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2
书接上回,今天聊聊理科教学的中外差异。
本人生物出身,中国高考和IB都带过几年,后来到了升级当了理科组组长,主抓数学科学,比较之后发现有点意思,从教师角度跟大家聊聊。
先说以高考为指挥棒的高中教学,高中三年所有的成果都汇集成为最后的数学和理综两科考试,数学我接触不多,理综非常重要的是答案规范性。举个例子,如果标准答案是有氧呼吸,那么你答呼吸作用就是错的。当然在实际阅卷的过程中,会根据答题情况定出几个差不多的作为给分答案,但是在7月酷暑以及如山卷宗的压力下,难保会有看走眼的时候(虽然现在的电子阅卷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所有阅卷人都看走眼的可能性),所以在学习和复习当中,如何让自己的答案标准化就非常重要,标准化答案的金科玉律就是教科书。估计很多学生们都经历过抄书,抄例题解析过程,就为了一遍一遍的强化标准表达用语,高考时候多拿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既然选拔性,那一定得有难度,必须考倒一部分学生,从有限的教科书里面幻化出无限的考题。因此但凡教高中的老师,只拿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备课就是找死,不把全国近三年高考几十套题做个遍是绝对不敢上讲台的。等到了高三,老师和高考命题组就是相爱相杀的一对冤家,对着模拟题互相猜。有的牛人甚至从高考命题组成员的论文和研究方向去押题,还真有押中的。既然说到高考,就说说高考命题怎么来的。高考一般提前几个月就成立命题专家组,以大学教授为主,出题之前,人手一份高中教材学习,绝对不许超纲。学习完了就开始出题,磨题,最后成题定答案。出题人里面基本没有中学老师什么事儿,除非特牛的特级能有个一两个参与进去。虽然中学老师一直痛斥考试脱离教学,骂了多少年现在也依旧是这样。新高考只有语文数学,其他的都成为水平性测试,我个人认为是个不错的改革,减少了一次性考试的不确定性。
高中老师一提到备课都是满眼泪,高考对于教师的智商情商以及经验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所谓名师不是盖的,好教师能把学生成绩提个十几分是很轻松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还是教材的研发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整合者,学生学习行为的判断者和掌握者。高中教材和教参都不厚,薄薄的几本书衍生出多少经典教案和复杂考题,有时候我看高中教材就总有种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感觉,无穷幻化无限玄妙,以至我脱离高考教学很多年后都难以抑制每年考题出来后研究一下的欲望。英美教学的备课相比之下用一句广告用语就是so easy. 用本人接触过的GCSE和IB举例,每种教材学生用书都厚厚滴,还配有更厚的教师用书和资源包,里面包罗万象,教师用书会很贴心的提醒你课前该做啥,课后该做啥,啥时候提问,啥时候看视频,啥时候上网玩互动游戏,相应的作业不用急,work book 里面全包括了,还嫌不够呀,学案作业纸欢迎随时下载哦。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碰上懒的教师就直接选自己会的而且最简单易行的资源进行教学,每次开会看着几个不求上进的老外都有想组织个高考考核外教的冲动,哼,让你们懒。某些中学领导出国考察一圈回来感慨万分,你看看人家米国教师一周二十多节课还上的这么丰富多彩,我们中国教师一周十几节课还喊累,来,裁员,加课。遇上这样的校长我都不稀罕骂,一个是做加法一个是做减法哪有可比性,如果拥有同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我相信中国教师绝对可以上出世界上最优秀的课。
太晚了,光备课就写了这么多,下篇接着写写课堂活动和评价。
GMT+8, 2025-1-23 07:13 , Processed in 0.0308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