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世界大战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世界大战

相关日志

分享 三三制正典(二)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制
gordon 2017-5-26 07:23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 “ 师 ” 。 一般而言,一个能独立遂行战斗行动的军事组织至少需要一下五个部分: ( 1 )指挥官与所属参谋团队; ( 2 )指挥官直属的、用于指挥控制的辅助部队,如侦查、情报、通讯单位等; ( 3 )战斗部队,如步兵、骑兵、装甲兵; ( 4 )战斗支援部队,如炮兵、工兵; ( 5 )勤务支援单位,如辎重、补给、运输、行政、医疗等。 在一次大战之前,能同时具有这五大组成部分、独立执行作战任务的最小单位就是师,比师小的旅级和团级单位至少会缺乏一至两项,在战斗时不得不依赖师的支援。因此,师级单位、尤其是步兵师的建设是当时各国军事建制研究的重中之重,那么,到底什么师最符合未来战争的需要?这才有了师建制的 “ 方块与三角之争 ” 那么什么是 “ 方块师 ” ( square division )和 “ 三角师 ” ( triangular division )呢? 方块师,就是师下辖 2 个旅,每旅下辖 2 各团,每团下辖 3 个营,全师含 12 个步兵营。德国、法国于 1914-1915 年间就采用这种步兵师形态,美国远征军 1918 年制师也是如此。 比较奇葩的是俄国陆军,俄军方块师是正常的两旅四团,加不正常的 每团四营 ,全师含 16 个营,也算是一种有趣的 “ 四四制 ” 。 穷国保加利亚的方块师则另辟蹊径,体现为两旅四团 8 个步兵营, 每个团只有 2 个营 ,真是典型的 “ 穷人编制 ” 。 ******************************************************************* 三角师则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如美国陆军 1917 年制步兵师,步兵师 —— 步兵旅 *3—— 步兵团 *9—— 步兵营 *27 ,全师含 27 个步兵营。罗马尼亚与之类似,步兵师 —— 一线旅 *2+ 后备旅 *1—— 步兵团 *6—— 步兵营 *18 ,全师含 12 个一线营与 6 个后备营。 注:二旅三团制,比二旅四团制好指挥。 第二种如希腊与奥斯曼土耳其的步兵师,师直辖 3 团,每团 3 营,全师含 9 个营。 比较诡异的是英国、比利时与塞尔维亚: 英国步兵师可以看做三角师的变种,步兵师 —— 步兵旅 *3—— 步兵营 *12 ,每旅直辖 4 个步兵营, 团只是行政单位而非作战单位 ,并不记入编制系统。 塞尔维亚师属于方块师的变种,与英国无团类似,塞国步兵师无旅,师直辖 4 个步兵团,每团 4 个步兵营。 比利时则最为有趣,每师 3 个混成旅,每旅 2 个步兵团及 1 个炮兵营,每团下辖 3 个步兵营,全师含 18 个步兵营与 3 个炮兵营。 注:现在都看出来了,就塞尔维亚这个编制 最差劲,除非它是 3+1 ******************************************************************* 那么,是什么让英法德等欧陆大国开始调整编制,齐刷刷的转向三角呢?那就是猛烈的 —— 伤亡 空前迅速的伤亡是交战国调整编制的第一驱动力。 战争初期,各交战国步兵师都相当庞大,一个标准的英国步兵师( 1914-1915 )员额为 18179 ,法国( 1914 )为 15870 ,德国( 1914-1915 )为 17000 ,而 “ 装备不够人来凑 ” 的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甚至达到每师 27000 (一线师)和 24000 的夸张地步。 好景不长,随着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为原来庞大的步兵师补充人员和装备越来越困难,面对这种情况,要么坐视师级单位严重缺编,让一堆残废师待在战场;要么主动缩减编制,适应人员不足的现状。 处于两线作战窘境的德国最先行动起来,德军于 1915 年 3 月起将新组建的 20 个师改为 “ 步兵师 —— 步兵团 *3—— 步兵营 *9” 的三角师编制, 废弃步兵旅 ,并逐步推广全军;在防御中蒙受空前伤亡的法军也在 1916 年末效仿德国 “M1915 步兵师 ” ,同样废弃步兵旅,将步兵师改为三团九营的编制;保守的英国绅士行动最晚, 1918 年英国陆军将每个步兵旅下辖的四个营改为三个,砍掉了每师员额的近四分之一,实现了全师三旅九营的编制。 1916 年以后,英法德等强国的步兵师员额都缩水至 13000 人左右。 但步兵师不光只有步兵,三角师节约下来的除了人力,还有日益稀缺的 —— 火力 战场损失,以及全面动员带来的火炮和机枪越来越大的装备缺口,迫使各国缩减自己的步兵师。 先谈野战炮兵(不计迫击炮),一战时步兵 师属炮兵的基本单位是炮兵连 ,在由此组建炮兵营、团和旅,主要装备 75-83mm 的速射野战炮。比较土豪的美、英、德等国还在师属炮兵中部署大口径( 105 、 114 、 155mm )榴弹炮,而俄国等实力较弱的参战国大多把 大口径榴弹炮交给军级单位掌握 。 1914 年一个英国步兵师编有 4 个炮兵旅,构成结构为野战炮旅 *3+ 榴炮旅 *1 ,装备 18 磅野战炮 *54+4.5 英寸( 114mm )榴弹炮 *18 ;但到 1916 年就缩水到野战炮旅 *3 (榴炮连打散编入野战炮旅),装备 18 磅野战炮 *48+4.5 英寸榴弹炮 *16 ; 1917 年后再度缩水到野战炮旅 *2 , 18 磅野战炮 *36+4.5 英寸榴弹炮 *12 。 炮兵的下滑,迫使步兵师进行缩减以保证火力支援效果 。 德国的境遇与英国类似: 1914 年,德国步兵师辖一个炮兵旅,旅辖炮兵团 *2 (野战炮营 *3+ 榴弹炮营 *1 ),装备 77 毫米炮 *54+105 毫米炮 +18 ;到 1915 年末缩水为炮兵旅 *1—— 炮兵团 *2 (野战炮营 *3+ 榴弹炮营 *1 ) + 重炮营 \ 连,装备 77 毫米炮 *32+105 毫米炮 *16+150 毫米炮 *8\4 ; 1917-1918 年,德军步兵师属炮兵由旅缩编为团,下辖野战炮营 *2+ 榴弹炮营 *1 ,装备 77 毫米炮 *24+105 毫米炮 *12 。装备规模缩水的情况与英国类似。 另一种重要武器是机枪,在一次大战期间,机枪改变了战争的面貌,是各国步兵师中最重要的火力骨干。尽可能增强步兵的火力密度, 缩编方块师、加强机枪也势在必行 。 战争开始时,英军将全师 24 挺维克斯重机枪打散为 12 个机枪组加强给各营。 1916 年起则改为每旅辖 1 个机枪连,每连 16 挺维克斯重机枪;每步兵连加强一个机枪排,辖 4 挺刘易斯轻机枪。 1917 年,每师师部额外掌握一个维克斯机枪连,步兵营的刘易斯轻机枪增加为 16 挺。 1918 年,由于方块师改为三角师,为英军进一步增强机枪创造了机会:英军将各师的维克斯重机枪连统一编为机枪兵( MG Corps ),再将保有 64 挺重机枪的机枪营加强给各师;步兵营的刘易斯轻机枪进一步增加至 36 挺,全师掌握机枪合计 400 挺。 一次大战除了堑壕对峙,还有排山倒海的进攻,方块师除了组织臃肿外,还存在一个不利于进攻的弊端,那就是 —— 后勤
2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二战中德国的火箭炮(转)
热度 1 gordon 2017-5-20 16:15
二战期间,火箭炮这种新兴炮兵武器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当时各主要国家都对火箭技术进行了研究,虽然在无制导火箭弹技术的军事运用方面,苏联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研制出了二战中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但德国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早,他们不仅在炮兵使用的无制导火箭弹上有一定研究,而且还积极地把火箭弹运用在了空军部队的战斗机上(Me-262装备的R4M航空火箭在二战末期成功击落了许多盟军轰炸机),更大的成就在于巡航导弹(V-1)和中程弹道导弹(V-2)上,但本文主要讨论二战德国地面火箭炮,就不多解释德国在火箭技术方面的其他运用了。 德国人研究火箭炮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1909年,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就购买了瑞典人温格中校的固定火箭炮的专利,并独立进行了改进和试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火箭炮曾在战场上试用。但是,还没等大量生产,大战就结束了。与此同时,苏联在火箭武器的研制上,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苏联人的动向对德国人研制火箭炮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克虏伯公司又重新开始了火箭炮的研制工作。研制工作从火箭弹的火药开始。开始时用的是黑色火药,而且是手工操作,工艺性很差,再加上黑色火药容易冲击着火,使研制工作进行得十分缓慢。到了1935年,一种新型的、耐冲击的火箭推进剂研制成功,这种火箭极便于大规模组织生产,从而使德国的火箭炮研制工作大大加快。 德国人重视多管火箭炮的研制工作,首先是因为它的火力密度大,结构简单,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向敌方阵地倾泻大量钢雨,面杀伤威力极大,而且在射击后可以用牵引方式迅速转移阵地,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炮兵武器。火箭炮的最大缺点是弹道不稳定,射弹散布大,火箭弹的外弹道轨迹容易暴露自身。为此,德军规定火箭炮射击后应迅速转移射击阵地,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在二战中,德国人发展了150毫米、210毫米、300毫米、280/320毫米等多种口径的火箭炮,有固定式、牵引式和自行式多种形式。 *************************************************************************** 德国现代火箭的先驱赫曼·奥伯泽和戈达得从1910年就开始进行火箭的基础研究。一战后,德国尽管经历了政治动乱、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研究火箭的执着。1925年,奥伯泽和戈达得继续固态火箭的研究;1928年,弗利兹·冯·欧佩尔把火箭技术用在他的“欧宝”汽车上;1929年, 火箭助推的飞机 开始试飞;1931年 ,温克勒发明了液态火箭 ,更是把德国的火箭技术推向世界领先的地位。当然,对由于战败受《凡尔塞条约》限制的德国国防军来说,发展用火箭为推力的投射武器,能避开对德国研制生产包括常规火炮在内的各种武器所做的严格限制;经历过1915年4月22日化学毒气战的旧帝国军人,也感觉有必要发展一种反应迅速、大口径、远射程的投射武器用于未来的化学战。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在拉帕洛协定下,秘密地交换和共享了双方在火箭领域的资源。 在具有军事革命思想的德国国防军军官的眼中,火箭具备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在短时间内可向敌方阵地投掷大量的大口径弹药,射击后能迅速地由车辆牵引离开阵地的优点。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与身管火炮相比,其射程近、弹道不稳定、命中精度差, 发射时产生大量烟雾、容易受到敌方反制 ,这使得火箭炮在德国军备重整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从1929年开始,德国国防军武器发展部在炮兵专家贝克博士的领导下,开始研制以火箭为动力的武器,这标志着德国在这一领域领先其他国家6~10年。在库美多夫炮兵靶场火箭研究站,两位日后对世界火箭科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年青尉官沃尔特·多姆贝格尔和冯·布劳恩开始了火箭发动机的研制。一开始,德国人决定采用旋转来控制火箭飞行稳定,而不是像苏联人那样通过火箭尾翼来实现。其实英国和瑞典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 研制过旋转稳定的火箭弹,但都不太成功,主要问题是误差太大 。库美多夫火箭研究站研制的第一种火箭弹弹径110毫米,编号为“110毫米特种火箭”(Wa.Pff.1,重15千克,发射管采用长3250毫米的长方形框架,用电点火器点火,最大射程4500米。计划每个化学作战营装备18架这种发射装置。不幸的是, 德国研究人员碰到了同样的精度问题,火箭的弹着点散布超过了军方的要求 。因此该弹只试制了很少的数量,未进入量产装备部队。 就在110火箭弹进行研制期间,德国国防军空军的赫曼·戈林团等单位开始作为试点,装备编号为“35式烟雾发射器”(NbWf35)的发射装置,准备代替旧式的100毫米迫击炮,用于发射化学武器。该装置由一个可拆为三部分、类似榴弹炮的发射装置和一个小拖车构成,可由炮兵拖着进入阵地,每个炮组由4名炮手组成。该炮口径为100毫米,采用13倍口径的炮管,发射速度为10~1 7发/分钟。所发射的Wgr.35Nb.弹药分为35式破片杀伤弹、35式烟雾弹和35式化学弹,最大射程3250米,弹长43.3厘米,重6.8千克,采用6片尾翼控制飞行的稳定。该炮 实际上是一种火箭增程迫击炮 ,除了射程和发射速度尚可以外,在造价、掷弹量、可操作性和耐用性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这种发射装置随后被改进为“40式烟雾发射器”(NbWf40),炮管加长到17.7倍口径的1858毫米,采用改进的37式炮弹,射程达到4250米,炮口初速由193米/秒提高到310米/秒。整个装置与50毫米大口径的迫击炮相比,虽然射程增加了3/4、射速增加了3倍,但重量却增加了8倍!制造成本增加了9倍!虽然该炮 能用摩托车来拖曳 、实现摩托化,但在军方看来是个很失败的设计,因此没有大量列装。 在此同时,库美多夫火箭研究站的研究人员在技术总监沃尔特·多姆贝格尔上尉的指导下,发现以前的设计方案的缺点在于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作用于弹底,如果推进剂燃烧不规则,那么推力将使火箭弹弹头偏离航向,致使误差大增。于是德国人另辟蹊径, 把火箭发动机放在火箭弹的前端 ,即战斗部的前面,在弹体周围开了若干个分别倾斜14°的喷嘴,以使火箭弹旋转并保持稳定。解决了火箭弹的稳定性后,德国人发现没有尾翼的火箭弹在发射过程中,不需要像身管炮管一样皮实的定向管, 只要能使火箭在发射的时候成功导向就足够 了,从而可以节约制造成本。 *************************************************************************** 根据这一成果,德国人于1938年研究出了以多姆贝格尔姓名开头命名的“多氏38”(Do 38)型火箭弹,弹重53千克,弹径150毫米,在初期用框形笼式发射管来发射。Do 38火箭弹的散布非常大,最大射程(5500米)的圆公差达230米。 41式150毫米式烟雾发射器(15cmNbWf41) 德国人针对Do 38火箭弹的不足,研制出了全新筒式发射管。它由6个捆绑在一起呈星型分布的圆形发射管和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架组成,俯仰角为5~45°,发射管长1300毫米,内有3条导向滑轨,6个发射管呈顺时针排列。发射时用电点火器按1、4、6、3、5、2的顺序点火,发射间隔为2秒,再装填时间为90秒。38火箭弹比以前的笼式发射管打得更快、更远、更准,6发火箭弹齐射只需10秒,炮口初速达340米/秒,射程提高至6000米,散布面积小于130×80米。 虽然该炮1938年就研制成功了,但是 德国陆军却嫌它威力小、机动性差,不愿意使用 。 万幸的是,当时化学部队是使用迫击炮发射烟雾弹来施放烟雾的,正在寻找一种武器来取代老式的100毫米迫击炮 ,于是有人建议不如仍用烟雾发射器来施放烟雾。正巧,150毫米火箭炮也可以发射烟雾火箭弹,不仅具有与烟雾发射器相似的功能,连外形也有些像,于是化学部队决定采用它来发射烟雾弹,并将其命名为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15cm Nebelwerfer41)。 由于41式150毫米火箭炮既可发射烟雾弹,也可发射杀伤弹,在前线使用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火力支援。于是德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对火箭炮严加保密,使得“烟雾发射器”这个名不副实的名称一直使用至战争结束。 ************************************************************************ 德国在火箭研究上,最初目的是绕过《凡尔塞条约》,研究出能够代替大口径火炮的投掷武器, 用于攻击进行壕沟堡垒防守的敌军,以及发射化学弹药 、燃烧弹等。希特勒上台后,疯狂进行扩军战备,纳粹军队的闪电战战术 主要依靠空军俯冲轰炸机和装甲部队突击来完成 ,火箭炮部队列为炮兵辅助二线部队。但随着德军的闪电攻势在东线陷入停顿和德军制空权的丧失,火箭炮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对面目标、集群目标饱和射击效果好,可以用杀伤爆破火箭弹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可以配用特种火箭弹进行布雷、照明和施放烟幕等特点渐渐发挥出来。德军从1942年开始,在许多战役中投入了大量制式火箭炮,作为突击火力和攻坚利器来应用。 与苏联大规模集中使用火箭炮、靠大量的弹药短时间覆盖目标来达成目的不同,由于在火箭发动机领域的优势, 德国人更注重重型火箭弹远距离精确打击 。故每个德国火箭炮发射装置最多是10管,而苏联火箭炮最少是16管以上;在火箭炮径方面,德国更倾向于210毫米,150毫米和201毫米火箭炮只能算轻型火箭炮;而苏联直到战争结束,火箭炮弹径仍以80毫米、132毫米为主。苏联火箭炮部队以师旅级为作战单位,而德国主要是以营团为作战单位。在战争中后期,德国的战争资源匮乏,于是火箭炮优越的性价比(造价相当于同口径火炮的1/3到1/20)受到纳粹高层的青睐,被视为秘密武器。 二战中期,德军比较了80毫米火箭弹和150毫米火箭弹的优劣,出人预料的是80毫米火箭弹要优于150毫米火箭弹。这可能是80毫米自行火箭炮的火力密度更大所致。此后,德军急于大规模生产80毫米自行火箭炮,无奈大战已近结束而未能实现。 注: 在德国这个武器本来就不是主力武器。 德国人更注重重型火箭弹远距离精确打击,它本来就是化学部队用的, ************************************************************************ 参考阅读: 《冯卡门 —— 航空与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源自二战 ——评价中心技术(转)
gordon 2017-5-12 14:43
