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社会主义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社会主义

相关日志

分享 对“计划经济” 批评的浪漫,并不能取代 市场经济的 “风险” ...
热度 1 gordon 2017-6-15 19:39
对计划经济的不满,并不能取代 市场经济的风险 认知的问题,认知不足。(老朱一改, 就感受到 市场经济的风险了 ) 改革之初,大众对市场经济往往怀有浪漫主义幻想。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真正理解市场经济, 浪漫主义主要来自对计划经济的不满 。对大多数人而言,市场的风险大于机遇, 人们不一定能很快适应这种高风险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 所以,大众对市场改革的热情总有一天会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冷却下来。 **************************************************************** 为了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改造成市场经济,政府就要减少对资源的行政配置,也就是说,要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深度和广度。 可是,只有政府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减少政府干预本身并不困难 ,取消国家计划委员会就是了。 然而,用市场取代政府计划未必总是切实可行的 。在计划体制下,老百姓靠国家照管;减少国家对资源的行政配置必然危及老百姓生活。 注: 90 年代,“下岗” 不做过多阐述。 **************************************************************** 到了90年代中期,深圳是中国新兴资本家的天堂。但对曾经是人民公社社员的许多流动“民工”来说,深圳可能是地狱。 他们花费了火车票钱去深圳,却找不到工作,就会流落街头。如果不偷、不抢、不乞讨,他们就只能靠卖血来换回家的车票。 中国大城市的国家血库,一度变成了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疾病传染源。 **************************************************************** 只有革命史观的人,都混不好。思维太简单。 市场经济战胜 计划经济,就跟童话公主一样过上好日子,呵呵 **************************************************************** 注: 啥也不是,是你太蠢,思维太简单。 反反复复被洗脑,计划经济被洗脑,市场经济还被洗脑。
4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容克到纺织 —— 社会主义还是好 (二)
热度 1 gordon 2017-5-22 19:37
其实农业这个东西啊,并不是他们真不知道 例如兴修水利,互助组,技术员,赤脚医生下乡 不是他们不知道,是军事的原因。 ********************************************************************* 1984年,农业红利就完了。 (很快的) 乡镇企业,也就那几年 然后就把台湾人放过来了。 开始 “抓大放小” 弄大国企了,学德国的“全能银行”嘛 ,实际上90年代是学韩国。 一步慢,步步慢,就跟不上了。 ********************************************************************* 如果2008年不搞四万亿,城市化半截子,断了。 4万亿这个东西,有利有弊。 利的方面呢,就是管理方便了。 被管对象简单以后,管理方便了。 不然的话,被管对象复杂,政府研究机构 就得扩大。 ********************************************************************* 台湾是我的亲爷爷 你们还看不起 “台巴子”,人家才是真正的正经 做生意的 不象我们 “好吃懒做” 他们是辛苦,真辛苦 大陆这边人,本身就懒。 ********************************************************************* 被洗脑,还不自知 成天反这个,反那个;“ 生产队里 开大会 , 诉苦把冤申 ” ********************************************************************* 《唱支山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 母亲只会泪淋淋; 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揍敌人。 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夺过鞭子揍敌人!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党的光辉照我心。 ********************************************************************* 注:整个一看,就明白了。 要么是因为军事原因,要么是因为管理原因。 中国的发展还是政府控制的,资源还在它哪儿 ********************************************************************* 中国的发展是以 钢铁、铁路、重工 为先导的 不是农业,人多地少,我们没条件。 不是纺织,因为意识形态不允许 就是引入 台湾的小商品,以 钢铁、铁路、重工 为先导的 跟德国的发展道路差不多
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从容克到纺织 —— 社会主义还是好
gordon 2017-5-22 19:27
这个事情得从 东北财政独立核算 谈起 建国前,东北的财政是独立核算的,只有东北有盈余 他们从陕北来的嘛,那个地方,人少地多,适宜养羊 他们为什么走英国式的道路? 因为国民党封锁嘛,是个孤岛,相当于海关 扯远了 你就知道 东北基本情况 和关内不同就行了 ************************************************************************** 因为战争的原因,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要把东北的经济搬到全国。 全中国,这个投资 够呛 毛主席,对战争很敏感,老是觉得要打仗。 好不容易,攒一点工业企业,要备个两三份。 ************************************************************************** 问题在于, 内地社会是一个人多低少的社会,一直是进口粮食的。不象关外 它又回到了 清政府,搞 “钢铁 + 农业” 的模式 这是偏离比较优势的,必然要饿死人的 ************************************************************************** 还有意识形态的问题,它不愿意搞纺织;因为咱们是工人阶级嘛,所以不搞纺织。 经济受社会文化影响 ,农业相对干净。 你看着是土,其实它干净。 工业因为密集啊,所以,对人的身体,心理、生理,压力很大。(知识水平再低一点,工伤事故就层出不穷) ************************************************************************** 打破意识形态束缚,中国经济才发展 ******************************************************************* 使一个国家变成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的努力 —— 哈耶克 ******************************************************************* 除了饿死人以外,相对日本、台湾、英国,中国人没受过什么罪 ******************************************************************* 其实中国人很幸福,搞工业化,没受什么罪 除了饿死人以外 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白左嘛,管你饿死呢。我就是政治正确 ******************************************************************* 一直都是它搞的;中国社会的老封建 ******************************************************************* 白左,平时就是要收拾它。 不要等它成气候, “尾大不掉”, 谁指挥谁,还不一定呢 ******************************************************************* 咱们真没受啥罪,电子,日本是纺织转过来的 咱们直接是引进的 然后,美国就让日元升值了 基本上,我们很幸福。 ( 说良心话,都要知足 )
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老外唱大戏
gordon 2017-4-14 18:08
雨果的《悲惨世界》主要描述了 1815~1832年的路易菲利普王朝的社会紧张状况,而不是反映几十年之后出现于法国的现代经济的阴暗面。 在公众看来,那些不得不在工厂、矿山和家政行业谋职的底层工人,19世纪兴起的新经济制度简直是人间地狱。 有人认为,这种社会状况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几乎没有改善,直到社会主义思潮席卷欧洲、美国兴起新政之后才发生变化。 有的文学作品可能会给人这样的印象,但描写的年代并不吻合。 现代经济体中的建筑工人、工厂工人和农场 工人的实际工资 都伴随着生产率的起飞而高涨 。 ******************************************************************* 你被戏剧的感染力感染了,这是个心理现象 。 看悲剧,谁都会落泪的,ok 你没长脑子嘛,怨谁 文艺工作者 专门演戏的, 你不哭,反而才不正常。 “不能捧戏子”,戏子唱戏,感天动地。 旧社会 撂地唱戏的,才厉害呢,不然你不给钱啊。 ******************************************************************* 这也是 现代人所受的局限,很多东西,你都是从媒体得知的 “这个没有办法” ******************************************************************* 这个东西怎么传播出来的,这才是问题 一般人不考虑,《悲惨世界》 到底是哪个年代的东西
1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同盟的裂缝:朝鲜战争期间中朝高层的矛盾、分歧(超长文) ...
热度 14 youyouyuyu 2017-3-23 17:10
同盟的裂缝:朝鲜战争期间中朝高层的矛盾、分歧(超长文) 作者=沈志华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作为20世纪国际关系中对峙和冲突的一种特定形式,“冷战”至少具有两个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特征:其一是具备浓厚的意识形态背景,即对立双方都把自身的制度和价值取向作为一面旗帜,强调对方存在的非正义性,尽管意识形态本身未必就是他们各自对外政策的终极目标;其二是表现为明显的全面同盟形式,即对立双方都是以形成某种政治、军事的国际集团方式参与冷战的,而美国和苏联则分别成为这两大阵营的首领。亚洲的冷战同样具有这两个特征,这在朝鲜战争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关于意识形态在冷战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国际历史学界长期讨论的题目之一,至于对冷战(特别是亚洲冷战)中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的研究,学者们讨论较多的是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中苏关系,而对于大国与小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则相对较少专门的研究。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与朝鲜的关系,作为亚洲冷战中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大国与小国的关系,这一案例无疑具有典型意义。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过去人们只知道中朝两国唇齿相依,患难与共,在战争中培养起鲜血凝成的友谊,却不了解中朝高层之间也存在着重大的矛盾和分歧,而这些矛盾和分歧及其解决方式,与冷战在亚洲的格局有着密切关系。 本文拟依据档案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披露战争期间中朝高层关系的紧张状态,及其得以缓解的途径,以便使人们对此期中朝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限于篇幅,这里无法分析这种紧张状态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以及对亚洲冷战格局未来发展的影响,但希望本文的论述将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提供有益的前提。 关于中国出兵朝鲜的问题 关于中国出兵朝鲜的过程,通过近几年来学者们对中俄双方档案材料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其中包括中国领导人(至少是毛泽东本人)早在战争之前和初期就有心援助朝鲜。而人们不太清楚的是,直到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之前,北朝鲜领导人对于中国方面提供援助的愿望始终拒之门外。 