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逸云三洲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闻人笑谭(第二辑,11—20)(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03:05:11 | 只看该作者

十三、觉生佛缘

十三、觉生佛缘- Y4 S4 o- F2 O" }( k' v
* G4 w# ?1 ?9 `" a2 ?( d
居觉生,也就是居正,湖北广济人,乃辛亥年武昌起义的策划者之一。居正是老同盟会了,不过他在武昌的活动,顶的却是共进会的壳。啥是共进会呢?它是在同盟会内部矛盾基础下产生的一个团体,当时同盟会把活动的重心放在华南地区,引起其他省籍会员的不满,便有各起炉灶的尝试,共进会便是在这种环境下成立的,主要活动在湖北和湖南地区,后来与文学社协力发动了武昌起义。
5 R9 M9 Z; ]! l) s% F+ c9 q5 b
- n: Q& T9 V5 n共进会在湖北的机关,由焦达峰和居正等人一起负责,大家努力工作,会务不断扩大。共进会行动能力不错,弱点也有,就是在搞钱上,所以很快就陷入经费枯竭的困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饭也没得吃,革命就无从革起,焦达峰与居正情急之下,只好临时抱佛脚,……嗯,确切点讲,是临时抬佛脚……原来居正他们听说附近有一座庙,香火很旺,庙中神像据说是用信徒贡献的黄金所造的,被称为金菩萨;便有心找菩萨赞助革命。9 K# g) ]( S% [  K" o

  Z" z  z' x/ y! A; m; m# @好大一个神像,是不是真为纯金的呢?实在是有疑问的,我看铜包金尚有可能,弄不好,泥塑贴金也难保。不过共进会乃革命团体,革命者往往是浪漫的,否则如何能想象到共和制给人民带来的好日子呢?革命者又是无畏的,无食更无畏,惊天地、泣鬼神,何事难哉?神像是否有金三百两,和尚们不让问也不让摸,不去抱来抬来,看来是不能检验真理的了。于是焦达峰与居正组织会员们集体出动,探庙的、把风的、抬神像的、乃至于拦和尚的,分工协作,轰轰烈烈打了一场筹款战役。据说神像还真被偷出来的,可惜虎头蛇尾,在信徒们围追堵截之下,只好弃置半道。事实真相倒底如何呢?是不是走到半道就检验出真理来了,于是就不用继续实践下去了呢?也未可知了。7 z; J& P) g8 F5 o8 j8 y. r$ U& v
8 |" V; s# v& Q. Y) E2 Z7 ~# _
当然共和的实验,还要在血与火中继续下去。焦达峰后来往长沙组织了湖南方面的起义,任光复后首任湖南都督,不久死于兵变之中。居正则留在武昌参战。共进会是由同盟会当中分离出来的,但居正与同盟会领导人的关系还不错,黄兴曾任他负责武汉方面的会务,并送了一笔经费给他。武昌起义后,居正便建议请黄兴来指挥作战,被大家接受了,只是后来大家又闹起地域之见来了,湖北人湖南人不和,孙武等发难赶人,便是黄兴自己也不能完全免俗。0 k5 A- ?6 p( f

