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爱吱声 标签 英国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英国

相关日志

分享 美国的工业化和英国不一样
gordon 2014-4-23 03:37
美国的立国啊,和印度差不多,它就不是一个工业国。也反对英国议会这些大商人,大资本 美国的工业化还是从麦金利总统的金本位开始,然后打了美西战争,引进外资,出口工业品。 它走的是这么一个路子。 美国建国的时候是反对大工业的,它有点偏重农。 就是现在美国也是粮食出口大国。 ×××××××××××××××××××××××××××××××××××××××××××××××××××××××××××××××××× 中国由于人地矛盾问题,根本就没办法发展农业,不知道现代农业行不行。 中国和荷兰、日本 很相似,只能成为城市国家,然后补贴农业。 毛时代出口粮食换工业品,那是饿死人的。 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建立在地少人多基础上的,从社会缓慢变化的角度来说,发展美国式的大农业或集体农庄也不可取。 苏联比较硬,发展了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粮价是和石油正相关的,呵呵 。 朝鲜也是,朝鲜的粮价也是和化石燃料相关。 朝鲜从来就没想过,苏联盛产石油啊,亲 。 苏联产石油、产黄金,在金本位时代,小伙混得滋润着呢。 苏联经济下滑就是美国人打击油价,然后美元和黄金脱钩的结果。 从此苏联再也不能躺在黄金和石油上过好日子了。 俺说过很多回,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并不一致。 中国是没粮食、没黄金、没石油,这么一个国家。 ×××××××××××××××××××××××××××××××××××××××××××××××××××××××××××××××××× 90年代美元坚挺嘛,黄金大跌。 97年还发生了一次危机,韩国人卖黄金救国,又把毛子给敲了一顿。 90年代,英国央行也出售了黄金,呵呵 我怀疑英美是一家的。 九十年代石油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大概在二十美元左右,最低跌到十美元。巴库的旧油田,如果用三次采油的话,九十年代末会赔出翔来,除非有大型储备基地自 己储备起来,不过要占用的资金绝对不是小数目。当然在零二年以后,石油价格一路狂飙猛进,那就是超额利润了。但在九十年代,投资阿塞拜疆的油田,能在二千 年收回成本就不错了,不会产生多大利润,零二年以后才会产生大量利润,石油产业本来就是个投资周期长的产业。 “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90年代,贬值出口太对了,不然的话,军工啊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呢。 2002年,石油就复苏了。90年代抄个大底。 军费节省多少呢,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忍不住点个赞。   2001年7月普京总统和江泽民主席会晤时,中国签署了购买了第二批38架苏-30MKK的合同,2002年8月至2002年底,这38架战斗机陆续交付。   中国空军装备苏-30的数量在短短两年间就达到了76架,而购买同样数量的苏-27战斗机却花了整整十年。 “9·11事件”的时候,也是乱的很。 2001年 的时候,刚开始压力是对着我们的。 2001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15年的谈判,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产品 可以压低美国的通胀嘛 ,打仗物价要涨。然后石油价格就起来了。 2001-2003年,连续下调13次利率,从6.00降至1.00 ,中国借这个机会完成工业化。 2001 年 10 月 28 日,蒂森克虏伯公司多特蒙德钢铁厂停产刚一个月,沙钢购买设备的协议即在张家港正式签署,以 2.2 亿元人民币买下蒂森克虏伯公司子公司霍施钢铁公司的全套设备。 在此之前,宝钢已经有5米板项目了。底下才开始搞航母。(日本二战时期,就可以搞5米板了) 2002年3月3日,这艘产自乌克兰的半成品被拖进大连港 2005年4月,被拖进了大连造船厂的30万吨级船坞,四个月后才再次出现在码头上。“从外观上看,再次出现的航母被重新刷了一层漆,除了舰岛外,船体被漆成了海军军舰的颜色。”马师傅说。 2009年下半年开始,舰岛上出现工作人员进行作业,“搭建脚手架和吊装设备” 注:2008年是一个关节点,这个大家都知道。2005年也是一个关节点不知道为什么? 2005年还有一个事就是超级女声,蒙牛赞助,饮食结构中加入奶。超级女声、智能手机、航母涂漆、消费增长。 可能是发了战争财 。(真是令人兴奋,象阿富汗这样的战争,应该多打几仗,呵呵 ) 德国总理默克尔不象许多(研究)社会(发展的)政治家一样把食品价格飞涨主要归咎于日渐增长的生物燃料。“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健全的农业政 策’。”她在萨克森州福莱堡市举行的(世界/德国)第一座第二代生物燃料精炼厂的落成典礼上如是说。(她还指出,) 另一个原因是对发展中国家饮食习惯的改 变没有足够的预测。 “比如,现在有三亿印度人一天吃两顿饭,”莫克尔说,“和以前相比突然间双倍的食物被消耗掉,再加上十亿中国人开始喝牛奶,这当然会改变我们的牛奶和其它(食品)的消费比例。”这位基民盟领导人在谈到欧洲农业市场的时候说。 (星期四,2008年4月17日) 所以说,不要看中国的报纸,怎么说呢,净是无用信息。超女的时候开始喝奶了,这都不知道。 美国打仗令肉类价格上涨,而欧美人的饮食结构呢,又是以肉食为主,所以是食品价格上涨。 怪不得2008 年的时候,欧美这么愤怒呢,呵呵 本来该压经济了,2008年金融危机,又整了4万亿,呵呵 钱都到哪儿去了,钱都被你吃了嘛,钱都到哪儿去了。更简单的说法是生产率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 中国入世之后,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中国经济肯定是在增长着呢,兄弟。当然不如韩国是肯定的。
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君主立宪与18世纪英国的金融创新
gordon 2014-4-23 02:36
1688年的革命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创建英国国债和国家资助银行的政治环境。这不仅仅是因为一个荷兰的君主成了英国的威廉三世国王,而主要是因为这个国王是个严格的立宪君主,没有个人绝对权力的奢望。于是,政府此时可以期望以英国人民的名义借款。更加准确地说,威廉在以他自己的名义,以及支持他并且主宰着议会的辉格巨商的名义借款。 到了18世纪20年代,英国的国家信贷可以有效地通过政府贷款作抵押,其模式与中世纪的意大利各共和国、17世纪荷兰各行省以及现代民主国家相似。 “荷兰财政”——内阁的政敌们这么称呼这家新银行及其发行的票据——并没有得到托利党(Troy)人的信任,因为它造就了大笔政府债务,刺激了投资活动, 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居民相对于乡村绅士的地位 ,并且资助着一个辉格政府和一次辉格战争。 ××××××××××××××××××××××××××××××××××××××××××××××××××××××××××××××× 啥叫君主立宪啊? 君主立宪就是君主借老百姓的钱必须还,不能以爱国的名义强制征用,就这么简单。 规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打扁担” ,打扁担定义了各自的边界。 注:我现在明白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拿破仑三世的方法是一样的,就是国家提供长期资金。 对于英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王室信用,可以吸储。 不要傻傻地认为王室的信用就好 ,如果你被强征过,就不这么看了。正是因为资产阶级革命确定了各自的边界,吸收大众储蓄才成为可能。 因为他怕打扁担嘛。
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英国封锁俄罗斯的链条是如何形成的
热度 1 gordon 2014-4-19 10:34
英国封锁俄罗斯的链条有三个战略支点:英国、印度、日本 但是这个链条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得说说黑非洲,早年的非洲啊,在奎宁没有在美洲发现以前,非洲就是一个文明黑洞,一般说的非洲指的是北非。 所以葡萄牙人跨国好望角之后,就把据点设在了印度。 英国是接手葡萄牙人的地盘。 其实很简单,就是环地中海+ 印度 +日本,打通苏伊士运河,马来西亚、印尼 这一带,也是英国、荷兰 他们占着。 一个很大的变数,就是荷兰人让 中国人做 “二鬼子” 统治当地人,跟蒙古人用色目人差不多。 华侨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很大一股力量。 综上所述,其实英国封锁俄罗斯的链条 是演化形成的。 ×××××××××××××××××××××××××××××××××××××××××××××××××××××××××××××××××××××× 葡萄牙、荷兰、英国 时间累积形成的,现在明白苏联为什么向中国渗透了吧。 在印度还在英国手里的时候,中国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一环,从这里可以连带突破东南亚。 中国早年一直在英国手里,这个看伊朗国王 巴列维的回忆录,感受一下 满清和民国的无奈。 清帝逊位和民国亲美是一大创举,摆脱英国控制了。 清政府被英国卡的死死的。 袁世凯称帝以后,日本又来,晕 中华民国到蒋介石为止一共有8位总统,依次是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蒋介石,李宗仁。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后段祺瑞利用张勋将其驱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 呵呵