   如果细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实用的、甚至改天换地的技术,都起源自国家、军方。例如互联网、GPS、计算机,还有评价中心。    评价中心(Assessment Center,以下简称AC),不是指一个机构或者场所,而是人才测评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它最大的特点是情境模拟,融合了多种测评技术,由多位评估 人员从多个角度对被测者进行全面考察,从而得出较为客观、准确的判断,是目前最为科学有效的一种综合性人才评估手段。跟大多数心理学应用技术一样,AC也 源自于军事领域,是一项货真价实的“军工定制”技术。AC从“军工定制”转到“军品民用”, 再作为“舶来品”来到我国并蓬勃发展 起来,历经了近百年时间。    一、起源“军工定制”用于选拔特殊人才    (一)AC前身——诞生1929德国开创多项评价程序    说到评价中心,让我们把目光拉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在二战前,心理测验在军事领域应用已不新鲜,主要用来筛选士兵,通常是采用个 性测验和智力测验进行。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针对士兵中出现的恐惧、多疑、失眠、紧张等心理问题,委托心理学家伍德沃斯开发了《个人资料调查 表》,这是一项个性测验,用于筛选士兵;美军还开发了团体智力测验,用于鉴别新兵。    但是,智力测验和个性测验只适用于选拔普通士兵,对于军官的选拔,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1929年,德国迫切需要挑选和培养优 秀的高级军事指挥人才,为了回答“如何才能挑出优秀的军官,以赢得战争的胜利?”,德国军事部门集中了一批心理学家,研究军事指挥人才,并建立了一套评价 程序,协助德军挑选未来军官。在当时,这种方法是非常先进的创举,也是AC最早的萌芽。    德国心理学家的这套程序,与智力测验、个性测验有比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从“海选”到“优选”,要求更高、更具体。    智力测验、个性测验使用广泛、不针对具体岗位,这套程序则强调要明确优秀军官的要求,即优秀军官要具有哪些能力或特点,类似于现代人才测评中的工作分析或岗位分析。    2、从“纸上识兵”到接受“实践检验”,强调军官整体能力。    以“整体性”和“自然性”为原则,即要评价未来军官的整体能力,而不是单项的能力,而且要在自然、日常环境中观察行为。    3、跟智力测验和个性测验测评方法单一、标准化计分不同,这套程序要求使用“多种方法”和“多名评价者”,还要把评价者的判断综合起来。    在评价过程中,首先,心理学家确定优秀军官在个性和领导才能方面的要求,并通过调查把这些特质细化为具体素质要项:    △明确的目标;    △信心;    △有效的想法;    △精神上的适应性;    △数学头脑;    △诚实;    △……    接着,为了评价这些个性和领导才能,心理学家创新设计了许多独特的方法,其中包括:    (1)任务完成:要求候选人按照详尽的指令,在一条复杂的障碍道路上,完成一系列紧张的任务,观察他们的首创精神、毅力和体力表现等。    (2)指挥士兵:让候选人指挥一组士兵,完成一项任务或者向士兵们解释一个问题,评价者对他的面部表情、讲话的形式进行观察。    (3)深入面谈:了解候选人的经历、教育情况和观念等。    (4)智力测验:采用书面测验评估智力。    (5)身体测验:一系列的五官功能测验和感觉运动协调测验。    评价过程持续两到三天,由两名军官、一名内科医生和三名心理学家主持进行。通过对候选人活动的观察、行为表现的评价,最后做出人选决策,产生出未来优秀军官。由于某些政治原因,这项研究在1942年停止了。    评价:德国心理学家对领导才能的多项评价程序,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多名评价者”来评价复杂行为,这在之前是从未有过的。此后的AC技术,都建立在这两条原则之上,并且,他们所创设的“情境模拟”测评形式更是成为现代AC的核心思想。    (二)AC发展——成于二战英美甄选军官与特工    1、英国陆军部评选委员会——选拔军官    二战期间,1942年到1946年,或许是因为败仗吃得多了,为了改变军官选拔方面的失败局面,英国军队仿效德国,专门成立了“陆军部评选委员会”,以挑选军官。    除了仿效德国的“情境模拟测试”外,英国的做法也有所创新—— 把候选人置于更现实的环境中去考察 ,采用了小组练习。因为设计者认 为,许多军事指挥活动是在小组中进行的,所以小组环境是评价领导才能的最好形式,他们把成功领导定义为“有利于达成小组目标的能力” 。后来,英国心理学家拜恩又进行了修改,综合应用了无领导小组讨论、团队任务、即兴演讲、角色扮演、深度面谈和投射测验等。利用这些方法和技术,来评价那 些对成功领导者极为重要的个性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做出贡献的水平、小组内聚力、稳定性。    评价 :英国挑选军官的做法,把候选人置于更现实的环境中,采用了小组任务和体力任务来评价领导才能,所设计开发的经典模拟测验(如:小溪练习和建筑练习)仍在现代AC使用。此外,英国还就AC的测评效果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推进了AC的科学化。    2、美国中央战略情报局——挑选特工人员    美国中央战略情报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OSS,也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前身)挑选特工人员,过程显得非常有难度和神秘。由于联邦调查局的失误,使得美国未能预见到珍珠 港事件的发生,于是罗斯福决定,重新成立一个美国战略情报局,专门收集国际局势和战略层面的情报。OSS虽然不是军事部门,却隶属于军方。    成立于危难之际的OSS的第一要务,是找到一些机智、勇敢而又忠诚的工作人员。当时局势风云变幻、谍影重重,哪些人可以被信任、被挑选呢?由于特工人员要在高度压力下的敌后进行活动,所以研究者们设计了一套具有这种情境压力的测验。    1943-1945年,OSS针对战略情报局不同工作职位(包括秘密情报员、破坏人员、宣传人员、秘书和办公室职员等)建立了一套候选人选拔程序,包括了8个复杂的步骤,有以下4个特点:    1、强调情境模拟测验和绩效练习:中情局坚信,对候选人工作绩效的预测,应该主要根据模仿工作环境的练习来确定,因此非常强调情境模拟和绩效练习。    2、重视传统方法:同样采用面谈、履历表分析、句子完成测验、健康调查和工作条件调查、词汇测验等传统方法。    3、采用一些特别的方式:例如,让评价者和候选人一起在某个场所(如宾馆)度过三天时间,一起工作、吃饭、睡觉、生活。这种方式给评价者创造更多与候选人进行非正式接触的机会,进行更为真实的观察评价。    4、完整细致的背景调查和严密的安全调查。    评价:美国中央战略情报局所进行的AC,代表了美国第一个完备的人才选拔多项程序,设计方案也堪称经典,为AC在美国的大量应用打下了基础。以后发展的大多数AC都从中吸取了思想、观点和方法。    小结:战争是人类之祸,却也是加速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哪里对于评价人有最迫切的需要,人才选拔技术就会从哪里发展起来。由于战 争是你死我活的较量,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除了经济实力、武器、战略等要素真刀真枪的比拼外,军事指挥人才也成为战争双方暗流涌动的比拼。千军易得一 将难求,指挥人才选得好不好、对不对,战场上见分晓,绝对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屈人之兵”。再说,脑袋后面抵着枪杆,心理学家们也必须绞尽脑汁拿出真本 事来才行。这也注定了AC这个“军工定制”产品的质量必须过硬,对人才的选拔必须做到准确、有效、高效。    二、走向非军事领域和工商业——“军品民用”    (一)英国文职人员选拔    经过在军事领域中的积累,AC最终开始向非军事领域渗透。    1945年,英国将AC的思路和方法用于选拔中高级文职人员,并具体外化为8种方法,包括一组语言和非语言测验、个性投射测验、背景信息、各种渠道的调查反映、面谈、资格考试成绩、个人情境模拟练习、小组情境模拟练习。    其中,个人情境模拟练习主要是演讲或报告撰写,处理模拟的社会团体中可能遇到的复杂问题;小组模拟则是每组7人的无领导小组讨论, 讨论一位高级文官可能面临的问题。每次活动结束后,由两位官员和一名心理学家组成的委员会一起,交流讨论候选人情况。就候选人在文官职位上获得成功的潜 力,各个评委独立进行评价。    评价:英国最先把AC应用于非军事目的,情境模拟测验能更好地考察领导和管理才能,AC具备了最终应用于工商业领域的可能性和条件。    (二)美国“遍地开花”广泛应用工商业    二战结束后,许多军事心理学家和军官离开军队,加入到各类企业中,他们把评价中心这项“军工技术”,也带到了企业,从此开启了AC在各类组织中遍地开花的序幕。    任何一篇介绍AC技术用于企业的文章,必然绕不开一位心理学家和他的一项惊艳世界的研究课题。这位心理学家就是道格拉斯·布雷(Douglas Bray)。    1956年,道格拉斯·布雷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负责管理发展研究课题项目(Management Progress Study, MPS),研究具备什么特征的年轻雇员,能够从胜任初级工作发展到胜任中层和高层工作。运用AC技术,布雷对新进公司的422名基层经理进行了管理潜能评 价,采用的方法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处理、商业游戏、面谈、投射测验、自我描述、能力测验、思维测验、个性测验、生活态度调查、个人历史调查等。测 评结束后,结果被封存起来,8年后公开测评结果,与这422名员工的晋升情况作对比。结果发现,AC技术的准确性达78%,表明AC的确能较准确地预测管 理人员未来的职业成功。    此后,以情景模拟为特色的AC在工商业中得到迅速推广与普及,GE、IBM、福特等大公司都采用了这种技术,并成立相应的机构来评 价和选拔人才。后来接任布雷工作的摩西(Moses)博士,继续对ATT公司约6000名管理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AC的准确度几乎是标准 智力测验的5倍。IBM公司的辛里奇(Hinrichs)博士也对IBM内部运作的AC效度进行8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了与ATT相近的结果。美 国的一些政府部门也应用AC选拔人才。迄今为止,对各种测评方法效度的研究均表明AC的效度明显高于其他测评方法。    1975年5月,第三届评价中心国际大会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会议制定并通过了《关于评价中心的实施标准和道德准则》。之后每隔几年,都会根据评价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对这个标准和准则进行修订,现已修订到了第7版。    继美国之后,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各类组织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人才测评。1980年,仅美国就至少有2000个组织使用了评价中心。    小结 :企业中的管理人员选拔,与军队中的军官选拔,有着殊途同归的目的。心理学家举一反三,将在军事领域中证明了的AC技术巧妙迁移到企业中,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与求证。严谨的科学态度,也保证了AC得到越加广泛的使用和发展。    三、评价中心在我国——内化“舶来品”量出真人才    在我国,科学的评价中心是一件 “舶来品”。    评价中心方法最早被引入中国是在二战后期(1943-1946年),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与美国战 略情报局(OSS)在重庆成立的跨国军事情报合作机构,即著名的“中美合作所”, OSS把这套方法运用到帮助军统局选拔和训练情报人员,中国著名心理学家周先庚教授曾参与其中的工作。由于政治的原因,这段历史没有被公开。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对AC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应用。    包括西门子、汉高、诺基亚、壳牌、飞利浦、可口可乐等在内的跨国公司,运用AC测评他们在华投资企业的员工。同时,学术界掀起AC研究热潮,出版了相关的书籍,发表了各种研究文章。1988年,在上海举行了以“人力资源管理和评价中心”为主题的国际学术大会。    20世纪90年代后期,AC在国内得到大规模的运用和进一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科研机构或咨询公司把AC技术应用于企业人才的 选拔、培训诊断、领导力发展。北京、上海、四川、湖南等许多省市都开始用现代人才测评技术来选拔厅局级领导干部,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有所应用,测评手段 包括纸笔测验、结构化面试、文件筐、情景模拟等。    时至今日,AC得到了更多的熟知、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很多组织选拔和评价人才的基本工具方法,应用范围不断拓广,涵盖了员工招 聘、后备人才甄选、管理人才选拔、领导力提升、培训发展、人才盘点等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AC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化,从岗位分析、情境设计、试题开 发、评价者培训、评估技术到结果反馈的各个环节,都有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在评价科学性方面的研究,细致到信度和效度及各类影响因素的收集、检验和控制。 可以说,当前的AC技术发展水平,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不可同日而语。    在评价中心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测评乱象,主要表现在:    一方面,评价中心测评机构混乱。各种管理咨询和人才测评机构争相开展AC业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业务范围的“标配”,言必称 AC。各家机构都信心满满地宣称,自家的AC水平足够高、测评师足够有经验。然而,实际操作中,各家机构所开展的AC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机构甚至对于 AC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环节都模糊不清,就贸然大胆地推销给客户。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机构、采用什么样的AC产品,来帮助自己实现人才的 选拔和评价,颇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不适感。我们潜心研究AC等人才测评技术多年,感到这种现状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应试培训使AC效果失真。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应试传统的国家,由于AC的广泛使用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内培训机构AC 培训水平也风生水起、与时俱进地有了大幅提高。人才选拔经常变成一种博弈。很多用人单位受困于此,不知道眼前这位侃侃而谈、表现优异的应聘者,是才高八 斗、真材实料的素质高手,还是临阵磨枪、善于表演的应试选手。雾里看花,让企业心存顾虑。    这些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AC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企业耗费了大量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却做出了欠佳的人才决策,没有选拔出最优的人才。于是归罪于AC,得出“评价中心无用论”。    因此,HR学习如何正确使用AC,或者选择优质的测评专业机构合作,实施AC测评,对于企业获取和持续保持人力资源竞争优势,将会起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作用与效果。关于如何选择AC测评合作机构,以及在AC测评中如何披沙拣金、慧眼识人,我们将另文详述。
3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战后重建经济学 —— 从斯密到穆勒
gordon 2017-4-17 10:46
大多数的事,都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的 斯密提出一个概念,而穆勒是看着 大英帝国 成为全球霸权的 穆勒没有提出什么概念,而是给出了一个解释,提供了大英帝国当时人们 心灵上的一个慰籍。 众所周知,穆勒是一个少年天才;穆勒提出的东西,直到 杰文斯 才发生动摇。 ********************************************************************** 战后重建经济学 对于穆勒来说, 战争造成的损失,本来我们就是要破坏的。 所以不是什么问题。 普法战争赔款,对于法国来说,也不是事。 早期的中国,重建能力比较低,实际上,中国并没有经历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破坏战争。 中国和欧洲列强的战争基本上是一面倒,所以破坏性并不大 。就是个赔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入侵,才有了战后重建问题。 冷战时期的对外援助,并非 白花钱,而是学会了援建和战后重建。 这是一种能力。 中国落后的根源其实在我们自己 ,不具备现代性。 费了好大的劲儿,才达到法国的水平。 ************************************************************ 没有国内市场保护,就没有现代的企业,现代社会企业的作用比研究机构的作用要大。
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其实不按计划经济走,经济发展更难一些
热度 1 gordon 2017-4-12 13:48
英国是先纺织业,这是农业社会中第一个成品。 然后是纺织机器,有了钢铁业。就摆脱了纺织工业 就在钢铁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例如发展铁路。 一旦可以得到价廉物美的钢材,它就有了很多其他用途 ,包括效率很高的锅炉和现代钢船、工业母机、重型化学工业的新设备,新式城市建筑。 *********************************************************** 但如果你不这样走,就很麻烦。像日本,它的钢铁工业起步很晚。 在19世纪90年代,主要是化学工业。例如下濑火药之类的。 可是化工产品生产的增加,以及化学品在日本农业上的重大作用,这是属于工业多样化(工业广泛发展)的过程, 而工业多样化却是20世纪头40年的特点。 尽管在19世纪最后20年内增长率很高,日本在1900年还是一个现代工业部门很小而且相对来说纺织工业仍占主要地位的社会 。 在1900年到1920年期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日本工业部门才开始发展到 化肥、炼钢和电气设备等方面。 直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开发满洲、军事开支和备战的刺激,机器工业才成为独立的部门。 金属、机器和化学品的产值对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在这10年中终于超过了纺织品。 在20世纪20年代,日本主要发展的是电力产业。 *********************************************************** 常规发展的话,要找这种东西,电力、化工、电脑 ;没那么多资本, 要找这种增长点,和资本大小相适应的 这个寻找的成本也是一个很大的成本啊 。需要降低计算复杂度 因为资本形成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那么大的资本。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死读书,还是寻找优良的学习方法,这是个问题。
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审辩”式方法对 过去的公允评价
gordon 2017-4-3 16:05
阿姨说的大洪水,是因为一些事情他不知道而已。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为了对抗拿破仑,取消了奴隶制。结果 市场经济把中国压到最底层了。中国的农民,效率比奴隶还高。还跟奴隶抢工作。 中国的人口问题,造成人口无限供给 斯密和萨伊的学说,持续了极长时间 ,至少100年。 正是因为需求不足,才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最后的谈判结果,才促使了凯恩斯写出了自己的著作。 *************************************************************************** 他们是先驱者,只是这个东西一直没理顺而已。 实际上,如果知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平谈判,对德国的卑劣,就不会觉得他们如何了 那个时代就是如此 *************************************************************************** 不是他们是好人或者坏人,而是 没有那个能力。 数理经济学,学起来有多么痛苦。 还有线性规划呢 *************************************************************************** 苏联在经济学的贡献,其实很多人忽略了 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时代。 *************************************************************************** 根本原因是你被英美媒体洗脑了, 或者说是被本国媒体洗脑了 ,这是 辉格史观。 辉格史观,就是 非黑即白,如果你失败了,你就屁也不是。 那没办法,那你找宣宣吧 *************************************************************************** 也说明你本身,学术功底不扎实 。 你看英美的大学,辉格史观能忽悠住人家。只能忽悠我们自己人嘛 它的本事就只能忽悠自己人。 *************************************************************************** 啥叫辉格史观,即对每位科学家是按他对我们现代科学的建立所作贡献的大小来评价;而不是根据当时他所从事工作的知识背景来衡量。也就是说,他是被严格地按现代观念来评价。在这种辉格式科学史中,对早期科学家所赖以从事研究工作的全部概念和问题的前因后果全都弃置不顾。 非黑即白,如果你失败了,你就屁也不是。 *************************************************************************** 他们对前辈的贡献一无所知,苏联到底怎么回事,他们也不知道 不在于 他们个人的品格,善恶 而在于他们没有知识 呵呵
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货币的增长总是超过 商品和服务量的增长?
