打谁还不一定呢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kyMjQ5Mzky/v.swf ************************************************************************** 敌人腐烂变 泥土 ,勇士辉煌 化金星 ! 一切 主张祖国统一的傻逼,都是纸老虎。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意识形态和洗脑是降低管理难度的 ************************************************************************** 注:我掌权了,肯定不这么说啊 怎么说,这要看谁掌权呢 把丫打哭 呵呵
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技术的角度看问题 —— 中国和日本
gordon 2016-5-19 08:44
另一组数字也值得注意,1911年时俄罗斯帝国人口1.67亿,扣掉波兰部分大概1.55亿,此后经历各种杀戮,和1932-33大饥荒,到1936年斯 大林开始大清洗时,苏联人口仍不足1.6亿,对比猫国,1948-1966年间,人口约增长50%。 注:基本条件对清洗模式是有影响的。 苏联开始清洗的时候,没有人口压力 。 *************************************************************************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日本在工业化导致的人口增长阶段干了什么。 总所周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也许有些事情,根本就无法避免。 ************************************************************************* 日本的情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就开始过剩了。 前面很可能是因为日俄战争的原因,减少了部分人口。 日俄战争被破坏的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恢复了。 注:工业化以后,因为医疗的进步,人口肯定会过剩的。
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东军与苏联远东军
gordon 2016-5-18 20:02
你所有想过的东西,《关东军与苏联远东军》这本书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你的知识水准没有超过当年的 日本人的分析。 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的优劣,已经再没那么清楚了。 *********************************************************************** 中国人认为的所谓苏联军队的僵化,实际上苏联学的是法国。 苏联的步兵在一战后是下过功夫的。 所谓的“小海军” ,苏联也是下过功夫的。 *********************************************************************** 法国—苏联——美国——人工智能, 这一系走出来了。 德、日那个东西,靠自动自发,不行。 容易“内卷”。 *********************************************************************** 我已经说过了,要拆架构。 “不要那么有本事” 。 *********************************************************************** 你所有想的东西,前苏联都想过。或者是美国人想的,像为什么要拆架构,德、日的方法不行,这是美国人想的。 都有论文的。 *********************************************************************** 像德日那种 “自动自发”,你肯定要拆架构 像技术啊,单一民族国家,前苏联已经搞过了。 *********************************************************************** 知识已经穷尽了。 注:比较难的一块是,为什么要拆架构? 日俄的比较,看不出来。因为日本比苏联灵活嘛,苏联就是学法国的数理、重视火力。 日美一比较,你就明白了,已经把智能这一块已经拆出来了。 *********************************************************************** 关于从众心理的研究,关于群众智能的研究,关于洗脑的研究。 符号学 低级智能、 群众智能 ,这已经没意义了, 电脑都能替代 。 注:二战后关于纳粹的研究。
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美国兵最爱的丛林战利器,竟是苏联的老旧轻机枪(转)
gordon 2016-5-13 09:42
注:《崔可夫回忆录》完全是真实的,苏联当年在步兵领域也是下过功夫的。(通常的认识是德军在步兵领域很强, 苏联是傻大黑粗,一身“机械化”的毛熊 ) 作者:科罗廖夫 1961年5月,美国出动军队,在越南南方发动“特种战争”,妄图18个月内“平定南越”,其中特种部队是美军最早间接介入越战的军事力量之一。由 于越南的热带气候,地形复杂,丛林茂密,非常有利于小规模的轻装部队隐蔽行动,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实施迂回包围、穿插分割。这对于轻武器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越南战场上,越军主要装备苏联和中国援助的轻武器,美军对苏联AK-47步枪和中国56式冲锋枪给予很高评价。人们很少知道的是,美国特种部队还有一种 最爱的丛林特战武器,竟然来自中国的56式轻机枪。 56式轻机枪,是中国在1956年以苏联RPD机枪为基础仿制的一种班用轻机枪,该枪在苏军服役了很短一段时间,就被AKM自动步枪和RPK轻机枪的枪族所取代,但在中国军队服役时间却长达30多年,是我国装备时间最长、装备量最大的一种机枪。 中国在56式轻机枪刚刚定型装备部队时,就开始大量援助越南,甚至专门生产枪身“无汉字”的轻机枪型号,用于对外援助,数量可能高达数万支。该枪使 用弹链或100发弹鼓供弹,使用56式7.62x39毫米步枪弹,初速735米/秒,理论射速650发/分,战斗射速150发/分,在500米内能够精确 射杀单个目标,有效压制800米内的集团目标。 针对部队使用的反馈,中国在1963年对56式机枪进行了大改进,命名为56-1式轻机枪, 性能较苏联原装RPD机枪有很大提升,缩短了两脚架长度,将准星护翼改为护圈,避免在夜战中误将准星护翼当成准星使用,照门宽度减小并加深,利于快速瞄 准。弹链由2节50发不可散弹链改为4节25发不可散弹链,增强了供弹灵活性。经过这些改进,大大提高了该枪的作战性能、机动性和勤务方便性。 56式轻机枪是一种让敌我双方都很满意的武器。美军在南越的战场上曾缴获过大量中国产56式轻机枪,令美军特种部队如获至宝,美国兵发现这种轻机枪性能可 靠,火力凶猛,重量轻便,特别适合在热带丛林作战。由于自动机复进装置的运动距离较长,56式轻机枪的连发射击时极为平稳,后坐力很低。有人形容其后坐力 只是感觉枪身在“轻微震动”,尤其是中国改进型的56-1式机枪,其弹链盒里面加装了弹性衬垫和衬圈,避免了苏联原装RPD机枪在运动中枪弹撞击弹链盒产 生声响的缺陷,这一点在夜间战斗和丛林近距离作战时至关重要,受到所有用过56式轻机枪的中外战士的一致好评。 为了在丛林作战中进一步提高机动性,美军特种部队自行改装了一大批缴获的56-1式轻机枪,用于远程渗透侦察巡逻作战。他们把截短枪管,改装了护木,在护 木导气管下方加装了小握把。使得56式重量更轻,更便于在密林中使用。改装以后的56式班用机枪已经不是一挺纯粹的轻机枪,变成一种轻便的火力凶猛的丛林 战压制武器。有些改型的56式机枪甚至连准星都被截去,唯一的用途是近距离喷射子弹,在与敌接触使用火力交替掩护,在短时间内以连续不断的火力向敌方扫 射。 中国在六七十年代还将56-1轻机枪大量援助黑非洲的民族独立武装。在津巴布韦独立战争中(西方人称之为罗得西亚战争),南罗德西亚的白人武装和南非干涉 军也把缴获的中国56式轻机枪截短枪管,当成单兵的大容弹量卡宾枪使用,可以满足非洲丛林地区近距离交火的要求,而且比制式的FN MAG机枪更加轻便,火力更加凶猛。 56式轻机枪的弹链供弹机构比较复杂,容易出故障,不能更换枪管,导气箍调整困难,重量大。在80年代初,中国研制了性能更好的81式班用机枪以后,56 式机枪被撤装。81式班用机枪虽然也不能更换枪管,但是供弹具和步枪可以通用,大部分内部活动部件可以通用,导气箍调整简单,增加了提把,战斗转移较为方 便,精度更好,与81-1自动步枪形成枪族,迅速取代了56式班用机枪。 **************************************************************************** 苏制DP轻机枪问世,经历了很曲折的过程。按照前苏联红军的战斗条令要求,陆军班用轻机枪必须像步枪一样可以卧姿、跪姿、立姿、行进间端枪或挟持等任何姿势射击,并可突然开火,以猛烈的点射或连续射击横扫敌人,这样就必须提高轻机枪的机动作战能力。 根据该条令的要求,设计师杰格佳廖夫于1923年自告奋勇,开始了轻机枪 的设计。但当时苏联总军械部对轻机枪的作用估计不足,他们认为,对于步兵而言,起主导作用的武器永远是重机枪,轻机枪注定会昙花一现。因此,他们对杰格佳 廖夫的设计不以为然。幸亏有了以苏军著名将领古比雪夫将军为首的红军轻武器委员会的慧眼,在1924年7月22日对杰格佳廖夫轻机枪进行评审试验后,古比 雪夫将军作出了如下评论:“杰格佳廖夫同志的新型轻机枪具有出色的独特设计思想,机构动作可靠,战斗射速高,便于操作特别简便。”
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1928-1975年苏联经济状况
热度 1 gordon 2016-5-11 09:14
1932年,苏联安装的机器设备78%依赖进口。大约到1936-1937年,就只进口了不到,10%,其他去全是国内生产的。 美国教科书总结说,“大致在1937年……苏联已经转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写到:“ 从1928年到1940年的12年里,苏联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数量,在其他国家需要30-50年 。” 1941年纳粹入侵,苏联被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此时建成的工业基础已经能够生产当时的所有武器了 ,包括坦克、大炮和战斗机。 战争给苏联造成了严重破坏-1945年,苏联疆域之内的经济发达地区,其工业产值只大致相当于战前的30%。然而,战后经济复苏也很快,1950年的工业产值就超过了战前水平。随后几十年,苏联经济一直突飞猛进。 美国于更早的19世纪就实现了工业化,而经济增长速度在工业化进程结束之后倾向于减缓。GNP的增长比较确实表明,苏联在1928-1975年间的GNP超过了美国。苏联1928-1975年年间GNP 平均每年4.5%的增长,似乎并不比美国平均3.1%的速度快多少。可是苏联的速度意味着8倍的GNP增加额 ,相比之下,美国的增加额只有4倍多。倘若这一势头不减,苏联的GNP将最终赶上并超过美国。两国之间的GNP比较,同其增长速度相比较,产生的问题更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大约在1975年,苏联的GNP就接近了美国GNP水平的60%。 苏联在二次大战后的消费开始急据增长。据西方专家估计,从1950年到1975年,苏联人均实际消费以3.8%的速度递增,其结果就是该时期消费增加2.5倍。相比较而言,同一时期美国的人均实际消费的平均增速只有2.0%,增加了1.6倍。 一位研究苏联经济的西方专家认为,1950年后苏联消费快速增长的结果称得上是“苏联生活水平的一次真正的革命,其意义远非量的增加可比。西方的估算并没有看到消费环境的改善,也没有看到 商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和优质性,恰恰是它们,给苏联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根本的改善 。” 在1960年,苏联大约每两家庭拥有一台收音机,每10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每25个家庭拥有一个冰箱。到1985年,平均每个家庭都拥有了这些消费品。 苏联社会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了根本的转变。往日成片农村现在变成了城市。农民的孩子可以首选非农业的工作。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口以及遍地都是文盲,现在都成了教养良好的人。到80年代,苏联人均拥有的医生和病床比美国更多。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功,最有名的、标志性的,是它在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其工业和技术上的成就,是它作为和美国在军事实力方面不相上下的对手而崛起的基础。苏联体制把一落后的、半发达的国家机器发动起来,使之成了世界两大超级强国之一。 ************************************************************************* 基本上,金本位时代这样搞是完全对的。 工业品和农业品差距太大了,值得冒险。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就没有必要了。(废除金本位制) 这东西跟金融密切相关。 中国一直发展不起来,不是因为日本,而是英国压着。 日本、俄罗斯、英国 都是金本位 。 注:所以说, 中国的恩人是远在欧洲的德国 ,一、二战 干了两下子。
3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民国一开始就建立在流沙上(转)
gordon 2016-5-8 05:59
注:现在看起来,日本和苏联对中国的问题认识非常清楚。 日本是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总参谋长 川上操六。 这个参考日俄战争爆发前,对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看法。( 看法非常准确,目标非常明确 ) 苏联是二战结束后,把东北工业设施拆走。(它已经完成了计划经济了,它要那东西干嘛,连朝鲜都不要。解放战争,朝鲜把日式的东西都扔给我们了,人家都换苏式了) 都是明白人。 呵呵 ******************************************************************************* 辛亥革命不是孙中山领导的,虽然他及时地利用了革命造成的机会。 革命是八旗中央集权派和地方精英的冲突造成的 ,这种冲突破坏了曾国藩和恭亲王建立的满汉互 信和朝廷-地方协调体系。十八省的独立(分裂)带来了多种路径的可能性。首先就是:建构中国是否有必要,有可能?如前所述,共同体的价值认同是民主的前 提。试想,一个波兰俄罗斯哈萨克联邦共和国能站得住脚吗?五族共和其实就是这样的产物,民国一开始就建立在流沙上。以大清版图为基础构建大中华,本质上是 政治决断,民意和历史的 基础几乎不存在。决断的基础有二。其一,梁启超以来江南知识分子的希望。其二,条约体系的需要。当时,第二点更重要。大清是东亚诸条约的政治主体。 重新谈 判签约非常麻烦,民国直接替代可以简化问题 。老布什也曾经出于同样的理由,反对苏联解体。这样的继承国只能是十八省联邦和蒙藏特殊政权的邦联,否则根本不 能指望后者哪怕是象征性的同意。   这样尴尬的联盟比1848年的日耳曼邦联更加脆弱,注定是过渡性的安排。如果听任内部因素自然发展, 解体的可能性显然占压倒优势。袁世凯重建中央集权的尝试失败后,1923年宪法进一步扩大了各省的权力。二十年代的趋势是东南各省制宪工作顺利进展, 沿海 地区经济迅速起飞,东北和内地的差距稳步扩大,蒙藏独立性日益增强 。听其自然,大清版图大概会建立四五个独立政权。满洲(很可能包括内蒙)只需要二三十 年,就会成为东亚第一号工业强国。东南各省各自行宪后,可能以1923年宪法为蓝本,建立模范联邦国家,建立外贸取向的现代化经济。蒙古和西藏各自独立建 国。北方和内地各省虽然会陷入长期混乱和贫困,但共同体认同会随着时间自然形成。江南联邦会以正统自居,但不必否定诸夏姊妹国家的合法性,正如德国不必吞 并奥地利和瑞士,小日耳曼主义和小俄罗斯主义是欧洲和平的必要保障,大德意志主义和大俄罗斯主义肯定会导致国际性战争。   但是民国的精 英更加倾向于大中华主义,因此对自己的悲剧负有极大责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的命运主要是由国际体系的演变造成的。如果以英国为首的列强不能或不愿维 护远东条约体系,和平演变的自然趋势肯定会遭到破坏。二十年代,苏联和国民党是主要破坏者;三十年代,日本及其支持的满蒙独立派、北洋联省派开始报复;共 产党作为苏联供养的集团,在夹缝中投机。无论从国际体系的角度看,还是从宪法秩序的角度看,苏联都是主要责任者,国民党是次要责任者,日本只是在报复过程 中手段比较简单粗暴而已。在1912年和1923年宪法体系中,五族是平等的宪法主体。十八省根本没有单方面修改宪法的权利,何况国民政府甚至没有取得十 八省的同意和国会多数派的授权。这样的情况放在欧洲,如果奥地利皇帝用同样的手段对待匈牙利王国,匈牙利肯定会在列强干涉下独立。南斯拉夫就是这样解体 的。 国民党能够掩饰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仅仅因为日本后来犯下了更大的错误和罪行 。但敌人的错误不能使自己正确,敌人的失败也不是自己的胜利。    国际体系在欧洲无法重建,首先体现于拉巴洛会议和苏德事实合作;在远东无法重建,首先体现于列宁的亚洲革命外交和国际军售禁令的失败。早期民国之所以没 有出现改朝换代例行的割据争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任何军阀都需要跟公使团交涉, 在国际社会面前维持一个统一国家的假象 。如果可能,这个假象最好具备西方 立宪政体的形式。如果国际社会自身四分五裂,立宪政体在西方颓势显然;脆弱的宪制很快就会荡然无存,国际协调外交也会同时丧失存在的理由。    列宁的对华政策可以概括为:以废除不平等条约为饵,诱使中国加入瓦解国际体系的革命外交。北洋政府没有勇气对抗即使已经四分五裂的列强,苏俄的交涉对象 很快就转向广州。这无疑意味着中国内战的升级。英国首倡的国际军售禁令原本是为了阻止中国内战,结果却只能约束遵守决议的主流国家。这些国家在亚洲内地的 利益有限,野心不大。利益和野心最大的苏俄和日本则完全不受约束;因此 中国内战很快就造成了苏日争霸东亚、列强不断退缩的局面,没有获得苏日任何一方支持 的政治势力迅速萎缩、消失。   国民政府在无力统一中国的情况下清党, 陷入了比北洋政府更恶劣的外交绝境 。她不能完全放弃革命外交和民族 主义原则,因为这意味着取消北伐革命的合法性。她在内地收回关税自主权和教育权,至多获得西方勉强的容忍; 在内亚边区强化中央权力,立刻激起了苏联和日本 的军事反击 。这时,她再依靠国联和国际协调外交, 处境远不如北洋政府在凡尔赛-华盛顿时代 。在俾斯麦式现实主义的眼光审视下,革命外交的自杀性是一目了然 的。清除西方在中国的条约利益,列强就不再有动机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中国没有能力单独应对苏联和日本的野心,这种野心会直接导致中国的肢解。废除条约体 系意味着取消列强的集体干预,然而只有列强的相互牵制才能防止个别强国的冒险行动。    只有在中国迅速实现军事和军事工业近代化的前提下,革命外交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当时的历史约 束条件下,只有一种路径可以在一代人之内将农业国改造为军事工业强国--那就是斯大林模式,其代价是对农村施行超经济剥夺。其他任何发展模式都需要更长的 时间积累基础。 国民政府一面要求在短期内废除不平等条约,一面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军事工业化。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注定了自身的毁灭 。 她在短暂和平时期取得的 建设成就得不到和平外交或强大武力的保护,实际上已经破坏殆尽 。如果没有在统计数据中加入日本建立的东北重工业,中国1945年的各项经济指标还会更加恶 劣。   国民政府主要的外交成就在于:加入西方主流国家的联盟,利用盟军的力量摧毁了日本的霸权。不过,这是一个皮洛士式的胜利。她付出的代价比北洋政府大得多。 敌人的失败不一定等于自己的胜利 ,一战后的法国早已发现了这个事实 。   历史经 验显示:只有在多国势力接近于平衡的情况下,国际体系才能维持相对的稳定。在原有平衡遭到破坏、新的平衡未能建立的时期,胜利者通常得到的不是国际平等、 而是战争与动荡。弱小国家更有可能为了安全,寻找新的霸权,而不是追求平等。在霸权冲突的不稳定的地区,霸权的转移或毁灭通常导致弱小国家内部的革命。    二战在东亚的外交后果是:经过日本的侵占和国民政府的废除不平等条约,西欧各国的条约利益已经荡然无存。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崩溃,日本彻底毁灭;为更加 强大的苏联留下了舞台。美国是最后一个强大的西方国家,但她面对亚洲大陆的地缘形势非常类似十九世纪英国面对欧洲大陆的形势。她的最佳选择莫过于离岸平衡 策略:独霸海上,控制重要岛屿和战略要地;一般情况下,对大陆奉行不干涉政策;一旦有某个强国接近于获得绝对优势,立刻集结其他弱国坚决反对。   历史发 展到这一步,随后的事态已经不难预期。日本在东北和亚洲内地的遗产必然落入苏联手中,在太平洋的征服必定落入美国手中。如果中国发生内战,掌握东北重工业 基地(也就是中国百分之七十的重工业)的一方享有绝对优势,而 东北的仲裁权掌握在苏联手中。 国民政府这时除了她实际上采取的行动,只有另外两种选择。她可 以实施捷克式的强烈亲苏政策,能够满足苏联对东北、内蒙、新疆的要求,这样虽然能够避免内战和革命,但无法避免贝奈斯式的结局:通过联合政府实现体面失 败,最终加入苏联卫星国的行列。或者,她可以试图夸大苏联霸权的威胁,说服美国更早、更多地干涉,这样或许能保存台湾以外的某些沿海土地,甚至南中国。不 过,在中国法定领土同时包括东北和台湾(也就是横跨内亚和太平洋)的前提下,跨海分治就是最合理、最可能稳定的结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冷战的女儿、二战的孙女,先在的双重约束决定了她的路径和命运。 ******************************************************************************* 基本上,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从选择革命外交哪一天起,就只有斯大林这一条路可走。 蒋介石选择了德国,结果德国失败了。 她在短暂和平时期取得的 建设成就得不到和平外交或强大武力的保护,实际上已经破坏殆尽 。 它即不能获得外交的保护,又不能获得军事的保护,完全是无厘头的。(偶然现象,死水微澜而已。) 并非仅仅的 东北工业的仲裁权,还做了外交上的准备,美国的不干预。 美国提供了战后物资的不干预。 出色的军事才能,国民党军队都在长江以北丢完了。 然后迅速的实现工业化。 ******************************************************************************* 并非是计划经济导致了分裂,而是恰恰相反 。 日本的入侵为 计划经济带来了合法性,不然的话,干掉 “清末宪政” 也是很麻烦的。 国民政府在短暂和平时期取得的 建设成就得不到和平外交或强大武力的保护。 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一开始就建立在流沙上 ******************************************************************************* 实话说,不是什么问题,就是没有钱。 对外援助也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当时我们的东西仅仅是产品,不是商品,就卖不出去。 不过,对外援助也得有个度,本身就没有钱。 ******************************************************************************* 三和一少 经历三年困难局面后,中共中央决定为了渡过难关,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该年年初召开中央扩大的“七千人会议”,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分析了几年来工作中的主要缺点错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62年2月27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联部部长的王稼祥,征得伍修权等部党委的同意,联名递交了给中央的建议信,信的抬头是负责外交工作的周 恩 来、邓小平和陈毅三人。 信中明确主张,为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工作,争取时间渡过困难,在 对外关系方面应该采取缓和的而非紧张的政策,继续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在国际斗争中不要四面树敌,不能笼统地说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在同苏联的关系上, 要抓住团结和反分裂的旗帜, 防止双方的斗争直线尖锐下去 。应“把和平运动的意义讲够”,不要只讲民族解放运动,不讲和平运动。同时提出在困难形势下中国对外援助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 “三和一少” 最后变成了 “三降一灭” 即“投降帝国主义、投降修正主义、投降反动派和消灭民族解放运动”。 挺有意思的,比看电视剧还过瘾。 呵呵
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早年苏联的概率论课本
gordon 2016-4-10 14:28
伯恩斯坦的《概率论》既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深度。不仅是理科生的教材也是数学家的参考书。因深受读者喜爱,该书连连再版,第四版也是最后一版出版于 1946 年(原计划 1948 年出版第五版,因伯恩斯坦拒绝删除有关生物学应用之章节而未果)。该著作曾多年作为俄罗斯概率论教材,对概率论在俄罗斯传播和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然而 伯恩斯坦本人并非优秀概率论教师。 柯尔莫戈洛夫聘其为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并带了 3 名研究生。但 伯恩斯坦同高斯 (C. F. Gauss, 1777 — 1855) 一样,属于“个人数学家”,他不愿意做学术报告,其报告也枯燥无味,不能用自己的数学思想吸引听众。 柯尔莫戈洛夫邀请他尽量参加系里教学和科研活动,可他仅为一届本科生讲授了概率论课程,其思路很是独特,但教学效果不佳。 ********************************************************************************** 伯恩斯坦是奈曼的老师,那时候伯恩斯坦才35 岁,还是个讲师( 当时伯恩斯坦正在攻一个大问题 ) 基本上,奈曼的水平不如 柯尔莫戈洛夫。 注: 伯恩斯坦是一个犹太人,由于某种原因,他拿了双博士学位,谋生的需要。 他第一个博士学位是在巴黎大学拿的,太洋了 (不适合在国内混,你懂的) 后来在乌克兰又拿了一个博士学位 他是犹太人,受歧视,好像是 ********************************************************************************** 伯恩斯坦 ( С.Н.Бернщтейн , 1880 — 1968 ) 伯恩斯坦1893年毕业于巴黎大学(时年仅13岁),1901年毕业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具有双博士学位(1904年在巴黎获数学博士学位,1914年又在哈尔科夫大学获纯粹数学博士学位)。1907-1933年任教于哈尔科夫大学。 伯恩斯坦跟 卡尔·皮尔逊,他们是一条道的 真正的源头在勒贝格这儿,还能延伸到 “博雷尔” 哪儿 卡尔·皮尔逊的儿子 埃贡·皮尔逊 和 奈曼合作的时候,数学很差。也不要指望费舍, 费舍数学更差。 就 奈曼数学好 ,奈曼早年不是干统计的, 他早年的兴趣在测度和积分上,就是勒贝格哪儿。 埃贡·皮尔逊、费舍,数学都不行 。 奈曼是因为崇拜 卡尔·皮尔逊 ,所以跑哪儿了 ********************************************************************************** 奈曼的工作跟农学是分不开的,他是统计助理。 有点像国企里面的统计员,就是干那种活儿 我们都是干管理的,我一个哥们干统计的 伯恩斯坦发表过 “风力与农作物总产量的关系”
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变好”,是影响中国变好极为重要的因素
gordon 2016-4-5 11:12
如果拉长时间来看,“苏联变好”,是影响中国变好极为重要的因素。 ****************************************************************************** 苏联经过无数折腾,完成了工业化 人民生活日渐平淡,流行 “布拉吉” (连衣裙) 呵呵 包括且不限于 斯大林“解散国际”、 二战对德的胜利、工业化的完成,各个领域人才的喷涌 实际上,在苏联发射第一个人造卫星时期,是领世界科技革命之先的 注: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池塘干 ************************************************************************************* 包括金融和通货膨胀的治理。 实际上,苏联的金融可能跟瑞典有关。 基本上,它受瑞典影响非常深;就像中国受日本影响一样。 *************************************************************************************’ 俄罗斯的经济本身就很强,它是个欧洲国家 日俄战争时期,直到二战,都比日本 机械化水平高。 基本上,日本是靠人填的,俄罗斯相对还比日本进步一点,没有那么野蛮。它也比日本富裕 注:常规的潜意识,认为俄罗斯很穷,这是想错了。 日本是二战后才发展起来的。早年的东亚,在世界上都很穷。 美国经济中心转移,也是因为东亚经济的崛起 (从东海岸到西海岸) *************************************************************************************’ 大规模的国家统计 不会这个,日美根本就学不了。 美国因为选举的原因,统计、数学,都是日常生活。 象中国的所谓文史,西方世界都没有这种东西。(亚里士多德,经典时代的东西,n 年的东西) 日本是因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受一战 “整体战” 影响很深远) *************************************************************************************’ 关于德国在二战中,坦克战是怎么输的。 苏联坦克和德国坦克的比较,也有专门文章 其实很多东西没办法比较,比如自行车轮胎,空心胎和实心胎 空心胎被扎了,找点胶皮,粘一下就行了,成本也很低。 我人力多啊 不能由此推断出,实心胎就比空心胎好。
27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死气沉沉的苏联社会科学
gordon 2016-3-12 13:10
苏联社会科学不断遭到遍及全苏、并在全世界被称为改革的复兴过程的鞭挞。其状况令人难以置信: 社会科学不仅受到来自党的权威人士方面前所未有的猛烈抨击 ( 指戈尔巴乔夫在1 9 8 7 年中央全会上和雅科夫列夫在文章中的批评) , 而且还受到了来自内部某些代表的攻击 , 这些人只是一味地批评, 并不急于了解社会科学困境的原因。 当然, 社会科学同时也受封了前未有过的重视, 因为这些领导人本身直言不讳地表示党并不希望掌握一种先知的真理。更确切地说, 要求社会科学在所有一系列极其重要的领域( 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变化、政治结构的发展、民族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的地位。。。) 充分发挥其作用, 并提出一些新颖的观点和主张, 以便更好地迎接20 世纪末的挑战 注:这是长期的工作,给钱有什么用啊,还需要时间。 阿来的《尘埃落定》最有意思了,以前叫我不能赢,现在叫我一定要赢。谁也不是神仙。 ********************************************************************** 人们在众多的领域里发现了这些代表着“ 死气沉沉阶段”的固有的过失: 教条主义、禁忌泛滥和“ 空白点” 增多、对现实作简化的或片面的剖析。他们对于存在着的矛盾置之不理, 或是故意忽视或全盘否认。因此, 问题不在于推卸责任。倘若为数众多的研究人员都毫不例外, 而且他们控制着研究所和所有部门的工作, 那么受到责难的也不仅仅只是他们。在没有对斯大林主义的恶果进行反思的情况下, 应当更进一步地研究这些现象中党与理论工作之间关系的实质原因。 注: 以前还能赖是斯大林引起的,现在连斯大林也赖不了了 ,总之是死气沉沉的。 正如苏联一些主要领导人所指的那样, 在许多部门( 由高加索重大事件令人沉痛地联想到) , 在突发事件影响下, 人们因政治上的迫切要求而用应急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并没有对这些矛盾进行彻底的反思和分析, 因此, 增加了犯人人皆知的唯意志论错误的可能性。 然而, 顽固的教条主义把社会科学降为适应政治需要的原理的宣传工具, 人们长期来介入一种消极的激烈争吵并目睹了这些矛盾及思想观点的逐步形成过程。 但是, 对于那些经得住各种压力的研究人员而言, 生活并不简单。他们中大部分被主要的研究所排除在外, 或至少不能在其出版物上发表文章了, 经常只能囿于完全生疏的和力不从心的职业。因此, 许多被“ 正规” 场合抛弃的思想观点, 在其它出版物中出现: 但是 7 0年代并非是斯大林主义简单的延续。尽管对这些压制所带来的后果不能完全低估 , 但人们仍在一些外围中心里聚集, 进行各种研究。 我们不能低估这种勃列旧涅夫时代的双重性, 没有这种双重性人们就无法理解今天的创新思维和这些创新者。 ************************************************************************************** 这里涉及到新出现的社会科学地位的另一个战略方向问题。人们比任何时候更强调社会科学在实施改革中的具体责任, 包括通过对其课题实行新的分工形式的研究, 实行研究所自筹资金,等等。研究所一方面要求加强与领导决策者们的密切联系,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那些参预重大选择的公众的联系。 ************************************************************************************** 注:用的着了,跑来重视了。 速度是不匹配的,你批钱当然快啊,工厂生产面包也快,但是产生新思想,还得是正确的新思想,那就没那么快了。 以为批点钱就能解决了,解决个毛线
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为什么没有社会学 ———— 从调查研究引出的(转)
热度 1 gordon 2016-3-12 04:26