% [" r4 ]0 A  W( P黄兴回江南后,对武昌方面意见很大;孙中山则本来就对共进会闹独立没有好印象,所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湖北方面的人便不太受信用,但居正是个例外,成为内政部次长。可惜南京临时政府的寿命很短,不久就移到北京去了;居正跟着孙中山一起下野,袁世凯设衙酬庸,孙中山有铁路可玩,居正则属于真失业,于是孙中山要他去同盟会管钱,实际上呢,就是去各处找人拉赞助。这真是个苦差事,同盟会政治前景不明朗,钱不好找呢,有人就建议去找同盟会出身当了大官的,结果效果也不好,居正是心高气傲的,后来对这段日子以托钵自嘲。
$ d. ^6 I/ ^4 P) |  r% {$ `- y6 D/ C, U  C9 r
大海航行靠舵手、和尚托钵靠大佛;早知道要托钵,怎好去抬佛脚呢?8 B0 r, o& O/ S" |+ S" F( W2 V
) i: O9 n, E0 z- a2 u1 i
说笑了,筹款不易,乃政治生态影响,好在不久居正当选参议员,不用继续受气了。孙中山搞中华革命党时,黄兴等大佬多数反对,居正倒是跟着走,于是在孙的圈子里节节高,一直到孙中山左转。居正是孙中山活着时就公开闹意见的,所以人称右派中的硬骨头,孙死后成为西山会议派。该派许多人在清党后都不同程度跟南京和解了,偏偏居正又扮硬骨头,继续跟蒋过不去,于是成为通缉犯。最初他是得到消息的,躲进租界里面去,人家也无可奈何。谁知过了几天出门碰上大雪,居正路痴司机雪盲,竟转到租界外面去了,结果被警备司令部抓走。
; ^8 W$ o0 U8 T5 A2 l& T$ h% ~7 U9 ~
居正坐班房,革命也好反革命也罢,都干不成了,便潜心研究起佛学来了,于是吃素念佛、抄写佛经,一派居士风范。日本人占领东三省之后,一来国民党内部各派讲和,二来蒋也要用一用居正跟日本人的关系,所以居正被放出来,后来又重新成为党国大佬,但居士风范则一直维持下来的。/ Y6 }% l3 ~9 e6 a3 j! c( p
  O/ `5 H; L( q: r' b
可见我佛慈悲,普渡众生。5 V! P: D: _! s+ _
8 m7 N. X5 K/ O/ _% w5 d0 t. c8 U+ a
" n; ^" ?% F3 Z) q& |+ i$ s
1 Y& z3 h5 w0 K& N- h) g) L$ n

# o5 H& F9 V, t6 E: }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4 学识 +2 收起 理由
laser + 4
禅人 + 5 + 1 精彩
煮酒正熟 + 5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22#
    发表于 2011-12-15 19:29: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禅人 于 2011-12-15 19:30 编辑
    $ A" k. s* F2 X; z- k0 |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2-8 03:05
    3 @0 o- s& ~" a; G十三、觉生佛缘4 b4 V( W7 b5 [  L5 F+ M+ l( x6 D

    ( O- ]( p+ v' _+ X居觉生,也就是居正,湖北广济人,乃辛亥年武昌起义的策划者之一。居正是老同盟会了,不过 ...
    . \) V7 q/ S. }

    & e  R) u5 X) ?7 O' x6 b% ~说起居正参与西山会议派,那段时间在上海,他住的地方也在渔阳里呢,与前面第一辑里的戴季陶住处一条弄堂。居正反蒋被捕,后来在30年底押送南京,暂时关在军法处,同住的难友也是大名鼎鼎,乃蒋百里也。此段咱们也大可另八一卦。

    点评

    和尚说吧?  发表于 2011-12-16 03:14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23#
    发表于 2011-12-16 11:55:07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1-12-15 19:29
    6 N( h3 s& h- Q说起居正参与西山会议派,那段时间在上海,他住的地方也在渔阳里呢,与前面第一辑里的戴季陶住处一条弄堂 ...
    逸云三洲  和尚说吧?  发表于 8 小时前
    好吧,算在蒋百里的头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05:23:09 | 只看该作者

    十四、你好、我好,打架不好

    十四、你好、我好,打架不好
    . j1 L8 \' _" }, }( l; G. ~2 T) {6 G( M0 R6 s0 _
    国民党的元老里面,文多武少,除了李烈钧、许崇智等少数几个正规军人,其余多是摇笔杆子出身的了,内里当然也有若干人挂过武职,象于右仁、居正,还有过总司令的头衔,毕竟是认真不起来的。不过李烈钧的组织介绍人张继,倒是好算半个武人呢。/ w( v* a" {: [3 L7 n7 b

