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军在加沙外的集结已经完成,号称有30万人,实际上应该不到。这么小一片地方也容不下那么大的兵力。但大军压城,引而不发,为什么?加沙的地道应该是以军在军事上不敢忽视的巨大障碍。
5 B0 L0 t5 b9 P! b! j9 @4 p: c. [' S- {. C% [8 Y6 z6 H
加沙是地中海和以色列之间一片狭长的矩形地域,长约40公里,宽在6-10公里之间,人口约230万,主要为巴勒斯坦难民。哈马斯就是诞生在巴勒斯坦难民中的政治军事组织。+ a: A8 d% ^2 v. S$ p
8 C& b/ i7 P _) @) @
据信哈马斯在加沙地下建造了500公里以上的地道体系。上海地铁有831公里长,但包括磁浮线和轨交的地面段,实际地下里程未必比哈马斯地道里程高多少。当然,上海地铁的建造标准远远超过哈马斯的加沙地道,但哈马斯也不需要上海地铁那样的高标准。
- E3 C8 w n3 A8 [$ ^2 j0 r& }5 ?4 K: O
- u1 Y" y8 ]0 H6 s$ F典型哈马斯地道只有一人高,不到一米宽,但够用了% ^* K P% m" u$ H5 K3 p b
# i9 w1 h7 [5 w/ M4 f
* Z# t8 W: X2 E g
2014年以军“确认”并摧毁的哈马斯越境地道) u8 {, ~& W6 ^ S, P" W
6 M! F" i+ I$ [$ Q6 @
4 p: i5 ^& f! A+ o, B3 J/ l" S I
2021年以军“确认”并摧毁的哈马斯地道网络
' \3 J; S" F( |" Q3 h$ C5 D
. v# w! l6 u5 M& o7 ]
& f+ y4 q$ E' K, a& z6 }! {# e+ Q0 Q7 v加沙人口密集,大体可以认为所有人口密集地区都有哈马斯地道$ ` @' E" ^7 Q% q$ B2 o( B5 n
4 S! C* ^" ? m: w: {这些地道用途广泛,从人员机动到物资运送,从隐蔽待命到弹药囤积,从防空掩蔽到发动火箭袭击,哈马斯的作战大量地下化了,指挥控制和物资囤积更是如此。% [, \! F. i6 A2 u/ Y" M
3 f9 F0 ~0 u) A7 L, W# @: P) |
中国老电影《地道战》是脍炙人口的,生动体现了地道战的威力。地道战不在于有一两条地下通道,而在于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网络,而且进出口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存在。在《地道战》里,灶台、土炕、井口都可以成为出入口。在现代,选择就更多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使得通过地下网络机动出击的武装分子非常难对付,不到枪响,都不知道敌人已经到了鼻子底下。0 v* g2 @1 m) C8 x8 f( B" j: t- a
3 M$ |' e6 C4 S8 ?/ a0 w* f# C; j, [. y现代轻武器技术使得这些“地下战士”在突发的近战中更有杀伤力。突然冒出来的自动武器一阵猛烈扫射,然后突然消失,这已经够难对付了。突然冒出来的火箭筒或者无座力炮使得街上的坦克、装甲车都自身难保,躲在坚固工事里也不再安全。9 M2 H+ T% Z/ `0 T# \
+ b* `. o8 n' _8 y* a1 I近战优势通常是双向的,遭遇战就是遭遇战。但地道战把地面的一方置于明处,地下的一方置于暗处,近战优势成为单方面的,对于冒然突入的入侵者特别不利。
6 j$ h+ x1 D0 Q+ J; p- j: z1 [1 G0 A0 r( _ T% |$ c
现代雷达、红外、光电再发达,还是有两个地方无能为力,一个是水下,一个是地下,地下比水下更难。要查明地道的进出口和走向,不物理占领整个地面基本上不可能。即使占领了,查明不仅费时费力,还要首先排除诡雷威胁,对方很可能设置各种陷阱,诱杀前来查明的敌军工兵。$ `1 T5 E1 g0 K" p- R6 q
- Z1 c8 |& ^7 ^, K+ |% W这还不能在洞口用炸药炸塌了事。如果地道只有一条和两头,封住洞口是有用的。如果地道四通八达,封住洞口不仅没用,还把自己堵死了,不再能掌握敌人下一步会从哪里冒出来。只有探明地道走向和所有进出口,才能整体炸毁。
7 g$ ]: a, J0 M' T: V* ]: _9 n" b( t" m* c6 p O) S
在越南战争期间,越南游击队大量使用地道。美军只有派小个子士兵下去,一手拿手电,一手拿手枪,摸清地道情况,危险不言而喻。
: u* i9 @3 _; ^( I0 u2 H, S; M8 H$ j0 \" n4 X' q7 F
这使得美军开始研究用云爆弹药摧毁地道的路子,用具有流动性的燃气云先充满很大一段地道,然后引爆。这依然只能摧毁已知洞口附近的一片地道,要是地道体系分布太大,还是不管用。地道有高差的话,燃气云可以往低处流,但不能往高处流,也影响摧毁的效果。气密门也隔断燃气云的流动,并减低爆炸气浪的杀伤。
& U, _" n4 b8 T+ @7 r2 z# c0 Q0 U3 s# B0 w2 @& {! x- J
现在还有机器人可用。微型爬行机器人可以通行的地方比人类还多,但地下机器人如何控制是一个难题,无线电信号的传输不好,有线的问题更大。一段一段向前推进总是可以的,但很费时间。
+ P- s" H% F/ G, d
