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散文

相关日志

分享 李娟的散文
热度 29 不打不相识 2018-7-18 10:04
内地少女李娟跟随母亲到新疆阿勒泰为牧民缝制衣物兼营小杂货店谋生,不用说 生活充满艰辛,李娟像是被大地的神灵催眠开示过一样,坦然面对自己狼狈不堪 的生活。她曾趴在柜台上等偷偷溜出去到森林采木耳的母亲回来,为不能出去玩 而丧气,也曾在浩荡的春风里在旷野中品味无边的寂寞,20岁的她开始用笔写下 牧民的拙朴守信和老道的世故,写下牧区孩子的天真未凿,写下她在阿勒泰流浪 的点点滴滴,用一种我从来未曾见过的文笔把阿勒泰浑然大块的美清澈锐利地写 下来,时不时让人会心一笑,真难为她了,更难得的是每一篇都好。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800 次阅读|15 个评论
分享 真情邀远客,小院拾清欢-古伯博士来访有记
热度 25 美国风中秋叶 2017-6-21 03:27
【散文】真情邀远客,小院拾清欢-古伯博士来访有记 /作者 美国风中秋叶 二〇一七年五月七号,星期天,南卡州阳光明媚,风和日丽,这样的天气恰好远行,早上快十一点了,估算着古伯博士(Dr. Gubler)一家即将到来,我的心似乎也感觉到他们的车轮转动,正在厨房接连烹制三道海虾的我竟然也有些手忙脚乱了,只想赶在客人到来前完成这顿中式美餐…… 好事如愿,时间恰恰好,弄好了一道椒盐虾,一道白灼虾,又一道干煎大明虾,专程自佐治亚州回来的女儿带着孩子进来了,我紧紧地拥抱了一对外孙,心里就别提有多高兴了。我正忙不迭的准备姜葱炒蟹,豉汁黑蚬……女儿告诉我:“他们到了!”我急忙走出屋外迎接客人,也真是太激动了,主人,全然忘记了自己身上还戴着围裙;客人,这进入世界名人录、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世界卫生组织的首席登革热防控专家古伯博士也全然不顾我身上的海鲜味,两人久久相拥,相互拍打着对方的肩背,反复说着“二十四年了,二十四年了……”,二十四年再相见,回首过去,弹指一挥间,征程已多少?来不及屈指日日夜夜,只知道彼此不忘你我。我回过神来和博士优雅的太太芭比轻轻相拥,又和她的孙子孙女握手,初次见面,却无半点生分,他们说:“早就听说你了,是你为我父母婚礼做的中式大餐!”“哦,当年中式婚礼大餐,你们都知道了?!你父母呢?”“他们走错路了,可能要晚些到达!”我笑了,顾不及再多寒暄,赶紧回到厨房。妻子见了,说:“你继续招呼客人吧,厨房我负责。”“好,好,你搞掂。”我赶忙脱下围裙,招呼博士夫妇走往后花院。芭比却没有忘记我的妻子,她立心让厨房归于宁静,执意让中国女人挽着她的手绕花园走上一圈。我的女儿却已经和两个美国年轻人漫步后院了。 博士静立于筠华园外,浏览我家庭院,又指着庭前对联问:“这是什么意思?”我一时无语。 “小园容我静,大地任人忙” 应该怎么翻译才准确呢?匆忙中我脱口直译:“The small garden,Let me quiet,The big earth,have everybody busy.” 转而又解析说:“should be serenity not only be quie”。这高大的男人微微点头,大概他能明白我说的"静",不仅是环境的静谧,而更多是内心的宁静吧?! 一向喜欢中国文化的博士走到我“淡泊以明智,宁静而致远”的扇版书法前又问,这是什么意思?女儿从旁插话:“Simple for explicating one’s ambition, quiet to go far!”这大男人又是微微点头,眼里充满笑意,我只读作欣赏和肯定吧?!我们漫步到一片碧翠的香花菜前停下,我告诉他这就是中国常用的草药“薄荷”,能够治疗感冒,用叶塞鼻,止出血。我们常用它与枸杞叶滚汤,加上鸡蛋瘦肉,十分鲜美。他听得格外认真,并随手采了一片,边揉边闻,笑着告诉我这种:“mint”,外用可治蜂蛰虫咬。如此看来,美国人也未必不用草药呢!我们鱼贯穿过六角亭,来到小红桥边。探视荷池,白莲花绽放,小金鱼泳动,竟惹得远道客人俯身流连,觅得半刻休闲。古伯先生转身看到小院的一片大茅竹,竟然兴趣升腾,大声招呼妻子:“芭比,快来看这片竹子,多么好看!” 这片茅竹粗壮的如碗口,幼小的如茶杯口大小,色翠如玉,竹节环边圈微白,显得生机勃勃,的确十分惹人喜爱。我简单对客人说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中国小故事,博士一直保持微笑不语的态势,我也不问高深,简而言之。步至小红亭的对联,“爱院小林深,珍意静情闲”,见客人驻步,我不待问,即一带而过地略作解析。实话实说,中国诗词对联,词简言深,要翻译得好,绝非轻而易举,我的三脚鸡英语实不敢卖弄。 门前第三辆汽车到了,我疾步上前迎接迟到的博士大公子,西点军校毕业的美国军官贾斯丁夫妇,先紧紧握手,再轻轻拥抱,又大声欢迎“welcome, welcome,”“thank you, thank you,”声声不断,主家三代五人,客人三代六口,围着大方桌依序而坐,也许都饿了,大家没有过多寒暄,举起红酒,为友谊,为健康碰杯。席上,我细细打量年已七十八,身高六尺一的大专家,红光满面,气宇轩昂,虽是笑容满面,仍然气势十足,威慈兼具,令我叹服。而年近八旬的博士夫人则一如既往的娴淑优雅,颇具英女皇之风韵。而另一侧贾斯丁放下军人态势和太太及一对儿女大快朵颐,不时用手剥虾,显而易见,他们一家对三种不同做法的大虾都颇感兴趣,轮流传递,一派熟不拘礼的样子,令我十分开心。芭比则对我太太做的干烹海鱼十分感兴趣,大声向其儿孙等人推荐“That is very good.”于是大家纷纷传递分享。眼见气氛热烈,我也不失时机,站起来再次表示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和感谢,同时力荐我特意开车两小时去亚特兰大中国城买回来的港式叉烧,广式烧肉,明炉烧鸭,老美分别试过后,对前两者不乏好评,对烧鸭则只说“OK”,显然他们对这道带骨的肉食不太习惯。我太太又极力推销她的虾仁炒饭,也别说,中国人的炒饭那是绝对卖座的,老美喜欢,我的两个外孙也特喜欢,内子看到自己的餐食受欢迎,自是乐不自禁了。酒过三巡,眼见干煎大明虾已经十去八九,我又极力推荐椒盐青口,姜葱蓝蟹,对前者,大家都赞不绝口,大赞“delicious”,对后者则一带而过,显而易见,这家人对“啖啖肉”是青睐有加,对骨(壳)肉并连的尚未习惯,其实这道蓝蟹味道鲜美至极,而且是鲜活的顶角膏蟹,橙色蟹黄都逼满蟹盖了,老美不会享受,徒呼奈何?!我转而推荐麻婆豆腐,这道豆腐是用四川运来的原装配料烹制的,地道的四川麻辣味,恰好古伯博士素喜吃辣,自然是食指大动,赞不绝口了。中国人讲究无鸡不成宴,我是绝对不会少了一道“鸡”,不过我这次上的是“干烤鸡中翅”,也算别出心裁吧?乃是估计横扫一轮海鲜,席到此中,客人已经变格“中饱私囊”了,毕竟胃容量有限呢!能吃的也不过一件即止。也是巧,他们早来十五分钟,我因忙于迎客陪客,忽略了一道“酸甜莲藕炒牛肉”,还有一道预定的“韩国卤肉”。不过,我一早准备的酸辣包心菜,甜酸萝卜条,凉拌嫩黄瓜,生灼白菜胆,蚝油芥菜心,是不会忘记的,待客不过酒、食、言、情,我是懂得的。总之:席间无断话,主客两欢情,那是绝对不假。。 餐后,博士搭着我的肩,感谢我特意去亚特兰大进中国货招待他的一家。我朗声笑道:我们是兄弟,能够在南卡州招待兄长是我的荣耀。欢迎你再来!古伯也朗然大笑说:“我来迟了,应该早来!”随后,我们一边品茶,一边回忆:当年在科州他把我看作儿子,我把他看作兄长,他说是“father and brother” (父亲加兄弟)。其中深谊,彼此明白。芭比又笑着回忆当年在波多黎各的旧事,说我是:“fortunteller”(相学家),绕有兴趣地告诉孙孩子,我为几个女士看手相的趣事。