社会主义国家就不存在 调查研究,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 。ok 社会学 研究 “机制” ,不该有 “救世” 的使命, 社会学 “力求” 在意识形态观念上保持中立 而学术的原则是不被 “当权者” 喜欢的。 真理即不想改变,也不想反对,而是对真实的渴求。 可是你不说谎言,怎么在这个社会上混,其它 “小母鸡”、“小公鸡”会怎么看。就 “鸡巴” 你能, 我们都说假话,为什么你要说真话?你咋这么特殊, 你为什么要知道真相,为什么要搞调查研究,是不是 “里通外国” 。 你到底哪一点想说真话,给我说说,把 “哪一点” 割了。 把 “哪一点” 割了不解决了,对不对 瞎说啥实话 注:不带阶级情感,搞个毛线啊。(中立是敌人才有的态度,阶级情感才是真。) ************************************************************************************** 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 倒比那 “正人君子” 更可爱,呵呵 难得糊涂,难得糊涂 ************************************************************************************** 在讨论这篇文章的主题之前, 我们首先应该回顾这样一个事实: 在十月革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 即二十年代到六十年代, 苏联没有使用“ 社会学” 这个词。在当时苏联的出版物中, “ 社会学” 一词从不见于任何苏联的学科和学术思想。它仅仅用于所谓的“ 资产阶级社会科学” , 即西方的社会哲学和社会学。 另一众所周知的事实是: 1 9 6 0 年以前, 苏联没有进行堪称为社会学活动的实用社会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个别热心人士在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进行的人口学、人种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些许研究, 不能看作苏联在六十年代前即有社会科学的证据。那时实际上没有诸如人口学、社会心理学、社会生态学这样的社会科学分支; 没有关于社会结构、社会变革、职业结构、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经验主义的社会研究, 没有关于文化和个性的经验主义的研究。 毫无疑问, 产生这种奇特现象的最明显的理由, 是苏维埃政权对待社会知识的奇特态度。 这个政权( 它同时控制着科学的功能) 对其社会的真实情况, 无论对整个社会制度或个人的个性所存在的真实问题是不感兴趣的。 苏联对社会学的官僚主义的禁令, 也植根子苏联马克忽主义者对这个词所含的意识形态的僧恶, 而不仅仅是对一个专门词汇的忌讳, 否则他们对社会学的敌视态度过去和现在都不会如此强烈了。 社会学的道德标准是由对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所作的评价确定的。社会学希望了解社会 ———— 研究它, 推动它朝着社会自身所固有的方向改变。 在方法论和理论上,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研究的主体加以探讨, 不认为对该社会负有任何“救世” 的使命 。社会学力求在意识形态观念上保持中立。在这方面它不可能总是做得很好, 但它总是以持有这种态度为目标。 在俄国, 将社会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敌人加以批判和全面抵制的传统, 是由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在十九世纪末建立起来的。十月革命后, 这种传统在苏联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中加强了。要引述当时苏联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学的全部谴责是困难的。 这些谴责首先是指向社会学意识形态上的中立原则 。当然, 不仅这个原则不断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攻击, 西方社会学的概念也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受到严厉的批评。这种意识形态是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相抵触的, 因而当然是非科学的。 ****************************************************************************************** 进步的开端是从打倒斯大林开始的; 真理是从打倒偶像,产生混乱开始的;真理即不想改变,也不想反对,而是对真实的渴求。 苏联的社会学运动, 开始于五十年代末期, 并在六十年代苏联的局面中成为具有特色的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人们决不可从官方意识形态观点 , 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 首先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 的性质和任务的观点的任何改变, 来寻找社会学运动的根源和促进因素。这些观点在整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都没有改变 , 目前也仍然没有改变。列宁—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没有任何重要的方向性的改变。 这种意识形态目前是,将来仍然是苏联的统治的意识形态。 苏联社会学运动的根源和促进因素具有一种不同的性质。这些根源和因素是苏联的一部分公众, 首先是苏联的知识阶层, 在1 9 5 6年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那次大会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的唯意志论及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消极后果的报告) 后的一段特殊和十分短暂的历史时期中, 表现出来的一种渴望、情绪和倾向。 五十年代后半期, 苏联社会政治状况的特点之一是人们在某些方面认识到了他们获知更多自己社会状况的权利。对文学、艺术、电影、新闻来说特别如此。这里有必要着重指出,苏共二十大以后, 尽管党在社会上的统治的性质没有改变, 但是在五十年代末以及整个六十年代, 党在政治上的某些混乱是可以觉察到的 。党的机构本身在变动, 关于“必须了解社会主义” 、“ 科学管理社会主义社会” 一类的口号在党的宣传工具中十分流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意识形态领域中也可以看到相似的过程。 许多人, 通常是青年人,热切地要求知道社会主义社会的真实面貌 。许多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专家, 开始公开谈论以现实社会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的任务。许多法学、经济学、人口统计学的专家,开始将他们的兴趣转向对现实经济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研究。 这些情绪和倾向推动了苏联的社会学运动。这个运动的动力不是为发展过去被轻忽的学科而作的纯粹学术研究方向的改变, 也不是对苏联意识形态—官僚主义体系的带有革命性质的反对, 而实质上是一种希望了解更多现存社会状况的民主的要求, 一种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改进社会的愿望 —— 这一切才是苏联社会学活动的自发兴起的根源。 这个倾向在大学和马列主义研究中心等机构的许多人的活动中也实际表现出来。 这些活动的首要目标是在大学和研究中心建立一种分工, 即这些机构应该集中全力研究问题, 而不是搞宣传项目 。一开始, 人们就自然地设想, 旨在研究社会的机构应该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机构分开, 因为事情十分明显, 作为 具有特定意识形态教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只能是研究现实社会的一种障碍 。还有一个理由能解释要求机构分立的主张, 即新一代的意识形态和人文学科的专家, 希望在和老一辈的竞赛中取得胜利。老一辈对于社会只懂得一些意识形态的教条, 新一代则寻求了解现实社会。新一代并不单纯想占有老一辈突出的优良的地位, 它还希望为自己建立优良的地位。 事实上在六十年代初期, 在苏联社会科学领域已建立了一些这样的机构。首先是在苏联科学院哲学所建立了一个部门。 这个部门的名称很奇怪, 叫做“ 新劳动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研究室” 。了解这个名称, 就意味着了解苏联社会学运动某些基本的意识形态的、官僚主义的和心理上的脉络。 首先, 为什么这个研究室建立于哲学所? 我们知道, 哲学和社会研究是不同的事情。但是, 按照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它们是一回事, 因为社会的普遍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过去是, 将来仍然是哲学所的一个主要部门。把研究社会的机构设在哲学所, 目的就在于使它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 新劳动方式和新生活方式” 意味着什么? 它是“社会” 这个词的代号和暗号。“ 新方式” 意味着对新型的、所谓共产主义劳动和生活 方式的研究。 应用这个名称是保护这个研究室, 使它免受非意识形态倾向的责备所必需的 。 _ 社会学的信徒不仅有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年轻干部, 十分富有讽刺意义的是, 许多可能成为社会学家和社会研究领导者的人, 是来自苏联官僚主义语言称之为“ 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学批判” 这一学科的干部。以论述西方社会学和社会思潮为其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人,是苏联社会学运动的主力之一。 解释这个事实是并不困难的。在苏联, 所谓“ 资产阶级社会学批判” 是获得西方社会学知识的主要方法 。六十年代以前, 苏联简直就没有关于西方社会学和西方社会思潮的书。大学的哲学史教学大纲, 只是严格地从批判的角度, 零星地提到西方的社会思潮, 主要是批判孔德和斯宾塞。哲学系的学生对西方社会学一无所知。由于当时禁止输入西方社会学和西方思潮的专门知识, 也就不会有社会学和社会学的研究。 可是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 苏联有十多人完成了关于西方社会学的博士论文。对西方社会学的兴趣不断增长。当然, 这些论文是作为批判西方社会学的概念而写的, 而且所有马克思主义的修辞和教义都用上了, 但与此同时,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对西方社会学的理论和切实可行的可能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受到批判的西方社会学的内容主要有“微观社会学” 、关于动机的理论、实证主义社会学、美国社会学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和西方的理论社会学一(首先是帕森斯的概念) 。 六十年代以前, 西方社会学的大部分概念和见解, 如社会的演化、社会冲突、社会运动、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体系、社会阶层、社会行为、社会作用、社会地位等, 在苏联是不予使用和禁止在书刊和演讲中详加阐述的。在那时的作品中, 人们找不到论及社会人口学、劳动社会学、种族和种族关系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和其他的社会学分支的概念和见解。这些概念和词汇在官方意识形态看来是绝对没有意义的, 因为 它们的性质是非马克思主义的 。六十年代初期, 书刊中出现了一些阐述这些概念和词汇的作品( 当然伴随着对这些概念所作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 它们起了向苏联公众介绍西方社会学和社会思潮的某些成就的作用。 综上所述, 对苏联社会现实进行社会学研究的兴趣的日益增长, 对西方社会学兴趣的日益增长, 。是苏联社会学运动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六十年代初期, 社会学运动的协调中心是苏联科学院哲学所新劳动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研究室。这个部门最初的活动是组织性质的。在它的发动下, 小型实验室象雨后春笋般地在苏联兴建立起来。后来, 另外两个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建立起来了, 一个在列宁格勒, 主要研究劳动社会学; 一个在诺沃西伯斯克, 主要研究职业社会学和社会研究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真正的协调中心仍然是上述的新劳动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研究室 。它所以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是 因为它接近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权力中心, 首先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科学部和宣传部。 莫斯科不仅从政治意义上说是首都, 从意识形态的意义说也是首都。因此, 这个室能够对地方党的领导在决定组织社会学实验室的问题上产生影响 。 该室还组织了国际间的比较研究, 例如苏联和波兰的对比研究, 它创办了专门的社会学杂志一社会研究》, 共出版了五期( 1 9 65 一l1970) , 它恢复了苏联社会学协会的活动, 该会虽然成立于19 5 8年, 但1 9 6 5年以前只是存在于纸面上。 此外, 该室试着进行了社会调查。它出版了一些十年前不可能问世的书籍, 例如1 9 6 5一1 9 6 6年出版的两卷《苏联社会学》。从内容的观点来看, 它们是浅薄的;从理论的观,点来看, 它们是古旧的马克思主义教义和社会学术语的混血儿。但《苏联社会学 这个书名是革命性的。 为什么这个书名能得到出版社当局的批准, 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审查, 我们能找到的唯一理由是: 这部书议定要同时在英国以英文出版 。这是希望在俄国使用“ 社会学” 这一名词的人想出来的计策之一。他们对当局这样说: “英文版上应该用` 社会学, 这个词, 因为它是在西方社会学家中通用的。俄文版上也应该用这个词, 因为合同规定了英俄版本必须绝对等同。” 苏联社会学运动的历史充满了诸如此类的计谋。这些计谋是和官僚机构进行有成效的斗争所必需的 。当时连哲学所内的这个研究室本身是否应该存在, 都经常受到当局的怀疑。 与此同时, 苏联大小城市也出现了社会研究实验室。大学和高级中学的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人开始了社会学的研究。 自称为“社会学家” 的苏联专家有机会和当年访问莫斯科的西方社会学家, 如T · 帕森斯、R · 默顿、A · 埃特齐奥里、A · 戈尔德纳等人取得了接触。 在六十年代初期, 党的领导允许社会学活动主要有两点理由。这些理由作为意识形态当局对待苏联社会学生存权的态度的原则基础, 我认为不仅在整个六十年代, 而且在目前仍然有效。 首先, 社会学研究必须以数据和例证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 。因此, 社会讽查必须服务于确认教条。 其次, 由于打算在国际场合成为西方的平等的伙伴 , 党决定置社会学活动于其控制之下。参加国际社会学大会的实际需要, 参加关于社会问题和不发达国家问题的无数科学讨论会的实际需要, 迫使苏联代表必须以社会学这个名字讲话 。社会学已成为世界公认的一门社会学科, 苏联也必须有社会学。总之, 它一定要能够对西方显示出它也有这样的“家当” 。 苏联代表团在1 95 8年第四届世界社会学代表大会上的惨败(在那次会上绝大多数苏联发言人否认社会学存在的权利) , 使党的意识形态领导认识到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苏联社会学运动的活动必须为参加国际社会学会议作好充分的准备。他们应该向美国、法国、德国的社会学家介绍苏联社会学的状况。他们应该用苏联社会学的名义作报告。 但是, 尽管苏联社会学中心和实验室开展了广泛的活动, 尽管苏联社会学家进行了积极的活动, 尽管在无数的书籍和文章中可以看出一般社会学研究, 特别是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明显的进展, 苏联社会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真实状况仍然是十分可悲的。实际上, 很难说苏联真正存在社会学, 很难把苏联实验室和研究中心进行的研究认为是合格的社会学研究。这对积极从事社会学运动的人来说是十分明显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不仅仅是社会学对苏联的制度来说是一门新的科学。主要的原因是属于另一种性质的。这就是官方意识形态的统治和社会学研究对官方意识形态要求的屈从。 在某些基本的问题上, 苏联社会学对官方要求的屈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当时出现的苏联社会学不是自动表示乐意服从, 它走出的最初几步可能就是最后的几步, 而意识形态当局在六十年代初就会禁止社会学的活动。社会学运动对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遵从,目的是为了社会学的生存。 如果有任何社会学运动积极分子争辩说,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 应该独立于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 他就会受到谴责和解职。这就会为老一辈提供良好的机会, 责备社会学运动的立场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从而为社会学运动带来极严重的后果。 使社会学从属于官方意识形态的第一位和极为得力的手段, 是规定社会学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这样做对官方的意识形态专家和社会学本身的安全都是必要的 。这就是说, 将社会学包括于现有的意识形态组织体系中是必要的。 《社会研究》杂志创刊号( 1 9 6 5 年出版) 的第一篇文章是《社会学研究是行动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是当时苏联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科学院院士F · 康斯坦丁诺夫。作者写道: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社会学理论, 它不仅有助于解释各种各样的社会, 而且有助于建立以共产主义社会关系为基础的新世界。建设共产主义是一个在创造性地应用社会发展、社会现实、社会过程和社会现象等规律的基础上, 不断自觉地进行调节和指导的过程。苏联科学家进行的社会研究, 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为唯一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发展的理论。这个理论解释了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和动力, 历史事件的进程就是由这些规律统辖的。” “ 社会思想的历史和全部历史的实践毫无疑义地证明了这样的事实: 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够称作科学的社会学。” 康斯坦丁诺夫院士进一步写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社会学家阶级利益的陈词槛调。但是这并不值得注意。更重要的是他的这种说法: “社会学的普遍规律” 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发现的。他列举的这些规律有: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一致; 作为决定全部社会机构性质的经济关系具有优先地位, 所以社会意识形式对所谓社会基础的发展水平具有依赖关系等等。这些“规律” 一向属于历史唯物主义领域, 康斯坦丁诺夫却将它们称作“ 社会学的普遍规律” 。这只能意味着一件事, 即“社会学” 这个词成了“历史唯物主义” 的等同语。 此外, 康斯坦丁诺夫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 如何将当时十分流行的社会调查纳入意识形态中去 。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家应该作好所谓具体的社会研究。他写道, 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社会学研究, 应该似分析苏联生活、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等目标为其方向。 他指出了具体的社会学研究和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 ( 1)具体的社会学研究要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实际材料以进行理论概括, ( 2) 具体的社会学研究要以新的论据丰富历史唯物主义; - (3 ) 具体的社会学研究要帮助历史唯物主义发现新的规律, ( 4 ) 具体的社会学研究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为基础。 因此, 按照康斯坦丁诺夫所描述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它不可能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的社会学科 , 也不可能成为一们经验主义的科学。康斯坦丁诺夫的文章表达了当时官方意识形态的观点。 社会学运动的积极分子在该期社会研究》发表的文章是十分特别的。他们不愿讨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对象问题。他们力图避免这个有争论和危险的问题。他们竭力证明在苏联进行社会学研究和建立研究中心及实验室的必要性。他们集中精力思考这样的问题: 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生活及使其合理化, 有哪些社会研究工作可做? 他们试图提出一些历史唯物主义从未用过的思想和概念。例如 他们谈到了社会计划。这个计划和通常所说的经济计划大不相同 , 应该以改善人民的文化和心理状况为方向。他们还谈到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模式、社会研究中典型方法的应用等等。但是 ———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 从一开始,他们就根据官方的意识形态规定了苏联社会发展过程的内客。社会研究必须服务于实现官方的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设想。根据这些作者的意见, 苏联社会研究的主要方针应该是: ( 1) 研究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出现过程, - ( 2) 研究当前的劳动向共产主义劳动的转变, (3 ) 研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技术基础的过程, - 一 ( 4) 研究共产主义意识在苏联社会的形成。、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性质的讨论, 一直继续到出版《社会研究》第二期那二年( 19 6 3年) 。这一期的第一篇文章是《苏联的社会研究》。作者是苏联科学院副院长、科学院院士 皮奥特尔一菲多西耶夫, 一位经验丰富的党的意识形态专家。文章的开头是这样: 社会学研究在苏联已成为时髦的事情, 确定它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是十分必要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对象, 菲多西耶夫写道: “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的理论。根本没有超越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学。, 我想着重谈一谈三年前康斯坦丁诺夫的见解, 和菲多西耶夫的见解的不同。在康斯坦丁诺夫看来, 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同一回事, 菲多西耶夫则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社会学的理论, 因此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有可能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的学科而存在。虽然他并不打算确定社会学为一门单独的科学, 但是他的话可以被解释为间接承认: 尽管社会学的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 然而不等同于它, 因此可以看作是一门科学。 这标志着官方意识形态承认社会学的独立地位的顶峰。此后, 官方意识形态再也没有象这样(尽管是十分模糊的) 合法认可苏联社会学家要求独立的期望 。 十分引人注目的, 在同一期《社会研究 上发表了一篇G · 奥西波夫的文章。他是公认的苏联社会学运动的领袖, 同时是科学院领导集团内的官方人物。文章的题目是《作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 。文章毫不含糊地表述了作为一门专门的、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科学的苏联社会学的纲领。此后再也没有发表过官方人士所写的类似的文章。 奥西波夫在文章中介绍了研究社会的社会学的概念。他认为社会的相互作用、社会行为( 动机、价值、规范等) 是社会学的主题。他认为必须在苏联发展这种社会学。他认为社会学特有的、全部的理论应该是关于社会构成、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理论。所有这些看法, 从世界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当然并不新鲜, 但是在苏联意识形态的环境中, 是破例的。 在承认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的问题上, 官方意识形态和行政当局举棋不定、态度暖昧的时期是十分短暂的 。从组织机构来说, 对社会学的承认在19 6 7 年达到顶峰,那时在苏联科学院建立了具体社会研究所。 这个所建成后的头两年是其内部成员激烈斗争的时期: 一些人主张社会学成为独立的科学, 另一些人希望社会学成为意识形态的附庸。在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后, 党的严峻的意识形态政治影响了苏联社会的所有领域。 1 9 7 1年, 具体社会研究所改组了, 改名为社会研究所 , 社会学运动的原有干部为不熟悉业务的新人员所替换。 在苏联, 科学共产主义这门学科虽然早在二次大战前即已建立, 但其地位从六十年代开始才得到加强 。在六十年代, 科学共产主义首次在大学和高中的教学大纲中列为必修学科。 各个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科学共产主义教研室。 科学共产主义在机构上的加强是与社会学的发展相随出现的 , 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调查被宣布为科学共产主义的任务。 “ 发展” 这些学说, 即根据实际政治路线和意识形态路线的精神来阐述它们, 也是科学共产主义的一项责任 。关于苏联社会的主要学说是和建设共产主义的概念相联系的, 例如,苏联的社会结构正在朝着所有社会成员的完全平等发展, 苏联社会结构的重大发展趋势之一是所有的阶级、团体、阶层, 由于劳动性质的变化, 即体力劳动的广泛知识化, 而趋向一致, 苏联社会的另一重大进展是所有社会团体和阶层的收入总额趋向一致, 在苏联, 加强党 和国家的过程同时就是加强民主的过程, 共产主义的 劳动态度正在发展, 也就是说劳动的主要动力已不是为了获得生活资料, 而纯粹是出于对劳动的兴趣 ;在苏联社会, 集体主义、人道主义、国际主义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唯一得到广泛发扬的行为规范,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存在产生异常行为的社会原因, 象犯罪这类形式的异常行为是过去的残余; 等等。 所有这些论断都不可能从苏联社会的科学的、经验主义的分析得到证明。但是, 官方的意识形态需要这些论断得到“证明” , 于是科学共产主义承担了这项任务。 从一开始, 科学共产主义就反对苏联的社会学运动。科学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坚持只有一个学科, 即科学共产主义, 有资格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但是, 后来他们认识到了使用社会学这个词在宣传方面的好处, 他们本身的意识形态事务可以通过社会学的工作得到加强。 六十年代末期, 科学共产主义的代表人物逐渐认识到, 社会学和社会的研究必须成为科学共产主义的组成部分。意识形态领导当局虽然没有明确地、正式地批准这个论点, 但是实际上支持它。因此, 从七十年代开始, 社会学的最重要的研究项目由科学共产主义的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进行了。更重要的是, 党的领导将科学共产主义实行的意识形态控制, 看作是党控制社会学的一项原则。社会学调查的方法和结果都要和科学共产主义的口径一致。 在七十年代, 大多数社会学实验室正式成为科学共产主义的机构。 可以恰切地总结说: 苏联社会学运动的结束是和社会学对科学共产主义的投诚同时发生的。 意识形态当局显然支持这个过程。官方意识形态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假定, 让位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即科学共产主义的假定, 是七十年代的特点。这时占统治地位的官方观点可以表述如下: “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即科学共产主义, 其理论基础为历史唯物主义。” 根据这种解释,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概念显然溶化于科学共产主义的概念了。 尤有甚者, 在七十年代, 就连“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这个词本身也失去了其具有特定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涵义的性质。在六十年代,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这个词还是含糊的。尽管当时官方已经将历史唯物主义看作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从而排除了它获得独立科学地位的可能性, 尽管当时也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不是行为主义的、实证主义的、解析法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现象学的, 等等, 但是, 当时社会学家还能够要求在历史唯物主义的 原则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当时充满了建立一门具有特点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幻想。` 可是在七十年代就没有这种幻想的余地了。因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的课题被认为等同于科学共产主义的课题。当苏联社会学家声称他们必须研究社会结构, 有人会告诉他们:科学共产主义是研究社会结构的, 当他们声称他们必须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机构, 有人会告诉他们. 科学共产主义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机构的, 劳动、职业等等问题同样适用于此。官方认为这些问题都是科学共产主义研究的领域。 这就实际造成了这种情况: “社会学的” 这个词只可以适当地用于所谓的具体的社会学(社会) 的研究。只有具体的社会学(社会) 的研究才能被看作是社会学特有的活动。 于是,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最终从组织上或为科学共产主义的一个方面, 即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进行所谓具体的社会研究的实践活动。理论上的概括被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事。在社会主义社会问题上作出普遍结论的社会学家被看作是科学共产主义的专家。 当他能够从理论的高度来说明具体的社会学研究的结果时, 他就自动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专家。只有当他忙着具体的研究工作时, 他也许可称作社会学家。调整苏联社会学机构的用意是极为明确的: 将社会学的任务限制于为科学共产主义的思想概念收集有用的情报和资料。 七十年代进行的社会学机构的调整有哪些内容呢? 首先是将社会学实验室集中于为数不多的几个研究中心。在七十年代, 小型的、自发建立的实验室已经不可能存在。社会学研究中心的数目毫无疑问是减少了。当然, 究竟苏联当局能提出怎样的统计数字是无关紧要的。例如, 1 9 7 0年在瓦纳举行的世界社会学代表大会,正式登记的保加利亚社会学家有五百多人。用不着说, 保加利亚决没有这么多的社会学家。 事情很简单, 每一个讲授共产党历史的人都作为社会学家出席了那次的大会。苏联当局同样可以在数字上耍把戏。他们希望有多少社会学中心就可以报多少。 在七十年代, 社会调查的项目和调查结果的发表也明显地受到更严格的控制。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 苏联现在和六十年代以前一样, 没有一所大学和高级中学有社会学系(或教研室) 。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的大学有哲学系、历史系、经济系, 但要在这些学校建立社会学系是绝对异端的。没有学校开设社会学课程, 没有出版过一本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手册或教材, 没有一个社会学博士。 标志着苏联社会学运动终结的社会学机构调整完成于七十年代初期。 党的意识形态当局选择M ·鲁特凯维克, 他们最信得过的代理人, 去完成给予苏联社会学运动最后一击的任务。他被提拔为具体社会研究所主任, 解雇了所有被认为或多或少具有独立人格的有造诣的社会学家。他为所欲为地彻底扑灭了仅存的社会学运动。随之他也被解职了。 注:整个 “替死鬼” 过去,哈哈 ************************************************************************************ 到七十年代中期,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内容、它和历史唯物主义与科学共产主义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完全停息下来。这是苏联社会学实际状况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 讨论是自动停止的, 也没有什么内容可讨论了 。当官方意识形态专家偶尔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这个词用于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时, 只是为了宣传上的利益, 并没有为这些学科增添任何内容。当前通用的说法是: “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这个名字称呼历史唯物主义和 科学共产主义, 有时是许可的。” 社会研究屈服于科学共产主义的原因, 主要不在于苏联社会学家的遵从态度, 而在于苏联存在着一种十分严峻、直接、有效的控制形式, 即组织机构的控制。 可以这样说, 苏联绝大部分的社会学研究是由科学共产主义统管的, 因为它们是由科学共产主义的研究机构进行的。 七十年代后半期, 官方意识形态再也不提具体社会研究应该为历史唯物主父服务了。官方意识形态专家巳经认识到这种要求过于抽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 它本身不需要对社会主义社会作经验主义的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教义无需用数据加以证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功能( 即意识形态的功能) 的观点来看, 社会研究对历史唯物主义是没有用的。 与此相联系,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 将具体社会的研究从组织上完全并入科学共产主义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关注的重大事务之一。我们将引用科学共产主义代表人物的一篇文章( 刊于共产党人 1 9 7 9年1 1月第16 期) 来说明这个情况。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表达了官方关于进一步整肃社会学的立场。在这篇文章中, 为了致力解决科学共产主义的定义问题, 作者V ,伊奥诺夫断言具体社会学的研究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固有的特点。他写道: 科学共产主义的部分内容和问题与马列主义其他组成部分的内容和问题的重合, 并不排斥这门科学具有仅仅属其所有的特性。党、工会、共青团组织和科学研究机构在全国共同进行的无数具体的社会学调查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我们可以预期遇到两种人的反对: 一种是那些认为社会学研究完全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人, 一种是那些鼓吹把所谓“具体社会学“建成一门独立科学的人。前者之所以错误, 是因为他们将藉助定量分析方法( 包括人口统计学的笼实用经济学的, 等等) 而进行的、并非为历史唯物主义所特有的各项实用研究, 包括在哲学科学的领域里, 后者则由于某种原因拒绝承认, 他们所提出的“ 具体社会学” , 囊括了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在理论概括程度上都极为 不同的种种研究, 这种研家巳被证明为` 首先是异端的, 其次是缺乏完整的理论基础的。 实际上, “具体社会学” 在我国不可能作为一门单独的科学区分出来。这个道理从一个简单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来: ` 具体社会学” 为社会过程作出定量分析和模型, 而这个社会过程发生于社会主义社会, 这个过程主要根据科学控制社会发展的利益而进行。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 “具体社会学” 完全是在科学共产主义的渠道上起作用和发展的, 它除了提出社会现实各方面的材料不占有任何其他的社会材料; 它除了尽其一切可能为完善这个现实 作出贡献别无任何其他目的。这样说是决不夸张的。 因此, 科学共产主义除了自己的一般理论体系, 还有很大的一个实用部分。主要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大小小的组成部分进行详尽的、一丝不苟的调查; 它要积累高如勃朗峰( 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 的具体资料, 以便作出理论上的新结论和实际的决定。因此, 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用部分的关系融洽的、成功的发展, 成为胜利地、充满信心地建设共产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 这位作者提出的逻辑, 是今天党的意识形态专家在吞并社会学问题上的非常典型的逻辑。预计不久苏联将建立科学共产主义中心研究所。在那种情况下, 社会研究所估计会并入该所。这就意味着社会研究将完全在组织上隶属于科学共产主义, 象征所谓苏联社会学独立地位的仅有的外表将最终消失。 对苏联意识形态当局来说, 这样做是完全合理的。只有二件事可能遏制他们: 苏联拥有“ 社会学” 的国际重要性。解散社会研究所意味着公开表明苏联已经没有社会学, 并且是有官方根据的。不过, 这也没有什么, 苏联当局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他们可以对国际社会学协会解释说: 科学共产主义就是苏联的社会学。 ****************************************************************************** 你是要毛泽东思想还是要社会主义,这是个问题啊(难道从来没有人觉得有矛盾吗?诸君真是神奇,一堆屎) 你们怎么要学这个东西呢,这是西方的东西,内部研究的 你们学讲真话干什么, 你们都是农民,是小农,是落后的阶级。实事求是,这是先进阶级会的东西。 落后阶级不就是爱讲假话,骗个人嘛 注:我艹,傻逼想变聪明,我去 ****************************************************************************************** 我爸说这个事,说的最有意思了,你是个被统治者,搞不清自己的位置。 知道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 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公鸡腿” 和 “鲤鱼腰” 该谁吃,“美女” 该谁把,这是个问题? 女人 生来 就是被 “野骡子” 骑的,废什么话呀,我草 ****************************************************************************************** 1921年10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在长沙成立,毛泽东担任分部主任。根据“一大”所确定的工作重点,毛泽东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工人运动,并没有 过多关注到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1923年陶行知提倡乡村运动,恽代英给毛泽东写信说,我们可以学习陶行知到乡村里搞一搞。毛泽东说,现在城市工作还忙不 过来,怎么再去搞乡村呢?。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逐渐认识到农民运动的重要性,他提出应该注重农民运动:“我们党不应 只看见处于广州一隅的国民党,而应重视全国广大的农民,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是很重要的。国民党在广东有基础,无非是有些农民组成的军队,如果我们党也注 重农民运动,把农民发动起来,也不难形成像广东的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之后,毛泽东将主要精力用于领导农民运动,他利用养病的机会,回到家乡 韶山冲,开展农民运动,创办农民夜校,建立秘密农会,积累了经验,逐步认识到组织农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性。他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那年冬天我回到 湖南休养——我在上海生了病。但在湖南期间,我组织了该省伟大的农民运动的核心。”“以前我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民中间的阶级斗争的程度,但是在‘五卅’惨案 以后,以及在继之而起的政治活动的巨浪中,湖南农民变得非常富有战斗性。我离开了我在休养的家,发动了一个把农村组织起来的运动”。此后,毛泽东开始致力 于农民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他在1925年11月21日回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向学会会员提出的问题时,明确表示“现在注重研究中国农民问题”。