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tonyx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也讲60年的大饥荒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6-16 23:34
  • 签到天数: 1277 天

    [LV.10]大乘

    21#
    发表于 2015-4-10 13:23: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冰蚁 于 2015-4-10 00:24 编辑
    如风如雨 发表于 2015-4-9 23:56
    我公公黄河边的人,在解放当年出生的,他十二岁(虚岁的话是61年,周岁的话是62年)时,他奶奶带着他 ...


    这个是有文件的。

    一九五九年三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的紧急通知》。盲流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文件的具体实施尺度各地不太一样。而且即使严管,也不可能100%管死。所以你的例子无法作为反证。

    点评

    老人带孩子本身就不正常,灾难来了,最应该精壮带孩子。  发表于 2015-4-10 20:01
    不过逃荒一般是老人带孩子居多吧,他们不算劳动力的吧  发表于 2015-4-10 13:44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3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3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5 天前
  • 签到天数: 1943 天

    [LV.Master]无

    22#
    发表于 2015-4-10 13:27:59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5-4-10 11:57
    我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允许逃荒,对这个问题也没有过兴趣,没做过调查。我父母这一辈在重 ...

    有没有不许逃荒的规定不知道,逃荒的人是大把。
    不然《牧马人》哪来的?
    现实版的是俺舅妈,从四川逃荒到青海,跟右倾份子俺舅结了婚,后来一起回湖南。

    点评

    没有规定逃的人更多。  发表于 2015-4-10 13:31
  • TA的每日心情

    2024-5-10 11:43
  • 签到天数: 781 天

    [LV.10]大乘

    23#
    发表于 2015-4-10 13:39:07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5-4-10 13:23
    这个是有文件的。

    一九五九年三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的紧急通知 ...

    第一次听说这个文件

    看来执行不执行确实要看当地的官员有无良心了,在鲁西,这个规定应该是被忽略的

    点评

    当时对中央的错误决定执行不力的地方,老百姓要好过一些。  发表于 2015-4-12 21:11
  • TA的每日心情

    2020-11-20 06:24
  • 签到天数: 1618 天

    [LV.Master]无

    24#
    发表于 2015-4-10 13:45:49 | 只看该作者
    常挨揍 发表于 2015-4-10 13:27
    有没有不许逃荒的规定不知道,逃荒的人是大把。
    不然《牧马人》哪来的?
    现实版的是俺舅妈,从四川逃荒到 ...

    那个时候东北和内蒙生活容易,从河南四川来了不少逃难的。我老婆的姑姑就是从河南逃到黑龙江,扎根下来的。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5 天前
  • 签到天数: 1943 天

    [LV.Master]无

    25#
    发表于 2015-4-10 13:50:14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5-4-10 13:23
    这个是有文件的。

    一九五九年三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的紧急通知 ...

    这个时间点不太对。
    没细了解,感觉这个文件应该是应对大跃进期间城市人口剧增的。有说法是城市职工从57年底的3101万增长到58年底的5194万。
    后来61年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精减职工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26#
    发表于 2015-4-10 14:11:54 | 只看该作者
    瓦片儿匠 发表于 2015-4-9 20:33
    相比较各位,我家父母都是四川农村的,这个比较有发言权
    我妈最小,55年出生,9个孩子,最后只剩下3个,外 ...

    解放前你父母那个地区孩子的存活率大概是怎样呢?

    点评

    油菜: 5.0
    解放前遇到饥荒应该也是差球不多,不过不得像李井泉一样不许外出要饭。  发表于 2015-4-12 21:13
    油菜: 5
    问的妙  发表于 2015-4-10 14:35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27#
    发表于 2015-4-10 14:15:26 | 只看该作者
    酒杯里的忧郁 发表于 2015-4-9 23:25
    在副食短缺的情况下,只靠定量的粮食很难吃饱。去年我住医院,每天必须要吃低油低脂少盐的“营养餐”,开 ...