gordon 2017-3-30 12:23
摘自 弗里德曼 《自由选择》 产量受到可利用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限制,也受到科技水平和先进技术普及度的限制。所以,产量的增长相当缓慢。 年轻人刚开始工作,希望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积累各种经验,这也需要花很多时间。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美国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 ,即使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每年产量的增长也只有在10% 左右。 现代货币—— 即纸币和账目—— 是不受限制的。(说实话,就是在后台数据库改几个数字,就ok 了) 货币数量,也就是美元、英镑、马克或者其它货币单位的数量,可以按任意的速度增长。 一般来说,货币数量的增长远远要超过产量的增长。 这是常规 ,中国改开后的发展,有点不像常规发展,所以它的生产非常迅猛。( 环保之类的也不管不顾了 ) 可能造成了 错觉。 ********************************************************* 马尔萨斯式的数学表述,总是那么简单、直接 ********************************************************* 这个答案也回答了,你老 发不了财的原因。 除非你是干金融的,不然的话,你的收入 受限制很多。 比如说,忘情,在铁路上干好些年了,还是 “苦哈哈” 这是因为更接近现实层面,受到的限制更多。所以很难快速的增长。 ********************************************************* 其实一些东西,你想通了很简单,没那么复杂
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抗日战争 那场革命性的历史巨变
gordon 2017-2-26 06:40
张学良倒戈 —— 丁玲的到来,可抵 百万大军 “必也正名乎” 这句话出于《论语 子路篇第十三》,原文中的意思,君是君、臣是臣、父是父、子是子这些名分不可混淆。后面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是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君君臣臣,政治正确这一套很厉害。 当年参与 “画大饼”的,还包括陈云同志 没有想到,把张学良给忽悠来了。( 他当年杀了杨宇霆,也无路可走了 ) ****************************************************************************** 奉系里面,最主要的是杨宇霆,而杨宇霆的发家并不依靠张作霖,而是因为他自己。 他和徐树铮以前是同学, 张作霖,当然有个基本盘子。但是中兴却是因为 杨宇霆,杨宇霆的劫械事件。 这是北洋的另一个支脉 ******************************************************************* 他虽然忽悠了一帮年轻人,但这帮年轻人也影响着他 还有一个大忽悠,就是张爱萍,很多人都是他忽悠过来的。(以前张爱萍是大领导) ******************************************************************* 胡适和蒋延黻 都是主和的, 合作其实也是博弈策略的一部分 一场历史性的革命巨变把这一切都吞没了,对于当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已经很难查考 “他们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这是了解这次革命巨变的关键”。 **************************************************************************** 从解放战争来看,很像是下面的原因: 美国社会面临的技术鸿沟 http://www.aswetalk.net/bbs/blog-663-66515.html **************************************************************************** 也就是当时中国各个阶层的境况都很差,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一样, 所有阶层都想打一仗 。 或者像甲午战争,受后勤的限制,两支军队都想 夺取对方的后勤。
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现代性 —— 第一次世界大战
gordon 2017-2-14 07:26
20世纪初,大多数列强都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在社会结构上都只能算半工业国。所以,多数国家可以不承认什么民主,都是以精英政治乃至王权作为真正的合法性。就算开议会,也严格限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把财产、学历和血统当做参与政治的前提。世界上第一个法律上的普选国家,反而是后来被骂作专制的苏联。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把工业化潜力都动员起来,让农民加入工业社会去打仗。 ****************************************************************************** 中国这种总动员很晚,日本倒是早。 普法战争时期,就这么做了。 中国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因为是少数人统治的国家,这个事情没有做,有点像法国的先进武器的殖民地军队 ****************************************************************************** 中国真正开始做这个事情,是一战学习,二战时期开始做 然后就是打内战,计划经济,搞了好些年 注:中国社会因为某些原因,对一战重视不高。 一战对西欧影响很大
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作为化学家的爱因斯坦 ——— 劝君要作 “倭斯袜” (转)
gordon 2017-1-2 14:46
像冯诺依曼等等,早年都是学化学的。 电解氨气,炸药的制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科学的特征 最典型的就是长津湖的一系列化工企业(日氮、朝氮 ),“水俣病” 还有, 当年做光谱的大拿,也是流体力学的大拿 。你懂的 ************************************************************************* 人们一直觉得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的天才,似乎很少有人称他为化学家。他引入的许多思想,对当时不少“正统”的物理学家来讲是出乎意料的。通过Ball的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可能正是爱因斯坦的思想发展的物理化学源流,使得他有别于一般的物理学家。 当然,爱因斯坦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不足之处,可能也正是来源于他的这个物理化学背景。物理学家们一般认为自己要优于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爱因斯坦恰恰证明,真正伟大的科学是综合的和交叉的,而不只是局限于某一个学科。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本质上是一个化学家吗?今天,他总是被当作理论物理学家的标准原型,但是,爱因斯坦的早期工作,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物质的分子本质,这些工作牢牢地根植于具体的、现实可感知的事物之中。不仅是物理学家,化学家也应 该纪念这个铭记他最重要发现的“爱因斯坦年”。 其实,当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他的狭义相对论时,让与他同时代的科学家们最为惊奇的,可能并不是该理论的革命性结论,而是惊讶于这一事实——这 项现代物理学中令人惊异的工作,出自于一个正在进入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领域,职业生涯颇有前途的年轻人。 爱因斯坦的物理化学博士论文 爱因斯坦在1905年7月提交给瑞士苏黎世大学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种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分子大小的新方法。同一个月,他发表了一篇论文,表明在显微镜下观测到的液体中的微小颗粒,其杂乱和毫无规则的运动――即所谓的布朗运动,是由溶剂分子的碰撞所导致的。 在这个“奇迹年”所发表的文章中,爱因斯坦自己认为,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只有一篇。这篇文章中他试图通过引入量子——即不连续的能包的概念,来解释金属如何与光相互作用。总而言之,这是任何一个物理化学家都会为之感到骄傲的工作。 现在,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出发,人们得到了重要而令人难以置信的,诸如黑洞和通过时空空洞进行时间旅行一类的概念;而从量子理论也得到了无限分岔的平行宇宙和泡沫状时空的概念, 人们已经很难再了解到这些理论的由来 ,在表面上看来是多么的平凡。 相对论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将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运用到运动物体问题上遇到的困难 ,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这篇文章的开头,提到的不过是磁体和线圈。 但是,(即使是有点言不由衷地)提议爱因斯坦是个化学家的主要理由,比以上依据有着更为深刻的缘由。在爱因斯坦做出他的原创性贡献的时代,物理和化 学还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当时,这些分界只是在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努力为他们对放射性和核科学这些新的研究领域提出要求时,才被争相提及。 当时,科学家们还在对约翰·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和分子是否存在,抑或仅仅是一种为了教学和说明的方便而发明的概念进行激烈争论 , 而像元素周期表这个化学家们所使用的中心原理,还在等待后来出现的量子理论的解释 。 交叉学科研究 爱因斯坦本人并不关心这些学科之间的界限。这正如比他早100年的法拉第和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一样。而爱因斯坦正是将这二人在时间上和知性上联系起来的人。 爱因斯坦后来 对基本力的统一理论的追求, 只不过是他早期通过牛顿的物质动力学理论模型,对液体和分子间力的工作的 简单延续 。 牛顿推测认为,在原子之间的微观尺度上作用的力和在恒星与行星之间在宇观尺度上相互作用的力,具有相同的本质。爱因斯坦在1901年和1902年发 表的两篇早期论文中,正是继承了牛顿的这一思想, 探寻引力和分子间力的共同起源 。1901年,在爱因斯坦21岁时,他写道:“能够认识到在我们的直接感官 上完全不同的事物的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统一性,真是一种极爽的感觉。” 因此,我们应该毫不奇怪地发现,当爱因斯坦在很早年就对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着迷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学术成就同样延续了麦克斯韦对物质科学的另一重大贡献——气体的运动理论。 1879年,荷兰的约翰·迪德里克·范·德·瓦尔斯将麦克斯韦的这一理论扩展用于处理液体,而爱因斯坦在1901年发表在Annalen der Physik的论文,追寻了这一激发了范·德·瓦尔斯兴趣的同一主题,即在 毛细现象中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 。 爱因斯坦希望将这一工作扩展成为递交给苏黎世大学的博士论文,但最终毫无结果,因此他在1901年4月接受了伯尔尼瑞士专利局的工作。非常具有说明意义的事情是, 爱因斯坦的父亲当时出于对儿子前程的担忧,选择向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求助 。 这正是引向1905年爱因斯坦关于分子大小的博士论文的知识线索。在此之前,已有好几种确定分子尺寸的方法,其中最为可靠的方法即是基于气体运动理论。 例如,1865年吉普赛化学家约瑟夫·洛克斯密特提出一种比较不同液体和气体的密度的方法,得出结论认为“空气分子”的直径约为1纳米。据此,洛克斯密特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即1摩尔物质的分子数目。这一常数在德语系国家因而一直被称为洛克斯密特常数。 不同的是,爱因斯坦发明了一种仅仅依靠液体性质就可以准确计算分子大小的方法。范·德·瓦尔斯已经确定,分子尺寸大小对于了解液体性质非常重要, 正是因为考虑了分子的大小,他才将气体运动理论用于处理液态物质 。 微粒的运动 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研究了微粒的运动。这与他对分子扩散研究的兴趣密切相关。德国化学家瓦尔特·能斯特开创了分子扩散的研究,他也在同一年发表了关 于布朗运动的论文。斯托克斯定律将 流体中粒子的运动速度与流体的粘度联系起来 。基于斯托克斯定律,爱因斯坦推导出了溶质分子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方程。爱因 斯坦的方程中,同时包含了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溶质粒子的半径,他通过流体力学理论计算出溶质溶解于流体中其粘度的变化,从而求解该方程。 使用糖的水溶液的实验数据,爱因斯坦计算出糖分子的半径为1纳米,并且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每摩尔2.1x1023个分子。直到 1909年法国物理学家吉恩·佩兰更为准确地测量了阿伏加德罗常数,表明爱因斯坦的数值太小 ,才迫使爱因斯坦重新检查了他的计算。 爱因斯坦检查不出任何错误 ,就让他的学生路德维希·霍普夫仔细检查。这使得霍普夫成为极少数有幸能够在爱因斯坦的数学中发现错误的人之一。霍普夫将一个错误的方程修正后,爱因斯坦的方法得到了6.56x1023,这不仅与佩兰的数字相符,而且也与今天的6.02x1023非常接近。 证明原子的存在 爱因斯坦对于测量分子尺寸的兴趣具有更深入的科学目标。 他意识到一些显赫的科学家,包括威廉·奥斯特瓦尔德和恩斯特·马赫,都怀疑原子和分子的真实 存在。今天我们很容易轻易认为这些反原子论者毫无道理,但是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没有任何一个直接的证据证明物质原子理论的正确性 。大多数物理学家 和化学家认为原子理论理所当然地正确。但是马赫指出,只有糟糕的科学才假定无法感知的实体存在。 爱因斯坦确信原子的存在,但他希望得到某种形式的证实。他说,我们需要证据,它“能够保证一定大小的原子的存在”。 他认识到这种证据可能从布朗运动现象中得到 ;或者,从悬浮在液体中的微观粒子的随机运动中得到。该随机运动被暗示与1828年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观测到的粒子运动有关。 当布朗观测到花粉颗粒在水中不规律地跳来跳去,他一开始认为这是有机体中存在的“生命活力”的显现,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有机体中存在某种活力。但他很 快发现“死”花粉微粒也具有同样行为,于是他的观测在19世纪引发了五花八门的理论,甚至涉及到对流和电学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都不尽如人意。 随机分子运动 爱因斯坦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借助于通过气体运动理论所建立起来的热是随机分子运动的结果这一概念。人们在此之前假设,虽然分子的随机运动具有很高的 速率,但是由于悬浮的灰尘或花粉粒子比单个分子质量大很多,因此 分子对这些大的粒子的碰撞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象陨星撞击地球一样。 但是爱因斯坦表明, 从不同方向撞击微米大小的粒子的分子数目,在统计上的不平衡性的确可以使得该粒子运动 ,并且由于分子热运动所导致的杂乱运动,的确可以显著到在显微镜下可观测的程度。 这一运动的随机性使得粒子在液体中做扩散运动: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跟随其运动,它将到达与开始时不同的地方。爱因斯坦可以计算这一平均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进而预测出一个1毫米大小的微粒在水中可以1分钟运动约6毫米。 这一定量的预测极为关键:它提供了验证爱因斯坦理论正确与否的方法。如果该理论被定量地证实,那么人们就很难再否认物质的分子图像的正确性。这一图 像是整个运动理论的基础。换句话说, 分子必然是真实存在的 。爱因斯坦在结束1905年的文章时希望“(实验)研究者将很快成功地解决这里所提出的问题”。 很多人进行了实验尝试,但是 这一实验非常困难 ,主要是由于很难在实验中确保液体具有恒定和均匀的温度。直到1908年还没有人能够得到爱因斯坦理论 成立的定量证据,而他自己也开始绝望,认为已经不可能准确地研究布朗运动。让他高兴的是, 佩兰接受了这一挑战,并在这一年确认理论预测的正确性。因为这一 工作,佩兰被授予1926年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一生都对量子理论的某些基本特性,特别是量子理论中似乎将机会和不确定性赋予物质的行为的方式,感到不安。 在某种程度上他有点类似普朗克,一方面将物质的量子描述当作一个方便的工具以了解物质的某些具体特性,比如光电效应和固体的热容,而另一方面又猜测,在此之下可能存在着更为基本的确定性的理论。 量子化学的核心问题 光与能量的量子本质对于化学具有中心价值。它能说明物质与光如何相互作用,比如,为什么草是绿的,以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它也为所有的光谱方法提供了基础,使我们能够破译分子的结构 。 尼尔斯·玻尔,阿诺德·索末菲和沃尔夫冈·泡利表明,原子的量子模型如何解释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的性质;而佛里茨·伦敦,林纳斯·鲍林和其他一些人发展了原子间化学键的量子图像,以解释分子的形状和性质。 今天,无法想像化学能够离开量子理论。量子理论已经被用来解释和预测包括金属的催化行为,以及有机合成的立体行为的所有内容。爱因斯坦的工作的这一侧面,对于化学的影响超出了其它所有的科学领域。 吹毛求疵的人也许会说,就算爱因斯坦是以化学的旗号开创了自己的工作,我们今天几乎并不因此而铭记他。化学家的量子理论也许是被他的光电效应的工作 所引发,但是难道量子理论不也应该更多地归功于他之后的玻尔、薛定谔和海森堡的苦心发展,而不仅仅是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化吗?而且,他最了不起的相对论,不 是成了天体物理学家,而不是化学家的语言吗?不过,这事儿并不那么肯定。 相对论在化学中也非常重要。狭义相对论说明,当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其质量会增加(同时,从一个相对静止的观测者的角度来看,它也会变得更短和活 得更长)。在重原子中,内层轨道上的电子与高度带电的原子核之间的静电相互吸引使得电子的速度变得很快,从而出现相对论效应:铀原子最内层的电子平均速度 大约高达光速的三分之二。 轨道电子 这些相对论性电子的质量变得更重,从而使它们的轨道更靠近原子核。这进一步增加了内层电子屏蔽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拉力,因此外层电子的轨道会膨胀,能量会降低。这样,相对论效应重新调节了原子的电子能级。 这一现象并不如你想像的那样奇异和罕见。如果不是由于相对论效应,金子就会看起来象银子一样;金子的微红色是因为它能吸收蓝光,这是由于金原子的电子能带产生了相对论性的位移。 较之于任何程度的宇宙引力透镜或原子钟变慢现象,这无可争辩地是对爱因斯坦理论更为意义深远的展示。数千年来,金子就具有崇高的文化地位和文化象征性,因为从远古以来,这种金属就被与太阳联系在一起。 同样地,相对论效应使得水银具有低的熔点,这不仅使之具有巨大的技术上的重要性,而且还赋予这种金属在文化上与水和月亮的某种神秘联系。 近年来,由于通过粒子束碰撞合成新的超重元素,原子中的相对论性效应显得更加重要。新元素的合成者们开始研究极端的相对论性效应对这些原子的电子结构的改变,是否已经开始破坏元素周期表中有顺序的性质变化。就是在现代化学的这一前沿,也不可能忽略爱因斯坦的遗产。 黑体辐射和量子 黑体辐射是来自能够吸收所有光的热物体的电磁辐射。黑体辐射具有相当宽的波长,但最大强度的波长取决于黑体的温度:温度约高,波长越短。普鲁士物理学家威廉·维恩在1893年揭示出了这一现象。 所以,灯泡中的金属丝或者一个电热器在被逐步加热的过程中先是发出暗红色,然后是黄色,最后是白色或淡蓝色。在它发出可见光之前,你就可以感觉到红外辐射产生的热量。在19和20世纪之交,这一常见现象却没有任何人能予以解释。 在试图进行解释的人当中,有爱因斯坦1901年到1902年间,在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导师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克·韦伯。 另一个人是马克斯·普朗克。他开始通过麦克斯韦和路德维系希·玻尔兹曼在气体动力学理论中发展出来的统计力学方法,来推导维恩关于温度和波长的关系。 普朗克用一系列带电振子来代表黑体中的原子,并计算所辐射出的电磁能量。他最初的计算似乎符合维恩定律;但随后实验学家发现,维恩定律在高温时已不再成立。 普朗克发现他的理论预测能够符合实验观测,只要他将他的理论进行修正。这一修正需要假设,每个振子具有不连续的与振子频率成正比的能量E。他提出E=hv的关系,h现在被称为普朗克常数。 对普朗克来讲,这一假设不过是使得他的理论符合实验结果的一个数学游戏。但当爱因斯坦在1904年开始研究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工作时,他将此解释得更为实在。他说,光具有由普朗克公式所给出的一块一块的能量。他将这些能块称作量子。他声称,光是量子化的。 爱因斯坦知道这一建议是具有争议性的,甚至是令人不能容忍的。但是他争辩说,他的假说可以解释由菲力普·伦纳德在1902年观测到的光电效应。伦纳 德发现光照到金属上会发出电子。如果光是量子化的,那么它会在单个量子能量超过从金属移出电子所需要的能量时,从金属敲出电子,而这与光的强度无关。 这公然地挑战了直觉:人们会自然地期望更强的光会给金属注入更多的能量,从而无论什么波长都会使金属喷射出电子。按照爱因斯坦的假设,喷出的电子能量将不依赖于光的强度,而依赖于光的波长,波长决定了量子包的大小。这正是伦纳德的实验所发现的。 由于对光电效应的解释,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奖物理学奖。 超重元素中的相对论性效应 从第104号元素Rf(rutherfordium)开始,比锕系元素更高的新元素最早在1960年代被人工合成出来。这些元素都不稳定,最长的衰变半衰期最长只有几秒钟(Rf251半衰期为78秒)。不过快速分析技术可以容许人们研究这些人造元素的化学性质。 理论预测,这些元素的最外层电子亚层由6d电子轨道组成。这意味着,这些超锕系元素应该具有与元素周期表中上一排过渡族金属元素类似的化学性质:Rf应该像铪,105号元素(dubnium)像钽,依次类推。 但是,强相对论性效应可能削弱这些周期性质。对化学元素“dubnium”(第105号元素)似乎正是这样:其氟化复合物更类似于铌而不是钽的氟化物,而它的其它化学性质又更接近于镤。这就是说,它根本不像第5族元素,而其行为更像是锕系元素的延伸。 也有一些迹象表明Rf元素也受到相对论性效应的影响:四氯化Rf的挥发性比对应的铪化合物高,周期表的趋势预测与此恰恰相反。 奇怪的是,seaborgium(第106号元素)似乎不受相对论性效应的影响,其行为恰如第6族金属钼和钨。同样地,hassium(第108号元素)和锇一样形成挥发性的四氧化物。 这些研究将分析技术推到极限,包括只对少数几个短暂寿命的原子进行测量。 作者:菲利普·鲍尔(《自然》杂志前顾问编辑) 译者:王鸿飞(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 一个八卦,这个研究当年可能还是 罗斯查尔德 资助的。( 他在法国,不问丫要钱,问谁要钱 ) Edmond James de Rothschild 大资本家,fuck you !!! 把罗斯查尔德的家产 夺过来,“我来取真经” 。(真假美猴王) 早先,我的祖上就收拾过 罗斯查尔德,没收过他的家产。现在他还敢来 “扎刺” ************************************************************** Henri Poincaré学院 这个地方更驴,这是 洛克菲勒基金会和罗斯查尔德 共同资助的
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的崛起
热度 1 gordon 2016-12-23 13:22
在20世纪20年代,当美国由于郊区住房建筑、汽车和耐用消费品的新阶段所刺激而继续向前发展的时候, 欧洲相对地说来却落后了。 ******************************************************************************* 其实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规模效应。 欧洲市场不是一个整体,分散的小国家 所以,“福特制” 只能在苏联生根发芽,在其它欧洲国家反而不明显。 除了法国外。 ******************************************************************************* 英国是因为国家小,战后恢复很困难。 德国是因为战败国 注:为了一个大市场,大规模生产汽车的想法,其它国家不具备 ******************************************************************************* 其实如果看福特自传的话,那些合金啊,之类的 是在赛车比赛中,法国车采用这种结构。(法国本来就是奢侈品的老大) 所以, 福特说,我也要用这种好东西,法国的好东西 。钢铁厂造不出来,我就要自己建设钢铁厂。
1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炼钢已经成为显学
gordon 2016-12-8 16: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左右 炼钢已经成为显学,这也是一战前 斯柯达 火炮材料从青铜转为钢铁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大战 开战前,奥地利才掌握了炮钢技术 ********************************************************************************* 除了一百多篇论文外,Osmond 还写了两本有关金相的专著(1895,1904),对金相学的普及推广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到了 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金相学就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了 。下面从几个侧面举例说明: (Osmond 的两本专著是: Microscopical metallography-1893,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about/Microscopic_Metallography.html?id=iQ4sHAAACAAJ ;23页。 The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Metals-1904,网络上可以打印。他的珠光体照片就在这篇文章中。) 1. 学报开始出现 金相学家 Metallographist (1898- 1903) 国际金相学杂志 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fur Metallographie (1911-1918) 2. 大学中设金相学讲座或教授 柏林工业大学在1910年设金相学讲座,1919年聘请H. Hanemann 任教授,并出版金相图谱 Atlas Metallographicus,影响深远。 3. 金相学专著陆续出版 H. Behrens:Das mikroskopische Gefubge der Metalle and Legierungen (1894). F. Osmond,J. E.Stead:The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Metals (1904).P. Goerens: Einfubh rung der Metallographie ( 1906,战后版1948).C. H. Desch:Metallography (1910, 第六版1944). H. M. Howe:Metallography of Steel and Cast Iron (1915).A. Sauveur: The Metallography and Heat Treatment of Iron and Steel (1916,第六版1943). 4. Fe-C 平衡图在1899 - 1900 问世(W. C.Roberts-Austen,H. W. Bakhuis-Roozeboom ) ,钢铁的相变与热处理有了理论的指导。 5. 金相的研究从钢铁逐步延伸到其它合金系统中去,G. Tammann 开始按周期表系统地研究二元系合金(1903),把金相学进一步发展为金属学(即Metallkunde, 俄文的Металлкпиде) ,在德国哥丁根大学建立学派,并出版“金属学教程”Lehrbuch der Metallkunde (1914,第四版1932)。 ********************************************************************************* 詹天佑修建的 “平绥铁路” 1922年2月《科学美国人》上大幅报导了我国自主修建的 “北京-绥远” 铁路,“詹天佑博士”(Dr. Jeme Tien-Yow,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任总工程师,铁路所需钢铁完全出自位于汉口的 Han-Yeh-Ping 钢铁公司 The Peking - Suiyuan Railway of China ********************************************************************************* 满业是造汽车的,也是流水线,仿福特的 复建要比新建容易的多,以前我干的时候, 设计图纸有时候就没看,熟练工人,就知道怎么弄 ,就是一个条件反射。 突然问原理,当时还不一定能说的出来,就是那么干的,问那么多为什么 注:有资料室,设计图纸挺多的,谁成天去看那个玩意儿 讨论,然后设计院根据现场讨论的结果进行修改。 根本就不是设计院说了算 。“顶层设计”,呵呵
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什么炼钢业无法增加供应?