    ( u" \# Y; y, R张继领兵打过仗?哪里,张继在北京民国时代当过参议院议长,在南京党国时期曾被推举任立法院院长(未就职),论元老资格那是如假包换,领兵打仗就连边也碰不上了。那么,为什么说他是半个武人呢?喏喏,一来此公身材魁梧,赳赳有武人相;二来嘛,人家早年就为同盟会上阵打、打……打过架……7 G# y. p+ S) v0 O
    9 i- |# B) l3 P
    严格说是上台打架。同盟会在日本发育的时候,共和还不是海外游子的共识,那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人士也流亡在日本,他们主张的君主立宪道路,粉丝也非常多。按说大家都在忧国忧民,你忽悠你的皇帝、我勿悠我的人民,不就成了啦?不成啊,就那么一些粉丝,都到你锅里去了,我这里就清汤寡水了嘛,于是同盟会的同志们,碰到保皇人士的场子就搅,张继人高马大的,站在场下丢草还不过瘾,有一次干脆就跳上台去,出手把人家修理了一顿。
    + Y' m+ n/ j. }5 N; q
    " i! H' E% ]2 E这么野蛮吗?那要看人的,张继遇上自己的老婆,就温顺得不得了。然而张继在外面骂人打架都有种,说情话却委实没有本事了,有一段时间他在法国,老婆隔三差五情书抒怀,张继虽然是跟贴必回,却不知道说点啥好,便干脆买了一堆明信片回来,千篇一律地写上:你好吗?我好。隔一段时间发一张,弄得象自动送花机一样。/ f7 X) l0 v* n" s' D" ~+ n3 X
    . j% \2 G7 O6 e" J! l/ H+ v
    这样的老公也要吗?哎,不会说话不要紧,听话才是硬道理,人家张太太就是看中这一点。有一次国民党开大会,廖夫人提出一个提案,孙夫人、冯副委员长都签名支持了,要恢复孙先生早年联俄的主张。张继不是左营人士,虽然他当年曾出面跟共产国际的代表谈合作条件,又介绍李大钊等人跨党,但那都是奉孙先生命令做的,后来很快就跟共产党人划清界限了,并一度成为右派的招牌人物。好在事过境迁,那已经是日本人骑上头的生死关口,国民党内联俄抗日早已不是偷偷摸摸的话题了,跟中共的谈判也在紧锣密鼓;这是廖夫人提案的背景。
    2 i* V( I6 i8 j! d/ A$ b
    ( K$ M% A6 \( j# I张继看看这话题也没啥禁忌,又想想两夫人的面子,就跟在后面画了一个押。可是廖夫人、孙夫人,究竟不比张夫人着力。于是半小时之后张继赶来反悔了,要撤回提案上的签名。夫人们当然是雅气的,冯副委员长却不是吃素的,瞪眼就埋怨上了。张继只好红着脸解释:帮帮忙帮帮忙,签名撤不下来,被老婆……" S$ n; |- L! y, Z; J7 c% Z
    ! a# d( S% Y1 a# i3 V
    弄得象灰太狼一样……还好李烈钧跑过来解围,李烈钧是明白人啊,夫人们地位高力气小,提个提案,比打酱油好不了多少,正、负都不会有什么后果,都是孙先生的老跟班了,张某人不肯拎酱油瓶,那就李某人拎一拎吧,一份人情两处送……遂大笔一挥,用自己的签名把张继的名字盖得严严实实。
    3 Y8 J5 j3 D8 Y) V1 f2 r
    + R2 [/ G" ~9 ^2 z4 r冯副委员长有武功的,张继不敢造次;别人说到他老婆头上,那他是不怕打架的。当年曾有过一个文物案,搞得沸沸扬扬。事缘党国接管故宫,李石曾、易培基和张继等元老参与其事,李石曾有个侄子、同时又是易培基的女婿,成了博物院的实权派,实权派搞定两老,却没有照顾好张继的太太,于是小怨积成大乱,最后你指我贪污、我指你操纵司法,社会影响很坏,连蒋介石、汪精卫都惊动起来,汪精卫亲自找各方面协调,可是吴稚辉当面骂张继没用,连老婆也管不好,张继奋起抗争,两老对骂。当然论起骂人功夫,张继比起吴稚辉来,总还是稍逊一筹的,情急之下,就准备扬长避短,饱以老拳,唬得在场诸老手忙脚乱、拉拉扯扯,你好我好打架不好,劝开了事……# L/ `) @( j5 ?# t3 P