257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永远的高桥是清
热度 1 gordon 2014-4-17 16:48
1904年4月中旬,日本银行副总裁高桥是清在英国筹款,收到了伦敦银行团条件:(1) 国债是英镑公债 ;(2)以关税收入作抵押;(3)利息为每 年6%;(4)5年还清;(5)折价92%;(6)总额300万英镑(约3千万日元)。条件极为苛刻,足以说明欧美普遍不看好日本。 向日本的经济人致敬!!! 后来226那群傻X就在世界上找不到任何援助了 ××××××××××××××××××××××××××××××××××××××××××××××××××××××××××××× 高桥在美国和英国都没上过正式学校,只是他非常好学,而他流畅的英语和喜欢阅读及有与英美友人以英文通信讨论时局的习惯,令他对英美社会有深刻理解,且工多艺熟,其英文写作在当年的日本属首屈一指。   高桥在美国不过两年,于1868年返日,以教英语会话为业,稍后出任开成高等学校(中学)校长,同时兼任教育部继而工商农林部文员,其间把美国 的商标法及专利法引进日本,受知于当道;1889年初获委任为独立的专利局局长,同年稍后兼任东京农林学院院长;约半年后,高桥获邀赴秘鲁经营银矿,惟以 失败收场……流利的英语,加上为秘鲁银矿在伦敦集资而对金融市场有一定认识,这种背景,令高桥于1892年成为日本央行雇员,他对西洋金融事务的娴熟,为 上司所倚重,升迁甚快,于1898年成为央行副总裁;而于1904至1905年间,他成功地在伦敦、纽约、巴黎和法兰克福市场为政府贷进巨款,以实对俄战 争(日俄于1904-1905年间开战)军费,从此声名大噪;1905年被委为上议院议员,1906年跳槽任横滨正金银行(Yohohuma Specie Bank)行长,翌年获封为髭男爵(danshaku,等同英国的baron〔男爵〕,1920年晋为子爵;日本的贵族制度〔华族〕始于1869年,战后 的1947年取消),1911年至1913年任央行行长;1913年3月任财相,加入日本战前主要政党保守的立宪政友会;1921年成为该党主席并当选首 相,但在位仅七个月,党内派系斗争迫使他辞相位。1924年参加大选,当选下议院议员,历任政府要职,于1927-1929、1931-1932、 1932-1934、1934-1936年四任财政大臣!   高龄八十二的高桥是清,于1936年2月26日凌晨在财相任内被暗杀(assassination)。对此用词,笔者不同意,因为当时两名帝国 第三军团近卫军(?)青年军官带领一百名士兵,登堂入室,公然而非暗中把睡眠中的高桥杀掉,因此应该是“谋杀”(murder)。有一点必须强调的是,是 年6月即高桥死后三四个月,凯恩斯的《通论》才面世。 ××××××××××××××××××××××××××××××××××××××××××××××××××××××××××××× 财政(大藏)大臣高桥是清的住宅,在皇宫西南约两公里的地方,其东南距近卫步兵第3联队的营区仅400米左右的距离。    担任袭击高桥是清住处的是近卫步兵第3联队之第7中队,由中桥基明中尉、今泉义道少尉以及炮兵学校的学生中岛莞尔少尉率领。他们于早4时集合,携带4挺轻 机枪、100多支步枪,约120人,在讲解了所执行之任务与昭和维新的关系,并历数了财政大臣袒护财团、搜刮平民百姓等罪行之后,规定了执行任务的方法。 随即将部队分为两部,一部由今泉义道指挥,向以东的皇宫方向警戒,以防皇宫内的近卫部队出动;一部由中桥基明、中岛莞尔率领,向财政大臣住处开进。    晨5时,到达高桥住宅的第7中队在其院墙外部署了严密的警戒之后,其余人员翻墙入院,抓住高桥家的管事人员,迫其领至二楼的高桥卧室。    高桥是留着大胡子的老头,此时正在床上睡觉。军官、士兵们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他的照片。当中桥基明揭去其被子以后,激进分子立刻确认了他。于是在中桥基 明的“天诛国贼”的口令声中,乱枪齐发,高桥是清顷刻被打得像碎了的活靶标一样。中岛莞尔对这个大肆搜刮民财的财相怒气未消,以军刀砍断了他的左手并对他 的胸部等处乱刺。 注:哈哈哈,可惜我是中国人,呵呵
25 次阅读|2 个评论
分享 时间与空间——英国强大之谜
热度 1 gordon 2014-4-17 02:47
读过《海权论》的人,都对英国在人类历史上最广袤的国土印象深刻,排名第二的是蒙古帝国。 反而容易忽略一个东西,就是时间。 正因为它的海洋优势,所以资源配置可以分布在一个时间轴上。 这个也是大陆国家不具备的。 正是它的海洋优势保证了它的时间优势 。 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 NO.1 的国家,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注:当然我说出来了,你觉得没什么。其实一直以来都非常神秘,英美国家一直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196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英国的 “实干” 不是 “实干主义”
gordon 2014-4-8 14:37
德国的学术很好解释,因为当年德国比较落后,旧的神学的大学还在,所以因陋就简。 英国的学术解释的不多,英国 “不爱理论” 的原因在于它的重商主义, 众所周知,培根曾被指控贪污,呵呵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公正地给他定名为法学家、政学家、哲学家和英国语言大师。 然而,《全书》并未质疑人们给他的另一种评价: “心肠冷漠,趋炎附势,收受贿赂,还厚颜无耻地说他并没有受到贿赂的影响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培根身为法官,收受当事人的贿赂,也算是知法犯法。虽然声称自己一向不关心家政,尤其不关心家庭财务,而且,两个当事人也并未由于行贿法官而胜诉,但他还是承认了错误,决定悔过认罪,以求从轻处理。但处罚是严厉的:除罚款4万英镑外(在16世纪末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他还被关入伦敦塔,不得再担任公职,不得担任议员,不得涉足王室所在地方圆12英里以内的地盘。培根虽然有些不服,但仍然以“最公正的大法官的身份,承认判决公正,以利于悔过自新。”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皆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而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 在 被指控 阶段, 培根曾 以社会风气不好,来替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辩解。他在致白金汉公爵的一封信中说:“我认为自己的双手是干净的,良心是清白的,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哪怕担任大法官的是使徒约伯或任何其他人,他们也随时可能 被指控 犯下最丑恶的罪名。因为在这个时代,不仅犯罪已成为一种时髦,而且诬陷也成了时尚。”培根甚至还在议会中曾这样说:“诸位请注意,犯下这一罪的不仅是我,而且是这个时代。”他想以此理由来开脱或者减轻自己的罪责。 身居大法官高位的培根薪俸不可谓不高:1608年,培根的年收入是5000英镑;十年后,年收入增至16000英镑。但如此丰厚的收入抵不住他的挥霍无 度,据说,培根非常讲究感官上的舒适,不但自己穿着华丽的服装,而且40名男佣女仆也得穿一律的用西班牙皮革制成的靴子,他不断地用奢侈品饰扮自己,还有 灯红酒绿的“雅好”,如此追求一流的物质生活,当常常是入不敷出,“寅吃卯粮”,债台高筑。 但同时,在自身原因以外,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这样评论培根的腐败:“在那个年代,法律界的道德有些废驰堕落,几乎每个法官都接受贿赂,而且通 常双方的都收。”罗素说到培根:“他的获罪本是一场党派争哄中的风波,并非因为他格外有罪。”罗素说当时英国法官收受礼物是普遍风气,并不影响他对案件的 判决,事实上培根的被处罚更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 难怪罗素为其辩解,培根所处的十七世纪初,斯图亚特朝的宫廷已经无法同伊丽莎白女王朝同日而语,以宫廷自上而下的贿赂风行,伦敦成为英国的经济中心和消费 中心,在伦敦西区出现了以宫廷为中心、以大贵族豪宅为卫星官邸的巨大消费社会,以往稀有的奢侈品在英国已经到处可见。英国宫廷在时人看来,“散发着贿赂、 嫉恨和腐败之气息”,法官亦不例外。 英国历史上很少有腐败的法官,因为英国人对腐败的法官尤其痛恨,他们知道腐败的法官对正义和法律造成的破坏会有多大。然而培根作为思想家依旧是清醒的,在 1626年4月9日,他去世了。他对自己的裁决是:“我是英国这五十年中最公正的法官。但在这200年中,它(指对自己的判决)是最公正的判决。” 注:法国的专门学校,一般讲学术传统没有讲它的。
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1931年 英国提走了美国的黄金
gordon 2014-3-29 04:33