贾斯丁竟然让女儿伸出手掌让我看手相,我也不得不装模作样地略说几句,重做一次“fortunteller”。我这边厢海阔天空,口若悬河;那边厢,妻子和女儿,收盆拾碗,手勤脚快,另一边厢,博士的两孙孩子和我的外孙孩子已玩在一起,拼接塑料机器人,两个不同族群的家庭,在那一刻已经融成一家。我依稀记得我在离开波多黎各前的讲话:“世界上无论何种族群,如果彼此真诚,我们的心就是相通的。关键是真诚平等。” 贾斯丁悄声告诉我:他已经从美国现役部队里退役,很快就要开始新的人生历程。马上就要开车回维珍尼亚州,车程约需八个小时呢,今天相聚短而难忘,希望明年在犹他州再相聚。他特别告诉我,当年所有参加他的婚宴的人都有共同的表达:什么都可以忘记,唯独那中国科学家做的中国餐宴永远不会忘记。我开心地拥抱他,感谢他记得我,记得中国餐,祝福他一切顺利,友谊永远。他的妻子罗拉也走过来紧紧拥抱我,感谢我开席前分别送给她两个孩子的红包-中国人的幸运钱。感谢我们一家的热情好客。我感情的闸门打开,再次提及古伯博士送我汽车,邀我妻子赴美,买我机票,迎我机场,接我到家,安我食宿,助我买车,视我如子,亲如一家的情谊,彼此相视而笑,古伯待我如父如兄,此中感情岂是语言能够表达? 时间有限,我们再次握手:山水相逢,缘能再见!我和贾斯汀一家四口,门前挥手告别,让记忆停留在南卡仙城。(待续) 6-18-2017
896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散文】游日本宫岛
热度 6 美国风中秋叶 2016-10-12 04:41
【散文】游日本宫岛/ 作者 风中秋叶 船,划开蓝色水帐,背向远山夕阳,向着不远的小岛驶去,眼看“开”字形的朱红色大鸟居,渐渐拉近,那神往已久的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宫岛,将踏于足下,我心一阵激动。 船刚靠岸,我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奔向大鸟居……海潮在退,楠木建造的“大鸟”就在海滩不远处,黄昏里,它独自横空展翅,把长长的身影倾泻水中,斜红散了一海。我摄定心神,双手合十,把它作为神鸟礼拜,祈祷世界和平。 沿着海边,走近严岛神社,那是一座临海滩而建的仿唐古建筑,其华丽,夺我眼神,其创意,颤我心弦。这是多么独特的水上寝式宫殿啊!据文介绍,神社前身是古安芸国的宫殿,593年创建,1169年建成,历时竟长达576年。眼见圆柱环立的朱红色正殿,典雅庄重;双石狮蹲立殿前两侧,肃静威严;连殿建筑,红柱白壁,斜檐翘角;三百米长廊,曲折回环,宛转有致,更有拱桥衬饰,融和谐于一体,取小景于微处,既显得庄重,又涵着神秘,真的令我叹为观止。最具创意的是整座神社,筑在海滩,潮涨时,浮于水面,似海上行宫。入夜后,若把灯饰亮尽,霓红散海,飞花飘水,其气韵,仙幻神奇。设计者的精思妙设,令我抚掌再三,自忖真的不枉此行。 时光渐晚,游人已稀,神社分外静寂,又值海潮尽退,更平添了几分飘渺禅色。我步至弥山脚下的五层古塔,复有斜阳返照,余晖霞明,樱枝斜指,朵朵樱花,蕴空涵净,把无尽空灵送交四周红白,把神社都禅化了。那种自然,那种纯粹,那种空灵,令立于殿外的我,惘然若失,神思渺渺,如花道倾神,觉樱花入圣,静寂寓意和平,如此世界是何等的自然谐美?!我心头颤动,恍如禅声远至,双手合十再品:人间安宁,禅静心清。 告别神社,我游兴未尽,踏级登高,迈向弥山,仍十步一回头,品那禅意,取那空灵……
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猪乸也官达
热度 1 美国风中秋叶 2016-10-12 03:53
【散文】猪乸也官达/风中秋叶 (此作2009年发表在美国旧金山《星岛日报》) 官达菜,别名猪乸菜。呵呵,“猪乸菜”,何以俗名如此?据说,此菜粗生易长,身价低贱,农家多以喂猪,故名猪乸菜云云。我对其名素无考究,对此菜却颇熟悉,为因少时家贫,而此物平贱,三五分钱一斤,于我家赤贫者,恰好对付,买得多了,食得怕了,自也难忘。犹记当年,煮官达菜,必先绰水,再以蒜头豆豉返炒即上碟。而猪乸菜“食油”,若无足量肥油煨拌,实不好入口。可那年代,猪肉食油皆凭票,更兼我家一贫如洗,拌得几滴生油已算不错,无油煮的猪乸菜,食得多了,饥肠咕咕,更觉难以入口,故此印象深刻。 数月前,威州学友寄来官达菜籽,让吾妻在南卡试种,此猪乸菜果然粗生快长,收成出奇的好。我如少时做法,绰水后,落足菜油用蒜头豆豉炒,味道仍是平平,几餐下来,已无甚兴趣,建议“废了它”。妻,心有不甘,试以椒丝腐乳炒制,菜之味道顿然改观,我心陶然。一日,割了一把送往朋友家,算是分“金”同味吧?友人见此菜,告知:“近回深圳,在餐馆炒了一碟菜,收费五十元,就是此菜。”她解析:时下兴减肥,往日的瘦物野菜全都登堂入室,身价百倍了。我闻言笑谓:“这真是猪乸也官达了”无他,此菜“食油”,对肚圆肠肥者,正堪食用,有女士欲减肥瘦身,亦会一试。众人争食菜价高,想必如是。 想那鱼腥草,瓜子菜,当年都是不能当菜的,如今都成了有钱人的追求物了。我忽然有致,想写几句逗乐:餐馆内,脸圆肚胀者,鱼贯入席,侍者笑脸相迎,鲍参翅肚列了一堆,再温言问:“老板,想吃些什么?”“你有什么新鲜野菜?”呵呵,言内之趣,当由读者意会了。 (我家自种的“官达菜”别名“猪乸菜”,还有叫“君达菜”“牛皮菜”。特意谷狗一下发现我笔下的官达菜就是英文里的Silver beet或者Spinach,这Spinach 我以为就是菠菜,原来大叶的Spinach是猪乸菜。总之:猪乸菜,贱;官达菜,贵;牛皮菜,粗!君达菜,雅;)
6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散文-怀念“片警”罗同志
热度 23 美国风中秋叶 2016-9-13 02:35
散文《怀念“片警”罗同志》风中秋叶 9-12-2016 少时,我住在广州市中山七路兴隆街六居委,因为居住环境安全,警民关系好,而今仍然记得的就是我们街道的“片警”罗同志,半个世纪晃过了,他还活在世间吗? 罗同志是专职负责街道安全和民事纠纷的,他大概是部队转业到街道办事处的,腰杆子总是挺挺的,有时他戴着大盖帽,穿着白色警服上街,有时则便装,每天都出现在居民家里,对人可好了,他的好是对人和蔼,对事认真,不贪不馋,工作有效率。我们街坊不管男女老幼见到他都会叫一声“罗同志”,请他进家喝茶饮水,大概都是表示尊敬吧,他也总是礼貌回应,让人感觉自然亲切。罗同志就是我,一个少年,心中尊敬的警察叔叔。 那时,我妈妈患有肺结核,身体不好,时有咯血,街坊邻居也有避忌,可是罗同志每次看到我妈妈,一点不避忌“传染”的可能与可怕,总是主动问候“陈姑,你好吗?今天身体怎么样?” 有时还叮嘱我听妈妈的话,“主动帮屋企做嘢”,如同亲人,我妈妈十分尊敬他,总是在他背后称赞:“罗同志真好人!”,我自有同感。其实,罗同志不仅关心我妈妈,他关心的是每一个住户,熟悉每个人的名字,知道各个人的特点,特别是只要街道有个外来人入住,他都能及时掌握,假如真有“特务”绝难躲藏。印象中,我住的迪桂里,绝少失窃现象。每年一到炎夏,热得厉害,不少居民不分男女,躺睡户外,也不会有非礼、非法行为,居住的安全状况真是令人放心。现在,我还想这样良好的安全环境除了当时大环境好之外,绝对和罗同志的个人努力有关,可以想像为了大家的安全,警察叔叔为居民做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努力啊?! 几十年过去了,我的脑海里依然浮现着这位串街走巷的“片警”影像,其实还有后来的“片警”严同志呢!那时候的民警真的好啊!此刻,我在怀念毛主席领导下新中国的好民风、好警风,也庆幸我们有过良好的警民关系。华夏如果世世代代都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警察那是中国人的何等福分啊!真的,怀念之意也有祝福之心。深切怀念、真诚祝福,中国,祖国!
