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c" m M& D/ i- q3 L
试制4号9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在试验中 * m7 X4 f. h. {6 r. i& o$ [0 e 1 i4 m. Q$ t. H8 E“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上精巧的磁发火装置仿制于德制“Panzerschreck坦克杀手”。不过,为了简化生产,“试制四式90毫米伞兵反坦克火箭筒”干脆取消了握把。! g. c9 U* ~0 P/ d, q3 u) `
5 v2 u2 m2 M* @7 B" ZM20火箭筒使用的M28火箭弹6 N2 v$ ~- b- d: Z/ `5 o
* F6 m, W. V8 F
M28A2高爆破甲弹弹体为绿色或土褐色,标识字符为黄色,药形罩为铜制单锥等壁厚药形罩后面装有875克炸药,锥形圆顶风帽以螺纹与后弹体固定。该弹配用M404系列机械触发引信,保险装置只有使用前取下的保险带和保险销,发射时击针体只受到隔离簧的限制。该弹发动机内有12根发射药柱,连接座内有密封物隔离,防止火药燃烧的热量传递给引信。电点火管上有蓝、红、绿三根导线引出并穿过尾塞分别固定在环形尾翼的不同位置上,平时有保险夹将各线分开。该弹的膛口初速为160米/秒,最大射程1200米,有效射程200米,最大破甲深度为280毫米。8 P" }2 Q* b0 w* y$ Z% q! m& l R
9 G S5 |& j* M8 T
结语 * V, t4 C. ?4 [5 U8 p # F3 n O+ x; d* l9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51式90毫米火箭筒并不是单纯的仿制品,它在吸收美、日相关技术的同时,也有相当程度的自行设计和自主创新。 ! u! c) v4 E$ }" ^2 v& f* m6 H * k7 Q% D; L2 T. p0 j从1951年5月至年底,51式90毫米火箭筒共生产了4800具。它们中的绝大多数被紧急送往朝鲜战场。在此之前,志愿军部队平均每个营才装备有3具缴获的火箭筒。从1951年年底开始,志愿军每个步兵连队都陆续增设了火箭筒排,反坦克能力由此大增。美军坦克在战场上狼奔豕突的嚣张势头由此开始受到遏制。51式90毫米火箭筒为《停战协定》的最终签订,也贡献了自己的一分力量。) d. z) j# j9 C; q- u
; r0 X* y& `( i6 x7 Q 5 h c3 I8 H4 u, D B! W. Z/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