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116|回复: 1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大禹治水讲起--中国古代的气候变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21:4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橡树村 于 2012-4-30 21:55 编辑
    ! x& p9 C4 p9 ~1 c9 @4 m# k. {1 i7 ^' W! W' S) E* I- y* g( U  ^6 g/ v
    1 大禹治水

    ; A: C: ^( t1 H' l. v5 B9 B; @, L: Q5 H3 R

    看来大家对这个话题有兴趣,那么,咱就专门开题聊聊。主要依据是去年在国内淘到的一本书,葛全胜等著的《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科学出版社出版,汇集了到2010年中国在古气候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人专业之外的东西,还请专业人士指正。

    $ V$ a! u4 ~; _1 U1 k: l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吧。按照古书记载,从帝尧的时期,中华大地就有大洪水。有洪水就要治水,一开始治水的是共工,然后是鲧,都不成,最后是禹。因为治水成功,禹终于在尧舜之后成为中华的领袖,其子启索性开启了夏朝。也就是说,这个中华传说里面的大洪水,历经尧舜两代,可能历经百年。


    & t# c1 Q( f/ D- j- B

    按照现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夏的开始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距今将近4100年,持续多年的大洪水差不多就是在距今4200年的时候开始了。巧得很,按照现在的古气候知识,大约在4200年前,中华地区的气候的确经历了突变。

    / B8 X4 D  \; Y

    至少在北半球,在大约4200-4000BP(BP是考古里面用的时间单位,以西元1950年为起点,比1950年早多少年,就是多少BP),普遍出现了一次降温事件。这个时期,古埃及、美索不达比亚古文明,古印度,古希腊都开始衰落,据信与所经历的大范围长期的旱灾有关。气候变化也导致民族大迁徙,游牧民族入侵,古老帝国衰亡,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中国也有降温的记载,古书中有记载,《竹书纪年》里面有“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的记载。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这个说法。敦德冰芯显示在4200-4000BP当地气温达到最低,贵州董哥洞,湖南莲花洞,湖北神农架山宝洞,辽宁本溪水洞的石笋记录也显示这个时间段有一个弱季风期。还有很多其他古气候证据都说明这个时间有一次大的气候变化。


    4 s3 S0 n8 s' e  k4 ~4 h! s2 y. g- F, z

    降温影响的不仅仅是温度,还有季风环流。按照现代的季风理论推测,这一次降温可以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减弱,季风北界南移,导致黄河和珠江流域江水减少,而黄淮和长江流域降水增加,呈现南北旱,中间涝的格局。黄淮长江流域因为是季风导致降雨增多,雨量集中在夏季,洪水自然就成了家常便饭。这个时期黄河经过一次改道,从东流改为向北,黄河下游横穿河北平原,在现在天津入海。改道的过程自然也会导致所涉及地区的大面积洪涝。按照这些分析,居住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民族祖先,在这个时候肯定经历了大洪水,那么大禹治水的故事,至少气候背景是对的。

      t* k/ o3 s" E( p+ E# V; ^

    大禹的治水方法,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围堵还是疏浚,都不是那个时代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水平可以实现的。所以流传的种种治水方法,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上的参考价值。更可能的情况,是这次降温事件结束之后,气温回升,季风降雨恢复正常,自然洪水的程度就会大幅度减轻。可以说无论当时采用什么样的治水措施,结果都会是河道稳定,大禹很可能就赶上了这个好时候,并利用这个机会成为领袖人物。

    ) u" V& t4 S  N, K; ]

    4000BP前后也是中华文明自身一个节点,在这个时间,中原及周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出现衰落或者终结,比如甘肃青海的齐家文化,内蒙的老虎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石家河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辽河地区的小河沿文化。当然不能把这些文化的衰落都归结于气候变化,但是气候的突变会导致农作物产量不稳定,会出现重大自然灾害。这种长期大范围的气候灾害,是新石器时期的文明很难抵御过去的。已经有研究认为洪涝灾害导致了良渚、石家河以及龙山文化的衰落,降温和干旱是齐家文化以及老虎山文化衰落的主因。