670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ZT』《代沟,真好》
热度 22 martian 2016-4-13 09:24
我出差,低调地选择坐火车。 卧铺车厢,都半夜了,上铺的90后妹子还戴着耳机,没完没了四六不着调地哼着歌。 我长夜难眠,终于忍无可忍。 于是,敲了敲上面的床板说:“美女,能让我睡会儿吗?” 妹子探出头,看了看俊秀帅气的我,沉默了数秒,然后轻轻地回答:“行,你上来吧。” 后来,我经常回味美妙的往事。我由衷感叹:代沟,真好。 ———2016年最佳小散文《代沟,真好》
1414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散文《一餐七品酒,我生唯此胜》
热度 11 美国风中秋叶 2014-7-31 04:49
散文《一餐七品酒,我生唯此胜》/美国风中秋叶 少时读《水浒传》,最爱武松、鲁达的段子,其中武二郎痛饮十八大碗,景阳岗酒后打虎及鲁提辖借酒意,三拳打死镇关西最为精彩,对英雄好汉开怀畅饮,“惊天动地”自是颇多景仰。唯己素不胜酒,偶遇三五知己,开怀畅饮,不过三两而已,绝少“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狂放,只配得上浅尝即止。 今年回穗,外甥女的老爷,明哥请我饮酒,说家藏陈年五粮液,特请我夫妇及五妹伉俪一同品尝。饮酒原对我魅力有限,更知明哥乃“三碗不过岗”的真酒客,我绝非对手,实有些怯阵。唯明兄坦言自乃厨中好手,此次请客不进酒楼,定要家中开灶,亲自埋厨整几味。呵呵,我乃不嗜酒却馋嘴的食客,经不起“明厨诱惑”,妹妹怂恿,更见主家盛意拳拳,竟自应承夜赴明府同品五粮液。 是日高温,天色微暗,华灯初上,我等四人一行,刚踏入明府,已闻得肉香微微,却见明哥正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探头打个招呼,嘱咐妻子招待客人,自顾用心其拿手好菜“红烧乳鸽”。我暗想:客若早来烦主多,且还壶里弄清波?!遂和明太端起茶杯,闲叙家常,不分东西了。 不一会,明哥已搞掂几味,出来寒暄几句,言归酒话:如今物质丰盛,人民富足,自也酒气纵横了,上得酒楼则啤酒,红酒,白酒交相进肚,豪气者窖藏一百五十年茅台不在话下;路易一十八王朝干红亦非罕饮。唯酒价狂升多有炒作,52度五粮液酒价约在千元左右,嗜酒者仍爱其“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闲话间,明哥见其家公子媳妇一时未能赶回,遂建议趁菜尚热先行举杯开筷,我自客随主便,欣然入席。五粮液,酒瓶开处,芳香绕席,主人家给各人斟满小杯,大声招呼:“各人随量尽兴,另有一瓶五粮液作后备,我先饮为敬,自己人不必拘谨。”看着明兄一饮而尽的豪兴,客座的强哥也高声呼应,纷纷举杯。鲜滑白切鸡,火候恰恰好;浓香红烧鸽,咸淡正适中;惹味姜芽炒鸭,微酸带浅辣;最难得其独门秘制椒香通心菜,别具风味,辣得刺激,令我酒兴徒生,大口吃菜,小口泯酒,举杯不绝,美言不禁:好酒,好菜,好朋友,饮!饮!饮……惹得在下拙荆不期然看多我两眼,大概她心里问:赣兴奋,有无搞错?呵呵…… 明哥好酒之人,主打半斤九两,不在话下;强哥助兴之客,半斤四两也还可以,主勤客应,食得开心,频频高声劝酒,直教我不做鲁智深也学张翼德,酒杯底胡乱写诗:“羲之醉写兰亭序,孟德煮酒论英雄;太白举杯邀明月,杜公得酒诗成颂,苏轼一杯词半倾,陆游半醉赋江山,辛候酒里剑挑灯,清照浓睡不消残(酒),全离不了觚筹交错的兴味,酒为引物,痛快为先,饮,饮,饮……”明哥脸面泛着流光,强哥话语夹着豪兴,我更乘酒兴,管自开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今夕何酒?惟有五粮。”男士杯中酒不空,女人席上兴犹浓。三巡饮过花初发,粉面桃春满座红。酒肉交融,气氛越发热烈,想来诸位都要尽情见证“酒逢知己千杯少”? 男主人饮得兴起,自后堂取出收藏多年的天山雪蛤酒,声称乃用高度米酒加上等药材炮制,常年饮用,女养颜,男延寿。我略尝过,笑而盛赞:“酒香浓郁,甜而醇厚,后劲绵长……”女主人又说:“还有一瓶长白山人参酒,收藏多年,不如一起试下?”明哥未等回复,即起身取酒,转眼间,左拎一支,右提一瓶,笑说:“先尝人参酒,再试花旗参酒,一起过过瘾。”强哥哈哈大笑:“天山雪蛤,长白山参,加花旗参,这次真是养气壮阳啦!”男人女人均呵呵声不断。明太笑着搬了一瓶所剩无几的中药泡酒:“壮阳就不知,这药酒真正补气养颜了。试少少?”酒已不多,各分一小口,真正是美酒浅尝了。明哥见众人兴致勃勃,又取出一瓶眼镜蛇酒,谓此过山风已泡了近十年,具有壮阳健体,祛风止痛之功效。我等也不客气,各自分饮小半杯,希望真有壮阳奇效吧! 明家儿媳妇,公子哥双双到家,一声声:“舅父,赣高兴,饮多杯啦。”我已然醉里不知身是客,听着外甥女,外甥婿的劝饮,把杯独往高处举,心底微吟魏武辞:“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其实人生尽兴不在酒,全在于兴味!此夕何夕,谁还有忧?席中遥指杏花村,笑问五粮何处有?说真话,一餐七品酒,乃我人生仅有,猛然想起酒归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如今人生在世多与酒结缘,酒已成为人际交流之载体,家宴国典,生辰婚庆,接风饯行,或助兴,或解愁,无酒如何了得?一切只在乎适度,则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以沉缅,尽在酒杯了。 感谢明哥一家,感谢妹妹,妹夫给我开心一晚,还得感谢酒的发明人,得欢愉处且狂言:如此黄流、绿蚁、金波,风行华夏几千年,如何就不胜过中国“四大发明”,涉酒者或应为你鸣“冤”了。呵呵…… 7-30-2014
656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文言小品文补了散文体裁的缺
热度 1 gordon 2014-7-6 19:47
民国的白话文运动啊,诗歌、小说、戏剧 都不错。 我小的时候,就读过郭沫若的《炉中煤》;就是缺少适当的散文。 而散文这个体裁啊,在西方文学史和科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们那时候太革命,当然是容不下散文的。 也有人想用白话文写,多被人批评。当时的意图是,白话文也能写文言文一样精致的小品文。 但终究没成气候。 闲来无事,读归有光的 《项脊轩志》,惊为天人。 他们那时候是为了推广白话文,所以反对文言的小品文。 而在当代中国却没有这个因素影响。 这也算是一种文艺复兴吧。 幽默闲适小品,他们都说梁实秋写的不错,但我看不进去。 林语堂也写过 注:为此我付出了近十九年的努力,我上学的时候,就不知道好的散文是什么样的。 以温良恭俭让,和老毛“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针锋相对 。 刚非暴戾,强而矫(健);柔非卑弱,谦而退。 “常将冷眼观螃蟹,看他横行到几时。” 共工与颛顼(zhuān 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覆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I1NjM4NTI4/v.swf
20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英文旧书 之 蒋弥尔顿散文与诗词选编
热度 4 席琳 2014-6-26 12:12
英文旧书 之 蒋弥尔顿散文与诗词选编
2014-6-25 五毛钱买了本1923年出版的《蒋弥尔顿散文与诗词选编》(Selections from Prose and Poetry of John Milton),是由 Houghton Mifflin 公司出版的Riverside College Classics 丛书之一。美国早期的出版很不正规,盗版的情况很多,但这本硬皮精装版的小红书是清楚注明了出版年代和著作人的。 蒋弥尔顿(1608~1674),早期被翻译成约翰·弥尔顿,是英国诗人、政论家、革命家和民主斗士,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其代表作之一的《失乐园》(Lose of Paradise)是和《荷马史诗》与但丁的《神曲》一起,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的。 而其散文《论出版自由》,则影响深远,奠定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言论与出版自由的基石。因此, 很多文学批评家都认为,在英国古往今来的作家中除了莎士比亚之外,首推蒋弥尔顿。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692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形散神也散
热度 16 小糊 2014-3-6 10:20
以前学习散文,老师总是说名家的散文“形散神不散”,可我横看竖看都是形散神也散,可惜当年不敢说出来,腹诽了这么久,今天终于写出来了,心情舒畅许多。 下面的文字我尽量做到形散神也散,向名家看齐。 近几天到了新公司报到,公司恰好在大学对面,有时候站在楼上往对面看,仿佛能看到当年的青涩男女,温馨宿舍,好像我走回去,就能看到当年的小女生们在宿舍里唧唧呱呱,当然其中也有一样青涩的我。 嗯,我一定是穿越小说看多了,分不清到底是哪个位面。 新公司也是国企,工作环境还不错,新的职位相比以前也重要很多。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好的机会的,做好了这份工作不仅能够为公司创造巨大的价值,也能够成就自我,实现自身价值,所以要加油。 从4个月前,我就因为过敏出现了好多状况,每周去医院查血查尿,到上周突然严重,昨天去医院看大夫,大夫没说几句,就给开了一堆的药。因为等候的人太多,大夫根本没问多少,没解释病情,更没说以后会如何发展,我纠结了很久,还是把药取了(很多小钱钱)。姑且认为是大夫们看得多了,驾轻就熟,没时间解释病情吧,希望会慢慢好一些,不要再恶化,不然会很麻烦。
