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逸云三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闻人笑谭(第二辑,11—20)(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55:59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1-27 09:10 ; z/ y$ f  M, L* R. A
张学良在卫队旅好像是从营长开始干的,不过虽然只是营长,团长倒要向他请示,不清楚到底他起家是营长还是 ...
+ K' C; P/ k# B( }
对,入卫队先是营长,- n( F# a( ~0 x
文中其实已经说了:开初老张可并不愿儿子去讲武堂的,人家指着办学堂提高部队素质,怕儿子去出洋相。不过到底是武人,想想,最终还是同意他去了,并先预支了一个卫队营长的头衔。; Z5 p& k: M: N- J
  @# X+ J1 l/ [2 }% d
团长是在校时升的,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82#
    发表于 2012-1-29 17:55:13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1-29 11:55 ( h, K; |7 ]/ ^0 `5 H" b0 O
    对,入卫队先是营长,
    * _/ V5 T  d- _# p! ?( k. t/ G文中其实已经说了:开初老张可并不愿儿子去讲武堂的,人家指着办学堂提高部队素质 ...
    + @) a% |' r! v  z# J6 X, G
    起板营长,还不到县团级呐。老张不愿混小子坍台,倒是知子莫如父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83#
    发表于 2012-1-29 20:14:39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2-1-29 04:55
    " w* b2 M: _8 e* u$ C3 ]! Z  I起板营长,还不到县团级呐。老张不愿混小子坍台,倒是知子莫如父呢。

    6 f5 u; X7 o+ H4 }  ?7 l3 V哪儿呀,那是上军校时候预定的,还没毕业就成团长了,一般人军校出来是排长起步。! a" F  q7 e! A% w6 h3 g
    / T* Q: O# I2 T: t9 Q  W) ^
    这点还是常凯申做的好一些,小蒋二号到胡宗仁部队做排长,后面跟了一个连的保卫,当然不是老蒋授意的。

    点评

    那当然了,天朝上国,总不能跟个省委书记去比吧  发表于 2012-1-29 22:47
    偶么说嘛,其实是和金三儿比...  发表于 2012-1-29 21: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
    发表于 2012-1-30 12:30:25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1-29 11:51
    7 I% j/ H- N& u/ a/ Z那个碑是不是孙中山设大本营于桂林时期建的?

