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同学聚会

相关日志

分享 屌丝为什么觉得努力也不能改变人生(转)
热度 8 gordon 2016-1-16 10:03
注:我发言的机会很少,能说一点是一点。(因为这对其它人的价值观有冲突,不想进入到信仰这个领域) ************************************************************************* 穷人家孩子的出路在哪里呢 尹良说,穷人家的孩子永无出头之日。 她的这个推论源自个人生活经验。前些日子,她回国参加小学同学聚会,发觉大部分男同学们不是猥琐男,就是满嘴胡话的假大款。女同学们在朋友圈里卖包治百病的黑糖膏,或积极地兜售奇奇怪怪的面膜和保养品,拽住一个熟人就“不买不让走”。曾经最有理想与抱负的陈同学,从某二本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前东家倒闭发不出工资,连累得他交房租吃饭的钱都没有。除了能使用手机和电脑,看报纸变为综艺节目,他们的生活与父母辈并无很大的区别。同样是住在小小的房子里,同样是跟不太好的人恋爱,同样是挣扎又贫穷地生活着。尹良自己运气最好,高中拿了奖学金出国,得以某种程度地脱离过去的生活。今年夏天见面的时,她已经在一所很知名的学校开始读数学博士。 说起来,我跟尹良认识也有10多年了。她的父母是憨厚诚恳的老实人,在菜市场里卖着新鲜可口的果蔬;我最记得她家卖的腌李子,酸甜恰到好处,非常好吃。当时,尹良念着当地最差的一所小学——大部分的学生到了六年级还拼写不出26个字母。每年小学升初中考试,这所学校的学生表现都极其差劲,没几个人能考上像样的中学。在她六年级的那一年,区里新开了一所外国语中学,招第一届学生。因为招生数量很多,录取比率很高。即使是这样,尹良那所小学,50多个人参加考试,只有她一个人考上了。 事后回忆,尹良说,能考上外国语中学真不是自己的聪明,而全是因为她爹舍得花钱。当时,他听几个来买菜的顾客说,我们区一年后要搞外国语中学。小孩子读好英语,以后能赚大钱。他爸在家琢磨后,觉得有道理,立刻跟人借了一万块钱,给女儿抱了奥数班,英语班,还有吹笛子。在没日没夜地补习后,她从认不清26个字母,终于学到了正常小学生应有的水平,顺利地考入外国语中学。而她的好朋友,陈同学,则没那么幸运了。 陈同学是一位极其有抱负的小孩子,虽家境差,但自小学一年级开始决意 考清华北大,当工程师,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他写字好看,作业本干干净净,教科书从来不卷边。尽管念了一所挺差的初中,他并没有放弃——每日六点起背课文,睡前必抄牛津字典。初二的时候,尹良与陈同学谈恋爱, 据说后者常年批判前者不上进,缺乏宏伟志向 。然而,在中考时,尹良顺利地直升了本校的高中部,而陈同学仍然没考上重点高中。再然后,就是一个去了二本,一个去名校读了数学。 每逢我们谈论起两人的命运,她都觉得“其实聪明程度差不多,区别是陈同学要努力很多很多”。她的优势是,在关键的时候去了一所好学校,获得良好教育资源。在外国语中学,学校为学生提供小班制英语教学,与此同时,她也有机会接触到其他的小语种。对比起陈同学读的那所学校,教学质量高的不止是一个等级。陈同学一直是年级前十,但比起好中学的孩子,他仍然差的很多很多。 由教育资源所造就的鸿沟,随着时间的增长越来越大,直到完全无法跨越 。现实,往往就是如此残酷。 我跟尹良的另外一个朋友,树兄,他认为陈同学最大的问题是不够努力 。树兄是就读美国名牌商学院的男子,喜爱拿自己的例子来教育大家。他爱说自己雅思曾近仅有5.0,但凭借个人奋斗,去了名校读会计。而他绝不会告诉别人,在申请阶段,他报的是2000块钱的1对1的VIP辅导服务。论勤奋程度,陈同学绝对在我们三人之上——每日凌晨5点开始学习,8点钟出门上班,加班加到12点,回家还要读一个小时的书或者听公开课,连续坚持了许多年。 然而,年近30岁的他,仍然漂泊在北京,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月入6000;不敢出国不敢娱乐,甚至不敢恋爱。