    + N5 r' \5 ^% Y) S4 Y

    可以说,从中华文明历史的早期开始,气候就与政权更替联系到一起了。

    $ [* x7 y" V& V' V3 n9 w

    评分

    参与人数 7爱元 +49 收起 理由
    常挨揍 + 10
    老票 + 8 精彩
    雪个 + 8
    煮酒正熟 + 8
    老兵帅客 + 4 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4-30 23:38:12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如此,这就去找找这本书的电子版

    点评

    找到了告诉一声哈  发表于 2012-5-2 01:2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12-4-30 23:51:50 | 只看该作者
    翻史书常看到一些气候异常的记录。。。 心想如果谁要有心,把二十四史里提到的所有气候异常一个个排起来,做成一部中原气候变迁二十四史,肯定也挺有意思的。。。

    点评

    可以参考竺可桢的两篇经典论文。60年代就出版了。  发表于 2012-5-10 16:30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8-4-11 17:43
  • 签到天数: 497 天

    [LV.9]渡劫

    地板
    发表于 2012-5-1 01:38:28 | 只看该作者
    我隐约记得是「青铜时代的战争」这本书里提到过气候导致政权更迭的观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03:16:49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4-30 23:51 ) |7 P# `3 o" ?. c0 h3 I
    翻史书常看到一些气候异常的记录。。。 心想如果谁要有心,把二十四史里提到的所有气候异常一个个排起来, ...

    " ~9 V5 k6 m! d这本书就差不多,把史书里面的大的气候变化,与现代技术复原的古气候知识结合起来,很有趣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2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橡树村 于 2012-5-2 04:57 编辑 , s8 P2 Y4 m2 t' Q- \9 p
    ; J" ]9 ]% @6 U+ b$ W4 f+ Z) L
    2 神秘的夏
      Y; \2 {1 x) b: t0 {/ v

    4 W% h# W/ [4 Z) `" f

    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夏的开始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虽然这个结论争议颇多,夏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也有很多说法,不过基本上可以认为中国历史大约在这个时候发展到国家水平的社会。这个时间段有什么特别之处使得国家这个形式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呢,中原地区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能够导致这样的社会形态呢?

    , W6 v  E% v( }

    战争导致国家或者文明的形成差不多算是共识了吧,几乎所有史前文明都一直处在延绵不断的战争之中,对这些观察的总结就是“限制理论”。这个理论说在一种限制环境中,人口增长导致资源短缺,引发战争,导致文明社会也就是国家的诞生。具体的,这个限制理论提出国家演进有三种条件,一是地理限制,如一个农业生产区被非农业生产区包围;二是社会限制,某一部落被周围人口密集的部落包围;三是资源集中,某一地区资源丰富,周边地区虽不构成地理限制,但是农业生产潜力较低,导致战败者不选择逃亡。总的说,就是限制环境中形成的人口压力是引起战争的原因,而一定规模的战争是古代文明社会或者国家产生的动因。


    . m6 ?5 k9 y; E8 _- L! \

    不过限制理论解释中国古代社会的时候就遇到了问题。夏的存在一直有争议,商是比较早就被公认存在的,但是商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并没有限制的平原地区。承认夏的存在的话,也有同样的问题,夏所在的中原地区仍然是一个没有限制的地区,至少在四千年前的人口压力下,无法形成限制环境。所以很长时间以来都有说法,认为人口压力与地理限制并不是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基本原因。

    # H+ Y: ^/ N) o' O, M" _

    从气候的角度来看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在4200-4000BP的大范围降温之后,所影响的东南季风导致了南涝北旱的环境格局,中原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系统都受到影响,比如甘青和内蒙古岱海地区的农业系统受到冷干气候影响而崩溃,良渚和龙山文化则因为雨涝灾害而衰落。而中原地区地势相对较高,这里居民受到的洪涝灾害应该比东南部地势低洼地区的灾害要轻,降温虽然也会对中原地区的农业带来损害,但是还不至于向周边的文明一样达到被毁灭的程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中原的物资相对充裕,而周边地区灾难频发不适于居住的限制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本身的自然灾害,中原地区自身的人口增长,以及周围文明不断涌入的避灾人口,都会加剧中原地区的人口压力,人地关系开始紧张,从而导致部落战争规模的扩大,为国家形成奠定基础。