    : O% G4 N. r! T1 T. V3 B很久没有去仔细看那块碑了,印象当中应该是国民政府时期建起来的,似乎都是民国要人的题字。孙中山在桂林设大本营的地方是靖江王府,古建筑犹在。但是除若干改开后树立的若干纪念碑外,大炮所余一切痕迹荡然无存。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00:24:25 | 只看该作者
    二十、低碳宣传法
    ! l) M9 [: E! v. R" }- p2 X. S1 p9 j# u6 V
    北伐战争期间,朱德朱老总在南昌办军官教育团,最后举了八一战旗的事,想来多数人都是知道的了。朱德入江西军中,本来就是受共产党所派,当然是唯党命是听,但是军人嘛,在部队里总有个上下级关系,朱德当时在军中的上司,是他的老同学朱培德。
    4 ?& N: Q5 D* w7 e6 y! f6 I
    . W2 |; H; P  M1 e! U朱德与朱培德,是云南讲武堂的同班同学,两个人在校表现都很好,被称为模范二朱;遇有贵宾到校参观,老师往往叫他们两个出列领操,为学校争面子;毕业后两个人在滇军中一步一个脚印,发展顺利。到云南发动反袁战争前夕,朱德晋升为滇军第十团团长,朱培德则为第十四团的营长。护国军出动,朱德随蔡锷的第一军攻入四川;朱培德随李烈钧的第二军经广西攻入广东,从此两人天各一方;护国战争结束后,护国第一军被改编为滇军第六师和第七师,留驻四川;护国第二军则在广东被改编为滇军第三师和第四师;模范二朱因为在护国战争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分别在第七师与第四师晋升为旅长。
    5 i' u1 [3 r& B! J' a6 p$ T: d; a5 P6 o
    朱德所在的旅川滇军,后来一度打回老家去过,掌握了云南省政,可惜昙花一现,不久被卷土重来的唐继尧打败,残部跑到广东发财去了;朱德则脱离部队,远渡重洋成了布尔什维克。朱培德所在的驻粤滇军,则在连番内斗下严重缩水,好在朱培德本人的头衔见长,成了剩余部队的掌门人。等到旅川滇军的残部也到广东轧闹猛的时候,这支驻粤滇军已经只剩下两、三千人了,又不甘心被新来的滇军兄弟们重组了去,只好让出驻粤滇军的老字号。好在中山先生体谅他们的苦衷,又或许是瘦老板包装矮伙计,给了他们一个大本营拱卫军的响亮名头;朱培德便成了殿前太尉了。1 N) |2 Y6 V' A6 I$ L/ h
    : M7 A" }  I' n
    话说新来广东的滇军兄弟们,在孙先生的旗帜下当家作主,好风好水都让他们占去了,连孙先生的好孩子蒋校长想吃一口饱饭,也要看他们脸色;终于把大家都得罪完了,连新来的大哇力士们也看不惯;于是黄埔新军愤举俄国老枪,广东政府下的其他的主、客籍部队,甚至朱培德带着的云南老同志们也一哄而上,将反动的滇桂联军扫进了历史的垃圾箱。. ]: V  j: e/ f6 Z
    3 H& k! E9 ], ]! ?! G
    不过朱培德部过于弱小,在战斗中出不上多少力,滇桂联军的资产都让人家搬走了。好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收容的溃散官兵比本部人马多出几倍,就是大家两手空空,等着朱培德想办法。朱培德没有硬办法,枪让人家背走就是背走的了,要是要不回来的;但大哇力士们正帮着广东政府建军扩军,朱培德便使上水磨功夫,把吃辛吃苦警卫孙先生的故事给大家好好摆一摆。那时候孙先生虽然已经不在了,殿前军的旧帐还是要认的,俄国船来得多了,黄埔军也不便独占,朱培德部终于有了人也有了枪,成了国民革命军原创六个军中的一个;以后在北伐战争中继续壮大,滇军流散在云南省外的老弟兄们纷纷带队来聚,部队从一个军扩大为第五方面军,并获得了江西地盘。朱德便是在这时候到的南昌,当然,他是带着红色使命而来的。  r8 R7 l' @* I8 w( V

    . B# C, S; K7 I+ j7 N5 b1 x朱培德无疑是知道朱德的背景的,但两人既然有旧友谊,朱德在第五方面军的干部当中又有相当的人望,所以朱培德还是很欢迎他来的;更何况这时的五方面军,还要跟武汉方面搞好关系呢。宁汉分裂时,朱培德是偏武汉一些的,但跟南京也不拉破脸皮。之所以偏武汉一些,大概是因为武汉政府正式将江西交给他;南京方面呢,却先是委了他的老上司李烈钧当江西省主席的。省政府在谁手里,那是根本利益问题,所以五方面军不会让步,李烈钧终于混不下去;但朱培德在李烈钧手下有年,一直恭恭敬敬的;所以主持省政府之后,一直按时把省主席的薪水给李烈钧送去;所谓权不能不争,工钱不敢照领。
    1 R7 ]6 L; J3 y. Z- o( S& D3 U$ a( L* P( Q
    其实对共产党方面也是如此。朱德办军官教育团,是想以此扩编为教导师,朱培德是有许诺在先的。只是后来清共的趋势越来越明朗,不但教导师办不起,连教育团也要收回去了,为此两个人是争过一场的,朱德从朱培德办公室出来,就只带上一个卫兵就匆匆走了。五方面军内部的其他中共人员则被遣送,但不绑不打,还要封上一点钱塞大家兜里。
    ) }+ h( y! E( E/ y6 A/ V! C8 b" z7 v; J
    凡此种种,说他圆滑呢,当然是可以的,但底子里是不是比较老实呢?反正朱德在向党内报告时,确实是说这个人一向比较老实的。当然国共两军一样要开打,模范二朱也免不掉对阵,红军时期,朱培德因为一度是清剿军的统帅,红军常常写标语曰:打倒朱培德!朱培德部打来一看,骂我家老大?删贴!?慢来,既然有条件,还是环保一点吧,留住标语,只往中间涂去一个“培”字;红军打回来时,就再把“培”字填回去,大家省去好多事情。: u) n" u! O; N+ N0 Z) C& X

