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逸云三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闻人笑谭(第二辑,11—20)(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3:03:40 | 只看该作者
十七、总理新人笑,总统旧人哭) Y5 X$ _& E- o! l

4 T3 S' X1 z1 x! E. i9 c熊希龄与毛彦文虽然年龄相差很大,总是你情我愿结合的,所以前总理家的新人,当然是笑着来的;周围的反应也是喜庆的,媒体方面虽调侃不少,毕竟没多少恶意,抓住机会搞好收视率而已。不过,有一位前总统的旧人,却触景生情,悲从中来。2 p' |5 N+ _" i

! |9 R6 V$ O5 _嗯?前总理的彩旗,曾经飘扬去总统府不成?! o+ }3 n; c7 Y2 U8 b1 U& q2 i' f

" s, R( q/ @- J& T+ l6 F$ P# ^5 Z1 {哪里哪里,熊总理只是家里的红旗倒一面换一面而已;再说了,就是想飘彩旗,也没理由去招惹大总统不是?
8 t& ]5 k( c# ]1 s5 _4 _& ?( R9 l# {" }/ g" |
那么,前总理结婚,怎么就会扯上前大总统家了呢?是那一位大总统呢?
# C. x: K1 T" C* c- Q8 q* F9 W+ E1 E6 m
黎元洪黎大总统。确切地讲,熊希龄任总理时,黎元洪是副总统,后来他当总统时,熊早已下台了,不过黎大总统对熊前总理还是挺客气的,找些不关痛痒的高位让他坐坐。事实上,黎大总统自己,也有些不关痛痒,至少有人是这样看他的。谁啊?先是段总理,后是曹巡阅使。所以黎元洪两次当大总统,两次受北洋强人为难,均以非常狼狈的方式下台。
) w2 S' L; [- D$ h5 U- `1 E
/ Y1 K  L4 \3 X  F这也难怪,黎元洪本来就是外人,当然指挥不动北洋系;他能坐上副总统、大总统之位,都是因为武昌起义的缘故。当然现在说起这事来,往往要把重点放在“床下都督”的故事上;有人更促狭一点,说起义军赶去找黎元洪出面当都督时,他正跟其姨太太危某在床上……然后被吓到床下……
/ Y3 `* W2 f% S% T6 t
# p- B. i0 V! T6 @" W其实都是戏说了,特别是“床上床下”版;危某当时还没有赎身成为黎元洪的姨太太;退一步讲,那天黎元洪真去红灯区逛,外面这么大动静,他一个军人,还能麻木到不动窝?那么,在家中躲到床下去,有没有呢?按黎家孩子的辩白,也是没有的。当然谁家的老爸谁家疼,不妨多听几家看看,按当时亲历者的回忆,起义者因黎元洪一贯对革命同情,在军中威信又高,所以想推选他出来主持新政府,为此专门派了他的同乡去劝说;黎元洪开始的推脱是有的,起义者软硬兼施也是有的,但“躲在床下”则子虚乌有。
6 w. H0 g. |, H' `: W% y, t0 X
: X0 u# j* D( a: N4 g' v5 \5 Y+ q5 D而且黎元洪出来当都督后,任事还是认真的,借助他原在军中和社会上的声誉,革命政府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稳定局势。可见他的地位也不白来。事实上黎元洪的胆子并不小,袁世凯想做皇帝那会儿,对黎副总统争取甚烈,总理以下百官到副总统府搞人海战术,要黎元洪接受袁世凯封的亲王爵位;警卫黎元洪的军警接着上演武戏,高声喧哗谩骂;但黎元洪软硬不吃;他的幕僚们在危机中曾开会商议对策,有一派出于对黎元洪安全的考虑,建议软化一些,但被黎元洪本人否决了。7 c, i9 O/ a$ a1 B0 n1 i5 ~3 K