    点评

    张继有抱腰绝技,年轻时在日本抱腰让陈独秀剪了学监的猪尾巴;另一次更出名,抱腰让小六子踢飞孙凤鸣的手枪。  发表于 2013-6-14 22:00
    当年看杜心武的故事里面,好象就写他在日本痛打保皇党,为啥他不算是国民党元老,难道只是双花红棍这样的打手,或者死的早?  发表于 2012-1-8 19:04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9 学识 +1 收起 理由
    laser + 4
    禅人 + 5 +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5#
    发表于 2011-12-17 06:06:30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2-16 16:23
    7 z2 P9 ~8 I- \# P$ P7 s. h: T! T8 I十四、你好、我好,打架不好* O3 _) I+ w& C

    " k. V: p0 G, F. C9 w9 ~# W7 m国民党的元老里面,文多武少,除了李烈钧、许崇智等少数几个正规军人,其余多 ...
    & W7 q0 z, U) z4 p9 j+ `0 ^: ]
    没看懂李烈钧是怎么用自己的签名把张继的名字盖得严严实实的,是另外贴了一张纸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8 01:31:05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1-12-17 06:06 ' t, j1 `+ {2 s; A( f" e4 E
    没看懂李烈钧是怎么用自己的签名把张继的名字盖得严严实实的,是另外贴了一张纸吗? ...
    7 {/ I% A) J2 H* e4 f
    哦,有人回忆是直接签在上面的,没有更具体的细节,) j1 B: U# b/ @
    推想的话,若前一个签名写的小又淡,后一个大又,是可能的;或者毛笔签在钢笔字上,  W8 R, y. F2 r! m$ H, X/ C
    只是推想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27#
    发表于 2011-12-18 01:52: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11-12-17 12:52 编辑
    4 O6 M: G/ t+ g# R, p: G" G3 I! Z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2-17 12:31
    : _, r% I. l" _& e  y& {1 H哦,有人回忆是直接签在上面的,没有更具体的细节,2 I9 |2 m' J" o
    推想的话,若前一个签名写的小又淡,后一个大又,是可能的; ...

    6 o; F, ~: A) |6 a# Q5 w! {( o- G, G' U# o# j* d% r3 ?
    直接写是不可能的,笔画完全不同,太明显了,除非是毛笔盖住钢笔这类。

    点评

    恐怕还是混不进女生宿舍吧  发表于 2011-12-18 21:13
    忽然发现,老兵的打扮,貌似女兵诶~  发表于 2011-12-18 14:48
    大概是吧,  发表于 2011-12-18 01:57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11-12-18 06:27:29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2-16 16:23
    6 B5 L% T2 Z1 |+ x十四、你好、我好,打架不好; e! `8 D# c4 z* X* \! S! W$ }; G
    0 \! Q1 z0 C. g* i! W. m+ ^# i
    国民党的元老里面,文多武少,除了李烈钧、许崇智等少数几个正规军人,其余多 ...