或许在北京,如他一般的年轻人,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我并不是说努力没有用。但有时候努力可以是很廉价的东西。 民工大叔很努力地工作,公司的小白领加班到三四点,甚至是不少学渣也常常学到深夜。可是,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他们最后都赢得幸福的人生了吗?我自己读过很差和很好的学校,对于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深有体会。一所很好的学校不单让简历好看,还意味着跟优秀的同龄人共同进步, 正确的训练方法。这些东西,是无法自学,也无法通过“独立思考”得到了 。在缺乏相对应资源和指引下,勤奋常常是很没有效率的机械重复。不是开玩笑,在外婆家,我真认识过那些把《货币战争》当做严肃历史资料的小镇青年,他们日夜苦读此书,希望能增长知识。可问题是,这类书能叫书吗? 一边为他们奋斗的意志所感动,一边又觉得如果他们能获得好点的教育资源该有多好。 前些天的时候,有一位女生,家境不好,三本毕业,北漂4年,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迷茫,在长长的信里的结尾写道,“穷人家孩子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呢?”这种问题,令人很难回答。我自己身边的那些寒门贵子,无一例外的都占据超越常人的运气,天赋,行动力,并且都早早地进入人生的转折点。当天晚上翻了翻那个女生的微博,我惊讶地发现她都在转发“你弱你有理啊?”“穷逼活该被歧视”“没钱被婆家看不起23333”之类的。我替这个女生感到伤心,也替整个大环境而感到伤心——不仅是向上通道变得异常艰难,还有大家对于穷人失去了同情。有时候,穷人也都不再同情穷人。住在北京燕郊的小中产摆出人生赢家的姿态教育北漂;北漂觉得自己在奋斗,看不起留在家乡里的朋友;而小县城的年轻人,也得意洋洋地吐槽着其他弱势群体。对于他们而言,欺负比自己更弱的人,是否也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呢? 至于那个女生提出的问题,我想了挺久的,非常认真地想,最后只是给她简简单单地写一段,跟她说, 但愿她不要那么早对生活失望,尽量保持点热情;也但愿她能遇到合适的机会,如果遇到的话,一定要好好抓住不过错过。 这些话啊,怎么可起来都有点敷衍随意,但,的的确确是我能所说的全部了呀。 【END】 ************************************************************************* “ 去芜存菁 ” 是很困难的,如果 “三句谎话里边夹着一句真话” ,你要把一句真话挑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不要以为你几十秒的判断,就能顶上专业人员数十年的经验。(虽然有时候他没有客户在哪儿聊天,嗑瓜子) 基本上,学术界对硕士及以下的论文是不看的,很少有人参考。这就拉高了门槛 如果你的老师在某一些知识上存在错误的话,几乎没有什么办法。 而穷人没有什么资源,能够出卖的也就是时间。 (如果你受的教育再有问题的话,几乎无解) 举个小例子: 如果你自爱某一个专业里有十几年经验的话,你自己都可以举一个
26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同学聚会
热度 44 皇家骑警总监 2015-5-15 12:11
在本地的高中同学在周中再次聚会,这时间之所以安排的不前不后是因为同学的老公从国内回来述职,明天就要飞芝加哥,而我们大部分人还从没见过他;同学女儿在MIT,儿子在麻省某私立高中读书; 她自己过了夏天也要回清华教书了。 再见这两口子说不定要明年了...... 说到高中自己那个班,自然会说到班上同学的孩子现在好几个都在波士顿读书,今年又有一个加州女同学的女儿要来MIT,看样子波士顿这个地方又要热闹了。 席间大家提议老康唱首歌,让大家再回到孩子们这个年纪一下。这个要求不好推脱,那就唱 南屏晚钟 http://www.aswetalk.org/bbs/thread-37036-1-1.html (出处: 爱吱声)