1950年1月底,斯大林突然一反常态,同意金日成到莫斯科来商谈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问题。在4月10-25日苏朝领导人举行的三次会谈中,斯大林强调,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美国不进行干预,其次是获得中国领导人的支持。金日成保证,由于有苏联和中国作后盾,美国不会冒险发动一场大的战争。而毛泽东一向支持朝鲜解放全国的想法,并多次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将帮助朝鲜,如果需要还可以提供部队。但金日成相信,他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军队统一朝鲜。斯大林反复强调,苏联不准备直接卷入朝鲜事件,特别是如果美国冒险把部队派到朝鲜,金必须同毛泽东进行商议并获得支持。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访问北京,通报了他准备进攻南方的计划。尽管毛泽东对此感到意外,但在收到斯大林14日的电报后,仍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在15日与金日成的会谈中,毛泽东建议朝鲜人民军要速战速决,对大城市要迂回而不要恋战,要集中力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毛泽东解释说,他曾设想朝鲜在中国攻占了台湾以后再开始进攻南方,那时中国就可以给予朝鲜以充分的支援。但既然朝鲜决定现在就打,而这又是我们共同的事业,那么他表示同意并准备给予必要的协助。毛泽东指出,如果美国人亲自参战,中国将派出部队帮助北朝鲜,还问,是否需要向中朝边境调一些中国军队,是否需要提供武器弹药。金日成对这些建议表示感谢,但没有接受。在金日成看来,既然莫斯科已经答应给予全部必要的援助,他此番来中国,只是奉斯大林之命取得毛泽东对发动战争的认可。因此,会谈刚刚结束,金日成即当着毛泽东的面向苏联大使罗申宣称,在会谈的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 在踌躇满志的金日成面前,毛泽东的尴尬处境是可以想见的。 战争果然在没有事先通知中国的情况下爆发了,毛泽东甚至是从外国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的。尽管中国领导人对此颇有不满,但在美国直接参与战争的情况下,还是表示要支持北朝鲜。7月初,中国政府同意将东北军区部队中的200名朝鲜籍干部送回朝鲜,以便加强人民军的干部素质。同时,周恩来还向罗申表示,中国同意苏联政府提出的请求允许经长春铁路和中国领空向朝鲜运送军用物资的要求。中国领导人特别向苏联提出了为朝鲜提供军事援助的问题。7月2日,周恩来会见罗申时通报了中国对朝鲜战局的估计:美国可能向朝鲜增兵,在南方一些港口登陆,并沿铁路线北进。建议人民军加速南进,占领这些港口,尤其是应在仁川地区组织强大的防御,保卫汉城,并防止美军陆战队在此登陆。周恩来一方面抱怨朝鲜领导人无视毛泽东屡次提出的美国将进行军事干涉的警告,一方面又强调,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将组成穿着人民军制服的志愿军对抗美军。周还说,目前在东北已集中了3个军12万人的兵力,希望苏联能够提供空军掩护。7月4日,中国情报总署署长邹大鹏甚至向罗申讲述了如何通过山东半岛的港口将北朝鲜军队运往南朝鲜,以及如何将中国的军事专家送到南朝鲜战场帮助朝鲜人民军的具体设想。 对于中国的建议,斯大林马上表态支持:“我们认为立即集中9个中国师到中朝边界是正确的,以便当敌人越过三八线时在朝鲜开展志愿军的行动。我们将尽最大努力为这些部队提供空中掩护。”斯大林还催促中国尽快派代表到朝鲜,以便加强联系和解决问题。此时中国驻朝鲜大使倪志亮尚在国内养病,为了保持与朝鲜方面的联系,周恩来早在6月30日就临时改派原定去东德工作的柴军武(后改名柴成文)以政务参赞名义去朝鲜。临行前,周恩来指出:“现在朝鲜人民处在斗争的第一线,要向朝鲜同志表示支持,看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做,请他们提出来,我们一定尽力去做。 保持两党两军之间的联系并及时了解战场的变化,是当前使馆的主要任务。“然而,朝鲜领导人却对中国使馆采取了封锁消息的作法。据柴成文回忆,当他7月10日到达平壤后,金日成给予了很高的礼遇:”今后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找我“,还指定人民军总政治局副局长徐辉每天向中国武官介绍一次战场情况。但不久中国使馆便发现,徐辉所谈的情况,绝大多数都是朝鲜当晚对外广播的战报,而柴也不可能经常见到朝鲜最高领导人。对于中国使馆提出派副武官到人民军部队参观学习的请求,朝鲜方面则一直拖而不答。在同其他朝方人员的接触中,柴感到军事情报对于中国人基本上是个禁区。尽管朝鲜政府内务相朴一禹曾在中国工作过,此时常到使馆吃中国饭,但显然是受到纪律的严格约束,他也从不谈及内部的军事情况。与此同时,中国军队拟派往朝鲜了解情况的参谋团,也遭到拒绝。 然而,战事的拖延使中国领导人越来越感到必须做好出兵援朝的准备。8月11日,已经集中在东北的第13兵团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召开了所属各军、师干部会议。高岗在会上充分阐述了准备出国作战的目的和意义,提出必须主动地、积极地援助朝鲜人民,帮助朝鲜人民解放,使朝鲜成为独立、民主、统一的国家:“到朝鲜去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出现,穿朝鲜服装,用朝鲜番号,打朝鲜人民军的旗帜,主要干部改用朝鲜名字”;各项准备均应专人负责,严格检查,限期完成。8月19和28日,毛泽东两次与来华帮助修订和出版《毛泽东选集》的尤金院士长谈,其中特别谈到,如果美军继续增兵,仅靠北朝鲜是对付不了的,他们需要中国的直接援助。只有这样才能打败美军,推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最新情报表明,美国决心大规模增加在朝鲜的兵力。中国领导人也直接提醒朝鲜方面对战争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尽管没有明确提出中国出兵的问题,但言外之意是可以领会的。毛泽东在8月和9月初两次接见朝鲜代表李相朝讨论战争形势,指出人民军的错误在于没有建立足够的预备队而是全线平均分配兵力,不去歼灭敌人而只想击退敌人夺取领土。毛泽东还特别指出,仁川-汉城和南浦-平壤这样的主要枢纽地区可能遭到敌人袭击,应考虑到将来退却和重新部署兵力的问题。刘少奇也指出应当让人民作好战争可能旷日持久拖延下去的思想准备。 对于中国方面的建议,甚至包括苏联军事顾问的警告,朝鲜领导人置若罔闻。究其原因,第一,对战局的估计过于乐观。当9月4日柴成文直接向金日成提出战争正处于胶着状态时,他很有信心地说,釜山战役已经开始,当精干的突击部队上去后,就会打破僵局;当问道美军有无可能在后方登陆时,金日成肯定地回答:“我们估计美军目前反攻尚不可能,他没有较大兵力的增援,在我后方港口登陆是困难的。”第二,普遍存在着速胜论和冒险主义倾向。 柴成文报告说,朝鲜领导人开始没有考虑到美国出兵,预计一个月结束战争。及至美军参战后,又提出“八一五前解决问题、8月要成为胜利月”等口号。从动员大批技术工人和学生入伍,以及人力、财力严重浪费等情况可以看出,完全是孤注一掷的拼命打算。9月10日,柴成文回国汇报后再次返回平壤,并按照周恩来的指示紧急向金日成报告,希望朝鲜军队考虑战略退却的问题。金日成的回答是:“我从未考虑过后退。” 在当时的种情况下,如果中国军队及时出动,无论是在后方防御美军登陆,还是在釜山前线协助进攻,都会明显地影响战局发展。然而,由于中朝双方对战争局势的判断和战略安排存在重大分歧,即使没有其他的原因(如金日成对中国出兵心存顾忌),朝鲜方面也不会考虑请中国出兵援助的问题。 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成功以后,局势立即发生了严重变化,中国领导人感到派兵赴朝参战已经不可避免。9月18日,周恩来会见了苏联大使和军事顾问。周恩来首先询问了朝鲜战局的情况,并抱怨说,中国领导人除了报纸上公布的材料和平壤电台的报道外,不掌握任何情况,甚至驻平壤的中国大使也收不到关于军事形势的作战通报。周恩来还指出,在军事问题上同北朝鲜领导人的接触很少,中国方面根本不了解朝鲜人民军的作战计划。中国曾试图派一些高级军事干部去北朝鲜观察战场形势,可是至今没有收到平壤的任何答复。周恩来建议,如果人民军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就应将主力北撤,并建立突击部队以备万一;应当利用西方对中国和苏联参战的恐惧心理,“采取能证明我们意图的步骤”。罗申答应立即报告莫斯科,还建议派一位负责干部去朝鲜弄清情况,消除误会。20日莫斯科答复,朝鲜方面没有向北京提供军事情报是“不正常的”,但原因是他们没有经验。至于目前的军事部署,同意中国提出的朝鲜人民军主力北撤的建议。 9月21日刘少奇进一步向罗申表示,中国军队士气高昂,如果需要,他们愿意,也有信心打败美军。中国领导人认为,如果美国威胁到北朝鲜的生存,中国必须帮助朝鲜同志。同日,周恩来告诉罗申,除了金日成表示“朝鲜人民准备长期作战”的讲话外,北京还没有收到平壤的其他消息。尽管斯大林派往朝鲜的私人代表扎哈罗夫大将也曾劝说金日成向中国求援,但朝鲜方面对此始终毫无反应。直到9月28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才做出请求苏联和中国出兵的决定。经过激烈的争论,政治局一致认为,汉城陷落后已无法阻止联合国部队越过三八线;如果他们越过三八线,朝鲜人民军残余部队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战争将在很短时间内结束。北朝鲜领导人一致同意要求苏联和中国提供直接的军事援助,并通过了递交斯大林和毛泽东的两封正式信件。即使如此,朝鲜领导人也是先试探莫斯科的态度。第二天,金日成就如何向斯大林求救而征求苏联大使什特科夫的意见,在什特科夫对此采取回避态度后,感到“混乱、失落和绝望”的金日成和朴宪永不得不硬着头皮给斯大林发出了信件。10月1日斯大林回电表示,提供援助的最好形式是派遣志愿军,而且首先需要同中国商量。万般无奈的金日成于当天深夜紧急召见中国大使,要求中国尽快派已集结在鸭绿江边的第13兵团过江,支援朝鲜作战。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朝鲜领导人从内心是拒绝中国直接提供军事援助的,分析个中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其一是金日成过于自信,对局势的估计也过于乐观;其二是中朝两国历史上存在的特殊关系使得朝鲜领导人对于中国出兵有某种担心和忧虑,所以金日成宁可依赖苏联也不愿中国插手朝鲜事务。这两个问题在中国出兵朝鲜以后仍然困扰着中朝关系。 中朝军队的指挥权问题 虽然由于中国领导层内部的意见分歧和苏联在出动空军的问题上犹豫不决,10月1日至18日期间,中国派兵赴朝作战的行动一再受阻和出现反复,但毛泽东本人的决心从来没有改变。在周恩来赴苏与斯大林讨论武器装备和空军援助的问题时,中朝已经开始商谈中国出兵的具体事宜了。 不过,因情况紧急,双方并未就出兵后的指挥、通信、补给、运输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更没有达成任何协议。10月8日毛泽东即致电金日成,通知中国已决定出兵,并要朴一禹到沈阳与彭德怀和高岗商议志愿军入朝诸项事宜。当日黄昏朴赶到沈阳,但并未谈及志愿军入朝的具体事项,只是根据金日成的要求,称美国正在朝鲜继续增兵,催促中国部队立即出动,控制咸兴和新安州。至于后勤问题,仅提出志愿军入朝后一律使用朝币,以后再按比值偿还,所用柴草一律由当地政府采购,按市价提供。朴一禹还说,目前金日成在德川,金的意见是志愿军的指挥所也设在那里。这就涉及到了对中朝军队的统一指挥问题。 据柴成文观察,金日成开始的想法比较简单,即在敌情紧迫的情况下,请求中国出动军队帮助朝鲜顶一阵,这样,军队的指挥权自然要由朝鲜领导人掌握。当他得知中国准备派几十万部队分批入朝作战后,才感到事情重大。显然,由朝鲜人来指挥中国军队是不现实的。因此,金日成只是提出双方指挥所合在一起。 彭德怀当然另有一番考虑。首先,斯大林在10月1日建议中国出兵的电报中明确表示,志愿军“当然由中国的指挥员统率”。其次,在朝鲜的所见所闻,实在令人对朝鲜人的军事指挥能力担忧。彭德怀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反映,“朝鲜党征兵问题异常严重,16-45岁男子全部征调入伍。入伍工人家属无人过问,一般群众没饭吃。一切无长期打算,孤注一掷的冒险主义从任何方面都可以看到”:“军事指挥异常幼稚,19日下令死守平壤,结果3万人未退出多少”;朝方“虽同意在人民军中开展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但不同意建立政治委员制度”等等。后来彭曾对柴成文讲:“我要对中朝人民,对几十万士兵负责啊!”因此,在彭德怀看来,根本不存在将中国军队交给朝鲜指挥的问题。至于对朝鲜军队的指挥,一则不了解朝鲜方面的主张,二则人民军主力部队已经溃散,新兵正在中国境内整训,尚无法直接参与军事行动,此时还不宜提出。于是,当10月21日彭、金在大榆洞第一次会面时,双方均未提出统一指挥问题,只是在谈到两军如何配合时,金日成同意派朴一禹驻彭处保持联络。 10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任命朴一禹为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党委副书记。 随着战事发展,两军统一指挥的问题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在第一次战役期间,彭德怀屡次报告,因中朝之间缺乏协调——语言不通、地形不熟、朝鲜党政军民撤退堵塞道路等等,“志愿军行军作战受阻”。特别是还多次发生人民军误击志愿军的事件。如11月4日志愿军第39军在博川东南围攻美第24师时,遭到奉命向顺川挺进的人民军坦克师的误击,致使被围之敌逃脱。在物资供给、交通运输等方面,由于没有统一的协调指挥,也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为此,彭德怀通过北京委托中国使馆人员向金日成提出作战中的协调统一问题,希望人民军总部能够靠近志愿军总部。11月7日彭又请朴一禹面见金日成,反映几个问题。但商谈3天的结果令人失望:1、开辟敌后战场问题,由于什特科夫坚决支持中国方面的主张,决定派方虎山和崔仁两个军团深入敌后,金日成对此勉强同意。2、两军配合问题,金日成坚持只派参谋担任通信联络,交换情报,既不同意两军总部靠近,更不同意采取联合的形式。3、朝鲜严重虐待俘虏,甚至殃及英、美使馆人员的问题,彭德坏对此婉转地提出了意见,金日成收下彭介绍中国战俘政策的亲笔信后,未置可否。