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 考据病的来历——写在辛教授的公号文章之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3:3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ejin77 于 2024-12-17 18:34 编辑
    8 S+ Y( i4 `: H, A# S+ I
    : L- K7 c5 A+ [( A) ]
      G  f+ P* N0 i$ {" _9 i自从看了辛德勇教授的文章,我就想起了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其中有一则《理水》,写一个考据家非要证明大禹是条虫。这考据家拿着放大镜,一本正经地说:"虫字中间这一横,就是他的胃。"当时读来只觉荒诞可笑,如今想来,却觉得这位辛教授,与那考据家倒是神似。
    ) h# l+ E# A9 B7 }2 T5 y' C4 {. K5 l9 @) V! P, Y- Z  N; W
    这不,他又闹出新文章来了。说我们过的春节不是春节,用的农历不是农历。为什么?因为他在故纸堆里翻出几张纸片,上面写着历法演变的只言片语。于是几千年的传统,在他的考据下,顿时成了一场闹剧。
    6 x3 p8 w9 {1 \0 |9 `& k8 R" F# O9 M9 l  ~0 B+ n4 E- _  z
    这种考据,真令人拍案叫绝!, A0 ~6 c$ j7 k) I* n) ^1 Y
    3 A) q1 q# N- g: R, {  i8 O  `. Z
    要是让教授老家的乡亲们知道,他们世世代代过的年都是"冒牌货",不知会作何感想?大约会像《理水》里的大禹一样,对着考据家苦笑吧。
    5 S# S4 `9 k+ N
    : }' Y1 l- V, C- f2 ^5 ]8 n& l3 `) C$ B2 ~+ i
    辛先生的本事,远不止于此。他对中小学教材,更是看不过眼。这也错,那也错,恨不得把整本教材都给改了。在他眼里,连小学生也得懂得考据,否则就是"被蒙蔽"了。
    & P1 ~( r( x# S9 v: S0 X* E* y
    4 a+ s( ~6 `/ X9 J想当年,我们读小学课本,知道黄河之水天上来,知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些故事,让我们对历史生出兴趣来。可在辛先生看来,这都是"误人子弟"。( C- ?; e( r! y- a

    0 E0 f8 Y! f8 S# m" j' _依他的意思,小学生也该拿着放大镜,去研究"虫字中间的一横"。到那时,怕是连"上学"二字,也要考据一番:究竟是"上"学还是"下"学?是"学"还是"教"?1 g7 b. d! ~; H& c1 R

    , G2 R7 ~* A) {3 N+ d# q. Q
    : ?2 o/ _% q3 y- D最绝的还是他对龙文化的质疑。在辛先生看来,没有考古证据,就不能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依这逻辑,怕是连"炎黄子孙"也得改口。毕竟谁也没挖出炎帝黄帝的牙刷来,谁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存在?" G: _8 k, h& I* x/ L* n
    ( K5 n. V0 t5 L
    于是,辛先生偏爱野猪,说野猪崇拜比龙崇拜更普遍。这话说得妙!依我看,不如改叫"野猪子孙",还能顺便为养猪业做贡献。想来各家门口贴的"福"字,也该改成猪头像才对。
    % H5 F' P( ?- l9 F3 }
    0 p' u% ^" _. U6 v这种考据,不禁让人想起《理水》中那位文化人,见了大禹治水的功绩,第一反应就是:"这些话都没有左证,都不足为据。"- l7 {! ]6 b* I" N1 S% v8 R) F8 z% r

    ; }0 s7 P+ C' o# j, @( X5 `, X* P+ t5 I( J) A
    看辛先生这般折腾,倒让我想起了一个老故事。从前有个秀才,十年不中,整日指点江山。一日见街上卖文昌笔,非要和小贩理论。说自家有祖传神笔,那才是真品。旁人笑问:"既有神笔,为何还是不中?"秀才羞得连夜逃了。( H- W1 A0 Y5 W

    " S' v+ O3 P0 o  `$ C辛先生虽为北大教授,却总觉得不够。评不上一级教授,就要否定一切"通识";得不到应有地位,就要挑战所有"共识"。这般心态,说穿了不过是文人的酸气。
    4 c, L' P6 U7 c
    0 e" ~$ Q9 I0 x6 ]  S! \9 E8 Y) `" n, K2 E1 \7 P6 l
    更可笑的是,他常常推说"洋文不好"、"不懂图腾"。堂堂北大教授,连查资料的本事都没有?这哪里是学者的态度,分明是在学那市井无赖的伎俩。2 E# u1 Q0 A, K4 _