个人分类: 东拉西扯|3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创作谈一百二十三<<日子>>
热度 12 奉孝 2013-11-15 06:36
文字水平太低,不过看在勋章的份上绞尽脑汁写了一篇。 ———————————————————————————— 其实不像小说,少了曲折跟离奇,有点近似散文。 因为本身就有点真实的影子。 身边有的女生本身条件确实不错,无论相貌,工作还是爱好特长,但是对于对象的完美要求简直到苛刻程度。 很多人都对初恋有向往,转过一圈其实会发现没吃到的桃子永远都是最好的。 对于俺这种对婚姻没有太高的期望的俗人来说,这揍是两锅并一锅吃饭过日子。
518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转>作为散文开创者的亚里士多德
gordon 2013-5-18 16:55
亚里士多德的写作风格有别于柏拉图的写作风格,也不同于其他前辈哲学家的写作风格。 从荷马到苏格拉底这一 时期,大部分哲学家用韵文进行写作,在雅典悲剧和喜剧辉煌的伟大时代,柏拉图撰写了富有戏剧色彩的对话作品 。 亚里士多德 作为伟大的演说家德谟斯提尼的同一 代人, 更喜欢用散文独白的形式进行写作。他所撰写的散文体一般说来既不流畅,也不修饰,虽然他只要做出选择就能写出动人而雄辩的段落 。我们现在所阅读的这 些文本,有可能是他讲课时所用的笔记;甚至其中一些文本,兴许就是当场听课学生的笔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思想丰富,活力四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大量的理智 力量。不过,这需要努力才能解读出那些复杂从句的意蕴。多个世纪以来,从亚里士多德传布给我们的更像是一系列电文,而不是一系列书信。 亚里士多德 的著作是系统的,柏拉图的对话远远没有这么系统。即使在柏拉图著作中最接近于教科书的《法律篇》里,我们总是仓皇失措地从一个论题赶往另一个论题,从一门 学科赶往另一门学科。在其他主要对话中,也没有一篇可以说是专论一个单独的哲学领域。自不待言,在讨论柏拉图时,谈论什么“学科”纯属不符合时代的错误。 然而,这种时代错误之所以不大,是因为 学科观念(在现代学术意义上)是亚里士多德在吕克昂时期明确提出的。 在《形而上学》(E11025b25)里,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有三种科学,即:创制科学,实践科学与理论科学。 创 制科学(productivesciences)自然是指制作出产品的科学。这些科学包括工程与建筑,其产品如桥梁和房屋;但也包括类似战略和修辞这样的 学科,其产品是某种不像桥梁那样具体的东西,譬如像战场上取得胜利或法庭上取得胜诉之类。实践科学(practicalsciences)就是指导人的行 为的科学,最显著的就是伦理学和政治学。理论科学(theoreticalsciences)就是那些既无产品也无实际目标的科学,在这里面探寻的是单纯 的知识和理解。 理论科学有三门:物理学,数学和神学(MetaphE11026a19)。在这三部曲里,只有数学才是其看来所是的理论科学。“物 理学”(physics)意指自然哲学或对自然(physis)的研究。这一研究领域要比今日所理解的物理学广泛许多,不仅包括化学与气象学,同时也包括 生物学和心理学。“神学”(theology)对亚里士多德来说,就是研究天上和优越于人类的实体,换言之,就是研究天体和可能居于星空的神祇。他那些有 关这一论题的论作,更像是一部天文学教科书,而不是一部自然宗教谈话录。 令人或感意外的是,形而上学这门纯属理论科学的学科,并未进入亚里士多德 所列的理论科学名单,而亚里士多德的大部分著作所关注的是形而上学,其篇幅最长的著作之一就取名为《形而上学》。事实上, 形而上学 (metaphysics)这个词在亚里士多德自己的著作中从未用过,该词首次出现在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遗著目录里,其意是“物理学之后” (afterphysics),指的是列于其《物理学》之后的著作 。不过,亚里士多德确实承认这一哲学分支,我们今天将其称之为“形而上学”:他本人称其 为“第一哲学”,并将其界定为研究存在之为存在或是之为是(BeingasBeing)的学科。 ×××××××××××××××××××××××××××××××××××××××××××××××××××××× 创制科学,其中三个组成部分诗学、修辞学、辩证法三部分也是完整的。不过辩证法被看作是依据公认的意见立论和反驳的方法,把与此有关的著作《论题篇》和《辩谬篇》(Sophistikoi elenkoi)提到《工具论》中去了。 注:苗力田 老师的译法,适应一下吧。
2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散文 —— 英国皇家海军崛起的秘密
热度 3 gordon 2013-5-18 05:33
注:散文真正体现的是自我(ego),散文就是自我尝试的一个集子。 在西方英语世界中,《皮普斯日记》常与蒙田《随笔集》相提并论,乃《圣经》和鲍斯韦尔《约翰逊传》之外,最佳英文枕边读物。他“用寥寥数语生动地概括一个 人物或一幅图景”,称其文学家亦不为过。皮普斯以其温婉的“来自旧世界的魅力”对克伦威尔时期英伦三岛这个于今世读者尘封已久的社会进行了忠实描摹,其叙 事风格却并未沾染出土文物般的古旧气息。他对周遭世物纤悉无遗的描绘和对自我(ego)无所保留的披露,对私人空间与个体感受所敞开的各种可能性笔触尤 深,荡开此前英国文学中常见的华藻垒砌、宏伟却郁抑的文风,独创一派“个性散文”。 皮普斯(Samuel Pepys, 1633-1703),是英国十七世纪的大人物,事业巅峰时官至海军部长、皇家学会会长(这会长的荣誉和影响力,非其他带‘长’的职衔可比;比如会员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写下巨著《数学原理》,便是经皮会长亲自盖章批准才发表的)。不过,令皮普斯名垂千古的,既非他一手缔造的帝国海军,也不是皇家学会,而是他的六本日记。日记(一六六零年元旦至一六六九年五月底)是用速记密码写的,死后同他的藏书一道赠了母校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直到一八二五年,才被人发掘破译,整理出版。从此,《皮普斯日记》就成了英语世界最受宠的枕边秘笈。 他“赤裸裸地记录下来”的那个“真我” ,率性流露的虚荣心、进取心、贪心和良心,处处打动着读者 ,激发他们的道德优越感。部长也的确能干,几乎每周都有佣金、回扣和礼物进账:金币、火腿、马驹、餐具等等。为此他在日记中没完没了感谢上帝,有一次谢恩谢得兴奋了,居然闻不见肉香,忘了晚餐(六四年二月二日)。但他做事也有原则,而且向朋友公开宣布过:一是决不为“干坏事”受贿;二是若运气好能替人排忧解难,不介意拿点报答。 因为日记内容有速记密码保护,别人看到也读不懂,所以法语应付的,就只能是内心那个自审自慰的“我”(ego)了;仿佛下意识里树一道语言栅栏,隔离那“不甚乐”的事件,将它(id,即“我”的另一面)挡在“我”的日常理性与道德领地之外(《日记》卷十,页179)——圈起理性与道德,删去它危险的“干坏事”的联想,只留下关心与效力。 海军部长。皮普斯“最后升任海军部的负责人”。他对军事物资亲自调研采购,账目数据记录精准,军中人事力主唯贤是举。任职期间,曾多次前往位于伦敦郊外的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军舰制造厂所在地)指导军舰筑造,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躬亲基层督导国防建设事宜。而 仅有的四次出海经历令他印象至深:“在航行中没有出现更多的惨祸和不幸,纯属侥幸,全靠上帝的恩典、运气,还有大海的广阔。毕竟,不触礁的可能性比触礁的可能性大。”由此催发了他对军舰航行时经度测量的重视,尽管皮普斯所在的皇家学会理事会在一六六三年声称“航海的问题是国家的事务,学会不宜过问”,但经度和其他航海技术问题日渐成为英国特别是海军部的重大议程。英王查理二世遂决定组建皇家天文台以寻求确定经度的办法,并最终于一六七六年建成格林威治天文台,格林威治时间(GMT)此后遂成为世界时间之基准。 总之,皮普斯作为英国现代海军的缔造者,在军中厉行廉洁、肃清贪牍, 他首倡的包括战舰分级制度在内之系列改革不仅带来战舰数目的激增,更为此后二百五十年间战无不胜的大不列颠舰队打下了坚实基础 ,吹响大英帝国独揽海上霸权的前奏曲。 皇家学会会长。皮普斯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一六八四至一六八六年),并与各领域“鸿儒”过从甚密。例如被誉为皇家学会“双眼和双手”的罗伯特•胡克(Hooke Robert),他著有《显微图集》等书,并首创“细胞”(cell)一词,而力学基本定律“胡克定律”(弹性定律)即以其命名。皮普斯在日记中不乏对这个天才的赞誉之辞:“他是我所见到的全世界所有人中最才华横溢但又给人以最少许诺的人。” 尽管不少科学家性格孤僻,而皮普斯却成为他们少有的可资倾诉对象 。