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没用的。在大局不利时撤退、重组防线是比死顶甚至机动进攻更难的战役行动:
k) M' t9 r, c8 c, t$ N3 ]1、这要求不能在撤退过程中造成漏洞,被对方穿插,或者撤退部队的行动冲乱自己的防御体系
0 s4 a& o! A1 I4 q2、动态中的防御体系需要稳定的时间,在对手压力下很难有这个时间
, T, ~: v+ u. H3、最重要的是对部队的绝对控制能力,不至于从有组织的撤退变成大溃败6 q3 g; `# H2 \+ J: _8 z
5 L1 ~, b& B5 n( r i: U0 p+ E5 C. o
希特勒在各个战场都明令死守,不准撤退,这一方面有政治考量,在军事上也是这样的考虑。# I2 u, r& B& _+ \. A2 E/ R
% z) e: f# w; i) g大局不利而处于守势的时候,成建制、有组织地脱离接触、转移机动是难度非常高的,历史上没有多少人成功地做到。国军当年的指挥控制水平做不到。' Z, H& Y y4 Q0 H5 K
% h" U' X+ J& R+ C% I
即使勉强做到了,也难防共军从长江上游突破,迂回攻击。. S% u& H- S: @/ S
3 p! V% Y& I5 N3 A; _, m9 k内战打的是政治。当时国共大势决定了国军的基本败势。在对方军事压力下的政治改革更难,可能国民党连基本盘都要保不住了。国民党的改革是逃到台湾后才展开的,正是因为共产党的军事压力事实上消失了,国民党有条件政治改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