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tag 标签: 云南

相关日志

分享 云南咖啡与APEC2014
热度 42 天边一只猴 2017-6-9 03:05
2014年的APEC北京峰会算是紧掏总书记任上的一件大事。会务工作是很早就开始准备的,各个方面都要尽善尽美,务必让大小番邦见识到泱泱天朝上国的恢弘气度。结果在栗鼠同志领着手下一项一项落实的时候就有人说了,来朝的大多数蛮夷尚未开化,不识茶道,得给他们准备咖啡。接着又有人说这等盛事如果准备的不是上国自己的咖啡那无疑会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恐怕会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栗鼠同志对于手下踏实仔细的工作作风和明辨方向的政治嗅觉表示了赞赏,接着就把“APEC会议要用上国自己的咖啡”作为一项政治工作布置了下去。 领导动动嘴,下边跑断腿。组织上把“自产咖啡”这个光荣的政治工作交给了中粮,拧老板知道了就有点犯嘀咕。小的们从没拿自产咖啡来孝敬过我,年年总结也没听谁拿咖啡当政绩出来说事,恐怕是拿不出什么好货色的。但事已至此,共产党员宁可和女人说不行也不能和组织说不行啊。手底下不是正好有个砸了不少小钱钱进去的中粮研究院吗?就让他们去办吧,只许办好,不许办砸。 政治任务派到洋龟土鳖正在混战的中粮研究院,得到了高度重视。相关人员立即停止了互相撕咬,坐进了门上写着“Negotiation Room”的会议室里开会研究。几个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员一听要求就炸了,能提出这个要求的肯定是a quarter of one thousand。国内也就云南和海南出咖啡,咱们在国内随便卖卖也就罢了,拿到APEC上给那帮嘴不知道有多刁的蛮夷去喝那不是自找麻烦吗?光觉着没有自产咖啡脸上无光,难道自产咖啡难喝脸上就有光了?什么?你们没喝过的想试试?等着,我这就去煮。 煮完也尝完了大家的脸就全都是苦着的了。中粮研究院的高层里不乏在海外行走多年之人,咖啡都没少喝,咱这自产咖啡无论如何也不能这么拿到APEC峰会上去。这点共识有了就好,那怎么办?接下来的大半年里从种植到加工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拿出来的结果连中粮自己都通不过。还好这时候没有人提出什么“C罩杯处女口唇采咖啡胸部初烘”的办法来,不然没准真的就要试试了。就在上下一筹莫展之际,一位行政部门出身的主管在会上说了一句:要不,咱们勾兑吧。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咱们之前可不就是钻牛角尖了嘛。谁也没规定自产咖啡就非得是100%自产啊。洋咖啡豆咱有的是,随便试,尽快拿出一个合适的比例出来。这回也就是几天下来,一种“自产咖啡”就在中粮内得到了一致好评。之后在包括外交部在内的相关部门中试验也是得到了认可。于是2014年11月这款“自产咖啡”就出现在了APEC峰会的会场和相关酒店,有没有为国争光不知道,至少没有为国丢人。政治任务算是圆满完成。 时光荏苒,一转眼两年半已经过去了。眼看着我们一天一天好起来,敌人一天一天烂下去,我相信早晚有一天,我们可以骄傲地在大型国际活动中提供100%的云南咖啡而不再是15%云南咖啡+85%的蓝山。天朝的风范就应该是:爱喝喝,不喝滚。
1261 次阅读|19 个评论
分享 还喝星巴克?没喝过云南小粒咖啡粉吧!
