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说过?没关系,赫赫有名的“我不飞”IDF听说过吧?喏,“勇鹰”就是双座IDF,但把火控雷达和战斗系统去掉,以降低成本。' \' P: E, d8 i0 _
+ A4 e! o: f k z. A% D$ H0 W( {; D8 r- Z
+ a; A) y+ _1 W5 R2 V( U R说这是直接把IDF双座简化,也不是100%公平,毕竟还是用复材等代了一下,还加大了翼展,加厚了翼型,以改善中低空、中低速性能,有利于作为教练机使用,还改用了非加力的霍尼韦尔F124,降低重量和油耗。但说“慎之又慎”是没错的,只怕亲妈一眼都分不出差别。- k i) v; {0 r1 a) n
' t# u; U- S: n( Z( K台湾空军现有教练机五花八门,但缺乏专业高教,主要用战斗机的双座型代替,如F-5F、F-16B,还有幻影2000和IDF的双座型。战斗机的双座型基本上保持战斗机的作战能力,在战争中还可以作为补充战斗机使用,但作为日常训练,购置和运作费用都太高。训练所需要的大量起落和飞行小时还将宝贵的机体和发动机寿命浪费在非作战用途上。只要有可能,一般尽量使用成本较低、结构寿命更高的专用高教。英国“隼”式、美国T-7“红鹰”、俄罗斯雅克-130、意大利M-346和中国教-15都是专用先进高教的例子。但台湾空军买不到,没有欧洲国家愿意碰对台军售的红线,美国也不愿意为了高教而浪费政治资本。 & [! n' `. ?& S2 R % n# z" W! |$ y8 ]高教其实是航空科技入门的好起点。技术门槛不算高,发展余地大,韩国KAI就是用T-50“金鹰”作为航空科技的敲门砖,才进阶到KF-21“猎鹰”战斗机的。T-50还得到洛克希德的大量技术援助,KF-21的自主含量就提高了,也使得KAI为世界上不多的有“自主设计战斗机”能力的公司。德国DASA在战后也是通过与法国合作“阿尔法-喷气”高教而进入这个行列的,只是由于政治和经济考虑,才选择欧洲合作的道路,并非没有自主设计的能力。意大利阿莱尼亚通过M-346保持战术飞机设计和制造能力,巴基斯坦PAC通过K-8获得现代战术飞机的研发和制造经验,才进阶到JF-17,连印度HAI都具有设计和制造HJT-36的能力。; j4 E& ]3 M% P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