牛顿曾致函皮普斯(一六九三年九月十三日):“我深深为所陷的麻烦所困扰,十二个月来,我吃得不顺,睡得不好,心思不复一贯,也无心领受好友的心意,只晓得必须收回与你的交情,不再和你及其他朋友相见……”(Scientific American, January, 1981)。牛顿巨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在一六八七年首次发表时,扉页上赧然印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艾萨克•牛顿,另一个便是是塞缪尔•皮普斯(后者以会长的名义批准了该书的初版印刷,而前者乃后者卸任后的继任人)。皮普斯交好的“大儒”中还有人口统计学先驱格劳恩特 (Captain John Graunt)、政治经济学家威廉•佩蒂爵士(Sir William Petty)、解剖和麻醉学先驱皮尔斯(James Pearse),以及主持一六六六年伦敦大火重建修复方案的建筑师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 皮普斯巨细靡遗穷极生活之琐碎甚微。通由他那编年史家般的详密,我们知晓:现代家庭司空见惯的观赏鱼水族箱,在一六六五年的伦敦,已有原始雏形;现今英联 邦法律人出庭或参加重大典礼佩带假发的传统,在一六六三年不过是英国宫廷贵族的流行社交礼仪方式。数百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假发已褪去时髦的噱头,却成了 法律人遵循传统的守旧形象代言;早在十七世纪,皇家海军就装备了配置94门火炮的一级战舰“纳斯比号”(Naseby),它后来被改名为“皇家查理号” (Royal Charles),乃当时海军的旗舰;十七世纪中叶,来自中南美洲的巧克力(Jocolatte)登陆英伦,并开始在伦敦中产阶级以上阶层普及。而能够“ 大啖”巧克力并借以“让一个男人‘放下心防’”的咖啡馆,正悄然形塑着一个自由讨论的空间,成为英国市民社会民主风尚之重要公共领域——尽管这一场域内鼎 盛的民主风气与强大凝聚力于一六七五年曾引起政府官员们的不安与焦灼,进而向查理二世建议镇压在咖啡馆中发表煽动性言论的市民;与巧克力的风靡几乎同时, 大约一六五○年前后,一种略微苦涩的树叶,从遥远东方古老的中华帝国,跨越重洋飘忽而至不列颠群岛,成为英国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兼名贵药物并最终普及为日常 饮料。正是这种皮普斯在日记中拼作tee的茶叶,被“光荣革命”后从荷兰迎来的威廉国王与玛丽王后启征高达货价20%的赋税!而茶叶贸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 司(BEIC)的主要贸易项目,借此,东印度公司在茶叶贸易中迅速发家,英国国力也在茶叶高税收中日益强盛——在鸦片贸易开始之前,茶叶贸易一直是英国海 外贸易与殖民体系中的主要策动因素之一。 在英国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皮普斯对当时社会中已初现端倪的某些进步观念(主张宽容撙节、推崇理性探究、偏好数据分析、重视先进技术和市场经济)能敏锐地感 知和回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推广了这些观念。他的一些主张,甚至可以看作是后一个世纪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们的先声。 在查理二世归来时庄严肃穆的仪式中,迎接舰队中的皮普斯却关注一只狗,他写道:“我去了,还有曼塞尔(Mansell)先生和国王的一个随从,还有 国王喜爱的一只狗。这狗在船里拉了泡屎,我们都笑了,我觉得国王和所有属于国王的东西其实和普通人并没有多少区别。”在那神圣伟大的历史场景中竟然出现一 只缺乏自控力、随意便溺的狗!王者归来不过是“与狗同行”,帝王威严轰然坍塌;即便是被召见于宫廷议事,他仍免不了调侃一番:“皇帝给我的印象是愚昧,他 丢下国事不理,只管和他的宠狗谈笑玩耍。”在皮普斯的世界中,没有绝对的威权,只有“无双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甚至可以将他视为一个解构主义者。 至此,我们已经端列了皮普斯诸多“头衔”。其实,我们还可以继续罗列,比如,收藏家:从早期的复调音乐乐谱、中世纪的手稿到伦勃朗的铜版画、亨利八 世海军的图绘武器清单,均在其收藏之列。他甚至还曾拥有过一本法国著名情色小说《女子学堂》。皮普斯为何于一六六九年停止写日记是一个谜(一说因为眼痼),而他为何开始写日记更是一个谜。或 许,从他引为座右铭的那句西塞罗名言可以索解:任何人的精神都是他的真正自我。 ××××××××××××××××××××××××××××××××××××××××××××××××××××××××× 注: 威廉 · 佩第 在其代表作《 政治算术 》(1676年)一书中,写 到:本书“不用比较级、最高级进行思辨或议论,而是用数 字……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借以考察在自然中有可见的 根据的原因。” 威廉·佩第等人关于运用大量观察和数量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如运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等定量分析工具对英国、法国和荷兰三国的国情国力,作了系统的数量对比分析,其所采用的方法是前所未有的,为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这个要读过亚里士多德《工具论》才知道说的是怎么回事,(从语言学——逻辑——数学),缺失背景知识,你是读不懂的。 要懂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必须得懂希腊文,涉及到对 “希腊语” 进行语言学分析。( 又遇见了背景知识 ) 在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语言学和数学是相通的,我去。 ××××××××××××××××××××××××××××××××××××××××××××××××××××××××× 注:密码不仅用于某些特殊的领域。因为它的简短性(用最少的语言或符号来表达最多的信息),密码还可以用来节省时间。如果从这一简单的目的出发,密码跟速 记就有着很深的渊源。何谓速记?速记是根据所听到的声音作记录。手写速记在当今社会虽受到高科技技术的强烈冲击,但还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速录领域涵盖 各行各业,政策法律、科技教育、金融、体育、文化、房地产等。   会速记,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声音。在目前最实惠的好处就是可以提高听力水平。    英语学习中存在4"for"原则,即:studying English for fun(兴趣),for knowledge(知识),for skill(技能),for moral(情理)。速记作为一种技能,同时又让学生充满着极大的好奇心。密码的神秘色彩使学生对速记的学习蠢蠢欲动。此时,教师可不失时机地引入缩写。 因为学习英文速记,首先就得熟悉一些现成的英文缩写.   如:课本中的sth =something,OED=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英文速记机速记原理: 任何速记方法都是基于语音基础的 ,其实密码最早就来自于速记。虽然有凯撒密码的追本溯源。密码机其实就是速记机的一种变形。 这个,我也是学了语言学才明白的。 ××××××××××××××××××××××××××××××××××××××××××××××××××××××××× 这里回答这么一个提问,一个经济发展迅速,各方面稳定的世界级国家为什么不能开拓新的政治形势而非要学习那些明显落后的国家政治体制吗? 原因很简单,很多问题我们从未真正探讨过,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处理。而英美国家有着大量的经验。现在至少我们知道,自己的另一面可以使用法语和速记密码来进行遮掩。如果不是我无意中的发现,从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类似的信息。 在《美国制宪会议记录辩论》的书评下有读者这样写道:   首先回忆回忆我们那十几年苍白、乏味、无聊的政治课,都学了些什么?   我不觉得我学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   苍白、乏味的政治理论,死记硬背,快两百年前的、从未得到实践验证的政治、经济术语,加上所谓的结合中国国情的这个那个理论.....每次回想起我曾经每周两节、每年40多周、十几年这么折腾的岁月,我都有冲着那片红色怒吼一嗓子:还我青春——的冲动。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Q0NTkzNjgw/v.swf
379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我所知道的“散文”
热度 2 gordon 2013-5-17 15:45
