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source/plugin/dsu_paulsign/img/emot/kx.gif) | 开心 2022-8-10 16:37 |
---|
签到天数: 1067 天 [LV.10]大乘
|
我觉得莱特湾的事情哈尔西是要负很大责任的,毕竟他是现场最高指挥官,被授予指挥整个战役的权力,自然必须为战役的结果负责。说到底他就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比较恶劣的是他在回忆录中还把大量责任推给了金凯德。事实上战斗后期或结束后他是意识自己指挥使有问题的,要不他不会在次年1月见到金时主动做自我检讨。之所以没人追究主要是莱特湾打赢了,栗田健男在最后时刻缩卵了。而这部分的功劳要算给那些英勇的护航航母以及保护这些航母的驱逐舰,他们英勇的牺牲成为压垮栗田的重要砝码。而这些英勇的轻型舰艇可能还造就了尼米兹那封出名的电报。在E.B。波特些的《尼米兹》传记中,那封电报是这么出炉的:(节选整理如下); c9 L' P- Q3 b% G
# H% d2 t3 ?. R
尼米兹....了解哈尔西,深信哈尔西那天早晨组建了那支部队(34特混编队),现在正随队开到航空母舰大队前面去同被米彻尔的舰载机打剩个敌军残余舰只,打一场老式海战。, w4 L4 a. }" d: n( t
2 h+ r8 S, ^4 u: ?- b% P奥斯汀...建议:“将军,你可否就问哈尔西一个简单的问题:第34特混舰队现在何处?”) J J; J. k0 R. l4 ~
尼米兹想了一想,然后说“好,这是个好主意。你去起草电报吧。”! s" Z3 v7 q/ r. l/ n
奥斯汀认为这只是一个中间简单的询问,而尼米兹却把它当作一种暗示......第34特混舰队应该在何处,它是不是最好尽快赶到那里去?“他认为哈尔西肯定能领会其中含意。现在尼米兹认为,这是一个特殊情况,他有理由干预现场指挥官了(这是尼米兹有数的几次干预现场指挥的情况之一)
7 K0 L1 h% B+ ^! t; G
, T! s! N9 N( C5 T2 d S起草电报的过程很有意思,首先是奥斯汀口述给文书,文书从上司口述的语气中觉察到一种强调的语气,认为应该在电报中强调“在何处”,于是就是在“在何处”添加了“[重复]在何处”,然后把电报拿到杰克.雷德曼主管的报务部门,交给值班少尉。到目前为止一切正常,值班少尉负责发报准备,准备工作包括修订电报中的呼号以及在报文的前头和末尾添加附加语用来掩护加密后的电报抬头和落款。
) A# e/ F6 |, \; g9 w4 M
4 C0 c* |4 W" [2 C1 f* g电报中的附加语有具体的规定,不能使用常用语或引文,必须使用两个连续的辅音字母和正文隔开,免得译电时被当作电文的一部分。$ ^1 _, T6 |9 n+ w7 g
2 C- y1 E( l% o* q7 t9 f5 W
这份电报前面的附加语比较平常,用的是一句没什么意义的话“火鸡快步走到水里去”,后面的附加语就比较奇妙了。
7 g0 ^0 j; z S0 E
0 _: m$ [3 N% I" c& l当天10月25日是历史上“巴拉克拉瓦之战”的纪念日,该战以轻步兵旅壮烈的激战而驰名(好吧,这些我都不知道),诗人坦尼森(这是谁?)曾写道:
: @7 q. a/ G6 a2 o* z- R, o他们的荣誉怎能消失?
4 `' S. r2 D& |啊,他们的冲杀多么猛烈!
+ f# |; q2 u6 x 全世界都为之惊诧!
, ~4 G5 t: _% k" m) R.....4 Y# d8 m8 G9 l
也许那位不知名的少尉在那天早上突然具备了文学青年的气质,把上面的轻步兵旅和莱特湾向日本战列舰冲击的驱逐舰联系了起来。这位少尉在后来被训斥的时候说“哪句诗当时突然出现在我脑子里”。。。。& D2 W v# W( n' |9 M
于是“全世界都为之惊诧”就被作为添加语附在电报正文后面。
& T1 {" b# ~" k( d0 t' x, |; W0 v- j: l/ Z# E
3 q( T3 A/ J# t
而哈尔西自己的办事章程则为这次电报事件打开最后的绿灯。他要求那些要他亲收的紧急电报不必誊写在电报纸上就立即把原稿送到司令台来。当“新泽西”号通信部分吧尼米兹这份来电译出来后,一名文书从密码机上吧纸条撕下来给伯顿.戈尔茨坦少尉,少尉看了一眼,认为应该马上送给哈尔西。他照例把电报前头的附加语去掉。但末尾的添加语却使他有些为难。虽然有两个辅音隔开,但是看起来非常象是电报的一部分。少尉拿着电报请示他的上级查尔斯.福克斯上尉。福克斯指示他连同添加语一起上送,说司令办公室的联络官可以告诉司令:最后一句可能是添加语。
) U5 D9 p* K) [4 M& s: o8 [电报就这样东上去了,联络官打开一看 ,是第3舰队司令亲收的电报,马上就送给了哈尔西。电报上写着:) ] B% w3 b t0 y0 {
发:太平洋舰队总司令
4 O5 \9 n4 S! o) A' E& d收:第三舰队司令
& b" y7 {( K. M# Q6 [" }9 [抄送:美国舰队司令,第77特混舰队司令
* J( S0 z, k! _+ d& T5 T, @8 ~
第34特混舰队在何处[重复]在何处RR全世界都为之惊诧。
# O: k6 y1 ~3 V) y# P
. y& ]( e& Z# N5 }哈尔西不习惯看附加语,把最后RR后面一句话也看成是电报的一部分。于是他当时骂了许多”事后都不好意思回忆的话“1 w( r- D9 Q$ [5 W
- `& M. O, z, @9 R1 m# f y这能怪谁呢?电报发出后为什么所有经手人包括哈尔西自己都会觉得那段添加语是电报中的一部分。而且在大部分人物传记和小说里大家都有意无意地把本来毫不相关的附加语拿来讨论呢。这正好说明了许多人都认为(包括哈尔西自己)莱特湾34特混舰队的战术有很大的问题。
1 }8 Z. Z7 ]$ d: d+ i9 d1 |# ~
+ o, I; S0 g( b3 q6 G哈尔西后来曾经很隐晦地提到如果莱特湾由斯普鲁恩斯来打,而菲律宾海战由他来打结果都会更好。他的认错也就到此为止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