    - g) o( U5 L0 S$ l( y

    冷期结束后,4000-3500BP这几百年,也就是夏以及早商的时期,中华大地经历了一个暖期。因为这一时期与仰韶文化有关系,所以被称为仰韶暖期。按照《夏小正》中记载的物候信息推断,当时的气候应该比现代更暖,自然带较现在北移三个纬度,春季提前半个月左右。敦德冰芯也记载气温在4000BP之后回升,到3700-3500BP达到暖期顶峰,一些洞穴石笋记录也显示类似的结论。


    + x- {! a1 Y6 w6 D7 h6 J, w  J+ i

    这里面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在4000-3800BP,夏的文明并没有出现快速的文化发展和领土扩张。这可能与灾害之后人口规模需要恢复,以及这个时候的转暖幅度较小有关。等到3800BP之后,气温逐渐达到了仅次于全新世的大暖期的程度,是四千年来温度最高的时候,正好对应着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与扩张。

    , ?, ?7 y" i; \  |  a! Z

    商取代夏目前无法考证出气候的影响,自然有的人并不认为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王朝更替的过程。从时间看,商建国的时间仍然处在这个暖期,之后,暖湿的气候仍然维持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中原郑洛为中心的二里岗文化得以扩张。如果夏的存在以及文明程度还令人怀疑的话,到了早商的时候,借助这个暖期,中原地区就已经的确出现了强大的国家政权了。

    . R! d% U. y/ u6 {% r# v* b

    世界范围内,至少在北半球,这个时间段也是比较温暖的,被有的学者称为全新世最大期,农作物的生长期可能是过去两千年中最长的,欧洲人已经把农业生产扩展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地区的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这个时期,是亚述帝国,赫梯帝国,中埃及帝国以及中国早商王朝等青铜文明大发展的时候。

    - P# [9 ]5 |$ v. _9 g6 m  u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0-12 17:40
  • 签到天数: 2 天

    [LV.1]炼气

    7#
    发表于 2012-5-1 19:48:1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用理科知识来学文科。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9-8-7 01:48
  • 签到天数: 83 天

    [LV.6]出窍

    8#
    发表于 2012-5-1 22:48:07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2-5-1 18:27
    " m; z0 |& |. E2 神秘的夏
    0 O! A" ]  a0 v# h9 L
    0 P4 ?1 M3 O9 C( }6 U% [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夏的开始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虽然这个结论争议颇多,夏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 ...

    3 k  s- ^, W  N) d2 |% o: ?! |村长请教个问题。曾经在网上看过个文章:对夏的存在是否定的。理由是:当时的气候对华夏来说只有春和秋,不存在冬夏,所以写历史这类叫春秋了。这个不知是否对,但观点很特别就记住了。

    点评

    谢谢小木兄。  发表于 2012-5-5 12:08
    那个观点逻辑上不通,想通需要首先证明夏朝的夏=夏天的夏而且先有夏天的夏再有夏朝的夏。其实夏作为国族号的用字可能早过作为季节名称用字。  发表于 2012-5-2 01:12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0:19:56 | 只看该作者
    weilwl 发表于 2012-5-1 22:48
    % K* ~& G) R* M: W1 b2 Q2 B* _村长请教个问题。曾经在网上看过个文章:对夏的存在是否定的。理由是:当时的气候对华夏来说只有春和秋, ...
    ; {; O5 d" L, {- g: w- A6 E; u4 ]
    这个说法应该有问题。夏的时候可能是最近四千年来中原地区最暖的时候,比比较暖的春秋时期要暖,比现代也暖。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2-5-5 12:0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3-1 00:08
  • 签到天数: 2397 天

    [LV.Master]无

    10#
    发表于 2012-5-2 03:24:38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2-5-1 11:19 : \7 N4 e+ |# ~$ v: B) y5 I9 `
    这个说法应该有问题。夏的时候可能是最近四千年来中原地区最暖的时候,比比较暖的春秋时期要暖,比现代也 ...