毛泽东 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充分肯定了农民在革命的重要地位和功绩,强调说:“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 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对农民运动以及对农村问题的广泛调查主要是从参与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指导农民运动开始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毛泽东兼任所长,前五期主 要是培训广东省的农运干部(也包括部分广西、湖南等省的学员),第六届改为全国性的,隶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1926年4月10日,国民党中央农 民部指派毛泽东、林伯渠、高语罕、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组成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考试委员会,对20个省区选送的学生进行复试时,毛泽东注重向学生询问 各地乡村情况及农民生活状况等。在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次年毛泽东在武昌主持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中,毛泽东均注重调查的重要性,在讲习所规定的学 科中明确有“农村调查统计及报告”一科,作为调查研究所需要的主要课程,毛泽东亲自讲授《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另外《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 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也作为农讲所的教材,这些课程的设置是毛泽东有意识地将调查方法作为革命最主要的方法并有意识地进行传播的开始,也是其在实践中将调 查研究制度化的一个开端。 毛泽东还亲自进行农村调查,主持并召集来自各省的学员开调查会,不能参加调查会的,发给调查提纲。从阶级关系、农民负担到宗教社团、租率、 田赋、地主来源、主佃关系、抗租减租、农村组织、风俗习惯、歌谣谚语等等,都在调查范围之列,要求学生把家乡的情况,按调查项目填写。又把这些材料“亲自 认真修改,把一部分编进《农民问题丛刊》正式出版,以指导全国农民运动。”。为了使学员学习的理论能够与实践相互结合,毛泽东还组织一批学员到粤北韶关农 村实习一个星期,组织全体学员在毕业之前专门到海丰县实习两个星期。到革命群众中考察其组织和生活,促进学生投身农民运动的决心。“每当学员外出调查归 来,他总要仔细询问调查情况,帮助学员总结提高”。在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组织学员到咸宁、通山、武昌以及市郊农村去做社会调查,培养其理论与实际 结合的能力,并提出“到农村去,实行农村大革命”的战斗口号。 1926年后,毛泽东曾担任国民党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通过各种途径调查和了解农村的情况。1926年8月 20日至9月中旬,国民党广东省农委为加强调查工作,训练做调查工作的人材,改变缺乏调查工作、不了解农民详情的状况,特意举办调查员训练班,毛泽东应邀 为调查员训练班讲授共产国际、苏俄、土地问题。训练班共提出调查项目165个,计划先从重点县调查,每县调查2个乡或4个乡,主要调查农村的土地数量、阶 级状况、社会各团体的经济政治情况及其互相关系,收集重要会议记录、传单、契约、风俗等各种材料。 1926年12月17日,毛泽东从汉口到长沙,参加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次年1月4日,毛泽东从长沙启程到湖南农村考察农民运动。4 日到9日,他先后在湘潭县的县城,银田,韶山一带考察,9日至14日到湘乡县考察,15日至23日到衡山县考察。24日,回到长沙,将湘潭、湘乡、衡山3 县的调查情况向中共湖南区委负责人作详细报告,随后在长沙郊区做了一些考察。27日至2月3日,到醴陵县考察,4日回到长沙。对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使毛泽 东对农村的认识更为深刻,同时他的调查结论也影响了党内很多人对农村的观念。如李维汉在《回忆与研究》一书回忆中认为,他在听取毛泽东调查归来的报告后, 改变了对待农民运动的错误观念。1927年2月中共湖南区委给中央写了《湘区一月份农民运动报告》作了自我批评,称“我们亦自认为现在农运的确是太幼 稚”,但是“自润之同志自乡间视察归来,我们才感贫农猛烈之打击土豪劣绅实有必要”,可见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准确性在当时也得到党内组织的认可。 1933年冬,毛泽东对长冈乡和才溪乡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召开基层苏维埃调查会写出《乡苏维埃怎样工作》。张闻天效仿毛泽东的工作方法,召集几个区的负责人员召开调查会,写出《区苏维埃怎样工作》,这是张闻天早期对中国农村社会的调查。 ************************************************************************************* 进入苏区是张闻天左倾错误比较严重,并开始寻找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农村方法的尝试期。1933年1月中旬,张闻天到达瑞金,随后担任“中共中 央局”常委兼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张闻天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整顿和改造党的机关报,将中共中央局原来出版的《实话》与《党的建设》 两个刊物合并,改名为《斗争》。1933年2月4日出版第1期。1934年1月至2月,张闻天在《斗争》分6期连载了毛泽东的《兴国长冈乡的苏维埃工作》 和《上杭才溪乡的苏维埃工作》这两个农村调查报告,这是两个调查报告的首次公开发表。 张闻天还效法毛泽东调查研究的精神和方法,研究基层苏维埃的工作。他曾召集几个区的负责同志开调查会,一起商讨对乡的领导问题,写了《区苏 维埃怎样工作》一文。文章坚持实践毛泽东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指出经常讨论与检查各部的工作,并且能够将具体意见帮助与推动各部工作的进行,而且,他强调 领导要深刻的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倾听每一个同志的意见,仔细将所得材料加以分析,然后和乡苏同志共同商量,提出具体意见,推动工作的开展,推动该乡工作 的进行。张闻天还在文中提出区苏维埃主席团应该经常派人到各乡村巡视工作,要求巡视人员与工作人员和群众座谈,并把所得材料进行分析,将空洞的议论应该完 全抛弃,这和毛泽东当时在农村调查中的做法是一致的。此外,张闻天还强调领导要了解下面的实际情况,培养干部实际工作的能力。1934年4月,中央苏区出 版了“张闻天、毛泽东合著”的《区乡苏维埃怎样工作》一书,该书上篇是毛泽东所著的《乡苏维埃怎样工作》,下篇是张闻天所著的《区苏维埃怎样工作》,这本 书被赞誉为“苏维埃工作经验的结晶,宝贵的指针”,是张闻天和毛泽东开始合作的一个标志。
253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的崛起是因为学习了苏联(转)
热度 2 gordon 2016-1-12 15:31
这个问题啊,得从刘伯承开 “战役学” 课程来解释。 ************************************************************************************* 网友问: 美国在二战中武器资源储备最足,所以它可以肆意的挥霍炮弹,德国与苏联的国家生产力均无法实现这样的条件,特别是德军,它没有海上支援,只能通过不断侵蚀他国领土来弥补战争成本,所以“闪电战”就是基于这一诱因而制定的,越到后面两线作战时就越明显,总之,单纯比较实不科学。 不是啊,兄弟, 这不是单纯的产生能力问题。而是空间和速度问题。事实证明,美国的能量再大,经过类似越南那种程度的长期消耗战中也会不堪重负而带来巨大的经济以及社会压力。而苏联和德国的 战役学 理论,就是以最快速度解决战争以避免这些压力长期化,同时也剥夺了对手的战争潜力。 二战陆军,美国无论在技术上、素质上,都比苏联强不是一点半点——但美国人基本不怎么懂陆战 战役学 ——陆战 战役学 方面,二战苏联和德国是顶尖的 ************************************************************************************* 德军与苏军 德军:设在措森的陆军总部,每天要把进展方位标示在东线态势地图上。从综合各地报告,到标志完毕,需要几个小 时。然后再由陆军总参谋长带着地图坐军列开往元首大本营报告,中间又过了几个小时。 希特勒看到的往往是14个小时前的态势 。 和德国正相反。苏联的战术欺骗能力很差,战场伪装和保密纪律也很松懈。但战略和战役欺骗能力出色的惊人。俄国人不像德国人那么墨守 战役学 成规,喜欢逆向思维。而且苏军在执行上很大胆,往往在战役中改变作战方向。 注:中国也有这个特点,偏大的方向,偏战略。( 东方国家都有这种特征 ) ************************************************************************************* 体积和人口是大国的基本要素。战后苏联的 战役学 ,只认同三个国家是大国:美国、苏联、中国。只有这三个国家可能抵抗现代化闪电战的第一轮打击。 注:自从学了苏联,像西欧、日本这种小国 都是菜。 像弯弯啊,都是菜。这个国家的体制就是应对日本入侵建立起来的。 大国没把握, 像先进的小国,都是菜 。毛子在欧洲应对它们,应对很长时间了。 参考文献: 《 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
3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天下奇书
热度 55 寞洑 2015-6-3 13:02
天下奇书
这个是吗?时代的产物, 显然不是 。 这个是吗?不是,实际上就是90年代初,苏联崩溃,共产主义破灭以后,功利主义在中国的一种表象。 那么谁才是真正的天下奇书? 只有这本,只有这本才是天下至奇的书籍,这就是用生命在读书啊! 电子版 http://cclw.net/other/zyxhjtcfy/index.html
106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转:外交 黑话表
热度 40 农民家的狗 2015-6-1 09:29
亲切友好的交谈——字面意思; 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 交换了意见——会谈各说各的,没有达成协议; 充分交换了意见——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吵得厉害; 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双方分歧很大; 会谈是有益的——双方目标暂时相距甚远,能坐下来谈就很好; 我们持保留态度——我们拒绝同意; 尊重——不完全同意; 赞赏——不尽同意; 遗憾——不满; 不愉快——激烈的冲突; 表示极大的愤慨——现在我拿你没办法; 严重关切——可能要干预; 不能置之不理——即将干涉; 保留做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我们将报复; 我们将重新考虑这一问题的立场——我们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友好)政策; 拭目以待——最后警告; 请于*月*日前予以答复——*月*日后我们两国可能处于非和平状态; 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负责——可能的话我国将诉诸武力(这也可能是虚张声势的俗语); 这是我们万万不能容忍的——战争在即; 这是不友好的行动——这是敌视我们的行动;可能引起战争的行动;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打算忍了,要动手了。 悬崖勒马——想被XX么? 勿谓言之不预也——准备棺材吧。 中国外交部曾数次引用此句。1967年7月3日新华社发表“就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处人员在我国非法进行窃取情报的活动 我国外交部向苏修提出强烈抗议”,文章结尾处用“勿谓言之不预也”。另外使用两次,分别是1978年越南军队对中越边境的侵犯和1962印度军队对中印边境的侵犯。因此被视作中国准备开战的信号。
1554 次阅读|17 个评论
分享 看出来乌克兰的总统和总理就是西方派来和大毛拉仇恨的
热度 21 寞洑 2015-1-25 14:57
看出来乌克兰的总统和总理就是西方派来和大毛拉仇恨的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年初说:要打得反叛分子满地找牙。 亚采纽克 1月8日 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中强指出,“我们清楚记得苏联对乌克兰和德国的入侵(二战)”督促德国和乌克兰站在一起。 乌克兰在得到西方的军援后,于本月13日对东乌发动全面进攻,仅一周进攻就被打垮了,波罗申科要求停战,东乌表示拒绝,24日,也就是昨天,开始反攻重要的港口城市Mariupol。Mariupol是东乌克兰重要的港口城市,是通向已经并入俄国的克里米亚的门户。大毛估计彻底丢掉幻想了,干到底拉倒。 一直没开腔的欧盟和美国现在也跳出来,要求东乌停止挑衅,立刻停火。 乌克兰人民不知道是活该,还是不幸,选了这么一帮二货。 粉红色为叛军控制区,黑圈处为 Mariupol。 红点处为 Mariupol,那个小岛样的地区即为 克里米亚, 城市间的褐色线为公路干线。
902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赫然与拉登的亲密关系
热度 32 农民家的狗 2015-1-20 11:52
赫然,你啥时候采访的拉登呀 。 “ 在二十年前的西方报纸上, 赫然 赞扬着一位反苏联的战士,他率领他的部众在“通往和平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恐怖大亨———本拉登。The Independent, Monday 6, December 1993 英国《独立报》。 ” http://www.talkcc.com/article/4088124
1218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看了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
热度 11 silentdarkness 2015-1-16 16:08
个人感觉这个题材应该拍两个版本,一个是面向社会基层的版本,一个是面向统治阶级高层的版本。
920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凯南的 《苏联行为探源》
gordon 2014-10-16 15:04
凯南说来说去,不就是说利率的嘛 还以为凯南多牛逼呢,“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草包一个 因为利率高,你知道吗? 所以 对于苏联这样的国家,计划经济反而是最优的选择。 因为可以在局部降低利率嘛。 从拿破仑三世发明这个方法以来,所有大陆型国家和后发国家都是这么干的,大陆型国家,法国、德国。后发国家,例如日本。 ××××××××××××××××××××××××××××××××××××××××××××××××××××××××××××××× 真正的问题是最优化造成的问题。 对于复杂系统来说,追求最优化,其实并不合适。 注: 凯南为什么不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呢 ,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他就明白了。说的都是车轱辘话。 1947 年写的破文章,现代学术都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 吹鼓手和学者的差别 吹鼓手,是帮帮闲,报点喜报,讨点零花钱。 学者可以直接指出对方的谬误。 注:这世界上笑话很多,很多时候,就是两个不懂的在哪儿互掐。 比如这一段运气不好,你可能以为是邻居家的树 挡了你的运气, 然后就会起争执。 生活中这种事太多了。 为什么选某个人当领导,因为他长的象领导,呵呵 ××××××××××××××××××××××××××××××××××××××××××××××××××××××××××××××× 中国的创新点是什么? 数学模型是个宝,它不能完全模拟现实,但是有着指示性作用。 这么一看就知道了,“ 政治协商 ” 这个语境就是创新点所在。 实际上,如果看过威廉配第 的著作,他也提到这一点, 有一段时间,英国非常流行 “ 顺其自然 ” 。
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弄不好,苏联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热度 34 silentdarkness 2014-10-9 13:00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说: “ 我们国家无论在体制、制度上,还是在所走的道路和今天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境遇,都与前苏联有着相似或者相近乃至相同的地方。弄好了,能走出一片艳阳天;弄不好,苏联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习近平认识得还真够深刻的啊
1169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这可真是一个大时代吖
热度 31 鳕鱼邪恶 2014-9-7 10:57
9月18日苏格兰进行独立公投,联合王国大概还有12天的寿命? 见证了苏联帝国的崩溃,见证了兔子的崛起,见证了米帝本土遭袭,马上又要亲眼目睹日不落帝国最后的日子。。。。这可真是一个大时代吖~ 邀请大家一起悠闲的观战~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觉着好命麽~
840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苏联的东西是正确的?
热度 4 gordon 2014-8-8 20:05
因为被某伟人胡扯了一通,苏联的东西成 “臭大粪” 了。 其实苏联的路走的才是正确的,这都是说实话。当然它不够人性化啊 老毛弄一个前现代的东西去批评人家,莫名其妙。 他想要的东西是后现代东西,没有现代化,后现代的东西根本不可能。 现代生物学也是建立在精密科学(数理化)之上的。 注:当然毛子在生物学的认识问题上有一些弯路。 苏修不如美帝,不代表苏修是错的。 ×××××××××××××××××××××××××××××××××××××××××××××××××××××××××××××××××××× 什么东西都是学深了,才能对现实的问题产生突破。 当代中国社会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 古典( Liberal Arts ) 和 精密科学时代。这俩人还在互掐,掐什么呀,都过时了。 不想多说什么,整个社会认知水平低下。 其实我只想告诫自己,要多努力,少写时评。你自己认知深入了,看问题就会不一样了。 掺水以后,蜜都不甜了。大多数情况下,浓缩的都是精品。然后你每写一篇就像李小龙一样,酣畅淋漓,直接KO 拖泥带水不是我的风格。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U1ODUyMTQw/v.swf
2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模式比苏联模式都low
热度 1 gordon 2014-7-7 07:37
苏联科学化管理啊,其实是工业化的标配。 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苏联都弱,还想摆脱“苏联模式” 它是把 “前工业化” 当成 “后工业化” 了,搞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然后,整个民族陷入 “无知、愚昧、野蛮” 的境地,对中国社会破坏非常大。 管理由五十年代前期的向苏联“一边倒”,变为全盘否定苏联经验;以“书记挂帅”代替了“一长制”;以大搞群众运动代替了科学管理。 毛自己也知道 “今不如昔”。 幸好80年代学日本捞回来一点。日本的管理偏精神层面,象 看板管理(墙上的标语)、每天出操喊口号,这都是松下管理模式。 注:盲人骑瞎马,无知、无能。找个诗人做管理,就这样,呵呵 对了,他还是哲学家,那时候换个灯泡,都得说一段 “实践论、矛盾论” 的哲学段子。 老毛是太出洋相了,洋相王。 陈丹青说,老毛笑眯眯的,象个农村老太太。
268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苏联对各民族的统治
gordon 2014-7-6 11:45
苏联重新发掘出各种民族语言,对少数民族来说是好坏参半的事,因为这 会导致一个很怪的结果:俄语在非俄语民族中变得更为重要……苏联将地区语言变体升格为单独的语言,有时甚至不惜创造新字母供书写用。这是一种有意为之的分 裂政策,很大程度上是担心庞大、团结的非俄语群体操同一种语言后,会对基于俄语的中央集权的专政形成威胁。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贾谊 《治安策》 ××××××××××××××××××××××××××××××××××××××××××××××××××××××××× 它这种做法呀,当然也有后遗症,后果当然就是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倾向。 俄罗斯吞下中亚那么多民族,是那么好消化的? 其实传统中国做法是正确的。 模糊化,早年中国的民族划分很模糊。当然人种 的差别 是最明显的。
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歼七看 苏联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
热度 1 gordon 2014-7-3 17:41
这是偶然的发现,网上一搜,歼七竟然没有雷达,笑尿了。 早期的J-7飞机由于没有装备雷达,因此只有昼间目视作战能力,这种缺乏全天候的作战能力,难以适应现代空战的要求。后来,我国已经意识到飞机装备火控雷达的必要性,因此 参考MIG-21MF 设计出J-7III 。 以下摘自 http://www.afwing.com/aircraft/j-7-legend-part2_11.html 由于当初从苏联引进的米格-21Ф-13 是一种昼间型歼击机,无法在夜间或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作战任务,因此在歼-7 开始装备空军部队伊始,部队就提出了歼-7 飞机要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要求。为了改变歼-7 飞机雷达测距器功能差、机载火力弱等缺点,1972 年在出国考察了全天候型的米格-21ПФ 飞机之后,成都飞机制造厂开始在参照该机的基础上进行歼-7 改全天候型方案的初步论证。1975 年 5 月,工厂向第三机械工业部上报了改型方案设想。1976 年 11 月,三机部将歼-7 改全天候型的任务转给了贵州 011 基地,期间于 1976 年还出国考察了米格-21МФ 飞机。到了 1977 年 2 月,三机部又要求 011 基地和成都飞机制造厂共同做好全天候型的技术准备工作。同年 9 月,成都制造飞机厂再次上报了歼-7 改全天候型的设计研制方案,同时将全天候型命名为歼-7 甲型飞机。这期间由于方案指标多次更改,工厂也忙于歼-7 飞机的生产和定型,歼-7 全天候型的研制一直进展缓慢。 到 1977 年底,在中央军委做出尽快以歼-7、歼-8 飞机换装歼-6 飞机的决策之后,歼-7 全天候型飞机的研制进度才得以加快。1978 年 6 月 12 日,中央军委召开国防工作会议研究空军装备,提出要尽早拿出类似于米格-21МФ 飞机的歼-7 改型机。6 月 15 日,三机部召开重点厂所领导干部会议确定歼-7 全天候型飞机的性能要赶上苏制米格-21МФ 飞机,而雷达火控系统的性能方面要能够超过,并将其称为歼-7 大改型。随后决定由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 所)负责飞机的全面设计工作,总设计师由王寿南任(后来由宋文骢接替)。 ××××××××××××××××××××××××××××××××××××××××××××××××××××××× 这不比苏联还落后嘛 ,苏联是地面雷达引导 — 截击 的方式。俺们不是一样。 我现在有点明白了,看《屠基达回忆录》,屠基达为什么非要上马可尼航电了。屠基达为什么要坚持工厂为主,因为工厂就是公司嘛。当然还涉及到工艺问题,设计不管你是否能生产出来生产不出来。 跟intel 的半导体一样,关键在工艺不在设计。 “大洋马” 是以前的错误政策造成的,憋得太久了,呵呵 呵呵,其实苏联到90年代,已经快突破 “苏联旧有模式” 了,没搂住。 我们比苏联落后多了,连坦克都研制不出来,一直是大步兵。 90年代专向苏联太对了,海湾战争后,苏联的东西没人要,捡个破烂。 80年代,老美又援助了一把。在90年代至少能达到美国80年代水平,这就很不容易啦 基本上就是出口创汇,然后进口技术,俄罗斯经济一直烂,直到2002年,石油价格的变化。 工厂模式,资金、机器+廉价劳动力,其实它也没市场,是人家香港、台湾的市场。 香港的“前店后厂” 估计被深圳吞完了,台湾的小商品也很厉害,太阳镜、雨伞等。90年代台币升值,周期到了。日本模式也是,周期到了,80年代日元升值。 ××××××××××××××××××××××××××××××××××××××××××××××××××××××× 综上所述,老一票的经验净扯淡。 其实我主要就是论证这个呢 注:《cctv 大家》 谈坦克 里面特别表扬几个:臧克茂 、王哲荣 我比较喜欢机灵的,王哲荣这个人呢,不是特别快,但 他不傻, 谈话能谈到点子上。他知道核心问题在哪里。 不傻很重要 《大家》里面有傻的,有个哥们说,“我唯一的优点就是勤奋。” 你就知道他做不出来。至于最后为什么做出来了,这就不知道了。
311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苏联并不保守
热度 9 gordon 2014-6-6 14:25
刚建国学苏联的时候,试点主要是两所学校,一个是哈工大,一个是唐山交通大学,就是茅以升的学校。 我们现在搞成这种狗屎样,这和苏联没关系,这是我们自己搞的 。(至于为什么说是苏联整坏的,你懂的)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啊,在廉价劳动力出卖完以后,底下创新就会遇见大瓶颈。 注:中国学校里学的,全扔了,净是糟粕。 有点精华,也是屎坑里捡豆子,划不来。 ××××××××××××××××××××××××××××××××××××××××××××××××××××××××××××××××××× 教育改变命运的笑话,呵呵 以前知识还可以卖与帝王家,现在它也不收购了。 这混蛋 另:这点常识,也可以用来判定一个人是否 “不学无术” 的标准。不过话又说回来,谁没有傻逼过呢。 个人看法:人混得好不好,其实和教育关系不是太大,它和国家工业水平有关。工业水平高,教育水平不可能低。 民国的教育不算太差,人混的也不好,就是社会工业水平太差,没办法就业。
475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苏联吸金
热度 1 gordon 2014-4-2 03:29
苏联盛产黄金,约占世界产量的五分之二。苏联卢布含金量定得很高,远远超过卢布的实际购买力,据此,使东欧各国在汇兑中吃了大亏。   斯大林逝世后,东欧各国提出卢布定值过高,要求计算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改订汇率,并退赔过去造成的损失。此举连续进行数年之久。 注:货币是一般等价物,除了专业分工,产品交换以外, 有货币就可以提前购买物资和劳动,然后有研发后再还上 。这就是工业国的秘密 ××××××××××××××××××××××××××××××××××××××××××××××××××××××××××××××××××× 苏联在金本位时代其实是很牛的。 英国发现了金矿,改世界贸易从银本位到金本位。美国也有大量的黄金,日本是甲午战争以中国赔偿的白银为基础迈入了金本位国家。 英国的这一套国际贸易体系是对工业国有利的。 中国要不是发现了 货币流通量这个规律,是很难挤进 工业国阵营的,现在的发达国家不还是那几个。 金融对于中国的意义,比其它国家更不寻常。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 解体 对苏联打击也是很大的,呵呵 苏联对中国的帮助真是没说的,你的币值里一点含金量没有,谁愿意跟你交易啊。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73) 解体 对中国真是一个特大利好。 中国很鸡贼,用点苹果、鸡蛋就想换苏联的工业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不是这么简单的。苹果、鸡蛋 供应量过大是要跌价的,也就是说 你很难大量的用农产品来换工业品。 几次有限的工业转移,就是大清时候有银子,张之洞办的钢铁厂。蒋介石用矿和德国换的那次,然后就是苏联朝鲜战争后的这次。当然苏联的工业品不是市场上的商品,没有销路,所以是双赢。就跟我们国家生产出来的工业品卖不掉都援助给亚非拉穷哥们一样。 英国人是贼坏,贼坏的。 苏联为什么能引进外资啊,丫有黄金啊,亲。 德国、美国、英国的资本 狂往苏联跑,苏联的工业非常强,唯一的缺憾:工业品不是商品,比较麻烦。 ××××××××××××××××××××××××××××××××××××××××××××××××××××××××××××××××××× 我现在也明白为什么美国要和中国交好了,很简单,当时美元已经和黄金脱钩,和石油挂钩了。 美元的贬值引发了 美国势力范围内的伊朗革命, 苏联1979年12月对阿富汗的出兵,美国被逼到墙角了。 1973—1975年。美国军事力量从南越撤出。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3年和1974年石油输出国组织两次决定提高基准油价,最后高达每桶11.65美元, 石油价格飙升了300%,即上升了4倍,基本形成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结束了廉价石油时代。 以前是 因为越战的原因,硬压石油价格。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 美国恢复期,美元贬值也为出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呵呵 为解决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美国开始了第二轮主动的美元贬值 ,金价因此又上升了一个300%。而1979年底,美国在伊朗的人质危机 以及1979年12月前苏联对阿富汗的出兵,引起全球性的政局动荡,导致国际市场对黄金的巨大需求和价格上涨,金价上冲到每盎司600多美元。1980年 1月18日,伦敦黄金市场每盎司金价高达835.5美元,纽约当天的黄金期货价格则为每盎司1000美元,这是黄金有史以来最高价。1980年1月21 日,纽约市场黄金价格略有回落,仍高达每盎司870美元。 第二次美元贬值不仅引起了金价上涨,也为石油价格上涨埋下导火线 。美元贬值损害了各石油输出国的利益,使石油输出国组织因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所得的财富大 大缩水。 当中东局势不稳时,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 ,1980年两伊战争,这都使石油日产量锐减,直接导致了国际石油市场价格 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以上。也就是说,在1980年底之前,石油价格上涨了约150%,马上恢复了石油与美元的价值相对平衡和对 等。 石油和黄金价格刚刚稳定了不到一年,1981年,短暂的平衡被打破,金价和油价双双下跌。(中美结盟以后,美国压力就减小好多) 应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夫人的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和夫人卓琳于1979年1月29日─2月5日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 卡特当年实在是心有余悸,打不起仗了。 苏联入侵阿富汗、伊朗革命、越南入侵柬埔寨,中美的利益重合了。美国盯的是石油,是中东。中国盯的是越南。 苏联当年是蠢啊,没有金融头脑,不然的话,它打开印度洋的通道就完成了。其实那也没用,体制僵化,日本、西德都起来了。 它会变成一个从北冰洋到印度洋的两洋国家,这也很牛逼。 基本上这两个地方它都是霸主,没有天敌。 80年代,两伊战争,中美苏都在吸血,不同的是 中、美是战争创伤,苏联是体制僵化导致的经济收入下降。呵呵 当年中国那点外汇啊,就是出口石油挣的一点。90年代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对中国来说真是给力,出口市场打开了。 说一点,要引进外资,必须是金本位。 固定汇率制度,对引进外资功不可没 。 ××××××××××××××××××××××××××××××××××××××××××××××××××××××××××××××××××× 注: 说这么多,只是说黄金和石油跟货币有关系。 从历史角度来看,黄金价格和石油价格的关系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前的稳定期;2. 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上涨期;3.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上涨期;4.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20多年的低迷期;5. 21世纪初的上涨期。 5个阶段的分析具体如下: 1.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稳定期 二战以后到上世纪70年代,油价和金价之间的比率几乎保持不变,基本上维持在1∶6的稳定关系,即黄金与石油的兑换关系大约为1盎司黄金兑换6桶石油。那时,官方规定的黄金兑换价格为每盎司35美元,石油为每桶5美元~7美元。黄金的价格不是由供需所决定,而是一个固定价格,价格缺乏波动,由官方负责维持。同时,石油价格也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十分稳定,被称为廉价石油时代。 注:金价以前是货币,金价稳嘛。 2. 20世纪70年代初期直至70年代中期的上涨阶段。 影响油价和金价的主要因素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第一轮美元贬值以及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1973年~1974年)金价和油价的这种稳定关系消失在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不过二者变化的先后顺序略有不同。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油价的美元标价几乎很少变化,首先变动的是金价。 原先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黄金价格是每盎司35美元,1971年美元对黄金两次贬值(即第一轮美元贬值开始);1973美元再次贬值10%,金价上升到每盎司42.22美元。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黄金价格迅速上升到每盎司90.85美元。其后金价又陆续上涨,此阶段累计上升了250%,即每盎司120美元,原来1∶6的关系不复存在。 在黄金上涨了数年后,石油价格亦开始上涨。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第四次阿以战争后,1973年和1974年石油输出国组织两次决定提高基准油价,最后高达每桶11.65美元, 石油价格飙升了300%,即上升了4倍,基本形成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结束了廉价石油时代。由于这场阿拉伯人意志一致的价格运动,客观地讲,石油价格上涨的势头基本赶上了先前金价上涨的势头。 注:这个也很好理解,美国顶不住了,美元对黄金贬值,其实就相当于美元里的含金量降低。劣币驱逐良币是也。美元对物资的价格很稳定。 胡志明小道的战士根本就不用石油,靠的是人体电池的化学能。 3.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的上涨阶段。 主要受第二轮美元贬值,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1979年~1980年)影响在本轮涨势中,黄金率先大幅上涨,石油紧随其后,并且双双达到了历史最高价。最初,为解决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美国开始了第二轮主动的美元贬值,金价因此又上升了一个300%。而1979年底,美国在伊朗的人质危机以及1979年12月前苏联对阿富汗的出兵,引起全球性的政局动荡,导致国际市场对黄金的巨大需求和价格上涨,金价上冲到每盎司600多美元。1980年1月18日,伦敦黄金市场每盎司金价高达835.5美元,纽约当天的黄金期货价格则为每盎司1000美元,这是黄金有史以来最高价。1980年1月21日,纽约市场黄金价格略有回落,仍高达每盎司870美元。 第二次美元贬值不仅引起了金价上涨,也为石油价格上涨埋下导火线。美元贬值损害了各石油输出国的利益,使石油输出国组织因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所得的财富大大缩水。 当中东局势不稳时,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1980年两伊战争,这都使石油日产量锐减,直接导致了国际石油市场价格骤升,每桶石油的价格从14美元涨到了35美元以上。也就是说,在1980年底之前,石油价格上涨了约150%,马上恢复了石油与美元的价值相对平衡和对等。 注:美元和黄金脱钩,和石油挂钩。紧缩导致了中东的变局。 4. 从1981年开始价格下跌,长达20年的价格低迷时期 石油和黄金价格刚刚稳定了不到一年,1981年,短暂的平衡被打破,金价和油价又开始互相追赶。不过这次刚好相反,金价和油价双双下跌。金价从1980年初的每盎司800美元的高价在1982年和1983年间下跌超过了50%。而油价的大幅下跌紧随其后,油价最终在1986年的第一个季度下跌超过50%。在后来的价格波动中,1990年之前的黄金和石油价格比率曾经一度接近了长期的标准值(15.5)。但在随后的90年代中,石油和黄金又不谋而合地一同下跌,直到21世纪初才再次双双跳跃式上升。 不过,在这20年的低迷期间,黄金和石油也并非一直处于价格下跌态势。受国际事件的刺激,金价、油价曾有短时间的上涨,可惜无力维持。如1986年里根总统遇刺,1987年10月的华尔街股市灾难, 1995年发生了日本大阪-神户大地震,都引起了金价、油价双双短期上涨。 1990年发生了海湾战争,并由此引发了第三次世界石油危机。当时短短的三个月内,石油价格从每桶14美元一路飙升,直到突破每桶40美元。 不过这次高油价持续时间短 ,而金价只是稍有波动,随后就一直处于下跌趋势。
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时代的科学家对当代中国的借鉴作用
gordon 2014-4-1 05:17
巴甫洛夫 在十月革命爆发时,还在做实验。 1897年出版《消化腺机能讲义》;继而又从唾液腺的 精神性兴奋出发,转移到对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创立了条件反 射学说,1890年至1930年间研究了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活动的 生理机制、皮层的功能镶嵌式、睡眠、神经症的病因等。证明言 语功能为人类所特有,是以语词作为刺激的条件反射。 苏联还有一个数学的 “从林学派” ,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 至于研究成果能不能被社会接受,那就看社会的了。
0 个评论
分享 苏联是个大家庭
热度 14 凡卡 2014-3-10 11:52
苏联虽然是以俄罗斯为主体的,但对于加盟共和国,尤其是欧洲部分的还真没当外人看,第一任领袖列宁是俄罗斯人,第二任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第三任赫鲁晓夫算是乌克兰人,第三任勃列日涅夫也是乌克兰人; 而两次动乱,俄国两次出兵落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这两个地方,有没有一点联系呢?