    * k/ g. x0 c! K1 A& n这让我想起《理水》里的另一个细节。那考据家在证明大禹是条虫的时候,忽然被问到"他吃什么"。考据家立刻搪塞说:"这个我没有研究。"
    " q! H  V* n4 ]2 P$ O% `3 }, F6 G7 W
    % C2 V  B7 m/ o辛先生否定传统时何等气势凌人,可一旦被问到综合论据,就立马躲在"不懂"的遮羞布后头。这前后矛盾的做派,不正是那考据家的翻版吗?$ n* Q* H2 C; C5 u. K) C
    * r* j, f" s8 e8 R8 F8 W3 a
    % a+ U! r2 m4 }( M7 k( G. n
    钱钟书先生说过:"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辛先生的问题在于,他把书都读到了牛角尖里去了。一门心思要标新立异,却忘了学问的本分。
    & i. `9 ]8 G% T
    ; i2 Q: Z3 [0 d! T试问:翻遍典籍,若只是为了否定传统,这算什么学问?考据考据,若只是为了标新立异,这又算什么考据?, d2 ]+ W5 _, k5 d. e# B4 c$ o4 W

    + n' F7 l3 `$ m2 ^' L4 c2 a: e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考据家,他们也是读了满腹经纶。可到头来,不过是在用学问来折腾学问。辛先生今日的作为,与之何其相似!) t# b# L" Y) ~; i. N# [
    # c6 o* C, V5 H, p9 m' I

    7 L7 N2 Q+ r5 [最近,我常在想一个问题:这位辛教授到底是真有学问,还是在借学问来出气?5 c4 [- k6 P! M4 Z8 S2 @) t$ {( Z3 _

    2 G0 _2 N" i1 g: _, t) M若说他有学问,那也是有的。可这学问却像是磨刀石,专门用来砍伐传统文化的大树。每一刀下去,都是冠冕堂皇的"学术考据";每一下都是振振有词的"史料证明"。
    + |  |4 u0 _* q! d* d- {+ u) Z  q3 H! q; T9 e. {6 w5 J2 a3 v
    若说他是在出气,那也像是在出气。评不上一级教授的怨气,在他笔下化作了层层考据;得不到重用的愤懑,在他文中幻化成句句质疑。9 R4 O" G. U+ w; X
    ) ]( i: P( Q# _1 `/ f+ S
    这让我想起《理水》结尾时那句话:"假使大禹真是一条虫,那么他总比你们这些人更可爱,因为他知道怎样治水。"7 V1 ~" j, P) Y4 {
    : m# i+ I$ c' y; m$ |; y
    是啊,就算春节真有历法上的偏差,那也比某些人的吹毛求疵更有意义;就算教材有些不够严谨,那也比某些人的咬文嚼字更有价值;就算龙的图腾缺乏考古证据,那也比某些人的标新立异更有分量。
    ) H* `9 p$ Z7 }4 J1 D7 t3 n; J2 q3 w) W  l

    0 g7 c7 U7 j8 E话说回来,倒也不必太过苛责辛先生。他这种病,说到底是"考据病",是书生的通病,只是发作得比较厉害罢了。( E* G: C4 L$ b+ G  y" Q; y6 p
    2 F$ W& ?& D( f# u- T2 {# s# `  g
    且让他继续考据去吧。让他证明大禹是条虫也好,证明孔子是外星人也罢。反正我们该过年过年,该上课上课,该认龙认龙。% g$ ^( N: H4 w7 p+ Z5 _

    7 J/ E2 ^, a% |/ J5 Q! `6 [* @至于他的考据,大约会像《理水》里那考据家的论文一样,注定要"收入《什么什么丛书》里,给别的考据家考据"吧。
    6 u$ T- C0 J* y0 B) V
    & H) g5 C  m7 O( g0 C( I这世间的事,真真假假,本就难说。只可惜有些人,非要把假的说成真的,把真的说成假的。这种人,比那些认假作真的人,不知道高明到哪里去了!: A7 a, d  o7 i* b& h' B; Z