# B% B. g0 u# C8 D& K$ ^7 N哈马斯深知在常规战争中很难顶得住以军的优势火力,早就开始经营地下体系。据称在2006年以军和犹太人定居点从加沙撤出前就开始了,那时的重点是从地下摸进去,打击占领军和定居点。$ w) x. t" \+ u T
( ?1 ^5 Z/ w. C据说这次哈马斯越境攻击中,也使用了至少两条地道。2021年以军完成边境墙的地道探测体系建设,用听音探测哈马斯挖地道的行动。哈马斯是如何避开探测的,现在还是一个迷,也是以军急需解开的谜。: T) v# z+ _8 g0 f1 G- C
/ h1 Q9 O4 y$ m' n) |
在2021年,以军声称摧毁了100多公里的哈马斯地道,哈马斯反过来声称已经构筑了500多公里地道,以军只摧毁了5%。这里面有多少真实,多少宣传,外人无法知道,但哈马斯地道体系之大是公认的。
; n1 g3 ^" D7 |* q% [+ X( Y; G( _, S- o3 U) ^! }) B' O* b
以色列为了控制哈马斯的地道构筑,严厉控制加沙边境的物资流入,并且敦促埃及方面合作。但禁绝钢筋和水泥流入是不可能的,加沙重建必须要钢筋和水泥,不让加沙重建是不行的。
. r+ ?6 g* c9 X) o# p
9 x1 C# c$ r, p8 R5 r, D加沙的埃及一侧也有大量地道,大量物资从埃及方向偷运进入加沙。据说高峰时,加沙通往埃及的地道有2500条之多。偷运物资中,有些是民用和生活物资,也有大量武器弹药和燃油。埃及方面应以色列和美国压力,也开始封闭走私地道。
. n6 X+ ?3 [% C( R% x) V+ _& k4 `/ [) b7 b/ H7 `' {% x; {
加沙通往以色列的地道在一段时间里成为哈马斯渗入以色列的主要通道。2006年,哈马斯突击队通过地道渗入,击毙两名以军士兵后,俘虏士兵吉拉德·沙利特。他被哈马斯关了5年,后来是以色列用1000多名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交换回来,其中多人后来成为哈马斯的重要领导人,包括后来成为哈马斯在加沙的政治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Yahya Sinwar)。! {2 F8 K m. d# T9 b1 t- r& q
/ b. z0 Z ?6 S( ]' v* m$ d
2013年,靠近加沙边境的以色列居民听到地下有动静后,以军发现一条长1.6公里、深18米的地道,内有混凝土顶盖和壁板,从加沙通到一个基布茨(以色列的集体农庄)附近。3 Z* U) r6 ?7 D/ a. U, G
( a6 y n3 \: Z0 b5 P8 \! H2 ]9 b1 F
2014年,以军对加沙发动大规模空袭和入侵,意图摧毁哈马斯地道系统,号称摧毁了30多条哈马斯地道,但哈马斯继续依赖地道系统抗击,杀伤入侵以军。7 } _. w" u# K9 L# B
; X0 y: @: {: l" w
但加沙的越境地道和境内地道不同。越境地道是一次性使用的,比较简陋,用过后就因为暴露而放弃。境内地道则日常使用,具有完备的通风、电力和生活保障,甚至运送物资的轨道。即使人力推动,轨道小车也比手提肩扛要轻松得多。5 f% l8 g' f" o# @
7 O% ]) W% Q) L
这些地道可以长期居住,深度可达30米以下,一般的炮击和轰炸对这些深埋的地道无可奈何,只有精确命中的钻地弹或者工兵爆破才能可靠摧毁。地道进出口遍布各种房屋、学校、商店、清真寺和其他公私建筑内,哈马斯武装人员可以灵活出入,整个体系适合作为永备工事使用,是以军入侵要面对的巨大障碍。以军还必须清楚地表的平民才能开始反地道作战,而地表平民无处可去。- {9 B) l4 ^7 r4 M
0 S0 c; J/ B* v% S6 m+ S
据认为,哈马斯有3-4万战斗人员。即使一半在地下与入侵以军拼命,而以军能达到1:2的交换率,也意味着上万以军伤亡。在地下,伤员后送和救治都很困难。哈马斯具有必死决心,用地道自毁与以军同归于尽都是可能的。以军死亡率将异乎寻常地高。
, h' @! ^, D; @+ \: j# e3 `# ?2 D' W Q9 j' l5 @0 v& x. ^3 ~
相比之下,除了拼人力的以色列独立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里以军有高达4000多人阵亡外,在伤亡最大的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根据不同来源的数据,以军阵亡2500-2800人,受伤7200-8800人。西奈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六天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黎巴嫩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加起来阵亡不超过1500人,受伤7000-8000人。
: F0 }+ N4 j; M4 X9 }: G1 }$ q6 W& `, e$ n' X
如果入侵加沙造成上万以军伤亡,不管打成什么样子,内坦尼亚胡的历史罪人是逃不掉了。这还没有算上加沙平民伤亡及其对以色列国际地位和获得欧美支持的灾难性影响。. ]' g0 q$ [! s" b) u
% T! s a9 ?0 u) Z% x4 \: d以军宣称已经做好战斗准备,就等政治决定。内坦尼亚胡这个Mr Security反而拿不定主意了。可以理解。0 y$ C' B4 y6 U7 }8 H$ i$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