928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海军趣图】大洋猎鲨
热度 29 潮起潮落 2014-1-14 12:34
发几张老大哥艇员大洋猎鲨的趣图。 这是一艘苏联 N 级核潜艇,话说 1963 年,该艇某次出海,艇员成功捕获了一条鲨鱼。 对水手来说,鲨鱼不是啥好东西,道理明摆着:鲨鱼(说的是食人鲨哈)贪婪凶猛,万一谁落水,你在鲨鱼眼里就是一个肉丸子。想培养水手对鲨鱼的好感,怕是很难。而它一旦落到水手手里,也就厄运难逃了。 潜艇出海除了累就是无聊,猎鲨也算是调剂一下生活,回去还可以当跟人吹牛的谈资,不这么干才是怪事。呵呵。 一条满嘴獠牙的鲨鱼上钩了,即便如此,它也不掩凶相,叫人胆寒。 艇员与他们的猎获物 这家伙身体强壮,能长这么大,不知屠戮、吞噬了多少生命。 被它咬一口可不是好玩儿的,艇员举起太平斧,结结实实地给它来了几下子,鲨鱼立马欧了。 老大哥应该是没吃鱼翅的嗜好,否则熬锅鱼翅红菜汤,绝对能改善一下生活。
个人分类: 龙门阵|94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二战时期盟军对苏联的援助(转)
热度 7 gordon 2013-12-24 17:10
注:说实话,苏联不缺技术,因为他们在和德国合作时已经学会了研发。当时德国由于凡尔赛不平等条约的限制,无法公开在国内试验有效的装甲车辆和军用飞机。拉巴洛条约中商定,德国可以在苏联境内进行坦克试验,开设坦克兵学校和飞行训练学校,作为交换,德国为苏联培训军官并帮助建设军用机场,后来还提供Bf-109战斗机给苏联做技术参考。 转这个文章,主要是想揭示苏联在二战中成功之谜。 ××××××××××××××××××××××××××××××××××××××××××××××××××××××××××××××××××××× 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等西方盟国与苏联组成了反法西斯统一阵线,它们除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外,还在军事上配合苏联作战。西方盟国的援助无疑对苏联 加快战胜法西斯德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后,西方和苏联两大阵营为了政治需要,围绕着西方战时援助的作用展开了激烈的论争。西方媒体大肆宣传说,盟国的 援助对苏联战胜德国起了决定性作用;而苏联则称西方的物质援助同苏联的战时军工生产相比微不足道,并指责盟国在二战期间拖延开辟第二战场,认为即使没有西 方援助,苏联也照样可以打败德国。 战时西方盟国的援助对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苏 联有关卫国战争的史书称,西方的物质援助在苏联战时生产总量中只占4%,具体来说:大炮产量占总产量的1.9%,坦克占7%,作战飞机不到13%。例如, 苏联在战时共生产了13.7万架飞机、10.4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82200门火炮和351800门迫击炮,而盟国在战时一共向苏联提供了1.88万 架飞机(美国1548l架,英国3384架)、1.25万辆坦克装甲车辆(美国7050辆,英国和加拿大5480辆), 7944门火炮(主要是高射炮) ,因此,“ 从整体上说,这些援助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大,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对卫国战争的进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样的说法乍听之下确有其道理,但是我们如果看看西方对苏联的其它援助,就不能认为其作用是微不足道了。 战 时,西方对苏联的援助除飞机、坦克和火炮三项外,还有:501660辆卡车和吉普车、35000辆摩托车、1900台机车、1100辆铁路货车、90艘货 船、105艘猎潜艇、197艘鱼雷艇、1艘战列舰、108293挺冲锋枪、268万吨钢材、17.4万吨铝、2.94万吨锡、24万吨铜、33万部电话 机、2000部雷达、5000部无线电台、90万吨弹药和炸药、378.6万副轮胎、4.9万吨皮革、1700万双鞋和600万吨以上的食品。英国和美国 分别为这些援助付出了4.3亿英镑和12.6亿美元(苏联方面以黄金和大量稀有金属支付)。 西方这些物资的援助,对苏联打赢卫国战争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可以分五个方面来说明: 一、西方的食品援助使苏联军民在战时免于饥饿 卫 国战争初期,苏联由于战前的一系列失误,导致开战后丧师失地,一溃千里,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先后沦于敌手,其中乌克兰是全欧洲著名的粮仓,它 的失守使苏联在粮食方面处于困难境地。此外,卫国战争开始后大量青壮年男性奔赴前线,众多的拖拉机和马匹也支援了前线,使集体农庄里只剩下了老弱妇孺,依 靠原始的耕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也导致了苏联的粮食生产急剧下降。1942年和1943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只达到战前的一半,降到历史最低点。 这些粮食必须供应l亿3千万人,还要部分做为牲畜饲料。 然而苏联在整个卫国战争期间,并有发生国内战争时的那种全国性大饥馑,这固然主要由于农业集体化使 国家能够将全部余粮收集在手中,但另外的重要原因是西方盟国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食品供应 。西方在战时共向苏联提供了超过600万吨的食品,其中美国援助苏 联的食品有420万吨食品,包括小麦、面粉和种子115万吨,糖67.2万吨,肉类罐头78.3万吨,香肠、油脂、黄油和猪油73.9万吨,植物油 51.7万吨,奶粉、蛋粉、奶酪和其他脱水食品36.2万吨,其他食品6.1万吨。 西方在战时援助苏联的食品,相当一部分是浓缩食品,如 肉罐头等,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苏联的食物匮乏。 由于苏联地处寒带,人们必须多吃肉食等高热量食物,而战时生产肉食极为困难。苏联的冬季缺乏牧草,牲畜必 须以粮食为主食,由于战时粮食产量严重不足,无法解决牲畜的饲料问题。即使肉类生产出来,还必须经过屠宰、冷冻、储藏、加工等许多工序,需要花费许多人 力。 而美国援助的肉罐头是肉类制成品,无须燃料和烤炉即可食用,为苏联节省了大量人力、燃料和运力,而且携带方便,便于行军作战。 现代战 争中,官兵的伙食营养是十分重要的。美国在二战中大量援助苏军的肉罐头以及香肠、咸肉、咸油脂、糖等食品,使前线的苏军能够获得一定的热量和营养(卫国战 争中后期,苏军在前线的600万作战部队每人每天都能得到一磅的野战食物供应),这无疑起到了增强苏军战斗力的作用。 二、西方在战时提供的大量机动车辆大大增强7苏军的突击力和后勤能力 现代战争需要大量的机动车辆,无论机械化作战还是后勤保障都离不开汽车。开战前,苏联同德国相比,最大劣势就是汽车不足。当时苏军对汽车运输的需求量为 744000辆汽车和92000辆拖拉机,但实际只有272600辆汽车和42000辆拖拉机。相形之下,德国进攻苏联的军队拥有50万辆汽车,机动能力 大大超过苏军。战争爆发后,苏联计划从民用部门征收240000辆汽车,但开战后的几个月只征收到206000辆汽车。开战后两个月,苏军共损失汽车 271400辆。战争开始后,苏联为了扭转前线的形势,必须全力生产坦克和自行火炮,汽车生产量大大减少。苏联在1941年上半年生产了73200辆汽 车,1941年下半年生产了46100辆,1942年全年只生产了34976辆。苏联汽车生产量的不足,限制了苏军的机动突击力和后勤运输力。从1943 年开始,美国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汽车大批运到苏联,对红军无疑是雪中送炭。整个二战期间,苏联生产了265600辆汽车,27816辆摩托车,而从美国获 得了409500辆汽车和32200辆摩托车,分别为苏联战时汽车和摩托车产量的1.5倍和1.2倍。战争结束前苏军的装备序列中,盟国的军援汽车占全部 汽车总量的32.8%(其余58.1%是国产汽车,9.1%是缴获轴心国家的汽车)。美国是世界汽车王国,其生产的汽车性能优良,且吨位较大。 当时只有美 国能够大量生产10吨卡车,而德国奔驰公司生产的主要是4吨卡车。美国援助苏联的34.5万辆重型卡车,运力超过德国总运力的三倍。 在美制卡车大量到达之 前,苏联一直未能妥善地解决火炮的机械化牵引问题,因为苏联的道路状况较差。为此,战前主管军械生产的库利克元帅在斯大林面前一直坚持要求以马匹牵引火 炮。随着美制卡车的到来,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美国“斯蒂倍克”10轮大卡车的牵引力强,非常适合作为火炮牵引车。据赫鲁晓夫说,直到战后苏军的很大一部 分火炮仍然用美制卡车牵引。苏联在战时生产的汽车也得力于美国的援助。 苏联是寒温带国家,国土上无法生产橡胶。美国向苏联提供了近400万条轮胎,英国则 提供了103500吨天然橡胶 ,这些大大有助于苏联的汽车生产。 西方盟国提供的大批汽车,为苏军确立对德军的优势起了重大作用。英国著名 战史学家西顿在其所著的《苏德战争》一书中说: “1943年期间可以看到苏军的一个最重大的改进是它的迅速摩托化,使苏军最高统帅部能够在隆冬和冰雪融化的季节实施纵深突破。而迅速实现摩托化,在很大 程度上是有赖于进口的美国卡车。 一度是世界上装备最精良的德国军队,事隔两年竞落到了一支过时军队的境地,得到的尽是些快过时的武器。苏军的指挥官和传令兵乘坐四分之一吨吉普车,而德军仍然骑马。苏军使用‘斯蒂倍克’牌或‘道奇’牌的6轮传动卡车,而德军使用的却是农用轻便马车。 ” 盟国的汽车不仅加强了苏联的后勤运输能力,并且大大提高了苏军的机动能力。苏军在战争后期能够向德军发动“巴格拉吉昂”、维斯瓦河一奥德河等大纵深的进攻战 役,盟国提供的大批机动车辆起到了重要作用。苏联后来认为,在美国战时援助中,起作用最大的是汽车。朱可夫元帅在与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的谈话中说: “没有美国人的‘斯蒂倍克’牌卡车,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运输我们的大炮。它们确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证了我们的前线运输。” 由于盟国为苏联提供了大部分汽 车,使苏联能够将工业力量集中在坦克生产方面,从而牢牢地确立对德国的装甲优势。 西方盟国还在战时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铁路运输车辆和交通 设备,包括1900台蒸汽机车和66台柴油机车、11075节火车车厢、622100吨的铁轨,分别为苏联同期蒸汽机车产量的2.4倍、电气机车产量的 1l倍、车厢产量的lo.2倍和铁轨产量的92.7%。这大大缓解了苏联铁路交通运输的困难情况。 这同样使苏联能够将原定用于生产蒸汽机车、车厢和铁轨的大批工业设备和钢材转用于武器生产 。 三、西方提供的航空汽油使苏军得以维持一支强大的空中力量 苏联虽然是世界上石油储藏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航空汽油的生产能力薄弱,汽车用汽油尤其是高品质坦克用汽油的生产能力也不足。苏联1940年生产的航空汽油 为889000美吨(1美吨合907.1849千克),1941年为1269000美吨,1942年为912000美吨,1943年为l007000美 吨,1944年为1334000美吨,1945年为1017000美吨。航空汽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苏联空军的作战。 直到1943年夏季,苏军的歼 击机在战地上空执行巡逻任务时,都不能用最高速度,而是用最经济的速度 。美国在战时向苏联提供了628400美吨的航空汽油和732300美吨的浅色分馏 汽油。英国和加拿大也向苏联提供了587700美吨的航空汽油和902100美吨的浅色分馏汽油。苏联在1941至1945年总共从西方获2850500 美吨(即2586000吨)的航空汽油和浅色分馏汽油,相当于苏联同期产量的51.5%(如果扣除苏联在1941年上半年的航空汽油产量,则为苏联战时产 量的57.8%)。 1944—1945年苏军在反攻期间,曾从盛产石油的罗马尼亚以及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缴获82800吨航空汽油, 这与本国的产量和美英的援助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西方的航空汽油辛烷值比苏联的航空汽油高,在保障空军作战方面所起的作用更大。如果没有西方提供的大量航空 汽油,苏联要在战争末期维持一支多达1.5万架飞机的强大空军几乎是不可能的。 战时,苏联还从西方获得了大量汽车用汽油。1941—1945年,苏联共生产了10923000吨汽油,而从美国获得了242300吨汽油。美国提供的汽油虽然只占苏联战时总产量的2.8%,但由于辛烷值较高,因此实际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 四、西方援助的大量火药和其它爆炸物资是苏军拥有强大火力的重要因素 二战期间,苏联遇到的一个很大困难是火药不足。火药是制造子弹、炮弹和炸弹的原料,缺乏火药就无法大量生产弹药。西方(主要是美国)及时为苏联提供了大量的 火药和其它爆炸物资。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了将近600000吨爆炸物资,而从美国获得的爆炸物资有295600吨,为国内生产总量的53%。西方援 助的火药等爆炸物资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二战后期,东线德军最害怕的就是苏军炮兵排山倒海的强大火力。在柏林战役的第一天,仅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 1方面军就向德军倾泻了123.8万发炮弹。 没有西方的火药援助,苏联是不可能在战争期间生产如此大量炮弹的。朱可夫元帅对西蒙诺夫坦承说: “如果没有美国人的火药,我们就会处在很艰难的境地,我们就不可能生产出战争所需的那么多弹药。” 五、西方的生产制造设备和原材料援助。对苏联的战时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二 战期间,西方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生产制造设备和原材料。单是美国就向苏联提供了价值6.07亿美元的机器和工业设备,包括38100台金属切削机床。英国则 提供了6500台机床和104台冲床。虽然苏联在1941年至1945年生产了金属切削机床115400台,数量大大超过美英的援助,但西方提供的机床更 加先进,造价也更昂贵,在苏联战时武器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战争期间,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分别向苏联供应了256400、35400 和36300吨铝,共328100吨,为苏联在战争期间铝生产总量的1.25倍。铝是一种重要的战时物资,主要用于生产飞机(苏联还大量用铝来制造著名的 T一34坦克发动机)。苏联战时的飞机产量远远超过德国,西方提供的铝材援助功不可没。 美国还在战争期间向苏联供应了387600吨铜 材,占苏联战时铜生产总量的82.5%。铜是生产军用电话线的重要物资。美国除向苏联供应大量铜材外,还提供了956700英里的战地电话线、2100英 里的海底电缆和1100英里的水下电缆,从而大大缓解了苏联的铜匮乏状况。 西方盟国提供的大量生产制造设备和原材料,对苏联在战时生产方 面压倒德国,贡献是十分巨大的。朱可夫元帅在晚年针对新出版的《卫国战争史》曾经有这么一段谈话: “现在大家都说盟国从来没有耀助过我们,⋯⋯但是要知道,不能否认的是美国人为我们迅速大量生产并供应了许多物资,没有这些物资我们就不可能组建我们的后 备部队,也不可能把战争继续下去。我们没有炸药和火药。没有这些东西,步枪就没有子弹。美国人真诚地给我们提供了火药和炸药,他们还给我们迅速生产提供了多少钢板啊!如果没有美国人提供的钢板,难道我们能很快地生产出坦克吗?而现在却被描述成了我们一切都是自力更生。” 还 应该提到美英等国在二战期间与苏联的配合作战。1944年6月以前,盟军虽然没有登陆欧洲大陆,但它们牵制了德国几乎所有的海军力量和相当部分的陆空军力 量。1941和1942年,德军约有20一25%的陆军师被牵制在西欧和南欧,到1944年中期则达到了42%。1941年6月,德国约有40%的空军力 量被部署在西线,以保卫德国本土;随着美英空军对德国本土空袭力度的加大,到1944年时这一比例达到了65%。 美英空军的轰炸使德国的军事生产遭受严重 打击,尤其是汽油生产能力的下降使德国空军最终处于瘫痪状态 。所有这一切大大减轻了苏军在东线所受的压力。 因此可以说,二战中西方盟国对苏联的物质援助和军事上的配合作战,对苏联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起了重要作用的,绝不是冷战时期苏联官方所说的无足轻重。但是西方出于政治需要而将这一作用无限夸大也是不对的。苏联战胜法西斯德国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 1941 和1942年,苏联获得的盟国物质援助还很少,但苏联战时工业仍然在1941年下半年生产了8200架飞机、4800辆坦克、7。2万门火炮和迫击炮。 1942年,苏联生产了2.17万架飞机、2.44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35.7万门火炮和迫击炮。苏联农业在1941年和1942年分别生产了5590 万吨和2970万吨粮食。苏军在这期间先后取得了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辉煌胜利,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垮了纳粹德军的精锐,决定了德军在苏 德战场开始走下坡路。 斯大林格勒反攻前夕,担负实施反攻任务的苏军3个方面军得到了超过800万发炮弹的供应,比德国军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所拥有的 全部炮弹还多。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成功地对德军实施了纵深合围作战, 这一胜利是在美国还没有向苏联大批提供卡车的情况下取得的。盟国的物质援助是 1943年才开始大量涌入苏联的 。1943年,苏联生产了2.99万架飞机、2.41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0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944年,苏联生产了 3.32万架飞机、2.9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3万门火炮和追击炮。苏联农业在1943年生产了2940万吨粮食,1944年生产了4910万 吨粮食,1945年生产了4730万吨粮食。这些都大大超过西方盟国的战时援助。 盟国的物质援助和军事配合,主要使苏联得以大大加快取得战争胜利进程。 从 1943年底开始,苏军在对德军的作战中就基本没有再吃过大败仗。 1941年苏军在莫斯科城下对德军实施反攻时,由于坦克和火炮等技术兵器不足,主要依靠 步兵的密集冲锋实施突破,结果伤亡很大,而取得的战果十分有限,尤其是未能合围德军的重兵集团。 而在战争后期,苏军已经拥有大量火炮和充足炮弹,在突破中 主要依靠强大的火力突击,其炮兵火力之猛令德军胆战心惊,配备有大量美制卡车的苏军坦克机械化部队更在纵深进攻中发挥了摧枯拉朽的巨大威力。有的战史专家认为,如果没有西方的援助,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很可能要推迟一两年。■
254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苏联是毛时代的升级版
gordon 2013-12-22 12:46
研究中国问题,当代舆论界的一个倾向是过于关注苏联和中国的不同之处,而对他们的相似之处关注甚少。 毕竟是一个体系的,差异太多很有点说不过去。虽然表面上看毛比较倾向人的因素,苏联比较倾向技术的因素。 毛时代的一个特点是反殖民主义,庞大的陆军(步兵);苏联的一个特点也是具有进步主义倾向(至少舆论这么宣传),庞大的陆军(装甲兵)。 共同的特点就是停滞,低效率。 毛时代的陆军停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步兵上,难有突破;苏联的陆军停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坦克集群上。这是大陆国家的共性,包括拿破仑时代的法国。 集权体制只能以低效率为基础,通过外延的(粗放的)型式取得经济增长,而无法通过内涵的(集约的)型式实现经济增长。 在这里存在着一个不可逆的低效率扩展过程,存在着一种得以长期维持的“打埋伏常态”。 ×××××××××××××××××××××××××××××××××××××××××××××××××××××××××××× 很少人去考证,苏联是如何超越德国,实现坦克集群的。 二战时,当苏联在发展军事工业的时候,又是谁给它提供了基础物资保障的。明白了这个问题,很多疑惑就解开了,呵呵
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学习苏联办托拉斯,也不是谁都能办的
热度 1 gordon 2013-12-22 01:46
学习苏联办托拉斯,也不是谁都能办的;没有战后重建的底子,这种托拉斯是建不起来的。 除了日本留下的工业基础外,洛克菲勒基金会对中国的援助也功不可没,日本人留下的只是工人,而不是管理者。 留下也没用,日据时代的厂长,都是枪毙,没有理由。这个可以找 台湾中研院的口述历史。 殖民者走了,“让你们自己管理自己到底行不行?” 就是北京的穷学生 加上 工人,其实对如何管理一个国家都是没有经验的,国民政府也没有留下一个好的模板,不学苏联又学谁呢。 现在从史料上看,日本人在满洲搞得也是凯恩斯主义,银本位。相对来说,日本人在满洲国搞得比国民政府好。 其实这个框架反而很清晰,就是托拉斯,从企业到国家的思路,只不过比较低效而已。 很多人都在嘲笑印度,其实这个是英国和法国殖民统治留下来的痕迹。      如果你看以前的东南亚,比如越南,这里是法国人当老板,就用了潮汕来的中国人做二老板,所以法国人走了,中国人被清算;印尼啥的,也是这个路数。      那么反过来,上海的法租界,就是越南来的同学做巡捕,来抓老中;英国治下的香港,也是印度人来当差,所以香港人有蔑视和歧视的说法,叫人家印巴同学,叫做阿差,一个是当差,另一个意思就是差劲。    ××××××××××××××××××××××××××××××××××××××××××××××××××××××××××××××××××× 注:其实在中国北方,除了日本的满铁、满业、兴中公司, 当年还有一个庞大的企业,罗斯查尔德家族的英国福公司 (Pekin Syndicate Limited),“北京辛迪加”(又称福公司),这是个辛迪加,在山西。 现在你们知道当年山西的重要性了吧,得到了山西,至少储备一定的人才了。   福公司能在大清政府禁止外资染指矿业的政策环境下,通过发放工业贷款的方式变相获得山西、河南的煤矿开采权,这本身就说明了其在清廷内部的巨大能量和 对晚清官场的谙熟,其复杂的幕后运作,绝非一个高调的、到处树敌的刘鹗(《老残游记》的作者),福公司的华人经理,所能掌控。刘鹗无非是前台 的跑龙套者,出了问题也可以随时牺牲掉。   洛希尔家族(Rothschild),近来,因一本畅销书《货币战争》中小说般的传奇描述,这个神秘家族在中国财经界暴得大名 ——该书中的译名“罗斯柴尔德”并不十分准确。洛希尔旗下的法国洛希尔银行(LaCompagnieFinanciereEdmonddeRothschild)目前也在中国呼风唤雨,只是因为译名的差异,很少有人将他们联系到一起,呵呵 。 ××××××××××××××××××××××××××××××××××××××××××××××××××××××××××××××××××× 为何伪满洲国会采用银本位制度呢?第一,因为中国人有爱银的本性,第二, 吴金川先生 当时在日本的丸善书店买到外国的文献即 Gregory 的 "Silver Situation" 书中有一个图,是关於两百年间银价值和物价的相关曲线图,银价和物价的升降几乎成反比例,两百年来银价徐徐下降,而物价指数则徐徐上升,此正合 Keynes 教授的理论——徐徐的 "inflation" 能贡献经济发展的道理。 如果采取这种制度,对东北经济的成长有帮助,尤其此时东北正要开发,应当如此徐徐成长才好。 ××××××××××××××××××××××××××××××××××××××××××××××××××××××××××××××××××× 还有一个人影响也很大,就是毛。 毛整了个“鞍钢宪法” ,以和苏联的“马钢宪法”打对台。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其实没有毛氏管理这种说法,正式的叫法是“日式管理” 苏联、法国、美国 他们是一个思路,比较重“技术因素”。日本、德国是一个思路,他们重人。( 这种管理特征,不是指企业,而是指军队 ) 苏联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是以当时世界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美国钢铁公司的格里工厂为模型设计的。美国钢铁公司,1901年由J·P·摩根创办,总资产14亿美元,是美国第一个“10亿美元公司”。它由卡内基钢铁公司和联合钢铁公司等十几家企业合并而成, 为纵向型托拉斯,不但控制钢铁厂、还涉足铁矿公司、轮船公司和铁路公司。 曾控制美国钢产量的65% 。它先后吞并了50多家企业,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垄断了美国的钢铁市场和原料来源。总部设在匹兹堡。该公司在国内拥有数十家子公司,还拥有30多条散装货船负责运输。 注:毛的问题是把 “前现代” 的东西,当作“后现代” ;学过“精密科学(数理化)” 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最后这个问题还是通过引入“日式管理” 解决的,哎 ××××××××××××××××××××××××××××××××××××××××××××××××××××××××××××××××××× 更完整的是这个: “鞍钢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开展技术革命,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也 就是指干部参加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技术或管理人员与工人相结合,还有实行党委领导下 的厂长负责制。 ××××××××××××××××××××××××××××××××××××××××××××××××××××××××××××××××××× 中国人眼里的“印度阿三” 是谁? 上海的英租界,里面的巡铺其实是锡克人。他们多用红布包头,好像上海人叫红头阿三啥的。 中国人不知道,就统称他们印度人了。但是锡克族,是印度的少数民族,就是英国人在统治印度时候,所依赖的主要对象,当时英国人在印度的军队里面,很多很多军官和士兵都是锡克同学。      另外一个依赖对象,当然就是穆斯林同学了。      印度搞独立,穆斯林同学看形势不妙,就靠英国人帮忙,自己搞了一个巴基斯坦。当然后来东巴基斯坦,就被印度策动,独立成了孟加拉国了。锡克同学就 没办法,后来就被人家清算。结果部分同学,就坚决要搞独立,然后主流的信印度教的同学,就支持女强人英吉拉甘地,铁血镇压,就是印度军队在坦克的支持下,杀进锡克族的神庙,把锡克的武装民兵们给卡擦了。      然后锡克同学,就果断地暗杀了女强人。   大家看到这个头巾了吗?这个是锡克族的标志。      其实锡克,就是学生,也是塔利班的同样的意思。他们的宗教,基本上就是印度教巴克提派的虔信运动,和伊斯兰的苏菲派融合的产物。      其实锡克同学蛮惨的,在海外,大家就骂他们,你们这些印度人!但是在印度,印度人就骂他们,这帮叛徒!因为大部分的英国驻扎印度的维稳部队和武警都是锡克人。在印度大暴动的时候,就帮着英国老板,狠打印度同学。      锡克同学在美国也蛮惨的,好多次,被无知的美国佬当成穆斯林給打死了。因为拉登大叔混阿富汗,入乡随俗,就包头,留大胡子。      因为大家都知道,阿拉伯人的打扮是啥样的,看那些沙特的王爷的照片,就知道了。      阿富汗、印度的旁遮普,其实到中国的云南和贵州,都是拉登大叔这样的包头法。但是这个就连累了美国的锡克同学,导致人家被仇恨的美国人砍。      所以你看伊拉克的萨达姆,就是逊尼派掌握军队,最后掌握了政权;叙利亚的阿萨德,也是同样的路数;黎巴嫩,以前的基督教长枪党,也是这样的。但是后来 真主党,经历了几十年的苦心经营,现在开始慢慢上路了。所以大家要是想了解全球的事情,必须知道这些历史和文化的细节,不然的话,只有去当公知的份了。 (摘自 井底望天 《历史、文化细节》)
28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能说独立与统一的问题么?
