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3-6 10:27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炼气
|
本帖最后由 gordon 于 2012-1-14 16:11 编辑
, K3 s/ | Y/ [4 N4 Y# r2 ^/ p3 v8 X ]6 U i
不伦不类的教育. h v0 e1 T) T8 Y
$ r0 k" \+ e2 G4 u2 [
有钱人上哈佛,纯粹为了兴趣,没钱人上MIT ,先有一个糊口的工作,再考虑研究。有些怪异的人上普林斯顿。, p3 d$ I/ B# E
% e+ }' q) g \2 J5 b2 f, m2 N
1868年著名哲学家詹姆士·麦科什(James McCosh)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为适应 19世纪物理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需要,麦科什校长还及时调整课程设置,设置了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大量选修课,包括心理学和电机工程等全新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j3 C" ~( d; E& T+ _! o
& e; V' @" `0 j9 a# a% v
但对于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关系问题有过一场争论。, H8 Y! N1 e8 O- z, P; ^, @
2 ]: B4 _) X& B7 \当时北美兴起了一股自由选修的浪潮,主张除极少数基本课程外,全部由学生自己决定课程,麦科什校长则主张保留相当数量的必修课,为“任何一位学生都必须受一定的数学和古典教育,前者能够使人有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后者能使人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符合社会标准的教养”。即使选修课,也应有所规范,使学生能由浅入深地逐步拓展知识面,系统地掌握必要的技能。完全选修则一定会导致学生们避重就轻、浅尝辄止。1885年冬,麦科什校长同自由选修派的倡导者、哈佛大学校长埃里奥特(W.Eliot)在纽约进行了一场公开辩论。这场辩论并没有能说服埃里奥特。直至20世纪70年代后,哈佛的教授们才不得不承认逝去多年的麦科什对现代教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4]15-18。# }. ?! T0 [. T+ N: j* m
( I) f; }# s- q* c3 U
问题是这样的学生出来以后,还无法形成最小完备集,使得其不得不上研究生,呵呵。7 u$ j; Y4 `- i- N, D& u
3 ?7 m" j) P# q2 N g3 a1 p; U5 }! ~
后来的其他大学很多都学的普林斯顿。
/ N* a E4 R/ U7 M) m
" s' }3 x+ x7 r* D/ o8 V1 e7 ~打肿脸充胖子的中产阶级,两头不靠,其实还是想往贵族上靠,但是又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呵呵。
) t; |, ]& A; E* l* O# o* b3 M5 P
4 t! s* Y. f5 @% i& Y+ y, }砖家、叫兽,牛、真牛。6 m5 H6 x% d8 t1 S# m) J1 e
( T. D' \ r, c3 D0 l: f7 U- L# n1 _
苹果CEO斯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现在听来还是一阵心酸。' q8 W/ Y- w. |6 j. u" w- B
; C/ B" S, c7 \, U; Z4 ~英雄每多屠狗辈,刘项原来不读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