    我早上最多也就是一个馒头一碗麦片,我的经验是多吃菜把胃骗过去,现在饭量基本是以前的三分之一。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28#
    发表于 2015-4-10 14:16:27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5-4-9 23:56
    那叫指标27斤,实际上到严重紧缺的时候根本没有。60年,我爸那会儿在上海念书,不过稀粥度日。这还是在上 ...

    27斤是原粮的重量,去了壳要少不少。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29#
    发表于 2015-4-10 14:22:25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5-4-10 11:51
    看了一眼,不好说什么。我母亲家族是泸州人,在当地有无数分支,有不少支也是农民了。它说泸州府死亡人数 ...

    对于没有经历过的,数字永远是数字。纠结过去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今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4 收起 理由
    pkhelen + 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30#
    发表于 2015-4-10 14:25:14 | 只看该作者
    tonyxu 发表于 2015-4-10 13:20
    我小时候,经常见到一伙一伙的山东要饭花子,河南要饭花子,安徽要饭花子,四川要饭花子。

    那时候是80年 ...

    我见过最多的就是河南的,河南里的又大多号称是兰考的。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2 22:44
  • 签到天数: 16 天

    [LV.4]金丹

    31#
    发表于 2015-4-10 14:33:51 | 只看该作者
    冰蚁 发表于 2015-4-10 13:23
    这个是有文件的。

    一九五九年三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了《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的紧急通知 ...

    还有个事,当年很多香港附近的农民都逃亡香港,有许多被边境的哨兵击毙,我记得是有不少照片的。偷渡成功的则留在香港。他们中很多人成了今天的“港灿”。我问了几个香港老人,他们都记得60年代给内地的亲友邮寄粮油副食的经历,其中有人当时很年幼不理解,“粮食不是从乡下来的吗,为什么我们把它们寄回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3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3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1-8-3 07:02
  • 签到天数: 515 天

    [LV.9]渡劫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4:54:28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5-4-10 14:11
    解放前你父母那个地区孩子的存活率大概是怎样呢?

    就算解放后十年内,农村地区的儿童成活率都是很低的。村落附近的山谷里,隔不多天就会升起一缕青烟,那就是谁家孩子夭折了,抱一捆柴草火化了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33#
    发表于 2015-4-10 15:00:56 | 只看该作者
    tonyxu 发表于 2015-4-9 22:54
    就算解放后十年内,农村地区的儿童成活率都是很低的。村落附近的山谷里,隔不多天就会升起一缕青烟,那就 ...

    我就是觉得单独说那几年有几个孩子夭折不是很说明问题,要有个对比才知道。如果那个地区是比较富裕的,有可能孩子存活率高,那就确实是饿死的。但如果是不太富裕的地区,本来孩子就很容易夭折,就不大好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2-16 14:50
  • 签到天数: 818 天

    [LV.10]大乘

    34#
    发表于 2015-4-10 15:03:47 | 只看该作者
    包子 发表于 2015-4-9 22:22
    对于没有经历过的,数字永远是数字。纠结过去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今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

    没纠结,这不是大家聊聊自己打父母那里知道的“历史”嘛。交流交流总是没坏处的。

    点评

    因为太苦了,我编辑掉换成了另外的,就这样也被举报,说我是攻击中国人,我明明在说对日本人的复仇态度。这帮人真是有告密的习性。  发表于 2015-4-12 17:36
    很惨的,如果聊这个我会暴粗口,仇恨会被记起,之前回你帖中说过一些很苦的事,家里被饿死过很多人的才会有那种感受,事不关已,以及那些给大跃进洗地的人是不会管这些的,这些人的心肠毒的不可理喻,否认这事是罪恶   发表于 2015-4-12 17:34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1-23 20:2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35#
    发表于 2015-4-10 15:5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瓦片儿匠 于 2015-4-10 15:59 编辑
    雪个 发表于 2015-4-10 14:11
    解放前你父母那个地区孩子的存活率大概是怎样呢?