4、对待逃避兵役的朝鲜平民问题,金日成同意志愿军帮助召回逃跑者,但实际上准备以反叛罪名对这些人进行武装围剿。在此期间,彭请求中央军委转告金日成,人民军第6师尚有6200多人,且已同志愿军125师会合,希望让该师留在当地协同志愿军作战。但金坚持将该师调走了。后第7师5000余人又与125师会合,彭再次提出留下该师,金日成则不予答复。此外,朝方和驻朝苏联军事顾问还反对彭德怀提出的后撤几十公里设伏的第二次战役作战方针,主张志愿军应继续向清川江以南追击敌人。 所有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军队指挥权的归属。为了解决问题,毛泽东决定一方面请中朝两军最高指挥官直接面谈,协调双方立场,一方面向莫斯科反映意见,以求得到支持。 11月15日,金日成和什特科夫应邀来到志愿军总部,高岗也专程从沈阳赶到。会谈一开始,性情直率的彭德怀便提出了两军必须统一指挥的问题。高岗也解释说,朝鲜半岛地域狭窄,战役上没有统一指挥不行。什特科夫明确表示应该由中方统一指挥,并批评人民军以最好的苏联装备打了败仗,而赞扬志愿军以劣势装备消灭了大量敌军,认为对中方指挥的正确性不应存在任何怀疑。但金日成在发言中只介绍了人民军的情况,而对指挥权和有关政策问题却闭口不谈。情急之下,彭直接提出了自己设想的方案,即由金、什特科夫和他本人组成一个三人小组,负责对军事问题进行协商和统一指挥。对此建议,金日成未置可否,什特科夫因未请示莫斯科,也不便表态。最后决定,待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召开会议再行讨论。 毛泽东在11月13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转述了彭的建议:“希望金日成同志和什特科夫同志能常驻前方,并由金日成、什特科夫、彭德怀组织三人小组,负责决定军事政策,包括建军、作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以及与作战有关的许多现行政策,求得彼此意见一致,以利战争进行。我们同意这个提议,现特电告,请求您的指示。如您认为可行,即请由您处向什特科夫同志和金日成同志提出为妥”。毛泽东特别指出:“现在的重要问题是朝、苏、中三国在那里的领导同志们能很好的团结,对各项军事政治政策能取得一致的意见,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作战上能有较好地配合,并能依照您的提议有相当数量的朝鲜军队和中国志愿军混合编制在一起(保存朝鲜军队的建制单位),倘能如此,胜利是有把握的。”17日,毛泽东致电彭、高说,斯大林已回电,完全赞成由中国同志来统一指挥,并将电告金日成和什特科夫。另外,苏联驻中国军事总顾问扎哈罗夫也赞成统一指挥。毛泽东要彭观察金日成的反应。 鉴于莫斯科已表明态度,金日成便提出要去北京与毛泽东商谈。在12月3日的会谈中金说,斯大林有电报指示中朝军队应统一指挥,因中国志愿军有经验,应由中国同志为正职,朝鲜同志为副职,朝鲜劳动党政治局会议对此已同意。随即,毛泽东告以中国方面推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委,金日成提出金雄为副司令员,朴一禹为副政委,并确定以后联合命令即由彭、金、朴三人署名,对志愿军的单独命令仍照以前署名不变。联合司令部成立以后,凡属作战问题及前线一切活动均归其指挥,后方动员、训练、军政、警备等事则由朝鲜政府直接管辖,但联司得向后方提出要求和建议。联司下仍分为两个机构:志愿军司令部和人民军参谋部,合驻一处办公。联司的建立对外不公开,仅对内行文用之。铁道运输、修理亦划归联司指挥。会谈后周恩来起草了《中朝两方关于成立中朝联合指挥部的协议》。金日成返回朝鲜后,7日同彭德怀再行商议具体事宜,所谈甚为融洽。双方商定数日内组成联合司令部,金保证今后不再直接干预军事指挥,而且接受了中方的建议,取消此前对人民军第3军团的部署,令其就近听从志愿军9兵团宋时轮指挥。彭德怀对此表示满意,并反复指出,“人民军勇敢、顽强的精神和一套严格的苏军军事管理制度,是值得学习的”;指令9兵团干部,应以学习的态度去了解第3军团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相机介绍中国建军中的各项政治工作和地方工作经验”,但如与对方的原有制度有矛盾,“切不可生硬搬运”。 截至1951年4月15日,由于在中国受训的部队回国,朝鲜人民军共有7个军团。其中4个军团在联合司令部领导下行动,3个军团直接隶属于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除了地面部队,空中作战也需要联合行动。1951年1月初,扎哈罗夫通告,苏联空军两个师将于近日入朝掩护辑安至江界、安东至安州两线。此外,4月初中方空军将有5个师、朝方空军将有3个师参战。因此,在苏联顾问的赞同下,中方提出需成立统一的空军指挥部。后经中朝协商,于3月参照联司的组织原则成立了中朝空军联合集团军司令部。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及双方语言不同的原因,苏联空军未加入联合司令部。 至此,在莫斯科的干预下,中朝两军统一指挥的问题从组织机构的角度得到了解决。如果说联合国部队由美国统一指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那么中朝两国军队联合作战和统一指挥的问题则处于两难的矛盾境地。对于朝方,存在一个国家主权问题,加上长期以来朝鲜对中国依附和朝贡的历史因素,要他们交出自己军队的指挥权,的确在民族感情上难以接受。而中国主要考虑的是战争胜负问题,无论从军事实力还是作战经验上讲,中方显然具有绝对优势。权衡利弊,从战场形势和现实利益出发,把军事指挥权集中在志愿军手里是势在必行的结果。 关于战争是否继续扩大的问题 当志愿军胜利地结束了两次战役,将战线推至三八线附近后,作为战地指挥官,彭德怀考虑到战场的实际情况,要求部队进行休整。彭报告说,由于胜利,朝鲜党政军民情绪高涨起来,但速胜和盲目乐观的情绪也在各方面有所滋长。“苏联大使说:美军将速逃,要我军速进。这不仅是苏联大使的意见,而且是朝鲜党中央多数同志的要求。”彭认为,“朝鲜战争仍是相当长期的,艰苦的。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战线缩短,兵力集中,正面狭小,自然加强了纵深,对联合兵种作战有利。”敌军士气虽较前低落,但现在还有26万左右兵力,不会马上全部撤出朝鲜。所以,“我军应采取稳进方针”。但毛泽东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强令志愿军立即发动第三次战役,越过三八线。 不过在军事策略上,毛泽东还是赞成彭德怀提出的长期打算、稳步前进的战役部署,同意越过三八线打一仗后就收兵,全军主力(包括人民军)退后几十公里进行休整。战局发展正如彭德怀所料,第三次战役虽然突破三八线并攻占了汉城,但联合国军是有计划撤退的,中朝联军除占领了一些地盘外,没有对敌人有生力量造成什么创伤。1951年1月3日彭德怀电告金日成:敌人在防线被突破后迅速逃跑,故战果不大,只俘虏3000余人。如敌继续南逃,即跟踪追击至水原待命。此役以占领汉城、仁川、水原、利川等地以后即停止前进,准备休整补充。如敌以重兵防守汉城,则我暂不强攻,因各种条件均不成熟。毛泽东也把这一决定转告了斯大林。鉴于志愿军在战场上已成强弩之末,且“敌阴谋诱我深入到洛东江的早已设好的坚固阵地,并诱我攻坚”,彭德怀于1月8日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全军休整。此举引起朝鲜方面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由于前期作战失败的教训和压力,金日成曾表示同意越过三八线后休整两个月的部署,但他内心实际上主张速胜,只是发表意见时比较策略,总把新任苏联大使拉祖瓦耶夫和朴宪永推到前台。就在停止进攻的当天,金日成向柴成文表示,部队休整不宜过长,有一个月足矣;若时间过久,河川及稻田化冰后,将增加部队运动困难,且敌人企图拖长时间,以利补充装备和部队喘息。金还拟赴彭处面谈。彭即将金的意见电告毛泽东,但坚持部队必需休整补充的决定。1月9日上午,扎哈罗夫得知在朝部队已经停止前进后也表示反对。他不满地说,世界上哪有打胜仗的军队不追击敌人、不发展胜利成果的呢?这将给敌人以喘息机会,犯下丧失战机的错误。虽经代总参谋长聂荣臻耐心解释,扎哈罗夫仍然坚持己见。恰在此时,斯大林来电称,为避免国际上对中国的责难,建议由志愿军控制三八线以北及其两侧海岸,而令人民军继续南进追击。毛泽东随即将此电转发彭德怀。 1月10日晚,柴成文陪同金日成来到彭德怀的指挥部。会谈中,彭在分析了敌我实际情况后强调,我军必须休整,经过充分准备以求在下一战役消灭更多敌人。金表示同意休整,但提出时间要尽量缩短,可先出动3个军南进,其余休整一个月。彭认为,现在出动可能压迫敌人再放弃几个地方,但过早将敌主力压缩到釜山狭小地区,不利于分割围歼。金争辩说,不能消灭敌人,扩大领土也是很重要的。彭说,扩大领土不如首先消灭敌人。消灭了敌军,自然就得到了领土。金坚持认为,目前多占领土,增加人口,才有利和平解决后的选举。彭认为不必多考虑这些,目前的中心任务是多打胜仗,消灭敌人。由于双方争执不下,彭这时拿出毛泽东9日电交金日成。金则称,他谈的不是个人意见,而是劳动党政治局的集体意见,于是打电话叫朴宪永星夜赶来。 1月11日彭德怀收到毛泽东急电。针对金日成主张缩短休整时间的主张,毛依据斯大林来电提出:人民军一、二、三、五军团均可置于汉江以南之第一线,志愿军撤至仁川及汉江以北休整两个月至三个月,仁川及汉城之守备由志愿军担任。人民军应将现在东北训练的新兵加以补充,如金日成认为不必补充休整就可前进,亦可同意人民军前进击敌,并可由朝鲜政府自己直接指挥。志愿军担任仁川、汉城及三八线以北之守备。当日黄昏,彭、金、朴进行了更加激烈的争论。金日成和朴宪永认为,斯大林所说让人民军单独前进,是指目前形势有利,美军要退出朝鲜。朴宪永列举最近一些新闻和苏方提供的情报,得出结论说,美军一定会退出朝鲜,但我军不追击就不会退出,因为美国要找借口。彭德怀反驳说,我不追击,美国可以自动退出,这是很好的借口。朴回答,不追击就不会退出,应该利用美国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彭说,只有再美军消灭几个师才会加深这种矛盾,这一因素才会成为有利条件,而志愿军只有休整后才能再战。这时金日成插话,重提在半个月内志愿军应有3个军继续南进,其他部队休整一个月后再进攻的主张。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提高嗓门激动地说:你们的看法是错误的,都是从愿望出发。你们过去说美国一定不会出兵,从不设想如果美国出兵怎么办,现在又说美军一定会退出朝鲜,再不考虑如果美军不退出怎么办。你们指望速胜而又不作具体准备,结果只会延长战争。你们把战争胜利寄托于侥幸,把人民的事业拿来赌博,只会把战争再次引向失败。志愿军休整补充需要两个月,一天也不能少,可能还要三个月,没有相当的准备,一个师也不能南进。我坚决反对你们这种轻敌的错误意见。你们认为我彭德怀不称职,可以撤职审判,可以杀头。彭德怀接着根据毛泽东来电的意见指出:由仁川至襄阳线以北,全部海岸警戒和后方维持交通,由志愿军负责。人民军4个军团约12万人已有两个月休息,归你们自己指挥,照你们的愿望继续向南前进。美军果如你们想象的那样退出朝鲜,我当庆祝朝鲜解放万岁,如美军不退走,志愿军按预定计划南进作战。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只得表示,人民军还没有准备好,元气也未恢复,不能单独前进,承认确有速胜情绪,并勉强同意志愿军休整两个月。最后,双方决定召开两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交流经验,统一思想。 斯大林得知中朝之间在军事指挥上的争论后,曾在一封电报中说,“中国志愿军的领导是正确的”,“毫无疑义,真理在彭德怀同志手里”,称赞彭以那样劣势的装备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是当代天才的军事家。斯大林还批评苏联大使不懂军事,不准他再干扰彭德怀的指挥。此时,毛泽东也进一步施加压力,于1月14日致电金日成指出:“在最近2-3个月内,中国志愿军和朝鲜军队要克服严重困难,并完成繁重而艰巨的工作,具体包括:用经过训练的新兵补充部队,使经过训练的新兵学会老兵的经验;加强部队的武器装备;恢复铁路;准备好给养和弹药;改善运输和后勤工作。只有做好这一工作,才能保障取得最后胜利。”毛泽东认为,在敌人准备继续抵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继续作战。不然,我们就会重犯朝鲜军队1950年6月至9月所犯过的错误”。“中朝两国同志必须耐下心来,进行必要的准备”。第二天毛又将此电转发斯大林。这样,在1月16-18日再次与彭德怀会晤时,金日成表示朝鲜人民军单独南进是带有冒险性的,朝鲜劳动党政治局经过讨论,认为中方提出的为了今后更好地实施进攻,而必须利用两个月时间进行休整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金日成心中的不满是可以想见的。苏联驻朝鲜大使后来报告说:“当美国人已经准备从朝鲜撤出的时候,中国人却离开水原回到三八线地区,他们放弃了大规模的进攻行动,经常派出一些没有准备的军队去参加进攻行动,明显地追求在三八线地区停止战争——所有这一切都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在朝鲜领导人心目中的威信,尽管朝鲜人也清楚,中国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从军事角度讲,彭德怀的主张当然是实事求是和有充分依据的,而朝鲜领导人一厢情愿、一味蛮干的情绪,显然是受到其政治考虑和其他因素影响的。不过,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中朝之间的这种分歧,只是在军事策略方面持有不同主张,而从总的战略方针来看,北京同平壤、莫斯科是一致的,都主张通过军事手段或军事压力把联合国军赶出朝鲜半岛,以彻底解决朝鲜问题。在这种情绪下,毛泽东和金日成都没有认真考虑此时联合国提出的停战谈判的决议案,从而失去了一次尽早结束战争的有利时机。 停战谈判的签字时机问题 第五次战役以后,中国方面也感到战争难以继续下去了。1951年5月下旬,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并决定了“边谈边打,争取谈判解决问题”的方针。毛泽东随后请金日成于6月3日抵达北京进行商议,接着又要求斯大林接见金日成和高岗,同时希望在苏联养病的林彪也参加会谈。经斯大林同意,6月10日金日成和高岗乘苏联派来的专机飞往莫斯科。 他们与斯大林交流了看法之后,于6月13日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斯大林也来电表示,“我们认为,现在停战是件好事”。 据苏联大使观察,“朝鲜领导人对于停战谈判有些戒心,尽管他们没有公开和直接地表达出来”。