热度 37 贾大松鼠 2013-6-14 08:06
跟lg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有分歧。他总是觉得东北独立好。我总是觉得大一统好。 双方论点如下: 正(我): 1,大一统有资源调配能力。比如洪水呀地震呀什么的。就无偿给地方政府支援了。如果独立了,遇到饥荒,你得买粮食。别人还不一定卖给你,估计还哄抬物价。 2,苏联的例子。形成寡头。还不如政府。 反(他): 1,东北在统一以后就一直是给其他地方贡献。“我们”的石油凭什么利润给了在北京的中石油大厦。 2,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无法形成凝聚力的,靠的就是集权制。否则为什么蒙古他们不回来? 3,苏联是失败的例子,美国还是成功的例子呢。 当然了我写日志的重点想来都是在最后! 重点是! 我发现我们之间最大的分歧在于! 如果云南和河北同时出现灾害,作为一个北京人,我觉得都要救!而且不分先后! 而如果河北和辽宁同时出现灾害,作为一个东北人,他觉得应该救辽宁。 我觉得问题到这里就变成无法解决的了。
个人分类: Randomly|2322 次阅读|35 个评论
分享 朝鲜战争的起因是中国逼苏联归还中长铁路和旅大港
热度 24 ademxue 2013-5-9 14:59
朝鲜战争的起因是中国逼苏联归还中长铁路和旅大港(整理版)——兼批沈志华等人观点   目录   一、引言   二、战争爆发前一年发生的相关关键事件   三、战争爆发后各方的表现   四、动机分析及推理   五、对几个流行观点的辨析批判   1、中国出兵是苏联要求的吗   2、苏联发动战争只是为了获得韩国的不冻港吗   3、苏联是判断失误,以为美国不会或来不及干涉吗   4、中国不应该出兵吗   5、中国没有抓住停战机会及早停战是错误吗   6、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边倒是不好的吗   7、中国刚建国就逼讨中长铁路旅大港是没必要吗   六、战争的后续影响 一、引言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影响深远,虽然三年后签订了停战协议, 但60多年过去了,问题并没有解决。而对于战争的起因和评价则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随着苏联解体及部分档案的公开,一些真相浮出了水面。根据网上披露的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本文提出全新的观点和分析,并对一些流行看法进行辨析和批判。   二、战争爆发前一年发生的相关关键事件   先请看当时在中苏美之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来龙去脉。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动身访问苏联,主要目的是签订中苏新条约。因为事先有过充分沟通,毛泽东对拿回中长铁路和旅大港信心满满,用他的话说是条约要“既好看又好吃”。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刚到苏联第一天会谈就直奔主题,讨论签订新条约的事,但斯大林突然抛出雅尔塔协定作为理由给顶了回去,然后就一直把毛泽东凉在一边。   斯大林向毛泽东解释说:1945年的那个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旧条约是根据苏、美、英三国缔结的《雅尔塔协定》签订的,而苏联正是通过《雅尔塔协定》才在远东得到了千岛群岛、南库页岛和中长铁路旅顺口以及蒙古这个战略屏障等。如果改动经过美国和英国同意的中苏条约,“哪怕改动一款,都可能给美国和英国提出修改条约中的涉及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等条款的问题提供法律上的借口”。因此,经过慎重考虑后,苏联才“决定暂不改动这项条约的任何条款”。   对此变故,毛泽东感到非常意外和失望。但很快他就又列出了包括条约的一系列项目,要求与斯大林举行第二次会谈。12月24日,第二次会谈如期举行。但这次斯大林对条约根本就不予理睬。毛泽东感到非常恼火,公开向苏方表示不满大发牢骚,并表示要提前走人。   美国对当时状况了如指掌,及时伸出了橄榄枝。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称:“在1943年12月1日的《开罗宣言》中,美、英、中三国元首申明他们的目的是使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台湾,归还中国。过去四年来,美国和其他盟国也都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进行掠夺的野心,也不准备以武装部队干预中国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准备采取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行为。”(对于美国总统拉拢中国的讲话,苏联的反应异乎寻常。1月7日凌晨一时,苏联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紧急约见正在苏联访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建议中国外交部发表一个给联合国安理会的声明,否认前国民党政府继续为安理会中国代表的合法地位。中国发表声明后,如果国民党政府代表继续留在安理会,苏联就采取行动,将拒绝出席安理会。)   美国人怕中国没注意到或不满足,过了几天的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美新闻俱乐部发表题为《中国的危机》的演讲,除了指责“苏联占据中国北部的四个区域”外,公开称国民党不是在战场上被打倒的,而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赤裸裸要拉拢新中国。而且除了前几天提到的台湾外,这次把朝鲜半岛也作为价码抛出来吸引中国,声称远东防御圈不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苏联对此的反应更为激烈。当时斯大林要毛泽东发表一个官方声明反驳,苏联和蒙古也同时发表。据师哲的回忆,毛泽东问清楚了官方声明就是要外交部发表正式声明,却故意只让胡乔木以新闻署长的名义发表一个非官方的与记者谈话来应付。声明见报后,斯大林莫洛托夫都非常生气,把毛泽东找去责问,说这种私人性质的谈话“一文不值”。毛泽东却不予理睬,甚至要师哲收回为缓和僵持紧张气氛而请斯大林去住所做客的话,“不请他”。)   此前毛泽东为表示不满,闭门谢客拒绝外出参观等活动,并向苏联方面前来探访的人提到正在跟美国的盟友英国接近。西方舆论对中苏关系现状也议论纷纷,英国报纸甚至说毛被软禁了。迫于这一系列压力,斯大林最终被迫让步,1950年元旦那天请毛泽东出面会见记者辟谣,并同意签订一个新条约。但当时苏联拿出的多个方案都只有一些象征性内容而无实质条款。1950年1月26日,在莫斯科的中国代表团向苏联提交了中国方面有关大连、旅顺和中长铁路协定的方案,这一方案几乎完全推翻了苏联的方案。   据沈志华得到的档案,在一份斯大林批阅签名的文本中,中国提出的内容全部被斯大林划掉,并标上许多问号和惊叹号,斯大林当时的气愤可想而知。   1月28日,经过艰难紧张的谈判,苏联方面回复中国代表团,基本上同意了中国的方案,但加上了一条:苏联有权自由利用中长铁路运兵和军用物资。对此,中国要求对等的利用苏联的西伯利亚铁路从东北至新疆自由运兵和军用物资。这不是要把刚割让的蒙古给包围了吗?这彻底激怒了苏方。最后这一条也基本上去掉了。   再看朝苏方面。   1月30日(注意这个时间,正是中国说要用西伯利亚铁路连接东北和新疆运兵),斯大林给驻北朝鲜大使斯蒂科夫发去一封密报:若金日成想就攻打韩国问题与我会面,我随时准备同他谈。请将我的立场转达给金日成,你要强调我已做好准备帮助他。我们希望每年得到2.5万吨铅。   当斯蒂科夫告知金日成斯大林的复电后,金日成兴奋异常,一再追问:斯大林同志真的同意攻打南部吗?在得到肯定回复后,他表示将在10至15天内,如约发出苏联要的铅。   2月2日,斯大林再次致电斯蒂科夫:叮嘱金日成,对攻打韩国、用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要绝对保密。电文中称:“无论是朝鲜的其他领导人,还是中国的领导人都不要知道,这是为了向敌人保密……”   两天后,金日成会见斯蒂科夫,要求将朝鲜人民军扩编,增到10个师,并请求提前使用1951年的苏联贷款,金额为7000万卢布。斯大林复电表示同意。金日成随即为再次访苏作准备。   而此前斯大林对金日成的野心是持完全相反态度的。   1949年,金日成受中国革命胜利鼓舞,也想统一全朝鲜,请求苏联支持。金日成、朴宪永两次强烈要求苏联军事援助,支持其对南朝鲜的进攻,但终为斯大林所婉拒。   当时斯大林告诫金日成:“南侵是不允许的。第一,北朝鲜人民军并未对南朝鲜军队形成真正的优势,人数上处于劣势。第二,南朝鲜还有美军,战事一发,他们要介入。第三,要记住苏美之间三八线分割协定仍然有效。如果我们首先违反,就不能名正言顺地阻止美国的介入。”   随后发生的事情:   1950年2月14日,中苏正式签订新条约。   1950年5月13日,在斯大林的授意下,金日成在开战前一个月才向中国通报情况,当时周恩来惊讶得不敢相信,当即中断会谈并向上报告,毛泽东当即紧急要求直接向斯大林证实。斯大林5月14日电报的答复是“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尽管电报中提到要征得中国的同意,否则要重新讨论,但以中国当时的地位,无能力也无理由阻止,只能无可奈何。   三、战争爆发后各方的表现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是从国外报纸中才得到这个消息,美国在第二天就采取了军事干涉行动,并且进驻台湾海峡,而苏联多次不出席安理会会议,导致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组成联合国军正式介入。当时葛罗米柯提醒了斯大林:苏联代表应该参加安理会会议以否决任何不利决议。但斯大林却出乎意料地指示:苏联拒绝复会。然后就是北朝鲜在美国为首的强大的联合国军攻击下兵败如山倒。   1950年10月,对中国愿意出兵帮助金日成,但需苏联提供空军支援的的请求,斯大林以没准备好为由拒绝,说是要两个半月才能准备好,而且建议金日成去东北组建流亡政府。(1950年10月12日,周恩来在苏联黑海与斯大林讨论空军支援无果后,双方最后只好决定,放弃北朝鲜,让金日成及其政权和军队暂时退到中国的东北地区去。据此,他们分别正式通知了北京和平壤方面。10月13日,斯大林正式通知金日成说,中国人已经决定不出兵,金日成最好把他剩余的部队从朝鲜撤到中国和苏联来。14日苏联驻北朝鲜大使史蒂科夫报告说,他已经向金日成转达了斯大林的建议,金日成痛苦地表示他们将照此执行。中国几经反复仍然决定出兵,是毛泽东个人深思熟虑后坚持的结果。)   四、动机分析及推理   白白搞丢一个朝鲜,这斯大林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从当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可以得出,斯大林对于中共刚建国就逼自己归还中长铁路和旅大港非常不满——这是苏联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唯一不冻港,是苏联远东战略利益的支撑点,是沙俄自彼得大帝以来梦寐以求的战略要地,是苏联出动百万大军打败日本关东军用鲜血收复的失地,并且得到苏美英雅尔塔国际协定以及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条约的确认。苏联迫于压力已经一让再让,最后只要求保留使用中长铁路运兵和军用物资的权利,竟然仍然遭到新中国抵制,这使他极为愤怒。在自己手里不明不白丢失祖辈历尽千辛万苦才得到的远东太平洋战略要地,他担不起这个历史罪责。明的既然不行那就来阴的。一边继续与中国谈新条约,一边马上一反常态秘密与金日成联系,支持朝鲜发动战争,特别嘱咐金日成要对中国保密。而且处心积虑提前退出了安理会。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促使苏联不得不发动战争,那就是美国当时以台湾作价码拉拢中国,后来怕中国不满意,又加码把朝鲜半岛这个中国的传统势力范围用来吸引拉拢中国,尽管这些都不是美国自己的东西。美国声称放弃朝鲜半岛,意思就是美国放弃南朝鲜而苏联也要放弃北朝鲜,这是将苏联的军,相当于是要把苏联挤出太平洋。如果美国没有对苏联将这么一军,苏联即使失去中长铁路,却还保有朝鲜。以后让朝鲜成为苏联卫星国,苏联还是可进入太平洋,只是没有现成的优良港口而且还要另修铁路,不太方便。而美国这种方式的紧逼使苏联没有了退路,把苏联逼到了必须挑起战争的境地。   斯大林敢于破坏自己签署的雅尔塔协定,一反常态支持金日成出 兵攻打驻有美军的南部,单方面逾越雷池,却在联合国会场和朝鲜战 场均不出面或不直接出面,目的就是要暂时牺牲北朝鲜换自己重新进 军东北的理由或借口。让美国占领全朝鲜,苏联就可以名正言顺进军 东北保护自己的中长铁路(记住,当时的中长铁路苏联是有所有权的 )。然后再以中立者身份在联合国会场出面,以维护和平的名义要求 美国遵守雅尔塔协定退回三八线。这样朝鲜并不会丢,也保住了苏联 的远东太平洋战略要地,更重要的是使中国摆脱美国的拉拢,处于苏 联的严格控制之下。   斯大林可谓老谋深算,但有一点他万没有料到,那就是新中国这 个昔日的东亚病夫竟然敢出兵对抗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联军,尤 其是在自己拒绝提供空军支援后还决定出兵,而且居然一开始就把联 合国军打得落花流水,打回了三八线。按他的盘算,朝鲜在美国干预 后兵败,金日成在东北流亡,美军兵临鸭绿江,威逼东北——新中国 的工业中心。在中国危急并无力御敌时,就会来求他苏联帮忙抵抗美 国,或者苏联直接以保护自己的中长铁路为由强行驻军东北,使刚刚 签订的归还中长铁路旅大港协议成为一纸空文,并使中国处于苏联的 牢牢控制之中。   但是战争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不仅苏联没有驻军东北的借口, 而且反而使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几乎超过了苏联,至少是再也不可能 让朝鲜成为苏联卫星国了,等于苏联把朝鲜这个进入太平洋的跳板也 丢掉了,完全失去了远东太平洋,相当于被赶回寒冷的低纬度地带。   五、对几个流行观点的辨析批判   1、中国出兵是苏联要求的吗   有人说,中国出兵是苏联要求的,是因为中苏签订了同盟条约, 苏联是为了考验中国,中国出兵苏联才放心等等。其实,苏联所谓要 中国出兵只是为了应付朝鲜做做样子,并不是真心的。中国出兵是出 乎苏联意料的节外生枝。   首先,从军事角度看,朝鲜半岛是一个狭长地带,当时北朝鲜军 队长驱直入孤军深入,其两侧后方非常空虚。在美国已经军事干涉后 ,这是一个明显的严重问题。如果说金日成没有军事头脑看不出来, 苏联那么多将军元帅军事顾问必定明白。中国多次指出美军有在仁川 元山等地登陆的危险,甚至几次向朝鲜和苏联表示可帮助防守,否则 朝鲜人民军只能大踏步后退。金日成向斯大林请示,斯大林不理睬, 竟然说朝鲜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相信朝鲜一定能挺住并取得胜利, 致使美军顺利实施了仁川登陆。当时金日成也发牢骚,说为什么南边 可以让别人来帮忙,为何北朝鲜却不能让中国帮助。等到美军已经呈 现绝对压倒优势,金日成迫不得已直接向中国求助后,斯大林才不得 不也做做样子要中国出兵支援。由此可见,苏联开始根本就不愿意中 国出兵。   其次,在美军横扫朝鲜半岛,局势已经非常不利后,前面也提到 ,因空军支援问题谈不拢,中苏双方10月初在苏联黑海讨论后已经决定中国不出兵,斯大林当时就迫不及待通知金日成去东北建立流亡政府,这才是苏联的真实意图。苏联说空军需要两个半月准备,纯粹是一个借口。因为早在抗日战争初期,苏联政府就曾派遣过愿空军在武汉、重庆、南昌等地上空同日本空军作战。朝鲜战争是苏联自己挑起的,而且战争已经进行了三个多月了,苏联空军却还再需两个半月准备,这根本就说不过去,刚刚打完二次大战的苏军怎么可能要这么长时间准备。别说是两个半月,再过一个月朝鲜就亡了。斯林说的两个半月准备,那就是要到12月底,正好跟麦克阿瑟当时计划的结束战争回家过感恩节在时间上惊人地一致,等于是战争已经结束了,苏联空军才准备好。  毛泽东得知没有空军支援后,仍然坚持要出兵,要求苏联尽快按承诺的不短于两个半月出动空军支援。在得知中国仍然决定出兵后,斯大林再次指示莫洛托夫转告周恩来:苏联将只派遣空军到鸭绿江北岸的中国境内驻防,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也不准备进入朝鲜境内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得知这一消息的毛泽东于17日再度紧急将彭德怀和高岗召回北京,并推迟了部队入朝时间。当然,毛泽东最终还是和彭德怀等达成了一致,必须出兵。  苏联不提供空军配合支援,就是希望中国知难而退不出兵,万一出兵也必败于美国为首的强大的联合国军。而毛泽东几经反复仍然坚持出兵,极有可能是他作为当事人早就洞察到了苏联发动战争的意图,只是不便说出来而已。   2、苏联发动战争只是为了获得韩国的不冻港吗   有人分析说,斯大林挑起战争,只是为了得到可以替代旅顺大连 的韩国不冻港。但这不能解释苏联在战争开始后的一系列消极作为, 尤其是故意不行使否决权制止美国干涉。因为中国内战现成的例子摆 在那,有充足理由。而且真想要得到韩国的不冻港的话,就应该提供 充足的武器装备和人员,出动志愿空军协同作战,这样的话早就把韩 国拿到手了。前面说过,苏联出动志愿空军是有先例的。   其实就算得到了韩国不冻港,意义也不大。因为没有了中长铁路 这个陆上通道将苏联本土与港口连通,港口和舰队都有危险。当年日 本就是看准了俄国铁路运输还没准备好,抓住机会提前发动日俄战争 ,以少胜多打败俄国港口守军及其太平洋舰队(包括不远万里前来增 援的舰队),夺得了旅顺口及南满铁路。如果当时俄国铁路准备好了 ,日本根本就没有胜的可能。正是鉴于历史上血的教训,斯大林在中 苏谈判中多次退让后,最后提出唯一要求——保留使用中长铁路运兵 和军用物资的权利。所以,2400公里的中长铁路才是关键,对中苏双方都是生死攸关。这是苏联的底线,而新中国也志在必得。   3、苏联是判断失误,以为美国不会或来不及干涉吗?   还有分析说,斯大林误以为美国放弃了南朝鲜,以为美国不会或 来不及干涉,所以发动战争。根据就是前面提到的美国在1950年初宣布防御圈不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其实美国这时候这样说是大有深意,因为当时毛泽东正在莫斯科因受冷落而大发牢骚,美国说的不包括台湾和不包括朝鲜半岛都是为了向中共示好,想拉拢新中国。前面提到,苏联对美国的拉拢动作均作出了激烈回应。所以对这种背景下的外交辞令,作为当事人的斯大林,绝对不会得出美国会无缘无故主动放弃南朝鲜的判断。不过,金日成是局外人,不明白美国人说这话的真实含意和前提条件,他天真地以为美国放弃南朝鲜了。而斯大林正好利用这一点误导金日成,信誓旦旦地说要帮助金的统一大业,让北朝鲜以卵击石去攻打驻有庞大美军顾问团而且就在骄横的麦克阿瑟眼皮子底下的南朝鲜。   打个比方说明为什么不可能出现误判。假如有两巨无霸公司A(美 国)和R(苏联),都想揽下一个破产重组公司C(中国)的业务,而 公司C已经表示明确意向并跟R公司在谈,A公司不甘心,而且发现他们谈判时正在争吵,觉得机会来了,两次提出优惠条件(放弃台湾和朝鲜半岛)争取公司C回心转意,但公司C不为所动,只是利用公司A开出的优惠条件作为自己的筹码逼公司R多出价,最终仍然和巨无霸公司R签订了满意的合同。显然,三个公司都清楚,在合同正式签订后,那个没有拿到合同的巨无霸公司A开出的优惠条件就不存在了。   4、中国不应该出兵吗?   还有人说中国不应该出兵,说什么得罪了美国,耽误了解放台湾 ,导致被封锁等等。  中国如果不出兵,而且和美国说好话拉关系,那会怎么样呢?首先就是北朝鲜的残余部队会呆在东北抗美(而且其中有原四野的三个朝鲜族师的残余,算得上地头蛇),形成国中之国。然后苏联必然会以保护自己的中长铁路为名驻军。最好的结局,苏联驻军东北后,美国在苏联的要求下妥协并退回三八线,东北、北朝鲜及中国东海等都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而最坏的结局,类似当年在东北搞日俄战争之类的悲剧可能又会重演。当然,美国后来也有可能意识到了苏联出兵东北的可能性,所以也不敢再出全力,担心是为苏联作嫁衣裳,最后甚至将不懂政治、一心要逞强来捍卫自己荣誉的麦克阿瑟赶走。  中国示弱不出兵还有一个可能结局,那就是,美国如果不向已经成功驻军东北的苏联妥协,而是支持蒋介石政权占领南部中国,美苏可能会再来一次雅尔塔式会谈重新瓜分中国。中国的“满、蒙、回、藏”在美苏的主持下独立,国共两方以长江为界分治,中国成为四分五裂的彼此敌对的多个国家。这将比一分为三的印度更惨。  所以,中国不出兵或者不是一出手就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后果都将是非常严重的。很多人受意识形态干扰,看不清事情的实质。国内一些专家教授竟然也说毛泽东坚持出兵是出于革命狂热性,纯粹是信口开河。正是朝鲜战争胜利对国际上及新疆XZ等分裂势力所产生的巨大震撼力,才使中国得以保全不被肢解,才使中国有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   至于台湾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东北权益比台湾问题重要急迫得 多。因为前者涉及内海控制权,而失去内海控制权就要亡国,这是事 关生死的大事。何况台湾是由中国人在管着,自己人好商量,以后还 可以处理。说抗美援朝耽误解放台湾是不懂得历史不晓得轻重。   5、中国没有抓住停战机会及早停战是错误吗?   还有人说中国没有及时抓住停战机会,使战争白白拖了更长时间 。这也是一种浅薄见解。   最希望早点停战的是朝鲜,因为它受不了,多次想停战。中国 却是越战越勇不想停,并且对朝鲜尽力说服甚至表示愿给予朝鲜补偿 。中国通过朝鲜战争使国防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是空军几乎白 手起家锻炼成长到了世界中等以上水平,美国人惊呼:中国几乎是一 夜间就跨入空军强国行列。而国际国内达到的政治影响效应更是不可 估量。   打一个形象的比喻,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就象是武林高手玩乾坤挪 移大法,一手把苏联的内功接入自己体内,另一手打击美国。相当于 是借苏联之力借朝鲜的地盘打击美国,而中国的内功在战争中却得到 了极大长进。所以对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当然不愿意住手。最后 是美国被打得受不了,被迫停战。而中国却抓住苏联继续吸取内力, 最终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6、中国抗美援朝是一边倒是不好的吗?   朝鲜战争时中国不存在选边站,中国是为自己而战,并不是因为 一边倒或要交投名状才抗美援朝。中国抗美援朝不仅是表面上的抗美 ,还有暗地里的抗苏。事实上,开始只有毛坚持要出兵,亲苏派反而 不同意出兵,高岗甚至说要等苏军一起出兵。中国不出兵的后果前面 已经阐述了。   抗美援朝极大地激发了国内人民的自信心和热情,生产力突飞猛 进,中国经济得到飞速恢复和发展,土改剿匪等各项工作都能顺利推 进。XZ新疆等国内外分裂势力都受到极大震慑。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更是今非昔比。   至于一边倒,中国在此前早就已经作了一边倒向苏联的选择,这 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战略选择,是非常明智的。如果倒向美国或想左右 逢源,那就想都别想有可能让苏联签订归还中长铁路旅大港的协议。 这样的话,中国的内海就会被苏联等外国势力控制,那就必然会亡国 被肢解,明清亡国都是因为内海被敌人控制。   不仅如此,一边倒还有一个好处。打个比方,一边倒是相当于找 当世武林两个高手之一学艺。苏联这个高手就在身边,不找苏联学艺 而去找遥远的美国学,那是自找麻烦。如果保持中立你能学到艺吗? 难道美国苏联争相向中国传经送宝?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利用甚至制 造两高手之间的矛盾,使其中之一对自己无所保留地传授技艺才是最 高谋略。这只要对比中国和印度的工业化和发展水平就清楚了。   7、中国刚建国就逼讨中长铁路旅大港没必要吗?   为何在刚建国有求于人时,毛泽东要逼苏联归还中长铁路和旅大 港?而与之类似的英国控制的香港却故意不收回?个人认为,不收香 港是因为英国与香港远隔重洋,香港跑不出中国的手掌心,暂时留给 英国可以起窗口桥梁作用。而中长铁路和旅大港却是苏联的西伯利亚 连接太平洋的战略枢纽,苏联本土通过中长铁路与旅大港连通中国内 海及太平洋并形成一个天然有机整体。另外中长铁路也是刚被割出去 的蒙古唯一可以不依赖中国的出海通路。不赶快拿回来尤其是不卡住 中长铁路,苏联势力进入中国内海并在东北扎根,别说是蒙古必然依 附苏联而不是中国,越来越远离中国,中国东北等地也会跟蒙古类似 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太平洋舰队将在中国内海游弋,等于是苏 联控制了中国的内海。而失去内海控制权是注定要亡国的,明清朝都 是失去内海控制权十年内亡国。   国民党蒋介石政权让度东北权益给苏联,就是不懂历史,为亡国 埋下了祸根。蒋这样做是以主权换政权的卑鄙自私行为,是想借苏联 力量压制甚至于灭共。如果蒋政权能够团结全国各派力量坚决抵制雅 尔塔协定,大不了就是不要苏联帮助打日本。而当时日本已经是强弩 之末必败无疑了,苏联的对日宣战无关大局。这再次反映了蒋政权攘 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本质,跟当年对日本侵占东北不抵抗的性质是一样 的。这种卖国政权是注定要灭亡的。   如果不是毛泽东有敏锐的历史眼光,建国第一件事就是坚持要收 回东北权益,并力排众议毅然出兵抗美援朝;如果不是英勇的志愿军 用鲜血生命保住了朝鲜,中国早已经被肢解,中华民族也不可能存在 。所以说毛是大救星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六、战争的后续影响   朝鲜战争胜利后,近两万苏联侨民也被“热烈欢送”走,苏联势力被驱除出东北。战争结果使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几乎超过了苏联,等于苏联把朝鲜也丢掉了。赫鲁晓夫为挽回局面,防止中国倒向美国,只能加大投入,全力援助中国建设。然后试探性地提出建立中苏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基地,妄图长驻中国内海控制中国并辐射太平洋,却被毛泽东断然拒绝。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只能退回海参崴被敌对的日本韩国天然封锁,其航母因无立足点而消亡。有了朝鲜这个屏障,中国内海的安全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国在初步完成工业化和清洗掉亲苏派后,实施了联美抗苏的“远交近攻”战略。如今,苏联早就在中美苏“三国演义”中被整垮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朝鲜对中国的屏障作用至关重要,明清亡 国首先就是从丢失朝鲜开始的。朝鲜现在仍是热点,跟六十多年前的 形势差不多,只不过当时是前有狼后有虎,而如今只剩狼在叫。敌人 在用意识形态扰乱人们的视线,最近有人鼓吹放弃朝鲜,这是无脑言 论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汉奸言论。问题的实质其实还是毛主席那句话: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中国下一步需要整合朝鲜半岛、台湾乃至日 本,冲出美国的包围堵截,实现对东亚的主导,最终把美国势力赶回 美洲去,这才是真正的中华复兴。
1485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国和苏联的异同
gordon 2013-3-27 09:30
稍有养花种树的常识的人都能明白,土壤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同样的事情,在某国能够进行的秩序井然,有条不紊,而在中国却常常变了味,往往演绎成一出悲喜交加的戏剧。 这个事得从一篇名著说起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拿破仑三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是一民选的总统从而称帝的人。他的这一举动在当时是
0 个评论
分享 又一件小古董 -- 前苏联的8x30军用望远镜
热度 49 Highway 2012-11-20 12:37
今天给牙医整了个半死,晚上吃饭的时候牙还不利索。所以只能紧着喝我的威士忌。后半夜,高中二班花来电,无奈,只好胁肩谄笑着陪着说话。这一边说一边喝。等话说完了,一瓶红酒也见底了。得,顺便检验一下自己喝酒以后是否尚能拍照码字发日志吧。 ========================================================== 前些天在网上淘了一件前苏联的老货,是一架8倍的军用望远镜。不知怎么着,看着挺亲切,就收下了。原因吗,是想有个东西带到靶场,看看自己的枪法如何。在靶场,手枪简单,离着很近,看得一清二楚。但是AR-15打出去,落到什么地方肉眼就看不到了。所以嘛,到了靶场还得租一个range scope。靶场的那玩意功率是够大,但非常不好使,挺不方便的。这个8倍的望远镜不算专业的,但是对付50米的靶子还是绰绰有余的,非常趁手。前些天带着这个宝贝去靶场,好好校了校了枪,现在50米外击中一只苹果基本不是什么难事了! 当年的老式盒子,100%的原汁原味 望远镜保持的也还算好,没什么大毛病 光学器件都工作正常,无论是是看靶子还是看美女,都分毫毕现。 8倍的望远镜,我个人粗粗计算了一下,感觉应该和全幅相机上400mm左右的镜头拉近效果差不多。今天下午实地比较了一下,感觉望远镜拉近的效果强于420mm的全幅镜头,至少视觉上感觉对象更大一些,近一些。 望远镜收到的第一天,先拿给小丫头看。带着她看后院的月亮,小丫头就一句话:“ Wow,it'sawesome! ”
4171 次阅读|33 个评论
分享 史诗中的民族主义
热度 23 草蜢 2012-10-6 06:36
看了 顾剑顾大侠的远征中亚游记 的终结篇,俺借题发挥一下。 顾大侠 在 吉尔吉斯 斯坦 首都比什凯克 原苏联中亚重镇 伏龙芝 的 中央广场 见到这样一个 雕塑 : 顾大侠希望查到这位英雄的来历。 苏联时期这里站的是列宁同志 苏联瓦解后,为了庆祝独立自由, 列宁同志让位于 Erkindik“自由” . “自由”是这样子滴: 不知道现在“自由”咋样了,不过像其他前苏联共和国一样,吉尔吉斯斯坦自由以后,大家发现“自由”这东东有点虚空,还是民族主义来的实在。 传说中的民族英雄玛纳斯被请了出来。也就是上面那位。 玛纳斯是吉尔吉斯民族(中国国内的民族叫柯尔克孜族都是对突厥语Kyrgyz不同的音译,就像回鹘,维吾尔和畏兀儿都是突厥语Uyghur不同的音译一样)史诗《玛纳斯》中的主人公。 《玛纳斯》讲的是玛纳斯和他的祖孙八代同万恶的准格尔和Khitai做坚决斗争,最终取得民族独立并称霸中亚的故事。 这个《玛纳斯》中的Khitai,国外一般翻译为中国人, 国内直接翻译为契丹(突厥蒙古语中对中国的称呼来自于契丹,老毛子跟着叫Khitai),嘿嘿。都是政治需要,你懂滴。 其实《玛纳斯》本来描述颂的历史事件主要发生在17世纪,《玛纳斯》中的大反派是准格尔和俺大清。当然一部分现代西方学者和中国当代的汉民族主义者可能不认同征服准格尔帝国的满蒙八旗为中国人。但对于突厥人来说,东面来政权和代表,从耶律大石到满洲八旗到盛世才到解放军叔叔,统统都是Khitai。 对这些传统民族文化嘛,只要有解释权就好办! 所以咱们中国政府经过细心的考证,证明《玛纳斯》中的Khitai指的是耶律大石的契丹人 吉尔吉斯斯坦政府一想,这不就把《玛纳斯》历史往上推了1000年吗? 好事情啊!!! 如果Hetoi指的是耶律大石的契丹人的话,那就把吉尔吉斯和黠戛斯联系起来了。然后按《唐书》中所说黠戛斯是李陵同学统治下的堅昆的后裔,那一下子就把吉尔吉斯的历史直接上推到了汉代,2000年的历史啊!行! 于是,《玛纳斯》的Khitai就被“契丹”了,耶律大石再次为Khitai负责! 独立20年后吉尔吉斯的政治精英们搞民生不咋滴,窝里斗倒是得心应手,而且是那种发动群众斗群众的政治生活。吉尔吉斯斯坦政府自我(还有伟光正的美国国务院)标榜为中亚最民主的一盏明灯。结果是民变不断,N届政府都被下一届发动暴乱赶下台,而高呼民主的在野党一上台就搞垄断大权,控制舆论,将国家资产于家庭成员瓜分,大搞腐败,一直到被其他的政治精英们发动不满的群众搞暴乱赶下台。然后继续轮回。 2005年到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经历N次颜色革命加民族暴乱。吉尔吉斯的政治精英们自己商量了一下,发现问题完全是外界因数,精英们自己肯定没有问题。这不和谐滴外界因数就是取代了列宁同志的那个代表自由的“女人”, 因为女人手中拿着"tunduk“是不吉利的,所以自从”自由“上岗以后,吉尔吉斯斯坦灾难连绵。 Tunduk 最后决定只有玛纳斯这样的民族英雄出面才能搞定局面。 所以”自由“下岗,玛纳斯上位。 其实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原来就有一个玛纳斯雕塑:玛纳斯屠龙 不过,有吉尔吉斯公知认为这年头要讲究和平发展,这尊菩萨拔刀杨武滴太不河蟹。那把大剑还是往下指滴,一般草原上的牧民们带信的时候,如果是好消息,马鞭朝上,坏消息才是马鞭向下。还有这年头讲屠龙太跟不上时代了,现在是要和东方巨龙搞共荣的年代。 所以新的雕塑,马刀入鞘(突厥战士不能无刀)