英国于1931年放弃金本位而从美国提走黄金之后,“储备系统提高贴现率——该系统借款给商业银行成员的利息率——的幅度比它在过去和将来的整个历史中 的同一短暂时间里提高的幅度要大。 这个措施阻止了黄金外流。伴随它而来的是:银行倒闭数量惊人的增加和银行挤兑 。……到1932年,事态已经被推迟到无法 挽救的地步,而当储备系统又回到它的消极状态时,在暂时性的好转之后,重新出现了以1933年的银行放假而告终的崩溃——那时,美国每一个银行正式关门一 个星期以上。”   弗里德曼总结到,如果联邦储备系统能够使货币量保持不变,不会演化出如此规模而严重的萧条。“凡是赋予少数人如此大的权力和如此多的伸缩余地以致其错误能有如此深远影响的任何制度都是一个坏制度。”    在1931年的情况下,如果联邦储备系统不提高贴现率,那么,黄金储备很快就会用光,恐怕破产的就不是商业银行,而是联邦储备系统本身了。大约在那80 年前,英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的《1844年银行法》,要求 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发行部与银行业务部门分开 ,而且发行的银行券必须有100%的黄金储 备。不幸,1847年的繁荣使流通中的银行券和放贷规模都大大增加了,以至于黄金储备转移到了发行部门后,储蓄部门的储备就严重不足了。1848年危机爆 发,由于储蓄部储备不足,大量汇票要求贴现;而由于奉行金本位制的银行法要求发行的银行券必须有100%的黄金储备,英格兰银行又不能发行银行券满足贴现 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由于有国家信用的背景,信用还是足够牢靠的。这样,英格兰银行面临着破产的境地,而危机有演化成悲剧的可能。 关键时刻,被马克 思讽刺的称为“能制造奇迹的”银行法被暂停了,英格兰银行被允许以8%的贴现率发放银行券,于是,危机解除了。   可见,建立在金本位制上的金融 体系根本无法应对这样的危机。1931年的美联储 要么提高贴现率,要么放弃金本位,两者必居其一 。从根本上金本位不能满足对货币需求的增长,不论是正常的 还是不正常的增长。所以,弗里德曼对1931年美联储行径的指责,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说是美联储的决策错误,而更应该说是选择金本位制的错误。 金本位制也确 实在几年后就在全球范围内被废止了。从此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用过这个制度 。 ×××××××××××××××××××××××××××××××××××××××××××××××××××××××××× 回到中国,千言万语就是一句话:美元作为国际贸易交易货币的地位必须终结。 美元外流也不可避免。
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三个孩子都很漂亮
热度 4 石榴 2014-3-6 12:40
[转]三个孩子都很漂亮
国保守党政客在Facebook上转发穆斯林图片段子——“我见到一位穆斯林妇女站在路边,就上前恭维说您的三个孩子都很漂亮,结果她竟然生气威胁我,我真的是无心看错啦!” 结果被开除党籍
个人分类: 会心一笑|4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神作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热度 6 gordon 2014-2-9 03:07
注:这本书告诉你为什么“知识改变命运” ,越学习越向下改变命运。 如何满足住屋的需要,是可以当做一个尺度来衡量工人其余的一切需要是如何满足的。不难想像,在这些肮脏的洞穴里只有那些穿得很破、吃得很坏的人才能住下 去。而实际情形也正是如此。绝大多数工人都穿得很坏。用来做衣服的料子都是非常不合适的,无论是在女人的衣橱里或男人的衣橱里,都几乎根本没有亚麻布和毛 织品,只有棉织品。衬衫是用漂白布或是杂色的印花布做的,女人的衣服大部分也是印花布做的,毛织品的裙子很少能在晒衣服的绳子上看到。男人们大都穿着粗布 及其他粗棉织品做的裤子和同样的料子做的上衣或夹克。粗布(fustian)甚至成了工人服装这个名词的同义语,工人被叫做fustian- jackets〔粗布夹克〕,而工人也这样称呼自己,借以和那些穿呢子(broad-cloth)的老爷们相区别,而呢子也就成了资产者的标志。宪章派的 领袖菲格斯奥康瑙尔在1842年起义时来到曼彻斯特,他穿着一套粗布衣服在工人的热烈欢呼声中出现在他们面前。在英国,即使是工人也都戴礼帽,礼帽有各种 样式,有圆形的,有圆锥形的或圆柱形的,有宽边的,有窄边的或根本没有边的,只有工厂城市里的年轻人才戴便帽。没有礼帽的人就用纸做一顶四方形的矮帽子戴 在头上。工人的全部服装,即使都是完好的,也很少能适应气候。 英国气候潮湿,天气变化无常,这比什么都容易引起感冒 ,因此,几乎整个有产阶级都穿法兰绒的 内衣;法兰绒的护胸、紧身和兜肚很多人都用。工人不仅不可能采取这种预防办法,而且一般都几乎永远做不起一件毛织品的衣服。 粗棉织品虽然比毛织品厚、硬而 且重,但在御寒和防湿方面是远不及毛织品的,而且由于厚,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一湿就不容易干,而且无论如何没有像呢子之类的毛织品那样密实。 如果工人居 然有这么一天能够买一件毛织品的上衣预备星期天穿,那只有到“廉价商店”里去买,他在那里买到的是一种很坏的所谓《devil's dust》 [注:直译是“魔鬼的灰尘”,这是一种用旧毛织品经过开毛机(这种机器在英语中叫做devil)加工而制成的料子。——编者注] , 这种料子制造出来“只是为了出售,而不是为了给人穿的”,只要穿上两个星期就裂了缝或是磨穿了;要不然就是在旧货商那里买一件穿旧了的上衣,这种衣服的黄 金时代早已过去,再穿上几个星期就完了。但是大多数人的衣服本来就不好,而且还得常常把比较好的衣服送到当铺里去。很多很多工人,特别是爱尔兰人,他们的 衣服简直就是一些破布,上面往往连再打一个补丁的地方都没有了,不然就是补丁连补丁,连原来的颜色都认不出来了。英格兰人或英爱混血人居然想出办法来缝补 这样的衣服,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技巧确实是惊人的:他们毫不费力地把呢子补丁或麻布补丁补在粗布上,或是把粗布补在呢子和麻布上,但是不久以前才迁来的真 正的爱尔兰人却几乎从来不缝补他们的衣服,除非是万不得已,即当它有破成几块的危险的时候才缝补一下。衬衣的破布通常总是从上衣或裤子上的窟窿里拖到外面 来。正如托马斯·卡莱尔 [注:托马斯卡莱尔“宪章运动”1840年伦敦版第28页(Thomas Carlyle.《Chartism》.London,1840,p.28)。关于托马斯卡莱尔下面还要谈到。——恩格斯原注] 所说的,爱尔兰人穿的是   “一身破烂的衣服,这种衣服脱下和穿上都十分困难,只有在节日或特别隆重的场合才这样做”。   爱尔兰人还带来了英格兰从前所没有的赤脚走路的习惯。现在,在一切工厂城市里都可以看到很多人,特别是妇女和小孩赤着脚走来走去,这种习惯在最贫穷的英格兰人中间也逐渐流行起来了。 注:黑心棉就是从这儿来的,呵呵 因为地理上的高纬度,英国人是不穿棉制品的,这和中国不一样。   饮食状况也和衣着一样,工人所得到的都是有产阶级认为太坏的东西。 在英国的大城市里,各种最好的东西都可以买到,但是价钱很高 ;而工人必须用他那不多 的几文钱来养家,他们是花不起这样多的钱的。加之工人一般都是在星期六晚间才领到工资,——不错,有些地方星期五就发了,但是这个很好的办法还远没有普遍 实行起来。所以工人要到星期六下午四点、五点或七点钟才能上市场去,而资产阶级在上午老早就把最好的东西挑走了。早晨市场上有的是最好的食品,但是等到工 人来的时候,最好的东西都卖光了,即使还剩下一些较好的,工人大概也买不起。工人买的土豆多半都是质量很差的,蔬菜也不新鲜,干酪是质量很坏的陈货,猪板 油导发臭的,肉又瘦,又陈,又硬,都是老畜的肉,甚至常常是病畜或死畜的肉,往往已经半腐烂了。 做工人的生意的多半是些小商版。他们收买次货,而且正因为 是次货,所以才能够卖得这样便宜。 最贫穷的工人为了用不多的钱买必需的食品,哪怕是买质量很差的食品,也还不得不采取一种特殊的办法:因为星期六晚上十二 点钟所有的商店都要关门,而星期日又完全停市,所以在十点到十二点的时候商店就把那些不能保存到星期一的货物以想像不到的贱价出卖。但是,这些到晚上十点 钟还没有卖出去的东西,十分之九到星期日早晨就不能吃了,而最贫穷的阶级星期日的餐桌正是用这些东西点缀起来的。 工人们买到的肉常常是不能吃的,但是既然 买来了,也就只好把它吃掉。 1844年1月6日(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曼彻斯特有十一个肉商因出售不能吃的肉,被地方法庭(court leet)处以罚 款。其中一个有一整头牛;一个有一整口猪;一个有几只羊;一个有五六十磅牛肉;所有这些东西都已经根本不能食用了,因而全被没收。在这些肉商里面,有一个 被没收了六十四只肚子里填满了馅的圣诞节吃的鹅,这些鹅没有及时在利物浦卖出去,因此就运到曼彻斯特来,在这里的市场上摆出来的时候已经腐烂了,发散着强 烈的臭气。这件事情的全部经过当时曾登载于“曼彻斯特卫报” ,而且提到了当事人的姓名和罚款的数目。在7月1日至8月14日这六个星期中,该报 还报道了三件类似的案子。据7月3日该报报道,在海华德没收了一只200磅重的猪,肉商发现这只猪已经死掉而且甚至已经腐烂了,可是还把它切成块拿出去 卖。据7月31日该报报道, 威根有两个肉商因出卖不能吃的肉被分别处以2英镑和4英镑的罚款,而其中的一个已经不是初犯了。 最后,据8月10日该报报道, 波尔顿的一个小商人有二十六只不能吃的火腿被没收,并且被当众焚毁,这个商人被处以20先令的罚款。但是这里所举出来的还远不是所发生的事情的全部,并且 不能把这些事情看做六个星期的平均数,也不能根据这个数字推算出一年的平均数来。有一个时期,这个每周出版两次的“曼彻斯特卫报”每一号都报道了曼彻斯特 或邻近的工厂城市中所发生的这类案件。这里应该记住一点:由于市场的范围很大,所有的大街两旁都是市场,并且由于市场监察员监督不严,许多事情都逃过了他 们的眼睛,——要不是这样,那又怎样解释肉商肆无忌惮地把已经发臭的整头整头的牲畜拿来出售的事情呢?只要注意一下,在罚款像上面讲的那样微不足道的场合 下,这种勾当对小商人的诱惑力是多么大,只要想一下,什么样子的肉才被监察员认为完全不能吃而加以没收,那就决不会相信工人平常所弄到的肉都是质量好的和 有营养的。但是资产阶级的贪婪还要使他们在其他方面吃苦头。商人和厂主昧着良心在所有的食品里面掺假,丝毫不顾及消费者的健康。上面我们引证了“曼彻斯特 卫报”,现在听一听另外一家资产阶级报纸,——我是喜欢拉反对者来做证人的,——听一听“利物浦信使报”是怎样说的吧。   “把咸黄油冒充新鲜的出售,不是在一块块的咸黄油上涂上一层新鲜的黄油,就是把1磅新鲜的黄油放在上面让人先尝一 尝,在尝过以后却把咸的卖出去,或者洗掉盐再把黄油当做新鲜的出售。 糖里面掺上米粉或其他价钱便宜的东西,照净糖的价钱出卖 。制肥皂时剩下的废弃物也掺上 别的东西冒充糖卖。咖啡粉里面擦上菊苣及其他价钱便宜的东西;甚至没有磨过的咖啡里也掺假,而且假货还真像咖啡豆。可可里面常掺有捣得很细的褐色粘土,这 种粘土是用羊脂油搓过的,掺在真的可可里简直看不出是假的。茶叶里面往往掺上黄荆叶子及其他类似的杂物,或者把泡过的茶叶晒干,放在烧热的铜片上烘烤,使 它恢复原来的颜色,然后当做好茶叶出卖。