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0-12-17 18:50 编辑
* I$ \, `% B' k, i% ^6 r+ u
% N' i1 e, F9 H3 {$ S3 k12月16日,西方主要媒体纷纷报道:德国政府批准了华为在德国有条件准入,法案已交国会批准。德国国会拒绝批准的概率总是有的,但德国政府没有一点把握的话,是不会把这样重大的法案提交国会的。西方没有哪国政府会明知法案会大概率拒批而提交法案的。# i$ e9 y* p+ q0 w5 v: P
# V* n" F" V! D/ H; i! p具体条件还没有完全公布,但主要的有:
6 @$ L6 I- P8 v/ [3 |+ S1、 德国政府将要求权威机构独立审查华为的安全性
2 _5 C( [6 Z! \% Q2 E2、 如果在后续使用中发现华为产品不安全,德国政府有权索赔
# }" f- n( h. Q c l0 x3、 这些条件不单独针对华为,所有在德国的5G供应商都要满足这样的条件! Q+ e: S) @2 S
% H: A0 }% M3 V, U
华为的反应还不知道,但这貌似很高的条件其实正中华为的下怀。华为早就主张独立审核以证实安全性了,在英国就是这么做的,只是英国在最后一刻还是滑到美国一边去了。只要自己无鬼,独立审核无安全漏洞,华为是不怕索赔的。对所有5G供应商一视同仁,这更加符合华为的利益,爱立信、诺基亚要进入德国市场,那就一起承担安全审查的负担,而不是歧视性地只审查华为。$ @ t9 N7 _4 H
2 u" O0 D+ s! |2 R4 s
如果德国国会批准,这对华为是极大的利好。这不光扭转了几年来的强劲逆风,还打开了欧美以外市场的大门。6 k' V! C$ m, C% r: k" j
" q2 P% T7 U5 L1 a0 Y
美国以通信安全为名打压华为,其实是要阻止中国进入高科技市场,这一点欧洲国家也都清楚。但美国的压力也确实难以抵挡。英国在扭捏了好多年之后,最终倒向美国,很大的原因是脱欧。在脱欧之后,英国比任何时候都急需与美国的缔结自由贸易协议,禁止华为是投名状,但美国最终还是没有给英国自由贸易协议。特朗普跟谁自由贸易都不喜欢,英国也不例外。拜登的态度还不明朗,但他的爱尔兰后裔背景使得在脱欧僵持中的英国后背发凉,如果南北爱尔兰在脱欧后恢复硬边界,很难想象美国会同意美英自由贸易协议,爱尔兰后裔在美国的政治影响可能比犹太人还大,而海外爱尔兰后裔支持北爱尔兰归属爱尔兰几乎是义不容辞的,就好比海外犹太人支持耶路撒冷归属以色列一样。英国在华为问题上可能鸡飞蛋打,把美国和中国都得罪了,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H/ v( v$ L, v
8 @- i" m' s5 l2 V
法国已经明确不禁止华为了,但也不赞成继续使用华为。这为重新开门留下很大的余地。有了德国的先例,可以预期法国会效法跟进,在欧洲主要事务上法德一致,这是戴高乐之后的法国的一贯国策。0 s8 ]/ {2 V) T
$ u6 D# z8 i; ~* T
其他还在观望的欧洲国家也有望跟进。有了德国这把大伞,就不怕来自美国的大风了。/ F7 a5 h$ p: z# Q
: P0 R0 d# f: a. q8 ~+ S
亚非拉其他国家也是一样。一方面,华为价廉物美,要搭5G快车只有华为;另一方面,他们对承受美国压力的能力更低;同样希望有大国遮风挡雨。
- [7 f$ P/ V* G* L/ Q
# n& Q) z2 X% z; X6 @5 O这对已经禁止华为的日本、澳大利亚、波兰等国是很大的压力。5G是工业4.0的必由之路,多快好省地抢先建成5G至关重要。离开华为也可能建成5G,但成本就要高很多,这对吃紧的各国疫后财政是很大的负担,但不抓住5G,可能错失未来发展的机会。
" v1 ?; K* J8 e. u( J- @
% |/ c9 o& L& [; j A6 y尽管有美国的封锁,2020年是5G元年,80%的5G用户在中国。这样的基数也是华为5G进一步迭代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诺基亚、爱立信尽管有西方政治加持,但始终打不破华为的碾压。
: \4 ^6 O% n# h* k$ e% Z/ T/ r; _% X' x) O1 s. \: N
美国始终无法给出任何华为安全漏洞或者中国政府幕后操控的证据,只会说,现代电路和程序的复杂性使得安全审核已经没有意义,漏洞可以“大隐于市”,就是在眼前,不到爆发,还是看不到。对中国的不信任使得这种隐形威胁高到不可接受。
# I4 n: o2 _( w3 h. w5 X
) W r& q0 F0 T1 ~这种有罪推断要是被接受,那遭殃的不只是华为,只要有人想作对,绝大部份欧美公司都会落入无法自证清白的酱缸。现代工业产品很少不包括某种芯片或者不公开化合物。比如说,德国汽车都有汽车电子系统,不光控制发动机、底盘,还能接受远程控制,比如在特定情况下,可远程锁定汽车位置,或者强制发动机熄火,以协助警察行动。车内麦克是用于无手持通话的,要开通窃听是现成的。从有罪推定出发,如果德国可以用有罪推定禁止华为,中国也可以用同样的有罪推定禁止德国汽车,这是德国不能承受的。- d- I2 ~$ L# c1 f4 z, Q
# c8 w' B- |4 K/ d
事实上,西方已经注意到中国在以其人之身还治其人之道了,中国对澳大利亚的事实经济制裁就有“美国风格”的影子,尽管中国还是更加隐晦,没有美国那么霸道。德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德国出口高度依赖中国,澳大利亚的先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7 Q* u7 Q+ U8 `/ Y% Z
. W* _& c8 d$ S" F4 x1 u7 _8 f
当然,德国的新法案也是留了后门的:“在抵触德国公共利益和安全利益的情况下,德国政府有权拒绝准入。”换句话说,要是解放军打到易北河了,或者德国人在中国被大批关进集中营了,尽管华为在技术上是安全的,德国还是可以拒绝华为准入。没毛病。
7 v- y; {; v J- `3 l, m8 {+ M* @- x6 i6 L) m4 S
拜登上台后,华为问题的走向还有待观察,关键之一在于中国ICT工业“去美国化”的进展,关键之二在于中国ICT在海外市场的进展,当然还有拜登对美中大势和美中关系走向的定位。德国决定可能对美国都有压力。华为可能能小小地松一口气。' ^- t5 G3 Q7 ~) {' Z%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