    0 ^; K+ N# O' O8 q前两天看列宁他们当年在国外的事,呵呵,这些个“海外乱党”,争经费争粉丝起来还真差不多哈。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29#
    发表于 2011-12-18 14:47:37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2-17 05:23
    - R0 o4 {# D$ B. @6 Y& i% y' j十四、你好、我好,打架不好
    6 Q& B# M% e! j' j: s6 e9 p( V# H$ R7 U
    国民党的元老里面,文多武少,除了李烈钧、许崇智等少数几个正规军人,其余多 ...
    % i' m+ R2 a! p+ L
    怕老婆这事儿,戴季陶也不遑多论,嘿嘿。

    点评

    还有桂系黄旭初  发表于 2011-12-19 23: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9 23:10:47 | 只看该作者
    海天 发表于 2011-12-18 06:27
    5 p, \; I7 {' _) K- g( }前两天看列宁他们当年在国外的事,呵呵,这些个“海外乱党”,争经费争粉丝起来还真差不多哈。 ...

    ' b7 V! v+ |; H) ~" V) `- o. a经费与粉丝,生命线也,对任何组织都是如此,
    : o( o1 G2 r9 W# O  M7 L( C* P成熟的党是有恃无恐,可以装一装文雅,
    , S6 o( F$ T- u* n发育期的小碰友,吃相难看些,也是必然,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00:05:47 | 只看该作者

    十五、奉系军阀的接生婆

    十五、奉系军阀的接生婆
    : ?2 k4 `2 |" `% |& ^& w& z5 r2 D6 q) |$ V$ M
    北洋政府时期,全国大小军事集团林立,但要排三甲,总要算皖、直、奉三系,先后都曾控制过北京的中央政权。皖系与直系,原来就是北洋主流,根深叶茂,别看彼此咬牙切齿,兄弟争权而已,北洋政府由他们轮流坐庄,似乎是题中应有之意了;奉系则不然,跟皖、直两系根本就不是一个产房里出来的,十几年的光景,从奉天一路招安背景的巡防营,一越而为控制东北地区并屡屡逐鹿中原的强大军阀集团。
    ' _' p- N5 ~. v: u4 f2 L
    ! w% Y) s: @, @不过奉系军阀出生时,丑是丑一点,接生婆却绝对大牌,谁啊?老赵。
    5 N4 z1 X* j+ l9 z3 a( q: x( y* g- [2 s  u, L2 T& u
    老赵名叫赵尔巽,汉军正蓝旗人,同治进士,曾任盛京将军、湖广总督、四川总督及东三省总督……慢着,说民国闻人呢,大清恐龙怎么上来啦?那有啥问题?袁大总统当过宫保、蒋老总统吃过皇粮,达耳闻他老人家的理论知道不?凡是都要看发展嘛,民国闻人里,恐龙可有得是呢。/ F6 d" C$ u, E