, G! l/ Z! B$ {; N' B不过他也有迷恋权位的一面,特别是他最后一次当大总统,明明直系不怀好意才捧他上台,他偏偏就答应去趟这一趟浑水,最后只好逃出北京。谁知专列又在天津西郊被直军截停。曹锟不就是想自己当总统吗,又去追黎元洪干嘛?不是追他啦,是追总统的大印。可是军警上车也一样拿不到印,这时候外国人都来围观了,直军不好直接动手,就干脆把专列围在车站,断水断食,一整天耗下来,总算逼出实话来:原来大印也不在车上,由大总统的姨太太危某带着另走一路,到东交民巷躲起来了。两边于是达成交易,姨太太交印,直军放大总统回天津寓所。6 w. ~5 J9 V4 n5 A9 [1 r$ I0 c

6 |6 @  Y6 A! G. L: I8 g5 B这也就是黎元洪政治生涯的终结了,五年后他在天津家中去世。黎元洪身后,姨太太危某不甘寂寞,喜欢上了一个绸缎庄的伙计,就想着活动活动;黎家的孩子们知道后可不干了,姨太太被扫地出门,两边并为财产问题闹上了法院。对了,这些孩子都是正房的,按旧规矩,没孩子的姨太太,想自己另找生活,谈何财产呢?可是世界在变,野百合也有春天,危某最后还是获得一大笔钱,但天津是住不下去了,就去了青岛,后来开了一个绸缎庄,伙计成了老板,过几年正式上户口,排排场场地成了大总统旧人的新郎官。$ a6 g" X* J  l: j0 M/ |

; x' Z: O1 ~, S可是就是这个派场给他们带来了麻烦,那时青岛的父母官,在黎元洪当副总统、总统时,曾任海军部和参谋本部的科长,黎本人也是海军出身的,加上两人又是同乡,所以后来让他担任自己的私人代表,负责跟奉系联络,从此奠定他在东北军的地位。市长大人既然跟黎大总统有这一层关系,看着危某拿着大总统的遗产做绸缎庄老板娘,还要大鸣大放,眼里就冒出火来,终于找出一个错处,不仅关了绸缎庄,还把危某赶出青岛。+ G/ E- r! B. p$ \  I  z+ m- k4 z% t
0 Q3 I9 O# y- q: Y  P
熊希龄结婚那会儿,危某正在西子湖畔兜兜转转,想找一家庵堂了此残生呢,一听上海慕尔堂的钟声(熊希龄与毛彦文在上海慕尔堂举办婚礼),危某不禁悲怒交集,投书报纸控诉社会的不公,一时倒也有不少人同情她的遭遇。其实危某故事的背后,未必完全是女权问题,但那时社会上对男、女性在婚姻中的权利地位,有非常不平等的看法,则是不争的,危某找熊希龄结婚来当对照物,向舆论要说法,可见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 z1 A1 `; Z) T6 u) x$ i5 O5 {! R- d" A
5 y/ J5 Z# X- K$ A3 _% h
! W! f& e! _/ ?+ D  U# C1 i/ S6 `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4 学识 +2 收起 理由
laser + 4
禅人 + 5 + 1
煮酒正熟 + 5 +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62#
    发表于 2012-1-13 09:34:31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1-12 14:03 5 V3 q* v6 \0 I. D  L/ E# j5 t
    十七、总理新人笑,总统旧人哭8 E; @4 \- t6 E2 @7 S5 P) {4 x