494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我身边那些人的奋斗——8
热度 61 duanjian 2015-1-16 17:16
H 是我的初中同学,他父亲在我们省城的工学院工作,工学院的学生在我们学校有一大帮,每天集体坐班车上下学,在 80 年代绝对是高级待遇,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H 个头不高,瘦削,印象里好像一年到头穿一身军装,因为他父亲是退伍军人, H 从小的梦想就是参军。说到性格吗,大概算是“害孩子里的乖孩子”,性格挺温和,人缘不错,和班里几个爱折腾的同学总泡在一起。中考时成绩一般,去了一所普通中学,高考补习一年后上了工学院的机械系,后来慢慢就断了联系。 某年和几个同学小聚,其中一位也是工学院的子弟,聊起了 H 的往事,才知道 H 早年的经历颇为凄惨: H 的母亲在他初二时因病去世,父亲再婚,继母对他和弟弟非常不好,千方百计要赶他们出门,父亲对继母言听计从,最后父亲和继母搬出去单过,他和弟弟两人守着老屋相依为命,幸亏几个工学院的老师(也是同班工学院子弟的父母)接济, H 和弟弟才得以维持生活、继续学业,直到上了大学。 去年初中同学聚会又见到了 H ,得知他自己在某沿海城市开了一家机械厂,成了 H 总了。随后机缘巧合帮他做了一些事情,有了几次促膝长谈,才知道了他后来的经历。 H 上高中时,由于营养不良几次昏倒,在一位工学院老师家里养了一段时间后考上了工学院,但交不起学费,也没有生活费,学校老师帮着申请了助学金, H 自己则勤工俭学,白天卖报纸,晚上给校办工厂下夜,后来又在学校倒腾买卖,号称自己是唯一可以自由进出女生楼的男生,就这样,毕业后带着攒下的 5000 块钱( 90 年代是一笔不小的钱了,那时大学学费一年 200 ),背井离乡去了沿海城市,进了一家国营机械厂。 在工厂里, H 是出了名的勤快人,早来晚走,洒扫庭除,在当年分到厂里的大学生里是绝对的异类。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厂先是和国外成立合资企业,后来变成了外资企业, 10 年时间里, H 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坐上了这家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区副总经理的位置。 H 在企业分管除了销售以外的所有事务,算是企业的大管家,年薪数十万,配专车和司机,他为人正直,在企业里口碑极好,虽然已离开多年,但和原企业的人仍来往密切,现在在那家企业里提起来仍是尽人皆知,俨然已经成了一个传奇。 H 找了个温柔贤淑的本地姑娘,结婚,买房子,生孩子,有岳父岳母帮着带孩子,生活过的忙碌而充实,对于多年缺少家庭温暖的 H 来说,现在拖家带口的生活就是天堂。 但就在周围的人们以为他这样舒适的生活会持续下去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有点出人意料的决定——自己创业,他和几个朋友,集资开了一家小型的机械厂。 我曾问他为什么要自己干,他的答复是:不服气。在外企干了多年,很多国外的制造业企业规模并不是很大,但都是百年老店,底蕴深厚,技术实力很强,中国的制造业也应该有这样的企业,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一样也能干,而且可以干的比他们还好。于是,为着这个看起来有点“虚”的理想,他和几个伙伴下海了。 创业是艰苦的,小企业的生存是艰难的,他们几个股东原先都是这家外企里的骨干,收入不菲,生活优越,为了办企业,大家每人卖了一套房,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现在算是站稳了脚跟,在行业里有了些知名度。 尤其不易的是,这么多年走下来,大家仍然团结在一起战斗,没有很多创业者分崩离析的悲剧。