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2-7-30 15:15 编辑 & ~9 U4 c4 o/ f! p) Q
: o& m8 q( k) M4 H! ^ E: ]4 r* S
乌克兰战争已经打了六个月了。不像第一、第二个月的时候,六个月纪念日悄无声息地过去了。人们已经疲劳了,但战争还在继续。这两天,乌克兰战争突回视界,这次是奥兰尼夫卡的战俘营遭到袭击,50多名亚速营战俘丧生,还有更多人受伤。
7 z) j3 s/ f# N% y4 n2 E
: o! N/ H3 y5 E& N' p9 y2 o俄乌互相指责对方。俄罗斯声称是乌军用美国提供的“海玛斯”发动攻击,大水冲了龙王庙,把亚速营的战俘打死了。乌克兰声称是俄军自己发动攻击,试图掩盖虐杀战俘的罪行,并要求联合国和红十字会调查。当然,没有任何人在调查,外界只有根据媒体图片和视频了解一点情况。9 g! ~* U# C) d4 y
* @7 e% T3 j q* i6 r
/ X0 ?9 w7 _6 x尸体被马赛克处理了% h T" ~& k, e5 _! l1 D
& g; G0 B9 b2 ^" U# A( \
4 @" K$ c) o+ b" V, ], U
外观很容易被混淆为仓库 R8 {$ y9 i$ g* J) H/ u& w: c' @
$ M2 J5 L* [+ ~- b2 ]
) p0 |& ~2 @& t& K3 [
俄军事后展示了“海玛斯”火箭弹的残骸' G7 q, I* ^. o. r3 j
& f! B: f8 ~/ J% }
可以看到,巨大的仓库一样的建筑里,满地狼藉,还有可见的尸体散落在扭曲的钢架上。屋顶和墙体有明显的被击中的破洞,俄军在事后展示了“海玛斯”火箭弹的残骸。
& ]+ J( o" o, B& R% T
5 V! I3 C; ^$ g# s0 @# y在没有可靠的调查和证据之前,只能说死无对证,俄军提供的“海玛斯”火箭弹残骸并不是不可能从别的地方搬过来的,但必须说,乌军误击的可能性大得多。, @6 D j( I! P$ y: |
; P. U3 f% c. k6 F, ?! i2 L4 d- x
亚速营在乌克兰已经神化了,成为民族英雄了。马里乌波尔俘虏的这些亚速营战俘俄军恨不得杀一批,但肯定不敢。乌军知道是战俘营而主动发动攻击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知道亚速营的战俘在里面。当然,俄军对亚速营战俘营的位置肯定是严格保密的。不为别的,也要防止乌军搞一个救援行动什么的。不是怕,是不多事。
) N; r8 b% n% C; |. w3 F' c6 x/ k- j8 M; q) k, T2 X
另一方面,乌克兰战争正在进入微妙的阶段。
, f3 y8 |# t/ T( t# R
" V, W7 L' U+ o在马里乌波尔之后,俄军故伎重演,在顿巴斯步步为营,以重炮洗地开路,弄得乌军每天伤亡都在500人上下,而俄军伤亡几乎清零。长此以往,乌军将溃不成军。2 E7 Y& P& A7 R
" A& k [3 x$ ?& ]- S3 q) d
西方迅速调整军援策略,大量运送重炮。开始时的M777榴弹炮很快被证明不管用,不仅需要卡车拖着走,展开和撤收都太慢,还缺乏必要的网络化火控设备。美国军援会缩水,这不是秘密,但这次水缩得牛肉成牛肉干了,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同时,M777的射程不够,毕竟是39倍炮管,普通炮弹的射程只有21公里,增程才达到30公里。“神剑”倒是达到40公里,还是制导炮弹,但成本见长,不可能用来和俄军的铁炮弹对耗。! z- W3 L0 z+ b: z7 e- ~
. a" J* Z2 Q; }& W% s t: P接下来的军援更加管用一点。德国提供了PzH2000,法国提供了“凯撒”,都是52倍口径炮管,普通弹射程就超过30公里,增程弹超过40公里。但美国提供的“海玛斯”的射程达到70公里,威力也大得多。在机动发射和先进火控的配合下,正在对俄军造成很大的困扰。+ U- d9 }* Q# w
" ~7 T! h" _8 t; x" w7 j! ]% a( N1 r
在双方都基本不出动空军的情况下,70公里射程就是“战略打击”的射程了。“海玛斯”的射击精度也很高,尤其是采用GPS制导后,可以在70公里射程上达到米级落点分布。; T1 I( ^1 z6 ]7 e+ a; x