gordon 2016-11-11 11:59
强制储蓄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g=s/v)的一个重要推论认为:资本/产出比(v)不变,储蓄率(s)决定了经济增长率,而在该模型假定中,假定储蓄可全部转化为投资,所以储蓄率就是资本积累率。可以说,在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积累成了经济增长的唯一决定因素。 ********************************************************************** 1953年,罗格纳·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探讨了贫困的根源。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是因为其经济中存在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力量”在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贫困的恶性循环。他由此得出了著名的结论:“一国穷是因为它穷(A country is poor because it is poor)”. ********************************************************************** 回到我们这个问题 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什么炼钢业举步维艰? 很简单,因为它穷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钢铁业以官营八幡制铁所和1912年创建的日本钢管两大生产厂家为主。 一战中期,三菱制钢(朝鲜 兼二浦)、满铁(昭和制钢所)、本溪湖、东洋制铁(户畑)等工厂相继开始生铁生产,炼钢事业则有住友金属、川崎造船、神户制钢、日本苏打等工厂一齐开工投产。 “一战以后”,上述企业再度与进口产品展开竞争,价格暴跌造成了极大的经营困难。 单纯从事粗钢、压延生产的私营企业迅速增加,其中大部分企业水平较低,只有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才得以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财供给不足,部分较大规模(在国际范围属于小规模,但在国内属于较大规模)企业的设备投资计划产生滞延。因此说,相对于需求增加而言,供给不具弹性。 ********************************************************************** “ 供给创造需求 ” 纳克斯认为,正是资本形成的供求两方面的约束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资本形成不足是“贫困恶性循环”的主要障碍。 因此,要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就必须大幅度地提高储蓄率,大规模地增加储蓄和投资,加速资本形成。同时他又认为,为了克服发展中国家市场狭小所造成的投资引诱不足问题,即资本形成的需求“瓶颈”,应当采取“平衡增长”战略,即 在众多的行业中同步地投资,形成相互的需求推动 ,以投资带动投资,“ 供给创造需求 ”。 注: 所谓中国人 “一人买点东西” ,就 集腋 成裘。 根本就是没有根据的胡扯 ,真实情况是,中国人很穷,消费市场狭窄。 英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也没有打开中国市场。 当然,所谓 “ 多殖民几年,中国经济就发展 ” 的说法,也是 经不起推敲 的。 ********************************************************************** 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1956年,纳尔逊(Richard Nelson Jones)在《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形成,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跳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提高和经济增长。 与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一样,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忽视了资本以外的其他因素的作用。 注:日本的人口过剩,确实是一个问题。 作为消费衡量指标的 蛋白质摄入量,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没有丝毫改善 。 ********************************************************************** 看中国,在 “超女、蒙牛” 时期,需求大增; “萝卜快了不洗泥” ,还吃出了 “三鹿奶粉” 还看 “ 李宇春--春哥 ”、和 小沈阳 然后被德国总理 默克尔 批评
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辛亥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爆发,不是偶然的(2)
gordon 2016-11-8 09:24
尼古拉二世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维特只想占领北满(人少地多,人口稀少)就完了。 1903年2月16日,俄国陆军大臣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皇上的脑袋中有宏大的计划:为俄国夺取满洲,把朝鲜并入俄 国,还想把西藏并入本国。要夺取波斯,不仅要占博斯普鲁斯,还要占达达尼尔。”这充分地暴露了尼古拉二世的狂妄野心。尼古拉二世还同德国皇帝一唱一和,别 有用心地宣扬”黄祸论”。 为实现尼古拉二世的掠夺计划,1904—1905年,俄国同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了日俄战争。俄国在这场战争中遭到惨败,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 *************************************************************** 二十世纪初,由于英德矛盾尖锐化,德国曾企图拉拢俄国。1904年,德皇威廉二世向尼古拉二世提议建立反英同盟,并把法国拉进来。尼古拉复电威廉,表示同意,但认为必须先得到法国的赞同。威廉对此大为不满,埋怨尼古拉“被法国佬吓得出一身冷汗”, “欠了法国佬的债,所以也就变得太没有骨气了。”1905年7月,威廉二世利用沙皇政府因国内革命高涨和对日战争失利所处的困境,再次提议德俄结盟。两国皇帝在芬兰的比约克岛上签订了反英同盟条约。对尼古拉二世来说,这是轻率的决定。他的大臣们为之手足失措,因为这就意味着俄国将摆脱对法国的依赖,并加剧同英国的冲突,不能从巴黎和伦敦得到俄国所急需的借款。尼古拉二世只好写信告诉德皇:在同法国谈判以前,条约不应生效。从此,俄国加紧同法英国勾结。1907年,英俄协定签订,形成了英、法、俄协约国帝国主义集团,同德奥同盟国帝国主义集团对峙。 *************************************************************** 以前,俄罗斯的钢铁都是来自德国进口,(自然经济时代就是来自德国) 后来,俄罗斯也想发展钢铁产业,就是利用 法国的资金和技术。 普法战争失败以后,法国成为一个高利贷国家。(做奢侈品生意) 十月革命前,俄罗斯的技术,基本都是法国的 *************************************************************** 庚子后新政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13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辛亥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爆发,不是偶然的
gordon 2016-11-8 08:50
在“义和团”事件中,威廉二世发表演说,勉励参与战役的德军,要仿效 匈奴人 般攻打中国。导致德军在后来的战争中被冠上“ 匈奴人 ”的绰号。 威廉与沙皇多次书信往来,并发表了著名的黄祸论,象征“黄祸”的佛祖(指日本)骑着一条巨大的火龙(指中国)正向欧洲逼近, 威廉二世 要求 “欧洲各民族联合起来,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 ************************************************************************* 他说是,就像历史上的“匈奴人” 入侵欧洲。 德国的海军扩张是针对日本,而不是英国。 ———— 1908年接受英国 Daily Telegraph 的访问, 呵呵 *************************************************************************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中国来说,和欧洲 翻一反,中国往上坡路走,欧洲往下坡路走而已。 中国和德国还同病相怜,凑到一块儿了 注:结束帝制以后,欧洲也是到处混乱,魏玛政权等等 ************************************************************************* 现在的 “五常" 里面,法国灭亡了,英国是 “虚君” 制。 仅仅美国是隔着重洋大海,对世界不关注。
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 “步兵炮” 看钢铁产业(转)
gordon 2016-10-8 16:45
步兵炮的由来 估计有很多人不知道步兵炮是啥意思 这正常 步兵炮这种名词已经消失好几十年了。 步兵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初 期的一种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步兵使用的一种火炮。所谓步兵使用,这个概念在当年是极为先进的,因为 一战期间传统炮兵和步兵是两个独立的兵种 ,步兵需要炮 火支援时必须要向炮兵寻求。步兵炮直接发给一线的的步兵, 让步兵有了自己的支援火力不必凡事求人。这也属于划时代的理念突破 。 现代意义的步兵炮出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一战是静态消耗战,敌我双方躲在战壕后进行静态防御。进攻一方极难成功,德国人想出了著名的暴风突击战术! 所谓暴风突击,就是小股火力凶猛的小股精锐步兵突击,在短时间内采用猛攻一点的方式,撕开对方防线。在康布雷战役中,这种突击队在层层的战壕中半天突进了8公里。仅仅依靠的轻武器,暴风突击队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战果。突击队火力的核心在于步兵炮。 步兵炮在当时来说,就是一种超轻型榴弹炮,它的重量远低于当时的山炮野炮,可以拆卸成几个部分,射程超过重机枪,火力上可以击毁敌军坚固的土木野战工事。 这种小口径轻型炮介于当时还不成熟的迫击炮和山野炮之间!它跟随步兵一起前进的,一般配备到营团一级,战斗中跟随营连行动。 在一战后期,步兵炮非常吃香。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火炮技术还比较落后, 炮兵和步兵是互相独立的 ,协同非常不容易。一线步兵没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炮兵支持,打掉威胁他们的敌军火力点和工事。 步兵在进攻时,步兵炮在步兵身后1,2公里的距离进行准确的炮击,目标是敌人集群步兵,火力点,工事等。步兵炮的炮击目标基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所以很多时候被当成直瞄炮使用。步兵炮大大增强了步兵的火力,给进攻一方增加了很多胜机。 一战结束后虽然步兵炮在战争中打出来风头。但是各国军队也意识到它的弱点只适合应急使用。纷纷把步兵的支援火力锁定在更加轻便实用的迫击炮上 ****************************************************************** 一战后,日本从法国购买先进的M1916式37毫米步兵炮 这种火炮的口径不大,威力却不弱。在一战中,它主要用作打击德军的重机枪据点,消灭德军的轻型野战工事,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也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步兵炮。 在仿造的期间,日本设计师根据日军的特点,又对火炮进行的一些细节上的改造,比如将轮型炮架撤除更换为X字型炮架并在炮架下安装小型钢制车轮。这型火炮1922年定型大量装备日军。由于当年是日本大正十一年,所以也被定型为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 小日本的大正十一式步兵炮在20年代也许不算落后。但到了30年代已经不够用了。这款炮的性能也就是一战后期的水平。只能平射炮弹重量仅06公斤威力很小。更本无法击穿厚一点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918事变期间张学良和东北军虽然不战而退了。日军在肃清东北的抗日义勇军期间遇到的想不到的困难。张作霖经营多年。东三省大部分战略要地都修筑了水平很高的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 在强攻义勇军的作战中,日军吃了闷亏。当时一线日军主要依靠大队配属的大正十一年式步兵炮。面对东北义勇军机枪工事,往往连续开上七八炮,也无法击毁,最终还是要靠日军步兵人肉冲锋 而且在和东北义勇军的对抗中,义勇军手中的少量从法国买来的迫击炮,让日军伤亡很大。这种迫击炮的特点在于可以曲线炮击,日军即使躲在隐蔽处,也避不开迫 击炮的打击。而日军没有迫击炮,步兵炮又不能曲射。义勇军迫击炮手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就可以轻松发射大量的炮弹压制日军步兵炮,还能干掉大把的日军。 虽然战斗的最后结果是是义勇军被打的土崩瓦解,但日军上下对大正式步兵炮非常不满,他们认为己方的步兵炮还不如东北军 各种抱怨传到日本,日本军部严令,新式步兵炮开始研究。日本军方的要求:兵炮必须可以曲射,以兼有迫击炮的优势。同时,新式步兵炮的口径要增加,绝对不能 再是37毫米,务必增加到德国主流步兵炮的70到75毫米口径,以提高弹药的威力。 92式步兵炮非常矮小,全高只有62厘米,这还是算上炮盾的高度。如果拆掉炮盾再挖个坑隐蔽坑。这意味着92式步兵炮可以部署在离敌人目标很近的距离上,暴起阴人。 抗战中的无数战役中,国军反映九二步兵炮很难被发现。日军炮手常利用茅草,灌木,低矮的土包,甚至坟头都可以有效隐蔽自己。往往是日军连续开炮数发,击毁国军数个工事,国军却没有发现它到底在哪里 ******************************************************* 射界宽阔 , 用途广泛 设 计上重心较低,加上独特的弯曲轴杆,使得火炮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射角调整范围,在-10°至+75°之间可以灵活起射。在大仰角射击时,甚至可以当迫击炮用 (很多迫击炮的最大射角也才85度),却因为榴弹炮的出身,弹道比要迫击炮稳定的多,造成精度也优于比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80~82毫米),在抗美援朝 时期,志愿军战士们就经常步将九二式步兵炮步置在反斜面阵地上,曲射为我方提供支援。 同时, 197m/s的低初速 使得榴弹弹体可以使用较薄的壳体来留有较大的药室,榴弹重达3.8公斤,杀伤半径达到了22米,在炸力上是优于一般的75mm口径火炮及80mm级别迫击炮的高爆弹。 但低初速的坏处在于使得反装甲能力很捉急,即使装填专门的穿甲弹,还是仅有100m上30mm、500m上25mm、1000m上20mm的能力。平射的穿甲能力是不及国军战防炮的,但在中国战场上,好在国军也没多少装甲装备。 它的好处,能拆开 行军用马驮,打起仗来 士兵扛着上战场,不用测量方向 距离, 用炮膛瞄准, 是当时最大的,人扛的直射炮 , ******************************************************* 反装甲的发展,基本就是空心装药,线膛炮这种路径。 对付苏联的坦克集群,也是用战术核武器。(爆炸力学的一些应用) 常规武器相对落后,钢铁产业也下了很大力气,没有多大起色。 作为工业基础的钢铁产业,在改开前,其实中国是弱项。虽然好像 “大炼钢铁”,搞的中国很强似的,直觉是错误的 钢铁产业真正的发展也是近几年,2000年 以前还是低端产能占多数。 ******************************************************************************* 工业基础非常差 朝鲜战争中的中国军队的火力配置,即使在战争初期,机枪和冲锋枪的数量都很多,迫击炮更是相当的多。100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初期较少,多的是75毫米级别 的山野炮。后期榴弹炮多了一些。但有一样东西,志愿军的装备量一直偏低,那就是步枪。通常一个师只有三分之一不到拥有长枪。 注:工业基础非常差,几乎就是靠冲锋枪、迫击炮、手榴弹。(几乎就是阎锡山的东西) 如果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战术、武器创新,不可想像。
2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社会条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热度 2 gordon 2016-10-5 09:36
传统时期的战争,由于火器简单,火力稀薄,所以采用密集队形; 近代以后,由于兵器进步,火力猛烈,为了减少损伤,队伍不得不采疏散毒性,甚至班以下,以分散活动者居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军队多采用密集队形,以后则采用疏开队形。 1935年,训练总监所颁布的操典,开始采用战斗群的战斗队形和疏开作战。 但是采用新式训练方式的部队仍未普遍。如汤恩伯1937年2月即曾指出,第四师“一般干部很少注意到这一点,老是把十年前或五年前的方法训练现在的士兵。这种办法,实在不够。我们以后要有日新月异的精神......再不要把江西剿匪时的方式,一点不加改进的,拿来训练士兵。 ******************************************************************* 近代以后由于兵器进步,为减少损伤队伍不得不采疏散队形,甚至班以下以分散活动者居多。上海战役中曾出现大纵深的面式防御,中央军多能采用疏开队形运动,部分地方军仍用传统方式,如台儿庄之战,南方卢汉的部队仍用集中队形,伤亡甚大;抗战后期,西北马鸿逵,马步芳的部队也仍未用疏开队形。 注:黄埔学习苏联,个人觉得还是很先进的。 当然欧洲已经开始 用飞机、坦克了 从步兵来说,个人认为苏联比德国还先进。德国二战已经开始用坦克了 二战德国步兵,不如一战
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抗日战争,一场殖民地战争,根本就不是世界大战
gordon 2016-6-20 15:31
『昭和陸軍の軌跡』: 日中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为何陆军中央没有像太平洋战争时那样进行全面军事动员,大幅增强战力,进攻重庆,强制进行彻底的对华军事作 战? 这是因为对统制派幕僚来说 日中战争并不是要全面统治中国。 它本来的战略目标是,为了防备下一次世界大战,确保所需的军需资源和经济权益 。考虑到应对世界大战,陆军必须保持军事上的灵活性,保存人力物力 另外,为了防备苏联介入日中战争,也有必要保存一定的实力。 抗日战争, 日本动员不到一百万 。太平洋战争后期, 超过了4百万人 。 扩展阅读: 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 甲午战争类似 http://www.aswetalk.net/bbs/home.php?mod=spaceuid=663do=blogid=60665
3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抗日战争对德国顾问团的排斥 —— 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
gordon 2016-6-20 14:39
  这份报告时德国顾问撤退回德国第二年写的,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个月。 ×××××××××××××××××××××××××××××××××××××××××××××××××××××××××××××××××××   这份报告更有意思的问题是这个   就是 对德国顾问团的排斥 ,蒋介石支持德国顾问团    即使抗日战争,也不能减弱对德国顾问团的排斥。   显示了中国人的传统惯例, “不愿打破别人的铁饭碗”  ,或者像德国人所说的,“放任主义”。    “亲朋故旧充当军官”  是中国军队发展的最大障碍   呵呵 注:主要是靠陆大一帮人的同学关系。 郭汝瑰 说的,完全都是对的。( 陆大也是一个派系 ) ×××××××××××××××××××××××××××××××××××××××××××××××××××××××××××××××××××   因为中国人口多,谋生不易   引进西方生产方式,就是错误的。   中国是个小农社会,就是精耕细作,多用人力。 ××××××××××××××××××××××××××××××××××××××××××××××××××××××××××××××××××× 苏联顾问团也是反映这个问题, 薛岳也是一样,用幕僚多 。 对现代参谋业务,完全是 “不知所云” 。 ×××××××××××××××××××××××××××××××××××××××××××××××××××××××××××××××××××   刚建国时候,引进西方生产方式,也是完全错误的。 资本密集型 反而是日本的生产方式,更适合中国。 注: 基本上到改革开放,中国才走上正轨的 。
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在华的经济利益为列强的五分之一
gordon 2016-4-25 08:37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在华的经济利益为列强的五分之一 法国在华投资的工厂和日本平齐,基本并列二、三位。大大少于英国 当时 巴黎是仅次于伦敦的最大资本市场 ,法国人资金充裕,可以随时应付来自世界各国的借款。 法国在华的债券,约有一亿一千一百万美金 知道上海滩的法租界吗?里面电车、水力发电厂、学校,都受到了重视。 法国在华利益 ,仅次于英日美俄,而 在德国之上 。 注:你说我们应该加入德国,还是加入法国啊? 哥们缺钱哪 一战前,欧洲算是比较和平的 法国人是到处投资,在俄罗斯也投资好多。 *********************************************************************************** 中国在一战时不可能加入德国战团的,英日法俄 ,understand ? 法国是干涉中国内政的 ,因为有摩洛哥事件,它正在和德国角力。 跟比利时一样,能和平就行了。