1166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转贴:征服柏林的苏联回族战士
热度 13 草蜢 2012-8-23 11:22
哈尔湖最后的战士 马永俊 去哈尔湖之前 , 我一直没搞清楚哈尔湖和普里热瓦勒斯基之间的关系 , 也不知道尔代克究竟在哪里 . 在我的印象中 , 这几个名字没有必然的关系 . 可是我查阅了地图后才明白 . 哈尔湖就是普里热瓦勒斯基 , 尔代克则是它的一个塞老 ( 俄语 : 乡村 ). 普里热瓦勒斯基 (1839---1888) 是俄国的一个探险家 , 出生在俄国哥萨克家庭 . 他也曾经探险来到中国新疆和西藏 , 详细考察过当地的风土人情 , 最后死在了哈尔湖,为了纪念他 , 就把哈尔湖改成了他的名字 ‘ 普里热瓦勒斯基 '. 吉尔吉斯的首都 , 刚开始叫皮士别克 , 因为苏联元帅伏龙芝曾经生活、战斗在这个地方 , 也把皮士别克改成了付龙芝 . 苏联解体后 , 所有具有苏联俄罗斯特征的名字都消失了 , 都被换成了吉尔吉斯人的名字 . 哈尔湖也不例外 . 我们在比士盖克乘坐了一辆二手 mercedes-benz 车,就直奔哈尔湖.本来是拉四个人的车,在我的坚持下,只拉了我们三个人。那个空余的位子我们是付了钱的。 在哈儿湖,我们买了些礼物 , 还专门买了些质量很好的奶油,是吉尔吉斯人做的上等奶油,然后来到了尔代克.尔代克本意是二道沟,从哈尔湖到尔带克要经过两道沟,所以就叫二道沟.老回回起的名字,吉尔吉斯人叫不习惯,最后二道沟变成尔代克,就像新疆的拉面到了乌孜别克斯坦就变成了 ‘ 拉格面 ’ 一样.尔代克对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对于伊犁的老回回就非同寻常. 哈儿湖这个名字 , 老一辈的新疆伊犁人并不陌生 , 每当老人聚集在一起 , 回忆往事的时候 , 回忆祖辈上曾经辉煌的时候 , 常常提到一个名字 : 哈儿湖 ! 我问过很多人 , 都说真真的名字叫什么 , 没人知道 . 老一辈的人几乎没受过什么教育 , 对这个国外的名字 , 显然没有多少知识 , 但是他们知道 , 哈儿湖是老回回能够发财的地方 , 是个风水宝地 , 没钱娶媳妇的人,欠债无法偿还的人 , 或者犯了命案的人 , 或者或者 ... 总之只要在中国伊犁混不下去的老回回 , 第一个望想就是去哈儿湖 ! 至于怎么走 , 怎么才能到达 , 没人知道 . 那些五六十年代来到苏联的回回人 , 第一个要奔望的地方也是哈儿湖 , 在他们看来 , 哈儿湖就像伊犁河谷一样 , 才是最理想的安乐窝 . 尔里的父亲 , 在中国有很体面的工作 , 社会地位也高 , 不知道是扭不过老婆还是跟风 , 来到了苏联,起先住在哈萨克斯坦亚尔堪特 , 住了不到半年 , 就写信给哈尔湖的亲戚 , 得到亲戚的消息 , 就搬移到哈尔湖 . 结果 , 哈儿湖和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 简直有天壤之别 . 他郁郁寡欢 , 面对和自己的想象有千差万别的哈尔湖 , 他几乎绝望了 , 他痛苦过,他彷徨过 , 他撕扯着头发痛哭过,他埋怨过自己的老婆以及老婆的亲戚 , 但都无济于事 , 他得面对对现实 , 面对这个他传说好得不得了的国家 , 他寻死觅活过 , 他甚至偷偷摸摸准备舍弃在这里的家人和妻子 , 一个人翻山越岭 , 像十月革命时期逃到中国的老回回一样 , 翻过哈尔湖后面的皑皑雪山 , 那怕就是爬也要爬到中国 , 他无数次的想逃回中国 , 无数次的被克格勃抓回来 , 逃回去 , 被抓回来 , 或者在半路上被抓回来 , 或者在边界上被逮回来 , 总之 , 他就像小说 ‘ 根 ’ 里的黑人一样 , 没有一天放弃过回家乡的念头 , 只是他比小说里的黑奴幸运些 , 他的脚还结实地长在自己的腿上 , 克格勃还留下了让他继续为 ‘ 祖国 ’ 服务的腿 . 他蹲了班房 , 放出来时 , 他还是一个念头:逃回中国 ! 克格勃一而再 , 再而三地把他抓进班房 , 刑满释放 , 监视居住 , 但还是阻挡不了他逃回中国的念头 , 最后克格勃警告他 : 如果再逃就连他家人一起抓去坐牢 ..... 在万般无奈下 , 他终于低头了 , 屈服了 , 终于不再跑了 ....... 他重新审视自己 , 重新设计自己的生活 , 他完全换了个人 , 用从来就没有劳动过的双手 , 下地种田 , 割稻子 , 割鸦片 , 像所有的新移民一样渐渐融进了当地社会 . 在中国时保养的白胖胖的身体 , 逐渐变成了劳动人民的身体 . 他省吃俭用,用了几年时间积累 , 终于在在哈尔湖盖起了新房子 . 但是一直到他死 , 他都说着要回中国 , 要回自己的故乡。他舍不得伊犁河 , 他舍不得那里的一草一木 , 一山一水 , 可是命运就是这样无情 , 他最终没能回中国 , 没能回伊犁 , 在克格勃的不断监视 , 不断 ‘ 探望 ’ 和恐吓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 死在了哈尔湖 , 死的时候只剩下皮包骨头 , 轻的就像婴儿 ......... 这是尔里的父亲 , 尔里不愿意过多谈论他的父亲 , 这些是我从他父亲的朋友那里得来的 , 我也见了他在中国时和临终前几年拍的照片 , 照片上的人简直判若个人,几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 现在我来到了这块几乎像是传说中的土地 , 这块曾经是盛产大烟的土地 , 这块让很多人 , 尤其是伊犁老回回魂牵魂牵梦扰的地方 .    我的双脚结结实实踏在了这块土地 , 我下意识地看了四周 , 没发现什么特别 , 也没发现什么不特别 , 没有中国人的一丝痕迹 , 也不像传说中的哈尔湖 , 我急忙打听哈尔湖的真名 , 尽管尔里已经告诉了我多少次 , 哈尔湖就是 kara kol ,是吉尔吉斯语 ‘ 黑手 ’ 。可是我总不相信,一个地名怎么能是黑手呢,是黑手党曾经活跃在这里吗?是什么让它得了这个名字呢?我思前思后,都不得其解,回到中国后,我还在思考这个地名,思考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 kara 在突厥语里既有贬义也有褒义也,贬义如 ,kara kampir (恶毒的老太婆) ,karabas jilang (毒蛇) ,kara tilek (恶念) ,kara korsak (黑肚子,意即文盲); kara bakir( 孤独无助的人 ) , kara qal (孤独无助的老人,) , 还有谚语如; karning aqisa,karali yuge qap( 肚子饿就去赴丧宴 ) ;褒义 karabatir (黑铁塔般的英雄) ,kara tun (寂静的夜晚)。也有纯粹表示夜色的词汇,如 karakuz (黑眼睛) ,kara kashi (黑眉毛) ,kara jorga (黑走马), kara balita (黑斧头), kara kunuz( 黑蟑螂 )...... . ..... .以及很多很多和卡 kara 有关系的词汇. Karakol 一定是黑手的的意思 , 不也许是别的意思 ……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最后我想通了,起什么名字不重要,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也不重要,因为穷人不需要这些东西 , 只有大富大贵的人才把名字看的那么重要 . 老人名叫巴给 - 阿布顿拉耶夫 , 巴给是伊犁人经常使用的名字 . 老人已经八十五岁了 , 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时代痕迹 , 他和伊犁的其他老人一样 , 头上戴着黑色园顶帽 , 穿着干净的西服 , 脚上穿着 ‘ 麦斯哈尔 ’ 靴 , 套着 ‘ 卡拉式 ’ 套鞋 , 精神矍铄 , 走起路了 , 一扳一眼 , 背不驼 , 腰不弯 , 耳不聋。他早就听说我们要来 , 就迎候在大门外 . 我们互道 ‘ 塞俩木 ’ 问候 . 他的眼睛里没有激动 , 也没有激情 , 下垂的双眼泡 , 像两个口袋一样吊在我的眼前 . 他说着回族话 , 吃力地搜寻着新词汇 , 以便使我这个来自中国的客人能更容易听懂 , 当尔里哥告诉他我非常熟悉这些话后,他也没有显示出过分的高兴 , 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后低下头 , 不再说什么,做着让我们进屋的手势 . 来之前 , 尔里哥就提醒说 , 老人不爱说话 , 也不太乐意喧簧 , 我们可能问不出什么事情来 , 再加上年代久了 , 很多事情老人都忘记了 , 虽然他这样说 , 可我还是有很大的兴趣 . 我没有急于进屋 , 我仔细观察这个院子 . 大门对着的是老人的客房 , 大门左侧是他小儿子的住房 , 右侧是一排厨房 , 和厨房连着的是两间堆满了苜蓿的草棚 , 草棚下面是个地窖 , 连着草棚的是一排很大很长的羊圈 . 在草棚下 , 有一个俄罗斯小伙子笑眯眯地向我微笑 , 他年龄不过十七八岁 , 金黄头发 , 脸、身上到处都落满了苜蓿叶子。他一边铡草 , 一边好奇地笑眯眯地望着我 , 好象我是来自别的星球的动物 . 我明白了 , 这个俄罗斯就是 ‘ 尔里 - 尔布杜 ’ 小说里经常说的伙计 , 是给人做长工的伙计 , 是个下苦人 . 我对这一切很感兴趣 , 对他们的房子的布局和结构 , 对他们怎么样生活 , 怎么样工作 , 我都很感兴趣 , 我还没进屋 , 尔里哥催促我说 , 快喝茶 , 进走 , 进走 , 老人陪着我一句话也不说 . 在老人的住房后面 , 我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大院子 , 这院子至少有二十亩大 . 院子里有各种各样的树木 , 有桃树 , 果树 , 杏树 , 还有伊犁人叫作 ‘ 阿里个拉特 ’ 的梨树 . 这院子和整栋院落的布局和我家几十年前的一模一样 . 我激动 , 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 想起了童年时代自己家的大院子。老人住房后面落着一堆一堆的劈柴 , 规则地排放着 . 劈柴旁边的木头墩子上搁着一把斧头 ! 我脑海里闪现出的第一个词就是哈萨克语 ‘balita’ (斧头)!是的, balita! 哎呀,我的 balita ! 我见过很多 balita ,我的客户里也有很多人订购 balita ! 但是,在象似的环境里见到儿时用过的东西,你怎么可能不激动呢?你怎么可能不喜形于色呢?我小时候经常干的就是劈柴活 , 每天都要为劈多少柴而发愁,我小小的身体怎么可能劈开这些桦树或者榆木树呢 ? 我在瞬间回忆着自己的童年,把眼前的一切和自己家的大院子,和哈萨克亲戚留给我们的大院子联系在一起!我已经有二三十年没见过这些东西了 , 我已经离开自己家乡很长时间了.我抚摸着 balita ,看看和我小时的 balita 一样不一样,那时候的 balita 都是苏联造的,甚至铁锨、铁叉、钐镰都是苏联造的.我沉湎在对过去的回忆,丝毫没感觉到尔里和老人的感受,我就像个顽皮的孩子忘记了一切,摆弄着家家一样.是啊,人经常是触景生情,睹物思情,甚至别人觉得很不起眼的东西,都能勾起你深沉的回忆和丰富的想象 .......  俄罗斯小伙子的双眼就像监视仪器一样随着我而移动 , 他憨厚可爱 , 脸上挂着孩子们才有的天真的微笑 . 他不停地铡草 , 好象要把整个苜蓿草落要铡完似的 . 老人的小儿子不断摧促我进屋 , 嘴里一直说 : 进走 , 喝茶 . 老人的小儿子长着一副吉尔吉斯人的脸 , 他个子不高 , 身材匀称 , 没有多话 , 他的媳妇是个腼腆的、很美丽的吉尔吉斯女人 , 穿戴和当地的回族人一模一样 , 她头上戴着头巾 , 穿着长裙子 , 脚上穿着 ‘ 卡拉势 ’, 进进出出 , 她在厨房里已经开始准备美食了 . 我猜想美食一定是 ‘ 纳仁 ’, 也就是吉尔吉斯人称呼的 ‘ 白西巴尔码克 ’. 我在蒙古时 , 说 ‘ 纳仁 ’, 当地的哈萨克人不明白 , 当说 ‘ 白西巴尔码克 ’ 时都知道是什么 . 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还是没有一丝笑容 .   我们坐在炕上 . 炕炉子里燃着熊熊大火 . 老人脱了 ‘ 卡拉势 ’ 套鞋 , 坐在炕上的一块厚褥子上面 . 桌子也摆上来了 . 老人让着我们 , 让我们喝奶茶 , 像哈萨克人一样 , 给我们每个人的碗里调两块方糖 , 我执意不肯 , 他才作罢 , 给自己碗里放了三块 . 我们天南地北地聊着 , 尔里哥像导游一样介绍着我们的行程和去过的地方 . 老人只是静静地听着 , 对他来说 , 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希奇事情了。他喝着茶 , 底下头 , 听着 , 偶尔插句话 . 老人 1922 年五月初九出生在哈尔湖的尔带克 ( 这个日期是老人告诉我的 , 他特别说了初九 , 他还在使用中国的阴历 . 这里以及其他很多地方的回回仍然使用着阴历 .) 从生养下来到被征召入伍 , 他从来没离开过哈尔湖 , 他的脚从来没迈出这个地方一步 . 他的祖上是和白彦虎一起来的马大人的手下 , 马大人也就是优素夫马元 .1864 年他们就定居在尔代克 . 我对 1864 年就定居在尔代克持有怀疑态度 , 那时候白彦虎等人还没来到俄国 , 我一直在想老人是不是记错了 . 但是,可以原谅 , 就像我们新疆老人一样 , 上了六十岁后 , 他们的年龄每年会两岁甚至三岁地增长 . 时间不重要 , 也许老人为了让我明白这些年代已经非常久远 , 就这么说 . 巴给因为家境贫寒 , 再加上父亲早逝 , 只念了两年书 , 就挑起了家里重担 , 为了一家糊口开始在地里劳动 . 在学校的两年里 , 他还学了刚创制不久的、用拉丁文字母拼写的东干语 . 巴给一九四二应征入伍,当时条件很差,接到命令后,他告别了家人,和同村的八十四个年轻人一起到了哈尔湖 ( 其中有五十个老回回 , 其余的是俄罗斯人和吉尔吉斯人 ) ,从哈尔湖又到了雷巴其亚 ( 这是俄罗斯语的名字 , 现在改成巴勒克其 , 俄语和吉尔吉斯语都是鱼夫的意思 , 因为靠近伊塞克湖 , 盛产鱼而闻名 ). 从雷巴其亚步行走了一百公里 , 到了皮特琐夫卡.然后坐火车到莫斯科 . 在莫斯科操练了六个月 , 就上了战场 ........ 我翻译尔里 - 尔布杜小说时,常常碰到这样的情节:挑兵的那一天,乡村里红旗招展,到处是沸腾的人群,人们情绪激昂,欢送的场面肯定有 ‘ 塞老 ’ (乡村)党的负责人做动员报告.人们彻夜不眠,举着酒杯狂欢,最后的时光是和最亲近的家人一起度过的.然后就是乘坐上级派来的汽车,在人们 “ 不打死一百个 ‘ 捏灭次 ’ (俄语:德国人),你嫑回来 ” 然后留着眼泪,行亲吻礼和亲人道别......可老人的叙述让我有些不知所措 . 我问 “ 没有汽车来接吗 ?” 老人平静地回答 :“ 没有 . 我们都是黑里走掉的 , 是悄悄走掉的 .” “ 走之前 , 寺里阿訇没给你们念经吗 , 没做 ‘ 杜瓦儿 ’ 吗 ” “ 没有 , 那时候 , 这儿没有阿訇 ” 老人说 .“ 都是 ‘ 卡木你斯提 ’( 俄语:共产党 ) 管地呢 , 哪有阿訇呢 ? 阿訇都叫收拾掉了 ” “ 你没害怕吗 ?'” “ 没害怕 , 害怕有啥用呢 ?” 他见我有点失望 , 补充说 :“ 有些人可能偷偷念哩经哩 , 做哩讨白哩 ...” “ 十月革命到哩我们这儿哩 , 把老皇上(沙皇)的人一满杀地呢,乌鲁斯(俄罗斯)的大人(当官的)、有钱汉都把命丢哩 , 阿訇、巴衣、别克都遭哩殃哩 , 消息灵的、腿脚快的就爬过对面的雪山,跑到大清国的伊犁哩 , 手脚慢的 , 都成哩布尔什维克的刀下鬼 . 乌鲁斯的庙(教堂),塔塔儿人连老回回的(清真)寺 , 都叫大火烧哩 ” 巴给老人说到这些的时候 , 引用他母亲所见所闻 :“ 乌鲁斯(俄罗斯人)的庙先点着哩 , 老回回的寺也点着哩 , 我站在巷子哭地呢 , 呼大(真主)呀 , 得哩啥 ‘ 白俩 ’ (灾难)哩 , 顿亚(世界)临近哩吗 .... 卡杂克 ( 哥萨克 ) 的马队踏的地面都动弹呢 , 马的脚步声三站路远的窝儿上都能听见呢 .....” 他们这些被征召来的新兵 , 先在莫斯科操练了六个月 , 然后就奔赴了前线 . 巴给被分在高炮营 , 当了一名炮手 . 从四二年被挑兵到四六年复员回来 , 巴给经历了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战斗 , 多次负伤昏迷过去 , 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 , 但是他终于活了下来 , 和他一起入伍的八十四个人 , 活着回来的还不到二十个人 ...... 老人不愿意多说 , 好象不愿意回忆过多的血腥场面 . 从他平静叙述的口气里,我可以看出来 , 他很勉强地提及这些战争 . 他一直说 :“ 我记不住哩 , 老哩 . 打仗呢,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们也没有想啥,没有想过能不能活下来...只要有口气,就往前走呢,不知道仗啥时候能完呢,也没有多的望想...给家里人写信地呢,信是吉尔吉斯话写下的....把柏林占哩,我们知道已经得胜哩,快回家哩 ”. 巴给老人慢声细语讲述着自己的事.在五年的服役期间,他是最幸运的人,虽然负了伤,肚子流了出来,但是他活下来了: “ 将(刚)开始得时候,我们也害怕呢,都没打过仗嘛,先是见哩好少(很多)死人,都是些年轻娃娃,后头,见的多哩,慢慢也不害怕哩.....一天沙木()时候,可价有哩些儿黑影子,也不知道咋回事情,我们的 ‘ 马要儿'(俄语:少校)将(刚)站起来 ,‘ 捏灭次 ’ 的飞机可价炸脱哩, ' 马要儿 ' 是个大个子乌鲁斯,人也长的体面,轰的一声,我啥都不知道哩,过哩好少的时间,我醒来哩,头疼的、浑身疼的就像锥子戳的一样,翻哩一下身,觉谋的啥东西掉拉地呢,把我挡挂的很,我手一揣,我个人的肠子在地下堆的一堆,血丝呼啦的,我没见的时候,也没多么疼,见哩个人的肠子,我想个人是活人吗,还是死人, ‘ 马要儿 ’ 连单临的人连影子也不见,都炸没有哩 , 好少人的 berka (挂牌)都找不见哩.....我在病院里把病缓好,可上哩仗哩.......以后我们都惯玩哩,也学奸哩..... ” “ 你再没挨炸吗? ” “ 挨炸哩,身上再没受伤,囫囵的活下来哩 ” “ 没想家吗 ” “ 想呢 , 咋不想呢 , 不敢哭 , 害怕 ‘ 乌鲁斯人 ’ 笑话呢 ...” “ 你们到了柏林哩吗? ” “ 到哩,我们到哩柏林,把我们安顿到老百姓家里... ” “ 你们啥都没抢吗 ” “ 咋说呢,那不叫抢,我们得胜哩,都成下 tirofey (俄语:战利品)哩.... ” 他说到这个词后,望了我一眼,意思是我明白不明白这个词,这是俄语战利品的意思,我为了让他知道自己懂这个词,就说了个吉尔吉斯语词汇: olja ,他点了一下头 . “‘ 捏灭次 ’ 能叫抢呢吗 ” “ 家里都没人 , 房子都空空儿的 ” “‘ 捏灭次 ’ 人哪 ?” “ 跑掉哩 ” “ 你们都抢了些啥东西 ?” “ 我叼哩些娃们穿的衣裳 ...... 那时候 , 我们家里的人穷 , 娃们没穿的衣裳 ” “ 你们的头子哪 , 没管吗 ” “ 头子个人也叼地呢 , 把我们叼下的东西要上去呢 , 邮上回去哩 ” “ 你们咋么叼地呢 ?” “ 都偷偷摸摸叼地呢 ” “ 你们咋没叼些金银财宝回来 , 咋就叼哩些儿衣裳 ?” “ 我们前头的人都叼光哩 , 挨到我们上就剩下这些哩 ” “ 咋么价打发呢 ?” “ 都邮上回来哩 ” “ 你们家里的人收到哩没有 ?” “ 都收到哩 ” 说这些话的时候 . 尔里哥插了句话 :“ 把 ‘ 捏灭次 ’ 的布拿出来叫看一下 ” 。老人下了炕 , 过了一会 , 抱着一块布进来了 . “ 这是啥 ?” “‘ 捏灭次 ’ 的布 ” 这是一块普通的布料 , 好象是桌布之类的 , 但是比桌布要大许多 “ 衣裳都穿烂哩 , 就剩哩这块布 .‘ 捏灭次 ’ 的东西就是牢实 , 用哩多少年哩 , 还没烂 ”, 老人和儿子把布料拉开 , 这的确是块很大的布料 , 是黄颜色的 . 我用手摸了 , 仍然很结实 . “‘ 捏灭次 ’ 的东西就是牢实 , 他叼上到现在已经六十多年哩 , 得道这个的主人个人还用哩多少年哩 ” “ 我们这儿的老回回把这个 ( 战利品 ) 叫 ‘ 得哩毛哩 ’” ,老人见我对 ‘ 抢劫 ’ 战利品疑惑不解 , 顺口说 :“ 中国没遇上这么大的仗 , 没有这么大的仗 ”.... 这话从老人嘴里说出来 , 我觉得异常沉重 , 他可能没办法表达这场战争的残酷和残忍 , 也无法用现代词汇解释 , 只能用 ‘ 这么大的仗 ’. “ 你们里头就没有逃兵吗 ?” “ 有呢 , 尔代可就有两个人呢 , 一个是维族人 , 一个是咱们的老回回 , 他们两个跟上乌拉索夫走哩 ...” 我回来后仔细阅读了关于苏联红军高级军官乌拉索夫的资料,得到了一洗澡这些信息: 乌拉索夫生于 1900 年,毕业于下新城神学校。 1919 年参加红军,参加过国内战争。。 1924 年 7 月至 1925 年夏,他曾在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训练班深造,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扬和叶廖缅科等苏联著名将领都曾是他的同班同学。乌拉索夫于 1930 年入党后一直是联共(布)的委员。 1938 年作为苏联军事顾问,乌拉索夫被特派到中国,担任蒋介石的顾问,协助训练军队,曾得到蒋介石的高度评价。在 1939 年奉召回国时,蒋介石还送给他许多珍贵的礼物,但回国后却都被内务人民委员部没收了。 乌拉索夫出任第 99 步兵师(这是二战中第一个荣获红旗勋章的师)的师长,在他的领导下,该师成为基辅军区最优秀的师之一。   在苏德战争前夕,乌拉索夫指挥第4机械化军(这是基辅军区两个齐装满员、最有战斗力的机械化军之一),战争爆发后,在佩列梅什利和利沃夫地区作战表现不错。 乌拉索夫在保卫基辅的战斗中立下了卓著功勋,斯大林亲自命令用飞机把这位从包围圈中冲出来的光杆司令接到莫斯科,并授予他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任命他为防守莫斯科的第20集团军(重建的)司令员。在随后的莫斯科保卫战中,乌拉索夫又一次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2年12月13日,在苏联新闻局宣布德军包围莫斯科的企图已经完全失败的同时,苏联各大报纸还刊登了在莫斯科会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红军将领们的照片,其中就有乌拉索夫的照片。他光荣地和朱可夫、列柳申科、库兹涅佐夫、罗科索夫斯基、戈沃罗夫、鲍尔金、戈利科夫、别洛夫这些苏军优秀将领的照片并列登在一起,成为人们心目中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英雄。 1942年4月20日,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受斯大林的委托,签署了委任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员A·A·乌拉索夫“兼任”沃尔霍夫方面军副司令员的命令.......乌拉索夫指挥的第2突击集团军在德军这次合围中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虽然有16000人突出了包围,但阵亡6000人、失踪8000人,被俘32759人,损失火炮649门、坦克771辆。虽然很多人历尽艰辛逃出了重围,而乌拉索夫本人却失踪了...... 乌拉索夫于1942年7月13日在皮亚特尼察村成为德国第38步兵军的俘虏。 这是乌拉索夫投敌后发表的声明:   俄罗斯委员会告红军官兵、全体俄罗斯人民和苏联其他各族人民书   俄罗斯委员会的宗旨是:推翻斯大林及其集团,同德国缔结光荣和约,建立新俄罗斯……我们号召你们站到同德国合作的俄罗斯民族解放军方面来……   俄罗斯委员会主席、乌拉索夫中将、俄罗斯委员会秘书、马雷什金少将  乌拉索夫的公开信“ “我呼吁所有的俄罗斯人奋起反对斯大林及其同伙,投入建设没有布尔什维克和资本家的新俄国的斗争。我认为有义务把自己的行动解释清楚……我在红军中服役24年。我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集团军司令员和方面军副司令员。我曾荣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从1930年起我成为联共(布)的一员……   “我看到,在布尔什维克取得胜利后,俄国人民没有得到他们在国内战争期间为之奋斗的任何东西。我看到,俄国工人生活艰难,农民在强制下入了集体农庄,未经侦查和审理就被捕的数百万俄罗斯人失踪了……   “政治委员制度瓦解了红军。不负责的表现、监视行为和特务活动使指挥员成了身着便服或军服的党务官员手中的玩物……成千上万的优秀指挥员,其中包括一些元帅,被逮捕和枪决了,或者被关进集中营并永久地消失了。不仅军队中弥漫着恐怖气氛,而且全国人民都生活在恐怖之中……   “我看到,战争打输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是,俄国人民不愿保卫布尔什维克政权和建立起来的暴力制度。第二个原因是,不负责任地指挥军队……   “我得出的结论是,我有义务呼吁俄国人民进行推翻布尔什维克政权的斗争,进行为俄国人民谋求和平的斗争,进行制止俄国人民不需要的流血战争的斗争,进行建设每个俄罗斯人都会感到幸福的新俄罗斯的斗争……   “俄国人民应该在与德国结盟和合作的情况下建设好幸福的新祖国,使祖国成为平等和自由的欧洲各国人民大家庭的一员……1945年6月,乌拉索夫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率领“俄罗斯民族解放军”向美军投降了。根据1945年2月11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签署的协议,美、英军队将无条件地把俘虏到的苏联公民,特别是身着德军服装的战俘交还给苏军。于是,1946年6月3日,乌拉索夫及其部下被遣送回苏联。但遗憾的是,很多并非叛徒的红军被俘人员也由于乌拉索夫等人的罪恶受到牵连。 ”经过短暂的审判,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宣布“所有被告都承认他们的罪行”。1946年8月1日,他们被判处绞刑。乌拉索夫时年46岁。苏联报纸当时详细报道了他们被处死的经过。 后来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戈尔巴乔夫办公厅主任瓦列里·博尔金总结了乌拉索夫事件:“当年曾有几十万叛徒——我们国家的公民——站在法西斯德国一边同苏联人民打仗,他们受到了公正的惩罚。遗憾的是有罪的和无罪的一起被枪杀,还被埋在一起。” 关于乌拉索夫我们没有多谈,老人不愿意多少说。一个著名的苏联红军将领投敌叛国最后身败名裂,有什么好谈的呢。 “ 仗打罢哩,维族人回来哩,判哩十年,他蹲哩十年班房子,前几年 ‘ 捏灭次 ’ 找上他来 , 给他给哩好少 ( 很多 ) 钱 . 老回回叫 ramza ,他也蹲哩十年班房子,啥也没得上,他的名字 ‘ 捏灭次 ’ 人没写到里头,可能忘掉哩.这儿的人到这会儿把 ramza 的娃娃都叫的 ‘ 捏灭 ’ 次...人不小心就糊涂哩,跑到对头那下去哩... ” 老人并没有把这些人看成什么叛徒 , 对他们没有恶意 . 因为这两个人当时都是乌拉索夫的兵 , 乌拉索夫是他们的长官 , 是他们的头子 , 他们只能服从头子的命令 . 我很惊讶于被判这么轻的刑 , 按照常识 , 按照苏联惯常的做法 , 这两人也应该被枪毙 , 也应该被当作叛国者处死 . 也许是别的原因 , 也许是因为苏联战后急需壮劳力 , 急需男丁 ... 也许 , 总之 , 这两个人活了下来 . “ 朱可夫你没见吗 ? 没喧簧吗 ?” “ 见哩 , 我们站得远 , 朱可夫个子不大 , 胖墩墩子人 , 脸上有麻子呢 ... 他给我们表哩话哩 ” ,老人没使用 ‘ 讲了话 ’ 或者 ‘ 做了讲演 ’, 而是使用 ‘ 表话 ’ 这个他们自己的词汇 . 懂这些词汇的人一般都是上过东干语的人 . “ 你经下的也多,在所有的这些人里头,那个民族打仗最老道? ” 老人思索了一会, :“ 还是乌鲁斯人(俄罗斯) ” “ 仗打完你就回来哩吗? ” “ 仗打完,我们在柏林多站哩一年,之后就回来哩 ” “ 回的时候给你们啥都没给吗? ” “ 给哩,每个人都给哩6000卢布,我们从柏林坐火车走哩些日子,最后到哩比十盖克...... ” 老人讲述着往事 . 他的儿子静静地听着 , 不插一句话 , 只是按照吉尔吉斯人的礼节 , 用一把刀子不停地削着端上来的羊肉 . 刀子在他手里就变成了熟练的武器 . 他像使用锯子一样锯着羊肉 , 把羊肉 " 锯 " 成碎末 , 然后这些锯末被铺在 ‘ 白西巴尔玛克 ’ 上 . 他很耐心地干着这些活 . 招待尊贵的客人吃 ‘ 白西巴尔玛克 ’, 主人就得这样削肉 . 我们吃着 ‘ 白西巴尔码克 ’, 听着老人的故事 ... 战争结束后 , 巴给作为苏联占领军的一员 , 在柏林又待了一年 .46 年回到了家乡尔代克 . 回来后 , 这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 和他一起了战场的同伴们没有几个活着回来 , 活着回来的不到四分之一 . 他没有多少文化 , 也没有什么手艺 , 只能在尔代克乡庄 ( 集体农庄 ) 里开大货车 . 他在尔代克成了家 . 有了自己的孩子 . 他开货车一直开到苏联解体 . 老人对苏联解体一直抱着遗憾的心情 , 他不明白这么强大的国家 , 曾经打败过 ‘ 捏米次 ’( 德国人 ) 的国家 , 转眼间就灰飞湮灭 , 不存在了 . 他心里仍然怀念苏联,仍然做着苏联还假装存在的梦想 . 苏联是他为之奋斗、为之流血为之献出生命的国家 . 他理应热爱苏联 ...... 对他雇佣俄罗斯人当伙计的事 ,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 . “ 列宁就是叫富人和穷人一样呢 , 富人和穷人一样 , 都一起干活呢 . 我做不动活哩 , 能做动的话 , 也不要这些娃娃们 , 我给他给工钱地呢 ” 对集体农庄的生活 , 老人基本上还是满意的 . 直到苏联解体 , 他月月都能拿到工资 , 这些工资还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 赫鲁晓夫上台后 , 照老人的话说 : 赫鲁晓夫做上哩 , 他们的光阴也慢慢好起来哩,在集体农庄里做活地呢 , 每年集体农庄都给他们分的麦子和草 , 每家都叫养一匹马 , 一头牛 , 五只羊 , 这些是集体农庄庄员所能喂养的最多的数量 , 超过这个数量 , 上面就收走了 , 也就是没收了 , 一分钱也不付 . 后来 , 也给集体农庄庄员发工资了 , 光阴好了起来 . 集体农庄庄员拿工资的事情应该始于 1956 年 3 月 6 号的苏联政府的的决定。这是(关于按月份给集体农庄庄员计算工资及关于农庄庄员补充工资的决定),这是苏共 20 大后的一项重要决定,标志着苏联社会农村的重大变化。这对中国农民来说是绝对不可想象的。老人说这话也是很平静的语气,他可能不知道中国农民的苦难,也不知道我对这事情的反应。我很感慨。 按照苏联的规定 , 凡是参加过二战的人 , 每年都可以免费乘坐汽车或者火车一次 . 每逢苏联伟国战争纪念日 , 这些老战士都会得到额外的补助 . 现在的老人每月还领着 1500 索姆工资 , 政府每年免费给他两吨煤 . 每年额外给他 3000 索姆补助 , 不收电费 . 他家里种植着 2 公顷的地 . 老人说 , 今年全部种了洋芋 ( 土豆 ), 今年洋芋收成好 , 就是价钱太便宜了 , 听说 , 中国来的洋芋把他们的洋芋要挤掉呢 , 他不明白 , 稀里糊涂中国咋就这么厉害哩 , 咋不像从前哩 . 我后面几天就看到操着乌孜别克语的、来自乌孜别克斯坦的商人收洋芋的大卡车停在大街上.我想老人应该把他种植的洋芋卖个好价钱. 老人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把自己保存了很久的奖章都取了出来,在儿子的帮助下,他把每枚奖章安着顺序小心翼翼地别在了西服上.对儿子粗心大意地把最主要的一枚别在下面,他很不愿意,嘴里说嘴着抱怨的话,又亲自摘下来,别到衣服的最右上方,右口袋的上面.我拍了照,在桌子上仔细审视这些奖章:这些奖章包括因为作战勇敢而获得的英勇奖章,有解放华沙奖章,有朱可夫功勋奖章,最特别的是 za vzyatie berlina(1945 年5月2号 ), 也就是占领(夺取)柏林奖章...总共有十一枚奖章.一个人一生得一枚奖章已经足够满意了,老人却得了十一枚!!  作为一个老战士,作为一个苏联红军老战士,作为一个能活到现在的老战士,我们没有更苛刻的要求,对于他内心的信仰,对于他在这场战争度过的五年里,是如何克服饮食方面的困难,如何维护自己的信仰,如何在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 : 是做 ‘ 讨白 ’ 呢是念 ‘ 素儿 ’, 还是义无返顾地面对死亡喊着"斯大林万岁"去赴死等等的话题 , 我没有勇气去问 , 也没有心思去探讨,我觉得这些都是多余的 . 多余的让人难以启齿 .   在临走的时候,我想起了要看看那这个俄罗斯伙计.这个俄罗斯伙计叫萨沙,我亲切地用俄罗斯昵称称他为"萨士卡".萨士卡家里只有他母亲一人,其他几个哥哥都走了俄罗斯.他家里也种植着洋芋.农忙时间,也就是夏天,他基本上都在地里干活,冬天闲下来时,给巴给老人打工,当伙计.他满脸都是苜蓿叶子,住在老人以前那曾经住过的屋里.屋内昏暗,光线不太好.他不是在棚地下铡草,就是在屋里用一把笨拙的刀子在消土豆皮.他没有多话,除了微笑还是微笑.他屋里有一台老式的产自中国的收录音机,播放着俄罗斯电台的嘈杂的音乐.他和老人一样,睡在炕上,他能听懂回回话.....