热度 44 山远空寒 2017-6-8 16:15
我每天必须喝一杯黑咖啡,久而久之,速溶咖啡喝不下,三合一也喝不下。 网上买云南小粒咖啡粉,买三赠一好像,可以喝大半年,配上滤纸(一次买够几年),和过滤杯。 味道那是超级赞,尤其是无糖,加一点牛奶,口味秒杀星巴克。三合一咖啡那是无奈时应急,早餐标配一杯自泡咖啡。 我还试过直接把咖啡粉像泡茶一样放杯里,味道酸苦,还行吧,能适应。还是用滤纸过滤味道赞。 海南的咖啡劲大,但是味道和云南的差远了,云南的咖啡劲小,味道和香气真心好。
个人分类: 杂记|2427 次阅读|78 个评论
分享 【zt】江城子
热度 12 jellobean 2015-12-19 22:15
浓霾重雾两茫茫, 沒商量,gray town, 千里昏黑,everything’s gone。 纵使咫尺不相見, 尘满面,sing sad song。 昨夜幽夢忽还乡, 彩云南,heart run, 最心伤,only tears down。 安得天下肺安康, 盼大风, oh!come on, come on .....
50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云南铜矿的发现,是清代海禁的基础
热度 5 gordon 2014-11-23 01:03
其实在清前期,还是允许海外贸易的 但是海外贸易有一个问题,就是白银的大量输入引起通货膨胀,这也是明代灭亡的原因 正是云南铜矿的发现,使得 清代 实行 银铜 本位制成为可能。 货币发行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只留下几个口岸,因为温和通胀是没有问题的。 ************************************************************************************ 闭关锁国造成 清代 落后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中国一直都比西方差,在实物货币时代,是因为西方人口少 工业革命后,固化了这种差距。 注:说这个的意思是, 不仅仅是海禁一个因素 。 当然,海禁中断了对外交流,能想出点子 的想法,更少了。 ************************************************************************************ 康熙元年至二十三年,朝廷在东南沿海实施“迁界”,同时禁止沿海居民出洋贸易,慕天颜的《请开海禁疏》详细描述了因为“海禁”,白银不能输入中国所引致的严重社会后果: 银两之所由生,其途二焉,一则 矿砾之银也,一则番舶之银也。自开采既停,而坑冶不当复问矣。自迁海既严,而片帆不许出洋矣,生银之两途并绝。则今直省之所流转者,止有现在之银两。凡官 司所支计,商贾所贸市,人民所恃以变通,总不出此。而且消耗者去其一,堙没者去其一,埋藏制造者又去其一,银日用而日亏,别无补益之路。用既亏而愈急,终 无生息之期。如是求财之裕,求用之舒,何异塞水之源而望其流之溢也,岂惟舒裕为难。而匮诎之忧,日甚一日,将有不可胜言者矣。 …… 犹记顺治六七年间,彼时禁令未 设,见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自一禁海之后,而此等银钱,绝迹不见一文。即此而言,是塞财源之明验 也。可知未禁之日,岁进若干之银;既禁之后,岁减若干之利。揆此二十年来,所坐弃之金钱,不可以亿万计,真重可惜也。 慕天颜的这两段议论,被现代的研究者一再引用,以说明17世纪美洲白银对中国正常市场活动与百姓生计的重要性。其实,如果仔细解读《请开海禁疏》全文,慕天颜强调的重点仍在于白银进口对于解决朝廷财政困难的重要性。 ************************************************************************************ 首先,他就讲明上疏的缘由在于回应康熙皇帝有关财政问题的一个谕旨: 查得户部疏称,需用钱粮甚多, 今内外诸臣,有将米豆草束等项价值,题请加增者;有称百姓困苦,题请蠲缓者;有称百姓困苦,条奏赈救者。今江南等处灾荒,又见告矣。倘概议不准,恐民生不 遂,有负皇上爱养斯民之至意;若竟从所请,则钱粮愈少,军需不足。岂得不预行筹划。在外督抚,身任地方,知之必悉,如何使百姓不致困苦,以足国用,有益兵 饷之处,俱行陈奏等因具题。奉旨九卿詹事科道会同确议具奏。钦此。在奏疏中,慕天颜极力主张通过海上贸易解决问题: 由今天下之势,即使岁岁顺成, 在在丰稔,犹苦于谷贱伤农,点金无术,何况流亡迭见,灾歉频仍。于此思穷变通久之道,不必求之天降地出,惟一破目前之成例,曰:开海禁而已矣。矿砾之开, 事繁而难成,工费而不可必,所取有限,所伤必多,其事未可骤论也。惟番舶之往来,以吾岁出之货,而易其岁入之财。岁有所出,则于我毫无所损,而殖产交易, 愈足以鼓艺业之勤。岁有所入,则在我日见其赢,而货贿会通,立可以祛贫寡之患。银两既以充溢,课饷赖为转输,数年之间,富强可以坐致。较之株守故局,议节 议捐,其得失轻重,有不啻径庭者矣。 奏疏最后,他还是强调上疏的立足点在于应对当时“需饷浩繁,民生困苦”的困境: 兹因需饷浩繁,民生困苦,上廑庙堂之忧,更烦院虑之切。再三筹计,展转思维,以为微利轻财,未足以补救今日。必当致财之源,生财之大,舍此开禁一法,更无良图。