    9 ~) t9 O( E/ D3 P4 i  z2 [# b熊希龄与毛彦文虽然年龄相差很大,总是你情我愿结合的,所以前总理家的新人 ...
    & j# Y: d8 `2 `8 B5 n
    黎元洪这个人怎么说呢,不是雄才大略的人,但是小动作不少,让人感觉此人实在是比较可怜了一点。% w/ D* o; ?/ y! T0 l
    8 V7 B5 L: m+ E! x2 l/ b
    刚开始要做真正的湖北都督,于是联通老袁杀张振武,被老袁玩了一把,从此跟革命党是势不两立了。势不两立完了,北洋军也进了湖北,他被老段几乎是绑架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忙了半天依然不是真正的湖北都督。5 q$ ~3 I3 Q7 H- o/ k2 ]
    $ B# U: p9 P" Q, U
    等到了北京,因缘际会做了两次大总统,没一次是自己能畅快的,实在是佩服他的忍受能力,当然还有闯祸能力,否则张勋同学也没法那么快倒霉是吧。对了,那个武义亲王,他好像对待的也是含含糊糊地,名义上没接收,好处拿着。3 e- ]" R: {; p( ?( a5 H
    % _1 k0 s; o* y0 E4 I
    这人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龌龊。相比之下,俺倒是挺佩服老袁和老段的,实力先不讲,做人如何是关键。
    " @4 x8 {: U* R- x% X: u2 Q6 ^  v' Z# g  Y7 ]1 y
    至于危女士,人家都姓这个姓了,俺还能说什么呢,做姨太太能有她这样的成就,不白姓这个姓。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16 13:59
  • 签到天数: 1079 天

    [LV.10]大乘

    63#
    发表于 2012-1-13 23:26:34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1-13 09:34
    & C( @" b$ s/ F/ u0 B黎元洪这个人怎么说呢,不是雄才大略的人,但是小动作不少,让人感觉此人实在是比较可怜了一点。' A- x9 c- x( }; ^8 f9 A

    4 Q/ |$ U" d# M2 c: U刚开始 ...
    " N+ s; D# r. O0 Z
    十分同意,黎菩萨(假的,谁都蒙不了)要是有大略民初的时候搞个袁孙黎三巨头也不是没可能,老袁老孙那时也是虚得很呢。1 Y2 Z& u" E: X7 q
    要是有雄才,整合湖北的那一班文武还不是小菜一碟,至少第一次当大总统时也能有几个有实力心腹,不至于受老段的气。
    # Y6 @! o5 P1 V- _+ F) {即便是能有一点小聪明,收拾张振武也不用那个蠢办法,按当时张嚣张的做派,估计孙武蒋翊武也会看不惯,办法还不多的是。2 ]( B* a4 r$ b7 c; z
    当年老袁削藩时,小蔡半推半就,尹大个束手,菩萨只是让人感到窝囊。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07:44:56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1-13 09:34 8 W1 D* o  \& t9 H6 n7 R
    黎元洪这个人怎么说呢,不是雄才大略的人,但是小动作不少,让人感觉此人实在是比较可怜了一点。6 ^+ a& R# n8 S9 L

    ! I( ~3 d. \& n5 S7 f! ^! ^' @刚开始 ...
    5 g: F/ v6 D+ e5 F- v0 Q: a
    是个循吏的材料,太平年做到师长,市长也就差不多了,但口碑会不错;风起云涌的时代,三撮四合地就当了大总统,但反而短处毕露.所以说幸也不幸( @; L2 }( s) F+ g
    只是历来说他短处的多,其实也非一无是处
    + @& Q0 w% t/ a. b

