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绝句] 七绝-再读《思与诗缠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4:2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绝-再读《思与诗缠绵》/风中秋叶

一湖浅绿酒谁斟?两对无言乱我心。
千尺深潭春半露,思诗缱绻共缠沉。


散文-思与诗缠绵/风中秋叶

           与她静坐在西湖边上品茶,不知不觉已过午,我轻轻叹了一声:“相见时难别亦难。”她回了一句:“此时无声胜有声。”啊!“此时无声胜有声。”或许她是对的,光阴飞逝,白驹过隙,我很快就要飞了,要飞回远远的花旗国,如今彼此静静相对,把握每一秒,较之嗟叹不是更美么?

           我把沉思融在眼前一湖浅绿,恍在微泛秋光的颤动里捧起一杯清酒,自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她又回了一句:“花不迷人人自迷。”我急追一句:“四顾山光接水光”“道是无情却有情”,我的心颤了一下,马上来句:“多情却似总无情”,她徐徐说出:“君歌且休听我歌”。啊!原来她懂诗!

           懂诗的人和我有缘,我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望着儿时学友,我惊喜交加,不知所以,想起自己回穗刚及月,很快又要飞走了,再会不知何时,感从心底,又叹一句:“即从巴峡下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她闪着水光的眸子,移向远处,良久才轻轻回句:“君问归期未有期”“直把杭州当汴州。”

           我无言了,她竟把古诗词的叠字诗记得如此牢固,运用如此纯熟,没有诗的长期浸淫,绝难做到。我知道她出身书香之家,只是她少时身陷“文革”,其家被“革命洪流”冲击得七零八落,何能安心读词背诗呢?或许我的思疑露在眼神,或者她的聪敏读懂我心。学友缓缓告我:“母亲一生最爱诗词,每在晨昏吟咏古诗名句,我自少跟妈妈学诗,每有闲暇,诗书不离手,读得多了,许多诗句自然刻印心间。文革期间,父母都去了干校,我孤寂时就手捧诗书吟咏,以化解对父母的思念,时间久了,那些诗句大概都融进细胞了。”

           她又说:“诗词的修辞有叠字法,如杜甫《登高》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滚滚’,是连字叠;白居易的《琵琶行》则既有连字叠的‘枫叶荻花秋瑟瑟’;也有隔字叠:‘大珠小珠落玉盘’;还有杜牧名篇《泊秦淮》里的‘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笼’……”

            她素不多言,更不喜表露,和我交往多年,从无露出半点诗词国学,今日潭深千尺微露一点,把听者惊呆了。我笑言:“桃花仙人种桃树”“山外青山楼外楼”她亦微微一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日渐西沉,无由蹉跎,我与她握别,彼此无言,只任思与诗在风里缠绵……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10 收起 理由
山菊 + 10 谢谢!有你,爱坛更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9 05:31
  • 签到天数: 195 天

    [LV.7]分神

    沙发
    发表于 2014-3-3 07:15:06 | 只看该作者
    赫,秋叶老师是不是在感叹在错的时间碰见对的人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02:43:26 | 只看该作者
    山菊 发表于 2014-3-3 07:15
    赫,秋叶老师是不是在感叹在错的时间碰见对的人呀

    呵呵,回山菊老师,我这《思与诗缠绵》的故事都是子虚乌有的,秋叶写这个目的是想记述自己学习叠字诗的一些感觉,中华诗词论坛有网友觉得好玩,用我此作内的文字写了首七绝,我觉得很有趣也兴致勃勃地回了一首七绝,一时有致贴到这里也是助兴爱坛而已。秋叶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一个这样懂诗的学友呢。不过,真希望有,呵呵……

    点评

    哦~~~小说体:)  发表于 2014-3-6 05:46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31 01:21 , Processed in 0.04099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