391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云南鲁甸6.5级地震 昆明提前57秒收到预警信息
热度 22 小老虎爹 2014-8-4 07:09
本来还羡慕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现在看来,我们也有。希望不但要有,还要多,还要好,还要白菜化 中新网成都8月3日电 (周迪迪) 8月3日16时30分,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 该地震被云南昭通地震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为昭通市区和昆明分别提供10秒、57秒预警。 http://news.ifeng.com/a/20140803/41423277_0.shtml 预警按照预估烈度大于3.0度的原则,触发了分布在云南昆明、云南昭通、云南 丽江 、四川宜宾、四川凉山、四川乐山等地的26所学校的警报,更远的应用地震预警的学校和工程由于其预估烈度小于3.0度按照要求都没有发出警报。 地震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还为地震和应急部门提供了其它应急数据。 据统计,今天的地震是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系统预警的第14次造成了破坏的地震,第一次预警破坏性地震是2013年2月19日巧家4.9级地震,迄今中国最大的被预警的地震为2013年4月20日的芦山7级强震。 这些地震的预警,系统未出现一次误报和漏报 。 所有这些地震都是当地市县地震局通过与减灾所合作的结果建设预警系统的预警结果,采用的都是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在震中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在到达预警目标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灾难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给出警报的技术。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721 次阅读|12 个评论
分享 云南名医戴丽三医案一则
热度 12 边城秀才 2014-5-18 10:01
云南名医戴丽三医案一则
茧唇 林××之子,二岁,尚未断乳。发热自汗,上下唇肿痛,下唇肿势特剧,自汗不止,焮肿之状如蚕茧,食乳困难,日夜啼哭,由楚雄来昆就医。先经西医诊断为口腔炎,服西药无效,肿势益甚,始求余诊,此时病已迁延二十余日。诊其脉,濡软无力,舌润。以乳幼小儿罹患此症,体功元气既已不足,此时如忽于固本,妄投清凉消肿之剂,势将促其恶化。考其唇肿之状,名日“茧唇”。其发热者,虚热也。而自汗亦属卫虚不固,津液外泄,阳越之候。《内经》云:“脾气通于口,脾之荣在唇”。《医学心悟》谓是症:“唇上起小泡,渐肿渐大如茧,此心脾郁热所致。”《寿世保元》治本症大要云:“审本病,察兼证,补脾气,生脾血,则燥自润,火自除,风自息,肿自消。若患者忽略,洽者不察,妄用清热消毒之药,或用药线揭去其皮,反为翻花败症矣。”惟二书所列施治之方于此症多不可取。细审此症,初起固属心脾郁热,胃浊不降,只因不能及时施治,或过服清凉消炎之剂,日久元气损耗,胆胃浊气上逆,以致病势转甚。当此之际,治疗之法,应标本兼顾,既求补虚而化郁热,又求消肿以止疼痛。因法仲景《金匮》治狐惑一症:“其面目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刚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拟方: 炙甘草6克炒黄芩6克干姜6克白洋参6克 法半夏9克川黄连2克大枣2枚 此方尤在泾渭为“使中气运而湿热化”。陈元犀谓“补虚而化湿热”。徐大椿渭“蚀于喉为惑,即热淫于上之意”。病者茧唇,自系热淫于上,然病势至此,已呈虚象。宜补虚化湿热,舍此莫属。方中自洋参补脾肺之虚,并健运中气而化湿热。芩、连泄热,得干姜之温则虽寒而不滞,干姜虽热,得参、草之润而不燥。奇正相倚,并得法夏之降逆,使芩、连清降之热得以引而下行。故上方服一剂后,患儿即安静不啼,且能入睡。翌日热退汗止,唇肿渐消。二诊继以养胃阴善后。处方; 金石斛6克瓜蒌根6克沙参9克元参9克麦冬9克 粳米15克 连服二剂,唇肿全消,病遂愈。
个人分类: 医药|1550 次阅读|7 个评论
分享 云南陈锡诚案看到了什么?