    点评

    此论公道!  发表于 2012-1-16 09:34

    该用户从未签到

    6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6:30:44 | 只看该作者
    十八、丫姑爷! J6 v0 L$ h9 a  l$ o, ~( q
    ( G+ q3 a- Q& z6 R1 R% }8 g% s! }
    辛亥年武昌起义的主力,来自湖北新军,不过与事者都是下级官兵,刚开始时人数也不多;如何吸引更多的官兵加入并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成为起义成败的关键,所以急急寻有威望的将领加盟,这便是黎元洪被起义者抬上台的根本原因。至于事后有个别人说“老子们打下来的天下,让你来当现成老大”,自我膨胀的胡话而已,听过算数吧。
    7 F7 x1 Y/ K3 W6 b8 z  T- H/ W4 {" d: K6 M9 M( W* G
    湖北新军,是洋务派大佬张之洞的手笔,本意是皇朝中兴,结果成了掘墓人。张之洞练兵有两个重要助手,一个叫张彪,另一个就是黎元洪,都是从南京跟到武昌的老人马,黎元洪是离开海军后,在南京应聘到张之洞手下的,因办事得力,日益得到张之洞的重用;张彪与张之洞的渊源则更深,是老大人的侍卫出身。张之洞在江南编练的自强军,其实与袁世凯在小站练成的北洋兵,同为中国新式军队的先驱;他在移任湖广时,带走自强军一个营,成为湖北新军最初的种子。5 T6 T1 m" w. A- N/ k3 |, I4 `
    7 F: Z% v6 d" e8 F- D  w
    湖北的新军,最终经朝廷整编为一个师外加一个混成旅,即陆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由张彪、黎元洪分长;张彪还是提督,拿后世的术语来套,就是军区司令兼主力师师长。可见张彪比黎元洪官大两级,但要是论带新军的道道来,张彪是远远比不上黎元洪的,据说有一次外军军官来访,和张之洞手下坐谈,一转入专业问题,张彪竟然张口结舌,与黎元洪的对答如流形成鲜明对比。外国人不用理国人的尊卑概念嘛,于是对着张之洞直夸黎二比张大能干。& B0 V* R, i( P# D* f3 k) X
    * l; ]& M1 W9 u; y# n
    不过随外国人怎么说,老大人帐下,张大还是张大,谁让他资格老呢?何况张彪跟老大人还有一重关系,人称丫姑爷。姑爷都知道啦,老爷的女婿呗;这丫姑爷是啥?原来早先张彪随侍老大人时很得宠,老爷就把自己的丫环给他当了家室。自然谁也不敢当面叫这个“头衔”的,不好听嘛。嗯?不明白?红楼梦总看过了?这娶个晴雯回去毕竟也要担个名,要是袭人呢,不就名实双收啦?  T5 G' U8 y7 x7 |
    - F2 j: q% A" _; c3 t% x# R1 w
    还是不去论虚实吧,坊间说侯门,谣言满天飞。但这关系很铁,总是没说的了。而且黎元洪也是会做的,专业好不是吗?多做功课就是了,编计划拟条陈,挑灯夜战完了,捧去张大先签个名。所以黎二张大,倒不是针尖对着麦芒;张大于官场上的事,对黎二也多有指点和照应。以后来张之洞不在了,张彪和黎元洪都是留用高管,更是唇齿相依。所以两人关系不错的,张彪死时,黎元洪还去灵前哭了一场。% K& i5 a6 `4 x4 F. f4 g' e+ f

    & {+ d9 `  z$ D4 M武昌起义之后,起义者寻找高官出来撑门面,张彪和黎元洪本都在考虑范围之内的,因为这两个人过去对革命党都是比较宽容的,但黎元洪官声更好些,所以支持选他的人多。不过起义者仍派人去军中见张彪,同时派兵保卫张的家;张彪则决心跟着皇上走,但对劝降的小同学很客气,当成自己的部下与子弟,安全地送回去了。此人后来成了共产党、北伐军的高级将领。起义军与清军作战中,张彪还跟黎元洪通过一次电话,一头张大人劝黎大人保持晚节,一定以身家保他免罪;一头黎大人劝张大人与时俱进,一定把都督让给他做。接线的起义军军官在听壁脚,见两个大人惺惺惜惜,真怕他们携手做和尚去,就赶紧把电话太监了。$ n% t4 ]  _3 N2 Y  n