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坦克和装甲汽车(转)
gordon 2016-4-25 08:23
俄国人是最早认识到装甲车重要性的国家之一。究其原因,还得追溯到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在日俄战争中,令俄罗斯人骄傲的哥萨克骑兵,在日军机 枪、火炮的强大火力面前,往往被打得人仰马翻,惨不忍睹。严酷的血的事实,使得俄罗斯军方有识之士痛感"必须研制出一种兼有机动性和火力的装甲汽车"。其 中,倡导最积极的,便是俄军西伯利亚哥萨克骑兵部队的高参M.纳卡西泽将军。1905年,纳卡西泽设计出俄罗斯第一种装甲车,命名为"纳卡西泽"装甲车。 不过,俄军最着名的装甲车当属"奥斯丁.普奇洛夫"装甲车。 "奥斯丁"装甲车于1915年由英国的奥斯丁汽车厂制造。它采用中型卡车底盘,可靠性高,便于维修,深得俄军官兵的好评。俄罗斯军方在购进"奥斯丁"装甲车后,实行了国产化改造,这便是"奥斯丁.普奇洛夫"装甲车,俄军的装备总数在100~200辆之间。 "奥斯丁.普奇洛夫"装甲车的全重约4.2-5.3吨,视改装的情况不同而异。全长4.9米,全宽2.0米,全高2.4米,乘员4-5人。它的最大特点是 装有2个机枪塔和2挺"维克斯"7.7毫米机枪。动力装置为50马力的汽油机,装甲厚度为8毫米。最大速度为50千米/小时。这种装甲车除了在一战中使用 外,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红军仍在继续使用。这里还有一段趣事。1917年4月,在二月革命临时政府倒台后, 列宁返回俄国后的第一次向工农群众所作的即 兴演说,便是站在这种装甲车上进行的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成了一句名言。 在一战期间,俄罗斯研制的装甲车还有10多种,包括:“魔术师”装甲 车、"卢梭.巴尔德"装甲车、"姆盖布洛夫.雷诺"装甲车和"普奇洛夫.加菲特"装甲车等。其中大部分装有1-2挺机枪,有两种装有40毫米火炮。此外, 俄国人还在1916年研制出"奥斯丁.普奇洛夫"半履带式装甲车。这使得俄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研制半履带式装甲车的国家之一。 "Garford普奇洛夫"半履带式装甲车并不同于"奥斯丁.普奇洛 夫",后者是由英国设计,然后由俄国改装的。前者是利用美国美国Garford卡车公司制造的底盘,由俄国普奇洛夫(又译为菩提洛夫)工厂在上方安装战斗 舱,而诞生的一种怪物一样的装甲车。它在公路上行驶缓慢,越野能力极低。76.2毫米(3英寸)的火炮安装在能进行270度旋转的炮塔上。其战斗全重为 11吨,乘员8人,装有2个机枪塔。每个机枪塔上各装1挺7.62毫米机枪,携机枪弹6000发。动力装置为"奥斯丁"Garford4缸水冷汽油机,最 大功率35马力(26千瓦),最大速度2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20千米。俄军共装备了60辆。该车的另一个特点是车体前部和后部都装有滚轮;以提高通 过堑壕的能力。冬季时,可以卸下前滚轮,换上滑雪橇,以提高雪上通行能力。因而俄军也称它为"自动雪橇"。沙皇军队和苏联红军都使用过这种半履带式装甲 车。 上述事实足以说明,沙皇军队和苏联红军对装甲车的研制和装备部队是十分重视的。 ********************************************************************************* 生产坦克,英国和法国有分工,法国就是雷诺生产轻型坦克的。 ********************************************************************************* 中国战场, 陆军装备一直都没有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水平 。 所以说,武器不重要嘛
1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甲午时期 清军的武器和进攻精神结合的强大威力
gordon 2016-4-24 19:28
注: 本文主要是为了阐述 大清的武器和进攻精神结合的强大威力 。中国和欧洲的差别在于 “ 欧洲反思,我们不反思,反而认为是光荣 ” 。 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差别 事实上,欧洲军队1914年时将拥有、而1905年时还得不到武器、只有简易飞机,那在世界大战头几个月里开始接替骑兵承担侦察任务。 日军在日俄战争中,使用的就是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武器。 当然,俄军的装备要比日军好,已经使用法国授权的速射炮。 *********************************************************************************** 亨利·柏格森 —— 你要看毛时代,罗素的书,这是必须知道的一个人 以更广泛的形式,这一信条在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极为流行的巴黎大学系列演讲中得到了回响,它们以“生命冲动”这一更优美的字眼将尼采的“创造性意志”概念传播给广大听众。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一位颇有影响的参谋官E.A.奥尔瑟姆少将写了一篇评论,其中概括了欧洲人的反应:     "有些人从在南非的经验 推断,冲锋、或者至少是端着刺刀的冲锋已经过时,成了垃圾战法……(然而)满洲(中国东北)之战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刺刀根本不是一种过时的武器,仅靠 火力并非总能足以将斗志坚决、纪律严明的敌人逐出阵地……冲锋甚至比此前取得火力控制更重要。这是战斗的高潮时刻,胜败在此一举。E.A.Altham,The Principles of War Historically Illustrated(London,1914),295."   人们广泛认为,日俄战争的真正教益在于,现代战争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士气,而且不仅是军队的士气,还有作为军队士气之源的整个国家的士气。这是个西欧工业国家军方领导人正开始感到严重怀疑的问题。德国上校威廉·巴尔克在其大部头的战术学教科书中告诫: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倾向于加强自我保护本能,减弱自我牺牲精神……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趋于损害人的神经系统,过去时代的那种狂热、那种宗教热情和民 族热情不见了,最终人类自身的体力也会部分地萎缩……(所以)我们应当将我们的士兵投入战斗,使他们保持足够的精神勇气,以阻止个人过早的精神和心理衰 颓。William Balck,Tactics,4th ed.(Fort Leavenworth,Kans.,1911),194."   在德军内部,出现了一种呼声,反对施里芬时代的谨慎战术和侧翼包抄战略。领头的是雄辩而又有权势的冯·贝尔恩哈迪,他将那些说成是“宣告战争艺术破 产”。他坚持认为,施里芬注重物质因素,依赖数量优势,结果未能考虑到一个事实,即“能够比其他部队更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部队将证明无可匹敌;或者, 领导的勇敢、大胆和天才在战争中至关重要”。Bernhardi,On War Today,2:158,179.      德国军队里批评施里芬的人始终是很少数 ,即使他们嗓音显著。然而在法军内部,自从1911年霞飞将军担任参谋总长后,反对呼声确实变得非常有力。霞飞 的从军生涯大部分在法国殖民军里度过,而 殖民军自视为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精英集团,自认为更多的是通过个人主动性和性格力而非武力实现其征服 。殖民军官们 鄙视法国本土军队,认为后者懒散颓唐、低效无能,同时(在德雷福斯事件后)被严重地政治化了;而且,这在他们看来的确是整个法国的典型特征。Douglas Porch,The March to the Marne(Cambridge,1981),161-168.他们相信,要在同宿敌冲突(这从1911年往后被广泛认为必不可免)的前夕 重振法国军队和法兰西民族的伟大,起码要来一场精神革新运动 。为此,在霞飞看来,必须“将一种清晰无误的战争信条灌输给军队,做到人皆知之,人皆信之”,那就是进攻信条。     南非战争结束以后,霞飞写道,      "一整系列谬论……开始损坏显现在我们战争学说中的哪怕如此微弱的进攻精神。它们有害于军队的精神状态,有害于军队对其首领和条令的信心……只对单单一 场战争中的事态做了仅仅局部的研究,却已使得我国军队的知识精英相信火器的改进和射击的威力如此加强了防守力量,以致对它的进攻已失去全部价值……〔满洲 (中国东北)战争结东后〕 我们年轻的知识精英们终于抛弃了这一扰乱军界的歪理邪说,回到了关于战争一般状况的较为健康的观念 。Joseph Joffre,The Memoirs of Marshal Joffre(London,1932),1:26-29."   “较为健康的观念”就是对“进攻精神”的强调。霞飞在其回忆录中承认,它确实有“一种多少是非理性的性质”;这种性质尤其见于作战部部长德·格朗梅松 在其1911年2月两次著名讲演中做的说明。 他并未质疑1904年《步兵条令》的正确性,虽然该条令强调散兵阵列至关重要 。的确,这些条令不仅被保留下 来,而且迟至1914年4月还被再度颁布。然而, “形成一种征战心态”,德·格朗梅松写道,“比就战术问题吹毛求疵重要” ,而他为自己树立的目标就是去形 成这种心态。“在战斗中,一个人必须总是能够去无情地做那些本是很不可能的事情,例如冒着炮火冲锋……以我们现在的心态,没有什么比这更难想象……我们必 须训练自己和训练他人去这么做,满怀激情地去培养一切带有进攻精神的东西。 我们必须矫枉过正,或许即便如此也还不够 。”     两年以后,德·格朗梅松起草了1913年10月《主要阵列操作条令》,其中有句名言:“法国陆军回归传统,不承认除进攻以外的任何法则。”Carrias,Pensè militiare,296;Henri Contamine,La revanche 1871~1914(Paris,1957),167.       这一信条适合当时的社会氛围。它对军界精英很有吸引力,他们同阿尔当·杜·皮克一样,认为这种精神只有在一支献身于本职的职业军队的框架内才能够培育出 来。他们的看法由作家厄内斯特·普西夏里得到了表达,其小说《武器的召唤》(L'appel aux armes)鼓吹需要建立一支“自豪和凶猛的军队”,大战爆发前夕在公众中非常走红。Raoul Girardet,La société militaire dans la France contemporaine(Paris,1953),305.然而, 这一信条对左翼激进分子同样大有吸引力 ,他们一直声称军事士气实质上是个民众爱国情感问题,不需要经过几年服兵役才能造就。 以更广泛的形式,这一信条在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极为流行的巴黎大学系列演讲中得到了回响,它们以“生命冲动”这一更优美的字眼将尼采的“创造性意志”概念传播给广大听众。     如同福煦,德·格朗梅松一直受后来的历史学家和批评家冷嘲热讽,然而,就算他有些高卢人的豪勇,人们却发觉同时期的英国和德国著作家表达了同样的情 绪。伊恩·汉密尔顿爵士将军——最敏感、最聪明、也最有影响的英国职业军人之一——以非常相像的逻辑来论辩,说“布洛克先生1904年以前就绝无生灵能够 逾越的火力地带写的一切废话,预告的只是灾难。战争胜利从根本上说,不是后膛枪对针发枪的胜利,也不是在铁丝网和火力带掩护的战壕里一字排开的部队对暴露 于开阔地带的部队的胜利,而是意志坚强者对意志薄弱者的胜利…… 一个国家最好的防御,在于拥有一支以进攻观念来组建、训练和激励的军队 ”。Ian Hamilton,Compulsory Service,2nd edition(London,1911),121.颁布于1909年的英国陆军《战场行为条令》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决战的成功并非由物质或环境原因预 先决定,而是取决于个人意志力支配下的人的素质的发挥。”引自T.H.E.Travers,“The Offensive and the Problem of Innovation in British Military Thought,1870~1915,”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13,no.3(July 1978)。     关于所有这一切的生命代价,1914年以前军人们心里一清二楚。巴尔克写道:“如果部队已经习惯于将伤亡轻微……当作指挥优良的表征,那么它就总是令人生疑。作为通则,伟大的胜利势必伴有重大伤亡。”Balk,Tactics,109.莫 德有过之而无不及:“胜利的可能性完全取决于那些必须被奉献出来、为其余人创造机会的人们的自我牺牲精神……换言之,一支军队的真正力量从根本上说在于每 个官兵、或者它的任何构成单位承受打击(它必要时甚至严重到濒临被消灭)的能力……如果部队被训练成只是按其显示出来的吝惜生命的技能来评判指挥官,那还 能有什么希望具备足够的承受力?”Maude,Evolution of Infantry Tactics,x.      因此,欧洲各国及其军队是怀着将有巨大伤亡的预计在1914年投入战争的。它们的年轻人被灌输的思想不仅是为国而战,而且是为国捐躯。战争头一两年里, 在各交战国社会,“牺牲”、特别是“最大牺牲”观念充斥着文学作品、讲演、布道和新闻媒体。 后一代人看来那么可怕的阵亡名单并不被当时人视为军事上无能的 表现,而是被当作衡量一国战争决心和它是否配得上强国地位的一个尺度 。      三   在 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时,欧美历史学家一直倾向集中于西线战场,我们在此将仿效他们的这种做法。 在东线,俄国和奥地利军队的损失很快就高达几十万人, 但这些损失主要是疾病、被俘和开小差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英雄主义的自我牺牲 。布洛克预料,在未来的战争中双方军队都将使对方在穿越一个国际“死亡地带”时 瘫痪,然而讽刺性的是,他的这项预计最少契合世界上他最熟悉的地区。 在东欧,战争从未陷进阵地战的泥沼,直到战争结束仍然是运动战。     冯· 施里芬将军的希望和意图,在于西欧的情形也将如此。正如我们已见到的那样,施里芬计划是将1870年往后盛行于德国军中的战术信条延伸为战略,这信条就是 避免发动正面攻击,通过包围战达到目的,即使如此作战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兵员。所以,德军穿过比利时和法国大致未遭抵抗,而且在遇到抵抗时,它们用炮火压制 并设法进行设法侧翼包抄。以此,德军的确非常廉价地占领了大片领土,但是从长远看施里芬的批评者仍是对的。他的战略未能决战决胜。     不过, 在法国却是进攻战鼓吹者(相当于在德国的施里芬反对者)掌握军队。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最高统帅部实行了著名的“十七号计划”。该计划的根本思想很有道 理,那就是法国人应当占取战略主动权,而不是消极等待德军攻击。它的确毕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使霞飞得以如此迅速地从起初的惨败中恢复过来,重新部署其兵 力,赢得所谓马恩河战役。 法军1914年时的毛病更多地在于作战效率不高,而非崇尚进攻 。官僚机构的紊乱阻止了出自日俄战争的教益得到应用。 没有为重炮的 供应做任何预备 ,这意味着德国火炮总是比法国火炮射得远。 缺乏关于炮兵与步兵之间密切配合的军事信条,也没有认真进行任何野战技能训练,不管在条令中可能 做了什么规定。因此,战争爆发时,法军各级指挥官都是本能地做出反应 ,而不是按照任何系统的训练计划。有如一位指挥官所言:“在经受战火的真正考验以前, 我们正与敌人面对面这一想法将太多的军官抛入了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状态,那是任何经历过此等时刻的人都很能理解的。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还能保持头脑冷静, 那就非常罕见了 。这远为更多地是个性情问题,而非军事信条问题。”Contamine,Revanche,249.     结果,在1914年8月开始时投入战役的150万法国部队中,经过六星期战斗伤亡人数便达38.5万人,或者说每四个人就有一人伤亡。其中,死亡者达11万人。Ibid.,276.      这些伤亡大多不是在按照精心策划攻击事先设防的阵地时遭受的,而是发生于两军行进时的遭遇战,在其中法国步兵被困于开阔地带,遭到炮火的毁灭性打击。 1914年西线第二场大仗,即11月里德军和英军皆遭惨重伤亡的伊普雷战役也是一场遭遇战,当时双方都试图在所谓奔向大海的赛跑中包抄对方。直到这场战役 之后,德军才开始在其赢得的阵地修筑工事,将他们仓促挖成的地表战壕转变为一种精细的工事体系,用铁丝网予以加强,并且首次防御性地大量使用机关枪。      这些防御之坚固,由法国人和英国人在整个1915年总是战果甚微的一场场进攻得到了检验。这并不是说,他们的进攻从未成功。相反,他们往往赢了。但是, 由此在德军防线前沿建立起来的桥头堡无法够久地予以坚守,或者无法够快地得到增援,从而挡不住德国人为夺回所失阵地发动的迅速反扑。通常,协约国部队会被 伤亡惨重地逐回原来的阵地。惟一的良策似乎是在一段足够宽阔的战线上发动攻击,以建立能够经得起反攻的阵地;为此,进攻的掩护炮火需要如此猛烈,以致将摧 毁防御者的任何抵抗能力。1914年的教训已被牢记在心:没有大规模的炮火支援,就不要将步兵投入攻击。     1915年初,在被问到是否认为英国人民能够容忍突破德军防线所需的惨重伤亡时,道格拉斯·黑格将军以草率的乐观答道不一定需要有这样的损失;“(他)认为,一旦我们得到大量炮弹补给……我们就能立即在几处轻而易举地突破德军防线”。Robert Blake,ed.,The Private Papers of Sir Douglas Haig,1914~1919(London,1952),84.然而几个月后,经过1915年5月英军在费斯蒂贝尔的攻击失败,他修正了自己的看法。他在日记里写道:“我方前线的防御阵地修筑得那么仔细, 那么坚固,同机关枪的互援又那么全面,以致要摧毁它们就必须用重炮进行长时间系统和细致的轰炸……然后才能派步兵上前攻击 。”Ibid.,93.是 年秋天,在为减轻其俄国盟友承受的压力而发动的攻势中, 霞飞试图将这一信条付诸实践。为支持步兵,大约发射了500万发炮弹,其中100万发由重炮发射 。 虽然那次攻势仍然被挡住,但英军取得了够多的局部成功,足以鼓励盟军相信“如果有点突袭性,而且具备足够的火炮、弹药和其他器械,加上训练有素的部队,就 有可能突破敌人的防线”J.E.Edmonds and G.C.Wyrme,Military Operations France and Belgium 1915(London,1927),2:399.。      1916年春天,德国人自己为怎么可能成功地做到这一点树立了一个模式。他们在凡尔登发动了一场有限攻势,其前奏是一番如此猛烈、以致真正粉碎了一切抵 抗的轰炸。然而,德军战地指挥官们没有像德国最高统帅部意图的那样转攻为守,让法国人在反攻中拼垮他们自己,而是继续进攻,结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凡尔登 战役变成了一场噩梦,对法国人和德国来说都是如此。然而,德军冒着如此猛烈的炮火进攻的方式(那用英国官方史的话说,“人不是在和人拼搏,而是在和铁与火 较量”。 )被英国人当作楷模,用于规划他们自己的第一场巨大攻势 ——1916年夏天的索姆河战役。Ibid.,357.在军需大臣劳合·乔治干劲十足的指挥下,英国工业的全部可得劳动力都被用于按照战役所需规模生产大炮和弹药。到6月底,沿着18英里长的战线已集结了1437门大炮。在长达一周的轰炸中发射了150万枚以上炮弹。James E.Edmonds,Military Operations France and Belgium 1916(London,1932),1:486.进攻部队的司令官亨利·罗林森爵士将军向下属指挥官们保证:“轰炸结束时,其覆盖范围内将寸草不留,步兵只需走过去便可占领阵地。”Ibid.,289.于是,7月1日步兵走过去了,不是作为攻击兵力,而是庞大的搬运队——每人都背负70磅装备,预料即使碰上最坏情况,也不过是不得不清除很少数被炸得晕头转向的幸存者。      结果是战争史上头等悲惨的一段日子。英军的炮火没有触及德军挖掘的地下掩体,它们深藏于索姆河畔的白垩高地。德国步兵虽然经历了令人胆战心寒的轰炸,但 仍能够及时冒出来,架起机枪将一波波朝前推进的英国步兵撂倒在地。德军炮火在英军阵列内造成了极为巨大的毁伤,以致统帅部几天后才搞清楚自己面对的是一场 何等规模的灾难。在 12万参加进攻的兵员中,伤亡者接近半数,2万人丧命。Ibid.,483.     进攻一直持续到11月为止,至此英法参战部队已损失近50万人。然而到那时, 战斗目的已经改变。它不再是夺取阵地,而是迫使对方应战 ,并且将其部队消 耗殆尽,而 这正是德国人自己在凡尔登发动进攻时的初衷 。黑格在答复伦敦方面的紧急询问时写道:“ 再有六个星期,敌人就将陷于人员短缺的困境 ……通过不断进 攻对德军持续施加压力,最终将导致其彻底崩溃。”Blake,Private Papers,157.简言之,战 术上的僵持被利用来服务于消耗战略,而这战略不仅使军队的、也使整个国家的人力和士气经受考验。对于那些在支配了20世纪头十年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氛围 中成长起来的人,这没有什么可惊奇的。 承受巨大牺牲的意愿仍然是作为一个强国的适者生存标准,而且也正是这种意愿 ,使得欧洲最先进、工业和教育最发达的各 国继续精疲力竭地打了两年。     到战争结束时,交战双方都已改变了战术。英国人完善了与普卢默和默纳什的部队相关的、细致的围困战技能,并且 尝试了装甲兵器和近距空中支援。德国人利用了新型的堑壕战武器——轻机枪、手榴弹和毒气,从而使其步兵具备了一种灵活性,得以突破由行动笨拙的弱敌把守的 防线。    注:基本上,还是日俄战争攻陷旅顺的办法。把对方的军队作为目标。
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
gordon 2016-4-13 04:52
先留个口子,闲了再写 战争因素啊,对美国西部经济发展影响很大
0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孙子兵法(转)
热度 2 gordon 2016-2-3 06:59