热度 11 定风波 2012-12-11 14:11
光工作有能力,为人好都是做人的哲学,为官之道绝不能像做人一样持重守信。这有能力那有能力最后怎么样?15年在一个岗位上,手下都能升自己却上不去,只能说此人聪明却不识时务。社会确实有问题,但是看不透自己的未来,看不清方向的人在什么社会都会完蛋。
1054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楚雄茶花甲云南
热度 9 边城秀才 2011-12-8 10:23
楚雄茶花甲云南
再过两月,元霄节期间,罢了等一行人将到楚雄,参加世界茶花节,想他们到了这里,忙着吃酒,不一定有时间看我写的文章,于是早早拿出来,让大家提前过目,请看: 楚雄茶花甲云南 2012 年 2 月 6 日元宵节之际,第 21 届世界茶花大会将在云南省楚雄市鹿城举行,为此,楚雄州市官员,以及楚雄茶花协会的会员,楚雄市有关行业的人们,乃至楚雄百姓,早已忙碌开来,开展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而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楚雄布衣,也深为触动,既触动而有所思,所思结果,成此一文。 据文献可知,长江流域是茶花的原生地,隋唐之际渐播海内,别名海石榴,诗人咏歌不绝。大诗人李白谓之:“鲁女东窗下, 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茶花之珍之美,此似为绝唱。公元七世纪,茶花东渐日本。十八世纪,始传欧美。由此可见,世界茶花大会在中国云南楚雄举行,是一次认真的茶花寻根活动。然而,寻根寻到楚雄,这于楚雄之外的人们而言,可能心存疑问。这个疑问,不妨让我试为解答。 先说“云南茶花甲天下”。 就我所知,“云南茶花甲天下”之说,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云南晋宁县一个叫唐泰的,出家为僧,俗号大来,法名普荷,因有诗句曰“万里江山一担挑”,故而人称担当和尚。 担当善诗书画,其赋茶花诗最著名者曰: 冷艳争春喜灿然,山茶按谱甲于滇。 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 据考证,此诗所咏,是楚雄紫溪山一株元代茶花,树高数丈,花开红白两色,是以诗人以“吞火”、“残雪”作比。 担当祖籍浙江严州,明初徒滇,他说“山茶按谱甲于滇”,暗含之意,是滇山茶胜于浙山茶,而为天下之最。 担当这里,是以一句话评价滇山茶,而与担当大体同时一位叫邓渼的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品鉴茶花,颇具功力,著有《茶花百韵》长诗,又总结出云南茶花的十大特点,称为 “滇茶十德”: 一、艳而不妖;二、树之寿经二三百年犹如新植;三、枝干高竦,有四五丈者;四、肤纹苍润,若古云气 罇罍 ;五、枝条黝纠,尘尾龙形;六、幡根兽攫,可冯而几,可藉而枕;七、丰叶森沈丛茂;八、性耐霜雪,四序常青;九、次第开放,近月方谢,每朵可历旬馀;十、入瓶中养之,十馀日不变,半含者能自开。 邓渼这个评价,把云南山茶的妙处,几乎说了个片甲不留,而他曾任过浙江浦江县令,对于浙江的茶花,应当见过,他的脑海里,应当把浙江茶花与云南茶花作过比较,最终认为滇茶有此十德,其中“ 云南茶花甲天下”之意,呼之欲出。 