    $ h% _' j* V9 g
    $ x5 W3 L9 [9 t. ~, e2 {5 Q' y3 O# H6 e+ z

    8 Z: e1 O5 u# V' R: B0 {. c5 K: m+ U+ a

    点评

    笑翻。。。 小时候看书上写“军阀朱培德部队”心里还个愣一下,心说你个老总一脸忠厚老实居然也混军阀。。 。 当然后来知道他居然真是混出来的  发表于 2012-2-11 03:53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10 捐资 +1 学识 +2 收起 理由
    禅人 + 5 + 1
    煮酒正熟 + 5 + 1 + 1 谢谢!有你,爱坛更低碳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00:32:20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2-1-29 17:55 * Q5 g8 r7 d0 |5 s) g3 s' b
    起板营长,还不到县团级呐。老张不愿混小子坍台,倒是知子莫如父呢。
    7 c3 w# k$ X& g7 E' U
    老张还是明白儿子几斤几两,但明白不明白都一样,总是要扶他上马的呢,环境使然,有几个人想明白?何况跟当年的军阀二代比,小六子绝不算差的,老头子要是活得长一些,结果兴许不太一样2 g9 Z6 V6 R: F+ Q* n0 V) T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87#
    发表于 2012-2-2 08:42:05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2-1 11:32 : G! u7 K* R, d6 V
    老张还是明白儿子几斤几两,但明白不明白都一样,总是要扶他上马的呢,环境使然,有几个人想明白?何况跟 ...

    # m0 w) K8 x' f8 I" b& P/ z9 v7 I这话对头,就小六子所处的环境,常、阎两位来了也好不了哪里去,本钱差得太远,没得玩,顶多是看谁做婊子的时候牌坊修得更壮观一些而已,相比之下,汉卿是条汉子。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88#
    发表于 2012-2-4 22:54:2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精彩!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08:56:19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2-2 08:42
    2 b! ^& C3 Y! V4 o7 b, z  z这话对头,就小六子所处的环境,常、阎两位来了也好不了哪里去,本钱差得太远,没得玩,顶多是看谁做婊子 ...

    , [" n. i% `6 a3 W# o% f张学良若不是在南京劝说下进关参与内战,关外的祸事小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90#
    发表于 2012-2-8 09:25:20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2-7 19:56
    + s/ W' A5 b  I4 {' E# [张学良若不是在南京劝说下进关参与内战,关外的祸事小点。
    ( g8 u  q0 X$ v6 f
    强不到哪里去,东北军在退回东北以后,军队数量从原来的四十多万下降到二十多万,留下来的都是精锐部分,可是你看看它后来与红军的作战记录,就可以明白其军队的战斗力有多差了。以这样的实力,只要日本人多集中一些军队,九一八还是会发生的,而不管东北军是否抵抗都不会改变结果,区别不过是东北军惨败投降和不战而降而已。$ S4 V3 }3 S/ `1 X
    ) q' c0 B$ ]% a; _
    那么剩下来的办法就是学阎锡山在三个鸡蛋上跳舞,假使没有中东路事件,设法造成苏联和日本在东北的平衡,事情还有希望,中东路事件使得奉系再没有可以凭借的第三方势力,那就只好独立面对日本的压力,于是也就不可挽回了。因此,东北的最后转折点就是中东路事件。
    # @! Y( n5 Q9 @2 `) Q  Q& k& y& ?1 d1 Z6 |, ~! l/ T# L6 S
    假使张作霖不死,事情的发展是否会有不同?我觉得还是和上面说的一样,唯一办法就是周旋于两大强敌之间,尽量维持,仅此而已。一旦两强平衡有变,那还是如何做朝鲜第二的局面,没有其它的出路,原因就是弱国无外交。
    # G6 v* `; I7 H6 f
    - P! S- D3 n$ s: J( U为什么我前面讲小张干得不错了,因为换了老张也顶多是维持,而他能做到东北易帜,这点老张恐怕是做不到的,这样理论上东北就能得到一定的援助。可惜这只是理论,因为那个理论上的援助者实际上是在算计他,中东路事件就是例子,因为那个中央事先答应支援后来又不兑现,整个把小张给坑了。小张后来和中央达成协议,外事争端由中央解决,东北地方当局奉行妥协退让的原则,这就是九一八不抵抗政策的来源。
    , C# ~6 a" N5 ?" |" `( N! X4 S
    $ D  F3 o- M2 L9 I7 _6 y说白了,自身没实力,中央再不是好东西,还能有啥好结果,小张命苦啊。以当时的东北局势,不管换了内地哪家军阀,命运都不过是被日本人轰出来或者做汉奸的选择,没多大区别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发表于 2012-2-20 11:45:01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1-26 01:22
    + q$ N5 x& r/ y, ~十一、右老的条子
    + j% x, F2 P; Y3 R; H% Z于右任,人称右老,乃同盟会元老,辛亥革命中首届民国政府的交通部次长;后来党国取代了 ...
    4 i" J' e9 n3 \7 q
    好,俺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1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3317 天