而他最自豪的则是自己的企业离职率非常低,员工们的忠诚度非常高,而且有相当数量的残疾人,这点不由得使我感叹真不容易。 H 现在忙着搞企业的信息化,他搞的不是 OA 、 ERP 之类的东西,而是机械设备选型、设计系统,凭借自主开发的系统,他的企业可以快速的根据客户需求输出报价、图纸和技术参数,用以参与项目和指导生产。他把这套系统拿给一些机械设计院看,这些专业搞设计的家伙们连连惊叹,纷纷表示要购买他们的软件。 我小心的问起 H 的父亲和继母,他早年曾经对父亲和继母非常痛恨,现在早已看淡了,和他们也恢复了正常的往来,每年春节会回家探望,前不久还把他们接过去住了一段时间。 H 他自己也常常感叹,如果不是当年那些同院的叔叔阿姨兄弟姐妹,他自己无法想象自己会怎样。他曾经是一个很不幸的孩子,但生活的艰难没有把他打倒,在好心人的关心和扶助下,他让自己变的更加坚强、勤奋、真诚,于是他成功了,这大概就是仁者无敌吧。
953 次阅读|13 个评论
分享 ZT 穷B的相机
热度 29 大道至简 2014-11-11 15:56
穷逼的相机 2014-11-07 21:56:40 @废话师 有人家里添了孩子,想给孩子拍照片作记录,问我,买个什么相机好,我说你小孩刚出生没多久还不是很爱动基本上就约等于个静物,拿你手里的5s拍拍就很好了,大了开始顽皮的时候买个小微单或者更小的卡片,轻,追着孩子跑的时候也不至于给累出个肩周炎什么的。对方上网搜了下微单,说:“这么小能拍出好片子么,我同事都推荐我一些很大的单反。”我倒吸一口冷气,首先对这个盲目求大的世界感到了一丝绝望,然后看到他的同事给他列的单子,一阵更强烈的绝望扑面而来:全画幅、高端长焦,所有器材追求都是冲着“红”和“贵”,俨然要把孩子当鸟拍的决心和魄力,让人不寒而栗。 大约从2007年起,我的身边就开始频繁诞生“摄影发烧友”,不知是器材降价还是广告诱人,又或者其实这批人早就存在,只是我孤陋寡闻,后知后觉。那年开始,大块头一统江湖,高中同学把社交网站头像全部换成手持单反对镜自拍以昭示自己进入主流大学生活;被拒绝过的男生出现在翌年校园活动对拒绝过自己的女生和还没拒绝自己的女生摇晃手里的单反面露骄傲的微笑;同学聚会,人才到齐便有20台单反齐刷刷的亮了出来,俨然把饭桌变成了舞台。巨大的单反像是吊死鬼一样悬吊在几乎所有人的脖子上,重重击打着时代的胸腔,发出嗡嗡的声响。 我本以为这种声响响个几年也就罢了,消费终究会回归理性,人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种巨型的机器是远远大于自己的需求,不再盲目追求“大”和“专业”,但我错了,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因为他们已经默认自己是“专业”。 多年来,我一直警醒与这些“专业”保持距离,不涉及鄙视或者自卑,只是他们的世界我不想懂,我甚至可以想象他们每天在分享些什么,又在追逐些什么。后来,那位“专业人士”的朋友圈也证实了我的想象分毫不差——刚有了孩子的朋友不由分说的把我的微信给了那位“摄影发烧”同事,他来的第一天,我的页面就沦陷了。 “我什么时候才能买起XXX(某设备)啊!” “【别再把你的单反当傻瓜用!超实用的20条单反指南,喜欢就转!】” “(配图:一些镜头(五个以内)和机身(三个以内)的照片)单反穷三代啊!” 诸如此类,差不多是每个“摄影发烧友”朋友圈必定会有的东西,他们最专注,永远专注于摄影,闲着没事就扒拉资讯,他们也最分裂,前脚分享完“一位老摄影师的感悟:更重要的永远是镜头后边的那个头!别再追求器材了,从现在开始改变你的角度!”接着就会分享一条新设备上市的消息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和囊中羞涩以及“我拍不好就是赖镜头”。完全摸不清这是怎样的一种心路历程。 专业人士问我,“你大学学摄影对吧?” 我说不是,我只是有摄影课程,差别很大,我讨厌拍照而且拍照很差很差。 “那你拍照用M档吧?” “我用手机。” “我用P档,目标是用M档,都用单反了总不能再用傻瓜档,多丢人呵呵。” P,是我最讨厌的一个档位,非常讨厌,我甚至把它称为“不懂装懂档”,其实跟档位无关,因为只要是我认识的,喜欢用P档的,基本全一副德行,盲目崇拜手动档位,盲目歧视用系统自带模式和auto拍照的人,总觉得自己扭了下控制盘就比别人高明了很多的样子,没等看作品呢,他先大师起来了,这大师的也是够轻松。 而看他们的照片,要么是咔咔打几只喜鹊,要么就是拍花,以花居多,看他们的摄影作品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折磨,这些植物生殖器崇拜者们的作品基本全部是以红色和黄色的菊科植物花朵为代表的各种各样的花,他们会告诉你“你看我这个微距、这个景深、背景虚化”洋洋自得,尤其是虚化,别管拍什么一水的高标准严要求都是虚化,即便没虚化后期也要开个弱智软件做个假虚化出来,他们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告诉世界“单反,是可以虚化的”。 植物生殖器崇拜者们的典型特征是喜欢穿摄影马甲,云集在各个城市的公园里,只要开花,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和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叔叔阿姨们挤在一起,戴着各种小帽其乐融融,多数是“姿势分子”——拍个照片自己摆pose摆个半小时,臀撅好了,腰下好了,拍照的时候咔一下,三秒,完了。当然他们不是最可怕的,这种图片反正每天浏览网页啦或者一些设计师比较蠢的软件界面都是可以看得到的,垃圾看多了也觉得不是垃圾了,会变得没什么感觉。可怕的是人文贩子们——在说人文贩子之前,还要说一种,就是小清新众,小清新众也拍花,但跟拍花党比起来他们更喜欢拍一大簇花,或者瓶子里的花,虚化什么的都不追求,追求的是一种所谓的“静界”,也会拍一些电线杆子、杂乱无章的电线、蚂蚁、背影、玻璃瓶子、鞋,并且有轻微的恋破烂倾向,特别喜欢拍一些破破烂烂的东西然后把画面处理的“日系”,虽然仍然不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但他们自认为自己是有“情调”的,老实拍的照片也并不是那么伤眼(除了模特太丑以外),而人文贩子就不同了,人文贩子,是最典型的不学无术和欺世盗名。 “专业人士”给我推荐了一个本地他特别崇拜的摄影师的博客,说很有内容,非要我去看,我看完痴呆了三天,三天没有缓过神,太可怕了,一个博客全是各种农民和孩子,黑白噪点,自我介绍“比起绚烂的世界我更沉浸黑白,如果有什么称号的话,我希望被称为土地摄影师”之类的矫情文字,所有照片都要编一个故事出来,洋溢着“人文”的酸水,和“留住土地”的陈词滥调,还有各种各样的大头照:满脸皱纹的老人、掉了两颗牙的小孩等等等等,崇拜者们说在这些照片里读出了故事,我除了一堆皱纹什么都没看出来,可能是我太俗吧,无法理解这种非要贴到人脸上去拍照的行为有什么“艺术”和“故事”。 人文贩子若是有点钱,就是在拉萨拍照的主力了,冲锋衣一穿,摄影马甲一套,大炮筒端起来跟拥有了一个外接生殖器似的,逮谁都要给人亮下自己的“家伙”,真的是让人讨厌的露阴癖做派——比露阴癖更加无耻的是,他们还会把自己的家伙不由分说往别人脸上杵,你好端端坐着呢,唰一个生殖器冒出来了,对着你咔咔两下,别人磕着长头呢,又莫名其妙的跳出一个生殖器,拦住路对着别人脸就是五张连拍,回去还恬不知耻的要PO帖子:“去了拉萨,那里非常纯净,容不下任何龌龊,感觉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洗礼”——谁说拉萨容不下龌龊?你这个龌龊在那儿不就呆足了时间也没见拉萨赶你走啊?还内心洗礼,礼貌都不懂的人,洗礼也不过是洗去心灵的灰尘变成一个焕然一新的蠢货而已吧。 但即便人文贩子,也可以勉强算作是有内容的,尽管这内容伪装成高级的模样包裹着最庸俗和最无耻的心肠,还有些“烧”连个照片都不拍,没事就用手机拍一下自己已经积了半年灰的单反,配文“单反穷三代”——穷三代这句话我真的是厌恶到不能更厌恶了,充斥着无知的炫耀——别人为了拍出更好的作品购置适合的设备,一路花钱,你就买个套机落灰,或者跟风入几个头一起落灰你穷哪门子三代哦?