胡椒里掺上豆荚磨成的粉末及其他东西。 葡萄牙红葡萄酒干脆就是假造的(用颜料、酒精等制成) ,因为大家都知道, 单 是在英国喝掉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就比整个葡萄牙所生产的还要多 。在市面上行销的各种各样的烟草里都掺上了各种令人作呕的东西。” 注:好多年钱关于市面上假茅台的一个笑话,呵呵   (在这里我还可以补充几句,由于烟草普遍地掺假, 去年夏天曼彻斯特某几个最著名的烟草商人曾公开地说,要是不掺假,他们的生意就无法做下去 ,价钱在3 辨士以下的雪茄烟,没有一枝完全是用烟叶制成的。)像这种掺假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几打来,把石膏粉或白垩掺在面粉里,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卑鄙行为。当然, 事情并不仅仅限于食品掺假。到处都有骗局: 把法兰绒、袜子等等拉长,叫人看起来好像长一些,只要洗一洗马上就缩短 ;比规格窄1.5英寸或3英寸的呢子被当 做宽的卖出去;磁器上的釉薄得一到手就裂开了,这类骗人的事情还可以举出几千件来。——Tout comme chez nous〔和我们那里完全一 样〕。 但是吃这些骗局的苦头最深的,除了工人还有谁呢?有钱人不会受骗,因为他可以多花些钱到大商店里去买东西。大商店的老板是珍惜自己的声誉的,假如他 们出售劣等的掺假的货物,最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 。此外,有钱人在吃的上面很讲究,他们的味觉很灵敏,比较容易识破骗局。 但是穷人即工人每花一文钱都得盘算 一下,必须以不多的钱买很多的东西,他们不能太注意质量,而且也不善于这样做, 因为他们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味觉,结果,所有这些掺假的、甚至常常是有毒的 食物都卖给了他们。 他们不得不到小商人那里去买,甚至还常常要赊账。而这些小商人由于本钱小,营业费用大,一样的货色却不能橡大零售商卖得那样便宜;而人 们要求他们的却是价格低廉,再加上别人的竞争,于是他们就只好有意无意地备办掺假的货物了 。此外,大零售商在自己的买卖里投下了大宗资本,骗局一旦被识 破,就要丧失信用,遭受破产,可是 小店主的营业面不出一条街,如果他的骗人的伎俩被揭穿了,那他会失掉些什么呢?要是他在安柯茨再也得不到信任,他可以搬 到却尔顿或休尔姆去,那里谁也不知道他,他又可以重施他的欺骗伎俩了。 掺假的行为除非和漏税有关,是很少受到法律追究的。——但是,英国工人不仅在物品的 质的方面受骗,而且在量的方面也受骗。小商人的尺和秤大部分是不合规定的。在警察局的报告里,因犯了这类罪而被处以罚款的事情,每天都多得难以置信。从下 面几段摘自“曼彻斯特卫报”的话就可以看出,这类骗人的事情在工厂区是如何普遍;这里所涉及的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而且我手边就连这一个时期的报纸也不 全 。 假若英国没有找到又多又穷的爱尔兰居民作为替工业服务的后备军,英国的工业就不可能发展得这样快。 爱尔兰人在家乡没有什么可以丢掉的,而在英格兰却可以得 到很多东西。自从爱尔兰人知道,在圣乔治海峡彼岸只要手上有劲就可以找到工资高的工作那时起,每年都有大批大批的爱尔兰人到英格兰来。 据估计,到现在为 止,这样迁移来的爱尔兰人已经在1000000以上,而且每年还有近5000人迁移过来,他们几乎全都奔向工业区,特别是大城市,并且在那里形成了居民中 的最下层。 注:在中国这部分人是农民工,毛把一大部分农民变成了爱尔兰人,呵呵 这些人是在几乎一点文明也谈不到的状况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就受惯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粗野,喜欢喝酒,过一天算一天,他们迁移到英格兰来,把自己的各种粗野的习惯带给英格兰居民中对教育和道德本来就不大感到兴趣的那个阶层。让我们听听托马斯卡莱尔是怎样说的吧。[注:“宪章运动”第28、31页及以下各页。——恩格斯原注]   “ 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有弥勒斯人[注:弥勒斯是爱尔兰古赛尔特国王的名字。——恩格斯原注]的野蛮的面孔向你打招呼,这些面孔流露出假装的纯朴 、浮躁、无理、穷困和嘲讽。英格兰马车夫在赶着马车过去的时候用鞭子抽弥勒斯人,而弥勒斯人却用自己的语言咒骂他两句,并脱下帽子向他行乞。这是我们的国家必须消灭的一种最糟糕的祸害。 穿得破破烂烂、从来不知道发愁的野蛮的弥勒斯人,随时都在准备着去做那种只要手上有劲、脊梁结实就可以胜任的任何工作,而工资只要够他买土豆就行 。调味品他只需要盐;过夜的地方只要随便在哪里碰到一个猪圈或狗窝他就觉得不错了,他住在草棚里面,穿一身破烂的衣服,这种衣服脱下和穿上都十分困难,只有在节日或特别隆重的场合才这样做。英格兰人要是不能在这种条件下工作,那他就找不到工作了。不大文明的爱尔兰人不是凭着自己的长处,而是凭着自己的短处把本地的英格兰人排挤出去,占据了他们的位置。他肮脏而无所用心,耍滑头,发酒疯,他是道德堕落和秩序混乱的祸根。一个还在竭力游泳、在水面上挣扎着的人,在这里就可以看到一个不是浮着而是已经沉下去的人怎样才可能生存下去的例子……大家知道,下层英格兰工人的生活水平愈来愈接近于在一切市场上都和他们竞争的爱尔兰工人的生活水平。 凡是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只要有力气就行的工作,工资都不合于英格兰人的标准,而是接近于爱尔兰人的标准, 也就是说,这种工资比‘一年只有三十个星期吃最坏的土豆也只能吃个半饱’所必需的稍稍多一点,——稍稍多一点,但是每从爱尔兰新来一只轮船,就向这个水平靠近一步。”   如果撇开对爱尔兰民族性格的过分的和片面的责备不谈,那末卡莱尔在这里的描写是完全正确的。这些花4辨士(合3+(1/3)银格罗申)像牲口一样挤在轮船甲板上迁移到英格兰来的爱尔兰工人,总是随遇而安的。最恶劣的住宅在他们看来也是很好的;他们不大讲究衣着,只要能勉勉强强地穿在身上就行;他们不知道什么叫鞋子;他们的食品是土豆,而且仅仅是土豆;他们赚的钱要是超过以上这些需要,就立刻都拿去喝了酒。这样的人要挣很高的工资干什么呢?一切大城市中最坏的地区住的都是爱尔兰人。无论什么地方,只要那里的某个地区特别显得肮脏和破烂,就可以预先猜到,在那里遇到的大部分将是一眼看去就和本地人的盎格鲁撒克逊面貌不同的赛尔特面孔,听到的将是音调和谐的带气音的爱尔兰口音,这是道地的爱尔兰人永远不会失去的口音。有时候我甚至在曼彻斯特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听到爱尔兰人的话。几乎在任何地方,住地下室的那些家庭大部分都是来自爱尔兰的。一句话,如凯博士所说的,爱尔兰人发现了最低的生活需要是什么,现在又把这个教给英格兰工人。他们也带来了肮脏和酗酒。 这种不爱清洁的习惯是爱尔兰人的第二天性。它在人口不密的农村中还没有多大害处,可是在这里,在大城市中,因为人口非常密集,就足以使人颤栗并招致各种各样的危险。 弥勒斯人按照在家乡时的老习惯,把一切废弃物和脏东西都倒在自己门口,造成了污水坑和垃圾堆, 结果把整个工人区都弄脏了,空气也弄得污浊不堪。如同在家乡一样,他紧靠着自己的房子就盖起猪圈来,如果不能这样做,他就干脆把小猪放到自己屋子里。 在大城市中饲养牲畜的这种不像话的新方法,完全是爱尔兰人传来的。爱尔兰人爱自己的小猪,就像阿拉伯人爱自己的马一样 ,所不同的只是在猪长得够肥的时候他就把它卖掉;而在这以前他和猪一起吃,一起睡,孩子们和猪一起玩,骑在猪背上,和猪一起在泥里打滚。这种情形在英国的一切大城市中都可以看到千百次。这些小破屋子里面如何肮脏,如何不舒适,是很难想像的。 爱尔兰人不习惯使用家具。一捆麦秸、几件完全没法子穿的破烂衣服,这就是他的床铺。一个木墩子、一把破椅子、一只当桌子用的旧木箱,再多就不需要了。 一把茶壶、几个瓦罐和破土碗,就足够把他那也当做卧室和起居室的厨房陈设起来。 如果他没有生炉子的东西,他就把手边可以烧的一切——椅子、门框、飞檐、地板都送到火炉里面去,只要真有这些东西的话。 此外,他要很大的地方做什么呢?在爱尔兰,他的土房子一共只有一间屋子,一切东西都摆在里面;来到了英格兰,一家人所需要的也不多于一间屋子。 可见现在已成为普遍现象的这种许多人挤在一间屋子里面的办法,主要也是爱尔兰人带来的。因为穷人到底也应当有一点享受,而其余的一切享受社会又不容许他有,所以他就只好到小酒店里面去。烧酒是点缀爱尔兰人生活的唯一的东西 ,再加上他那种满不在乎的快乐的性格,这就使得他老是喝得酩酊大醉。爱尔兰人具有南方人的轻浮性格,具有几乎可以和野人相提并论的暴躁的性情,他轻视所有那些正是因为他性情粗野而享受不到的人类享乐,他既肮脏,又贫穷,——所有这一切都促成他的喝酒的嗜好。诱惑是太大了,他简直不能抵抗,只要得到一点钱,他就把它喝光了。不这样又能怎样呢?既然社会使他陷入几乎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一个酒徒的那种境地,既然社会丝毫不关心他,注定他要变得粗野,那末,当他真正变成酒徒的时候,这个社会又怎么能够责备他呢?   英格兰工人不得不和这样的竞争者斗争,这个竞争者是处于一个文明国家可能有的最低的发展阶段上的,因而他需要的工资比其他任何人都低。因此,如卡莱尔所说的,在英格兰工人不得不和爱尔兰工人竞争的一切劳动部门里,工资完全不可避免地会一天一天降低。而这样的劳动部门是很多的。 所有那些不大需要或者完全不需要技能的部门都向爱尔兰人开着大门。当然,对于那些必须有多年的训练或者需要持久的、正规的活动的劳动部门,轻浮的、无耐心的、酗酒的爱尔兰人是不适合的。 要当个机匠(me-chanic——在英国,凡是在机器制造部门工作的工人都叫做机匠),要当个工厂工人,他就必须先接受英格兰的文化和英格兰的习俗,即在本质上变成英格兰人。但是, 凡工作比较简单、比较粗糙、需要体力甚于需要技能的地方,爱尔兰人就一点也不亚于英格兰人。因此,这些劳动部门都首先被爱尔兰人所包围。手工织工、泥瓦匠、搬运工人、小工等等中都有许多爱尔兰人,爱尔兰人的侵入在这里大大地促进了工资的降低和工人阶级状况的恶化 。即使那些侵入其他部门的爱尔兰人已经不得不接受一定程度的文化,他们仍然保存了一些旧习惯,这些旧习惯足以使那些在他们影响之下的英国同伴趋于堕落。