    + ^0 u& K, |9 u7 o4 j9 [1 V0 X. e4 Q- r1 m
    昨晚打开微信,便看见公号推的一则新书广告,是教授的新作。
    1 n/ V# T+ [" u/ i- n% S) a! u0 l/ e) }7 v1 ~/ h/ E
    啊哈!这下可算是明白了。
    - y+ g/ A8 o7 X3 ^. c( B1 @. K6 l, l3 l: r3 \
    原来这位教授的种种"考据",倒像是在为出书做铺垫。先是闹出些惊人之论,引得众人热议;待到口水战正酣,新书适时推出,岂不正中下怀?
    ! A9 e! @! [7 J6 w+ v" B5 N& ^: o% y8 z* b3 A
    想起前些日子他在媒体上的慷慨陈词:"我这个人向来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现在看来,这"特立独行"倒像是在打市场的算盘。
    ' A( j6 ^: V9 c! x) I! s
    6 Z# n0 @' T% r- \- h' }/ h2 ?这让我想起《理水》里那个考据家的另一面目。他不光在考据大禹是条虫,还在盘算着怎么把这篇文章卖个好价钱。那些看似严谨的论证,骨子里却是铜臭味。# P/ K. M1 t) s3 x8 s( B2 f  x
    7 j: b1 g3 @# l
    如此说来,辛教授的"另类"倒有了新解释:既要标新立异以博眼球,又要投合市场以谋利。这般痕迹,竟与那些网红学者如出一辙!* ?& Z* Y4 Z8 l2 X4 c
    : Q/ K; J0 {! U- Y
    记得去年有个"杠精教授"也是如此操作:先在网上制造争议,待到热度够了,新书立马就推出来了。这些人啊,真真是把学问当成了生意,把考据变成了卖点。4 i6 f7 c# X1 |- Q, V
    " G0 _7 Z1 g: N3 p: ], r
    难怪辛教授处处要否定传统,事事要标新立异。这哪里是什么学术追求,分明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营销大戏!9 Q0 ~- M" |5 \0 {3 I; ]
    & ?, |' W2 w" q
    想来他日后还会有新书问世。也许会考证孔子是个商人,老子是个作家,说不定还要证明关公是个走镖的。只要噱头够大,争议够多,书就能卖得动。
    ) R+ Y2 q7 l0 x" x" P1 k8 `- M2 H! r, U
    唉!说到底,这也不过是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生存之道。可惜了那些被糟蹋的传统文化,可怜了那些被掺假的史料考据。  S) k5 {. C: V0 V: i9 b

    5 m8 z) L# f8 V+ u. n3 y* N" H鲁迅先生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如今看来,不光是相轻,还要相利:你争我夺,你骗我诈,都要在这文化市场上分一杯羹。! Y) R: P9 b$ M( B7 a
    6 |6 T: G' m7 c2 Z; ?/ h. i3 y) D
    回头细想,那考据大禹是条虫的文人,倒还有几分可爱。至少他只是在书斋里自说自话,没想着把歪理邪说搬上书架,变成商品。
    0 G- w" a4 I! ]# I3 ~0 i0 {
    . y1 d5 W; `% M# M罢了罢了!让我们学着老百姓的样子,过年就是过年,上课就是上课,认龙就是认龙。至于辛教授的新书,就让它在书店的货架上自生自灭去吧!: X9 q! g! Q) {( H# r1 g+ J( H3 S. d% h

    9 b; R+ {2 I- E. `+ R这世间的事,本就是真真假假难辨。但如今的某些学问人,却要把这真假都变成生意。较之古人的迂腐,今人的精明,不知道是进步还是堕落!+ Z& V& v1 i6 v; I1 N- C

      F6 [3 J; E- c+ }/ h( Z. h+ ]! C教授出书,本是好事。可若是为了出书而否定传统,为了营销而制造争议,这般学问,还能叫做学问吗?/ S& w2 z# @# k7 S  V

    . a9 o( B; g9 Q' S想来鲁迅先生若地下有知,见了这等事,怕是要再写一篇《理水》,把这些"新时代的考据家"都给写进去了。8 H" L! [1 l8 ^4 ]: d/ B: |  I

    % O: E  T9 C+ f2 G  ^/ g后记: ^- ]6 k- s1 \( b1 \9 \! p
    写完这些,我忽然想起鲁迅先生在《理水》后的注释:"这篇虽然是旧作,却还没有完,因为大禹的故事,实在并不如此简单。"; w" n/ ~0 L7 l) E; |9 ~

    ! F2 ^4 ]6 F: v1 f4 |是啊,辛先生否定的那些传统,又何尝如此简单?只可惜他不懂,或者是不愿懂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5爱元 +56 学识 +2 收起 理由
    李根 + 8 伙呆了
    helloworld + 10
    landlord + 12 谢谢分享
    老票 + 16 + 2
    indy + 10 伙呆了

    查看全部评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869 天

    [LV.Master]无

    沙发
    发表于 2024-12-17 17:26:32 | 只看该作者
    没看懂,这个x教授是谁啊?他的新书是哪一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8 10:45
  • 签到天数: 227 天

    [LV.7]分神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18:32:07 | 只看该作者
    数值分析 发表于 2024-12-17 17:264 a, j1 T" ?/ {) Y( c+ v) q$ W1 _
    没看懂,这个x教授是谁啊?他的新书是哪一本?
    8 Y" ^* v9 N7 Q. c/ M
    我改一下吧,其实就是辛德勇,在公号上发老是被投诉违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3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1869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24-12-17 19:01:37 | 只看该作者
    xiejin77 发表于 2024-12-17 18:32% Z3 \) }- a; b$ ?$ u1 J
    我改一下吧,其实就是辛德勇,在公号上发老是被投诉违规

      @& ?6 k) s( z. g' n明白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1-1-29 10:21
  • 签到天数: 354 天

    [LV.8]合体

    5#
    发表于 2024-12-20 20:48:15 | 只看该作者
    真不值得为这种垃圾教授写这么多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22 23:56 , Processed in 0.03788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