    + K& O- B9 u; d" O* ~* X8 c" ?张彪后来由北洋政府给过顾问一类的官职;黎元洪当大总统后,更是要拉他出来做事;张彪吃穿不愁,大概也明白黎的处境,所以情愿当阿家翁;黎元洪就安置他在将军府吃闲饭。张彪虽然也算民国的将军,到底是空头;货真价实的民国将军中,却也有过一个丫姑爷的,那就是国军的黄百韬。黄百韬学生出身,只是投军却是从大头兵干起的,先在陈光逵手下。陈光逵是跟着其哥哥陈光远到江西的,陈光远接李纯的班当江西督军,李纯则去江苏接冯国璋的班。黄百韬大概就在那个时候跳槽,成了李纯的传令兵,跟到南京去了。
      l; M. {! U2 k7 M- j  y' {  g: e
    黄百韬当亲兵,很受李纯的喜欢,就成了丫姑爷,并被送到南京军官教育团去学习。可惜李纯死得比较早,对黄百韬后面的仕途帮忙有限。但黄百韬的一生,除了靠苦干,学而优则仕的特点也很明显,南京军官教育团便是一个关键的节点。江苏这部分军队,属于老直系,后来被直军的后起之秀孙大帅吞并了;有一部分则出去投靠了张宗昌。张宗昌那时自然是奉系,却有江苏的老人事,他曾是冯国璋的副官长,还代冯主持过南京军官教育团,所以有人把黄百韬称为张宗昌的学生。其实黄百韬入学时,张宗昌已经随冯国璋去北京了。* e7 f* b0 n7 {9 O& |
    ; \% H7 m- v4 K* ^8 w2 m2 G
    但关系还是扯得上的,南京军官教育团也确实有很多毕业生先后跟了张宗昌,有些算得上真师生,有些则是和尚不亲帽儿亲,黄百韬就属于后一类,同进士出身。反正丫姑爷、同进士,结得起人事网就好呢,网事从来乱冒烟。至于后人怎么看这种关系,那也是因人而异,象黄百韬这样自己肯学肯做的,不会去抹杀他本人的努力吧。$ M/ _" j! n3 e5 r' F
    9 C; o& B$ @7 L+ O5 H" j

    2 N0 r; x8 j' O5 p& I; N, E: _/ u8 ^# R
    5 U: j' d0 j: S% l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4 学识 +1 收起 理由
    laser + 4
    禅人 + 5 + 1
    煮酒正熟 + 5 谢谢!有你,爱坛更无奈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6#
    发表于 2012-1-19 03:31:39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1-12 11:03 8 ?3 T6 v* e' T. f
    十七、总理新人笑,总统旧人哭
    : x! ^4 C; f! T
    1 A- S1 P1 E$ X3 R) x熊希龄与毛彦文虽然年龄相差很大,总是你情我愿结合的,所以前总理家的新人 ...
    ' w2 c/ E6 t' D$ H, P: [  }( C
    有趣有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67#
    发表于 2012-1-19 19:03:18 | 只看该作者
    民国名人轶事,很有意思。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68#
    发表于 2012-1-19 22:57:54 | 只看该作者
    但知道黄百韬跟过李纯,却不知他也是个丫姑爷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 00:16:25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2-1-19 22:57
    0 r6 R& y) f  g1 G6 `但知道黄百韬跟过李纯,却不知他也是个丫姑爷呢。
    3 j  `7 m9 b3 b/ |7 h5 ~  u2 }
    他的一个部下说的,说黄能上教育团,也是此女的运作,
    ! \# Z7 g3 H4 e. m$ W, Q就是不知道后来如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70#
    发表于 2012-1-23 01:20:03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1-13 03:03
    # h# S: J2 M/ [1 e! j1 _十七、总理新人笑,总统旧人哭' R# m" d3 q; P% c

    + F$ [) |# t9 e2 o- }" ?, i熊希龄与毛彦文虽然年龄相差很大,总是你情我愿结合的,所以前总理家的新人 ...
    * ]) z2 ?. e* p+ T# ^
    蒋翊武之死据说跟黎元洪也有关?这人未免太小肚鸡肠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71#
    发表于 2012-1-23 09:47:56 | 只看该作者
    梦秋 发表于 2012-1-22 12:20 . A2 m2 @* _# |  _  y
    蒋翊武之死据说跟黎元洪也有关?这人未免太小肚鸡肠了。