实际上,如果注意到,几乎每一个大城市中都有1/5或1/4的工人是爱尔兰人或在爱尔兰式的肮脏环境中长大的爱尔兰人的孩子,那就会了解,为什么整个工人阶级的生活、他们的习俗、他们的才智和道德的发展、他们的整个性格,都染上了爱尔兰人的许多特征,也就会了解,为什么现代工业及其最直接的后果给英国工人造成的那种令人愤慨的状况还会更加恶化。 ×××××××××××××××××××××××××××××××××××××××××××××××××××××××××××××××××× 原因是什么原因啊,整个商业环境是简单生产嘛,机器 + 廉价劳动力。生产过剩的危机,哈哈 这种环境下啊,所有的进步主义的东东都是错的,赶快挣钱。 啥也别考虑,希望对seek 有所帮助。 因为 上学多的人啊,有时候会受进步主义影响。觉得社会没进步,原地空转赚钱是不对的,他们老想挣高科技的钱 ,其实卖茶鸡蛋挣的钱也是钱,哈哈 另: 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因素就是没有工会 ,我问过好多做生意的人,给出的共同答案。而这个条件就是毛赐予的,因为毛的瞎折腾,所以不管干什么都比瞎折腾好。 顶死有一些老国企工人或者大学生之类的既得利益群体反对。 英国后来被德国超过,就是因为英国发展的后劲不足。德国非常牛叉,非常高大上。 ×××××××××××××××××××××××××××××××××××××××××××××××××××××××××××××××××× “像其他艺术一样,从根本上说,武术是一种理智的自我认识,一拳一脚打倒的不仅是面前的对手,同时也打掉你的自私心理,打掉你的恐惧感,打掉你所有的一切心理障碍。因为你一旦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就使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 BruceLee
303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英国人眼里的上海
热度 57 晨枫 2013-12-28 23:39
英国女摄影师Liz Hingley在上海4个月,发现了一个观察上海的很好的切入点:上海所有地铁/轻轨的终点站。她走遍所有地铁/轻轨线的终点站,拍摄那里的风土人情,试图理解这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城市的内涵。很有意思。不过,她可能不一定清楚或者有意没有提及的是,从照片上看,其中大部分人几乎肯定无疑都是民工,而不是本地的农民或者“原住民”。不是要打标签,而是理解这个差别非常重要,这关系到中国近30年来最大的demographic变动,对未来50-100年中国的社会会有深远影响。很大一部分今天“正宗”上海居民就是100年前人口大迁徙的结果。不过她提到了:2014年的上海地铁图比2013年几乎扩大一倍(难以想象,莫非新增了几条线?我知道13号线开通),所以她还有得忙活了。她还提到,上海地铁系统现在世界上第二大,第一大是谁,纽约,伦敦,东京,北京?上海地铁每天运输700万人,而20年前一号线刚开张是,一年才100万人。真怀念96年第一次坐一号线,快捷,又不挤。一号线不挤的日子恐怕是不可能再有了。要是她能把所有线的所有站都拍一遍,写一段故事,那差不多是一辈子的project了吧! 突然想到:如果从上海地铁入手,从没有地铁的时代,到有了一号线,到现在,到下面2020年地铁图,可以分析中国近50年的轨迹,进而分析这轨迹背后的动力,这就可以对中国未来50年有比较靠谱的分析了。这是很不错的一本书甚至一个系列的题目呢。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25435392 BBC视频 http://www.lizhingley.com/work/shanghai/ 作者对书的自我介绍 据说这是上海地铁2020年的规划图,我简直要昏过去了,这还是上海吗?哦,是上海,不过不仅是当年的10区,还把10县也包括进来了,哪一天地铁可以一路坐到苏州,那是一点也不会惊讶了
1585 次阅读|65 个评论
分享 英国动物园多年为树懒无法生育而苦恼
热度 31 胖卡门 2013-12-10 10:14
英国动物园闹乌龙 欲让两只雄性树懒交配 2013年12月09日 14:0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英国动物园闹乌龙 欲让两只雄性树懒交配 中新网12月9日电 据台媒报道,英国索赛克斯的卓西拉斯动物园一直为了树懒无法生育下一代而伤透脑筋,求助其他动物园的专家才发现,这两只都是公的,当然不可能生小宝宝。 卓西拉斯动物园育有2只两只树懒“苏菲雅”跟“托比”,他们从2011年被送来后就一直无法交配生子,让园方好生困扰。只好找来布里斯托动物园的专家来帮忙, 才发现这2只树懒是同性,都是公的 。 保育员马克直指都是医疗纪录的疏失,上面写着苏菲雅是母的,才害他们搞错;他同时也表示他们从没照顾过树懒,性别真的相当难辨认。 园方之后计划帮苏菲雅换一个较阳刚的名字,并且会将它们其中一只送走,换一只真正的“母树懒”进来 两只树懒 两只树懒 不做爱 不做爱 两只都是公的 两只都是公的 真变态 真变态
1077 次阅读|9 个评论
分享 羊吃人和人变羊—— 中国和英国经济发展的相似性
gordon 2013-11-26 12:39
中国和英国经济发展有很多相似性,其中一个相似点就是外贸驱动。 那时英国还不是一个工业强国,耕地多人口少,养羊就成为了一个产业。对外贸易对羊毛的需求,促使农场主把许多耕地都养上了羊。(经营性农场) 中国和英国恰恰相反,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出口劳动力就成为中国的一个产业。 劳动力就像羊身上的羊毛,割下一茬,又长出一茬。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传统农业比工业更苦,呵呵 ××××××××××××××××××××××××××××××××××××××××××××××××××××××××××××××××× 其实现在在网上发表意见的倒不是农民,沉默的大多数能干什么。 发言的其实是传统的中产阶级,旧时代的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 当代中国有点像美国的南北战争,传统的红色贵族和新富集团的斗争。 《前进,达瓦里希》这样的作品也不是农民能整出来的。 让他们斗吧,呵呵
2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大英帝国的秘密武器-----英国试住宿中学
热度 25 樱木花道 2013-10-28 00:36
今天由于某些原因 陪人看了几个国内的英国试住宿国际中学 孩子都不参加中国高考 ,参加国际一个什么高考,直接升海外大学的。 我参观完后,感想就是 英国佬不简单,设计一个非常强的 维护英联邦体系的 教育体系,为日不落帝国服务。 一、 使用的语言是英语,保证小孩用英国人的思维 和文化去思考问题。 课程的主教全是外籍,助教才是中国人。 二、 住宿试学校,有非常多 非常明确的宿管老师,保证了对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完全控制,洗脑必须在8小时以外才有效。 只有老师和学生经常生活在一起,才能从生活格调上完全塑造英国试的人。 我参观的时候,总是想起来 电影 死亡诗社。 陪同的介绍人员也知道这个电影,说明他们那的人员素质是不低的。 (吃饭也是学生老师一起吃 有木有 哈利波特的感觉? 着装上也是严格的英伦风) 三、 周末 老师也是完全控制的学生的活动 与外界的接触 通过旅游的形式,保证学生不接触外界有害思想。 四、教育最终的目的 是为英国的大学提供生材料、 --------------------------------------- 它的问题 一、 这首先必须是精英的教育; 由于是小班,由于是殖民地宗主国的老师来教 注定能来学的人很少。一定是当地有钱有权人的孩子 随时代的发展 质量终究干不过数量。 二、是培养对宗主国崇拜的代理人 我想香港现在这样乱 ,也就是香港的英文中学也是培养这种人 对英国本土优雅的生活方式 崇拜五体投地(课程4 点半以后课外活动 学习各种上流社会生活方式 打网球 下国际象棋) 对自己国家的情况很不了解 ,天天关在校园里,显然不接地气。 课程上对演讲、法律、文学非常看重。(统治者教程?) 三、俺自己的想法。 教育的本质是灌输,谁抓住青年,谁掌握未来。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靠的不光是炮舰,还有先进的学校系统。 (参观没有宗教学内容,这里不表。)
948 次阅读|16 个评论
分享 英国富人缴税的历史
gordon 2013-10-10 05:52
××××××××××××××××××××××××××××××××××××××××××××××××××××××× 在革命前夕,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高于任何欧洲国家,其经济增长大部分来自生产和销售,全都在殖民地市场内部解决,根本不需要依赖对英格兰与欧洲的出口销售。 注:富兰克林正是认识到 英国和美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体,才毅然和英国决裂的。 ××××××××××××××××××××××××××××××××××××××××××××××××××××××× 1765年英国议会提出《印花税案》,总额不到11万英镑,遭到北美抵制,次年取消。之后达成的协议是英国 只在对外贸易中征税,国内交易中不征税。两年以后,新的财政部长尝试开增一些新的海关关税,但作为交换,英国政府将茶叶的关税从每磅一先令降到了3便士。 1770年,这些新增的关税又被废除,而降低了的茶叶关税维持在每磅3便士。 而令人啼 笑皆非的是,教科书中津津乐道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却是因为关税降低而非增加而起。这次倾茶事件的发起者并不是消费者,而是波士顿富裕的茶叶走私者。他们 之所以倾倒茶叶,是因为英国政府将茶税从每磅一先令降到了3便士,导致他们没法从倒卖茶叶中牟利!教科书将“波士顿倾茶事件”包装成为对大英帝国过重赋税 的抗议,可谓颠倒黑白。 注:商品倾销,肯定得高关税进行保护民族产业,这是一个常识。从那以后,就用美洲自产的咖啡,代替了英国的茶叶。 ×××××××××××××××××××××××××××××××××××××××××××××××××××××××
0 个评论
分享 为什么英国的封建制和同时代的欧洲大陆国家有很大区别?