    [LV.Master]无

    92#
    发表于 2013-1-11 11:10:43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2-2 00:24 * O, V7 H# C& F4 [7 x' D% @
    二十、低碳宣传法; C  m: b& D% A! ?

    ( J+ l, _, V; j( s; A5 U. \北伐战争期间,朱德朱老总在南昌办军官教育团,最后举了八一战旗的事,想来多数人都是知 ...

    5 [6 J/ V. t, c  U3 t. s领教了,我原以为朱培德运气好,在广东顺风顺水,原来也有一劫。不过总体运气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
    发表于 2013-1-12 09:02:34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1-26 01:22
    ; F2 |0 u0 f' _) `- U十一、右老的条子* w$ m0 ~1 [% H' i
    于右任,人称右老,乃同盟会元老,辛亥革命中首届民国政府的交通部次长;后来党国取代了 ...
    9 Q" e6 {) S! F7 O) t( r/ ?
    那个秘书贼拉拉的厉害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发表于 2013-1-12 09:14:42 | 只看该作者
    整半天,没人考虑核心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
    发表于 2019-1-20 21:06:46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2-8 09:25. `0 ]$ ?7 e6 r; ]4 [) S
    强不到哪里去,东北军在退回东北以后,军队数量从原来的四十多万下降到二十多万,留下来的都是精锐部分, ...

    5 ~0 s/ a+ J. p  H" O* M这个,我觉得还是有些商量的。不是没个干掉亲姑夫的都能当三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96#
    发表于 2019-1-20 21:24:41 | 只看该作者
    alan123 发表于 2019-1-20 08:06
    & v9 h4 T7 l7 V0 p" s这个,我觉得还是有些商量的。不是没个干掉亲姑夫的都能当三胖子。

      F5 f7 o4 }: o9 m三胖是因为中俄都没有打他的主意,否则他也一样没辙。
    0 _6 v9 E1 p8 f3 F# N" ]. e( M
    ' a/ w, U' \- `5 E. J小张的问题在于东北一直就是日本人的目标,只不过因为日本人各个派系对东北的优先级以及策略有不同才能维持那么长时间。一旦日本人决定动手,以当时国内各个军阀的实力,换了谁都不会有区别的。- Q/ }% n# F6 K! |

    0 q3 s  R* R) N  l这个区别是决定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5-3 12:57
  • 签到天数: 1085 天

    [LV.10]大乘

    97#
    发表于 2019-1-21 22:04:10 | 只看该作者
    魔术师 发表于 2011-11-27 13:37
    * P0 G; F  d( q5 Z3 f3 E不可随处小便……小处不可随便,哈哈,高啊!
    ' B% T  q' P0 s% r2 D( v

    , I8 ~1 J- X/ d- _/ j/ P以前传说是他见有一处老被人小便,他写了张条子贴上被人揭走重裱。( Q2 u' n0 I0 E7 }' w
    不过这个传说有个漏洞,无落款的条幅不值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发表于 2019-1-31 20:35:40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1-26 01:22! m/ c, n) q- G/ b+ D6 I; F
    十一、右老的条子
    . a3 ^+ r- o+ H于右任,人称右老,乃同盟会元老,辛亥革命中首届民国政府的交通部次长;后来党国取代了 ...

    ; q7 s+ Q6 S8 \8 K! t我看过的是,于在一处二楼办公,一楼是工作人员,彼处无厕所,所以楼下犄角旮旯之处常见黄白之物,于久不耐,终于手书“此处不可小便”,贴于墙上。有心人见之如获至宝,夜半揭之回家,重新裁剪装裱,“小处不可随便”云,每得意示人。

    点评

    涨姿势: 5.0
    涨姿势: 5
      发表于 2019-2-1 0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3 15:38 , Processed in 0.04510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