金日成从北京回来以后,心情十分沮丧,认为苏联在联合国的代表马立克6月23日呼吁停战谈判的发言“是中国力图达到停战和摆脱援助朝鲜这一负担的最明显的表示”,甚至在马立克发表声明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北朝鲜的报界以及其他宣传机关,对此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也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文章”。虽然朝鲜领导人后来也“认识到了缔结停战协定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必要性”,但他们认为中国代表团(主要是其负责人李克农)为能达成停战协定而对美国人过分宽容和让步,同时也抱怨中国人在谈判过程中没有及时地、充分地听取朝鲜代表的意见。特别是当7月27日毛泽东通知金日成,如果美国人坚持将现有的前线作为分界线的话,那么中国人认为可以向美国人做出让步时,金日成表示了极大的不满。 他立即答复说,“这种让步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意味着对朝鲜的“严重的政治打击”。金日成甚至对朴宪永说:“我宁愿在没有中国人的帮助下继续进行战争,也不愿意做这种让步”。 后来因美国代表在分界线问题上提出了过分,并在谈判区的进行挑衅,中方表现出强硬立场,才使朝鲜人的情绪有所好转。不过,苏联大使注意到,“最近数月来,朝鲜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明显地冷淡了,朝鲜人更加坚定了依靠苏联的方针”。 然而,中朝双方对谈判的态度不久便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1952年下半年,在朝鲜战场双方基本取得力量平衡的同时,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却陷入了僵局,问题竟胶着在毛泽东起初认为最容易解决的战俘问题上。此时,毛泽东主张把战争继续下去,而在和平谈判问题上坚决不能让步,但朝鲜方面却希望接受美国的停战条件,尽快在停战谈判协定上签字。斯大林从苏联与美国对抗的全球战略出发,再次支持了毛泽东。 1952年2月板门店谈判达成协议:在签订停战协定后90天内召开相关国家的政治会议解决朝鲜问题,但在其他议程,特别战俘问题上还有争议。这时,朝方主张尽快结束谈判,金日成还直接向毛泽东表示出“不愿继续进行战争”的意见。拉祖瓦耶夫向莫斯科报告说:“金日成在与南日讨论谈判陷入死胡同的原因时表示了这样一种看法:应该建议签订停战协定,而把所有未解决的问题移交给政治会议去研究。金日成认为拖延谈判是不利的,因为美国的空军正在继续给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造成惨重的损失。他看不到继续就战俘问题进行争论有什么合理性,因为这些争论正在导致更大的损失”。金日成还认为,中国志愿军的大多数战俘都是以前蒋介石军队的人,在政治上不可靠,所以“为了他们去斗争没有特别的意义”。“金日成指示南日弄清楚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并建议以李克农的名义在战俘问题上做出让步”。拉祖瓦耶夫还反映,中国领导人“担心大量的苏联军备的供给会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而减少或中断”,并认为匆忙地解决问题,“只能相反地导致削弱中朝方面的力量。李克农认为,如果不发动国际社会的舆论力量,如果不作长期斗争的准备,那么美国人是不会做出让步的。毛泽东同志也是这样判断谈判前景的,毛泽东给李克农下达了这样的指示:只有坚持锲而不舍、坚定不移的立场,你们才能赢得主动权并迫使敌人做出让步。 为了在谈判中实现这一目标,你们应该准备与敌人再作几个月的较量“。 5月2日,朝鲜停战谈判五项议程中的四项已经全部达成协议,但在第四项议程,即关于战俘安排问题上,美国方面提出了自愿遣返的原则,而中国方面坚持应全部遣返,双方的谈判由此陷入僵局。朝鲜领导人原指望不晚于5月份与美国人签订停战协定,并依此来计划安排1952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没想到谈判因战俘问题产生争议而拖延下来,“这使朝鲜领导人感到莫大的失望。金日成建议中国同志在战俘问题上做出让步,并争取签订停战协定”。或许是考虑了朝方的意见,7月3日,中朝代表团提出了新建议,除非朝鲜籍战俘仍需全部遣返外,同意朝鲜籍战俘无须全部遣返,“即其居住地在敌对方的朝鲜籍战俘应返回敌对方领土;在应召入伍前居住于俘获方领土上的朝鲜籍战俘,应全部留在原处并应被释放遣送回家”。但是美国方面不顾中朝方面的一再退让(包括已不再坚持遣返全部被俘人员),于7月13日提出了总共遣返83000人(包括人民军被俘人员的80%和志愿军被俘人员的32%)的概数,并声称这是最后的、坚定的、不可改变的方案。中朝方面被迫做出最后选择。 对此,中国领导人的态度十分坚决。毛泽东在7月15日给金日成的电报中说,在敌人狂轰滥炸的军事压力面前,接受其挑拨性和引诱性而并非真正让步的方案,对中朝方面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是极为不利的。战争继续下去,固然会给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带来进一步的损失,但中朝人民也在战争中愈战愈强,鼓舞着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去反对侵略战争,并推动了全世界保卫和平运动的发展。战争使美国的主要力量陷在东方继续遭受损失,而苏联的建设得到了加强并影响着各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因而也就推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毛泽东保证,中国人民愿尽一切可能帮助朝鲜人民解决困难。总之,“在现时形势下,接受敌人这一方案必然要长他人志气来灭自己威风”。最后,毛泽东不无用意地告诉金日成,中方的看法和方针,“当转报菲利波夫同志征求他的意见,得复再告”。同日,毛泽东也致电斯大林,“主张坚决拒绝”“敌人这种挑拨性和引诱性方案”,并表示准备战争扩大。毛泽东还通报说,“金日成同志对此有不同看法”。尽管金日成在回电中表示赞同毛泽东对当前局势的分析,并感谢中国将全力提供援助的承诺。但在同一天给斯大林的电报中,金日成抱怨说,由于消极防御的方针,敌方轰炸给朝鲜的城市和平民带来了极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拒绝接受敌方的条件。虽然他表示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但还是希望尽快停战:“我们必须坚决力争尽快签订停战协定、实现停火和根据日内瓦公约交换所有战俘。这些要求会得到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支持,并使我们从被动的局面中摆脱出来。” 中朝之间在谈判中的战俘问题上持有不同立场,除了政治上的考虑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原因,即双方的战俘政策完全不同。由于受国内战争传统作法的影响和缺乏国际斗争经验,中方从一开始就未曾想过扣留战俘。1950年11月17日彭德怀致电军委,拟在战役发起前释放100名战俘。18日毛泽东复电,“释放一批战俘很对。今后对战俘应随时分批放走,不要请示。”这样,中方掌握的战俘即相应减少。此外,1951年11月中朝商定,为便于释放战俘工作,以后南朝鲜战俘交由人民军管理,而志愿军只管理其他国家的战俘。这样,中方实际看管的战俘人员十分有限,没有多少谈判的本钱,这大概也是中国主张“全部遣返”的原因之一。而朝方出于战后经济建设需要劳动力的考虑,则暗地里扣留了大量战俘。据苏联大使苏兹达列夫的报告:“朝鲜同志认为将大量的南朝鲜的战俘扣留下来,让他们在北朝鲜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比较好,而无须去考虑他们要求返回自己家乡的愿望”。因此,他们扣留了13094名李承晚军队的战俘,其中6430人在人民军中服兵役,其余的人则在内务部和铁道部从事不同的工作。此外,还扣留了战争前期从南朝鲜被“动员”加入人民军的42262人。在这种情况下,朝鲜领导人当然不可能理直气壮地坚持“全部遣返”的原则。问题最后还是在莫斯科得到解决的。7月15日毛泽东电告斯大林,美方提出的方案,“两者比例极不相称,敌人企图以此来挑拨朝中人民的战斗团结”。“在敌人的压力下屈服,对我极为不利”,并表示即使谈判破裂,也绝不让步,“因为这个问题是个政治问题,不但对朝中两国,而且对整个革命阵营都有影响”。第二天斯大林即复电:“你们在和平谈判中所持的立场是完全正确的”。 周恩来随后于8月访苏,并与斯大林举行了多次会谈。中途赶来的金日成、朴宪永和彭德怀参加了后期会谈。除了讨论中国经济建设的问题外,会谈的重点在于确定以后战争的方针。周恩来介绍了战场上中朝力量的情况,认为“现在我们有足够的把握,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作战,并且因为建立了坚固的坑道工事,也经得住轰炸”。关于战俘问题,斯大林首先指出,美国人想按自己的主张解决战俘问题,而根据国际法,交战各方必须遣返除罪犯以外的所有战俘。斯大林问,毛泽东对战俘问题是怎样考虑的:是让步还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周恩来简要地介绍了在这个问题上中朝之间存在的分歧, 并表达了毛泽东“必须坚持遣返全部战俘”的看法。周恩来说:“朝鲜人以为,继续打下去不利,因为每天的损失要超过在遣返上有争议的战俘人数,而停战对美国不利。毛泽东则认为,战争打下去对我们有利,因为这打乱了美国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斯大林当即肯定说:“毛泽东是对的。这场战争伤了美国的元气。北朝鲜人除了在战争中遭到牺牲以外,并没有输掉任何东西。美国意识到,这场战争对他们是不利的,必须结束它,特别是当他们知道仍有我军驻在中国以后。需要的是毅力和耐心。”斯大林还提出了一个更能触动中国领导人神经的问题,他提醒周恩来说:“对美国必须强硬。中国同志必须了解,如果美国不输掉这场战争,那么中国永远也收复不了台湾。”关于解决战俘问题的具体方法,周恩来谈到,如果美国人做出某些让步,那么可以按以下方案之一继续谈判,第一,在美国仍然坚持遣返部分战俘的情况下,宣布扣留同样比例的美韩战俘;第二,战俘问题交给中立国(如印度)进行调解;第三,先签订停战协定,战俘问题留待以后解决。在交谈中,斯大林倾向第一方案,而周恩来重点谈的是第二方案。 不过,他们一致赞同的前提是首先坚持全部遣返战俘,并要美国先行表示让步,而不能在美国的恐吓面前退缩。 对于平壤的说服工作,自然还要莫斯科出面。在9月4日与金日成会谈时,斯大林问到,朝中之间在谈判问题上是否存在某种分歧。金日成回答:“我们之间不存在原则上的分歧。 我们同意中国同志提出的那些方案。但是,由于朝鲜人民目前处于的严重状况,我们更愿意尽快缔结停战协定。“斯大林立即说:”我们在此已经与中国代表团讨论了这一问题,并表达了这样的建议:不同意美国人提出的关于战俘问题的条件而坚持自己的条件“。”如果美国人不愿意遣返20%的中朝战俘,……那么他们的那20%的战俘也不能返回,一直到他们不再扣押中朝战俘为止“。斯大林最后以肯定的语气结束了这一话题:”这就是我们对此问题的看法“。 此后直到斯大林去世以前,金日成没有再提立即停战的主张,而是关注于如何更多地取得苏联援助物资的问题。不过,在战争即将结束之前,中朝之间在是否立即签署停战协定的问题上又发生了争论,这是战争期间的最后一次分歧。1953年3月以后,苏联的对外政策及战争方针发生改变,从而促进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进程。但李承晚不想停战,并以擅自释放战俘的做法破坏协定的签字。为此,中方主张再发动一次战役,借以争取更好的停战条件。而朝方则要求马上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对李承晚释放战俘的行为不必追究。彭德怀没有理会金日成的主张,在毛泽东的支持下,按自己的意愿发动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阵地突破战,并取得成功。 显然,在停战问题上,金日成考虑的是朝鲜的实际利益,既然无望在战争中取胜,那么最好在维持现状的前提下尽早结束战争,转而进行经济建设,巩固对北朝鲜的统治。而毛泽东因其对亚洲革命负有的领导责任,则必须着眼于两个阵营之间对抗的总体形势,着眼于在东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安全利益。惟其如此,在中朝之间发生分歧时,毛泽东才屡屡得到莫斯科的支持。 总之,上述中朝领导人之间矛盾和分歧发展及其解决的过程,除了历史因素以外,反映了阵营内部国家关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即当国家主权利益与整个阵营的共同利益发生冲突时,必然是前者服从后者。总体说来,中朝之间的问题,并不单纯是各自利益的对立,而是阵营全局利益(往往由中方代表)与当地局部利益(一般由朝鲜提出)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苏联立场的偏向,也并非仅仅是考虑到照顾中国的意见——尽管相对来说莫斯科处理同毛泽东的关系时更加慎重,而更多地是因为中国的主张比较符合斯大林认定的社会主义阵营在亚洲冷战中的总体利益。但这里的问题在于,所谓共同利益或总体利益,一般是依据在阵营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领导人的认识和理解确定的。因此,一旦某一主权国家不再认同这种共同利益,或阵营中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这种局部服从全局的逻辑就不再发生作用,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也就面临着终结。中朝关系是如此,中苏关系也是如此。
982 次阅读|14 个评论
分享 《精光大道》插曲新编 -- 为互助众筹发红包所感
热度 29 皇家骑警总监 2016-10-4 00:02
咱们的天,咱们的地, 咱们的红包咱们的利。 穷帮穷来评分发红包, 评分不是为自己, 一心要奔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哎嗨哟哎嗨哎嗨哎嗨哟, 哎嗨哟呵嗨哎嗨哟呵嗨。 龙血树给咱指出了金光道, 团结一心走到底。 心中一轮红日照, 咱们的救星是自己。
6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什么是社会主义?