    : @9 z& [+ w! @: {4 O0 i夏朝那会儿如果有科学家的话,不知他们会不会认为木头烧多了,引起全球变暖。。。

    点评

    heihei~  发表于 2012-7-1 02:3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04:19:17 | 只看该作者
    MacArthur 发表于 2012-5-2 03:24
    - R( v* s& g9 G1 |' J' h# t+ J夏朝那会儿如果有科学家的话,不知他们会不会认为木头烧多了,引起全球变暖。。。  ...

    ; L$ Y. l% a5 z7 k其实当时的大的气候趋势已经是变冷了。4200-4000BP的降温事件,处在全新世有温暖气候逐渐冷却的大背景下,降温事件结束后,气温虽然逐渐恢复,到3700-3500BP达到最高,但是已经无法达到4200BP之前的温度,大约从8500BP开始的全新世的最暖期基本上以这次降温事件为标志而结束。
    + W% f$ V+ w$ ~0 r2 j( S2 T" f) M8 A$ C& ?  T
    早期人类活动还没有能力改变气候,主要原因是人口实在太少,影响非常有限,完全可以忽略。不过对气候会产生影响的活动也的确已经存在了。这个时期中原地区仍然有大面积的森林,烧林开荒是早期农业的一个必然做法。这个做法一方面会中止自然的碳循环,将树木中存储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里面,另一方面农田是单一作物,也会改变地表对太阳光的反照,这两者都是影响地表能量平衡的因素。不过这两件事情要达到对气候真正产生影响的地步,需要到现代的毁林和农业扩展规模才可以。  L/ Y! x" v" ?8 U, |- u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2#
    发表于 2012-5-2 10:0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12-5-1 21:11 编辑 . ~! G9 S% w  x6 i
    . S! T0 {( K6 b7 B
    参与一下,断代工程那个东西应该没出什么有说服力的结果,至少是没法证明夏朝的存在。另外,气候对朝代的影响至少在中国不是决定性的,虽然对地区经济肯定有影响。
    4 L3 t- v5 R" W; N1 M
    1 o9 _0 Y/ k; g8 ^9 ^举两个例子,商的灭亡是由于周人的突袭,而西周的灭亡则是由于四方战争对王畿力量的消耗和犬戎的蚕食。这里气候所起的作用甚至还赶不上地震所带来的危害(西周末年那次)。后面的朝代的衰亡跟气候就更没什么关系了。

    点评

    呵呵~~ 想到一年前埃及粮食歉收,某大国又突然禁止向埃及出口,不久就朝代更迭~  发表于 2012-7-1 02:3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1:42:36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5-2 10:09 6 Z2 U3 D4 U9 D: e8 b8 m" Y
    参与一下,断代工程那个东西应该没出什么有说服力的结果,至少是没法证明夏朝的存在。另外,气候对朝代的影 ...