    3 s! m# G4 ~4 h此事的确跟黎元洪有关,不过倒是不能怪他,骄兵悍将历来都是麻烦,要么被杀要么屈服要么成事,没有其它的选择。黎元洪的问题在于手段过于明显拙劣,以至于为后人所讥,不过这也难怪他,有安定的志向,却没有对应的本钱,那就只能被人家左右了。

    点评

    就是!  发表于 2012-1-25 19:26
    突然想到了《告别革命》。呵呵,第一批挺身出来革命的往往成为他人成功的垫脚石。从陈胜吴广到张振武蒋翊武莫不如此。  发表于 2012-1-25 18:20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04:12:49 | 只看该作者
    梦秋 发表于 2012-1-23 01:20
    3 }8 N% q2 a; S3 t4 ^9 y: \/ O3 Q, i, w蒋翊武之死据说跟黎元洪也有关?这人未免太小肚鸡肠了。
    + `! u. n4 T) {, Z0 D( Q3 G+ i; y# l
    蒋翊武一派早就已经倒黎,  后来二次革命,别人的直接目标是袁,蒋的直接目标是黎," C4 t( b, y$ q/ b" z
    谁对谁错不论,二人是冤家,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04:24:36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1-23 09:47
    5 @7 w8 G* N- g8 y1 T! s* u此事的确跟黎元洪有关,不过倒是不能怪他,骄兵悍将历来都是麻烦,要么被杀要么屈服要么成事,没有其它的 ...
    * x' A  J+ s% k" c  \4 v& W- S- }, C
    "有安定的志向,却没有对应的本钱",
    0 J4 [  ^( [; g( b6 @
      f6 a; F& C* d8 Q4 [, x4 C: \, z到位到位.
    % `  O0 B2 y7 d  {/ t7 Y* `$ v
    . o0 d1 F, A. c! I+ T: a: C其实我替他算算,愿装聋作哑,那么做傀儡也过日子.3 j1 ^" i; x' Z! r$ j/ M  \9 F
    否则的话,三十六计走为上,
    ! [  T! O# h4 F3 w+ z, t& I可惜看不开,还贪那个位子,只好硬挺着练屁股功,难怪后人只记他难看的样子,; m5 {2 I, Y% a% I5 L  a
    其实比那时很多人,心肠是好很多的.
    6 e/ R/ Q9 R: B9 {# B也正常,政治人物,善善恶恶而亡,就不能奢求有多好的评价了,跟老百姓不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74#
    发表于 2012-1-25 08:22:42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1-24 15:24 1 D2 m, w. f8 C# l
    "有安定的志向,却没有对应的本钱",- D+ M+ H7 \1 h/ [8 `