注:我并不善于谈论军事,只是想阐述一下 战争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战与之前的战争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弹药消耗量 。普法战争中用到的火炮,据说为1600门,在40年后火炮数量增加到8000门,而且其中有许多炮要大 得多和重得多。普法战争的6个月中,每支步枪仅发射56发子弹,这些子弹在一战中一个星期就能打光。自动武器的出现更是使弹药消耗数疯狂增长。另外,战场 上还出现了武器供给和维修的需要。过去一门火炮可以从战争开始用到结束,顶多维修一下炮架,而一战中一次齐射就可以报销整个炮兵阵地。这些改变事前已有各 种征兆,但直到马恩河会战爆发后,人们才如梦初醒。马恩河会战前,德国人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军队携带的弹药足够坚持完成施里芬计划,结果战役还没结束,全 国的弹药储备就已经用完了。 马恩河战役后,战争的形态迅速变化。防御的威力凌驾于进攻之上,维持防线的是以天为单位的火力准备,以英里为 单位的战壕,以及一片连一片的机枪阵地。在这样的战场上,任何企图以轻装步兵和短暂火力准备突破防线的计划都是毫无道理的(法国进攻学派的领袖格朗梅松在 一次进攻中被防御火力打死),因此军队不可能自己携带所需弹药,必然要全数从后方送上去。1914年,一个英国师每天仅需要27个车各类补给品。两年后, 给养、饲料等生活必需品的每日耗量仍为20车,而作战物资特别是弹药所需的大车增至约30辆。在野战军队所需补给品总量中,粮草只占一小部分,而且是很小 的一部分。可想而知,连这一小部分需求都满足不了的公路运输队根本不可能支撑军队的战略运动。因此,运动战在物理层面被判了死刑,阵地战成了唯一符合逻辑 的选择。 在阵地战时期,一切补给都要靠铁路完成,庞大的马车队只负责从火车站向部队各部分发物资。如果军队远离车站或临时仓库,则物资的 运输将越来越难。于是战场上出现了“临界距离”这个概念——即军队离火车站的最大距离,它在过去多数时候只是一个理论而已。以德国的装备水平来说,临界距 离不超过50公里,而且前提是一切组织良好。(这里有一个细节问题,受制于装卸能力,补给物资往往是卸载在终点往后的几个车站上的,所以部队距离物资的距 离要大于部队到终点站的距离)这样军队的移动速度必然等同铁路线的修建速度,而任何企图脱离铁路的作战行动在战略和战术上都将遭到失败。反过来说,谁能在 战线后方尽可能多的修筑铁路(不是野战铁路,那时候它还很不可靠),尽可能多的调动车次,尽可能快的装卸物资,谁就能在战场上得到更多的兵力,更强大的火 力支援,虽然不一定能赢得战役,但是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很多人认为装甲部队是终结堑壕战的功臣,它使得军队能够快速突破敌方防线进行纵深运动。事实上,壕沟和铁丝网只是阵地战的现象,由铁路维持的补给才是阵地 战得以维持的原因。换句话说,依赖铁路的战争只能是阵地战,要想恢复战场运动,比坦克更加核心的要素是汽车运输。 另外,还有一些典型的误解需要澄清。 1 是坦克终结了堑壕 俄国的布鲁希洛夫攻势和德军在后期采用的渗透战术就是不依靠装甲力量的,尤其米歇尔攻势,靠轻装步兵穿越了堑壕阵地,进入了敌军的防线后方。(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临时战术,敌人很容易找到破解方法) 另外,马奇诺和齐格菲防线证明,如果堑壕完善到了要塞化的程度,光靠装甲力量是很难突破的。 2 只要战术合适,靠步兵就可以终结堑壕 依靠步兵只是从一道堑壕前进到另一道堑壕而已。 米歇尔攻势中,德国确实突破了敌军防线,但很快就停滞了,因为士兵再也走不动了,携带的弹药也全都用完了,弹药补给需要靠马车拉上来,相反,协约国士兵正在坐着火车蜂拥到前线。德军越是往前进速度就越慢,相反协约国集中兵力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两方再度形成对峙。 要在突破堑壕后取得真正的战略进展,至少要有闪击法国或者苏联的规模,这也就是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和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依靠迅速,长距离的突进,直接破坏敌人援军的集结地,分割包围前线的敌人,这些都是单靠步兵无法完成的。 3 装甲部队可以自己携带弹药燃料完成作战 二战中,德军和苏军一个师的最低补给需求是每天300吨,美军要多一倍,达到600吨,二战后苏军一个摩步师的需求超过700吨。随着装甲车辆的增多,补给需求也会急剧上升。这些补给让坦克自己携带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修建铁路动辄就几个月,德军在二战的每一次行动都证明了——没有摩托化后勤支撑的装甲战是根本不存在的。 另外,在进入敌人大后方之前,装甲部队不能单独行动。从西班牙内战到二战的所有战争都证明,没有步兵随行的坦克很容易就会陷入反坦克部队的火力网。因此步坦协同是装甲战最基本的条件。而步兵的前进,支援火力的跟随,都需要庞大的运输能力。所谓摩托化部队,最早就是指搭乘汽车的步兵。为了方便越野,德国还发明了步兵装甲车来专门运输步兵。 巴巴罗萨失败的根源恰恰就是德国缺少汽车,有人估算,单用汽车一种工具,德军进攻莫斯科所需的后勤车辆将是德军当时车辆数的10倍。而肩负着后勤主要重担的铁路运输,又没有足够的灵活性使德军能进行一场闪电战。结果离铁路终点越远,补给量就越低,所有进攻都是因为补给供给不上而功败垂成。 注: 本文实际上是《补给战——从沃伦斯坦到巴顿的后勤史》(一九七七年出版。作者马丁·万·克列威尔德,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历史学副教授)的缩写,有兴趣请去读原书。 ******************************************************************************** 随着弹药的消耗量的增长,又产生了武器本身的补充的问题,这在1914年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在1870-1871年战争中,同过去的各个时代一样,火炮总 是预期要用到整个会战结束。通常也确是如此,炮火很难有足够的威力来彻底摧毁它。 炮架可能被打碎,但炮筒几乎是不可摧毁的 。到1914年,这一情况完全变 了,炮火很容易就能把整连的火炮迅速打成一堆堆破铜烂铁。 注:朝鲜战争是 苏联的汽车在支撑,还有抗日战争中使用汽车的经验。中国不具备 提供汽车的能力。 人口问题,大牲口更提供不了。骡马化也是一个难题 象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战争,中国都打不了。因为中国提供不了那么多骡马 (骡马跟人口 争粮食) 中国就是 7天的 ”星期战争“ ,人扛。所以,它的 战争形式也必然是防御的 。 实际上,正是因为工业化,中国才能更多的供养人口。 参考文献: 《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 ******************************************************************************** 革命战争 拿破仑认识到,正是因为18世纪偏好打围城战,才引起无穷无尽的后勤困难。而他自己正是由于能够摆脱围城战(这要归功于他所率领的军队的庞大数量),才基 本上没有必要搞18世纪那样的后勤机构。这就是下面这个乍看起来似乎难以理解的事实的原因所在:虽然拿破仑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并不优于他的前人(他在这方面 确实有些保守,他拒绝采用新的发明创造,而宁肯继续使用某些旧的东西),但他却能推动庞大的军队横越欧洲,建立起一个从汉堡到西西里的大帝国,不可挽回地 动摇了整个(旧)世界。 注: 必然采用这种形式,它没有其它办法 。 ******************************************************************************** 俄罗斯是对的 人 们很快就发现,单靠掠夺并不能满意地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例如,1812年的俄罗斯行政条例责成军需总监采用“征发、购买以及签订合同诸方法来开发被占领 国家的资源供军队之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动用自己的库存”。但是,实际上俄国指挥官们却不太愿意用这种方法保障自己的部队,结果在 1828-1829年战局(对土耳其)和1831年战局(在波兰)中吃了“很多苦头”。所以,1846年引进了“流动仓库”,以及野战面包房和屠宰场。然 而,这些措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也未收到什么成效,致使数不清的人尸马骸遍布在通往保加利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的道路上。    俄国人是为地理环境所迫,不得不在贫困的和人烟稀少的地区进行战争 ;奥地利人则不同,1859年, 他们是在意大利北部的富庶地区作战 ,当地的资源足可供养 军队,因此,自然而然采用了就地征粮的方法。但是,部队的建制运输工具未能按时到达,而利用地方车辆组织运输纵队的做法又旷费时日,加之严禁部队自己筹 粮,以至于造成饿饭。此外,在军需总监和各军之间协作不够,时有磨擦。因此,整个补给组织后来被描述为一场“完全的失败”。 注:你懂的,基本上拿破仑式的后勤就跨不过西北。( 根本就不可能 ) 在富裕地区不行,在贫穷地区也不行, 只能在中不溜地区才能呆下来 。(拿破仑在俄罗斯都失败了)
297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模型版坦克世界大战开始了
热度 44 老马丁 2015-4-23 10:51
模型版坦克世界大战开始了
---------------------------------------------------------------------------------------------------------------------------------------------------------------------------------------------------------------------------------------------------------------------------------------------------------------------------------------------------------------------------------------------------------------------------------------------------------------------------------------------------------------------------------------------------------------- ------------------------------------------------------------------------------------------------------------------------------------------------------------------------------------------------------------- 关于我新发展的爱好,大部分模型在路上或者在大陆上,但是到手的几个模型足够我开发 上次提及的那个战棋游戏 了。 这场比赛是4对4。 选手已经到位。两主战坦克,一TD,一榴弹炮车(认得出来型号吗)。 抛透明骰子决定移动步数。抛白色骰子第一次决定是否击中(数目大于5),如果是,再抛一次白色骰子决定击中的伤害值。预设坦克和TD的生命值为6,榴弹炮车的生命值为4。 坦克可以走曲线。 改进橄榄球的规则,用节绳来衡量曲线方向的移动距离,一节一步。 选手们认真的用棒子衡量坦克的射程。只有进入射程内,才能抛白色骰子来决定开炮击中与否。榴弹炮车的射程无限,但是视线有限。 游戏是成功的。吸引到我的女儿热情的参入。而我儿子更不用说。 额外的好处是他已经掌握了6以内的加减算数(谁让骰子只有6面呢) 。 下一步,引入一个锅盖,锅盖范围内同一选手的多个坦克可以依次开炮。 ------------------------------------------------------------------------------- 威龙的猎豹坦克驱逐车:$$ Fabbri 的T90坦克:$$ Amer的 帕拉丁自行榴弹炮:$$ 娃们的投入和笑容:无价。
个人分类: 生活笑笑事|109 次阅读|24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网站--儿子出品
热度 48 qyangroo 2014-12-11 11:10
儿子的历史课作业,要求完成一战相关的在线gloster,也就是在线的像海报一样的一页图片。 儿子把这个作业做成了整个网站,写了7页,估摸上万字了吧。果然,兴趣相关,不计成本。 这个网站服务器是他自己做的,域名也是他自己注册的。 我试了下,电脑版不错,手机版side bar显示有点问题。
个人分类: 孩子|1382 次阅读|43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福煦
gordon 2014-12-6 10:52
摘自百度百科 1911年,福熙离开军事学院,升任第十三师师长,1913年8月,出任第二十军军长,坐镇南锡,守卫着洛林前线。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遵照实行十七号计划的霞飞的第一号命令,法军右翼的第一、二集团军于 14日向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发动进攻,福煦兵团是第二集团军的先头部队。攻到莫朗日后,德军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玛利亚·柳特波德·斐迪南的第六集团军开始反攻,法军整个右翼和左翼一样,在德军的猛烈打击下败退。8月21日,福熙回到南锡,对第二集团军司令德卡锡特尔诺撤离南锡的打算进行抗争,坚信最好的防御就是反攻。这一主张被接受后,他看准机会,于8月25日对气势汹汹的德军进行反击,一举收复三个城镇和十英里的国土,稳住了法军右翼的战线并实施了熟练的撤退。福熙在这一战斗中名声大震,成为法军的中流砥柱。 边境战役后,法军的左翼在德军的进攻面前节节败退。8月28日,撤退中的法军在中部出现“缺口”,情况危急。为了避免被德军包抄,福煦受命来到左翼,指挥一个新建的特别部队,填补缺口。不久,这支特别部队成为法国的第九集团军。9月上旬,法军在连续退却之后,终于在马恩河地区开始反攻了。孤军深入的德国第一集团军,受到了英法部队的夹击。福熙的第九集团军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之下,坚决顶住了前来增援的德第三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左翼,保证了马恩河战役的胜利。他在给约瑟夫·霞飞的电报中说,我的左翼在撤退,我的右翼在撤退,我的正面受到敌军的猛攻,好极了,我正在进攻。接到电报的法军官兵无不动容。 德军的速胜战略遭到破产后,便乘联军立足未稳,于10月发动了伊普尔战役,企图占领法国北海岸,切断英军与法军的联系。联军在这里的兵力单薄,防线面临被突破的危险。福熙再次被霞飞作为特别应急人派到那里,指挥法国的北部方面军和协调那里的英、法、比军。在他的努力下,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联军的防线终于巩固下来了。
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八卦。相对于前首相布朗,中xuan部太渣了。
热度 19 jerf71 2014-9-22 00:20
八卦。 苏格兰籍前首相布朗反独 被赞是联合王国“救主” 2014年09月20日 (伦敦法新电)苏格兰留在联合王国,英国首相卡梅伦保住了职位, 英国舆论认为,扶他一把的正是他的前任、出身苏格兰的布朗。 就苏格兰是否脱离联合王国举行的公民投票结果公布后,布朗(Gordon Brown)这位前工党领导人广受赞誉。 新闻周刊《经济学人》刊登的一篇博客文章说:“布朗将受推崇为联合王国的救主。”《金融时报》说:“过去数周,苏格兰经历了政治重生。” 布朗在任时并不支持他的英国《每日邮报》,称他为“街头斗士”,说他的宣传活动有惊人效用。 布朗在周三最后的宣传日当天发表的演说,在社交网站广为流传。布朗发出尖锐的诉求,把“反对”说成是积极的决定。这是反独阵营一直没能办到的宣传。 布朗说:“我们一起打了两场世界大战。欧洲没有一个墓园是没有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和英格兰人并列的坟墓的……他们并肩作战时,并没有问对方:你来自何处。” 领先多个月的反独阵营在最后数周渐渐失去力量,布朗站了出来,倡议在明年立法,让苏格兰享有更大的权利。 布朗在数日间成为反独阵营的主导人物,评论网站“对话”(The Conversation)认为,他把热忱、力量和新的见解带进了宣传。此前,媒体认为,反独阵营的宣传欠缺这三点。 苏格兰民族党成员科克尔在谈及英国三大政党领导人在宣传活动展开前到苏格兰访问一事时说:“他们是那么不受欢迎,反而会使赞成票增加……我们比较顾忌布朗的到来,这里的人尊敬他。”
838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重工业的发展
热度 1 gordon 2014-8-24 19:26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世界提供“生产财” 的欧洲成为了战场,欧洲出现了消耗远大于供给的情况。结果,欧洲各国一举沦为以军需品为主的大规模商品购入国。 “生产财”是日本的叫法,就是生产资料的意思。本来欧洲是产重工的, 因为战争的原因变成了 重工业品短缺 。 生产财不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瓶颈” ,其根本原因在于重工业及化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决策当局和教育界人士对此进行了深刻反省。 注:中国大陆是因为不想受制于人,也就是官方所说的 “害怕封锁”。 日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工业发展,一个是染料,一个是炼钢。染料和炼钢是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将其完全推向市场,则很难在日本巩固下来。 注:我们的 一五计划里,染料也是一个重点。 二战时候,染料业主要是大名鼎鼎的 德国法本。 一战后,钢铁不行了,主要是电气化产业,建筑业和电力、电气化铁路, 电力多耗型产业的发展,一个是硫化胺,一个是人造纤维。合成氨的原料,氢气可以依靠电解水获得。 注:毛时代前期我们还不会做尿素呢,就是硫化胺。 其实中国啊,重工业的基础并不差。日本留有合成氨工业,(日本大部分的“煤变油” 都在东北,用的是法国的技术) 永利也有化学厂,范旭东还是京都帝国大学毕业的, 建国后的大项目就俩,一个是鞍钢,一个是永利。 中国的人造纤维大规模推开比较晚,这个比较有戏剧性,它要破计划经济,必须打破 棉花紧缺,只好发展 人造纤维了。最典型的就是的确良 (Dacron) ,涤纶。   20世纪80年代初,穿的确凉,是当时一大时尚,开始是女性穿,主要用来制作衬衣,以白色和蓝色居多,后来各种花型不断面市,给沉闷的生活色调带来一 丝光彩,女性从牙缝里抠出 钱来,纷纷置办的确凉,使抽象而臃肿的妇女形象逐步向“女人”本义回归。男人们也不甘寂寞,也穿起了雪白的的确凉衬衣,还把下摆扎在裤腰里。90年代,的 确凉已经被纯棉、亚麻所代替。 ×××××××××××××××××××××××××××××××××××××××××××××××××××××××××××××××××××× 日本的人造纤维业为什么会发展? 1922年,胸罩终于被普及,这是一次真正的解放。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女性内衣产生重大影 响,战争过后,女性们以男孩的形象来打扮自己。各种不同的内衣开始出现,有组合式的,也有单件的。除了追求男孩式的外表外,女士们还选择那些能表现女性柔 美的内衣。这是一些轻盈、悬垂式的内衣,其颜色有粉红、黄、蓝灰、翡翠、紫、橘、绯红以及黑色等,但只是短暂流行。新设计的代表作是紧身裤,广告称之为 “与无袖衬衫、短衬裤、胸衣和女短袖衬衫一样,能使身材自然柔美、挺立苗条,为新时代时装所必须”。这些内衣多用棉织品、丝质针织物和衬垫制作。    20世纪30年代的胸衣大部分已经不用镶边和撑骨,人造纤维技术的进步促成了两种材料的出现:一种是在1929年由邓禄普橡胶公司(Dunlop Rubber Company)研制的双向拉伸的松紧带,另一种是在1930年由考脱尔兹(Courtaulds)公司研制出的人造丝。用这些材料制成的胸衣又轻又有弹 性,既能保持女性体形又不会伤害身体。 注:估计你们没人知道松紧带是谁发明的。考脱尔兹(Courtaulds)在那时候是很牛的一公司。   好莱坞明星引导了20世纪30年代追求苗条、柔雅以及曲线美的时尚。女士们对银幕上的“性感女 神”极为崇拜,并模仿这些女明星们的化妆和着装,例如葛莉塔·嘉宝(Greta Garbo)、马琳·帝特里奇(Marlene Dietrich)、珍·哈罗(Jean Harlow)、梅伊·韦斯特(Mae West)以及琼·克拉福(Joan Crawford)等。美国和法国的服装设计师们应用能贴着身体的、显示性感线条的、柔软而优美的缎子和双绉面料,为好莱坞明星们,也为富裕的、上流社会 的顾客设计和提供她们所渴望的服装。法国设计师玛代赖·维奥奈特(Madeleine Vionnet)推出的“斜裁”(交叉穿过自然纹理剪裁面料)特别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它创造了细长外形的内衣,滑过臀部和腰部,隔开双乳,使胸部线条成 为时髦的重点。   为了展现身材苗条的美感,一种新型的内衣成为了必需品。这种新型内衣大多采用了新的人造纤维,从人造丝到弹性网状材料。 它们虽然都很实用,但又过于单调,因为,为了保持线条的流畅,装饰就需限制到最少量。英国“时尚”杂志刊载的实用性内衣,使女性显得没有生气。一些随意的 装饰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于是同意这种观点的人们倾向于使用世纪初的罗曼蒂克式的内衣。   30年代后期,美国杜邦公司注册了第一个 尼龙专利。尼龙纤维质轻、强度高、柔软,并能织出不同重量的纱线,其织物不需熨烫,挂起来可以很快地晾干,它是制作乳罩的理想材料,不久后人们就发现,在 所有内衣中都有尼龙的痕迹。1939年巴黎春季博览会上,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内衣:新的漏沙瓶式的身形,收小腰部,突出胸部和臀部。但是世界形势的发展压制 了时装的发展,就在这一年,随着二次大战的爆发,世界又陷入了危机之中。几乎是在十年之后,这样的时装才再次浮出水面。   二战导致经济衰 弱、物质缺乏,内衣成了奢侈品,导致胸衣无论在功能和款式上都带有功利主义色彩。1945年战争结束,虽然随后的几年仍执行着战时的配给制,但欧洲的女士 们又开始渴望展现女性魅力。克里斯汀·迪奥于1947年在巴黎发布了献给这些女性们的“迪奥新风格”,英国《图片时报》评语是:“不再有慵懒的肩膀,而是 紧束的腰带和臀部垫衬的宽大的裙子……这些服装只能是巴黎制造,因为只有巴黎才敢进行这种大胆的尝试。”   “迪奥新风格”款式的关键是它 腰上的细小“腰带”,这当初是由马斯尔·鲁采斯(Marcel Rochas)于1945年设计的一新款胸衣。在美国名为“肚带”,在英国称为“蜂腰带”,而在法国则称为“胡蜂腰”。这种腰衣有条12~20厘米的长撑 骨腰带,以后逐渐演变成与衬裙结合的腰围,另一种演变是不带撑骨而只需穿戴乳罩的轻柔服装。《时尚》杂志描述其为:“体形不只是上帝赐给的,风度优雅靠的 是良好的锻炼和合适的胸衣。锻炼靠的是意志,而胸衣靠的是明智选择。”   20世纪50年代,很多欧洲著名的女性时装店与内衣业关系密切。伦敦时装设计师协会与一些内衣公司如贝勒公司结合起来进行工作,另一些时装,如克里斯汀·迪奥的时装店则有自己的内衣设计师,其麾下的模特在T型台上享有盛誉。 注:谢娜的腰好细啊
1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军事的变化
热度 1 gordon 2014-6-14 14:55
