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罗斯空军在乌克兰打得很拉跨,竟然还被乌军武直到别尔哥罗德打掉一个油库。俄罗斯空军在第一阶段令人大掉眼镜,坊间对原因已有很多分析,就不重复了,不过在一开始,俄军并没有想大打出手,不想结下太大仇恨,甚至可能还在梦想箪壶玉浆以迎王师。
: b- K( o* B) i1 x; O- P: m* [( y7 s, s) k" H5 w/ Y# b3 h
俄罗斯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打烂乌克兰,在乌克兰制造大量的平民伤亡。去军事化的重点在于迫使乌克兰正规军放下武器,但要消灭新纳粹武装。这样的针对性消灭特别要避免滥杀无辜,避免伤及平民,避免过度刺激乌克兰民族愤怒。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攻击民用设施,对空军基地只有有限攻击,实际上只有乌克兰飞机升空后才予以猎杀,这与乌军开火才遭到打击,否则以绕道、跃进为主是一致的。
/ a5 n7 a6 z5 x- x* l2 X; `* V+ O. u
9 r+ V' h2 n- C7 [; V! S俄乌双方的战报都夸大对方的伤亡,压低自己的伤亡,不可不信,更不可全信。但数据对俄军不滥杀平民的意图还是能充分反映的。, [ s+ G! |) \8 Z$ T! v5 x: {
) \" O4 ]2 k3 K: Y) a: V4 d* p! g俄军3月25日公布的俄军伤亡为1351人丧生,3825人受伤;联合国3月23日公布的乌克兰平民伤亡为1081人死亡,1707人受伤。换句话说,按照俄军统计,俄军丧生人数甚至高于联合国的乌克兰平民死亡,这是非常注意避免平民伤亡的打法了。按照乌克兰的说法,俄军已经丧生14000-15000人,那更是10:1的进攻军人对平民的伤亡比,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一场地面为主、大量平民陷在战场的地面战争是这样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空军也不宜大规模轰炸,很难避免平民伤亡。
6 f) y8 i. @9 ~* N% r. ^: S' G. T( [! {- w9 V9 U4 Y6 C0 l2 G0 Y
俄罗斯可能对乌克兰的抵抗民心低估了,但没有低估乌军的主动善战。小股乌军一直在出动,但乌军主力按兵不动,不战不降不死不走。战前预计的抢占第聂伯河沿线高估了俄军的决心。俄军出动的兵力太少,在这样广阔的战线上全线出击也确实单薄,遇到抵抗不敢强攻,绕过去又怕被人断后,打得束手束脚。
$ c" j& W2 X) j! g- d" _
3 g5 T7 w! \" Y6 k. ?5 n从一开始,笔者就认定基辅方向是佯攻,现在看来属实,只是代价大了点。南方的进展最大,但前出到尼古拉耶夫的目的不明,还是俄军实力不足问题,战线拉得太长了,赫尔松就已经强弩之末了。马里乌波尔打得很辛苦,但这不仅是打通克里米亚陆地走廊的关键,更是关闭顿巴斯乌军从海上撤退或者得到增援的关键。亚速海差不多是俄罗斯的内海了,但看来也没有那么内海,否则那些冒险进入马里乌波尔营救亚速营要员的直升机是哪来的?, e$ h0 q7 q$ o5 F
: I/ Y% M0 d2 \+ Z* z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马里乌波尔的战斗主体结束,基辅方向撤出。按照俄军的公开宣示,第二阶段转入顿巴斯作战,预计以歼灭乌军东线9个旅为主,可能也会攻打哈尔科夫,但未必需要占领,只要把哈尔科夫的重工业打尽拆光就可以了。拿下哈尔科夫对连接战线或者锁定包围圈用处不大,东线乌军要突围也不能朝那里突围。7 s! `0 [3 Z( T! g7 [4 e; \; U9 ]* i+ C
3 f2 ]4 O4 S% m: W8 I* s东线乌军原来就在进攻位置,准备攻入东乌民兵控制地区,结束2014年以来的割据状态,所以他们主要在野战状态。在战前的几个月里,他们可能加紧构筑工事、囤积物资。一旦北线俄军转移到东线,可能就是会攻的时候了。2 ~2 j1 i( n4 J. K! ~: {# Q9 T