    9 A3 t+ r# w; i5 @5 q& b到位到位.
    ; i. X$ {% F. f5 |' Y, A- }
    所以说此人没有智慧,有的只是市民级别的龌龊,可惜了他手下的那些谋士们。至于心肠,从张、蒋二武来看,也就是因为他没本钱没机会罢了。; f: D. G6 T+ N  D1 e$ J
    $ A: w/ R# H. `  C( w6 Q
    说到底,他是个被命运错误推上顶峰的小人物,不像孙、袁两位,在各自的世界里都是大人物,因此各自的表现也很合理。
    2 T0 f0 ?2 J( W0 a5 E. \9 v  g+ C, n- g
    * n8 H; G- m8 H$ w7 H+ X0 l. q- w袁让人叹息,孙让人错愕,这位呢,正好是中间那位缓解气氛的主儿,京剧里面叫做小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75#
    发表于 2012-1-25 09:40:59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1-21 11:16
    ! v% O/ t) `2 ?- }他的一个部下说的,说黄能上教育团,也是此女的运作,
    6 m6 n" y5 E9 c+ i+ T& R就是不知道后来如何, ...
    $ ~9 g' d# X' }- T5 {# w) A+ Q6 K% M
    就是陈士章,全国政协的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一集的对应文章提到了这一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76#
    发表于 2012-1-25 18:21:53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1-25 04:12
      D- X! a3 w) \; \; w8 e蒋翊武一派早就已经倒黎,  后来二次革命,别人的直接目标是袁,蒋的直接目标是黎,
    - e7 [3 ~& v( g4 `  n5 a谁对谁错不论,二人是冤家 ...
    8 Q7 ^. u: |1 B  d: `4 D; q1 ?
    说到蒋翊武,主要原因还是他死在桂林,我的故乡。至今桂林丽泽门仍旧有他的就义碑,就义的那条路被命名为翊武路。有些人早死要比晚死更能够让人叹息。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0:5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逸云三洲 于 2012-1-27 01:00 编辑 3 c% G* K( T+ ^. ^/ ]) }# X5 Q7 R5 i
    ; p5 Y. i6 j- Z
    十九、学子张学良
    4 J8 i/ d! a/ o) F+ `/ W; Q' `3 }7 g% r
    张学良当然是贵公子,却不是含着金调羹出来的,说起来,也应该算苦出身呢。沙俄入侵东北那会儿,辽沈地区一片混乱,各色民间武装便应运而生,或维持地方、或趁火打劫,客串两角的也不计其数。张学良的老爸张作霖也在元配赵氏的娘家赵家庙拉起武装来,后来还扩张到中安堡,也就是张学良继母卢氏的娘家。有一年大过年的,张作霖的队伍遭人偷袭,被打得散了架,剩下几个人向外冲,张作霖自己提枪断后,汤玉麟护着怀孕的赵氏,一路逃了出来;四个月多后,张学良就出生在马车上了。这段时间里,生活很不安定,张作霖常受人攻击,家人东躲西藏的,生活条件也坏,据说赵氏常以高粱渣子、苣荬菜充饥,母亲营养不良,小孩子也就缺奶,饿得骨瘦如柴。
    7 h9 d9 e  C' Q( o3 F& X  s# i
    ( l# S3 B1 q- Y5 `3 `2 F当然后来好了,辽沈地区的秩序慢慢恢复,张作霖也吃上了皇粮,住进了新民府。不过赵氏并没有享到多少福,那种社会里,男人发达起来了,未必是元配的福音吧。张学良十一岁上死了娘,后来是卢氏照看大的。所以也称卢氏为娘。这已是张作霖进了省城后的事了,老婆也排到第四号。老张官越做越大,当然要替后代种树,之前早就替儿子捐过官的,大清国财政部的五品官呐,当然只是候补而已,否则大清国的钱粮,还不都得让这小家伙买了糖?俗话说,期货风险大,大清朝葛辟了,买糖计划也就泡了汤。于是老张就给儿子请了个杨先生教馆,总指望他出息嘛,谁知竟还让张学良给气跑了。
    3 y4 i+ E( M$ Q7 k6 N  E( e% C/ a$ d6 d) b
    张作霖这人虽粗,对文化人还是挺客气的,闻讯气得发昏,就要发飙揍儿子,结果让秘书长给劝了,咋劝的不知道。安有个老哥,一天饭后高论,说这买了商品可以退货,进了股票可以抛出,儿子则不一样,好听点叫长期投资,表现好当然要增持,叫利润最大化;表现不好一样要增持,叫压低均价,总之进货之后,一路增加投资就好。老张够狠,做爷这事上却没两样,老师跑了,只好自认晦气,再请吧。这次请来的老师姓白,是前清的拔贡,还当过知府。不过根子原在学生那里,老师再有本事,当然还是不行的了。只是师生间的关系则比上次好多了。一两年教下来,白老师给大帅说了,您这儿子不是念书的料,别逼他啦,爱干嘛干嘛吧。7 G$ |- R* Q6 s$ P; ^