关键你这机器加起来也就是个十几万吧,十几万就能让你家连穷三代,那真的还蛮穷的。 更有甚者把闲置当美德,把“不懂”当骄傲,“买了单反不会用放在家里落灰”和“我不懂,反正卖相机的说这个好我就买了”这种话我甚至想象不出怎样可以不带羞愧的说出,竟然有人可以以此表达骄傲,大约对于他们来说,相机这种东西的存在只是为了“我有”而不是“我用”,是“我没有被潮流抛弃”的欣慰吧。这种人里还有一种“原生态”狂魔,因为自己不会用后期软件,把所有别人经过后期的照片都称为“P过的”,坚持把自己没法看的照片到处咔咔的传,这种誓死跟“修图”为敌的“原生态”践行者稍有风吹草动又容易转化成另外一种极端——滤镜大师。 感谢丰富多彩的手机软件,成就了无数个“摄影师”,原本学不会PS和LR的“原生态”践行者,终于有了机会自己做“后期”,他们在APP的时代如鱼得水,滤镜一加,貌美如花。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HDR用到堪称惨绝人寰的后现代摄影作品,和叠了九重滤镜完全看不出原图是个啥玩意的图像垃圾频繁强奸视觉,并且"大师"频出,动辄"尝试xx大师风格",一个滤镜成就一个大师。 记得某相机论坛看过一些"大师党"拍某大道大师风格作品,因为该大师系用该型号相机进行的创作,在这个论坛看一天眼睛能瞎掉,全是高对比度黑白噪点,而且不知道是个人爱好还是把某大道真的当成了大道,竟有数人拍摄主题全部是大道!如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一个实时路况论坛掉话,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模样。 相机还在烧着,有人进来,看不到有人离开。有人一边背着几百公斤机器一边划拉着添置些新东西,一边对小白说"不重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镜头后边对那个头",然后吐个烟圈,历尽沧桑。我却觉得,连后边那个头都不重要,审美更像是天赋,你可以练习,但绝对不可能通过练习创造出美的东西,诗歌用时间淘汰了平庸,因为它足够"简单"又足够困难,足够让那些人懂得自己一生都不可能写出惊天动地。而摄影的复杂却让天分平庸的人以为自己具有靠努力拍出好东西的可能性,又有"镜头不好","底太小"等诸多借口,于是沉沦,把一切错误都扔给设备,在回不了头都路上撒丫子狂奔。 在我看来,拥有一台相机和拥有一支笔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赋予了你记录和表达的可能,用什么笔,怎样的书写,并没有区分高级与不高级,而倘若人生真的贫瘠到无所可记,才会转而去玩弄无意义的工具本身或者追求一种姿态的"高级",用以掩盖人生,那种可怕的贫瘠。 转自豆瓣网 链接如下:http://www.douban.com/note/447079426/
868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同学聚会
热度 37 马鹿 2014-9-5 22:24
本科大学同学跟研究生时候同学不一样。 本科同学聚会, 看照片男生都胖了, 女生还都苗条。 研究生同学聚会, 看照片男生都英俊挺拔了, 女生虽然还是苗条,但是气质上赶不上男生。 大学的男生都当官了, 女生都是官太太。 研究生的男生女生多在大学或者研究院, 男生看着很顺眼, 女生有点土气的感觉。
个人分类: 自己的日记|135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同学聚会的感慨 ZT
热度 25 游泳 2013-10-4 23:27
毕业5年后,我们成婚的一桌,未婚的一桌; 10年后,有孩子的一桌,还没孩子的一桌; 20年后,原配的一桌,二婚的一桌; 25年后,酒量好的一桌,差的一桌; 30年后,国内的一桌,国外的一桌; 35年后,荤的一桌,素的一桌; 40年后,退休的一桌,没退的一桌; 45年后,有牙的一桌,没牙的一桌; 50年后,自己来的一桌,扶着来的一桌 ; 55年后,说要来也来的一桌,说来却没能来的空一桌; 60年后,能来的一桌,不能来的照片一桌。 人生真的很短暂啊!
