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发表于 2018-10-1 09:51:00

文一:新制度经济学”批判


中国崛起的秘诀与挑战
分为上中下三篇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1691&from=timeline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1795&s=fwzwyzzwzbt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2067&page=0


内容很长很长,比陈经当年的宏论要系统深入得多。
开篇树立了两个靶子,繁荣假象说和自然恢复说,重点打击了繁荣假象说。
接着为了打击者两个靶子,提出三个论断,逐步拨开表象干扰,进入文教授所看到的本质。

首先,一个缺乏正确激励机制,有效社会管理和包容性开放经济结构的国家是不可能在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保持四十年高速增长,从一个贫穷积弱、一盘散沙的农业国迅速转变成为一个高度组织起来的、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制造业中心的。这一点,资源富饶的非洲没有做到,政治和金融制度“全盘西化”的拉丁美洲没有做到,工业、科研、教育基础雄厚的东欧和俄罗斯在引进西式民主制度和全面拥抱“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去监管化”的市场经济改革后也没有做到。为什么?

这样一比较的话你就立刻发现第一个观点至少有很多可疑的地方,需要认真分析。

其次,如果灿烂古代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再次崛起的根本原因。清朝的时候也是同样文化传统,怎么当时不行呢?民国的时候也不行。然后还有那么多的古代文明,虽然中断过,人家也很自豪自己的文明传统,但是目前没有看到埃及、印度、波斯、希腊和奥斯曼帝国因为古代文明而重现昔日辉煌?至少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而且当年的“五四运动”不是提倡彻底反传统文化才能现代化吗?

再次,我要告诉大家,我们长期被洗脑后接受的关于欧洲近代文明的观念是错误的、扭曲的、极度美化了的,因此才产生上面提到的第一种观点。它给欧洲工业革命披上了一层华丽外衣和神秘的面纱。如果我们不揭开这层华丽外衣和神秘面纱,我们就不仅无法正确解释发生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也无法正确理解正在中国发生的工业化奇迹,因为两者都遵循同样的经济学规律和历史逻辑。


作者两论工业革命,揭示两个政治学基本原理。


第一,市场是一个最基本公共品,需要国家力量去创造。
第二,工业化是国家意志的产物,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必须要具备强大的国家能力和重商主义头脑。

较小的篇幅讲了中等收入陷阱,这里面与大家之前看到的各家论述差别不大,都是以日韩台为背景,结合数据的分析。还好文教授水平高没有把香港新加坡加上去,否则又是一个大吹。

纵观文章全篇, 文教授自己的结尾我认为讲的很好, 即讲明了崛起的内生动力,路径选择,又讲出了未来挑战。

内生动力在历史渊源上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两千多年前就以天下中心自居的豪气!在实际组织结构上是经过内外残酷锤炼,继承多种组织结构的精英内核,这些前辈志向远大,格局宽广,经验丰富,意志坚定,进行了持续了70年以上的努力。

路径选择就是搞明白了工业化是强大的必由之路,也搞出来了一条走得通的工业化之路。这里面机遇和自身努力并存,但抓住了机遇就不是运气,而是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我倒觉得不是文教授所说的重商主义,而是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很多人从50年代就在学在研究国家资本主义,这里面有权力如何掌握,控制,使用资本的方法论,为精英内核提供了搏击地球列国的绝佳手段。

未来挑战还是文教授说的好。但如果展开说就得对内生动力和路径选择分开说去,内生动力在激荡年代的精英内核故去的形势下,在结构上的变化及相关变化带来的动力学改变值得关注,也是未来挑战的一部分。路径选择上,随着力量强大,别人都注意到了得情况下,肯定有针对性竞争,如何应对?工业化也有阶段性,随着边际效用递减,精英内核所能使用愿意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这才是中国模式最大的意义——它不是靠战争和殖民崛起,它靠的是积极有为的政府、举国同心的体制、国企与私企双轨并存的市场制度安排,和公平的国际贸易。

问题在于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的世界秩序是否允许发展中国家长期这样做下去?因此,建立新的、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国际秩序,才是中国继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hotmen 发表于 2018-10-1 11:02:49