热度 4 gordon 2013-10-5 01:08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是一个吃败仗的君主,就是12世纪末,13世纪初那个约翰王嘛。 超点背的国王,接手了狮心王理查的烂摊子。1202-1208年之间,约翰王丢掉了全部诺曼底、安茹、曼恩、图棱。 其子亨利三世即位时,年仅9岁。 1219年,休伯特主政英国,始终坚持贯彻阻止国王收复法国境内属地的原则。 亨利三世的妹夫,英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门·德·孟福尔,后来的英国贵族的领袖,曾率众打败国王亨利三世,对《牛津条例》的颁布、英国议会的诞生贡献甚巨。 而且那个地方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人少地多,好多地 都赠送给教会了。 王权衰败 至 “英法百年战争” 理查一世(“狮心王”) → 约翰 (“无地王”)→ 亨利三世(9岁即位) → 爱德华一世( 长期雇佣制 ) → 爱德华二世 → 爱德华三世 爱德华二世,骑兵败于苏格兰重步兵;到爱德华二世统治末期, 英格兰人认为骑士应采用和先人不同的方式, 进行徒步作战, 骑乘攻击应该用于战后的追击行动中去。 直至爱德华二世统治前期, 英格兰军队还维持了部分的封建特质: 一方面, 1314年英格兰领主仍自费带领大批随从征战苏格兰,以履行身为国王封臣的义务; 另一方面, 英格兰步兵则几乎都是通过征召的方式招募而来。但几十年后, 情况急剧转变, 到1322 年所有参战的领主也都领取王室的酬劳。爱德华三世在1327年最后一次发布正式的封建点召令,但领主在其随从集结的第一天就领到了他们的薪资。自1334 (或1333) 年以后, 爱德华三世麾下整支部队皆向国王领取酬劳。1346年爱德华三世按照配赋制度组织了一支远征法兰西的新军。 ×××××××××××××××××××××××××××××××××××××××××××××××××××××××××××××××× 丘吉尔指出: 英国的军事制度在爱德华一世进行的威尔士战争期间, 由撒克逊时代和整个封建时代的短期服役制转变为长期雇佣制 。 当威廉姆·华莱士和罗伯特·布鲁斯血气方刚地反抗英格兰的统治时爱德华一世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击败了威尔士的末代君主李威林,并顺利夺得他的王国;而后进攻苏格兰,虽然最终也未能达到完全控制苏格兰的目标,但却为今天的统一的英伦三岛打下最初的基础。 爱德华一世所做贡献: 首先,他完备了英格兰的军事制度和各个兵种。他召集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重铠骑兵,并开创了长弓兵的先河。之前,西欧各国在这军事上都是重骑兵轻弓兵的,而弓兵的潜力在威力在爱德华一世的手上被充分挖掘出来。同时,他创造了先用弓兵扰乱敌方战阵,骑兵跟上冲击的战术。正是凭借他所缔造的英格兰军队和战术,几十年后其嫡孙英王爱德华三世横扫法国,取得了“英法百年之战”前期的辉煌胜利。 其次,“大宪章”制度是在英王爱德华一世时被得到了最终确定。 “大宪章”是在他的祖父英王约翰(1199-1216)手里被签定的,但当时只是个象征性的妥协文件,因为国王要维护庞大的军费开支与贵族议会苟合而不得以为之。也许英王约翰当时会想——到我孙子辈这个文件就会被废掉的,没想到在他的孙子英王爱德华一世手里“大宪章”得到了法律化并一直延续了800年。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宪章”其实并没有削弱或者限制王权。相反,“大宪章”保证了从征服者威廉到如今的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一直血脉相连不断——正是因为“国王也必须遵守法律”,所以英国王室才能存在。 注:我估计爱德华一世没有想到他自己创的军事制度还有更厉害的对手 —— 民族国家。 参考资料: 《羊毛与酒——13世纪英格兰南部贸易中的两翼格局》 《大宪章》与英国宪法的起源
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十七世纪英国 职业兴趣的转移(转)
gordon 2013-10-3 06:27
注:摘自《十七世纪英国科学技术与社会》 文化的各个不同领域并不是以恒定的速率发展的。在不同时期里,人们的注意力总是被引向某个或某些这样的领域,而最终放弃其他方面的兴趣。 在伯里克利斯时代,哲学和艺术吸引着十分广泛的兴趣,中世纪大部分时间里兴趣的主要焦点是宗教和神学。对文学、伦理学和艺术的令人注目的重视则是文艺复兴的一般特征。十七世纪的英国跨过“马尔萨斯陷阱”以后,形成了新的与以往不同的文化。 十六世纪的最后一个年头近代科学的第一部伟大著作在英国出版,这就是吉尔伯特的《磁石论》。 十七世纪期间,对文学的兴趣发生了种种深刻的变化。到1600年为止得到最高度发展的两种文学形式——戏剧和抒情诗,都出现了兴趣衰落的趋向,尽管偶尔也有短暂的繁盛期。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家们达到了英格兰人在这一领域里的业绩的峰巅——这是对戏剧的热烈兴趣所带来的一项成就。可是,文德尔说道:“到了1612年……戏剧已经解体了。” 杰出的文学传记作家和文学史家大卫·梅森早就注意到了我们根据统计所了解到的对戏剧的兴趣的这种衰落:   “各类文学形式,如同种种生命的和社会的形式一般,有着它们的周期,四十年来维系着戏剧的才能、闲暇和资金,现在 大部分已被吸引到其他方面去了。”   1642年,清教徒们关闭了剧院,这反映了这一期间热中戏剧的人数之萧条。在复辟时期,作为反对清教统治的放纵反应的结果,对戏剧的兴趣有所复活,不过随后又衰落了。    在这个世纪的上半叶,在斯宾塞、霍尔、马斯顿和琼森的影响下,诗歌继续激起相当可观的兴趣,尽管这种兴趣也处在衰落中。这个世纪的二十年代间出现了一种明显的然而却又颇令人费解的衰落,其程度严重得足以被埃德蒙·戈斯所提及:“出于这种或那种缘故,十七世纪头三十年里诗文的出版是极为不景气的,虽然在此前后都是有大量出版活动的时期”。 当时的一位敏锐的知识分子亨利·皮查姆也注意到了诗歌声望的这种相对衰落,“诗人们如今不再受到以前所得到的那种尊敬了。”    对诗歌的兴趣出现短暂的增强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衰退——毫无疑问,其原因部分来自于清教的影响,部分来自于科学运动所带来的强化了的现实主义倾向,甚至在复辟时期所出现的那种偶然进发之后,也是如此。    这种衰落曾被归诸于各种不同的来源,如清教主义、新哲学和科学,它们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具有日益增长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斯普拉特认为 诗歌涉及到对言词的过分粉饰并以牺牲现实性为代价而把事物提升到华而不实的地步,因而应加以抛弃,他并且把诗人说成是“娱人但却不能谋利的那种人。” 柏拉图主义者约翰·史密斯复活了他的普鲁塔克,告诫说:“上帝如今业 已把诗歌、各种方言土语、烦言赘语、晦涩词句从他的神谕中排除出去了,并已……渝示他们用最理智、最有说服力的语言进行讲话 。”【参见Basil willey,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ackground(London:Chatto Windus,1934),p.153及各处。关于史密斯、霍布斯和洛克的引文,我受惠于这部杰出的著作,它表明“这个世纪的整个哲学运动为什么不可避免 地要谈到诗歌”。】 霍布斯可以容忍诗歌的无邪的娱乐性,却又敦促说:“这并不是使用言词的严肃方式,言词乃是关于实在事物及其种种联系的确切的符号。” 【Thomas Hobbs,Leviathan,Chap.IV.】 洛克却不那么宽容,他基于大致相同的理由宣称说,如果一个小孩有着诗人的气质,他的父母不应当加以爱 护,而“必须尽最大努力加以压制使之窒息。”这位功利主义的批评家同样提醒人们说,“ 帕尔纳索斯山的空气可能令人感到愉快,但它的土壤是贫瘠的 。” (John fLocke,Works,(London:1794),Vo1.VIII,p.167.) 正是这种时代精神的严峻性使得人们一方面对诗歌的魅力加以贬 损,另一方面则为科学歌功颂德。多恩说过“对学术的日甚一日的无节制的渴求”,是难以被凭借想像力的诗歌所压抑的。(苏格兰牧师约翰·布朗告诫说:“没有 几个剧本或浪漫故事能无害地为人们所阅读,因为它们触动了人们的想象力,而且在伤风败俗方面,颇具感染力。”在做了周密的考察之后,Schoffler做出结论说:“根据我多年来的系统性研究,到1700年以前”,没有任何一本世俗文学书籍是由某 位虔诚的教会捍卫者甚或教会内的清教徒写下的。)    对于散文,兴趣变化的趋势却迥然不同。用文德尔的话说:“……当着诗歌处于没落瓦解之时,散文在同样的那些影响之下,却趋向于发展得更茁壮强大。” 与 这一发展情况相联系,人们对于把散文作为一种表达手段的兴趣大为增强。在这个世纪里,对散文的兴 趣的趋向是增强的,虽然也偶有起伏出现。我们将会看到,这种倾向与对科学的兴趣的类似发展并非毫无联系:这两个领域都涉及到对经验现象的解释和描述。 这个 时期的强调重点是描述性和“真实”性而不在于想象力和虚构性。公然声明以虚构为基础的小说,这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 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观点看来,除散文外的其他各种文学表达形式的声望日渐衰落,这种情况是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惊讶的。   