热度 14 chenchanghai 2016-7-30 14:59
这个角度不错。 作者:辛大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77320/answer/934457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7.我所理解的社会主义。 看nhk拍的台湾太阳花学运的纪录片,我也会为台湾同龄青年的那份青春热血所同化而感到热血沸腾,(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强推)也会以正面赞赏的眼光来看待和思考这场运动。但是静下来思考台湾的大势,台湾经济出路(且不论政治)只能在于尚能扩大的大陆市场了,台湾的内部与海外市场实际都已达到极限,工业化已经完成,经济增长不可能再回到30年前的高速阶段了,台湾不论怎样搞,民主或者极权,经济都回不到高速增长了。所以,自己闹,自己开心就好。 感性毕竟不能提供成为建设经济的力量,经济的力量来自于背后规律的力量,那是人性参与其中的经济学规律。严谨的逻辑,理性的思维,以及一定的分析眼光,才是把握这种规律的武器。 我依旧坚信,今天我们的一些经济与社会问题,跟一个世纪前我们国家乃至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些人所面对的问题相差并非很大。一个世纪前在中国,段祺瑞这样一个军阀头子都能说出“ 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可见当日士人之逻辑/理性思维与理论功底,当日之智慧不差今日。 就是在那个时代,一大批最优秀的头脑被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所吸引,我坚信,那些被马克思主义吸引的优秀人群,绝非被那些一读就漏洞百出的充满感性的阶级言论所感召,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那套实实在在的政治经济学的理性与逻辑而信奉这种主义/这个信仰的。时至今日,静下心来读马克思以及毛的著作,依然被其严谨叙述逻辑和理性分析判断力所折服。 社会主义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性的口号,而是一个学问性的理性问题与答案。 人与人的智商差距并非很大,平心而论,有人给你洗洗脑就让你冒生命危险做事,你会去做吗? 红军跟解放军不是傻子组成的,天底下没有什么人会被洗洗脑,然后就牺牲自己最珍贵的生命。当面临的选择代价越大的时候,人的本能会更加慎重的思考,我坚信,近代我们国家那些为信仰而牺牲的前辈们,他们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其大脑也必曾用理性反复证实过那种比生命重要的信仰。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的论证逻辑相当严谨,他并非仅仅是探讨了寻找一种公平性的问题,更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社会主义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深的话题,我不敢说自己懂的很全面,浅谈己见。摘了自己另一个回答里的段落 你知道哪些布局精心、长久的骗局? - 辛大伟的回答 首先,苏联的那套以斯大林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实践,其理论本质上与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一些背离,至少与共产党宣言里所倡导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方面是背离的,我们这里谈论的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为何提出社会主义?我认为,是其研究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之后提出的,马克思看到资本主义的出现对社会生产力带来的快速扩张发展,“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像晚其后半个世纪闻名世界的凯恩斯一样,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在于需求,有需求才会有生产,需求则来源于社会上所有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但是,资产阶级的发展让社会财富归于少部分人,就算一个基尼系数相对被政府刻意控制而较低的国家(当前的美国与日本),也是符合八十二十定律的(即社会上80%的财富在20%人手中),握有社会主要财富的资本家其消费占收入的比远远低于普通人是极低的,资本家大部分的财富没有消费而是会拿去投资以扩大生产,这样,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张速度就会低于投资产生的产能的发展扩张速度,整个社会供大于求,“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共产党宣言》),这种矛盾会引发经济危机,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次次停滞。 而对于这种矛盾,有以下几种解决思路,一个是商品对外国倾销带动产能扩张,将产品倾销出国,可以部分缓解本国社会的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对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来说是常见的,不论是日不落大英帝国还是二战前后的美国;另一者便是收入再分配,比如依赖国家财政的力量,将富人与穷人一部分财富以税收的方式收缴到国家手中,政府再推出经济刺激计划(比如当年的4万亿使我们国家在次贷危机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经济坚挺了四五年);再一者便是金融杠杆作用,比如,中产阶级一年的收入只有十万美元,但是,一些金融杠杆的存在可以让他有15乃至20万美元的消费能力,次贷危机前美国就是这么玩的,最后玩脱了手,当然也是因为,泡沫吹大总要破的。 马克思认为,只有逐步实现收入分配或再分配才是根本解决这种供需矛盾的关键。这并非毫无现实意义的,比如,当前不仅是政府财政的力量(目前美/英/中这些国家的财政都占gdp的35%~40%还是相当可观的),也有经济/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家的慈善意识(像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将绝大部分财产捐出),这两方面的发展都可以逐步引领社会的这种供需矛盾逐渐缓解,从而逐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未来越来越多的盖茨和扎克伯格,绝大多数资本家都将财富分给穷人,赚了钱之后的人不贪图金钱,社会财富是基本平均化的,这不就是宣言里说的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嘛)这也就是马克思所预测的,共产主义将率先在资本主义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实现。 其实,说白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真的不是美苏的差别,不是南北朝鲜的差别;而是像法国的社会党(密特朗总统为第一书记)和人民运动联盟(萨科齐总统是前主席)一样的区别,区别在于是否相信社会最终会实现财富均匀化基础上的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并愿意为此目标而奋斗。
706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帝都高知 受萧伯纳的影响(转)
gordon 2016-3-26 17:34
陶孟和在英国伦敦大学求学时,主要研究社会学,接受的是韦伯夫妇的理论体系。因当时的韦伯与萧伯纳等共同创立费边社,在英国从事所谓的社会改良主义 运动,作为韦伯信徒的陶孟和,其思想多少也受到萧伯纳的影响。傅斯年在英国留学时,与韦伯夫妇和萧伯纳等辈曾有过接触,但傅对二人特别是萧伯纳本人颇为轻 视,或者说大为反感。 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萧伯纳氏,自在伦敦以文学创作崭露头角后,号称社会主义者,从36岁开始,到94岁呜呼归天,58年里共写了51个剧本。 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31年,萧伯纳来到深得自己好感的苏联访问,高尔基写信祝贺他的75岁寿辰,称颂他是“勇敢的战士”云云。1933年2 月,萧伯纳受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会几位大佬的邀请,尽管有不屑踏上中国领土的念头,但最终还是于2月17日由香港到上海登陆作了短暂停留,并与宋庆龄、蔡 元培、鲁迅、杨杏佛、林语堂等名流匆匆见了一面。萧氏之意“本来玩玩的”(鲁迅语),但还是以西方人的自傲自大,以不屑的神情,居高临下地对中国及中国文 化咕噜了几句洋话,大放了一通厥词,谓“中国固无文化可言,有之也在中国的乡间田野”云云。后来中国许多各揣不可告人之目的,或稀里糊涂,大肆迷信和吹捧 萧伯纳,将其视为哲人与世界人类的大救星,并借此抬高与其有一面之缘的中国同盟几位大佬的身价。但也有人当时就表示对萧氏为人为文不屑一顾,对其行为更是 深恶痛绝。在这批头脑清醒、情感激烈的勇士中,傅斯年算是靠前的一个,对萧的行为与思想给予猛烈抨击。其恶感之深、用情之烈、直到十几年之后的1950年 依然郁结在心、如鲠在喉,甚觉不吐不快。这一年,由其他事件引导,傅斯年想起萧氏的思想对中国人流毒之深,于是写了《我对萧伯纳的看法》一文,以消除其毒 素,化解心中的块垒。文中说道: 萧伯纳“自己实在无多创造的思想,而是善于剽窃别人的思想。”他所剽窃最得力的人就是魏伯(南按:韦伯)夫妇。萧伯纳的文字啰嗦,思想浅出,作品风 行一时,一辈子赚了很大的钱。他对于抽版税是丝毫不苟的。章士钊求见,说:‘先生在中国很出名。’他说:‘在中国出名何用?中国不曾参加国际版权协定。’ 这虽然带有笑话,但我在英国读书时(三十年了),大学学生演他的戏,版税一道决不放松——尽管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萧伯纳将老,怕要死,写了一本《返 于老彭》(BACK TO METHUSEIAH),还是一部大作(大约是1920年)。从此以后,剽窃得越发生吞活剥,见解越无中心,越说越无责任心。我想,假如不返于老彭,少活 三十年,岂不更为完美?这实在不像人死后的说话,但这样场合,这样说法我却有点摹仿他的调儿。” 在傅斯年眼里,尽管萧伯纳的思想抄袭韦伯,但韦伯夫妇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是一对彻头彻尾的“社会主义的新官僚派”,且是一位“人道主义的色彩甚淡, 效能的观念甚重,而谓人道主义者为幻想家”的庸俗之辈。傅在文章中颇负义气地指责道:“ 魏伯夫妇晚年大大赞赏苏联,以为是一个新的文明。在东方的民族中, 三个人都极其佩服日本,因为中国人‘乱哄哄’,‘不会办事’ ,(好个帝国主义的看法)! 魏伯游中国后,说中国人是劣等民族,萧伯纳游日本,路过上海几有不 屑上岸的样子 。”最后,傅斯年对萧伯纳作出的总体结论是:“他在 政治上,是看效能比人道更重的 ;在思想上,是剽窃大家;在文章上,是滑稽之雄;在戏剧上, 是一人演说;在艺术上,是写报纸文字。”总之,在傅斯年眼里,萧伯纳是一个极其糟糕,无一是处的骗子、妄人加街头小混混式的丘八。 此文一出,得到了一批中国自由知识分子赞誉和追捧,抗战期间任《中央日报》主笔,后为台湾东吴大学教授的程沧波评论说:“《我看萧伯纳》大概是孟真 最后一篇文章,这一篇短短的文章结束了孟真30年的文字生涯。这一篇文章,是孟真‘等身著作’的压台戏。孟真在那篇文章中说:他不是学戏剧,他也不是学文 艺批评,但是,像萧伯纳这样一个题目,不是一个专家写得好的,这样一个复杂、迷乱、幻景的题材与人物,不是具有丰富的中西学识、超特的智慧,是没法一刀劈 下去的。孟真那一篇文章,把一个萧伯纳,一刀劈下去了。萧伯纳经他这一劈,由神奇化为腐朽,把萧翁一生的魔术全揭穿了。孟真的不朽,那一篇文章就够了。” 傅斯年的老友毛子水也评价道:傅氏文章中的“三千个字,将永为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文献,是要‘知人论世’者所不可不读的。……孟真先生以萧伯纳‘看 效能比人道重’的理由而不满萧伯纳,对极了!”程与毛氏所言,是耶?非耶?或似是而非?但有一点似不可怀疑,即傅文一出, 萧伯纳的迷信和制造的神话被戳 穿、打破,许多喝过萧氏制造的迷魂汤,一直沉溺在萧氏神话迷梦中的国人逐渐清醒,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神情越发变得清晰、明智 ,萧伯纳的影响也成了蜥蜴的残 梦——恐龙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与傅斯年的思想大不相同,或曰背道而驰的是,陶孟和除接受了韦伯夫妇“社会调查”的思想并照章行动,对苏联的一切人事大加赞赏。1924年1月24 日,苏俄领袖列宁去世,已从英国回到国内的陶孟和于2月26日,联合李大钊、马叙伦、郁达夫、丁西林、沈尹默等47位教授致函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要 求政府与苏联恢复邦交。函中特别指出“苏俄以平民革命推倒帝制,……其显扬民治,实吾良友”云云。由于对苏联革命的赞成与崇敬,陶氏的政治思想渐逐滑向另 类,并对中共的思想与做法表示同情的理解。 傅斯年与之相反,公开表示反对。 (本文摘自《南渡北归(第二部) : 北归》岳南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11-1)
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通往奴役之路》费边社 —— 英国思潮对中国的影响
gordon 2016-3-26 16:53
注:如果你知道早年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是英镑,那么对英国思潮对中国的影响就不会吃惊。 包括英式英语,许国璋就是“英国范” 实际上很多人对萧伯纳这个人也不太了解。( 非常恐怖 ) ******************************************************************************************** 20 世纪英国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思想资源出自创建于1883 年的费边社,其核心成员包括韦布夫妇和 萧伯纳 。悉尼·韦布在创办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过程中发挥过关键性作用,因此许多20 世纪英国重要的社会主义学者都任教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包括艾德礼、沃拉斯、托尼、多尔顿、盖茨克尔、卡尔多、勒纳和拉斯基。 英 国唯心主义的社会主义与欧洲大陆社会主义在根本理想上就有区别:他们要创造一个新耶路撒冷,在那里,人们之间的情谊将取代金钱上的竞争。 他们的最终目标并 不是从外部改变人的生活命运或经济秩序,而是改变人们内在的精神世界 。当然,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局势极大地影响了政治和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19 世纪自由主义者有一个梦想,即希望商业和自由贸易把人类凝聚为一个和平、和谐的世界。“一战”和大萧条把这个梦想冲得七零八落。而苏联的榜样吸引了社会主 义知识分子,使 英国社会主义者从强调自愿性合作转向了强调国家主动行动和实施控制 。19 世纪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死亡了,至少是处于休克状态。 社 会主义鼓吹人的平等和人的活动结果的平等,因此社会主义认为,民主制度——政治平等的制度——是最恰当的治理形态。经典社会主义的纲领是生产资料由政府所 有,并通过民主手段进行管理。尽管像哈耶克所指出的,社会主义者的意图是纯洁的,目标是崇高的,他们认为人人平等,他们也鼓吹民主,然而,他们却喜欢由政 府强制性地直接控制社会经济的主要部门。与此相反,哈耶克在《 通往奴役之路 》中强调的是,“能够防范权力变为专断的,不是权力的来源而是对权力的限制”。集体主义恰恰就是专断的,因为它一切以多数意愿为转移。认为民主是好政府和好社会的唯一必要条件,这种看法既不合乎逻辑,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哈 耶克对民主的看法对于理解他下面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社会主义不是正当的,即使它可能是民主地建立起来的。他认为,民主本质上是中性的,他强调,他“从来 无意于盲目地崇拜民主。 我们这一代人可能确实对民主谈论、思考得太多了,而对民主所要维护的价值本身,却谈论、思考得太少了 。从根本上说,民主是手段,是 维护国内稳定和个人自由的重要工具。它不可能永不出错,不可能总是有效。 以为只要权力是通过民主授予的,就不会是专断的,这种想法是没有根据的 。民主的控 制可能会防范权力的专断,但其存在本身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哈耶克相信,民主本身不是目的。 他对民主的看法不同于某一派思想家, 这些人看重 多数人的权利,多数人可以采取任何行动 ,他们为多数人而多数人。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说过, 100万人中,即使只有一个人持有某种另类的看法,压制他也是 不对的,因为他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 。哈耶克认为,从实用的角度看,民主制度大体上是可取的。在这里,哈耶克延续的是英美传统,用丘吉尔的话说就是,民主制 度是“各种政府形态中最不坏的一种”。詹姆斯·麦迪逊曾问:“政府除了是最大多数人的人性的反映之外,还能是什么呢?在创建将由人治理人的政府时,你所面 临的最大难题在于:你首先必须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然后得让政府控制它自身。”哈耶克指出,问题并不在于民主制度本身是多么可取,而在于,人们还没 有想出更好的实现一定的个人自由、政府和平更迭、维护市场、教育公民的办法而已。 如果说社会主义要与自由相容,与它是通过民主手段建成之间没有内在关联,那么,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社会主义为什么从本质上与自由不可调和?毫无疑问,最 重要的原因是,经典社会主义国家赋予了政府极大的权力。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个人仅仅是计划制订者心目中的一个零件,这样的社会是没有个人自由可言的。哈耶 克在《自由与经济制度》一文中写道:“经济生活就是安排各种手段以实现我们各不相同的目的。不管是谁,只要掌握了这些生产资料,就可以决定要去追求哪个目 标,怎样做价值高,怎样做价值低,简而言之,决定人们应当信仰什么,为什么而奋斗。而人本身变成了实现那个可能指引着独裁者的理想的工具。”