清朝光绪年二十九年,云南石屏县袁嘉谷参加朝廷举行的经济特科考试,高中第一名,按科举时代的贯例,称状元。数年之后,任浙江提学使,旋即兼布政使,在此期间,他曾到过杭州,县令请他赏茶花。这件事,袁嘉谷在《滇绎》中记述道:“ 浙中茶花以上天竺为最,花开之时,钱唐令迎余赏之。余以为虽不逾滇茶,亦必不相远,乃下舆一观,花仅二三寸,不若滇有大尺许者,哂之。” 从以上三例可见,“ 云南茶花甲天下”之语,实是古人的总评,世无疑者。 次说“楚雄茶花甲云南”。 这句话,是本文的主题,也是世人的疑问,说来话长。 说到云南茶花,向以宜良、大理、丽江、昆明为最,其中大理茶花,因有史籍记载,故而更是誉满天下。 就我所见,明代玉笛山人所著《淮城夜语》中,有篇《花匠杨和泰》,记载元代初年大理茶花的盛况。杨和泰以人工品种,嫁接于苍山、无量山、野人山的野山茶,经五代培育,得复瓣山茶一百一十五种,其中有“大富贵”,花径八寸,三十六瓣,十八蕊;“松球花”又叫“粉面佳人”,花有九层,每层九瓣;“子孙茶”每苗五蕾,花金红,中心花径五寸,边四花约二寸,每枝五花,同时绽放;“金边山茶”,花红似玫瑰,花瓣金边;“胭脂白面郎君”,心九瓣红似胭脂,外九瓣白如玉,花径六寸;“鸳鸯茶”,每枝开花两朵,一红一白。由于杨和泰以毕生精力用于移花接木,遂使大理山茶冠天下。到了元代末叶的至正年间,大理山茶的品种仍有一百一十四种。 岁月流逝,茶花盛地东移,到了民国期间,滇池周边的茶花不仅冠于全省,而且冠于全国。 袁嘉谷在《滇绎》中说:“ 滇池茶花为全国冠,推名省花,人无异词。” 楚雄山茶闻名于云南,继而闻名于海内外,那是近年来的事。当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只觉得山茶是一种又多又普通的花。每当春节来临,就有周边乡村的农民,用背箩背着山茶花到鹿城来,一束束地买,那多半是野山茶,价格极便宜。城里人把它买到家中,插进花瓶,只要不忘了加水,那骨朵就能相继绽放,直到正月末。在阶级斗争十分尖锐的时代,那些来自山野的茶花一度给鹿城人带来些许的春意。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杨朔的《茶花赋》问世,世人总算能从书本上,透过茶花而领略一点春色;国内许多年青人,正是通过这篇文章,才知道云南茶花的名气。 然而,不要说青年们不知道,就是杨朔又何曾知道,他津津乐道的昆明华亭寺的茶花,比起楚雄紫溪山的茶花,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当然不能怪杨朔,因为他不知道紫溪山,也不是茶花专家,他只不过借昆明茶花的颜色,以文字搬演之妙,为那个时代唱一曲颂歌罢了。 紫溪山早在宋代后大理国时期,就有致仕的大理国相国、威楚府演习(大府最高行政长官称演习)高量成到此开发。他“兴修白马,喜建伽蓝”,那规模到了“众山兰若,无不周备”的程度。据今人调研后认为,高量成当年在紫溪山今杜鹃园植有茶花数株,其中一株至今尚存,那是以大理茶花的枝条,嫁接于紫溪山的野山茶而成,今人称“相国茶”,树龄八百余年,主干枯折后,三百多年前,又从基干部萌发出新枝,如今高达四米,枝繁叶茂,花开百朵。 紫溪山东林寺那株元代茶花,树龄六百七十余年。