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衰 2019-4-22 06:37 |
---|
签到天数: 488 天 [LV.9]渡劫
|
8#

楼主 |
发表于 2017-5-18 15:40:52
|
只看该作者
' x9 @# N% ]% n
2 x1 N- n" a, i
阵地构筑
# z8 ~% x, X& T; j1 a
2 X# |9 s, e+ F6 t0 I( a《潘菲洛夫28勇士》不仅对武器装备考据细致,而且对敌方双方战术的表现也非常写实。4 f9 b+ Q. t, k
# U# a/ I: y. M* r! ?影片中的苏军阵地,系由1个2门制反坦克炮排加强1个步兵排组成的反坦克支撑点。
( M7 G2 S8 d2 t, V; Y; K# G; ~. M1 z# M7 p: `
5 K% G) N1 V8 w% j# c% b% s2门反坦克炮位间用折线型战壕相联。
# q; V% O5 B2 E1 F0 Z' m7 V: n8 k1 m" ~1 p
& t E& ^# A6 Q4 A/ ]! w5 ?整个阵地可分成三部分:正面的两道战壕,由步兵排防守。战壕前面布置了1个假火炮阵地,以引诱德军上当。反坦克炮排部署在步兵阵地侧面的小树林边缘,唯一一挺重机枪也部署在这个方向上。重机枪阵地与反坦克炮位拉开有相当距离,2门反坦克炮之间相距10余米,之间挖有折线型的交通壕。这既便于集火射击,又便于炮兵隐蔽防炮,还避免了同时被一发炮弹毁伤。
/ X* [2 L k# F8 V4 l6 ^5 R7 _7 q- t- l+ V
% ~. U/ C, t5 x8 g- Q: z- P苏军反坦克炮排阵地。; h7 w& y. A) {1 ^" E6 w- P, z3 U
1 a1 w8 {! j. H2 W( x4 Y$ T5 o% L3 w6 P) v1 B* n5 K9 z; p, Z0 h' Z
主要反坦克兵器位于侧面,这是正确的选择。如果将它们布置在阵地正面,不仅发射时极易暴露炮位,而且直面的是坦克防御最强的正面。反之,将这些炮部署在侧翼小树林边缘,不但炮位更隐蔽,而且获得了更大的方向射界,炮位机动的选择余地也大。
; Z0 m- V) ~/ z) H, A: o ], i- A; _. D; u3 c# E* f/ S$ L
影片中的苏军重机枪阵地,在以往的战争片中从未见过:机枪射击台左下侧掏出了人员防炮洞,右下侧是武器弹药存放区。平时人员和武器均隐蔽不冒头。需要射击时,正副射手再合力将重机枪抬上射击台。这样的阵地很难被敌事先发现,能予敌突然打击。: ?+ ^& ?, x/ r! [6 X
! p- R# S' b" u, F* H, F% L& U, ]9 k. M
; |4 s4 R- Q/ R- g" e' e2 q- m6 ~. K: M4 n, r
苏军步兵阵地,战壕上方支有伪装网。, @0 @% i4 Q, J8 c
, N. c% ?0 a( w5 ~
* I/ I: n% c* q6 y: p# x: U: k" `
苏军的步兵阵地由两道折线型战壕构成。战壕挖得比较窄,勉强能容两个人侧向通过,这就大大降低了敌炮弹落入战壕中的概率。战壕上方用小木桩支起的伪装网,骗过了敌空中侦察。德军第一次火力准备时,炮弹基本都落到假阵地上了。战壕每隔几米,都修有一个武器发射阵位。壕壁上挖出了放置弹药的小平台。战壕里除了筑有四周及顶部由圆木加固的隐蔽所外,还在向敌一面的壕壁底部掏出了不少防炮洞。这些防炮洞低矮狭小,仅容一个蜷曲在内。洞四面用木箱外框进行了加固处理,洞口还挂上了帘布,可减少尘土进入。
) W0 r$ }: L2 K* G4 A- [
4 y% w! b7 o+ _4 k
2 u) K6 @ G- `$ Q二战苏军条令中的防炮洞示意图
1 `, j( J4 e, `% j
7 Z7 G# a" ~, b; ]
$ N" b, @" [1 i% o3 `, y% b苏军防炮洞四壁用木箱进行了加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