2 B0 l7 t x7 |) J在重炮洗地中,俄军炮兵在战术上还是二战水平:集中大量牵引式重炮,在固定阵地上,对固定目标反复轰击。在乌军基本上是固定阵地防御而且无还手之力的时候,这种战术简单、有效。但拥有可在机动中开炮的自行火炮时,尤其是机动性更好、射程更远的“海玛斯”时,得到北约情报支援的乌军就起死回生了,俄军的固定、密集的炮兵阵地反而成了被动挨打的目标。这些天来,西方媒体得意洋洋地报导西方援助正在帮助乌军扭转战局,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俄军的炮击在某些战场被迫停止,乌军得到难得的喘息。 M8 y3 ~& P1 I" Z r1 g+ P
6 r! S% s7 v5 U2 R
同时,乌军远程炮兵在执行一般空军执行的战场遮断攻击任务,攻击俄军后方的桥梁、军火库等,取得不少战果。赫尔松的安东尼夫斯基大桥成为重点目标,尽管还没有倒塌,已经不能通行重型卡车,俄军只有用渡船和浮桥保持供给。另外两座桥也受到损坏。乌军甚至得意洋洋地命令赫尔松俄军:要么撤退,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预计接下来米克拉耶夫-赫尔松一线会成为新的战场重点。2 H# l* X* _/ V; k/ o
( H/ X. ^/ `: h, L* _# B f2 D
; V+ P) h! }$ c: G
安东尼夫卡大桥还受到炮击,但没有倒塌- p/ V% d& l7 B9 O/ a7 |% y
/ l- E# v0 |0 K T, V& G& H
3 c7 s4 G5 F* l! |4 w. B
轻型车辆还能通行,但重型车辆不能通行了+ M5 p1 ^* t0 V2 C2 V1 W9 f
) R7 e- w' h5 Y; ]
赫尔松是战争爆发后俄军第一个进占的大城市,战前人口约30万。赫尔松地处第聂伯河出海口,也是克里米亚的屏护,战略地位重要。在顿巴斯压力很大的时候,乌军在“赫尔松突出部”发动反攻,夺回第聂伯河西岸,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很大意义。在政治上,这不仅是收复失地,也是收回克里米亚和重回亚速海岸的第一步。在军事上,南线俄军力量薄弱,这是对顿巴斯俄军的有效牵制。据说俄军已经在向赫尔松增调兵力了。) S' t$ R' H! I- e
) R* F" N- G% E1 A
在地缘态势上,俄罗斯对乌克兰围三阙一,乌克兰只有西面不受俄军威胁。但反过来,这也意味着乌军在内线作战,战线短,转移兵力和战略方向容易。在顿巴斯和俄军硬碰硬是下策。在基辅方向已经做不出文章了,乌军还不敢越境攻入俄罗斯,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是下策。在哈尔科夫方向也差不多,面向俄罗斯方向已经接近边境了,做不出文章了,面向顿巴斯的方向更是拱不动。在南线反攻,有利于调动俄军,打乱俄军部署,夺回主动。
( c5 `+ C( p, l- l- u" P6 J. J& A, p K" Y* t2 U; Q7 F4 ^
$ |4 M8 U1 z5 g' B+ m& c9 m! O俄罗斯对乌克兰围三阙一,这也使得乌军在内线作战7 [7 u# J5 E5 j
: _3 A8 h8 R0 e) E0 v8 W这不是乌军第一次反攻了。俄军在基辅方向主动撤退时,乌军把追击称为反攻,自嗨了一把。在哈尔科夫方向再自嗨了一把。在赫尔松方向,要是俄军坚守不退,这才是真正的反攻。1 g& k6 T! S {" n
, \4 L. W# c# t4 J) K/ Q( {, h0 l/ E
俄军会撤出赫尔松吗?这要看俄罗斯对乌克兰战争的总体设计了。俄军在谈到第二阶段作战时,暗示“先顿巴斯、后敖德萨、再哈尔科夫”的计划。如果继续执行这一计划,赫尔松俄军不会撤退。9 {' m0 Z9 s+ b [# v, P
" ?% V' P/ Q A# H在战术上,赫尔松俄军面临压力,但远没有到必须撤退的时候。无论如何,赫尔松俄军的处境比马里乌波尔乌军要好太多。要死守赫尔松的话,怎么也能守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G! H* u# L/ v7 |
5 U( D* {5 l4 Z. N R. _+ g赫尔松背靠第聂伯河。乌军扬言“赫尔松俄军被孤立”,只是指安东尼夫斯基大桥不再可以通行。且不说渡船和浮桥还在,乌军穿插到河对岸包围赫尔松俄军的可能性至少在近期几乎不存在。