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文革时期的工作方法 ——— 中下层同志的回忆(转)
gordon 2016-3-19 08:57
参加革命同日本鬼子斗,同国民党反动派斗,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跟贫穷落后斗。自始自终只有一个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从来没有动摇过,谁知转眼变成阶下囚,成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走资派。 对此,想不通。可是想不通、不承认就得挨批斗、受体罚。 拳脚、耳光、下跪、搞“喷气式” 就成了家常便饭。 如果经不起皮肉之苦,违心地承认了这些强加的“罪名”,接下来还得交待具体“罪行” 。 否则,就是“避重就轻”、“妄图蒙混过关”,少不了会有更 严酷的拷打责罚。 最令人痛苦的是逼着你揭发他人的“问题”。 尽管你说的句句是实话,只要不符合造反派的心意,那就是“不老实”、“想对抗”、“搞攻守同盟”、“死不悔改”。 在这种情况下,不承认不行,承认了更过不了关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注: 这就是 “死不悔改” 这个词的来历 ,有点象 电影《拯救吾先生》里的张华,一堆张华,全他妈是。 ********************************************** 我作为一个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血腥镇压,都从未动摇过。而今又怎能睁着眼睛说瞎话, 去出卖同志,诬陷好人呢?我坚持实事求是:说真话、道实情。 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肉体上的摧残,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折磨,因而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 能不能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可是,在那知识分子还是“臭老九”的年代, 大批启用工程技术人员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 这件事实施并不容易,光是我们敢顶还不够 , 更重要的是帮助科技人员本身解除思想压力,保护他们不再受到伤害 。 比如,xx 同志对重返技术岗位往往显得顾虑重重。他们总是强调再三,说自己是来下放当工人的,要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进行自我改造...... 技术人员的思想压力是和他们身上背着沉重的包袱分不开的。 注:神经病,知道吗? 坏人得不到清算 ********************************************** 陈景润的科研环境 那个时候,科研的大环境不好,被四人帮等搅乱了,但是, 小环境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可以的 ,这样,他才能安心专研。如今,大环境好了,不过是似乎好了,小环境都毁了,凡是安心长期专研的,都不给活路,还搞什么创新?几乎每个科研单位的小环境都破坏殆尽 当下的两个问题: 一是常识在今日中国变成了异端;二是知识分子加入了赞美的大合唱中。 良心,有良心的人都死了。 **********************************************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M1MzYwOTA4MA==/v.swf
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ZT骗分,女士止步!!!】人家...想和你...一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嘛 ... ... ...
热度 11 树袋熊毛毛 2016-2-24 19:04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内容不宜,已自删,反省中,对不住各位了!/div
70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写文章啥叫接地气,啥叫不接地气
热度 73 李根 2015-2-20 10:28
习总春节致词拽文,已经被爱坛坛友批评, “工农兄弟未必能看懂” ,意思就是不接地气,不像老毛写的东西那样,只要识字的人都能读懂。 习总写了啥? 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我 们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使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创造辉煌的必由之路,始终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始终成为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必由之路。 其实还是比较好懂的,因为这是在大白话的基础上稍微拔高一下,虽然“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这一句太文绉绉了,但是结合上下文,还是可以懂的,况且就算把这句舍去不要,也不影响理解。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这句话出自《庄子·人间世》,是指有些事情开始时极其微小,不被重视,后来却发展壮大起来,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其实,毛泽东自己就引过这句话,是在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时说的: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举行。 4月21日,在预备会议上,毛泽东作报告, 简要地回忆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情况。他说:一九二一年, 我们党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十二个代表中, 现在活着的还是共产党员的(叛变了的如张国焘之流不算), 一个是陈潭秋,现在被国民党关在新疆监牢里,一个是董必武, 现在飞到旧金山去了,我也是一个。 十二个代表中现在在南京当汉奸的就有两个,一个是周佛海, 一个是陈公博。会是在七月间开的, 我们现在定七月一日为党的周年纪念日。……所谓代表, 哪有同志们现在这样高明,懂得这样,懂得那样。什么经济、文化、 党务、整风等等,一样也不晓得。当时我就是这样, 其他人也差不多。当时陈独秀没有到会,他在广东当教育厅长。 我们中国《庄子》上有句话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接着, 毛泽东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走过的24年历程,满怀豪情地说:“ 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 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 干这样的大事。” 老毛当然不是不懂文化,不会文绉绉的那一套,真要引经据典起来,不比任何人差。但是讲话写文章,第一条是让交流的对象知道你在说什么,所以要根据对象和场合来选择用语,上能阳春白雪,下能下里巴人。 甚至字体都得考虑进去。有个搞宣传的在延安刷标语,自作聪明地用了一个不常见的写法,老毛看了就批评,说这是存心让人民群众看不懂,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写进了 《反对党八股》 一文: 党八股的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早几年, 在延安城墙上,曾经看见过这样一个标语:“ 工人农民联合起来争取抗日胜利。”这个标语的意思并不坏, 可是那工人的工字第二笔不是写的一直,而是转了两个弯子, 写成了“—ㄣ—”字。人字呢?在右边一笔加了三撇,写成了“ ”字。 这位同志是古代文人学士的学生是无疑的了, 可是他却要写在抗日时期延安这地方的墙壁上,就有些莫名其妙了。 大概他的意思也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否则就很难得到解释。 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 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 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 许多人常常以为自己写的讲的人家都看得很懂,听得很懂, 其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他写的和讲的是党八股, 人家哪里会懂呢?“对牛弹琴”这句话,含有讥笑对象的意思。 如果我们除去这个意思,放进尊重对象的意思去, 那就只剩下讥笑弹琴者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看对象乱弹一顿呢? 何况这是党八股,简直是老鸦声调,却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 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我们和无论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 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些什么东西,能够做成知心朋友吗? 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 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当毛主席要对全体人民,特别是从民国继承下来的、高达百分之九十的文盲人民讲话的时候,标准就是人人都懂: 我国人民应当努力工作,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 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 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 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 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    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 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我们正在前进。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这段话写得清楚明白,掷地有声,值得学习,值得复习。 海外朋友们可以看这个链接听原音: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crNHqXTA0 国内朋友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RKsKnt5Kp4 老毛还有一段更加给力的话,也是识字的人就能懂的,丝毫不拽文,完全接地气的: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海外朋友们可以看这个链接听原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SO1Cs7gyQ 国内朋友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hekpt_l1mI/ 当然有时候毛主席的文字太过正气凛然,给力是真给力,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显得不够宅,不够萌,于是有好心人跑出来纷纷加注。比如他在海军舰艇上写下的这个话: 1953年2月19日至24日,毛主席首次视察海军舰艇部队, 他乘坐“长江”舰由武汉至南京沿江而下, 四天三夜同船员们一起航行,一起生活。在视察中, 毛主席作了许多重要指示。他对水兵们说:“过去你们在陆地上, 那时要求同志们要爱山爱土,现在你们是海军,应该爱舰爱海洋。” 他反复用中国百余年来的历史经验教导大家,他说: 过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大多是从海上来的,现在太平洋还不太平。 我们应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在谈到当时国际斗争形势时,他说: 帝国主义如此欺负我们,我们要争气,要认真对付。 我们的海岸线这么长,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过去我们没有空军, 也没有海军,现在我们已经有了飞机,有了军舰, 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干,我们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视察中,他在为“ 长江”、“洛阳”、“南昌”、“黄河”、“广州”五舰题词时, 接连5次都题写“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题词。由此可见其含义之深。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为了适应当前宅文化的形势,已经有好心人给加注成了这个样子: “没有人民的水师,就没有人民的妹子” 另一方面,有分析认为,土共的水师已经能推倒皇国的海自了。但环球时报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有67%仍表示“我朝水师还不够尖、不够挺”,83%认为 “我朝水师太缩卵了,要转受为攻”。皇民们都纷纷表示不该给海自那么多零花钱,可中国人的想法完全相反。国际先驱报又说,舆论调查显示55%的中国人认为 “没有人民的水师,就没有人民的妹子”。 怎么样,不错哟,很容易理解吧。如果老毛看到了,他会怎么评价呢?是不是会哈哈一笑,然后吐出一口烟,指点着: “我看你们今天也是钢多气少!”