注:我的散文并不好,但整理一下学习路径对自己来说不无裨益。 我首先遇到的散文大家是笛卡尔,这是我的幸运。可是我当时并不知道,我看他的书(《谈谈方法》),仅仅是因为我们两个思想很象。是他的方法把我们联系在一起,当时我很窘迫,也没什么能力,也不服。他那本书里提到了一个方法就是,在一个迷惘的森林里走出来的方法是,任意选择一个方向朝前走就是了,这种暴力的方法很适合我的口味。我爱暴力,但我从他哪里真正学来的是 “闲聊” 。 其实闲聊我早先也会,但你能在自己很狂暴的时候,停下来和别人闲聊就是一种本事了。 学会了闲聊,我还是什么也没有得到,至少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 后来又学了一大堆东西,后来是在洪堡的语言学里,找到了一篇《诗歌和散文》。散文是说什么的,估计中国学生里面能回答出来的很少。在读到这篇文章之前,我也不能。 后来才知道原来 诗歌和散文的划分,来自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传世的有《诗学》和《修辞学》。《诗学》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论喜剧的部分已失传。《诗学》针对柏拉图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就文艺理论上两大根本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修辞学”指演说的艺术。古希腊的演说辞是主要的散文,因此演说术也就是散文的艺术。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说,   若内·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6—1650),通常都把他看成是近代哲 学的始祖,我认为这是对的。他是第一个禀有高超哲学能力、在见解方面受新物理学和 新天文学深刻影响的人。固然,他也保留了经院哲学中许多东西,但是他并不接受前人 奠定的基础,却另起炉灶,努力缔造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未曾 有的事,是科学的进展带来的新自信心的标志。他的著作泛发着一股从柏拉图到当时的 任何哲学名家的作品中全找不到的清新气息。从柏拉图到笛卡尔之间,所有的哲学家都 是教师,沾着这行职业素有的职业优越感。 笛卡尔不以教师的身分写哲学,而以发现者 和探究者的姿态执笔,渴望把自己的所得传达给人。他的文章笔调平易不迂腐,不是供 学生们念的,而是给一般生活中明白事理的人看的。并且,这还是一种异常出色的文笔。 近代哲学的开拓者有这样可佩的文学感,对近代哲学来讲是很可庆幸的。直到康德 以前,在欧洲大陆上和在英国,他的后继者们都保持他的非职业资格,其中有几人还保 持几分他的笔风特长。 ×××××××××××××××××××××××××××××××××××××××××××××××××××××× 中国人对于散文的理解很奇特,把散文称为“美文”。 怎么说呢,我又想起了那个“避孕套”的故事,唉。 注:essay 是从法语中的动词 essayer 演变而来的,在法语中essayer 的意思是 The word essay derives from the French word “essayer”,which means “to try” or “to attempt”.
253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转>论科学实验对近代英国散文风格形成的影响
gordon 2013-4-26 08:41
中国老师 爱说 “Happy English Writing”,老说不到点子上。 《论科学实验对近代英国散文风格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的 “挨未林及彼普斯” 就是 John Evelyn 和 Samuel Pepys 汉语中好的散文不是没有,只是受环境限制, 当时散文是白话文为了取代文言文而发展的,和我现在的需求不吻合 。 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Essay),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以后的路,本来明明是更分明的挣扎和战斗,因为这原是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的。但现在的趋势,却在特别提倡那和旧文章相合之点,雍容,漂亮,缜密,就是要它成为“小摆设”,供雅人的摩挲,并且想青年摩挲了这“小摆设”,由粗暴而变为风雅了。 ——— 鲁迅 《小品文的危机》 以后网络的口头禅会从 “文科的吧”改成 “在中国受教育的吧”,呵呵
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中文写作 (二) —— essay(散文)欣赏
热度 4 gordon 2013-4-6 12:30
http://swf.ws.126.net/openplayer/v01/-0-2_M8ILAEA1P_M8IQNAGI6-vimg1.ws.126.net/image/snapshot_movie/2012/12/4/D/M8IQNB34D-.swf 哲学最早是探讨生活的,而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pathos ethos logos的创作手法, 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亚里斯多德)在他的《雄辩的艺术》(The Art of Rhetoric)这本书里就曾经论述过:一次成功的演说只有包含了“ethos, logos and pathos”这三方面才会有效果和说服力。古希腊为什么能够成为哲学的发源地与ethos,logos和pathos这三个词不无关系。 那么,这三个希腊语源的单词到底包含着什么含义呢, ETHOS ——represents the character or image 从词源来说ethos源于希腊语词ethikos,表示“moral or showing moral character”。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演说者在开始阶段必须在听众中建立一种“道德可信度”,即moral credibility。这样,人们才会对他说的话有所信服。 LOGOS ——represents the logical argument Logos这个希腊语词所代表的意思就是逻辑性和条理性。在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里,logos表示“人类对宇宙认识的理论”;在公元前5世纪晚期的智者派里,logos表示“对一个论题的诡辩”;在后苏格拉底时代的斯多葛学派思想里,logos表示“宇宙的合理的法则,所有行为和存在于人类灵魂中的理性的源泉”;在犹太教信奉的旧约圣经里,logos表示“the word of God”,翻译过来就是“创造万物的力量”,是上帝与人类交流的媒介。 (注解:对于the word of God为什么翻译成“创造万物的力量”我需要在这里解释一下。《圣经》约翰福音开篇“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圣经》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上帝打破寂寞开口言说,万事万物也借由上帝之口而创造出来,此言说即为上帝创造万物的力量和起始。”这个解释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对于有着基督教信仰的基督徒来说,上帝之言就是创造万物的动因。我这样的解释不知大家是否能看明白) 而亚里斯多德在书中更多的是强调运用“三段论”(syllogisms)的逻辑推理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举个简单的三段论的例子:人终有一死,苏格拉底是个人,所以,苏格拉底终会死。 这种三段论是由大前提,小前提,最后推导出结论。其实,这是一种古希腊的诡辩术。即通过一种逻辑上的连贯来推导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而结论是否是truth(真相或事实)则显得不那么重要。 上述的这种逻辑辩论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说辞,说法”,即亚里斯多德倡导的logos。这个词的本意就是“speech, words”,最早源于原始印欧语*leg-,表示“to speak”。 先说说*leg-这个原始印欧语词根,它的“子孙”众多,其同源词汇在英语词汇中没有100也至少有50个以上。*leg-最初表示“to collect, to pick up”,即“搜集”。而从*leg-进入古希腊语后变成的logos其实就是“to pick up words to make a speech”。演讲,演说都需要“选词考究,遣词准确”。 PATHOS ——represents the emotion in argument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梅尔·吉普森导演的一部电影叫《耶稣受难记》,片名就叫《The Passion of Jesus Christ》。这里的passion可不是激情,它表示“苦难”,和pathos是同源。 在亚里斯多德的《雄辩的艺术》(The Art of Rhetoric)这本书里,他专门论述了情感,像愤怒、同情、恐惧等情感在演讲中的应用,他强调善于引导audience进入到演说者想要的情感境界会大大的增加演说者的说服力,中国人的传统说法叫做“煽动群众情绪”。 