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阴霾信仰 于 2014-7-1 09:06 编辑 # W0 o. o* _6 T( V: |4 _9 R5 ~% q
Pipilu 发表于 2014-6-30 13:10
, z' Y' ^8 v6 {0 h8 B; w+ a' g: H一二八和31年日本的经济形势不了解,不知是否有高手可以解答一下?9 `8 o% F8 R; [# z! N% V
7 V$ Z# @, Z( e9 X S5 i, Q我的观点,东北做为张学良的地盘,老 ...
' d% x& v* K, ~3 h
M, U% q4 L4 q6 b3 l第二自经济大萧条爆发蔓延全球,日本1929-1931期间出口下降了76.5%,进口下降了71.7%,主要工业开工率只有50%,生产大幅度下降,工业总产值下降了32.9%,煤炭下降了36.7%,生铁下降了30.5%,钢下降了47.2%,船舶下降了88.2%.到1931年,日本失业与半失业工人达到了400万,而1931年日本罢工达到了破历史记录的2415次。同样农业产值也下降了40%,虽然1930年日本粮食大丰收但是米价却下降了一半。到1931年底,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出于对日本金融危机的考虑大量抛售日圆,,导致日本国家黄金储备只剩下4.7亿美圆,日本被迫脱离金本位。
' f+ ~* g# i2 _0 g
5 M8 S. G4 U- u4 ]1 p2 t所以918的发生就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一样为了转嫁危机而入侵别的国家,靠掠夺来缓解危机。日本在东北获得如此丰富的回报真正坚定了日本通过战争扩张来解决国内问题的决心。. z' Y1 @5 c7 h4 Z
7 d+ k* s" l- f* C/ l
我的观点就是,拖的时间越久,中国越吃亏。就国府悲催的备战能力,真是能把人吓死,仅举汉阳钢铁厂为例。1925年汉阳钢铁厂停工,1928年国府接管该厂。直到1938年10月迁厂,居然什么都没生产出来,清末时代5万吨的产能啊……白白浪费了十年。
& }0 t- T, Y4 j) b9 l, A3 u2 ?( N4 P2 n0 T1 `8 V% C( l
更吓人的还有大后方战时工业危机。1943年重庆18家铁厂14家倒闭,4家钢厂也倒了1家。而按1944年4月2日中央日报的报道,机器厂维持经常开工者,不及十分之一,停用的工机具约占总数的40%,机器加工业可谓面临崩盘。据1944年7月9日新华日报《贵州企业公司四川参观团的报告》,四川工业50%到70%的生产能力处于闲置状态。于是,一方面,国军缺枪缺炮,另一方面,国统区却既不缺原料,又不缺工人,但钢铁厂、机器加工厂却大批倒闭!( b% U' x1 v6 o
好歹1922年的时候汉阳兵工厂还能生产七五山炮啊,好歹江南制造局还生产过大口径舰炮……到了先总统空一格蒋公手里,十年时间,一门身管炮都搞不出来,八年抗战,只整出来过迫击炮……
! P9 ]5 ^! r0 V% j+ v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是如果东北能够打成类似128的烈度,僵持下去的话,即使不能获胜,脆弱的日本经济的危机将更加严重。早打对中国更有利。当然对老蒋这个家天下就不一定有利了。对比一下中国抗美援朝,一边和美国鬼子在朝鲜开打,一边国内剿匪,解放军先后抽调39个军140多个师的150万兵力,从1950年至1953年,共歼灭匪特武装273万余人。真是云泥之别。. b5 k" E4 m% r; Z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攘外才能安内。
( \% q1 }. q3 ?2 h$ L, O, b$ p
6 u# q/ a7 T! j$ E, Z5 ~, A7 B) R, b至于东北,九一八发生后,张学良还资助过东北义勇军,蒋介石干过什么?老蒋的922演讲中一句“断不可人自为战,以陷分裂”,就把一大票想跟太君拼命的主儿给顶到墙上去鸟——包括张学良!而且关外一票在黑土地上举旗的老少爷们儿,也就只好断了从常公果府得到一星半点儿支持的念响。对于老蒋来说,利用日本鬼子消灭地方武装,是老蒋的既定方针。既然老蒋一门心思攘外必先安内,那各地军阀自然是把自己的部队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聚精会神地来对付你老蒋。老蒋在西安事变之前,对日本的政策就是学乌龟,是持久“忍”,日本怎么搞就是乌龟不出头,济南惨案为证。你中央政府不抵抗,不支持抵抗,怎么指望各地军阀给你老蒋做嫁衣,这些军阀又不是共产党。李杜将军在东北抵抗得够英勇吧,他回上海后,到庐山面见蒋介石,请求援助东北义勇军,但被蒋介石拒绝。在上海也只能当一个寓公。有这样的榜样,哪个军阀会真心抗日。
: Q) _, s& x9 {+ {
k/ a4 e5 T! {$ J7 |4 ~1 g x. T1 Q# j) W, v* ^7 w
注:这一段日本31年经济数据是以前葡萄的帖子,摘了一段过来。
( U! c7 g" w% T. c* ?0 N3 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