据说是东林寺普通禅师以白茶花嫁接于原生红花滇山茶而成,所以一树两色花,先开“紫溪茶”,如火如荼,继开“童子面”,如霰如雪。前面所引担当和尚的诗句,赞的就是此树此花,谓为滇南茶花之冠。而我作为一个乡人,曾有句赞道:“白如素练红如血,枝似虬龙干似铁。威楚凝此英雄气,敢向四海共风烈。”与此相似的意思,从世界茶花协会主席、澳大利亚人弗利泽嘴里说出,则曰:“这株茶花,把人类栽培茶花的历史提前了。” 到了明代,紫溪山寺宇相望,梵音缭绕,僧尼广植茶花,遂致冬春之季,山色如霞,于是诗人咏歌不绝。其中一位,江苏武进人杨苏,任楚雄府定边县(今大理州南涧县)知县,游紫溪山,赋诗一首,题目就直接称“紫溪山茶花”。他咏道:“争识薇溪春树好,奇葩异彩超凡材。”这是从整体盛赞紫溪山茶花。接着说:“奇葩异彩从无匹,高髻凌空朵盈尺。宝树移种漫相夸,斗大朱英擅第一。庆云烂漫迷朝霞,赢却春前百万花。绣被锦帷天半叠,直愁青帝穷精华。”我们从“朵盈尺”、“斗大朱英”等字句,可以看出紫溪茶花之大,而从“烂漫迷朝霞”、“绣被锦帷”等又可看出花色之美艳。诗人最后说:“寄语山僧须护惜,滇南无此最高枝。”此所谓“滇南”,指整个云南省。在杨苏眼里,云南省的所有茶花,无有能与此茶媲美者。 清朝咸丰以还,兵连祸接,寺倒僧散,漫山的茶花,“养在深闺无人识”。当然,这所谓“无人识”,仅指无外地人识,而紫溪山民,依然与山茶为伴。 改革开放以后,楚雄州市政府重新开发紫溪山。 1985 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茶花专家赴紫溪山普查茶花资源,发现新品种十个,后于 1988 年召开“楚雄市茶花品种鉴定会”,为此十个新品种命名。到目前,加原来有名的,共是:“相国茶”、“楚雄茶”、“鹿城春”、“胭脂”、“大玛瑙”、“泽荷”、“紫焰”、“东林”、“童子面”、“摩兰”、“紫溪”、“紫霞”、“楚蝶”、“国楣”、“松子鳞”、“色奔”、“灵峰”、“薇溪”、“禅茶”等,皆为楚雄茶花之特有品种。这些品种,已有许多画册介绍,形神兼备,比用文字说明更为直观,所以这里就不备述了。 据调查,至目前为止,紫溪山共有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 136 株,这自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更要说明的是,紫溪山广泛生长一种灌木,称连蕊茶,其花细小而洁白清香,是野生山茶的始祖;此外还有滇山茶、猴子木、毛果山茶、红茶油茶、怒江山茶连片生长,专家由此认定楚雄紫溪山为云南茶花的原生地之一。据说世界茶花会之所以能在楚雄召开,仅此一个理由就足够了。 近年来,在紫溪山建成一千二百亩茶花园,新植楚雄茶花一万余株,其中名贵者一千余株。花开时节,人进此园,万卉迎接,尤如进入彩霞之乡。而七八公里的茶花箐则是原生态森林,其中茶花全是野生,多半是单瓣小朵,但也能看到不少多蕊多瓣的,最多的有九蕊十八瓣。懂行的告诉你,那是自然进化的结果。由此让人想:紫溪山的“自然”之神,其审美的倾向也与人类相同?或是人类的审美取向,本来就要合乎自然? 毫不夸张地说,紫溪山的茶花让世人重开眼界,但楚雄茶花不仅限于紫溪山。楚雄广袤的坝子和山岭中,还有无数古茶生长,那种景象,不深入到楚雄的乡野是不能领略的。原来,楚雄一带在南诏、大理国时代,深受佛教影响,沿至明清,城乡广建庙宇,数量之多,旧志有载,而编志者亦为之感慨。