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n& z g8 L' B; \. D# Y盛世也是隐藏危机的。基本上所有的财产兼并,两极分化等等,大致以三十到五十年为周期。盛世的扩张会延缓这个进程,但不会消除其产生。于是往往到了盛世末期,国家看上去还是鲜花似锦,烈火烹油,但实际收入又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 E! y6 ?' P7 w6 X2 W
7 i0 N- G- d. ~8 E ?: u这时候往往就会有各种“理财能手”出来改革财政体制。例如汉朝的王莽搞复古恢复井田、唐朝搞两税制,募兵制度,宋朝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搞一条鞭法,清朝搞厘金制度,清理海关等等。只要不像王莽那样触及根本的所有制问题,这些东西在一定时间内都有“奇效”。国家财政大为好转,甚至能够支持所谓的各种“中兴”。就算王安石变法,其实也支持了宋朝在河湟地区的开拓。张居正的改革也支撑了万历三大征。清朝更是搞出了所谓的“同光中兴”。 $ d3 i( o$ {& o0 N) }4 }% A4 ?' T8 q 9 l$ R3 u. x0 ], h但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治标不治本的。2 q& h _% T K: v3 J# @0 S
: A, T @; Z) r
所谓的“变法”,“财政改革”等等,其实都是进一步搜刮百姓。例如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力役为募役合辙田赋为银两,看上去是方便老百姓,其实老百姓手中没有银钱,要缴税就得把自己的口粮贱卖给商人大户获得银钱。其实是加重了盘剥。/ C6 W; Y E7 a; x; o4 M+ M2 y
; e" `3 {4 K! i生产力本身没有提高的话,任何理财手段都有一个极限。而这个极限是低于改革生产关系带来的上升极限的。 8 B5 x ?' a6 _1 L ! u3 o% |1 m# c' K+ G# h/ l( t9 ?在彻底吸干民间的潜力后,朝代就进入末日危机了。这时候什么君主在位都救不了这个王朝。勤政的如崇祯死得可能更快。这时候,国家作为整体的利益,国家官员的利益,大业主阶级的利益,以及普通百姓的利益不再统一,各自背道而驰。只能系统重启,开始又一次轮回了。
( ]3 W7 `: w" m; B+ Z Z e
哪个国家不是这样呢?不管其政治制度如何,本质上都是你说的这个结果。, ~- p7 F( K4 r, E( s, N/ ^% r
G8 v' `* r1 k9 S( x1 S
别的不说,灯塔国现任大统领的做法,特别是那个注射消毒液,就是妥妥的当代崇祯!而现在参与竞选的拜登,也看不出能高明到哪里去,顶多是还没要求大家注射消毒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