第二次世界大战陆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坦克的运用。 从此,战争的钟摆偏向了科学技术领域。 在《迈向新高度》的首页,冯 · 卡门开宗明义地指出: “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结局明朗之前,胜利的摆锤似乎都摆向了反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力,科学技术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是次要的。毫无疑义, 对 1918 年的德国来说,协约国的坦克优势,使德国工业瘫痪的全面封锁至关重要,然而人力消耗殆尽才是德国败北的原因。 “ 第 二次世界大战一开始就有明显的技术特色。德国在技术上的压倒优势,为战争初期在欧洲大陆取得惊人胜利提供了保证。 然而,德国空军在战略轰炸方面的弱点,陆 军一味蛮干,两栖作战准备不足,终于使入侵英国彻底破产。盟国,特别是美国军事力量的猛涨,导致空中力量成为战胜德国的关键因素。甚至在东线,骁勇善战的 俄国部队诚然是扼制德军最重要的军事力量,但是如果没有俄国自己和美国提供的优势技术装备,他们就不可能向西方胜利挺进。 ” ×××××××××××××××××××××××××××××××××××××××××××××××× 改革开放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和抗美援越的经验教训有关。 这事,毛主席都明白了,就是 “大炼钢铁” 。科学技术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以后会出现新的情况,不知道。 但在当下,就是拼科技,拼经济。 把成天耍嘴炮的闲人,撵鸡巴走。 公务员考试加入数学、物理考试,不及格别他妈来。 不要光靠逻辑,有些人社会经验丰富,没有科学素养是能考过的。 注:中国由于机械化发展的不足,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比较晚。真正开始认识这个问题是在越战,传统的日本军事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越战的需要。
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钢铁到钨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经济
热度 4 gordon 2014-5-6 09:50
众所周知,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需求的减少,汉阳钢铁厂关闭。 后来蒋介石又出口钨矿,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中国权力的中心为什么会转到广州? 因为战后和平,钨价下跌,美国钨矿企业纷纷倒闭,只有 中国因为工资便宜,钨矿品种好产量高埋藏浅 ,国内采购每吨约为六七十银元,仍然有相当的开发价值,成 为世界主要的钨砂出口国。但是,中国工业非常落后,只能出口钨砂,不能加工利用,赚取利润很少,出口一吨只卖到二三百银元,且税收高昂,海关税竟然高达每 吨100银元。加上其他费用,商人利润微薄,这促成走私的发展,走私的目的地是香港,中转地通常是广州。 其实很简单,人工便宜,埋藏浅,开采成本低,所以中国的钨矿很有竞争力,呵呵 根据《民国时期钨砂走私现象探析》一文介绍: 私钨的来源是粤、赣、湘、桂等省的钨砂产区。广东是战前及抗战初期私钨的渊薮。遍布广东全省的中小 民营矿区,广泛而分散,钨业治理机构很难及时把握和直接监督其产收情况。如1934年,钨矿专营机关首先在增城县派潭墟樟洞坑发现钨矿,但在官方做出开采 决定之前(对于经济价值不是十分明显的钨矿,官方很难做出迅速反应),闻讯赶来的乡民已纷纷上山私采,“私采约二十余日,共采得约三百余担,价值约二万余 元”。广东各矿区又多位于濒海或近海地带,偷运极为便利。就矿区内部而言, 广东矿区矿苗多差劣,品位低下,矿工无论怎样努力劳作,所获总是不多 ,为维持个 人及家庭生活计,矿工多暗中向出价高的私商出售钨砂。 赣南是当时私钨的又一主要源头 。抗战期间,日本在广东沦陷区高价收购钨砂的举动波及赣南,当地钨砂工 人纷寻售私之途,不按规定将钨砂售与钨业治理机构之事时有所闻。赣南也有走私的有利条件,因为“赣南毗邻粤省之和平、连平、兴宁、梅县、平远等县,尚有赣 南(钨砂)越过上述任何一县即可出老隆而下东江,沿途无阻,输运便利。”此外,湖南、广西等省的钨产区也是产生私钨的源头。抗战结束后,私钨的发源地主要 是湘粤交界地区,湘南的私钨首先集中到湖南白石渡、广东罗家渡、坪石、岐门等地,然后分水陆两路偷运南下,直达佛山、广州黄沙如意坊或广州四周海面。 北洋军阀和南方军阀拉锯点就在湖南,汉阳炼铁厂 还是在北洋军阀的掌握之下。有京汉铁路嘛。 钨沙产地是 两广、湖南、江西。正好是南方革命政府的地头。 钨砂在中国的发现虽晚, 但由于其产区集中分 布于广东及毗邻广东的江西、 湖南等省, 本身又有体小价昂、 国外 需求弥殷等走私的先天优越性, 这位矿业家族的新成员很快就在 民国时期众多的走私物品中后来居上, 成为其中的 佼佼者 。 注:以前我讲过安哥拉的军阀,你懂得 中国的钨砂藏量之富冠甲天下。然而, 迟至清朝光绪末年, 中国才第一次在赣南地区发现钨矿。民国初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成为中国钨业迅速起步的机缘, 因为这场大战既扩大和凸显了钨砂在军事上和工业上的重要性, 英、美、德、日等国大量抢购中国钨砂的举动又对中国钨矿的开采形成了直接的刺激。随着南岭区域的各大钨矿先后被发现, 这个地跨粤、赣、湘三省边界的举世闻名的钨矿富集区逐渐浮现了出来。中国钨业既因应外来的需求而起步, 又因为本国军事与钢铁工业的不发达而对所产钨砂无法利用, 外销遂成为中国钨砂的主要甚至是惟一出路。 时代的车轮在转动,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钨砂的重要性还体现不出来。 钨 是制造合金钢的重要原料, 军事价值极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钨 钢被广泛用于制造装甲板、穿甲弹、 枪炮管 和飞机上坚硬的抗高温部件。此外,生产切削工具、电话机、灯丝和钟表零件等也需要 钨 。中国 钨 产量占世界产量的 40—60% , 尤其是江西和湖南出产的 钨 砂品位高,含 钨 量达 70% 以上, 高于欧洲市场规定的 55—65% 的标准。 由于战略的关系, 英美等国从不向德国出售 钨 砂, 尽管英国殖民地缅甸的 钨 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20% , 美国约占 10%。因此, 对中国 钨 砂的渴求, 是德国政府加强同中国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 。正如德国军事顾问赛克特(von Seeckt) 将军直言不讳的那样:“原料问题是我们政策的焦点。” 于是, 中德贸易的前景在于中国向德国出口 钨 砂的能力。换句话说, 钨 砂贸易实际上是中德贸易关系的晴雨表, 更是中德关系发展的原动力。 1933 年以前, 德国是中国 钨 砂的最大买主, 但主要通过民间贸易从中国购得。希特勒上台后, 由于对 钨 砂 的极度需求, 已经不满足于民间贸易的形式, 德国希望能够通过同中国政府的合作来从中国得到可靠的供应, 并尽可能多地储存这种战略物资。同时,中国正苦于没有充足的外汇来购买军火与工业设备。这样, 一种贸易互惠的方式便成为中德贸易的重要手段, 这就是以原料换取武器和机器的易货贸易。于是, 在德国国防军和经济部支持下, 德国在 1934 年 1 月 24 日成立了“工业产品贸易公司”(HA PRO ) , 简称合步楼。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是克兰(H ans Klein) 的私人公司, 实际上由德国国防军和经济部从中控制。同年 8 月 23 日, 克兰同孔祥熙签订了《中国农矿原料与德国工业品互换实施合同》(简称《中德易货合同》) , 规定合步楼公司向中国政府提供 1 亿马克的信用贷款, 中国政府将用这笔贷款购买德国工业产品, 而用中国的农矿产品予以偿还。这一合同经过中德双方的长时间谈判, 最终升格为两国政府间的协定, 于 1936 年 4 月 8 日由中国政府代表顾振与德国经济部长沙赫特(Schacht) 在柏林正式签署。 对于德国来说, 中国除了是德国巨大的工业品和军火销售市场外, 还是德国所急需的重要战略原料的产地。德国是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 除了褐煤能够自给自足外, 85% 的石油、80% 的铁矿、70% 的铜、90%的锡、95% 的镍、98—99% 的 钨 和 锑都需从国外进口。此外, 许多农产品(包括粮食) 也得依赖外购。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 德国的扩军备战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在凡尔赛条约的束缚下, 一方面德国日益增长的军工产品生产过剩, 找不到充足的销售市场,另一方面生产先进武器的战略原料不易购得 。而中国此时则成为德国的潜在伙伴。首先, 面对日本的武装侵略, 中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国防建设, 急需购买外国的武器和工业设备; 其次, 由于缺乏外汇, 中国只能用出产的农矿产品换取; 第三, 中国蕴藏的丰富的 钨 、锑、锡等战略原料正是德国扩军备战所迫切需要的。 ××××××××××××××××××××××××××××××××××××××××××××××××××××××××××××××× 体小价昂、 国外 需求弥殷等走私的先天优越性 , 说实话,以前我是猜的。只有一篇非洲安哥拉的论文, 这是一般规律,我想来想去不知道它是怎么弄的。 抗日战争的资料好找,知道是怎么干的,中央苏区时期资料相对少。 现在看啊, 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没什么差别,都是发扬“老红军”传统。 张发奎回忆录 陈济棠对粤东绥靖主任余汉谋在东江地区走私钨沙运往香港一案持眼开眼闭态度,省政府失去的一大笔税收流入了余汉谋个人以及其下属的腰包。 其实钨矿让红军占住更挣钱,风险溢价嘛,呵呵 中央苏区的钨矿争夺战 转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钨矿的稀缺性和军事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各国政府争相收购、囤积,外部需求激增。江西赣南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储量为世所独 占,其矿点分布密集、数量众多,矿床范围宽广、规模宏大,堪称“世界钨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和地方军阀围绕赣南钨矿的开采与经营,展开了一场 错综复杂的较量。苏维埃政府逆取顺守,进退有常;通商惠工,善贾而沽,充分利用境内丰富的钨矿资源优势,从容解套开锁破危局。在毛泽民的卓越领导下,中央 苏区的钨矿产业异军突起、产销两旺,成为红色政权的一大财政支柱和经济命脉。   三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在加紧军事攻势的同时,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不断升级。早在“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集团就准备输出稀有特产换取德国制 造的精良装备扩充实力,并严格限制地方各派军阀插手经营钨铁等矿砂。因赣南钨砂多由广东出口,国民党农矿部曾派员前往广东“调查”,要求拟定“统一的外运 办法”。第四次“围剿”挫败后,蒋介石进一步强化了赣南钨砂的统制专营手段,私商、民企被剥夺了开采、经营资格,矿工、砂贩丧失了讨价还价的权利。 香港市 价每担钨砂130多元,广东官方收购定价仅36元,即便如此,苏区钨砂还是找不到销路。   面对敌人的封锁,当时已被“左”倾势力排挤出中共决策层的毛泽东据理力争,坚决纠正单纯军事主义错误倾向,提出“一要打仗,二要吃饭”,必须加强经济 建设。在他的主导下,1933年4月,苏区中央国民经济部和对外贸易总局相继成立,下设江西、福建2个省分局,15个县分局,并在水陆要冲设立了4个直属 分局、11个采办处,着重沟通赤白区域间的物资交易,大力促进钨砂产销衔接。国家银行从发行的30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中,拨出100万元作为外贸基金,毛 泽民亲自出马,通过赣州地下党员和开明商人牵线搭桥, 以每担钨砂52元的有利价位 ,跟广东军阀签订了钨砂交易秘密协定。   中华钨矿公司组织了100多人的运输队,把各处开采、收购的毛钨砂集中运送到白鹅洗砂厂,经淘洗、加工成钨精矿供出口。江口外贸分局打造了20多艘货 船,配备了一支30多人的武装押运小分队,往返穿梭于白鹅圩至三江口之间,大宗输出农副矿产,输入日用百货等物资。 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以储备公积金的名 义,发动部下集资创办了双田公司,从赣南低价收购钨砂,高价倒卖到国外市场,大发其洋财。第一师师长李振球利用驻防赣州的便利,半公开化地介入江口外贸分 局与双田公司的钨砂交易,也捞得个盆满钵满。   然而好景不长,1933年9月,蒋介石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新军事战略,在中央苏区外围陈兵百万,同时设置了8个纵深130公里的封锁区,修 筑了2900座碉堡,颁布了13种经济、交通封锁条例,发誓要让中共“未剿而先灭”、“不战而自亡”。广东军阀投鼠忌器,不得不终止了跟苏区的通商关系, 转而配合北路军向会昌筠门岭推进。 苏区钨砂滞销,价格暴跌,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恶性连锁反应 :中华钨矿公司流动资金告急,面临破产倒闭;中央财政收支失衡、 国库衰竭,经济形势迅速恶化。   10月26日,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和十九路军主动派代表向苏维埃政府输诚,随后发动了反日反蒋的“福建事变”,建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毛泽 民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跟他们达成了“恢复输出输入之商品贸易”协定, 中华钨矿公司积压的钨砂被贴上“国防物资”封条,在十九路军的护送下,源源 不断地从赣南经闽西向潮汕、漳厦出口,缓解了一时的危机。   遗憾的是,博古、李德们先是推行所谓的“以堡垒对堡垒”、“短期突击”之下策,把毛泽民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家底消耗殆尽。然后又实行关门主义,在蒋介 石抽调优势兵力镇压十九路军时,没有及时伸出援手。蒋介石得手后,随即把十多万入闽作战精锐部队改编为“围剿东路军”,进攻中央苏区。1934年9月30 日,中央苏区东线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松毛岭失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陆续撤出战斗,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在白色恐怖下,中华钨矿公司和外贸总局及其分支机构相 继关闭、歇业,停止运转,来不及卖掉的钨砂,由留守部队带领群众转移、就地掩埋。至此,中央苏区的钨矿开采告一段落。
2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济(转)
热度 1 gordon 2014-4-15 19:19
“战争景气”随着大战的结束而告终,随之出现的是半年的经济萧条。战后第二年又出现了持续一年左右比战时还要好的“疯狂的繁荣”,然而这种战后繁荣 并没能继续维持下去,1920年春又出现了真正的战后经济危机。危机深重且波及面大,股价暴跌、企业倒闭、银行挤兑、经济萧条。日本政府筹措发放救济金融贷款,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努力使危机趋于缓和,但此后日本经济除了1921年的“中间景气”外,再也没有出现过繁荣,停滞状态一直持续到大正时代的结束。(日本大正天皇在位的时期,1912——1926年)   1923年,日本发 生了里氏7.9级的“关东大地震”。这次强震是在战后经济危机当中日本经济处于萧条徘徊的情况下发生的。工厂、机关和民房倒塌或者烧毁,金融机构及股票和 商品交易陷于瘫痪,使得本来已经萧条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作为历史遗产留给昭和时代的救济措施后遗症,给昭和时代的日本经济带来无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其负 面影响尤为深远的是针对关东大地震的“救灾票据”,它是由政府直接补偿、让日本银行实行救济性再贴现的灾区支票。 日本银行的此项贷款高达4.3亿日元,这 个沉重的经济包袱,成为1927年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 。这次金融危机使新财阀铃木商店破产和政府的台湾银行倒闭,整个日本银行界也陷入前所未有的大混乱。在日本经济处于萧条之际,爆发于美国而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波及到日本,把日本推向了危机的深渊,使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昭和经济危机”的一大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而且影响深远。从1930年到1932年持续达三年之久。金融、工业、贸易、农业等多种危 机连环爆发,其冲击性和破坏力远超过20世纪前30年的任何一次危机。1920—1921年的战后经济危机使工业总产值下降了19.9%,而这次危机使其 下降了30%以上。这次危机首先从商品和股票的价格暴跌开始。1930年的批发物价比1929年下跌18%,1931年与1929年相比则下跌30%以 上。股票价格的跌幅也大体相当,如果把1914年1月的股票价格指数设定为100的话,那么1930年6月跌至74,1931年9月再跌至69。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要满足其扩张本性就必须依赖国际贸易解决工业原料和商品市场,而经济危机却沉重打击了它的进出口贸易。1929年的 外贸总额为43.6亿日元,1930年降至30。1亿日元,1931年又降至23.8亿日元。 进口额1931年比1929年下降44%,出口额下降 47% 。受物价暴跌和 外贸萎缩 的影响,工业生产急剧下滑。1929年工业生产总值为77亿多日元,1930年降至59亿多日元,下降23%,1931年再 降为51亿多日元,比1929年下降32.9%。1930年破产企业达823家,减资的有310家,1931年3月,陷于破产和停业状态的银行达58家。   日本这次经济危机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对农业的冲击特别厉害。危机前的日本农业依然处于地主、垄断资本双重压榨下的半封建小农经济阶段。日本共产党 早期领导人野吕荣太郎在分析此前日本的经济状况时曾指出:“工业资本主义急速地高度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缓慢地低度发展(两者的不平衡日益严重),成为日本 资本主义根本性的、致命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危机爆发之后进一步加剧,垄断资本利用价格垄断和限制生产等办法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分散落后的农业经济在 危机面前却束手无策、坐以待毙,由此进一步拉大的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把广大农民推向了破产的边缘。 商品化程度高的农副产品大米和蚕茧是广大农民的主 要经济来源,危机之后这两种产品的价格连年下跌 。1930年4月每担大米的价格为26.91 日元,同年12月降为17.7日元,而当时每担大米的生产成本却需要27—28日元,因此虽然稻谷丰收却由于价格暴跌而出现“丰收饥馑”。1929年春, 每贯(3.75公斤)蚕茧的价格为7.57日元,1930年跌至4日元,1931年又跌至3.08日元,这又使占全国总农户4/10的养蚕农户遭受了致命 的打击,养蚕地区的地方银行也有17家因此停业。 日本政府应对危机的策略和措施   从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日本,至1932年危机得到控制并出现景气苗头,日本经历了滨口雄幸、若櫬礼次郎、犬养毅三届内阁,从政府应对危机的策略和措施看,大体上可分为“井上财政”和“高桥财政”两个阶段。   1929年7月成立的滨口雄幸内阁推行两大政策,即币原喜重郎外相提出的“协调外交”政策和井上准之助藏相提出的“紧缩财政”政策。井上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尽早实现落后于西方各国的黄金解禁,即 恢复金本位制,使日本经济回到国际经济的正常轨道上来 。   井上人阁之后,立即着手黄金解禁的准备,其准备工作之一是为维护因投机而急剧暴跌的外汇行情补充外汇储备。政府命令横滨的正金银行购买出口票 据,再由政府和日本银行将票据秘密地认购下来,至1929年末,外汇储备恢复到2.5亿日元。第二项准备工作是为防止黄金外流,设置了对日贷款和由日本银 行处理民间存款的硬性规定。准备工作就绪之后,1929年11月21日,发布了日本将于翌年1月11日起实行解除黄金出口禁令的命令。开始井上财政政策的 基本构想是:如果日本的物价在国际上比较高的情况得到纠正,日本就会开辟通往“真正繁荣”的道路, 他认为黄金解禁将使外汇行情趋于正常,通货收缩将会使物 价下降 。然而,大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的物价普遍下降,日本的高物价并未得到多大纠正,他也没有料到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出现金本位制重新瓦解的趋势,黄金解禁 和紧缩财政带来的经济萧条,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大危机,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紧缩财政进一步抑制了社会需求,“产业合理化”政策使失业队伍进一步扩大, 黄金 解禁后汇率上升带来的物价下降,使危机时期已经出现暴跌的物价进一步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丁商业者、工人、及广大工薪阶层遭受沉重打击,而且殃及到抵 抗力本来就差、建立在落后经济结构上的农村经济和农民。“农村的穷困”,作为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凸显出来。   1931年4月,在滨口首相及内阁遭到恐怖袭击后,成立了第二次若櫬礼次郎内阁。这届内阁的首要任务是继续推行所谓的“产业合理化”政策。 推行 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日本企业的素质,尤其是用排出国内过分竞争的办法来加强国际竞争能力 。同时,还 依靠政府行为,在企业界大力推广组建卡特尔,并为加 强其活动制定了“重要产业统制法” ,对中小企业组成的卡特尔也制定了“工业组合法”,根据扶持托拉斯的政策,推行了政府和民间相结合的大型企业合并。 在大 危机时期推行的产业合理化政策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通过推行这一政策,企业裁员增加,工人工资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进一步激化了劳资矛盾 ,被指责为“日本 式的产业合理化”。据日本官方统计,至1932年,失业和半失业者高达300万人,广大工人阶级挣扎在死亡线上。 注:苏联也组建了托拉斯。英国福公司就是卡特尔,罗斯查尔德家族的产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和英国再次放弃金本位制,使币原外交和井上财政政策宣告破产,第二届若櫬内阁也自动垮台。