    $ ]( o5 {& N) K6 e4 I; p6 Z文的不行,就去武的吧。正好张大帅这时重新办起了讲武堂,就让儿子去那里试试。不过开初老张可并不愿儿子去讲武堂的,人家指着办学堂提高部队素质,怕儿子去出洋相。不过到底是武人,想想,最终还是同意他去了,并先预支了一个卫队营长的头衔。张大少爷进了讲武堂,当然不是普通一生,其实学校里小爷也不止他一个,有没有作弊情事呢?传言总还是有,但是据张学良自己说,上峰听到有关传言,就搞了次突击考核,他照样考得乓乓响,可见人还是聪明的。文凭是不是硬不说,当军官总是走贵宾通道了,听听张自己咋讲吧:
    ( j4 s5 R3 h. u/ m# c1 X1 C3 W$ O( I
    - m. Z9 y  a6 O( _( O! B……张作相兼卫队旅旅长,我在学堂里还没毕业呢,就当了他卫队旅第二团团长,不但当了团长,他的旅里有事情,什么参谋出缺了、副官出缺了、旅里还有什么问题了,他都要问我,要我过问,我实际上成了张作相的代理旅长,他仅是名义上的旅长,我一直跟在他后头晋升,他是师长,我当旅长,他当督军,我就当他的师长,直到拿到军权。
    ( X- ]6 J) K. H, a3 ~' B3 K5 @& w. p3 [1 V4 i6 q
    军队就是他家的嘛,啥叫军阀?不过团长归团长,大家其实也只是拿他当大少爷看,他爹的护兵,以前抱他玩,这会子当营长,陪团长少爷出操,时不时还得劝:团长啊,回去玩吧,别站着啦。
    . o" r6 a  R4 L% x
    $ S$ S1 G# n% H& z' X, [2 h张学良自入讲武堂开始,就是由张作相一步一步领着上路的,一路上升到东三省陆军整理处的参谋长,执掌奉系的兵权,当然背后只能是张作霖的意思,否则咋成?当然张作霖未必需要开口的,张作相自能心领神会,出手包办。后来张学良任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参谋长,也是张作相出面,上条陈建议的。看来张作相,其实是很聪明的一个人。# T7 b) l% D) P5 l3 v- L8 W- d
    + W2 ^% d2 T0 @; l2 J7 L. E& I2 a7 Q

    ) s9 T, e1 B# {6 y  O0 w  X(这段是炒冷饭了,以前写的,可能有同学已经看过了。打一个招呼哈。最近时间少,先用这个顶上)3 N9 u+ U' m) }
    , ~( n8 F8 b/ B) n" {1 j" {) ^# }

    评分

    参与人数 1爱元 +5 学识 +1 收起 理由
    禅人 + 5 +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78#
    发表于 2012-1-27 09:10:32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2-1-26 11:53
    $ x6 ~; u) v$ a4 a: j3 H0 u+ t十九、学子张学良
    ) \0 ~2 }4 v; O( j/ o, l% k
    % s' h' z0 e0 B9 b+ H- x张学良当然是贵公子,却不是含着金调羹出来的,说起来,也应该算苦出身呢。沙俄入侵东北 ...
    * Q. I5 D) ?' O& ~4 l: l
    张学良在卫队旅好像是从营长开始干的,不过虽然只是营长,团长倒要向他请示,不清楚到底他起家是营长还是团长,请指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23 17:02
  • 签到天数: 529 天

    [LV.9]渡劫

    79#
    发表于 2012-1-27 11:31: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点评

    祝您新春愉快!  发表于 2012-1-29 11: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8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51:19 | 只看该作者
    梦秋 发表于 2012-1-25 18:21
    6 A  [: ^& [- i/ r/ |说到蒋翊武,主要原因还是他死在桂林,我的故乡。至今桂林丽泽门仍旧有他的就义碑,就义的那条路被命名为 ...

    / E; @/ ^0 [2 @& N那个碑是不是孙中山设大本营于桂林时期建的?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9-20 10:36 , Processed in 0.05471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