1477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南开校长:意识形态工作不能走到另外一个极端
热度 24 小赵 2015-2-11 13:07
说的挺好得! 人民网北京2月9日(记者 贺迎春)“最近我在网上看有人讲要全面清理、纯洁、整顿教师队伍,这个我不能同意,这是1957年的思维或者1966年的思维。”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今天在人民网访谈时表示,我们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时不能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上去,不能重蹈历史上对待知识分子的“左”的错误。 龚克表示,对思想宣传工作队伍,或者知识分子或者教师来讲,首先要相信和依靠,这是我们信心的所在。“我们这支队伍中有些人政治观点有问题,有些人的生活作风有问题,有些人可能经济上有问题,学风上有问题,这些确实都有,但是不能以偏概全,不能用他们来代表我们整个教师队伍,或者代表我们这支思想工作队伍的全部,这个非常重要。” 龚克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从五千年历史走来的,是吸纳世界文明成果的,是跟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结合的,怎么能够融会贯通,需要采取很多措施集中培训。 “我想对教师来讲,他是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比如刚才说到团干部、辅导员,他们很年轻,他们自己刚刚摆脱学生身份回过来做学生工作,很不容易,这个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他也要吃饭、穿衣、养家、结婚、住房,所以他有很多困难。”龚克表示,做教师工作要相信、依靠,要教育、引导,也要关心、爱护、解决实际问题。
1302 次阅读|8 个评论
分享 山艺大学生自制海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热度 17 兜胖胖 2014-12-25 18:08
山艺大学生自制海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
http://yx.iqilu.com/2014/1225/2257935.shtml#2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近期举办了“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系列活动,通过在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学生中征集代言人,制作海报并配以文字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从一个普通艺术类大学生的视角,为大家诠释他们眼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一张图是这样的 这应该是socialnationalism吧?查错字典了?还是高级黑?
1679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醉酒老人捐钱被拒持刀大闹银行
热度 35 燕庐敕 2014-12-17 12:25
醉酒后持刀大闹银行被警方制服   广州日报韶关讯 (记者卜瑜 通讯员吴小飞、温俊文 )昨天中午,一位赤裸着上身的花甲老人提着一桶零钱,到韶关市区一家银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被拒绝后,上演了一出持刀大闹银行的闹剧。   当时,一名头发花白、赤裸着上身的老人,把自己平日卖菜所得的零钱用一个破烂的红色塑料桶装着,来到了位于浈江区十里亭镇的一家银行。满身酒气 的老人对银行工作人员说,他要把这些零钱捐给国家,支持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人员一时未理解老人的意图,不知所措。这时,老人有些“愤怒”竟然拔刀相向,大 闹银行。银行职员迅速报警。   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将老人手中的刀夺下。民警将老人手中的刀夺走后,老人显得更加愤怒,开始破口大骂。民警不得不待老人情绪稳定后将其“请”出了银行。同时,民警联系了该村治保主任。半小时后,老人的亲属赶来,罗某此时情绪有所稳定,跟着亲人回家了。
687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刚看到的好书,“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解疑答惑啊 ...
热度 20 范进中举 2014-11-12 09:52
近5年最好的经济学方面科普书。现在年轻人真牛,到底民智已开,大有希望。 曾经困惑的事情终于理清楚了。 对比之下,吴市场之流去耶鲁图书馆呆3个月回来,张某蝇还在嚎叫可以知道为什么中国经济学家就5个了。 忙总曾经感叹中国不是没有能人,是精英淘汰机制,过去上位的是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怎么说呢,能力超强,道德低下或者不得不低下。 那么,为什么呢,建国后社科领域是英美留学回来的,倒洗澡水把孩子倒掉,这帮人成为右派靠边了,30年后这帮靠边几十年到人生晚年的才出来抗几年旗,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呢,长期学术封闭环境下面成长起来,满脑子解放全人类的一下子发现要解放的是自己,脑子乱了。于是80年代全球的社会主义思维基本退潮,中国文化的落后性呢从五四开始就是这么认为的,经过第一代人重建后,以新中国名义树立的自信在社会主义大旗倒掉以后,中国人一代人陷入整体性的迷茫和反动中,酱缸文化啊,早熟文化啊,新教伦理啊等等,黄色文明不如蓝色文明啊,一句话中国人第一次整体性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后遗症是全民性崇洋媚外在80年代之后兴起,乃至到现在中国已经世界第二了,五十岁朝上的中国人还看见白种人,腿肚子还打圈圈。总体上中国人还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的,这种状态即使在抗战时代,中国即将亡国状态下面都没有过。 这批80年代读书的正好是吴市场和力股份教育出来的,没有了理想信念,剩下的就是欲望了。这批人是脑子快的,脑子慢的老百姓还在建国前30年不准乱说乱动的惯性里面。所以90年代大下岗时候,几千万老工人也就局部自发性的有点活动,更多的是自己解决自己,大批的国有资产就被脑子快的精英分了。21世纪了,全国学香港搞房地产,刮掉整整一代80后,这时候再号召改革,在2008前后就不好使了,为啥呢,90年代三大改革已经把信任度搞掉了。所以2008-2013最好玩的事情出现了,就是中国的富人在大规模的移民逃离中国。 用一个老工人的话说,就是改开中拿最大好处的人居然是最恨这个国家的。当官的做裸官,恨不得不做中国人。分国有资产的恨不得赶快国家颜色革命,自己的灰色资产漂白。中小企业主恨不得当官的像欧美、香港不要管自己。白领键盘党恨不能用谷歌和脸书。于是奇葩的事情是人类历史上最大人群的经济革命居然是评价不高,居然是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必然崩溃,当然崩溃了十几年还是木有崩溃。 好在中国还是不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脊梁们,最近这些年民智大开,所以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建议好好看看
119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上嘴唇一碰下嘴唇
热度 7 树袋熊毛毛 2014-8-25 00:47
--------------------------------------------------------------------------------------------------------------------------------------------------------------------------------------------------------------------------------------------------------------------------------------- 1976年10月,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1976年10月,华国锋和叶剑英等伪中央领导人冒称中央政治局,伪造党和人民的意志,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分裂了党,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从此奔着资本主义一条道走到黑。
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社会主义这杆旗还得抓住,呵呵
热度 1 gordon 2014-7-24 12:41
以前我就说过这事,因为有几个文件你突破不了,例如人权宣言 之类的 早先考虑是怕跟老美冲突,不是一个系统的没冲突,是一个系统的就有冲突,总要分个 1234 呵呵 现在一看天主教的教宗 老哥,我跪了 哥,你牛,你真牛 还有波兰,这整不成,教宗让他们去死,他们都得去死啊,哥哥 ××××××××××××××××××××××××××××××××××××××××××××××××××××××××××××××××××××××× 跟小时候看的穿越小说一样,穿越未来,拾了一块令牌,这也不知道是哪个帮的,传说中很厉害,历史记载不详 呵呵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旗子打出来再说 穷小子讨个出身,据说是天生贵胄,呵呵 现在是多认证时代,多条朋友多条路,多一个认证加点工资。 办证,办证,“祖传刻章办证”
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列宁是一个伟人——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gordon 2014-6-21 23:34
本来啊,这个东东是一个空想。 是列宁把它变为 “有可能” ,斯大林把它变成现实的。 虽然最后发现计划经济是一个低效经济。 但是,如果没有列宁、斯大林的努力,这根本就不可能。 Big push 理论。而俄罗斯的发展和德国也有着某种关系,以前俄罗斯是德国的消费市场,后来俄罗斯也想建立工业国了。 并在某些方面还有所超过,例如政治委员会制度,就超越了德国的总参谋部。 德国的制度是受法国启发的。法、德、俄 都是大陆国家,哎。 大陆国家的宿命。(拿破仑三世的工业化,呵呵)
0 个评论
分享 法国的社会主义
gordon 2014-4-6 07:53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jI0Nzg1OTIw/v.swf 大明劫里的瘟疫 就象法国的社会主义运动时的瘟疫,当时就是有瘟疫。(读 “法国史” 就知道了) 有的国家就象受诅咒一样,历史一直反复。 有时候读巴师夏的书,就象发生在当代。 巴师夏试图纠正国家及其公民是一体的错误想法。 并非每一项社会福利都是政府的职责。 像他刚发表时那样,他的观点对今天同样适用和醒目。 弗雷德里克•巴师夏(Frédéric Bastiat),生活在1789年大革命后,法国最动荡的一段岁月。革命家们坚持,政府要接管对生产手段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然后由这些政治家来管理和分配国家财富。 ×××××××××××××××××××××××××××××××××××××××××××××××××××××××××××××××××××× 一个有趣的经济学家 一个笑话说,某女士得了绝症,只能活半年。她向医生请教如何才能过好这半年。医生建议她与一位经济学家结婚,因为经济学家教条、枯燥、无味,“与他在一起度日如年,恨不得早点死去。”但是,如果这位女士找的是这样一位法国经济学家—— 法国议会正在讨论修建从巴黎到马德里的铁路。一位叫西米奥特的议员建议,铁路在波尔多中断一段,这样就可以使波尔多地方的搬运行李工人,商店、剧院和服务 人员及老板,以及轮船上的船员等各种人、收入增加,从而波尔多财富增加,法国财富也增加。这位法国经济学家马上说,你讲得太好了,但不必以波尔多为限,翁 古拉姆、波尔图、图尔,奥尔良等铁路通过的城市都该这样,法国不更富了吗?他还建议把巴师夏名著中文本这一节节中断的铁路命名为“起反作用的铁路”——不 是有利于交通,而是增添麻烦。 当法国执政者建议提高关税,以保护法国工人时,他写信给商业部长说,这个建议真好,因为不让国外锋利 的大斧进口,我们就用自己生产的小钝斧干活。 大斧砍树要100下,小斧要300下。这样,一小时能干完的活,要三小时才能干完。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三小时 创造的财富总比一小时多啊! ×××××××××××××××××××××××××××××××××××××××××××××××××××××××××××××××××××× 尽管巴师夏写的书极富幽默感,其实他的人生并不顺利。他出在法国巴荣纳,九岁时就成为孤儿,但仍受到过良好教育,读书甚多。他在24岁时继承了祖父的遗产后,经过商、务过农,但都没成功。他有点像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那个心地善良但笨手笨脚的皮埃尔伯爵。 当然,即使从那时的观点来看,他的这套观点并不是什么创见,也没有理论上的深度。所以历来经济学大师们对他评价都不高。英国经济学大师A·马歇尔(A.Marshall) 认为,他对经济学的理解并不比他反对的社会主义者强多少。熊彼特则说,巴师夏不是一个坏的理论家,而根本就不是一个理论家。 巴师夏的功劳在于用幽默生动的文风传播了经济学。正因为如此,巴师夏被称为“经济学史上最伟大的自由贸易福音传教士”。熊彼特称他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经济记者”。英国经济学家埃奇沃思(Edgeworth) 称赞他在把前人的经济学发现通俗化方面是个天才。
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正确的提法?
gordon 2014-4-3 15:15
在建国的早期,由于有战争的威胁,所以爱生搬国外的东西,希望即时生效。 其实 现在中国已经没有这种压力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 意味着很多东西都可以不急。 詹姆斯·Q·威尔逊在综合考察了各类组织在政策创制方面的文献后得出结论说, 创新提案的出现率与一个组织的多样性成正比,而创新提案的采用率则与该组织的多样性成反比。 亨廷顿的认识是错的,他认为勿需创新,采用,或者说执行才是关键。 但从经验来看, 执行的前提是了解,创新提案才是关键。因地制宜,而不是生搬硬套 。 在较早进行现代化的英国、西北欧和美国,权力远比那些较晚进行现代化的国家要分散得多 。那些构成现代化的各种政策创制,其最初的提出只能发生在诸多社会集团都能提出创议的社会中。在那些较晚进行现代化的社会里,政策创制则无需这些条件。实际上,只要社会上有某些集团能对早期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有所了解,也就足够了。 注:受军事压力嘛,打不过就加入他们。 在较晚进行现代化的社会中,政策创制的采用而非提出就成了关键。在这些社会中,抵制现代化改革的势力,无论在数目和力量上都与较早进行现代化的国家不同。传统的社会势力、利益、习惯和制度在这些社会中根深蒂固。要改变或摧毁这些传统势力,须将权力集中于现代化的推行者手中。现代化与政治制度内权力的大幅度重新分配相关联:地方的、宗教的、种族的以及其它权力中心必须摧毁,权力要集中于全国性的政治机构。 中国这么些年得来的教训就是,不着急,宽容,是很崇高的品质。 ×××××××××××××××××××××××××××××××××××××××××××××××××××××××××××× 中国社会最缺的一个品质就是慢,low 逼太多, 具备干的慢,干的好 这样贵族品质的人太少 。 凡是慷慨激昂,为国为民,这样的人都不要用 。爱去哪儿去哪儿 core 2以前说反对三类人: ×××××××××××××××××××××××××××××××××××××××××××××××××××××××××××× 总之一句话,不要激进,不要太快 ,保护社会和文化传承。 老喇嘛并不可恨,可恨的是另一拨人。 ×××××××××××××××××××××××××××××××××××××××××××××××××××××××××××× 不生搬硬套,不照搬,不激进,多样性,宽容的环境有利于解决方案的提出。 苏联已经不存在了,你想照搬也没有。 现在啥都不要想,就两个字,自创。 Core 2 在讲述如何度过长征时,说了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跟着走”。
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不同制度下阿达民问题的思考
热度 40 上古神兵 2013-11-23 22:30
阿达民拿走了我们的爱元,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引发了我关于爱坛到底是什么社会形态的思考。 如果爱坛是社会主义制度,那么一切财富属于人民,按照我们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最新的十八大精神,允许大家拥有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和国有资产一样不可侵犯。阿达民先是将爱元发给了大家(从目前的反映看,应该是大多数), 作为爱坛的政府机构,这是以货币方式为爱坛民众提供了一种福利,可以对照改革开放初期连涨工资的措施。这种福利对于活跃经济是非常有利的——红包最近满天飞嘛!那阿达民有没有权力收回去呢?回答是没有。因为这些财富本就是属于爱坛民众的,阿达民受托发放,一旦发放,该爱元就从共同占有转化为各自使用,集中的公权转为分散的私权,而已经参与流通的爱元,已经不是当初阿达民给予的账户数字,已经被赋予了社会主义经济和道德属性(这里暂时不讨论M1\2\3......等对经济的影响) 。 在尚未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法践踏公民财产权利,是重蹈文革覆辙,对社会主义经济和道德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爱坛是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一切财产本质上属于私有财产,阿达民可以定义为美联储这样的货币发行机构。无论是哪一种,当阿达民将3090爱元汇入坛友账户,那么根据资本主义的法制原则,这种失误是该组织自身的错误,受取民众无论在道德上和法律上,均没有义务返还; 阿达民强行收回爱元的行为直接侵犯了爱坛公民的财产权。 相反,根据契约原则,阿达民作为受托的货币管理当局,发钱给爱坛民众而又收回,可以视作是一种 未明确偿还期限的 借贷行为,这是契约不完善的问题,契约的被动接受方是无责的,因此造成无责方的损失,责任方必须给予赔偿。例如:如果有人因这笔爱元被收回而破产(负资产),这将是严重的法律问题(也许还是技术问题)。所以,阿达民这种行为破坏了资本主义的基础,即私有制和契约,“长此以往,坛将不坛”。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爱坛是独裁或寡头制,阿达民是独裁者的代表,那意味着,本坛没有规则,任何行为都是随意的,全凭阿达民的意志决定。那阿达民的给予和收回是不是在逻辑上就可以被接受呢?仍然不是。大多数民众接受了独裁者的馈赠,这在事实上和感情上承认了独裁者的合法性,而独裁者收回馈赠,那么就否定了自己在民众中的地位。而一个丧失了合法性的独裁者,根据历史的经验,他凭借的就只能是纯暴力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意味着爱坛进入了暴君时代。没有规则就变成了暴力规则,人们对自己的财产和延伸的权利将不再重视。如此一来,爱坛将进入黑客或混乱时代。 ...... 此时此刻,老婆说“这么晚了还胡说八道些什么呢?我要上淘宝,你赶快 去 哄孩子睡觉!”