    # D1 I; e2 X4 H) C! b) N9 }$ k5 p气候的影响本来就只是原因之一,很多时候是很不重要的原因。
    $ I5 j& k5 y! H! t
    1 _0 ?; D+ g: V4 a1 z, X6 B从古气候看历史进展,也就是提供一个看问题的角度。具体到某个事件的影响,讲到地时候再说。; R' I. q$ s# B2 z- o" K
    ' y: i* Q1 n/ l) g" e4 @
    不过要说气候没影响,太武断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4#
    发表于 2012-5-2 11:46:54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2-5-1 22:42
    , y8 B/ l7 C- J5 G0 ~! r3 e6 b气候的影响本来就只是原因之一,很多时候是很不重要的原因。
    * p- L& L8 j4 f, R
    3 c1 B. J& ~4 K% v  e从古气候看历史进展,也就是提供一个看问题 ...
    8 S; Q8 O4 `" o  X) g. \' v) ]
    影响肯定有,但是远不是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如此。现在网上,包括现实中,的一些文章的问题,在于过于夸大了气候的作用,例如明末。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1:59:17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5-2 11:46
    ! D  l0 z' d$ f$ o2 O8 C9 T' _影响肯定有,但是远不是起决定作用的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尤其如此。现在网上,包括现实中,的一些文章的问 ...
    0 Q2 [; H% T; C, [$ w, A5 x
    这与对当时的实际气候状况不了解有关。嘴上嚷嚷明末小冰期的,实际上有几个人真的研究过当时古气候纪录,知道这个阶段的降温幅度和特点是什么,关心过现代复原的古气候结果呢。
    $ {! s4 _( f  y7 u* O6 l: Z7 k8 E4 ?8 _
    其实文明发展程度越高,抗灾害打击能力越强,气候对政权更迭的影响也就越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6#
    发表于 2012-5-2 12:05:19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2-5-1 22:59 : [7 z+ w& H& w9 }6 D8 W
    这与对当时的实际气候状况不了解有关。嘴上嚷嚷明末小冰期的,实际上有几个人真的研究过当时古气候纪录, ...

    + w) H9 [, v! l. m- }  y9 B所以我前面讲,中国古代,最多也就是商周受气候影响会比较大一些,再后面就没那么严重了。/ e( A) O: [2 T2 M

    4 s% @8 g1 H( \& b2 E但是即使商周两代,这里不涉及夏,原因是夏是否存在都还是问题呢,我也很怀疑气候的影响到底有多严重。商代多次迁都,但都是在河南转悠,实际涉及的范围并不大,与其说气候变化所致,倒还不如说河流变化导致的地力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2:10:53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5-2 12:05
    6 h1 W; B- H' g1 o0 F所以我前面讲,中国古代,最多也就是商周受气候影响会比较大一些,再后面就没那么严重了。7 w/ J6 X7 \' q+ U& R/ ]
    / f. e9 p; q: ^9 p# ?
    但是即使商周 ...
    8 h3 O/ T' T; r$ b+ x& @+ g* A
    中商迁都问题下面就会提到,提供当时的气候背景。这个时期与中商冷期相对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8#
    发表于 2012-5-2 12:30:05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2-5-1 23:10 + s8 g; Y  v( v' W
    中商迁都问题下面就会提到,提供当时的气候背景。这个时期与中商冷期相对应。 ...
    1 `. Z! {( Z* e/ Y0 @7 [" [& L
    正在下载此书,明天上下班车上看。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19#
    发表于 2012-5-2 12:42:33 | 只看该作者
    橡树村 发表于 2012-5-1 23:10
    . u5 S- c3 C# u8 C* g! `+ z, D) o中商迁都问题下面就会提到,提供当时的气候背景。这个时期与中商冷期相对应。 ...
    / E( b. ]4 H6 b9 d
    下载完,快速看了一下明末部分,讲得太浅了,很容易给人明朝亡于气候的感觉。

    点评

    朝代更替归结与气候?这与什么成果都是党员带头有啥子区别?  发表于 2012-5-18 07:58
    多谢  发表于 2012-5-8 10:37
    这个,问题是我怎么给你呢,七十多兆呢  发表于 2012-5-6 11:23
    我试了,不知道为什么下不下来。  发表于 2012-5-6 09:20
    网上找的,你用书名加上华为去找就有了,需要创建一个华为网盘账号。  发表于 2012-5-3 18:07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 00:01
  • 签到天数: 2488 天

    [LV.Master]无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2:52:47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12-5-2 12:42
    , ^' F, C) G, p9 U' m% L! E+ q3 q下载完,快速看了一下明末部分,讲得太浅了,很容易给人明朝亡于气候的感觉。 ...

    , h' G5 H! W+ z3 d行文还算比较小心的,毕竟气候灾害是导致明末财政大幅度减少的重要原因,恶化了财政状况。明亡于财政这个观点还算是不差的吧。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4-2 11:30 , Processed in 0.04823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