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性能问题到现在也没办法,比尔盖茨当初的决定其实很正常,微软的金牛office是依赖于windows的,不需要跨平台,那么java的跨平台优势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直到今天,哪怕是微软已经推出了sql server for linux,它在UNIX/LINUX市场段的空间依然是非常有限的。 ; [! v; U0 |# v 3 ?, D) Z+ M0 g) X B! u `1 P! M至于鸿蒙,除非谷歌自己出了问题,否则它在国际市场不会有多少机会的,不管华为多努力都一样。其原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市场。先来的占市场,后来的只好挤市场。只要先来者不出问题,后来者就很困难了。历史上后来者能做大的,基本上都是先来者自身出了问题,而非后来者自己如何。. g) v% q Z1 Q! M) Y
8 Z/ A' o3 ?% {, V$ b
华为是否会坚持,要看两条,一个是老任还能在位多久,一个是华为的利润率如何。前者意味着决策者,后者意味着财务报表。华为说到底是家商业公司,在商言商, 能长期顶着亏损强行投资未来的不太多也不容易。
微软和Sun针对Java的世纪之战* L/ Y& l @! p. v& U
1996年9月的某一天,微软浏览器部门的主管艾达姆·波茨瓦斯几经考量之后,提笔给时任微软CEO的比尔·盖茨写了一邮件,他非常恳切地提醒比尔·盖茨注意一个正在形成的威胁。他写到:”必须意识到Java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如果它只是一种语言,我们愿意并且能够容易地为它建立最佳的表现形式,事情可以圆满解决了。但是事实上,Java绝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它是COM的替代者!” 而COM恰恰是Windows的编程模型。而Java编程很多时候比C++编程要容易的多,更致命的是他是跨平台的。波茨瓦斯也提出了对抗Java的方法,就是悄悄地为Java提供某些扩展,使得用Java 编写的程序能够在Windows中工作得更好,但是在其它平台上却不能运行。2 b% c: b7 m W% T2 e2 E/ f% B' b
6 {7 o* X' C" g4 r& w D0 Q0 {盖茨显然被这封信吓坏了,他第二天就回信了:”这可把我吓坏了。我不清楚微软的操作系统要为Java的客户应用程序代码提供什么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足够让它来取代我们的市场地位。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是应该最优先考虑的事情。”2 g- X1 e. @$ d3 z8 l( B
' J/ [% h, f7 o+ h F然后,微软推出J++语言,并推出了Visual j++集成编程工具,对Java进行了大量的修改。1997年,Sun公司以歧视使用Java软件,旨在维持其视窗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违反反垄断法为由起诉微软,2001年1月,SUN胜诉,根据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微软不得对Windows操作系统中包含的Java语言作任何改动,并获赔2000万美元。0 v M4 D/ O# Q2 u, P
/ `& J8 X8 E/ n8 o! t2001年年底,微软在推出新版操作系统Windows XP和新版IE时,故意不安装Java软件,并且推出自己仿造Java创造的语言C#和.net框架。2002年的3月8日,SUN公司向美国加州地区法庭提出起诉,称此举造成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美元。2002年6月,微软干脆称从2004年起,因为安全原因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将不再支持Java语言。 4 B# u' L1 i1 m% D/ Y4 X+ e$ P ( D0 u7 h3 m$ d. I$ s2002年12月23日,法院判决裁定微软公司必须在其Windows操作系统和IE中发布与其竞争的 Java编程语言。摩兹法官的意见是:在微软的垄断下,Java拥有一个并不健全的市场,比如说,大部分PC上所安装的Java软件要么就是旧版本,要么就是仅适用于Windows的版本,这使得其它软件开发者对Java平台产生了厌恶的情绪,这些都是因为微软反竞争行为的结果,看来微软已经利用Windows的垄断地位来破坏SUN对Java的销售渠道。树立市场正义的唯一方法是纠正微软的所作所为,”阻止微软从它过去的错误中获得将来的利益!”' }, e! n& W. c- y+ E5 b/ h
2 l- S* ]& @" m7 U
2004年4月2日,两者达成和解协议微软将向Sun赔付20亿美元以消解旧怨,他们开始共同应对来自IBM和Linux的挑战。
. `% l. u1 K$ ]
+ @2 o( {3 z; f
这是另外一个说法。细节可能未必准确,但几次诉讼和时间点还是准确地。 2 U. U: D. \7 h' P8 P& r( k: {% O# R9 z: z2 `& |% M
. D2 [, [, q I. P u. X3 R# o估计当时争论的焦点就是是否合算。理论上,当时微软的office可以有三个市场段,windows, os/2和MacOS,前面的那个是金牛,中间的那个是曾经的计划,但是因为与IBM的关系搞坏了而作废,后面那个是现实但是市场很小。因此理论上的三个,现实中的两个,两个当中大小差距极大,这就是可以争论的核心,因为公司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计算结果。结果现在大家都清楚,比尔盖茨否决了这个提议,应该就是看到为了那么小的市场段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不值得。上述这些话说短了就是一句话,公司战略决策的事情,只能是大老板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