1080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转>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历史 (沈志华)
热度 3 gordon 2012-7-30 08:11
注:摘自《关于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华贷款的历史考察》 一、关于贷款数额 中国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二卷(以下简称《外交史》)提供了有关苏联对华贷款的比较全面的材料。为了便于考察,现将该书提供的材料按时间顺序重新编排,制成下表: 《外交史》提供的这个数字,最早大概是周恩来说的。1960年7月14-16日在北戴河召开的 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常务委员会委托,作共产国际与中共关系的长篇报告,讲到朝鲜战争及后来苏联给中国的贷款数额,总计为 56.76亿卢布(其中军事贷款43亿卢布),加上利息5亿卢布,总共约62亿卢布,预计1965年可还清。1989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一书 说,苏联1950-1955年向中国贷款11笔,总计金额为56.6亿旧卢布,主要用于经济建设、抗美援朝和偿付苏联移交物资等方面。这与《外交史》提供 的材料大体相同。同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也说贷款共有11笔:“ 除1950年贷款3亿美元外,1951-1955年中苏两国政府又签订了 10项贷款协议,其中一笔为无息,9笔年息2%,偿还期2-10年 ”。但其统计的贷款总金额略少:12.74亿新卢布(折合人民币53.68亿元)。 现在看一下苏联方面提供的材料。原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72)、著名经济学家М。И。斯拉德 科夫斯基在《苏中经济贸易关系史(1917-1974)》(以下简称《经贸史》)一书中使用的贷款数字是按照1961年1月1日苏联公布的新卢布牌价计算 的,为了便于对比,现折合成旧卢布(1个新卢布折合4.45个旧卢布),也列表于下: 两方材料比较,苏联方面提供的贷款金额比中国方面提供的数字多9.357亿卢布。如果除去新旧卢 布换算时出现的微小差额不计,主要差别出现在对1951年贷款数额的计算上,其他各项大体相同。这个差额与《杨尚昆日记》中所说几乎完全一致。《杨尚昆日 记》1960年10月16日记载: 苏联方面提出中国共贷款66亿卢布,实际情况是贷款总额为56.76亿,不是66亿 ,苏联多算了9亿。抗美援朝贷款为 9.86亿,而算作了19亿。 现对比其他材料,逐项核查以上两表所列数字,可以看出, 主要问题也出在1951年的贷款数额上。 1952年9月的橡胶贷款,签订协定时确定的金额为7000万卢布,但1953年5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的扩大会议,基本上同意了周恩来提出的暂停 在云南种植橡胶和压缩在华南种植橡胶的计划的主张。可以推断,此项计划的提前结束,导致贷款中断,故实际使用只有3800万卢布,这与《经贸史》上的数字 也是一致的。 1954年10月12日的特种贷款,协定签订的金额是5.2亿卢布,很可能是在实际使用中略微超出了一些(2600万)。其他项目均无问题, 关键是1951年的贷款,中苏双方的计算相差9亿多卢布。那么,这个差额是怎样出现的呢? 首先应该确定1951年2月1日贷款的数额。关于这一数额,《外交史》说是9.86亿卢布,《经 贸史》说1951年2月贷款为19.161亿,不过这是将折扣的9.297亿计算在内了,减去折扣,恰好也是9.86亿。但《经贸史》在另一处又称 1951年的贷款是19.269亿。这就使人想到,1951年的贷款可能不只是2月1日一笔。 1951年2月1日的军事贷款协定是由周恩来和苏联驻华军事总顾问扎哈罗夫(一译沙哈罗夫)签订 的,当时确定的数额为12.35亿卢布。1953年12月3日,周恩来关于《苏联政府五项贷款逐步偿还初步计算》给中共中央各领导人的信函中说,我国政府 将于1954年至1963年间偿还苏联五项贷款,金额总计为40.08亿卢布。这个数额基本上即前表所列1-5项的贷款数额之总和。其中橡胶贷款当时已经 确定缩减,而1951年2月1日贷款仍然是按协定数额12.35亿卢布计算的。1954年1月31日,周恩来致电在莫斯科的外贸部副部长李强,要求对这笔 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清算。3月下旬,中苏双方草签了关于结束使用抗美援朝军事贷款的议定书。4月13日周恩来的批示中有这样一段话:2月1日贷款最后核算 只用了19亿多卢布,未使用2.4亿多卢布,苏方提议取消,因朝战已停,只好同意。因此,欠款按武器半价、铁路器材3/4计算,共为9.8亿多卢布。关键 问题是如何理解周恩来这段似乎有些自相矛盾的话。 综合上述材料,可以做出如下判断:2月1日协定贷款数额12.35亿,实际使用9.86亿,剩余 2.4亿多由苏联收回。但苏联清算时确定贷款实际使用为19亿多,很可能是将1951年内的所有贷款计算在内了,而周恩来批示中所说“只用了19亿多卢 布”,则只是针对1951年2月1日贷款数额而言的,不过是把实际使用9.8亿多与折扣9亿多相加而已。 鉴于上述情况可以断定:既然中苏双方对1951年2月1日的贷款数额9.86亿卢布没有异议,那么问题就在于,除此之外1951年是否还有其他的贷款。 根据查阅《周恩来年谱》和近几年俄国解密档案的结果,1951年中国的确还向苏联提出了补充贷款的要求,而且苏联方面也确实提供了这些贷款。 证据一:1951年9月5日周恩来审改毛泽东致斯大林电,电文说,今年2月1日中苏关于军事贷款 的协定所规定的贷款和4月10日来电所增加的军事贷款,至6月均已用完。鉴于“目前我国财政赤字甚大,战费极巨”,请苏联政府考虑按照2月1日军事贷款协 定的条件,再增加6亿卢布的军事贷款,并希望新的军事订货能于1951年底以前全部交付。12日斯大林复电说,同意按以前规定的条件给中国增加6亿卢布的 军事贷款,但追加的军事订货最早也要在6个月内交付。这就是说,除2月1日贷款外,4月10日还有一笔补充贷款,此外,毛泽东又要求新的军事贷款,而且已 得到斯大林同意。 证据二:1951年9月20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说,“您1951年9月12日发来的电报已收到。感谢您满足我们提出的给我们提供6亿卢布军事补充贷款和向驻朝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派遣军事顾问的要求”。这就是说,斯大林已经同意再提供一笔新的军事贷款。 证据三:1952年3月28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说,“按我们计算,从1951年2月1日开始,你 们按提供军事贷款协定条件三次提供的军事贷款总额的剩余额是4亿多卢布。我们打算用这4亿多卢布购买我们的空军所必需的飞机、设备和弹药”。这就是 说,1951年总共有三笔同等条件的军事贷款,即2月1日根据周恩来与扎哈罗夫协定的贷款,4月10日和9月12日斯大林电报追加的贷款,而且这些贷款已 经在使用过程中。 至于1951年后两次补充贷款的数额,已知9月12日追加了6亿卢布,而4月10日补充的贷款,根据苏方提出1951年贷款总计19.269亿,减去2月1日的9.86亿,再减去9月12日的6亿,应为3.4亿卢布。 如此计算的结果,1950年代苏联给中国的贷款应为13笔,而不是11笔,总金额大约是66亿旧 卢布,而不是56.76亿。中方少算的两笔贷款,并非如斯拉德科夫斯基所说,是没有将苏联转让中苏合营公司股份的贷款计算在内,而是忽略了1951年4月 10日和9月12日两笔追加的军事贷款,其原因恐怕在于这两笔贷款没有签订协议,而只是斯大林与毛泽东在电报中商定的。 当然,如果计算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全部贷款,还要加上1961年的蔗糖贷款。1961年3月为帮助中国解决饥荒问题,苏联提出以贷款方式向中国供应100万吨小麦和50万吨转口古巴蔗糖,经商议中国只接受了蔗糖的援助,这笔贷款为3.296亿新卢布。 二、关于贷款用途 那么,在这些贷款中究竟有多少是经济贷款,有多少是军事贷款,在军事贷款中又有多少属于抗美援朝的贷款呢?由于统计方法不同,或核算缺项,各种材料提供的说法也是大相径庭。这里有必要加以详细计算和说明。 按照《外交史》提供的数字和分类计算,在贷款总额中,军事贷款占73%,经济贷款占23%,此 外,仅抗美援朝贷款就占贷款总额的60%.另有著作计算的结果是:军事贷款占76.1%,经济贷款占23.9%.显然,上述计算都是根据贷款协定的条文确 定贷款用途的,但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 首先,《外交史》将1950年2月14日的12亿卢布贷款全部算作“经济建设贷款”,是不妥当 的。尽管贷款协定第二条规定,其用途是“偿付为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民经济而由苏联交付的机器设备与器材,包括电力站、金属与机器制造工厂等设备,采煤、采矿 等矿坑设备,铁道及其他运输设备,钢轨及其他器材等”,但实际上这笔贷款究竟有多少用于经济建设,值得研究。 在这笔贷款的协定商谈完毕但尚未签署时,中国方面已经确定了第一年的贷款数额的用途。1950年 1月10日,周恩来在给刘少奇及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电报中说:“本年内贷款只能支付6000万美元,已购之飞机(340架)、汽车、降落伞、钢轨 (43089吨)、高射炮、炮弹、汽油及空军各种器材共值4000万元美金。”这笔贷款以每年同等数目分五年支付,即一年2.4亿卢布(6000万美 元),而第一年贷款中的4000万美元,除钢轨外,大体上订购的都是军用物资。剩余的2000万美元,则决定给海空军订货使用。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 兵需要苏联保证武器和装备的供应。为了得到这些军事装备,又不影响经济建设,毛泽东在1950年10月13日致电在莫斯科的周恩来,要求苏联政府以租借办 法保持2亿美元“用于经济文化等项建设及一般军政费用”。同日,毛泽东又告诉苏联大使罗申,中国政府目前无法为军事装备付现款,“希望以贷款方式得到这些 装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苏联方面决定将一部分军事装备列入1950年2月14日的贷款协定。斯大林在 1951年1月4日通知毛泽东,至1950年10月中旬(即中国出兵朝鲜)以前,苏联根据1950年2月14日贷款协定已向中国提供了总价值为1.4亿卢 布的军用物资。此外,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华西列夫斯基也向斯大林报告:经与中方商定,“在明确规定1950年实际供货数额后,按提供中国规定额度军事贷款 的决定,纳入1950年2月14日贷款协定和商品流通的供货价值,总数定为2.65亿卢布(1.4亿卢布属1950年贷款,1.25亿属商品流通)。这些 数目的说明书已于今年1月9日由外贸部告知扎哈罗夫同志和米库诺夫同志。”这就说明,在12亿卢布的经济贷款中,至少在1951年初已有1.4亿转为军事 贷款了。这笔贷款最终的使用情况,目前尚无文献证明,但据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回忆,原来中央军委曾计划将这3亿美元军事贷款的一半拨给海军使用。但由于朝鲜 战争爆发,志愿军出国作战急需空军支援,结果这笔贷款中的绝大部分都用于空军购置飞机了。1950年和1951年实际执行的结果,海军建设从原先确定的这 笔经费中只开支了约2000万美元。肖劲光使用的“军事贷款”这个用语表明,在军方领导人的心目中,这笔贷款原本就是为军事方面提供的。据以上材料估 计,1950年的贷款尽管未必完全算作军事贷款(军事贷款有折扣),但看来实际上主要用于购买军事物资了,而且似应算在抗美援朝贷款项下。 同时,《外交史》算在抗美援朝项下的五笔贷款也不大合理。1951年2月1日的军事贷款属于抗美 援朝贷款,这一项没有问题,而1953年的海军贷款,1954年的特种军事贷款,1955年的转售安东军用物资贷款,都发生在朝鲜战争即将结束或结束以 后,而且其条件也不如战争期间的半价支付,把这些都算作抗美援朝贷款未免牵强。至于1952年11月9日签订的60个步兵师装备的贷款,情况稍微复杂一 些。 实际上,这60个步兵师的武器和军用物资在1951年就已经开始提供了,只不过当年提供的4个师 装备中,3个师的装备经协商转给了朝鲜人民军。中国本来希望在1952年内完成其余装备的交货,后因斯大林提出1951年只能交货10个师的装备,其余将 在两年内交齐,周恩来代毛泽东起草电报,指示正在莫斯科谈判的徐向前,“提前于明年交完的问题不要再提”。7月31日,中央军委下达自本年8月至1954 年10月60个师的换装计划。以后,交货日期再次推迟。1952年3月,毛泽东在一封电报中又要求,其余应提供的装备,交付期限为1952年16个师、 1953年20个师、1954年20个师。关于这批武器装备的贷款问题,毛泽东说,打算委派代表前往莫斯科就其办理的具体程序进行谈判。后来协定签订了, 但用这笔贷款改装的部队,只有3个师在朝鲜停战前入朝作战,用这笔贷款购买的武器,也只有37高射炮炮弹及部分122榴弹炮炮弹用于朝鲜战场,其余均未用 于朝鲜战争。另外,这60个师装备的贷款条件也不是像1951年2月1日军事贷款那样按照援助志愿军出国作战的条件拟定的。这就涉及到了所谓抗美援朝贷款 的折扣问题。 关于1951年2月1日的贷款条件,苏方提出:“1950年10月19日后,即中国参战以后和与 此直接有关而交付的军用物资的价款,按已交付物资的半价,从贷款中支付。中国军队入朝以前,即1950年10月19日以前所提供的军用物资,以及1950 年10月19日以后提供的但非用于与中国赴朝参战直接有关目的的军用物资的价款,由1950年2月14日的贷款协议和按商品流通方式支付。”经中苏双方反 复协商,最后确定为:在1950年10月19日出兵抗美援朝前的军事订货以全价付款,抗美援朝以后的军事装备与弹药的订货以半价付款,铁路器材的订货则以 七五折付款。显然,这种特殊优惠条件的贷款是专门针对中国抗美援朝的情况而定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志愿军不顾艰难困苦出兵朝鲜作战,直接是援助了朝鲜,间接 则是帮助了苏联,是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战。顺便说一句,这个道理,斯大林心里最清楚不过。所以,苏联方面后来在讨论偿还贷款时总把这个折扣问题 挂在嘴边,实在是没有道理的。 至于60个步兵师装备的贷款,则没有按上述条件提供。由于中国急需现代武器改装部队,又只能采取 贷款的方式购买这些装备,而斯大林则表示苏联提供贷款有困难,所以周恩来提出,这60个师的装备贷款中国将全额支付。在1952年9月19日周恩来与斯大 林的会谈中,莫洛托夫又特意提到这一问题,请周恩来确认支付中国60个师装备的军事贷款,不属于苏联政府按1951年2月1日协定向中国提供的军事贷款, 即这60个步兵师的装备供货将用中苏特别协定的贷款全额支付。当周恩来表示肯定的态度后,斯大林立即说,在这种情况下要签一个特别协定。所以,这60个步 兵师的贷款,从条件上看,苏联似乎也没有把它计入抗美援朝的贷款。 归纳一下,苏联向中国提供的军事贷款应为前表所列第1、2、4、5、8、10、11项及1951 年两笔补充贷款,总计62.88亿卢布,占50年代全部贷款的95%.其中抗美援朝贷款应为1950年贷款的基本数额和1951年贷款的数额,再加上60 个步兵师装备贷款的部分数额,总计大约是32亿旧卢布。这个数字与国家统计局1953年3月11日报告的1950-1953年由苏联进口的特殊订货共计 31.948亿卢布(结汇数字)基本吻合。因此,抗美援朝贷款在贷款总数中所占比例也不是《外交史》计算的60%以上,而是大约48%.至于经济贷款,如 果不算1961年的3.296新卢布蔗糖贷款(合14.6亿旧卢布),那么还不到3.3亿旧卢布。 三、苏联贷款主要为军事用途 从中苏结成同盟关系的角度看,抛开战争的因素,这个贷款数额,无论就借方的能力,还是贷方的需求来说,都不算多。 根据苏联公布的材料,截至1957年7月为止,苏联向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贷款数目达到280亿卢 布。对于发展中国家,1954-1957年给印度贷款10亿多卢布,偿还期12年。1954-1956年给阿富汗贷款4.13亿卢布,偿还期30年。 1956-1957年给印度尼西亚贷款4.264亿卢布,偿还期6-12年。1959年又增加对印度贷款共25亿卢布。此外,1953年苏联向朝鲜提供无 偿经济援助10亿卢布,以后增加的贷款7.6亿卢布也经1960年10月签订协议免于偿还;1955年向越南提供无偿援助4亿卢布。 与此相比, 苏联给中国的贷款总额为数应不算少,约占给社会主义国家贷款总额的2/5,但这主要是因为战争的原故,作为经济援助的项目,苏联给中国的贷款数额却少得可怜,即不足给印度贷款的1/10。 这里的问题并不完全是苏联不愿提供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同中国领导人对贷款这种经济运作方式的认识有关。除了战争期间对武器弹药的紧迫需求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领导人似乎并不愿意对外借债。 第一笔向苏联提出的3亿美元贷款,数额并不大。据查,仅1948年2月苏联向波兰提供工业设备一 项,即贷款4.5亿美元。但当时并非苏联不愿给予,而是中国没有提出要求。毛泽东为此对国内的解释是,“我们所以不提较多的要求是因为在目前数年内多借不 如少借为有利”。不过,此时中国不愿过多借债,到急需贷款时,苏联又未能如愿以偿地给予援助。 情况的变化发生在朝鲜战争爆发以后。为了解决战场的燃眉之急,中国不得不一再向苏联提出贷款的要 求。如前所述,1950年10月出兵前,毛泽东要求苏联在经济贷款之外,另行提供军事贷款;中国出兵以后,特别是1951年初,毛泽东又屡次要求斯大林增 加军事贷款。对中国的这两次要求,苏联方面立即给予了满意的答复,但关于60个步兵师装备和海军设备供应的谈判,则进展得十分缓慢。为此,中国方面显得非 常急迫,而苏联方面似乎也确有为难之处。 1951年6月,高岗和彭德怀受命到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谈朝鲜停战问题,会谈时提出了中国军队更换 装备的事情,当时斯大林表示,“关于供应60个师的武器。我们方面没有反对意见”。然而,在莫斯科进行预备谈判的总参谋长徐向前报告,按苏联总参谋部的安 排,在这60个师的装备中,当年只能供给16个师的装备(其中含3个朝鲜师的装备),其余44个师的装备将在1952-1953年提供。在6月21日给斯 大林的电报中,毛泽东再次强调,“我军在朝鲜参战8个月的经历,清楚地表明了我军与敌军在装备上的较大差距,迫切需要改善我军装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派高 岗同志去请您供应60个师装备的原因,对此您是答应过的。这是我们在朝鲜参战部队今年起码的要求”。因此,毛泽东提出,苏联的安排“与朝鲜战场的需要和时 间是相抵触的”。毛泽东的要求是在1951年下半年,即“在6个月内提供所有的一切”。 6月23日,徐向前会见苏军总参谋长什捷缅科,提出了与毛泽东电报中的同样要求,并提交了经过修 订补充的60个师装备的最后订单。第二天,斯大林答复毛泽东说,“关于装备60个师,我应当直言不讳地对您说,要在一年内完成这些订货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一般地说也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的厂家和军事专家们认为,在今年内提供10个师以上的武器装备已经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了。只有在1951、1952、1953 年和1954年上半年内,也就是3年内有可能完成60个师的订货,但这仍有很大困难。这就是我们的厂家和军事专家们的最后意见。我曾经千方百计想缩短这个 期限,那怕缩短半年也好,但遗憾的是,经过检查,结果没有可能。”6月30日毛泽东无可奈何地回复,关于提供60个师装备的期限,“我们应该只依据苏联的 生产和运输能力来办,即在3年内完成60个师装备供应,而在1951年完成10个师的供应”。此后,苏联又提出1951年只能完成4个师装备的供货,其余 6个师的装备推迟到1952年上半年。毛泽东也表示同意,并提出,因此“全部60个师所需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发货的结束时间也推迟半年,即于1954年底 发货完毕”。发货的时间和数量基本确定下来以后,中方提出了供货方式的问题。毛泽东在10月4日的电报中提醒斯大林,“今年6月高岗同志在莫斯科就60个 师所需武器和军用物资的交货问题进行谈判时,曾达成一致意见,确定上述武器和军用物资的总价值将由中国政府用军事贷款于8年内分期偿付”。所谓“军事贷 款”,就意味着按照2月1日贷款协定,即以半价偿付的条件执行。 直到次年4月,斯大林才表示同意就“支付60个师和海军所需武器和物资价款条件问题”进行谈判, 但提出的建议是“根据提供航空物资的支付条件”。没有看到谈判过程的历史文献,但其结果如前所述,这60个师的装备贷款没有按照2月1日军事贷款的条件按 半价执行,而是需要按全价付款。 与此同时,对于中国提出的海军装备贷款总额,苏联则表示难以接受。关于海军装备的贷款,毛泽东在 1952年3月28日提出的数额是18亿卢布,要求“订货必须在1955年底以前全部到位”,并拟派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参谋长罗舜初和两名中国海军工程和 造船专家到莫斯科与苏联海军部进行谈判。苏联同意来人进行谈判,但谈判实际进展极不顺利。到是年9月,周恩来只得亲自向斯大林提出要求。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安排,周恩来告诉斯大林,中国想要得到40亿卢布的贷款,大体 安排是60个师的装备9.85亿卢布;海军供货21.26亿卢布;采购橡胶1亿卢布;工业设备8亿卢布。另外18亿的飞机货款,中国打算用现金支付。斯大 林同意提供贷款,但明确表示不能接受40亿这个数字。斯大林强调,问题不在贷款多少,而是苏联不可能生产出这么多的设备,至于究竟能够提供多少贷款,需要 计算,时间为两个月。苏联方面是如何计算的,不得而知,但众所周知的是,两个月内只确定了橡胶和60个师装备的贷款(合计11亿多卢布),海军贷款经过9 个月的“计算”,直到斯大林去世后才确定下来,实际数额是6.1亿卢布,而工业贷款则没有再提起。 四、中国对贷款附加条件的反应 也许是苏联方面确有实际困难,也许是斯大林不愿提供大量的经济贷款,不过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没有强求增加经济贷款恐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苏联在1950年2月的贷款谈判中提出的贷款条件令人感到不满。 最初,苏联方面并没有谈到贷款的附加条件问题。例如,在1月22日莫洛托夫等人提交的和联共 (布)中央批准的有关中苏条约的12个文件中,均没有关于贷款附加条件的内容。斯大林在与毛泽东和周恩来进行正式会谈时也没有提出这一问题。此时,毛泽东 对苏联给予年息1%的优惠条件是非常满意的。但情况很快就发生了变化。当1月26日斯大林收到中方关于旅顺口、大连和中长铁路协定草案后,对其中要求苏联 立即放弃在旅顺、大连和中长铁路权利的条款感到非常意外和不满。尽管后来苏方经过反复考虑,还是大体上满足了中方的要求,但随之便提出了一系列补充协定, 其中就包括贷款协定的议定书。 经过一轮谈判后,作为贷款的附加条件,苏联要求“将中国不再使用的全部剩余的钨、锑、铅、锡提供 给苏联政府”,期限为14年,前4年以易货方式提供,从1955年开始作为偿还贷款的供货。苏方要求的数量令周恩来颇感为难:“钨第一个两年每年8000 吨,第二个两年每年9000吨,最后10年每年10000吨;锑第一个两年每年6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7000吨,最后10年每年8000吨;锡第一 个两年每年7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8000吨,最后10年每年10000吨;铅第一个两年每年5000吨,第二个两年每年6000吨,最后10年每年 8000吨”。上述战略物资中国确有一定储藏量,但开采和生产极为落后。解放前钨砂最高年产11458.3吨,而1949年仅2766.58 吨,1936-1948年平均年出口约7386.6吨;锑矿年产分别为22401吨和1204.77吨,1937-1947年平均年出口约4512.7 吨;锡年产分别为11710吨和3500吨,1939-1948年平均年出口3787.1吨;铅最高年产约10000吨,自给略有剩余。所以,苏联提出的 条件显然是中国力所不及的。 据此,周恩来在谈判中提出免除铅、减少锡和锑的供货。经过反复谈判,苏方最后接受了中国的请求, 不过,苏联提出的这个附加条件使毛泽东感到莫斯科处事多少有些盛气凌人的味道。针对这种情况,中方在起草关于贷款的议定书时,特意首先提到:“鉴于苏联缺 乏战略原料(钨、锑、铅、锡)的困难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帮助苏联政府,同意将中国不再使用的全部剩余的钨、锑、铅、锡提供给苏联政 府”。 当这个文件发回北京让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后,刘少奇给毛泽东去电汇报说,政治局会议认为贷款议定 书前言中帮助苏联政府数句似可删去。但毛泽东坚持这种说法,他在复电中称:“借款议定书前言数句,意即为中国对苏联之报酬,不宜删去。”显然,因为这种条 件表明中国得到苏联贷款并非是单方面的求援,而同时也为苏联提供了帮助。 在经济贷款中,还有一项更能说明上述问题,这就是橡胶贷款。橡胶是苏联本身无法生产而在冷战的环 境中又很难从其他国家进口的战略物资,因而希望通过中国的途径搞到。早在与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时,斯大林就询问中国南方是否能够种植橡胶。1950年11 月斯大林要求中国为苏联代购橡胶5000吨,周恩来为此致信毛泽东等人,告知莫斯科来电内容,并建议不管中国如何困难,都应转卖苏联5000吨。后经毛泽 东同意,并与陈云商定:多给苏联3000吨,共8000吨橡胶,并可代订5万-7万吨。但随后美国开始实行对中国的经济封锁政策,中国要进口橡胶也非常困 难了。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还是在1951年上半年利用在天津和广州的两家英国公司进口了4800吨橡胶。 斯大林对中国能够向苏联提供橡胶表示满意,但又感数量不足,希望中国大量种植橡胶,以保证这种战 略物资的供应。20世纪初中国从马来亚半岛引进橡胶树,但只有海南岛地区适宜种植。解放初期,种植面积29332亩,年产橡胶约7500担,尚不能满足国 内的需求。1952年3月,斯大林提出以创办中苏股份公司的形式在中国开发橡胶生产。斯大林没有想到,股份公司的方式更为中国领导人所反感。毛泽东同意在 中国南方种植橡胶,但认为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在中国目前政治情况下不太合适”,建议由苏联提供贷款和技术设备,而中国以生产的橡胶偿还贷款,并答应按低 于世界市场的优惠价格向苏联提供年产橡胶量的50%以上。 1952年9月斯大林与周恩来会谈时双方签订了橡胶贷款协定。斯大林在会谈中直率地说:“我们想 从你方每年得到1.5万-2万吨橡胶。你们说有困难,好像不同意。问题是我们需要橡胶,因为制造汽车和卡车需要大量橡胶,而这些车都是供给你们的。”周恩 来回答,中国将采取一切措施保证如数供应,但考虑到“敌人的封锁和其他反华措施”,担心无法完成义务而被视为违反协定。斯大林对此表示理解,但又不客气地 指出,中方应千方百计地按规定数量完成供货,至于协定的写法可以缓和些。如果中国不能按商定的数量提供橡胶,苏联只好减少中国的卡车订货。同时,对于周恩 来提出的1亿卢布的贷款数额,斯大林也表示有困难。9月15日双方签订了关于在中国种植橡胶的技术合作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向中国贷款7000万卢布,在 出产橡胶之前,中国每年需从第三国为苏联尽可能购得1.5万-2万吨橡胶,不足部分以钨、钼、锡、铝、锑等原料顶替;出产橡胶后,每年产量的70%提供给 苏联,1963年以前按国际市场价格计算,以后则按低于国际市场8%的价格售与苏联。 显然,签订这个橡胶贷款协定使中国成为了苏联的橡胶生产基地,这是中方所不情愿的,所以斯大林去 世和朝鲜战争结束后不久,如前所述,中国就提出终止这一协定。作为替代,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签订的协定规定,在1954年至1959年间,中方 向苏方提供钨砂16万吨、铜11万吨、锑3万吨、橡胶9万吨等战略物资,作为对苏联援建项目补偿的一部分。 到1964年,中国提前一年还清了上世纪50年代苏联的全部贷款和利息,1965年10月以前又还清了蔗糖贷款和贸易欠款。至此,中国还清了所欠苏联的全部债务。同年12月3日,外交部长陈毅接见日本记者时宣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外债的国家。 中国人民当时的骄傲和喜悦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这同时也表明,对于如何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利用外资,“借鸡下蛋”的道理,中国领导人当时尚未参悟。至于传闻中所说的苏联在与中国关系恶化后曾追逼还债,笔者没有看到任何历史文献的记载。 ======================================================================= 这里的问题并不完全是苏联不愿提供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同中国领导人对贷款这种经济运作方式的认识有关。除了战争期间对武器弹药的紧迫需求外,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领导人似乎并不愿意对外借债。 为什么不愿意贷款?因为美国的封锁,我们贷款建立的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啊? 而我们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又属于后来国家,初建的工业根本就不能和东欧相比,实在是扛不住。 当年我们很难的,贷款纯粹靠自己消化,改革开放以后就好的多了。 ======================================================================= 其实这个工业化速度已经很猛了,我们工业基础 从无法制造重炮的炮钢 达到二战结束时德国的水平(超音速飞机、坦克),这个跨越是相当的大, 没有这个基础,两弹一星是根本不可能的。 中国第一次氢弹试验是1966年12月28日,当时是采用塔爆方式(挂在塔上),当量为12.2万吨。 第二次是空爆方式,也就是说,是第一次空爆氢弹试验,确切的当量为330万吨。 不过话说回来,没有1965年年底还清苏联欠款,1966年的氢弹爆炸,主席也不敢发动文化大革命。 1965年11月10日,上海《 文汇报 》发表的 姚文元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是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wMTU3MjIw/v.swf
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当年为什么不同意否定斯大林并且还为此和苏联翻了脸?