    * N6 G( F, z; o! l( V+ o  h2 I# d老赵跟东北还挺有缘的。满清因东北是其发祥地,所以一直未在此设置行省,而是以盛京为留都,设盛京将军;直到大清朝快要灭亡之前,才改制设立东北三省。赵尔巽既是清末东北改制前的末代将军,又是改制后的末代总督,不过中间隔了好多年,到四川、湖北去逛了一圈。老赵回沈阳当东三省总督时,离大清朝垮台只不过几个月时间了。辛亥革命发生时,沈阳一带驻防的部队,以同情革命的新军为主,烈火干柴,赵尔巽吓得要死,急调旧军前来保驾。
    8 N- z1 U2 p- E! x) v4 }) R; q$ E+ Q/ K
    所谓旧军,就是巡防营,跟日后的保安团差不多意思。奉天(辽宁)的巡防营当时共编为前后左右中五路,张作霖是前路巡防营的统领。赵尔巽调巡防营去沈阳保驾,本来张作霖部还不是首选,先调后路巡防营吴俊升部的。不过张作霖贼聪明,知道要发“认购证”,岂有错过的道理?于是不调自来,跑得飞快,成为赵尔巽的依靠,还兼并了中路巡防营。由于老张的卖力保护,大清的赵总督不但没掉脑袋,还做了民国首任东北都督,实现了恐龙之华丽转身。张作霖呢,则在一片混乱中,依靠赵尔巽的政治支持,在奉天建立起了军事优势,是日后控制全东北的基础了。
    . |4 K+ D+ d! P* m/ v
    ! Q8 v1 A$ w& l3 _5 V所以说赵尔巽是奉系军阀的接生婆,虽然性别上碰不太拢,大致还是有影子的事情。不过老赵虽然华丽转身成功,恐龙的习性总是有点难舍难分,想想这沈阳的皇宫空着也是空着,虽然旧点小点,大清皇帝嫌住着局促,满洲君主总能将就,一时竟有奇招,要接小恭亲王爷出关。这时候北京袁宫保已然接了大总统位啦,恐龙见恐龙,两眼泪汪汪,对老赵保住东北安定团结的局面,本来是满意的;这时听说老赵的奇招,却有些不以为然。当然日后事实说明,袁大总统也是怀旧的,但爱新觉罗总不是主旋律,所以就起意,让老赵挪位子。
    $ ]- S$ \1 R/ r2 q0 j$ o! O& N- a" Z) F; O! _4 n
    当然大总统跟老赵以前同殿称臣,人情世故是讲的,直接叫人家走,这种事情是做不得的,就找了老张。老张是铁杆老保啊,但比大小总会,所谓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着做娼、捏着做王,这沈阳的局面本就是老张的队伍捏着的,一时不敢称王称霸,人望不够而已,现在有北京撑腰,又何必大脚装小脚呢?当然老张也有老张的人情世故,老赵接生这笔帐不能不算,所以也不好意思直接去说,只在下面弄点声音出来。老赵见的世面多了,哪有不明白的,就去青岛纳福去了。
    " X9 U, x' T8 P6 w6 s4 b% ]3 J% x
    . q% S# G4 y/ |) o) U大总统跟老赵人情这还没有完,后来请他去北京,当了清史馆总裁。大总统的句号,大家都知道的,是一个败笔;老赵却因为主编了清史稿,赢得文化人的推崇;这是拜大总统所赐了,如果当年大总统听任他搞那个赵版满洲国,岂不是害了他吗?段祺瑞执政后,赵尔巽还曾出任过民国的参议院议长,所以民国闻人的头衔,也是地地道道的了。
    6 ]9 F6 S! K" @5 y# Y% {  q6 y2 ]  W7 q
    至于张作霖,固然权势越来越大,对早已退出政治舞台的赵尔巽,却依然保持恭敬。还一再要送一个闺女给赵尔巽当儿媳呢。谁知道赵尔巽竟嫌老张出身不好,一直也不肯答应;张大帅是跺跺脚地皮也抖的人物,对老赵可没脾气;不仅没脾气,还要愚公移山、持之以恒;终于在老赵去世以后如愿以偿,将张学良的一个妹妹嫁进了赵府。包办婚姻不好是不是?总体上是这样的,却不是对对都是这样的,这一对就是神仙眷属、恩爱夫妻。
    8 z# F; i( i8 h. t9 ^9 ?  ]
    : T* u* W$ d+ _1 r! d  L! g- q, ^
    + \- t" `3 n  ?5 n: ?

    评分

    参与人数 2爱元 +9 学识 +1 收起 理由
    laser + 4
    禅人 + 5 + 1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32#
    发表于 2011-12-31 00:42:49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2-31 00:05
    $ k% b' ^; X. z: W1 J+ Y4 U十五、奉系军阀的接生婆
    4 T( s' u" [, Q. D, c/ b4 ~* Q* `$ \' r6 h2 C
    北洋政府时期,全国大小军事集团林立,但要排三甲,总要算皖、直、奉三系,先后都 ...
    7 j7 {0 Z& [0 V9 T2 h; c8 p
    老赵编清史...要不人说清史稿是满清遗老手笔做不得数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3#
    发表于 2011-12-31 02:33:32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1-12-30 11:42 3 A% j- L/ m, V  K* x" t
    老赵编清史...要不人说清史稿是满清遗老手笔做不得数呢。