庙宇内外,往往种植茶花,而土主庙内,必植茶花。后来庙宇虽倒,但有乡民呵护,岁月不居,茶花依旧。 近年来,经本地茶花爱好者寻访,仅在坝子里,东华镇的夸么、莲华,子午镇的大鹿宜、小鹿宜、罗只碑,苍岭镇的马石铺、五斗阁,原富民镇的水草箐、干戈顶,鹿城镇的中本李家村,东瓜镇的龙河等处,发现古茶 27 株。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这些都是百龄以上,并且是重瓣、半重瓣的古茶。在山区,于大过口的九台山、中邑舍的老中邑各发现一株古茶。两者相加,这个数字是 29 。若再加上紫溪山的,则为 67 。换言之,楚雄市境内共有百龄以上古茶 67 株。 这 67 株古茶是个什么概念呢?请看 1996 年云南省政府批准公布的《云南省古树名录》中,全省仅有古茶 111 株,那么,楚雄市这 67 株就占全省古茶总数的大半。这么看来,以当今的流行用语,称楚雄为“茶花之乡”,也是恰如其分;说“楚雄茶花甲云南”,也算是允当了吧。 楚雄坝子里的茶花不少,就是到了礼舍江两岸的山区,村旁路边,往往也见古茶村,或单株独放,或数株竟开。记得五六年前,我和市建委的人员到三街镇,在上新房村边的路旁,偶然“发现”几株古茶,看树下的基址,应该有过小庙,看树形,颇经沧桑的模样。到了小学校,问校长那些茶花有多大树龄,校长笑说:不知道,只晓得是老祖宗留下的。 以上所说,是人工培植的茶花,若是说野生山茶,那简直就是林海花潮。林海花潮,难以细说,就举个例子:经近年调查,在礼舍江畔中山镇的黑牛山,有野生云南山茶三万余株,其中百龄以上者七千余株,皆保持原始状态,简直就是个天然茶花园。 这黑牛山与紫溪山,一黑一紫,一西一东,再加上星罗棋布的古茶树、新茶园,林林总总,把个楚雄山河,妆点成茶花世界。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八日星期一 下图是黑牛山的野山茶
个人分类: 家乡事|1295 次阅读|4 个评论
分享 云南观感
热度 6 tuhq 2011-11-20 20:21
彩云之南,缤纷多彩,一直憧憬能有一游。恰逢单位有出差机会,遂了心愿,计在西双版纳呆了3夜2天,昆明呆了2天1夜。结果却不尽如意。 景色自是好的,但一是不适应毒毒的阳光;二是为其过度的金钱导向咂舌。短短几日,有价格奇贵的出租车;有导游自作主张,篡改行程拉去消费(土特产价格较当地超市贵了300%?或是更多);有西山景点商店的双簧表演;有单一景点连买四次票;整个旅游产业链在盈利与提供服务之间,平衡的实在不好;三是耳闻歇斯底里的嫉妒之言、豪取强夺之事;目睹滇池幽幽水质、树木满身刻纹;心情着实一般。 讲讲好的,望天树的树冠通道,小小体验了下林间漫步感受,在傣族小伙的提示下,第一次见到了竹叶青;中科院植物园见识了含羞草与跳舞草,看到了江core在89年种下的相思树,枝叶稀稀疏疏,如某人的头发,还看到了传说中的见血封喉;傣寨中的接待小姑娘,普通话说的跟吴侬软语一般柔、腻;石林中遍布08大地震痕迹,可见天地之威。
1495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3:02 , Processed in 0.03534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