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2-15 10:06 |
---|
签到天数: 112 天 [LV.6]出窍
|
本帖最后由 江城如画里 于 2013-11-25 20:26 编辑
t: K0 R2 j8 h
; y. r7 j7 k/ q, m; d! i- T5 p; v; _# q我理解这是一种挤压策略,在技术能力上达到能够常态巡航后,利用比较频繁的巡航去跟日本去耗。
% x- ]& b* d' l9 T, B这样决策的依据是这样的:" P0 Z3 b! f2 w& Z% |/ T4 Q
首先,突破第一岛链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目标,这无可质疑,应该属于基本战略基调。认识的一位空军人士曾有言说,为什么现在沿海走廊军方要控制那么大的空域,就因为不这样空军无法实现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一更基本的战略。换句话说,如果突破并守稳第二岛链,至少现在飞机晚点的情况会改善许多 ,所以为国为民都得设法突破。
- k% @- ` F% `1 \1 }. k: I# y其次,打一场热战,且确保小代价取胜,我个人认为现在还没这个实力,尤其是在面对美日联手的情况。目前中国有必要付出这么大代价去取得一场说不上多荣耀的胜利吗?: r8 m1 O4 ^% z8 ^- U
最后,目前国力达到了能够巡航到(技术上),也能够巡航的起(财力上)的程度。因此这种挤压策略就有了可行性。
/ r* E4 |& o" p! [, k. h: L3 L3 T. ]# S/ t' A, D& B# E9 x
所以根本的指导方针是,并不寻求热战,甚至还需要避免擦枪走火,但要常态化的在重叠区域进行频繁的巡航。
/ _0 K% n) _1 k8 N* r8 C7 ~那么这个策略的目标有三个层次:/ C' a1 Z- Y% u
5 K+ A+ g. M6 K( U8 W, u第一层次,寇可往我亦可往。利用重叠区域反复巡航打破日本所谓事实占领的美梦;. d- R4 F5 Y3 z) [* b
+ ~* p3 c3 j# T& e2 m4 ?" z- o第二层次,寻求让日本消耗国力可能。说白了,现在人力成本,设备成本什么的日本与中国根本无法竞争。在过去是我们过不去,一旦翅膀长得够得着的时候,日本在财力消耗上是耗不过中国的。中国这边起飞了,自卫队飞不飞?不可能不飞,问题是中国一拨一拨没完没了,日本人怎么办?现在日本较中国的优势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但这不是打热战,质量没数量重要。中国就算出来的是运12,日本也得F15J出来啊。加上人力成本的差异,这一进一出日本赔得很。从成本上日本是以短击长,而且这不仅是成本问题,还有体制上的问题,日本目前国内经济存在内伤,这算多数人的判断,而军备上的投入根本没有经济效益,这对于目前日本国内显然不是急务。如果能够通过拼消耗让日本知难而退,或者理智下来好好坐下来谈,这也是中国能够接受的出价。
7 M# {9 N( I j- w3 S" h: A
5 O2 ^' H9 F e4 ^第三层次,如果日本没那么理智,真的走向疯狂扩军的死路上,那中国也没什么好说的,陪着玩下去就是了。扩军这种事,如果不能达成战略目标,或者目标达到了得不偿失,实质上就是一种失血。比对中日双方,如果中国得手,那么咱开个玩笑,最少以后京沪航班不晚点了,咱也不会什么都得不到对吧。事实上中国跟着军备竞赛,在东海用不上还可以去南海,南海用不上咱还可以去北冰洋 。而日本扩军既不能带来什么现实利益,生产出来的武器卖给谁去?更无法带来长远利益——这岛上有金子么?扩军要打美国佬么?" @- y; s: J/ \! U' w9 J
5 R2 G; L1 w5 G6 {
日本所峙其实无过几点,一个是认为军事上打胜一仗,中国ZF会垮台,日本就能收获什么云云。其实这完全是自我欺骗,对于中国来说由于百年仇恨,即使TG下台了上来新政府绝无可能与日本媾和,新上来的只会更强硬。
$ `) r% T" p2 F8 l% a
& |- k/ V' p( ]$ h日本上世纪30年代就做过这种梦,当时中国是在本土输成了那个惨样,ZF腐败成那个样子,蒋都不敢投降,何况这次是在离岛呢。所以日本这样只能是痴心妄想。
8 l7 w5 O$ q, v! q, }% ?
: o' @# g1 l9 s5 \日本所峙的另一点是拉美国干涉,这可能是对中国最不利的一种演变,但美国人也不是雷锋,为了一个岛赔上很大的代价,美国人的信心很可疑。为了一个不大的可能性中国就不做为,这说不过去。( s2 n n6 T+ {) P& W7 P% s
, E) W0 q8 I3 l# N+ r. }事实上,这种挤压-消耗策略持久下去,等于是双方或者三方(中对美日)比赛失血,但以中国现在的国力和体制,更可能耗不下去的首先是内伤在身的日本。! x" Q1 M& A n5 G7 V8 {7 _# j
* s! O, \% y* }. H' @6 n1 T' A所以总结来说,目前这种挤压-消耗的策略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是最好的策略选择了。需要注意的是,显示存在就够了,要尽可能避免擦枪走火,因为显示存在并消耗已经足以保证最终胜利了,为什么要选择代价大得多的热战呢。' D, [; h" z2 a6 F
: r3 ]( k# A/ ]8 W( G8 F7 }+ |最后,总结两句话,第一就是,老子在这儿不走了,第二句就是老子用钱砸死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