热度 7 gordon 2012-7-27 20:14
当年为什么不同意否定斯大林并且还为此和苏联翻了脸? 这个问题并非不重要,如果用一句话回答,那么就是因为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如果详细的解释,这跟早年的共产主义运动有关,中国共产党早年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当时还是世界革命的想法,最后才发现不切实际,1943年5月15日 共产国际宣布解散。 1943年5月21日,在斯大林的办公室召开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出席会议的除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外,还有季米特洛夫和曼努伊尔斯基。 莫洛托夫宣读了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加里宁指出,敌人会利用这个行动。 而斯大林再次阐述了解散共产国际的理由:经验表明,无论是在马克思、列宁时代,还是在现在,由一个国际中心来领导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人运动都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建立共产国际的时候,我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以为我们可以领导所有国家中的工人运动。这是我们的过错。共产国际的继续存在会败坏国际主义的思想名声,这是我们所不想要的。 结果,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通过了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 而否定斯大林在政治上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后来又有一些事情发生,引起了中国对苏联干涉中国内政的担心。 反对托派(托洛斯基的《不断革命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这些现在看起来很可笑的语句,在当年都是不得了的大事。 赫鲁晓夫是个好人,只是他对某些事情的处理上,作为政治家真是不称职。 在结束了赫鲁晓夫的无序而带有自由化色彩的改革之后,勃列日涅夫的政策总体趋向于保守和僵化,其领导期间腐化和裙带风盛行。他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在他统治后期,由于超高的军费开支和失败的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已经停滞。 对外方面他注重外交,推行“主权有限论”,声称当华沙条约成员国的社会主义政权受到威胁时,苏联可以进行武力干涉,此为著名的勃列日涅夫主义。他在1968年派军队镇压捷克斯洛伐克。 勃列日涅夫任内,1969年在珍宝岛、铁列克提等地爆发了中苏边界冲突,之后苏联与中国关系长期没有改善。1979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成为导致苏联衰落和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共产国际运动的一些经验教训后来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一个基石。
23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土共挣来的范儿---还是邮票,这次是苏联的。邮票凝聚了历史 ...
热度 14 一无所之 2012-5-6 23:17
土共挣来的范儿---还是邮票,这次是苏联的。邮票凝聚了历史 ...
下面两张邮票是1959年,苏联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的邮票
860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转>苏联是一个很搞笑的国家
热度 9 gordon 2012-4-19 14:37
注:因为是转的,不保证信息真实性,就当是娱乐吧。 海湾战争被人们定义为信息化战争的开端,正是由于技术先进的各类传感器,使得美军干净利落地赢下了这场战争。先进的传感器源于西方发达的半导体工业。但事 实上,苏联半导体研究的起步并不晚,但由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半导体工业发展缓慢,造成到了80年代苏式武器开始明显落后。    美军信息优势得益于先进半导体工业 苏27战斗机的NO01火控雷达体积非常庞大,重达550千克,苏27的体型比F-15庞大主要是因为雷达重量无法降低,但NO01雷达的性能并不出色。 在战后,海湾战争被人们定义为信息化战争的开端。因为正如前面提到的,美军的先进传感器技术使他们在战争中获得了全面的信息优势——热成像仪使M1A1坦克普遍做到先敌开火、机载前视红外设备可以发现埋在沙子下的伊军坦克,E-3预警机能发现刚起飞仍在爬升阶段的伊军战机。这种信息优势使战争形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在强调速度和火力的机械化战争基础上,信息化战争加入了“先敌发现、先敌开火”。    而美军的先进传感技术——红外设备、雷达性能的提高依赖于集成电路等半导体元件性能的提高。西方半导体工业在70年代后的高速发展,为美军先进军用传感器技术奠定了工业基础,而苏联半导体工业的徘徊不前,使得苏式第三代主战装备与西方出现了明显的性能差距。    例如苏27与F-15两款战斗机的机载雷达,苏27的NO01火控雷达重达550千克,对典型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却只有110公里;而 F-15的AGP-63雷达探测距离超过150公里,重量才221千克。更为重要的是AGP-63雷达的火控计算机运算速度达4000万次/秒,NO01 雷达的计算机运算速度才为17万次/秒,这使得苏27的多目标能力攻击能力与F-15又产生巨大差距。    苏联僵化体制导致半导体工业落后 F-15的APG-63火控雷达要小巧得多,而且探测距离、多目标能力均优于NO01。   二战末期,军用雷达的发展催生了晶体管,西方的市场经济使得这种新技术在民用产品上。优势劣汰的市场竞争,使得西方半导体工业在晶体管基础上推出了集成电路,微电子元件的持续升级换代进一步催生了高速发展至今的信息产业。   民用工业的这些技术进步,又回头促进军用电子设备、传感器技术性能的提高。可以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信息技术优势,是市场经济促进的工业技术进步成果。   微电子元件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在2000年得到了承认,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的3位发明者获得了200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一位获奖者正是前苏联的科学家若尔斯·阿尔费罗夫。   苏联曾拥有领先的前沿研究,但这些研究成果却因为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无法如西方那样高效率地进行工业应用和升级。结果导致从60年代末期开始,苏式武器装备开始逐渐落后于西方同类产品,差距最终在80年代显示出来。 前苏联科学家若尔斯·阿尔费罗夫因为半导体方面的研究获得200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但苏联僵化的计划经济使得半导体工业发展缓慢。   不仅在军用装备领域如此,由于半导体工业的落后,到了80年代,苏联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主要外汇收入是出口石油等自然资 源,经济上的困境最终导致苏联在1991年末自行解体。无怪乎有人偏激地说,“导致苏联衰落的真凶是半导体”,1991年的海湾战争宣告苏式武器神话的破 灭,同年底苏联解体,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戏说 “导致苏联衰落的真凶是半导体” 沙皇俄国自彼得大帝时崛起,至十九世界末成为世界列强之一。十月革命后经济一度受到严重破坏,三十年代后又逐渐恢复,苏联仍然是世界工 业和军事强国。二战后,苏联经济迅速恢复,至六、七十年代达到顶点,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尼克松访苏时,赫鲁晓夫曾非常牛气地和尼演出了一场厨房辩 论,声称苏联依靠社会主义优越性必将超过美国。可是,就在那之后不久,苏联经济很快转入衰落,无论是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还是戈尔巴乔夫,谁也无法挽 回苏联经济的颓势。这段历史非常典型,也非常有意思。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变革期。首当其冲的大事就是阿以战争和此后全球范围的石油危机。从此,石油价格大涨,靠廉价原料发展经济的时代一去不 返。但与此同时,一个小小的器件 --- 半导体却迅速崛起,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开始扮演重要角色。也就是在此期间,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经济开始迅速发展。日本也在此期间迅速上升为世界第 二大经济体。美国和西欧则呈现后工业社会的征兆:制造业衰落,服务业取而代之。这段期间的经济变革导致八十年代的全新格局:信息业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世界 经济的龙头产业,人力资本和知识则取代石油和钢铁成为产业的主要原材料。 中国当时陷入文革内斗,游离于这场变革之外,自不待言 。 苏联的 僵化体制也使它无法加入这场变革。如果说, 苏联的 体 制在石油和钢铁时代尚有足够的发展余地,到信息时代,这种体制的弊病则充分暴露出来。苏联经济能造就出庞大的生产规模,靠得是强化投 资和大规模动员。这种 经济可以不管市场需求,不加入世界竞争,不顾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只要投入资金和下达指令,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钢铁、水泥、汽车等等重工业产品,还可 以大批生产飞机、坦克,造出导弹和卫星,可以维持很高的国民总产值。但到了信息时代,这一切都不灵了。信息时代的产业靠的是低成本、高品质、高附加值,产 品的价值不再和重量和体积成正比,而是靠内部结构和功能取胜。一台精巧的电子计算机加上完整的应用系统,其价值远远超过一万台老式的笨重计算机。它可以把 航空公司的服务价值提高一个数量级,可以把电信系统的容量扩大百倍千倍,可以把年产百万辆的汽车生产线变成无人工厂。苏联没有这些,仍然在大量生产着笨重 庞大的设备,仍然按官方汇率计算着国民总产值并以此而自豪,全然不顾其产品的比较价值已经大大下降,卢布的实际汇率也已经随之下降。以至于后来卢布真的一 落千丈时,天真的苏联人和中国人把一切都归咎于戈氏的改革。岂不知,戈氏所做的不过是把幕布打开,让真相暴露于世。 俄罗斯人曾经是世界电子技术的先导。根据前 苏联的 说法,无线电是波波夫发明的,而不是西方所说的马可尼。苏联七十多年的历史中,其电子技术虽不是世界领先,也不比西方水平落后多少,至少比后来居上的亚洲四小龙领先过很多。到二战时, 苏联的 收音机已经很普及。50 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人造卫星、远程导弹、载人飞船和太空站都要借助电子技术的支撑。苏联在 1968 年就开始研制相控阵雷达,七十年代投入使用。1971 年推出的苏-24 战机已经配备了数字计算机。 然而,这一切并不能推动苏联经济。象苏联这样一个大国,集中财力研制几项尖端技术不是什么难事。但其代价是高昂的研制成本。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政治宣传和军 事目的,但无法用于推动国民经济。只有当新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收益本身可以支持技术前进时,新技术才能成为推动经济的发动机,否则它只是一个吞吃国家资源的 无底洞。 苏联的 体制恰恰使它无法借技术起飞,因为这种体制缺少控制成本的管理手段。亚洲新兴国家能靠电子技术崛起,苏联却无法做到。苏联败局已定,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注:这篇文章的触动还是很大的,光做技术是不行的,也要适当的关注关注国家的制度创新。 关于苏联的半导体工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响应 能力慢等缺陷,苏联在半导体工业发展上犯了很多致命错误-如真空管小型化和锗半导材料,再加上加工工艺的劣势,苏联和美国的差距仍然是非常巨大的,不过苏联的教育办的非常不错,部分弥补了这些劣势,在微电路方面也出了很多大师级人物。 其实美国公司也犯过类似的错误,但由于市场经济的高响应性,这些公 司很快就被市场淘汰了, 下面简单介绍下苏联的半导体工业: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在解体前,苏联非但不是一个在微芯片方面极度落后的国家,反而是一个整体体系非常完善,整体技术 实力仅次于美国的国家。苏联著名的半导体元件制造部门有乌克兰科学研究所、白俄罗斯明斯克半导体研究所、Erbrus等,年生产数量以万计。不仅是苏联, 华约的计算机技术也是非常不错的,比如东德的德累斯顿由于有Robortron等公司而号称东方硅谷。话说,即便是解体后,德累斯顿混的也还是相当不错 的,很多著名企业,如英飞凌等的总部就设立在那里,那里还有AMD的欧洲研发中心,所以虽然华约垮了,但曾经种下的大树却方便了后人乘凉。 不过解体后苏联就悲催了, 首先是华约的东方硅谷划给北约了,乌克兰也分了,白俄罗斯也分了,苏联时代的巨头就剩一个Erbrus在苦苦支撑,这还没完,冷战刚结束,Erbrus曾 经的5人小组其一成员就带着数百个好苗子跑美国去了。所以,苏联一解体,对于遗留下来的半导体工业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苏联的仅次于美国的半导体工业在一夜 间仿佛就回到了石器时代。 注:其实德国的电子工业在二战时就很有名,和苏联关系不大。 苏联在超精密加工技术上和美国差距其实也不大,其实在精密、超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领域,苏联有很多优势,因为超精密加工技术和工艺与物理学基础研究的水平 有很大关系,而这个正好是苏联的强项,苏联人在数理基础研究上的雄厚实力使得他们在特种加工、超精密加工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磁性研磨加工这一概念最 早由前苏联工程师Kargolow于1938年提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有不少学者对磁性研磨加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磁性磨料的制备方法和制 备工艺上做了很多工作,直到20世纪80年代,磁性研磨才在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包括美国的磁流变研磨也是苏联长期研究的成果之一。 另外电解加工也是苏联一绝活,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就生产出带磨料的超声波钻孔机床,以及柔性电解仿形加工机床,加工精度可以达到0.02mm,表面粗糙度可达到0.2-0.6μm 严格来讲,苏联半导体工业落后美国,除了决策层的失策以外,半导体设备的落后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苏联的半导体设备长期不能商业化,走不出实验室的大门,直到80年代中期才有了突破,可惜,没过几年苏联就解体了,但是即使如此,毛子的IC产业在欧洲至少不比德国差,当然老毛子没有象德国英飞凌(奇梦达)这样的大企业,但是有为数众多的很有技术特点的中小型的IC企业,光刻机老毛子自己也不是没有,只是和ASML的比起来差太多,很不划算,西方在光刻机这方面可是对老毛子敞开大门的,毛子只要有钱,菏兰人连极紫外光刻机都卖!
2139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陈友仁在苏联留下的华人家族
热度 56 草蜢 2012-2-27 05:43
在苏联生活工作的还有这一家华人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不会说中文的外交部长陈友仁同志 大革命失败,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开始清洗TG以后,考虑到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处境已经相当危险,7月27日下午,陈友仁派自己的两个儿子(陈丕士和陈依范)护送鮑羅廷逃亡回到苏联, 1927年8月,陈友仁和宋庆龄一起从上海秘密乘船去苏联。 陈友仁和宋庆龄在莫斯科 陈友仁的四个子女在苏联 (除去3个白人即是) 因为陈友仁的原配是加勒比海岛上的法国庄园主与黑人奴仆的混血儿(陈友仁出生长大于加勒比海上的特立尼达Trinidad岛),所以陈友仁的小孩外表上显示出明显的黑人血统。 陈友仁的原配夫人, Alphonsine Agatha (阿尔佛赛娜阿加莎) 陈友仁的老丈人(坐) 陈友仁两个儿子(陈丕士和陈依范)护送鮑羅廷逃亡回到苏联的路上和冯玉祥会面 陈丕士和陈依范过戈壁途中,最右边是 Anna Louis Strong 老陈的大儿子陈丕士(Percy Chen)和苏联同僚军官 陈丕士在苏联 陈友仁的两个儿子(陈丕士和陈依范)都娶了苏联老婆 陈丕士的苏联老婆十分漂亮,但我找不到网上照片。但他的自传 《中国呼唤我》中有许多。 陈丕士来中国与他老爸见面以前在特立尼达Trinidad岛已经有了老婆小孩,此时分离已久,陈丕士一直提出要和他老婆离婚。但老爸陈友仁虽然不会中国话,却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男人,不同意他的长子离婚(尽管他本人也是扔下老婆小孩来中国闹革命,但在他原配病逝以前,他没有另娶)。最后陈丕士还是离了,但陈友仁要求他将岛上的家业打点用于供养陈丕士原配母子。 陈丕士岛上的原配Carmen Maillard和小孩Brian Chen 后来大儿子陈丕士(Percy Chen)带了苏联老婆在抗战时期回国,后来被总理安排到香港,在香港担任大律师(陈丕士和他老爸陈友仁一样在特立尼达Trinidad岛就是大英帝国律师,不过他本人是在剑桥读滴大学),成为TG在香港的内线。 此公在香港办滴聚会是有名滴,各界人士喜闻乐见滴。 图为陈丕士在香港在他举办的酒会上为法国艳星Martine Carole介绍香港著名舞蹈家和演员毛妹。 1955年豪哥接见陈丕士(汇报工作?) 二儿子陈依范也娶了苏联姑娘 图为陈依范Jack Chen在苏联的一家,小孩也是陈友仁的孙子Danny Chen 二儿子陈依范也回到了中国 次子陈依范在延安1938 但陈依范的儿子Danny Chen却留在了苏联,由他妹妹,陈友仁的幼女Yolanda Chen照顾 有可能是Danny Chen的黑人血统的优势,Danny Chen是一名出色的苏联运动员,是58年世界级的三级跳4号种子选手。 Danny Chen 的女儿CHEN Iolanda Evgienievna (Yevgenievna)青出于蓝胜于蓝, 是93-95年的三级跳世界纪录保持者 Danny Chen 的女儿CHEN Iolanda Evgienievna (Yevgenievna)不但是世界冠军,还上了花花公子 以后还从政 这是陈友仁二儿子陈依范和英国女人生的二儿子Chenny探望他同父异母的俄罗斯大哥Danny Chen,中间老人是陈友仁的幼女Yolanda Chen,旁边是陈友仁的曾孙女CHEN Iolanda Evgienievna 陈依范和中国女人生的小儿子Jay Chen夫妇探望他同父异母的俄罗斯大哥Danny Chen,中间老人是陈友仁的幼女Yolanda Chen 陈友仁的幼女Yolanda Chen和苏联老公Shura Shelenkov在中亚拍电影
9503 次阅读|28 个评论
分享 两部《战争与和平》的PK (多图慎入)
热度 44 爱菊轩 2012-1-11 01:22
平沙JJ那天的日志里提到各种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想起我曾经写过这么一篇关于《战争与和平》版本之争的日志,特地转来应和一番。 2009年05月11日 in 影视 (提示:我的版本非高清,截图质量有限,点击图片可放大) 赫本是我很喜欢的演员,但美国版《战争与和平》中的她在苏联版《战争与和平》中的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Людмила Савельева)面前绝对黯然失色。 Война и мир,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 美国人拍不出《战争与和平》,好莱坞尽管有《飘》的辉煌在前,又有当红影星奥黛丽.赫本和亨利.方达的加盟,但仍然不出意料地令人失望。 《战争与和平》这篇人类历史上最壮阔的史诗之作,在好莱坞机器的运作下,堕落成了“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之间的纠葛”、“一部伟大的罗曼史”。 浅薄的美国电影文化就是这么令人尴尬。 托翁的助手,俄罗斯文学评论家斯特拉霍夫评价《战争与和平》:“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 与私人生活一切的可能领域,历史,战争,人间的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的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世的啼哭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最后感情迸发,人所能感受到 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应有尽有。” 这些东西,在美国人眼里就只剩了“罗曼史”三个字,而且是美国人心目中标准的好莱坞式“罗曼史”。 于是,一部没有灵魂的作品就这么诞生了。 如果说这是一场PK,美国人一开始就输透了,输给了自己,输给商业化的浅薄娱乐审美观。 至少我是这么评判输赢的。 妈妈一直说喜欢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可惜本人多年不得一见,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读小说读出的东西很难在电影里得到重现。 但是现在看来,苏联人不打算拿自己民族最伟大的文学经典去滥赌。我只能再感叹一次:托尔斯泰的作品,只有俄罗斯人能拍出原有的、应有的味道。 功勋演员出身的苏联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Сергей Фёдорович Бондарчук)耗时五年,耗费一亿美元于1968年完成这部宏篇巨制,忠实地体现了托尔斯泰原著的厚重底蕴。 这部影片毫无悬念地获得了莫斯科电影节金奖、第26届金球奖最佳外国片和第4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导演邦达尔丘克亲自扮演了看上去总是心不在焉的彼埃尔。而美国那边,五十岁的亨利.方达演出这个原本年轻强壮的角色,又随时随地要向英俊潇洒的罗曼蒂克偶像方向靠拢,实在是力不从心。 维切斯拉夫·吉洪诺夫(Вячеслав Тихонов)扮演了严肃的安德烈公爵。我真正认识吉洪诺夫是在《春天的十七个瞬间》,这位被誉为“永远的英雄”的功勋演员在这部影片中尽情地散发他中年的魅力。而好莱坞版本中既不英俊又不倜傥的梅尔.弗瑞演出安德烈一角真是没有说服力,不得不怀疑他获得这个角色不过因为他当时是赫本的丈夫而已。 说到女主角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我要说她简直就是为娜塔莎这个角色生的。除了眼睛是蔚蓝色而不是黑色之外,她就是从书里走来的娜塔莎。二十七岁的赫本被导演禁锢在成熟世故的所谓优雅形象上,完全不符合原著中十三岁到二十一岁充满纯真活力而且略带野性的娜塔莎的青春形象。 第一次出场的娜塔莎才十三岁,在她的命名日宴会上。 舞蹈演员出身的萨维里耶娃推开沉重的宴会厅大门,她的亮相是一张写着羞涩与狂喜的纯真的圆脸,一袭鹅黄色纱裙下纤细却充满活力的身体。她迈着小女孩特有的轻盈脚步飞进来,披着细碎的卷发如精灵一般在人丛中奔跑。她回眸间灿烂笑容定格,瞬时点亮了整个银幕。 四年后,娜塔莎在她的第一次社交舞会上。虽然已经作成年女性装扮,一头棕发高高盘起,但眼睛里依然流露着小女孩在盛大场面前的惊喜和惶恐,甚至会为没有舞伴请她跳舞而含满眼泪。 忐忑不安中终于盼到了安德烈的求婚 订婚后的娜塔莎参加家族的秋狩。俄罗斯广袤的灰金色秋天的原野上骏马飞驰猎犬急奔,被追逐的狼矫健地冲破重重围阻。如果不是马蹄阵阵号角声声传来,简直就是一幅重彩的油画。 狩猎结束后在农庄小憩,伴着俄罗斯六弦琴的音乐,在农夫农妇们充满欣赏的眼光中,身着黑色猎装长裙的娜塔莎挥舞白色手帕跳起了热烈欢快的俄罗斯民间舞蹈。这个在贵族家庭成长并接受法式教育俄罗斯姑娘,血液里天然渗透了俄罗斯的一切。 又是一幅生动的油画,而且是列宾的油画,十足的俄罗斯味道。 有时候,觉得这部电影就是一幅幅油画串起来的:盛大奢华的舞会、喧闹放纵的军官俱乐部豪聚、雪野上风驰电掣飞奔的雪橇、壮美的田园森林、雄伟的城市、迷乱的梦境、被亚历山大皇帝称为“照亮灵魂”的莫斯科大火、严酷的风雪中被库图佐夫元帅拖垮的法军大溃败…….. 这一部《战争与和平》在战争场面上的投入更是惊人,博罗季诺会战( Бородинская битва) 占 用一个小时的片时,动用了十二万军队充当群众演员。这一战,是独眼的库图佐夫元帅与小个子拿破仑皇帝最后的冷酷对峙,事后估计两军共有七万人伤亡,堪称人 类历史中最血腥的战斗的一天。影片重现了混乱的战场和惨烈的战事:双方的炮兵不顾一切地向战场上倾泻炮弹,步兵们排着队形在鼓声的伴奏下冲进伸手不见五指 的浓烟中。炮弹在他们身边爆炸,子弹密集如蝗地飞来,成批的人倒下,以至于后面的人要艰难地踩过成堆的尸体才能前行。 在书里,托翁让读者通过彼埃尔的眼睛去看这一切。而,有了这部电影,我们果然真真切切看到了这一切。 重读《战争与和平》的时候,不必再去想象。 这场战争中,我们的不幸的安德烈幸运地和娜塔莎重聚了。 战争后恢复和平的日子里,彼埃尔和娜塔莎也重新聚首。 附:我截了二百二十一张图作了相册,不过需要安装skydrive才能观看 https://skydrive.live.com/redir.aspx?cid=016ae969d7f06c76resid=16AE969D7F06C76!3758parid=16AE969D7F06C76!1905authkey=!AAAocFoPMiNHXuc
个人分类: 絮絮影话|231 次阅读|59 个评论
1234下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17 12:48 , Processed in 0.170336 second(s), 7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