个人分类: 八卦|106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分享 同学聚会
热度 12 redbud 2013-7-11 00:00
----------------------------------------------------------------- ----------------------------------------------------------------------------------------------------------------------------------------- ---------------------------------------------------------------------------------------------------------------------------------- ------------------------------------------------------------------------------------------------------------ 很好玩呢。 同学见面很亲切,像亲人。什么都聊。 关键是发生了一些花絮。 首先是收到一个热情的陌生电话,报上名字挺熟,还能想起他长什么样子,我想,应该是同学吧,我们班80多个人,女生少。 在地铁站上遇到第一个十几年没有再见过的同学,巧了,我上地铁的一节车厢,一个胖乎乎的男人跟我打招呼,叫着名字,我一下没反应过来,他叹息,我发胖了,你认不出来了吧。人家把名字报上来,原来是大学那时看起来像林志炫那么斯文帅气的男生,现在就是发了福的林志炫吧。 到了饭店楼下,一个红光满面的高个子男人过来叫我的名字,哦,原来是那个热情陌生的电话同学,他也发福了。他的样子我还记得,问题是发了福的林志炫同学问我这是谁?我说不是我们大学同学吗?我也问他,他说是我们专业专科的。 到了饭店坐下来,来了8、9个同学,纷纷问我这是谁。没有一个认识的,就是专科的大家也应该见过面吧。 这热情男同学貌似很成功,风投基金投资者。还大大夸奖了我的才华。更加云里雾里的不清楚,那个,我大学时候一门心思在玩,什么都平平的。 聊啊聊,聊到了大学谈恋爱的事情,聊到了我以前的系花好友,也有多年没见。然后涅,一个同学拨通了这位系花的电话。然后大家开始电话聊,然后涅,电话转到了我手上,接到电话我第一个反应是怎么这系花好友连声音都变了,我跟她从孩子聊到工作,聊到读书的经历,最后问她是否还在某某地方工作,然后对方要求我把电话转回拨电话的同学。一分钟之后,确定这个电话打错了,完全不是那位系花同学!坦白地说,这个电话里的声音像爱菊轩的声音。而我们互相聊了那么多分钟,因为名字和电话没对上号。 一直到吃完饭,有个男同学的面孔我还记得,但是名字始终都没想起来。回家赶紧在群里找,终于对上号了。 不沾酒精的我,中午在张生记吃了个醉糟鱼就晕晕的。晚上我被迫喝了小半杯白酒,有2毫升那么多。 然后去南京新开的1912酒吧区走了一圈,还是晕晕的。 现在我突然想起来了,这风投基金同学的名字,他是我高中同学!怪不得大学同学没有一个认识他!怪不得老认为我很有才华,那个中学时候学习不错是容易给人称作有才的。 怪不得就我记得他长什么样,在场的大学同学没有一个记得他的。 好玩的是,这位同学一直也没点破,就一直跟着我大学同学聊着,聊得非常有兴趣,还说以后跟他们再叙,聊聊有什么项目可投资。 糊涂的书呆子redbud同学,之所以穷酸,那是有理由的。
个人分类: 人在路上|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高中同学聚会的段子
热度 41 瓦片儿匠 2012-11-7 18:23
一拨高中同学聚会,发现有税局的,建委的,规划设计院的,建筑公司的,房地产公司的,银行的,园林所的 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聊房子,体制内的大多聊自己单位的福利房有多大,有没有要甩卖的 体制外的则聊房地产项目的操作 突然有人一声长叹,好像我们这里面缺一个国土局的啊!不然咱们集体搞块土地,便宜搞个涉及,改个容积率,骗笔贷款,找个包工头,可以全产业链操作一笔啊……
1295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昨天小学同学聚会
小猫 2012-10-2 10:48
下午喝茶,晚上在八字路吃饭,热闹。
0 个评论
分享 ZT: 同学聚会