    抱歉这个问题我没做过研究
    不过太傅您这么问真是太冷血了,我必须要投个鸡蛋

    点评

    抱歉  发表于 2015-4-11 05:08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5-4-10 16:4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5-4-10 16:45 编辑
    瓦片儿匠 发表于 2015-4-10 12:33
    相比较各位,我家父母都是四川农村的,这个比较有发言权
    我妈最小,55年出生,9个孩子,最后只剩下3个,外 ...


    我是重庆的。

    我妈妈告诉我当时家中有两个老人走了, 一个是她的外婆,一个是她的爷爷。

    她说不是饿死的。是病死的。

    我问神马病?

    她说其实还是因为没吃的。

    老人本来抵抗力就不高,而且两位坚持尽量把食品留给家中的小孩子,然后就病了,都是“困难时期”中走的。

    我爸爸是江南的鱼米之乡浙江海宁袁花镇人士。

    当时他在嘉兴住读高中。

    他的记忆是我的奶奶(他妈妈)从家里寄给他吃的,但他不好意思在同学面前吃因为大家都吃不饱,就晚上一个人在被窝里偷偷地吃,深怕吃出声音来。

    他是45年出生的,“困难时期”正是他长身体的时候,结果他那几年青春期都没有长高,到是他18岁了,突然冒出来了一大截,因为那时候开始有吃的了。他居然长了180的个头,是他兄弟中最高的一个。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6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6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5-4-10 16:5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5-4-10 16:54 编辑
    楚天 发表于 2015-4-10 11:35
    对死亡数字的辩论已经几十年了。作为普通人,我不是很关心准确数字,即便关心了也还是搞不清。我觉得那个 ...


    辩论(注意我说的是辩论不是讨论)死亡数字让我联想到那些辩论南京到底有没有死30万的日本人。

    现在,我也知道了人性还真是那里都一样的,为了自己的立场。。。

    还真让斯大林说对了,一个人的死是悲剧,一百万人的死不过是统计数字。

    点评

    给力: 5.0
    某些人的理论真新鲜,外人杀不得,自己人能杀得,点评没有办法回复是个问题。  发表于 2015-4-14 17:48
    还是不一样,日本人毕竟是外人  发表于 2015-4-12 21:15
    给力: 5
    没错,同样想起来日本人辩论南京到底有没有死30万。  发表于 2015-4-10 22:0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6-6 15:54
  • 签到天数: 151 天

    [LV.7]分神

    38#
    发表于 2015-4-10 16:54:26 | 只看该作者
    雪个 发表于 2015-4-10 14:11
    解放前你父母那个地区孩子的存活率大概是怎样呢?

    这是比烂的趋势呀。要是跟解放前都一模一样了,还有什么脸叫解放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5-4-10 17:03: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蜢 于 2015-4-10 17:05 编辑
    包子 发表于 2015-4-10 14:22
    对于没有经历过的,数字永远是数字。纠结过去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今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


    这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自己家人的痛和别人的痛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为神马中国人为南京大屠杀感到的痛, 他人不会理解,西方人只会问为神马这么久的事情还没放下。

    而犹太人在二战中经历的大屠杀,亚美尼亚人在奥斯曼帝国末期受到的种族屠杀,其他族群同样是无法感受到他们那种深刻的伤痛的。

    点评

    二郎神, 其实四川人真正恨的是李井泉。其它地方没有那么左的,情况好得多。  发表于 2015-4-12 21:17
    家里饿死人的都会恨那个老毕嘴里的那个"老xy的"  发表于 2015-4-10 23:41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收起 理由
    煮酒正熟 + 6
    农民家的狗 + 4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5-4-10 18:55:10 | 只看该作者
    常挨揍 发表于 2015-4-10 13:50
    这个时间点不太对。
    没细了解,感觉这个文件应该是应对大跃进期间城市人口剧增的。有说法是城市职工从57 ...

    六一年是“不在城里吃闲饭”吧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 03:14 , Processed in 0.03887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