继而成立了犬养毅内阁,启用高桥是清为藏相。高桥在就任当天就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终止井上财政政策,断然废止金本位制,再次禁止黄金出口,连同后来实行的停止兑换黄金措施一起,使日本进入了所谓的“管理通货制度”时代。宣布禁止黄金出口后,国内物价持续上升,日元对美元的比值大幅度下降,日本这种对内保持垄断性高物价、对外采用日元贬值的办法扩大出口的政策,在国际贸易中叫做“倾销”。这一政策使日本商品出口额从1931年的11.5亿日元,增加到1934年的21.75亿日元。日本这种倾销政策的实质,是依靠加重对本国劳动人民的剥削来增强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这必然要激化国内外矛盾。在世界各国的反对声中,日本的出口贸易从1935年起出现呆滞。另一方面,高桥在中国东北战火蔓延、国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五·一五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不得已发行赤字公债,以弥补膨胀的财政开支和庞大的财政预算。   高桥是清后来被美国学者称赞为走在罗斯福新政前面的凯恩斯财政金融政策的先驱。他以低汇率为武器增加出口,使经济景气在其任藏相时期得到了恢复,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也无可否认高桥的财政政策不管其初衷如何,客观上对日本经济走上军事通货膨胀道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后来在1934年冈田启介内阁初期,高桥曾推荐藤井真信为藏相,试图抑制包括军费在内的预算膨胀,怎奈自己的财政政策养虎遗患、自酿苦果,成为1936年“二·二六事件”的牺牲品。代表日本大危机时期两条截然不同财政路线的井上准之助(1932年2月被杀)和高桥是清两位藏相,均牺牲于右翼的恐怖活动。   1931年8月3日,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在给陆军大臣的信中说:“本庄繁熟察帝国存在及充实一等国地位,势非 乘此世界金融凋落,露国(苏联)五年计划未成,支那统一未达以前之机 ,确实占领我三十年经营之满蒙,并达大正八年(1920年)出兵西伯利亚各地之目的,使以上各地与我朝鲜及内地打成一片……”。   中国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之后,主张废除治外法权和不平等条约,宣布废除业已期满的中日通商条约,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也使日本的对中贸易遭受沉重打击。张学良易帜后加强了抗日和与国民党政府的联系,并加速了旨在包围“满铁”的铁路网建设。严禁向日本人出卖土地,实际上是否认了土地商租权。而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对外投资的70%是在“满洲”,这里是煤、铁重工业原料和日本农用肥料豆饼的供应地,同时也是日本纺织品的巨大出口市场。在军事上,中国的东北既是对抗北方苏联的据点,也是干预中国民族革命并进一步向南扩张的基地。日本对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所取得的对于“关东州”的租借权、满铁经营权、满铁附属地区行政权、军队驻扎权、满铁并行线路禁止权、铁路借款权、矿山开采权、土地商租权等向来视为禁脔,不容染指。    满铁公司是日本“满蒙特殊利益”的龙头,它对中国的投资占日本对中国投资总额的40%,占日本对中国东北投资总额的63%。然而,中国方面正在筹建一条与满铁并行、联结葫芦岛的铁路线,这将对满铁的利益构成直接威胁。恰在此时,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满洲”。大豆、豆油和豆饼这三种“满洲”特产是与国际市场有密且联系的国际商品,遭受经济危机打击的德国油脂业减少了对大豆和豆油的进口,日本由于农村的贫困化也减少了对豆饼的需求,三种产品价格暴跌使东北农村陷于贫困,同时也就意味着堵塞了日本纺织品的销路。另外, 银价的暴跌使中国铁路由于用白银结算运费而处于有利地位,因此使满铁的运营收入源源不断地流人运费越来越低的中国铁路。更有甚者,如果葫芦岛港建成,大豆和煤炭的运输对满铁更加不利,旅顺、大连也将出现萧条 ,转嫁国内经济、政治危机,扩大海外市场的美梦就会破灭,“九·一八事变”正是在日本各界这种危机感的迫使下发生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军事行动是其长期的对外扩张战略,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国际背景下催生出来的一种转嫁国内经济、政治危机的重大举措。 ××××××××××××××××××××××××××××××××××××××××××××××××××××××××××××××××××× 怎么转嫁危机啊? 很简单,计划经济,统购统销,行政命令。 当然, 要做到这一步的第一步就是军事占领。 其实就是城市农村 “ 剪刀差 ” 嘛,日本是城市,东北是农村,设立一个户籍制度,完事。
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沙皇俄国
热度 2 gordon 2014-3-30 09:21
到20世纪初,俄国已具备了大型的煤炭、钢铁、石油和纺织工业,还拥有相当发达的铁路网。许多冶金业大企业在技术上处于世界最先进的行列。毋庸置疑,沙皇专制下的工业化有着明显的内在矛盾,投资基本上是由国家扶持的,而国家资金又依赖于外国贷款;为了募集这些贷款,财政上必须有偿还能力,因此沉重的赋税负担不得不压在农民身上;而这样又阻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从而限制了进一步的投资。 从我们这里的分析角度看,重要的是,尽管障碍重重,俄国的工业部门——完全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1914年以前的20年间在规模上扩大了两倍,是当时欧洲增长最快的一个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俄国是世界第四大钢铁生产国(超过法国),工业部门的绝对规模为世界第五。此时农业大约占国民总收入的50% ,而工业大约占 20% ,包括大规模的铁路系统。因此,把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合在一起看,毫无疑问,到1914年,俄国社会结构是一种混合结构,尽管主要是封建农业部门,但工—农业资本主义部门加在一起,此时已占有优势。 列宁在离开瑞士前夕对此作了简明的阐述。他指出,到1917年,资产阶级已经在经济上统治这个国家几年了。 然而,尽管俄国社会结构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支配,俄国国家依然是封建绝对主义。资产阶级过于软弱,不能独立地提出任何严重的挑战,从来没能占据国家行政机构的最高指挥岗位。 注:不找资料,我也不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沙俄的钢产量和法国相当。应该是法国给沙俄贷款的吧 日俄战争时期,当时的法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英国在不久前的英布战争中,耗费了大量军费,经济上发生困难),为了使其从背后牵制德国,极欲让俄国拥有强大的实力。 ××××××××××××××××××××××××××××××××××××××××××××××××××××××××××××××× 1913年钢产量 美国 3180万吨 德国 1832万吨 英国778万吨 法国469万吨 沙俄431万吨 意大利 93万吨 日本 25万吨 真正要了俄国命的不是一战,而是内战 俄国钢产量变化:1917年308万吨,1918年40.2万吨,1919年19.9万吨,1920年19.4万吨 1900年沙俄钢产量220万吨,日本5万吨1910年沙俄钢产量350万吨,日本16万吨 ××××××××××××××××××××××××××××××××××××××××××××××××××××××××××××××× 1913年 钢产量 :美国3180万吨,德国1761万吨,英国779万吨, 法国 469万吨,沙俄431万吨 1914年 钢产量 :美国2389万吨,德国1381万吨,英国797万吨, 法国 280万吨,沙俄447万吨 1915年 钢产量 :美国3267万吨,德国1228万吨,英国869万吨, 法国 111万吨,沙俄412万吨 1916年 钢产量 :美国4346万吨,德国1487万吨,英国914万吨, 法国 178万吨,沙俄428万吨 1917年 钢产量 :美国4578万吨,德国1550万吨,英国987万吨, 法国 199万吨,沙俄308万吨 1918年 钢产量 :美国4518万吨,德国1409万吨,英国969万吨, 法国 180万吨,苏俄40万吨 法国战时所受物资损失,达2000亿法郎。其东北部10个省开战不久即被德军占领,被占区原为重要采矿、冶金和纺织中心,主要产品在全国产量中的比重,钢为63%,铁81%、煤74%、毛织品81%、砂糖76%;沦陷4年,与法国经济生活相隔绝,工业品完全丧失。 注:德国真够狠的,先发制人啊,就是牛逼。 ××××××××××××××××××××××××××××××××××××××××××××××××××××××××××××××× 国内对俄罗斯的研究资料太少,近代中国的发展和这个国家非常类似。例如 俄罗斯进入近代社会是和瑞典的战争,中国是和日本的战争。 伏尔泰写的《查理十二史》就没有翻译过来。 一战前,法国资本在俄罗斯投资很大;一战后主要是德、美的资本和技术。 这个也和中国类似。 中国迈向现代国家啊,完全就是照着俄罗斯这个路子来的。 ××××××××××××××××××××××××××××××××××××××××××××××××××××××××××××××× 有人觉得这好象是废话,其实不是。意识形态宣传的东西不一定对,数据说话才更靠谱。 中国的当代社会形成的轨迹其实很清晰。找这两本书看:拉铁摩尔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和 《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中国的近代国家形成其实是受 海洋民族的压力形成的,和受草原民族的压力有相似之处。 当然和俄罗斯国家的形成也有相似之处。 中国改变这个轨迹啊,是因为中国出了一个伟人 core 2 ,非常伟大。 中国历史上就没有这么伟大的一个人,萧规曹随,沿着道路前进就是了。 因为是当代人,没有受到时间的洗礼,你感觉不到伟大,现在越来越觉得core 2 的伟大。胜过历史中的所有人物。
28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和平日本的战争潜力——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失败说起
热度 12 gordon 2013-12-4 04:07
中国出版的书籍中很少提及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怎么失败的,所以对当代日本的理解不甚了了。 日本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前三甲的地位,所以才会有那个《华盛顿海军条约》。 《华盛顿海军条约》(《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是于1922年2月6日由美、英、法、意、日五国在华盛顿签订的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 这实际上是一个瓜分海洋的条约,法国和意大利参与进来主要是地中海的问题。法国由于缺少资金,无法作出任何重大努力来提高飞机的质量。影响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法国唯一的潜在对手意大利没有航空母舰,这样就没有比着干的那股劲 头。意大利曾试图组建海军航空兵,但朱利奥·杜黑将军的影响至高无上,于1917年恢复了中央航空局。1923年,墨索里尼使意大利走上了皇家空军的道 路,决定统一陆军和海军的航空兵力,成立独立的军种——空军。墨索里尼不可能想到需要航空母舰,用他的话说,意大利就是一艘巨大的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1925年,他竟然“鼓励”海军将领们作出了一项不建造任何航空母舰的决定。 美、英、日、德 四国海战的关键性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雷达的小型化,不是英国防备德国空袭伦敦的那种大型预警雷达,而是可以装在飞机或者舰艇上反潜的小型化雷达。德国当年的雷达,主要是应用在炮瞄雷达上。日本发明了八木天线,但是它的研发机制有问题,所以小型化的工作一直搞不定,或者说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美国的策略就是在大西洋上反潜,然后把在大西洋上取得的潜艇作战经验用于太平洋,使用潜艇对付水平舰艇。 其实是德国人的潜艇把日本人打败的,当然美国人的潜艇能力也不错,美、德的合力吧。 二战过后,日本从美国搞了一大堆研发的资料,日本的研发组织也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种和平宪法下的日本。 盛田昭夫本来已经在东京技术研究所教物理了,不过,凑巧麦克阿瑟下达一道命令,让盛田得到了离开的理由——“前日本帝国军队和海军军官,不得在政治、政府及高等教育机构里任职”。 二战后,日本研发从日式向美式的转向,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战后派”。 “购岛闹剧” 时的日本 “购岛闹剧” 时的日本民众还处于和平宪法的社会环境之下,其实是日本的某些“热血中年”、“爱国分子” 有感于国民的麻木,想要化身 “牛氓” 刺激日本国民一下,这不是一个小事情。说起来安倍和野田佳彦年龄都不小了,安倍59 了,野田还比他大两岁。 2011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其真正意图不仅仅是这个小岛,而是借题发挥,用这个话题来挑动日中两国对抗。近年日本经济下滑,政坛不稳。为稳住政权征 服民心,安倍借力发力,利用钓鱼岛危机渲染“中国威胁论”,唤醒民众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快速赢得了支持率。随后又提出扩军、修宪、解禁集体自卫权等一系 列极端主张。如果没有钓鱼岛危机,中日关系缓和,日本想做到这些是不可能的。由此判断,只要日本不实现上述战略目的,中日几乎不可能恢复友好关系。 日本就是看人下菜碟 日本与中国、俄罗斯和韩国都有岛屿争端,但采取的立场各有不同。日本划定的防空识别区,未包含日韩争议的独岛(竹岛)和日俄争议的北方四岛(南千岛 群岛),中日争议的钓鱼岛却被囊括在内,而北方四岛(南千岛群岛)面积约是钓鱼岛的1150倍。日本的做法明摆着就是看人下菜碟! 在处理岛屿争端上,俄罗斯从来都是压日本一头。俄罗斯战略轰炸机、预警机、反潜机、侦察机和战斗机三天两头故意冲撞日本防空识别区,并且贴着日本领 空边缘飞行。而在日俄岛屿争端上,美国保持中立,不蹚这池浑水。但对钓鱼岛问题,美国却偏袒日本。对华对俄,日美为何冰火两重天? 美国用原子弹教训了日本,苏联红军也在东北教训了日本关东军,所以日本心服口 服。但日本认为自己从来都是压中国一头,不管是甲午海战,还是侵华战争。即便日本战败后,几十年来经济上也一直超越中国居亚洲之首。看不起中国,早已成为 日本共识。 反正就是这么个事,练练就练练。 ××××××××××××××××××××××××××××××××××××××××××××××××××××××××××××××××× 日本的研发潜力 和平的日本相当于二战后、冷战前的美国 ,日本没有参与冷战,但对苏联那一套东西并不陌生。美国冷战时也是借鉴了苏联的一些东西。 向旧日本时代转向的日本,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 如果转型成功,就是一个缩小版的冷战中的美国。 ××××××××××××××××××××××××××××××××××××××××××××××××××××××××××××××××× 你出生在中国,国家对个人的那种影响力,想必也是知道的,总之一句话,不能放过这个孙子
66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应用数学
热度 3 gordon 2013-11-22 12:04
在1914~1918年战争期间,德国人从克虏伯大炮里射出的炮弹在天空中划出上千米的弧线。令他们高兴的是,他们的射程比德国数学教授预测的要远一倍。这种大炮的化学推进剂并非主要原因——原因在于炮弹穿过空气稀薄的地球高空大气层。本来以为应该是安全的后方,如将军们的总司令部或巴黎的一些地方,炮弹却落地开花。 总司令部的将军们提倡在这门新学科上投入大量的研究资金。他们非同寻常地得到了海军上将们坚定的支持,因为海军上将们希望插着本国国旗的战舰 可以远距离炮击敌人战舰,而敌人的战舰却没法还击 。数学家们很惭愧,因为支配穿越浓度不断变化的空气的物体运动的非线性——即不断变化的——方程一直是他们的弱项,其中也包括大多数爆破问题。 线性方程是指引你走出普通森林带你回家的地图。当树林里的树随着你疲惫的脚步改变位置时,就需要非线性方程了。直到20世纪40年代,数学家们都不擅长计算爆破产生的冲击波——作为在抛射体、机翼、螺旋桨或舵的周围或喷口内的湍流的结果, 在远离前计算机时期的1914年,西线的枪炮射击表 并非以描述出实际情况的方程为基础,它们其实被扭曲成容易解决的形式 。时至今日,在军事数学、经济数学以及一些其他“实用”数学领域有时仍发现这样的一些蠢事。 在1914~1917年,欧洲人的枪炮虽然火力猛,但命中率并不高。于是,美国人在美国还没有参战时就热情洋溢地投入到1914年后新兴的现代火炮弹道学的研究之中了。到1918年,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的科学研究机构是美国陆军军械局附属的弹道研究实验室,该实验室最后设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场。 1917年以后的25年间,阿伯丁的枪炮射击表变得越来越复杂。射击表的主要目的是告诉枪手在什么角度扣动扳机,才能获得正确的弹道以射中几千米以外的目标。人们要考虑影响子弹飞行和着陆的许多复杂情况——如子弹的类型,设计地点是硬地还是沙漠,对子弹的速度由枪口速度减少到声速以下时产生的变量,以及没有考虑到的一些其他问题。最初制作射击表的人只需考虑到海员就可以了;没过多长时间,几乎要考虑到所有的人。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绝望的人估计,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做完几百万道数学计算,才能确定枪炮为击中多大的目标在什么时候以什么角度瞄准。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计算没必要像当时的工作人员想象的那样辛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大炮的准星和飞机的轰炸瞄准器并不准确,作用也没有士兵和水兵开始时想象的那么大。日本人在珍珠港击沉美国舰队时几乎没有任何轰炸瞄准器;德国的火箭弹袭击伦敦时因燃料耗尽,路径飘忽不定。 注:以前和万虎聊过这个问题, 很多理想模型的提出就是因为计算能力缺乏的缘故 。内弹道学的燃烧,也是由于计算的问题,长期以来都依赖于理想模型(几何燃烧率)。就是讲燃烧的,气体膨胀做功。 计算的问题很重要,像模拟计算机,对于火炮参量设计问题没问题,却解不了内弹道的偏微分方程,这是因为在偏微分方程的积分中,对数值的精确性要求很高。 ××××××××××××××××××××××××××××××××××××××××××××××××××××××××××××× 应用力学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并逐渐发展成熟。在1970年左右它臻至顶峰,那时人类登上月球,东西方陷于冷战。当星球大战结束,冷战被国际关系的缓和所取代,应用力学便开始了衰退。1990年左右冷战结束时,应用力学跌到低谷。 1950年左右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应用力学的课程。不断扩大的计算容量和持续变小的硬件尺寸吸引了包括应用力学家在内的惊讶目光。其时,包括有限元方法和有限差分方法在内的计算力学方法发展迅速。有限元方法(FEM)产生于40年代后期, 被航空和土木工程师用来分析复杂飞机结构,今天它被应用到了物理的几乎所有分支学科。 早年,力学一直被认为是属于数学和物理学中较小的分支。应用力学学术地位转变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主要归因于航空学的快速发展。随着火炮的增程(德国的“巴黎大炮”),飞机和火箭开始崭露头角。 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左右,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开始分离。 19 世纪末, C . F .克 莱 因在格丁根大学工作时,第一次提出并开设了“应用数学”课程,从此开始了应用数学作为学科的发展。但由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应用数学主要指物理学和工程中应用的数学,其代表作是希尔伯特 和库朗的 名著《数学物理方法》。 ×××××××××××××××××××××××××××××××××××××××××××××× 这篇文字主要是为了澄清 钱学森说的感谢三个人(俞大维、吴大猷和翁文灏 )的问题。 历史的真实总是模糊不清,所以需要强有力的工具把真实的历史挖出来。 还有一层意思是追根溯源,建国后 数学力学系 比较受重视,但是这又是为什么呢?这里也给出了回答。 至于材料和工艺问题,材料和工艺是个点,不具备全局性。应用数学是张网,这些点是在网上缀的。根据计算出来的参数,再去研发或筛选新材料,而不是相反。毕竟你是为了解决问题。 提纲携领,提纲携领,先有问题,然后是解决问题,建立理论模型,然后才是实现,材料和工艺只是工程实践中的问题。材料和工艺之所以难,是因为这个不是短期能解决的,这有赖于整体生产力的提高。
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第三次世界大战可以规避吗?
热度 7 gordon 2012-9-10 19:30
有人怕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呵呵,其实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是可以规避的。 日本没什么军事实力,打美舰用嘴炮,打日舰用真炮,至少钓鱼岛日本是不能再过来了。 美舰即使通过钓鱼岛临海也没啥意思,主权之争是中日之间的,走个水路你不让它走,侵犯临海,警告一次就是了。 美国人肯定又会争论 3海里临海还是12海里临海,磨这个破事。
54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伟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热度 2 猫元帅 2012-6-23 11:49
http://buzzpark.cc/fortune/show/3iQ
833 次阅读|8 个评论
12下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5-17 05:39 , Processed in 0.080615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