对散文的兴趣的增长、对诗歌戏剧的兴趣的衰落是与当时时代精神里的某种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整个期间,人们日益注重“古典现实主义”,注重按 照“现实的生活条件”现实地工作,而不是逃逸在浪漫想象的翱翔之中。 对于修辞夸张的想象的反对意见的根据是,这些想象与具体现实毫不相干,而且(如同倍受诋毁的传统哲学一样),它们所表现的只是想象力的各种虚构而 不是“事物”,这类反对意见无形之中摧毁了诗歌的立足根基。 【Richard F.Jones,”Science and Prose Style in the third Quarter of the Seven teenth Century,”Publications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XLV(1930),p.985.】人们所注重的是一种简朴的、不加修饰的风格,不要转义、形象和比喻,力求直截了当、经济、具 体。科学的非个人性的直陈表述标准被应用于所有文学形式,而后者在传统上既具有个人性又是含蓄的。   该世纪后期的戏剧和诗歌中带有这些科学标准的印记。复辟时期的戏剧主要是讥讽现实生活的习俗喜剧。从莎士比亚喜剧并经过琼森、米德尔顿和雪莱的 剧作,到复辟时期的剧作家们的喜剧,其间的变化倾向为现实主义(亦即具体描述)因素的增多。 与此同时,诗歌也在靠拢“散文的长处,而不是靠拢诗歌的长处, 即追求各种功利性的质朴、简洁性、明晰性、活力,而不是想象力的联想。” 对于这种致力于追求散文效能的情况的最佳表述,也许可推德赖登(Dryden)在其《宗教诗》中用二行史诗体做出的论证:   “我选定这种粗犷无饰的体韵   只因它最适合对话又与散文最相近。” 【德赖登即是皇家学会会员,又是该学 会改进文学风格委员会成员,这一点从他的上述态度上看,是颇有意味的。看起来可以肯定,他对于新科学运动对知识界的冲击并不是无动于衷的。】   很清楚,这个世纪后半叶的文学规范就是科学家们的那些规范,这些科学家寻求对各种现象作出细致观察和精确记录。在这一方面,我们可以注意到, 佩 皮斯的《日记》“以其细节反映出商业和科学赖以得到繁荣的那些勤奋耐心的习惯 。” 随着人们逐渐从其纯粹说明和交流事实的功利作用而不是从其美学性质来评价文学表达,对散文的兴趣就开始变得热烈起 来,而对诗歌的兴趣便开始衰落。 靠唤起人们的情感反应的修辞学或雄辩术只能对事实起歪曲而不是描述的作用;它有说服力,却无信息量;它所带来的是含糊模仿 而不是明白清晰。 当时可以普遍感觉到对科学的尊祟,这创造出一种不信任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的气氛。在更早的一篇论文里,琼斯教授探索了新文格规范的宗教起源。参见”The Attack on Pulpit Eloquence in the Restoration,”Journal of English and Germanic Philology,XXX(1931),188-217。前引德赖登的二行诗差不多反映了皇家学会的决定:   ……抛弃一切强扯拉长,离题发挥、膨胀臃肿的文风:恢复 原始时代的纯真和简洁,那时人们用差不多同等数目的词句表 达出那么多的事物。所有成员都要求以一种严谨缜密、不加遮掩、自然无饰的方式进行谈说;正面的表达;清晰的含义;一种天生的安逸自在:尽其可能使所有事物 接近于数学的明晰性。(Thomas Sprat,The History of the Royal-Society of London,p.113.)   这里提到了“数学明晰性”,这也许是当时数学的迅速发展及其本为增长了的声望的一种反映。还有,正如琼斯教授业已表明,在这个世纪的整个后半叶里,人们反复做出努力,以求确立起一种像数学符号那样简 明精密的语言。塞思·沃德、凯夫·贝克、达尔加诺【在波义耳、威尔金斯、沃德、巴塞斯特、配第和沃利斯的协助下】、塞缪尔·帕克以及约翰·威尔金斯,都曾 企图构造出能够达到自诩的数学明晰性的语言。【Jones的前引书第322及以后引用了下列著作:Ward 的Vindiciae ademiarum (London,1654); Beck的The Universal Character(London,1657);Dalgarno的Ars Signorum(London,1666)以及Wilkin的 Essay toward a Real Characters and a Philosophical Language(London,1668),这最后一本书的写作曾得到皇家学会的资助 。沃德对于数学符号所表现出的用途印象颇深,他希望“其他事物也许 可以采取同样的过程……我的初步建议是去发现其他事物是否也可以用符号加以设计,我目前就此找到的答案是,对于每一事物和概念,都是可以形成符号的。”】 语言应该成为一种精密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毛糙的钝器。作为这类致力于语言创造的基础的种种态度和看法,充斥着整个文学领域,【参见Carson B.Duncan,The New Science and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Classical Period(Menasha:Banta Pub.Co.1913),pp. 26ff;G.N.Clark,The Seventeenth Century (Oxford:Clarendon Press.1929),p.232.“ 这不仅是数学进步的最伟大的时期之一,它也是这样一个时期,在其间数学知识对其他领域的知识因而也可以说对一般生 活具有最大影响力 。”】因而,诗歌的衰落和散文声望的提高,都是很可以理解的。关于这些隐含的功利主义(文学作为一种具体、描述和说明的手段) 和工具主义的规范的其他一些重要意义,我们在后面的讨论中将加以阐明。由于后面还要加以定性,我们在此只想指出, 这些规范构成了一些价值,这个时期的文化便围绕着这些价值而形成整体。 新式教育  该时期的“进步教育家”的观点也同样弥漫着实用的经验主义。如果有关教育工作者人数的数据是可信赖的,那么, 这个时期对教育职业的兴趣并没有出现 明显的增长 ,这实在令人感到惊奇。 不过,在教育目标方面,却出现了一种重大的、决定性的变化。 【Foster Watson,The Beginning of the Teaching of Modern Subjects in England(London: Pitman Sons,1909),pp.220 ff.】教育改革者们追随着“夸美纽斯”指责人们对言词做出了过分的研究 而忽视了对事物的研究。如同文学一般,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构成了教育理论的主调。   威廉·配第对技术进步充满自信,他提议设立一所“职业学院”,在那里教授各种机械工艺,以使新发明能“比新时装和新家庭用具更频繁地问世。” 【William Petty,Advice to S.Hartleib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me Particular Parts of Learning(London,1648),p.2.】米尔顿以类似的方式谴责那种正规 教育从“逻辑学和形而上学这类最高智力抽象”开始而不是从那些可 以“直接诉诸于感觉”的学科人手的做法 。(Of Education(London,1644).)约翰·韦伯斯特是清教徒和培根主义者,他大胆地公开鼓吹在大学中用实验科学取代古典研究。(John Webster,academiarum Examen(London,1653).特别参见第三章,其中韦伯斯特强调了教育的功利目的。注意约翰·霍尔在他的Humble Motion to the Parliament of England concerning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London,1649)一书中表示了类似的态度。同样的规范导致 清教徒在很大程度上回避戏剧和诗歌,但使他们重视科学 。因此,一度冈 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的一位院长说:“ 数学在大学中应特别受到重视;同算术、几何、地理等一样:它们中间不带有邪恶,此外,它们对人类社会以及现世的生活事务 都很有用 。”Selected workes of William Dell (London, 1773), p. 580。)那些勾画出理想的教育改革的乌托邦,也表达出类似的观点。这一观点的梗概,也许可以从1682年 “一位杰出的律师”向他的儿子所提出的格言中窥见端倪,他忠告说:“不要学习任何东西,除非它能帮助谋利。” ××××××××××××××××××××××××××××××××××××××××××××××××××××××××××××××××××× 中国缺的不是诗歌、戏剧和小说,而是散文,科学精神的散文。民国时期学习西方,散文就是“缺项”。更有甚者,像鲁迅,竟然认为“散文”是小品文。 老外的这些见解都是真知灼见: 诗歌也在靠拢“散文的长处,而不是靠拢诗歌的长处,即追求各种功利性的质朴、简洁性、明晰性、活力,而不是想象力的联想。” 随着人们逐渐从其纯粹说明和交流事实的功利作用而不是从其美学性质来评价文学表达,对散文的兴趣就开始变得热烈,而对诗歌的兴趣便开始衰落。 靠唤起人们的情感反应的渲染手法只能对事实起歪曲而不是描述的作用;它有说服力,却无信息量;它所带来的是含糊朦胧而不是明白清晰。 “ 帕尔纳索斯山的空气可能令人感到愉快,但它的土壤是贫瘠的 。” 科学并不能致富,但是科学的习惯和商业的习惯都是共通的,即细致观察和精确记录、注意细节并且勤奋耐心。而且商业和科学一样都没有什么意思,“看着 数字不断增加、减少有什么意思呢?”