    2 O! N! @) {- |3 N说起来这个《清史稿》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就那里面关于革命党、辛亥革命和清室退位的说法,搁在前面哪朝,都是作者被斩立决的下场,可是它完成于北洋政府时期,那就没事了,谁让它政治上正确呢。不过到了国民政府时期就不一样了,那岂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嘛,于是就有人气不过了,不过好在国民政府那时候已经和前代人物事情很和谐了,于是就没事了。至于那些革命先烈们,一群死鬼,现在的权贵们还有哪个记得?再着说了,武昌首义本来就没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的事情,又何必替别人出气呢。于是乎,搁一边,没事了,直到今日。

    点评

    如果不是社会浮躁的话,现在写清史的环境可比民国强多了,至少没有利益冲突。民国那个清史稿整个一个笑话。  发表于 2012-3-28 07:55
    以现在的TG的死要面子,这《清史》写出来也不知道算什么样子呢  发表于 2012-3-28 07:2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4#
    发表于 2011-12-31 02:42:32 | 只看该作者
    逸云三洲 发表于 2011-12-30 11:05 7 P( D6 A/ f' ^
    十五、奉系军阀的接生婆
    & T& G' g2 V' g* B* F
    ( R. S# Y% b) Q北洋政府时期,全国大小军事集团林立,但要排三甲,总要算皖、直、奉三系,先后都 ...

    ' D" ^! s( C6 e& O3 N" G顺着做娼、捏着做王,这两句太精辟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7 11:21
  • 签到天数: 181 天

    [LV.7]分神

    35#
    发表于 2011-12-31 11:11:55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1-12-31 02:33
    $ N& O2 T  ^5 h) F说起来这个《清史稿》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就那里面关于革命党、辛亥革命和清室退位的说法,搁在前面哪朝, ...

    ) z9 ?; L9 g0 C+ ?" O! |: A5 p社科院也有专门做清史编纂的,老兵知道出过什么正本清源的大部头没?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36#
    发表于 2011-12-31 11:13:46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1-12-30 22:11 / Q% a5 A4 b+ H0 B2 o) }& Y
    社科院也有专门做清史编纂的,老兵知道出过什么正本清源的大部头没?

    ! A" n% q; X$ w( g& ^+ D! U- u+ q大家伙目前似乎没有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2:59:52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1-12-31 00:42   s8 n/ L# z! o
    老赵编清史...要不人说清史稿是满清遗老手笔做不得数呢。
    # u& Q* n) K; K+ C
    嘿嘿,遗老化的妆浓点,不过革命党化的也浓,画成王八而已,
    / u5 u% S0 M' |可见你侬我侬,只好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3:01:58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1-12-31 02:42
    3 Z; Z3 S/ K. h3 N( H顺着做娼、捏着做王,这两句太精辟了!
    9 J( O. c0 m7 ^8 ^- Z% ^
    潮流外的人,说几句风凉话而已吧,大概有欠厚道?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23:05:42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1-12-31 02:33
    / r3 ^# R3 C  _. Q4 L5 \说起来这个《清史稿》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就那里面关于革命党、辛亥革命和清室退位的说法,搁在前面哪朝, ...
    9 M$ d" {( c) {% f$ ]3 l7 W0 @7 A* g# ~
    骂几句就骂几句吧,毕竟杀了赵尔丰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3-1 00:54
  • 签到天数: 286 天

    [LV.8]合体

    40#
    发表于 2012-1-3 23:11:23 | 只看该作者
    禅人 发表于 2011-12-31 11:11 ; j- q) `- }6 c0 c* l$ m  `
    社科院也有专门做清史编纂的,老兵知道出过什么正本清源的大部头没?

    . D9 C$ H+ i+ S+ W) t! S社科院清史所从国家那忽悠了几个亿,准备出新的清史,不过这帮家伙找了不少研究生来做,不知道出来后会是啥德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7 07:15 , Processed in 0.05624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