/ t/ W( Q# O* U* ?) Y' f) b6 B1 I- e8 G" u: p; r' G% X' D3 c
: J5 ?& m2 G0 e; J# s赫尔松可算突出部,但乌军要拿下来不容易
/ s# ^4 T" A6 |+ [) a
D: S# Y% }( j# H8 Z ]! e$ ~! t. A/ D- j同时,俄军进攻马里乌波尔时面临巨大的困难,乌军进攻赫尔松时困难只会更多更大。乌军没有俄军那样的炮兵和装甲优势,靠步兵进攻大城市就真是人海战术了。要是出动装甲大兵团,更是俄军求之不得的机会了。从视距内硬碰硬,到打击后勤支援链,开战到现在,俄军正愁没有机会呢。赫尔松守军方面,不仅支援不断,还能得到河对岸的炮火支援。乌军真要在赫尔松发动坚决反攻的话,对俄军未必不是守株待兔、大量杀伤的机会。
8 l1 j9 l, ~+ B/ D4 U; w$ u
8 Y. ? q: ?6 [* _1 ]不管是认真的,还是说说鼓舞士气的,乌军必须在整个战线“做点什么”。3 c8 ^# P7 u9 m2 W( ^; U3 N
1 m/ F; K/ j% o% I; }% n' u0 ^
乌克兰是靠整个西方撑着才坚持到现在,继续战斗离不开西方更加坚决的支援,但西方现在显出疲态。不管是媒体还是民间,人们对乌克兰不再关心,“无私支援”的意愿在下降,这对乌克兰和西方政府都是巨大的头痛。乌克兰的失败不仅是乌克兰的,也是整个西方的。在通胀、衰退压力山大的现在,西方民生已经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恶化,欧洲尤其显著。扭转战局刻不容缓。乌克兰和西方对赫尔松反攻的期望有多认真不说,用西方提供的远程炮兵武器取得一些肉眼可见的战果是必须的,也确实正在取得一些战果。" s/ c4 q% Z6 d) i7 ?. s, [
& E5 t/ `+ m6 k- t6 ]对于缺乏战场监控能力的俄军,高度机动的远程炮兵在北约情报支援下,确实很难缠。由于数量有限,乌军远程炮兵可以造成相当大的损失,但不足以影响战局。俄军靠炮弹吨位砸垮乌军,乌军也只有砸足够的吨位才能砸垮俄军。即使一炮一个,套用“国军名将”王耀武的话,就是五万头猪,共军三天也抓不玩。德国和荷兰援助了乌克兰12门PzH2000,法国12门“凯撒”,美国16门“海玛斯”。这些炮在漫长的战线上偷鸡摸狗可以,端掉几座桥、几个军火库也办得到,但要改变战场,还差得远。换句话说,作用不会超过俄军巡航导弹对乌军的作用,俄军巡航导弹的射程和威力还更大。
$ ^% E7 `0 @: V, `' _5 I3 N
9 L6 y- n i- s& E3 k+ J6 H! C7 ?“西方武器正在改变乌克兰战争”是西方媒体不变的主题,只是从战争初期的“标枪”、“毒刺”、NLAW导弹转到“海玛斯”、“凯撒”了。还会接着转,因为乌克兰战争的短期动态可以因为某些武器改变,但大势不受这些东西的影响。7 @1 b" F8 J U% o8 Y2 _' Z, i
! n% k9 ^" Y/ Y: O. l& e% p偷鸡摸狗正是在做的事情,而俄军被时不时偷走几只鸡、摸掉几把毛,也很恼火。除了加强用特种部队、无人机的侦察和打击,或许人为制造目标让乌军来打,搞事情。比如把亚速营战俘营弄得神神叨叨的,好像重要军火库或者指挥中心一样。这不难做到,大量蒙上帆布的军车进进出出,很难不引起北约侦察卫星的注意。直接进入室内装卸,加上似真似假的无线电通信,谁也看不清葫芦里是什么药。借美国的刀杀亚速营的战俘,这是大快俄罗斯人心的事,也会迫使乌军进一步远程炮击事束手束脚。
2 }( T( g6 o0 e$ g: {9 A- K8 I( _
+ N- w0 c; n% K/ t/ a( Q8 T$ _! C( l对于乌克兰要求联合国和红十字会调查,难说俄军是否会容许。根据历史记录,联合国和红十字会的调查基本上是西方把持的,基本上做不到公正。调查也很难不扩大刀奥兰尼夫卡之外的整个战区,影响作战行动。在俄军限制下的调查更是成为口实。乌克兰不怕调查吗?反正由西方把持,怕什么?先把水搅浑再说,否则国内都交代不过去。
: |# @% h& k2 y3 P: X" B4 U, r
! Y. L. ]; r. G: b; W) ^ \这可能才是奥兰尼夫卡战俘营遇袭的真相。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