2 i; t6 F" Z- p- U- ~# v# y
对于野外的乌军,俄罗斯空军缺少精确制导弹药就不是大问题了,这可能是俄罗斯空军终于大打出手的时候。这种地毯式轰炸不需要多少技术,老式的图-95就行。战争打到现在,时间也不是大问题了。东线乌军离俄罗斯也近,从境内基地起飞直接攻击就行。东线乌军残存的防空力量也不是太大的威胁,只要一冒头,立刻用“圆点”、“伊斯坎德尔”打掉,不可能成为持续威胁。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轰炸了一个月后,才发动地面进攻。在顿巴斯,地面的重炮轰击和空中的轰炸不知道是否需要一个月,可能不需要,然后就看乌军还有多少能剩下的了。
3 K1 r. j. Z: q
6 j1 K7 s, o- E' j9 @8 Z1 F最后俄军冲进去的时候,不免会有坦克战,所以美国现在也开始向乌克兰移交苏制坦克了,来源不明。在说到“波兰米格进乌克兰”的时候,笔者就认为移交东欧的苏制(或者仿苏)T-72坦克更有用。波兰现有721辆T-72M1的不同升级版本,保加利亚有80辆现役加350辆预备役,斯洛伐克倒是只有象征性的22辆,但捷克还有659辆,匈牙利195辆。这是很可观的数量,上手容易,可以迅速形成战斗力,实质性地影响俄军的地面作战,但进攻性实际上比米格-29更强。) y& s; L" C+ S7 B9 }
" I4 s9 k4 e( `6 C
不过现在战场重点转移到顿巴斯,这些坦克即使进了乌克兰,怎么横贯乌克兰运到前线是一个问题。自己摩托化开进肯定是不行的,1000公里远,一路抛锚下来,还有多少能爬到战场都不好说。用大平板车是西方的标准做法,乌克兰肯定没有那么多大平板车,俄罗斯也没有,而且公路上浩浩荡荡不被“地狱公路”就太说不过去了。铁路更没戏,一有苗头,肯定被掐断。还有第聂伯河上的大桥问题。只要这些坦克一冒头,不管是在公路、铁路上,还是在大桥、停车场上,也是俄罗斯空军大打出手的时候,“逆火”干这活拿手。除非北约空军下场,乌军基本没救。
" \6 g Y- r& M* c2 a4 Z4 ~ C; j3 V7 K7 C% B
北线都可能是俄罗斯空军翻本的地方。俄军迅速撤出了,照道理,乌军应该迅速跟进,尽管恢复对国土的控制。但这带来两个大问题:1、乌军将离开基辅,开始运动,运动中的乌军不再有城市平民的掩护,格外容易受到空中打击;2、离开基辅也意味着离开既有工事,在野外,即使乌军最终达到目的地,也缺乏工事,缺乏隐蔽,还是容易遭到空中打击。. ]( c1 l8 V" {
: O7 a! Z* A% L* [, }9 }' {# i$ ?
俄罗斯空军都不一定需要配合地面的战术动作,可以纯碎为杀伤乌军而发动空中打击,去军事化本来就是俄罗斯的战略目标之一。但乌军迟迟不填补俄军撤退留下的空隙,在政治上说不过去。' `' \5 `# l! o; _6 a
3 G$ t3 M- e3 S. E3 u俄乌之间正在和谈。乌克兰似乎原则同意永久中立,这是俄罗斯的关键条件之一,但也只是之一,不是全部。乌克兰的“同意”也带有很多“如果”。和平还很遥远,战争还将继续。难民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400多万已经离开乌克兰。除了马里乌波尔还有十几万,有可能第聂伯河以东要逃难的难民已经大体离开。这对难民当然是惨剧,但对俄军可能反而是放手的机会。
4 [) }' G5 @# X1 K+ s* W+ ]5 L+ ]4 n& T
普京不是个麦克风政治家,他奉行狠人话不多的原则。乌克兰战争不是即兴而为,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战争的进展或许不尽如普京的愿,但他更不是轻易放弃的人。俄军宣布第一阶段达到目的,第二阶段开始。谁都说不上第一阶段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二阶段不是说说而已的。3 D, b" b8 p9 v8 Y6 H
{5 l L; n. X0 d' k# s在第二阶段,俄罗斯空军会活过来吗?这可能是最大的看点。
& ^3 R4 H' F# a$ i; t5 H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