那么,pathos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pathos最初源于希腊语,其原始含义表示“to suffer, endure”。当人有了情绪(如愤怒、同情、恐惧等),身体就在suffer和endure。我们会说情绪致病也是这个道理。所以,pathos引出一个医学词根path-就表示“disease”,故pathology就是“病理学”,其同源词还有pathetic(可怜的—生病时的痛苦状态)、pathogen(病原体—致病基因,gene即为基因)、sympathy(同情—与对方一同感受病痛)等等。 与pathos同源的拉丁语词根为pati-,其过去分词词干为pass-,派生词passion在后古典时代表示“suffering of Christ on the cross”,也就是本段开始我提到的电影《The passion of Jesus Christ》里的passion。所以,说到passion这个词,可不是简单的“激情”所能够诠释的。 关于pati-和pass-,其派生词也有很多,像passive、passionate、passible(易感动的)、patient(病人suffer的是disease;忍耐对人来说也是一种suffering)、impatient、patible、compatible、penury(贫穷—忍受饥饿)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解释了。 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pathos的含义。 ×××××××××××××××××××××××××××××××××××××××××××××××××××× “散文”这个词儿在英文里是essay,法文里是essai,这枚术语最早属于文学,我们常说的“随笔”、“散文”和“文艺批评”等文章,都可以笼统归类到“essay”中。这种文体最早的著名作品可能是蒙田的《随笔集》(Essais)。但是后来,很多科学家也用这个词来发表科学文章,比如谈物理学理论的文章也叫“散文”,之后蔓延到所有学科的理论文章也称之为“散文”。 Essay诞生于16世纪的法国,源自法语的Essayer(实验),所以日语把它译作“试笔”。Essay最早以蒙田的创作为代表,后传到英国并得到蓬勃发展,培育了丰富多样的书写形态,既有家常絮语般的率直、亲切、自然闲适,偏于记事抒情,也不乏谈道说理、议论人生、追求逻辑哲理, 富于理性思辨。兰姆(CharlesLamb)的抒情絮语和培根的哲理议论共同勾画出近代英国Essay的总体面貌。 五四时的散文家大多倾向于对兰姆的接受, 也即更认可艺术性散文或称“美文”、“纯散文”。和“载道”相对, 抒情、絮语本身就具反传统意义, 是对古文义法的解构。20 世纪20 年代初王统照、朱湘都有建设“纯散文”( Pure prose) 的设想。而重哲理议论的“培根风”直到30年代革命形势的变化后才逐渐形成较大的创作潮流。当时的文学氛围“国人因为厌恶策论文章, 做小品文时常偏于情调, 以为谈思想总免不了俨然”。 古典散文时刻挑战着现代散文建立的合理性, 要取代古文就必须打破“白话不能作美文”的怀疑。这就要求白话散文足以与古文相媲美。作家创作上的努力使第一个10 年散文格外兴盛。一如鲁迅《小品文的危机》的总结:“到五四运动的时候, 才又来了一个展开, 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剧和诗歌之上。”这样白话与Essay 相结合就构建了中国现代散文话语。 最早让国人接触到蒙田精神的是傅斯年。 1919年,他在《怎样做白话文》中将“essay”的概念 引进,英国小品文进人中国散文界,也就开始了蒙 田散文精神的影响。1921年周作人的《美文》对这 种小品文作了进一步介绍,并号召作家们经由“美 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的土地来”。周作人所 说的美文即指艺术性抒情散文,这是与英国小品文 精神相通的散文体式。之后他更以大量自然洒脱、 抒写自我情志的散文实践其“美文”观念。这种更 为深入的引介与积极的倡导,使得蒙田散文思想逐 渐成为创建中国现代散文的新的参照,强调自我表 现的审美意识日趋清晰。 “五四”时期有许多散文作家、理论家著文评介 蒙田散文和英国小品文,努力践行蒙田独特的散文 精神。林语堂对蒙田推崇备至,甚至吟诗将其奉为 “先师”。他关于“文章者,个人性灵之表现”的论说 及其大量的性灵小品文极大地强化了蒙田散文坦 诚表现自我、抒写自我的写作精神。 ××××××××××××××××××××××××××××××××××××××××××××××××××××××××××××× Essay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Essay写作的先驱者包括希腊作家普鲁塔克,他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对传记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的《道德论集》中也写了很多随笔。早期的罗马作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戏剧家、演说家的塞涅卡也以古典演说家的宏大风格写了很多随笔,如论愤怒、论仁慈、论恩惠、论幸福生活等。还有Asthma、Noise、论读书、论友谊等,他的言论被圣经作者大量吸收,他因此有了基督教教父之称。文艺复兴以来,他的妙言佳句在欧洲一直为人们广泛采用。 ××××××××××××××××××××××××××××××××××××××× 亚里士多德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二世召唤回故乡,成为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根据古希腊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十分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甚至以帝王之便提供丰厚的人力、财力资源,使亚里士多德得以完成诸多科学研究。但是,亚里士多德和亚历山大大帝的政治观点或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前者的政治观是建筑在即将衰亡的希腊城邦的基础上的,而亚历山大大帝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对希腊人来说无异是野蛮人的发明。 公元前335年腓力二世去世,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吕刻俄斯)来命名。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讲课时有一个习惯,即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正是因为如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漫步的哲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这一期间也有很多,主要是关于自然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而使用的语言也要比柏拉图的《对话录》晦涩许多。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讲课的笔记为基础,有些甚至是他学生的课堂笔记。因此有人将亚里士多德看作是西方第一个教科书的作者。虽然亚里士多德写下了许多对话录,但这些对话录都只有少数残缺的片段流传下来。被保留最多的作品主要都是论文形式,而亚里士多德最初也没有想过要发表这些论文。一般认为这些论文是亚里士多德讲课时给学生的笔记或课本。 亚里士多德不只研究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学科,他也对这些学科做出极大的贡献。在科学上,亚里士多德研究了解剖学、天文学、经济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物理学、和动物学。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则研究了美学、伦理学、政治、政府、形而上学、心理学、以及神学。亚里士多德也研究教育、文学、以及诗歌。亚里士多德的生平著作加起来几乎就成了一部希腊人知识的百科全书。一些人还认为亚里士多德可能是在那个时代里最后一个精通所有学科和既有智慧的人了。 亚历山大死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亡加而西斯(Chalcis)避难,他的学园则交给了狄奥弗拉斯图掌管。亚里士多德说他会逃离是因为:“我不想让雅典人再犯下第二次毁灭哲学的罪孽。”(隐喻之前苏格拉底之死)不过在一年之后的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因为多年积累的一种疾病而去世。亚里士多德还留下一个遗嘱,要求将他埋葬在妻子坟边。
46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转>在美国重新学习写作 —— 散文对于学术生涯的重要性 ... ... ... ... ...