824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会失败?
热度 5 gordon 2013-7-14 15:43
今天看《政治经济学批判》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原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从 法国思潮里学来的。 那为什么空想社会主义会失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会在一国建立政权,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了。 那让我们看看 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是什么吧。 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 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 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 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 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 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 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 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 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都不是作为当时已经历史地产生的无产阶级的利益的代表出现的。 他们和启蒙学者一样,并不是想首先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类。 他们甚至进行了社会实验,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但实验以失败告终。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最大的不同就是依靠工人阶级(无产阶级), 所有者缺位,是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 这个看看《罗马史》,看看罗马的政治家们是如何的纵横捭阖的吧。 更详细的就不说了吧,明白的就明白,不明白的就不明白,呵呵 该送花的赶快送花!!!
1846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财富分配方式
热度 12 ademxue 2013-5-30 14:14
记得我的第一篇文章,就给大家说了。现在网络上的带有不同目的的人太多了。各种抹黑,各种扩大化。所以网络的东西如果你足够理性,如果能看到另外的一面,你会看到另一番世界~从网络上看到的是,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就差爆发革命推翻现ZF了~事实呢?我们比以前的消费更加随意了。生活比以前轻松随意了。虽然物价确实是涨的,可是对我们的压力没那么大。。。现在苹果6块了,橘子8块了,香蕉10块了,牛肉45了,猪肉22了。。可是现在不是我买不买的起他们的问题,而是我想不想吃的问题了~你管这叫民不聊生么?同样的,拆迁问题,大家看到的是,强拆,殴打,暴力拆迁,钉子户。。。尤其这个钉子户,似乎博得了所有中国人的同情。。。但是,我这里也想质问一下国家的媒体,你们有调查吗?你们就只看到,他们成为钉子户的结果,为什么不去曝光他们成为钉子户的理由?为了满足新闻胃口而刻意报道???在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而且是最容易被各方面忽略的问题:拆迁补偿。我的很多初中同学在近些年家里都或多或少的拆迁完了,这样吧,就说说这两年多有关的拆迁补偿标准吧~农村四口之家,第一种,按人口,每人平均65平方米的新房,每人安置费用30W,旧房拆迁补偿平均有50多W,耕地另算。第二种:按人口,每人100W,旧房拆迁费用50W,耕地另算其他不管。多吗?不多。少吗?在某些网民100W不叫钱的眼中,这个确实太少了。。。这个是我们这里拆迁的最低的补偿标准了。。。有的一个拆迁就分到10几套房子,我这里就不说了。我这儿就说最低标准。。。咱算一笔账,如果你家是四口之家,按照第一种方式补偿,补偿后的情况是,你家会分到一个195平米的大房子,或者一套100多一套90的两套房子,外加至少150以上的现金~如果是第二种方式,你家至少得到350W的现金,我们这里房价均价是7000一平米,买两套100的房子,你家里还有210万的现金。我们就算平均吧,平均一个家庭会有两套100平米的房子外加180W现金~这就是拆迁后的样子。拆迁前呢?拆迁的现实是,这个四口之家,在一个农村还算可以的院子住着,每个月的收入要么来自种地,要么出去工作,一年纯收入好的家庭也就7,8万了。出去开销,一年能结余2,3万吧。。我们比对一下,关于住哪里好的问题,咱暂且搁置且让他们等值。如果说,这个四口之家想挣到210万的现金,他们需要不吃不喝,需要工作27年。或者说,吃吃喝喝的挣60-90年。哪个划算?或者有人又会出来说,什么断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什么什么。。直接买断了他们的什么什么。以后生活没有了指望,就只能靠这些现金,现金又花不了多长时间什么的。。。。我只能说,哈哈再呵呵了~~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怎么赚钱?怎么翻身?如果现在你有了180万?你会饿死吗?你会没工作?对,也许你还真的没工作了。。因为你不会去选择工作了。你要变的更有钱,你首要要有钱,要有本钱。。就拿现在我身边同学的很多同村人来说,大家拿这些钱来做什么?他们有一部分人去购买工程机械和工程车辆,因为现在到处开发,活很容易找,一辆工程拉土车,买来50W,一天可以挣好几千。。谢谢,是真的哦~一天差不多有1500多块净收入吧。一年多可以回本钱,之后净赚。。相比我们普通人一个月辛苦几千块的收入呢?流口水没?你也可以干啊,不过前提是你要拿出来50W。。或者呢,不去买这个,几家子凑点钱,开个不大不小的饭店。。。。或者开个网吧。。或者做个不大不小生意。。(我这里是西安,如果你是北上广的,这点钱不算什么,可是你们那里的补助也绝不会这么点的,我只是说当地标准)。那么,我问你,你愿意是生活在以前,一个月挣个3,5000块,还是现在,房车都不是问题,还给一笔钱让你可以去做日收入小几千的小老板生活,你选一下~   这里,我鄙视一下钉子户。。。。我们这边也是规划区,我们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只说一句,那人太贪心了,然后一脸鄙视不屑。。人要知足,给了你让你翻身的机会就不错了。还想一下就弄到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既然你贪心到想弄到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那你就去牺牲一下,去承受那些威胁恐吓吧~然而我们的媒体呢?有没有谈到这个问题?我们这里的人基本都认为,现在拆迁是个机会,要是不拆,一辈子都没有翻身的机会了。。。现在就是用钱挣钱的时代,挣钱的路子多了。可是你身上如果没本钱,一切都白扯。。   所以,兔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财富分配方式,其实就是全国城市周边农村的大规模拆迁改造!一整个一整个的落后农村消失了,拔地而起的是新的大厦,工厂和街道(这些是有这些被拆迁农村人的股份的哦~)村里的人,带着钱和机会没有后顾之忧的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所以,今后几十年,各个城市周边无数个新开发区将会成为兔子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为兔子的全球经济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的新型动力~   在这里,恭喜幸运的站在这一次财富大分配行列的铁友们~新年吉祥~恭喜发财~   注1:兔子国内基本所有农村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制,是属于村子集体的,而不属于个人。也就是说,如果有一家企业占用某一个村子的土地,只有两种方式,要么由国家出面,先从村委会购买这些土地,然后转手卖个企业。要么直接由村委会将这些土地以某种方式租或入股到这个企业中。。。村委会没有买卖这个土地的权力只有选择这个土地的使用权。。而如果不是国家大工程的国家战略占用,村委会是可以选择不卖给国家的。。。现在很多都是把地租给企业,然后村民以人头获取分红~   注2:忘了说,很多拆迁补偿里都有分临街商铺的哦~
605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社会主义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理想
热度 12 樱木花道 2013-5-2 10:49
我们乡下老年人说梦是反的。 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梦想要是人人都能实现还叫梦想? 何况这种山寨美国货的技术含量实在是太低了。 当年 米国有广阔的土地 资源,又缺乏劳动力。 现在拿什么给大家去梦 去想? ~ 画饼 也要在空中画一个轮廓出来。 现在这个饼是原的 方的 三角形的? 谁也说不出来。 其实也反映现在 真正会写文章 会提口号的人 要不太少 要不没有进组织的法眼。 可能连当年王力的水平都不如。 社会主义国家就应该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 现在的问题是敢不敢提?能不能提?怎么提?怎么提? 天天要旗帜鲜明 , 囧RZ
47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呵呵 对不起 俺又揩国家的油了 国家喊我来挖社会主义墙角
热度 26 樱木花道 2013-4-3 20:57
实际情况是 这几天 俺买车了 奇瑞A3 屌丝青年拉风车! 故意买了个手动荡, 享受国家节能补助3000元。 所以 不好意思 揩了一下国家的油,嘿嘿 。 股市里面取现来消费,高喊口号 拉动消费救中国。 ~ 对了 为什么有个“又”字 因为 花道买住房的时候,成都地震以后 2009年年初买的, 你懂的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 《关于促进房地产业恢复发展扶持居民安居置业的意见》。 http://www.lszfgjj.gov.cn/news_view.asp?newsid=460 “购买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 下商品住房, 按购房款总额的1.5%给予购房补贴;购买90—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商品住房,按购房款总额的1%给予购房补贴;购买144— 180平方米(含180平方米)商品住房,按购房款总额的0.5%给予购房补贴 ;购买144平方米(含144平方米)以下已办房屋所有权证的存量住房,按 购房款总额的1%给予购房补贴”。“在2009年5月31日前购买商品住房的我市纳税人,自购房之年起至2010年止所交个人所得税(不包括银行储蓄存款 利息个人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给予补贴,最高额度不超过10万元”。 http://house.scol.com.cn/html/2008/11/005051_682123.shtml  第八条,自10月27日起,金融机构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提供贷款, 其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 最低首付 款比例调整为20%。同时,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各档次利率分别下调0.27个百分点。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灾后购置自住房的贷款利率下限、最低首付 款比例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优惠政策保持不变。 俺的结论是 消费要认真跟随具体的财政政策, 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才重要。
584 次阅读|18 个评论
分享 十八大将在几方面修改党章
热度 10 就爱抬杠 2012-6-16 20:01
据联合早报报导,今年下半年举行的十八大有望修改党章,修改后的党章可能会明确规定,党内最高职务即总书记的任期不超过两届,并可能用比较简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共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希望下一次国庆阅兵,画像不会举出5个人的。
个人分类: 杂谈|940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资本主义的教授讲社会主义的课
热度 28 牛铃 2012-1-26 09:14
--听小牛讲的,文责老牛自然不负-- 话说多大有一门经济课,讲课的教授讲社会主义经济如何如何不好。于是,听课的年轻人不干了。本来么,年轻人普遍比较左倾。 教授脾气很好,说:这样吧,我们实验一下,按社会主义的理论来给大家打分,就是每个人都拿全班的平均分。 第一次考试,全班平均B,果然,大部分人比较欢喜; 第二次考试,全班平均D,全班哗然; 期末考试,全班居然是fail了。 教授说,我从来没有fail过一个班的,这是第一次。 所以我说,这老师肯定是右派,而且一定是极右分子。 不知道最后学校会不会干涉,毕竟全班都fail也是一件大事。 --再次声明,这个是小牛在回家路上跟俺讲的,俺不担保内容正确--
874 次阅读|9 个评论
12下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6 09:23 , Processed in 0.066451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