10.1,听说外面很恐怖,就宅在家慢慢读长文吧。

liuqing098 发表于 2018-10-1 11:56:49

关于国家资本主义,也是欧美与日本在wto要逼中国改弦易辙的,中美贸易战美方也有这层意思的。看后续斗争吧。

liuqing098 发表于 2018-10-1 11:58:30

当然这句话也很厉害:“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中国是在特有的政治制度下取得这些成就和超常增长的”。表扬土共呢。

穿着裤衩裸奔 发表于 2018-10-1 14:15:27

他这文章回避了一条,就是中国工业化的市场和原料都在哪里?有拐弯擦鞋之嫌

肖恩 发表于 2018-10-1 16:59:14

强迫自己读了一遍,能力有限,实在没看懂到底说了些啥:L

史节 发表于 2018-10-1 17:33:09

我觉得和我思考有不谋而合的地方。市场是一个公共产品,工业化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说的非常到位。
而且能够解释如何看待前三十年的问题。毛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市场,并且对此很排斥,但他为这个市场的形成搞出了基本条件。稳定的全国性政权,全国性的大物流交通,基本的工业体系建设和安稳的国际环境。当邓走向市场的时候,这些要素都开始相互作用,并且在国家意志的引领下,制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工业大国。

关中农民 发表于 2018-10-1 21:13:16

道理很简单,他说了太多,整体思维都被稀释了。
中国的经济飞跃一点都不稀奇,东亚文明,韩国,日本,台湾地区都经过了这一个过程。就是得到了世界市场,有勤劳本能的人口,经济自然上升。
而且,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做得更好,人家的贫富分化根本就没这么严重,养老体系也比国内成熟的多,比较人家90年代时期和我们现在时期的贫富分化,就可以看出来。
当年80年代的时候,朝鲜也一样富裕,因为拥有苏东的市场,是苏联集团的一分子,人民又勤劳,所以比我们富裕多了。苏联倒台后,朝鲜失去了苏东市场,最后被封闭就变成这样了。
韩国日本台湾地区一直拥有世界市场,但是生产线转到了大陆,所以经济就没有以前那么鲜艳了。尤其是台湾,跟大陆基础类似,生产线转移后,下降最厉害。
总而言之,得到世界市场,或者一个巨大的市场,是经济能够不错的关键。目前大陆有被挤出世界市场的可能,非常危险。真到了那一步,仅仅靠国内市场,是无法维持目前的工业体系的,而且很快工业技术水平就无法跟世界同步,慢慢就枯萎了。这才是现在的难点。

齐若散 发表于 2018-10-1 23:00:26

多谢分享!

赫然 发表于 2018-10-1 23:06:23

看来文一是赞同286转舵的必要性。

松叶牡丹 发表于 2018-10-1 23:19:02

{:237:}{:237:}

小米粒 发表于 2018-10-1 23:26:42

赫然 发表于 2018-10-1 23:06
看来文一是赞同286转舵的必要性。

这是70年代定的转向,介入西方为主导的市场!这是开国者们重大决策!
这个介入到接入走得不是很好,由其是80年代、90年代明显重大波动!
神奇的拉登同志又立功了,一拖时间,让全球化美中两头马车拉狂飙!

皇家骑警总监 发表于 2018-10-1 23:33:05

幽幽峡谷之中

holycow 发表于 2018-10-1 23:48:27

{:191:}{:191:}

花眼 发表于 2018-10-1 23:55:46

{:222:}{:222:}

数值分析 发表于 2018-10-2 00:00:58

谢谢 谢谢

马鹿 发表于 2018-10-2 00:01:54

谢谢!      

moletronic 发表于 2018-10-2 00:02:16

{:225:}{:222:}

北京阿新 发表于 2018-10-2 00:02:19

~~~~~~~~~~~~~~~~~~~~~~~~~~~~~~

夏翁 发表于 2018-10-2 00:03:39

祖国昌盛,生日快乐!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文一:新制度经济学”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