热度 4 gordon 2013-3-10 17:56
我坐在电脑屏幕前,盯着一张空白的word文档。有时外面的走廊里传来同学嘻嘻哈哈的说笑,或咚咚的篮球声;有时对面宿舍的房间里传来奔放的摇滚乐,我脚下的木地板也随之微微共振。在这样的时刻里,我的房间反而显得更加安静,可以听到硬盘嗡嗡转动的声音。时间一分一秒溜过,word文档上出现了两行字,变成了三行,四行,光标停留了许久,选中之前的两行,轻轻的一声“啪嗒”,又变回两行。窗外明媚的午后已经变成霭霭的黄昏。再一瞥,夜幕中的街道已经被星星点点的路灯照亮。 在美国留学的许许多多个午后,我曾经这样度过,以至于今天,当我闭上眼睛回忆高中和大学的日子,首先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张空白的word文档,和那一寸一寸艰难前行的文字。这样的经历大概为许多求学异国的中国学生所熟悉:让人下笔沉重的并不仅仅是深奥的论文题目,更多的则是隔在思维和表述之间深深的语言沟壑。 对于在西方留学的中国学生,他们需要逾越的最远跨度往往不是数千英里的太平洋,而是到达大洋彼岸后,坐在异国校园的图书馆里,脑海与笔尖之间的距离。这挑战往往远比乍一想像之下要艰巨,其中既蕴含着语言学习本身的规律也揭露了中国语言教育的弊病:中国小学便开设了英语教育,学生在本科留学美国之前往往已经有了近十年的英语学习经历,然而不论在中国课堂还是课外补习班,对英语的训练往往更注重于被动的“听”与“读”,而非真正允许学生将语言用作沟通工具的“说”与“写”。“说”往往可以在学生出国之后短时间内提高,既因为练习机会充裕,也由于和他人交流本质上是互动性活动,自己的手势,对方的表情,都可以帮助双方达成互解。写则不然。独自面对着电脑屏幕,用异国文字构思论文,分析《哈姆雷特》中角色的心理挣扎,或日本经济崛起面临的困难,或三叶虫的灭绝原因, 常常感觉自己如同一个笨手笨脚的孩童试图组装一件高科技精密仪器,不断失败受挫后,难免气恼沮丧 。 而写作偏偏是美国教育最为重视的技能之一。在高中每一年,学生的必修课之一都包括主角是论文写作的英文课。不光英文课,历史课、哲学课甚至数学课都包含写作训练。到了大学,每个学生必须修至少两门写作课写作课才能毕业。“写作是通识教育注重培养的标志性能力之一,”学校的网站上写道。“学生们在增强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由被动变为主动的学习者。” 的确,构思论文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刻地思考,发现自己思维中潜藏的破绽,汇总多方信息和多角度观点提升自己的看法,而写作过程又锻炼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以有说服力而缜密的方式表达出来。这都是无法用分数衡量而至关重要的能力 ,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的“渔”,也是中国教育所欠缺的。 于是,抱着“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觉悟,我在图书馆挑灯夜战,试图征服一个又一个论文题目。整个过程确实五味俱全:这其中充满了之前所描述的失望与挫折,同时,写出一个自觉精炼达意的句子,所带来的成就感也让人难以忘怀。语言障碍似乎将写作的一切苦与乐都放大了许多倍。 然而,当论文到了公正严格的教授手中,又到了深深铭记“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时刻。“内容尚可,语言待进”是家常便饭的评语。碰上会逐字逐句批改论文的敬业教授,发回来的论文便是一片刺眼的红色。大一的时候,我拿着一篇在图书馆奋战数周完成,又请同学帮忙复读过的论文找到教授,对方读过前两页,也坦诚相告:“如果盖上论文作者名字,可以马上看出英语不是作者的母语。语言上还需要多多改进。” 在这种时候,我往往会跑去找身边正在学习中文的美国人聊天,或是在和妈妈打电话时发发牢骚:如果有一天世界上的通用语言变成中文,那该多好! 带着语言障碍的镣铐,光是中规中矩的学术论文已经让人疲于应付,我便从没向人提起过我在国内曾经的兴趣——写散文。直到高二作文训练开始为高考准备,我一直享受着每周写周记的过程,小小的记事本如同如今的电脑屏幕,只是那时的语句从脑海中流出得更顺畅无阻。每次周一上课之前,交上去的作业堆在讲台上。在暗黄色的代数本或深蓝色的英语练习册中间,最显眼的便是那一摞的周记本,五颜六色,大小不一,高高的颤颤巍巍的一沓,仿佛随时会塌下来。那是唯一一项不打分的作业。 在一个崇尚标准答案的教育体制里,散文成了释放个性的唯一途径。而在美国大学崇尚个性的教育环境里,因为对语言能力的担忧,创作性写作却仿佛变得高不可攀。毕竟,它对语言表现力的要求更高,用英文想写论文已经如同被扒了一层皮,写散文岂不是要血肉模糊?仅仅这个想法便让我心惊胆战。 大学倒是提供了不少创造性写作(creative writing)的课程。一门主要针对大一新生,叫做“当代散文读与写”的课在同学中广受好评。那门十二周的课布置六篇作文,和其余写作课(四篇)比起来负担要重。课上,学生阅读名家名作,老师带领着分析写作技巧。课后,学生们写自己的作文,每篇有的只是一个宽松的主题,例如“一个人”、“一个地点”、“一个文化现象”、“一篇讽刺文”,等等。 大一时我没能鼓起勇气选这门课,而大三时,听到身边同学的一片赞誉,我终于耐不住诱惑,决心不再让这个机会跑掉。我选了一些比较轻松的课和这门“重头戏”搭配,在书柜里摆上词典,买足了熬夜吃的零食,决定大战一场。 然而,当开始下笔时,我的感受却和写学术论文时有天壤之别。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如同坐惯了地铁的人有一天开始骑自行车,速度慢了下来,便突然注意到了路边的风景和四通八达的道路。 写了十余年的作文,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如同地铁的轨道,决定了学生的语言风格,而这种风格也在无形中限制了思维前进的方向。例如,若要写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克服挫折的过程,“艰巨的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等在范文中屡见不鲜的词语便涌进脑海;写到科学家,便一定要描述“伟人伟事”;写到日本,便一定要“勿忘国耻”;任何事件一定要升华到道德层面,任何文体一定要遵照刻板的应试作文结构。这些无谓的限制既掩盖了作者的声音,也夺走了作者的真实感受。久而久之,写作仿佛变得更加简单,但作者的声音也会渐渐微弱,感觉会愈发迟钝。 正因为语言和思维之间有这样紧密的联系,当作者用另一门外语作为表达工具时,这过程既改变了语言风格,也解放了思维。之前那个如同堆满旧家具的拥挤阁楼般的大脑,在新的语言里突然变得空旷。没有了可以用来填满稿纸的陈词滥调,作者便需要再一次使用自己的感官去经历,动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加上文化和语言隔阂,需要加倍努力地尝试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这一切往往使写作变成一个使人耳目一新的过程。 用英文遣词造句,我仿佛又回到了小学的作文课堂,战战兢兢地写下每一个句子,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细致去审视每一个用词,毫无顾忌地使用比喻。语言表达的情感也丰富了起来:不再仅限于赞颂或谴责,语言可以用来反思、询问、讽刺、批判,或仅仅描述。这为写作的内容也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好人好事”或“伟人伟事”之外,从学校附近中餐馆古怪的老板,到暑假留学日本时和一位陶艺师傅不期然的谈话,到实习面试时碰到让人啼笑皆非的面试官,素材无处不在。 如同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其他事物,语言障碍为我带来的既有苦也有乐,而这两种感情往往相互交织,难以区分。正是这种感情让我一次又一次在深更半夜坐在图书馆,面对着卡壳的论文,一边咬牙切齿,一边挑灯夜战,用咖啡因作用下的脑细胞推动着光标在文档上缓缓移动。 这时门外没有喧闹声、摇滚乐、篮球声,只有窗外传来麻雀的叫声。一瞥,远处的天空已经蒙蒙亮了。 (原文发表在纽约时报中文网) http://cn.nytimes.com/article/education/2013/03/09/cc09gaoyuxin/ 看纽约时报的版本,排版的效果更好。
193 次阅读|4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9:43 , Processed in 0.048136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