热度 14 即晴 2012-6-23 13:37
黄埔军校 :一半同学打另一半同学; 政法大学:一半同学抓另一半同学; 复旦大学:一半同学在并购另一半同学; 医科大学:一半同学在卖药給另一半同学; 财经大学:一半同学在查另一半同学的帐; 师范大学;一半同学在教另一半同学的小孩; 电影学院:一半同学在睡另一半同学的老爸。
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同学聚会:一别十几寒暑,已然各领风骚
热度 27 绿梧桐 2011-12-5 17:56
今年是我们大学同学入校20周年,11月,几个同学突然发来消息说是想举办入校20周年纪念。我当然是大力支持,于是建立同学联系QQ群,分头进行组织安排。说来也奇怪,一些在离校后这么也联系不上的同学,突然就有了消息。甚至连一些远在海外的同学也加入了队伍。大家在群上仔细筹划了统一的服装和会议安排。同学们都很热心的参与和组织。 昨日是聚会的日子。到了会议现场,随着同学们一个个的到来,大家深藏在记忆中名字慢慢地又鲜活了起来。名字不再是一个符号而是变成了成熟靓丽的美女和风度翩翩的俊男。大家亲热地和见到的每一个同学打着招呼。很多大学里并没有很多交流的其他班级的同学在此时似乎没有了当年的陌生感。大家都聚在一起谈论当年的情形和现在的状况。 我们的纪念活动还邀请了老师和学校的校长,我们可是校长当年入校教的第一批学生呢。老师们回忆了当年的情景,希望我们再4年后学校建校50周年,也是我们毕业20周年的时候再回到学校见证母校的发展。当年的学校学生不过2000来人,消灾已经发展到3万人左右了。老师笑着说我们当时是精英教育,后来扩招之后的都变成大众教育了。大家听到这,都很兴奋,才知道自己原来并不差的。不过也有很多同学感慨在学校时没有给自己定好目标,浪费了大学的宝贵光阴。 毕业16载,同学们都有各自的发展。综合来看,在事业上发展的比较好的同学有两类,一类是在大学就表现突出的积极参与组织管理工作的同学,还有一类是在大学默默无闻,但是能够脚踏实地一步步发展的同学。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同学,虽然成绩取得高分,但是出来后的事业却发展得比较差。看过一本《大学应该怎么读》的书之后,我真是感慨万千,书中讲诉了大学中如何对待学业,社会工作,情感,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内容,这些却是大学里一点都没有教的。如果早看这本书,我相信自己的大学生活会比原来精彩得多啊。
450 次阅读|11 个评论
分享 老同学聚会照片
热度 13 罢了 2011-9-30 23:57
老同学聚会照片
上个月,俺终于联系到一位失散了二十多年,目前在纽约生活工作的大学同学。知道该同学九月下旬回上海探亲,俺立即与在上海的同学们联系,让他们安排一次聚会,为该同学接风洗尘。上海时间9月29日晚,上海的部分同学在一家叫“富”的饭店迎接该同学。昨晚收到他们寄来的聚会照片,看着照片,俺心里与他们一样激动。照片中那位穿红T-shirt的就是美国回去的同学,最左边那个是专程从天津赶回来参加聚会的同学,中间那个头上发光的是当年的班主任。虽然二十多年的岁月将沧桑刻在同学们与老师的脸上,但能看得出来,他们的心还是原来那颗心。俺 发自心底为他们高兴!
428 次阅读|21 个评论
分享 同学聚会
热度 8 绿梧桐 2011-9-27 09:19
一帮清华大学总裁班的同学相约到深圳游艇会聚会。大亚湾的环境确实不错,宁静的港湾,碧绿的海水,洁白的游艇。坐游艇出海的时候,天气阴阴的,大家的兴致都很高,纷纷在船头摄影留念。赤着脚,坐在椅子上,拿着一杯法国顶级酒庄的红酒,抽着一根古巴特级雪茄,吹着柔柔的海风,简直休闲到家了。大家纷纷打趣说,这就是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 第二天一早,几个同学看天气很好决定到海边去游水。开车五分钟到了一处海滩,同学换好衣服,兴奋地跳进海里畅游。有一位长期坚持游水的同学尤其开心,说游泳的感觉比在泳池中号太多了。海水还算清澈,站在水中,半米高的浪头一阵阵地涌过来,有一种随波逐流舒适的感觉。 这次同学聚会,大家感觉相当不错,纷纷相约下月到成都再次活动。
383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7:53 , Processed in 0.036066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