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步兵复兴 —— 英国长弓和瑞士长矛的较量
热度 2 gordon 2013-10-2 12:22
1、骑兵的崛起 在公元378年的阿德里安堡战役中,重骑兵首次大败古罗马步兵。战斗的胜方哥特人所使用的长矛和剑并非新式武器。但是,这两种兵器跟骑兵的机动性充分结合,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杀伤力。决定这次战斗结局的四项因素是:机动性(使大批骑兵从远处迅速逼近敌人的侧翼),突然性,翼侧突袭和长矛兵冲锋的猛烈性。一方面由于一定的偶然性,另一方面由于菲列德根及其同僚们的天才智慧,使得这四项因素协调一致地发挥了作用。但是,要真正发挥这些因素的潜在作用还需依仗马匹的高度机动性和骑兵的勇敢精神。在后来的十个世纪里,这四项因素构成了骑兵战术的基础。    就罗马一方说来,阿德里安堡一战的失败意味着军团步兵作为进攻性作战体制的时代已告结束。从此由弓箭骑兵和长矛骑兵组成的重骑兵取代了军团步兵,成为罗马军的主力。骑兵在欧洲战场上称雄了约1000年的时间。 从军团步兵到骑兵的转变势必带来兵器上的变革。因此在后来的1000多年时间里,骑兵使用的兵器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不过,大多数是由人们早已使用过的兵器改进而成的。    骑兵的主要兵器之一是标枪或矛。希腊、马其顿和古罗马骑兵都曾以不同方式使用过它。到了公元四世纪,标枪的枪身一般长约9至11英尺,直径2至3英寸,从头至尾一样粗细,顶端有一枪尖。查理曼王朝的军队曾用过一种带翼的梭镖,在梭镖尖头的后部有一横档,这样,在刺穿敌人后可以更容易地拔出来。    骑兵的另一重要兵器是剑。各个日尔曼部落都使用它,不过,他们的剑是用未经淬火的铁制成的,质量较差。这种剑两面有刀锋,剑头削尖,剑身长约25至32英寸,既可劈砍又可刺杀。到了西罗马帝国查理曼皇帝的时代,剑有了很大改进。它质地坚硬,剑身约40英寸(包括一个有着交叉形护挡的剑柄)。它既可骑在马上使用,也可以在马下挥刺。使用这种剑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掌握熟练的技巧,因此,用来对付那些训练良好,纪律严格的野蛮民族的骑兵是不在话下的。    古罗马人和他们的敌人发现,使用重型长矛和剑的骑兵并不能完全取代波斯、中国和中亚人长时间来有效使用着的轻重弓箭骑兵。这两种骑兵在作战时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弓箭骑兵先把敌人围住,为长矛兵的冲锋作好准备。长矛兵的进攻又迫使敌人不得不保住密集队形,这样,就更容易受弓箭骑兵的袭击,因此,从古罗马的后期开始,欧洲军事上弓箭的作用变得越发重要了。    要能有效地使用弓箭必须经过长期不断的训练,也需要合适的开阔地形,它成了亚述弓箭兵和后来的克里特雇佣弓箭兵的专用兵器。     公元5世纪时,东西罗马帝国越来越多地使用野蛮民族的雇佣军。随着骑兵重要性的日益增加,当然优先录用那些本来就善于骑射的部落的士兵。因此,来自亚洲血 统部落的匈奴人、阿兰人、艾伐尔人和布尔加人等均被编为弓箭轻骑兵,而居住在多瑙河和黑海之间平原地区的日尔曼部落,其中主要是哥特人、赫鲁利人、汪达尔 人、盖皮达人和伦巴底人则编入了重骑兵队伍,他们主要用长枪或长矛实施突击冲锋。   在罗马帝国最后的几十年里,跟匈奴弓箭骑兵和波斯军作战所取得的经验,对罗马骑兵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起初,罗马军主要使用轻骑兵。它跟野蛮民族的雇 佣骑兵相比,只不过组织得较好,纪律性较强而已。后来,罗马骑兵逐步披上了重型盔甲,使用长枪、剑、盾和弓箭等兵器。这样,到了公元6世纪初的时候,便出 现了所谓的重骑兵。它作为后来几个世纪里的拜占庭军队的骨干,可以说是中世纪最可靠的一支部队。这种重弓箭骑兵将兵器的威力、纪律性、机动性和突击能力紧 密结合起来,真正成为继古罗马军团之后的又一支强大军事力量。 大约从13世纪中叶起,中世纪的重骑兵便走上了下坡路。当时出现了两种影响颇大的技术变化,一是由十字军将欧洲马与阿拉伯马杂交所得的马种逐渐退化了,二是锁子甲被金属片铠甲所取代。杂交良种马和锁子甲曾使 重骑兵具备了高度的战术机动性,从而使之成为13世纪战场上的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而上面出现的两种技术变化则使重骑兵丧失了原有的战术机动性。14世纪 的重骑兵,由于全身披挂着金属片铠甲,其战马也披有同样沉重的护甲(总重量达140至150磅),加上手执剑、盾和又长又重的长枪,因此成了一群行动迟钝 十分笨重的芸芸众生, 他们只能一股劲儿地朝前冲去,但速度又快不了,更做不到快速停顿和立即起步 。这样的骑兵在长弓和十字弓的袭击下,或者到14世纪末在 遭到黑火药兵器的袭击时往往很容易乱作一团。 即使是披着金属护甲的马匹也不可能一点不受弓箭的伤害。一旦马匹受伤,根本无法驾驭。 要是碰上比较灵活敏捷的 骑兵或步兵对手,披着全副铠甲的重骑兵更是束手无策。尽管如此,由于自我护卫是作战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护身盔甲越变越重的趋向始终没有得到改变。 史鉴在《阿金库特的英夷之箭》 里对英格兰是如何打击法国骑兵的,描述的非常清楚。 法国骑兵控制不住战马,不得已只好发起冲锋 。 ××××××××××××××××××××××××××××××××××××××××××××××××××××××××××××××× 2、英格兰长弓 一切都是从观念更新开始的,而观念更新又来自于偶然, 1298年,爱德华一世在对苏格兰人的福尔柯克会战中,以长弓手的密集箭雨重创苏格兰重装步兵,然后让骑兵从打开的缺口处进行成功的冲击。 步兵抵挡不住重装骑兵冲击的传统思想在许多将帅头脑中存在 ,并直接导致1314年爱德华二世的军队在对苏格兰人的班诺克本战斗中失败。 苏格兰人先冲散英军的弓箭手,再以重步兵徒步攻击爱德华二世以封建传统方式作战的骑兵。 苏格兰人主要依靠长矛兵消灭了英格兰由骑兵和弓箭兵组成的强大军队, 这被许多人看作是战争史上的奇迹。 这场惨败扭转了英格兰人对战争的看法 , 到爱德华二世统治末期, 英格兰人认为 骑士应采用和先人不同的方式, 进行徒步作战, 骑乘攻击应该用于战后的追击行动中去 。 爱德华三世即位之初即亲自领军对苏格兰人作战, 新的战术在1332 年的都柏林沼泽战役和1333 年的哈立顿丘战役中发展成熟。所谓的“都柏林战术”编队, 就是“长矛兵在队伍中央排成密集队形, 侧翼辅以两支部署位置稍前的弓箭手, 以攻击敌军前锋或侧翼”。在1332年都柏林沼泽战役中, 英军取防御态势,让骑兵下马对付重步兵, 长弓手分散在骑兵的侧翼。全部由重步兵组成的苏格兰军队向英军进攻时, 遭到长弓箭雨打击而败退, 英格兰骑兵随即上马追击。最终, 1500 名英格兰士兵( 500名步兵和1000 名弓箭手) 以上述编队击败了兵力10倍于己的敌军。1333年, 在哈立顿丘之战中, 苏格兰人同样攻击英格兰军队的队形。爱德华三世在山上占领阵地并组织防御战斗。他令骑士统统下马, 布成三个阵, 每个阵的侧翼和队形间隙均由弓箭手担任掩护。进攻的苏格兰人再次被爱德华三世的战术打退。 战略需求和战争实践是军事变革发生的直接牵引力, 也是检验军事变革成败的最好舞台, 爱德华三世领导的军事变革最终在英法百年战争的战场上经受住了考验。1346年爱德华三世将 “ 都柏林战术编队 ” 成功运用于克雷西战役, 取得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当年7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部从朴次茅斯出发,渡海抵法国北部,支援佛兰德和布列塔尼处境危急的盟军。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穿过法国西北部地区,来到欧洲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背后,法王菲利普六世率领一支强大得多的军队紧紧追赶着。英军渡过塞纳河后,爱德华认为,这时假如需要进一步撤退到佛兰德的话,就不会遇到重大障碍,因此决定在此跟法军开战。他在克雷西-茵彭特尤村庄附近找到一块合适的战场,那里正好有一平缓的斜坡,控制着法军将要经过的路线。    英军精心地摆好了作战的阵势。其右翼部队靠近克雷赛城,有一条河流作屏障;其左翼部队位于瓦迪库尔特村的前方,有树林和步兵挖掘的战壕作掩护。英军分为三支分队或称“战斗大队”,各队兵力大致相等。其中有两个分队并排在一起,右分队由威尔士王子(黑王子)率领,左分队由诺萨姆顿伯爵指挥,第三分队位于它们的后面,由爱德华国王亲率(就是一个“品”字型)。英军总兵力约为2万。国王立于一座风车内,从那里他可以观察到整个战斗的进展情况,并向下属指挥官适时发出作战命令。    每个分队的中央是一个由大约一千名不骑马的重骑兵组成的方阵,纵深为六排,每排长二百五十码。 英国骑兵多数不骑马作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出于军事作战上的需要,那就是要为弓箭兵以及从事反击的小股骑兵预备队提供一个作战机动的坚强后盾。第二是出于心理上的需要,那就是要使弓箭兵坚信他们不会被自己的骑兵丢弃不管,一定能够顶住法国骑兵的冲锋。    弓箭兵部署在每个分队侧翼的外层,按梯队形式向前排列,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互不影响的集中的火力区域。位于前面的两个分队的侧翼弓箭兵恰好在英军中央的正面,会合成一个倒V字队形对准了敌人。在每个分队中央的后面是一小部分骑在马上的重骑兵预备队。如果法军突破了正面防线,预备队便可发起反击。白天英格兰和威尔士步兵在阵地前面起伏不平的地域挖掘了许许多多的陷坑,以阻止法军骑兵的进攻。    据估计,法军兵力接近6万,其中约有12000名重骑兵(由骑士和普通重骑兵组成),约六千名雇佣的热那亚十字弓步兵, 17000名轻骑兵 和25000名公社征募兵(一群跟在后面缺乏纪律的步兵)。    下午大约六点钟的时候,这支部队排成冗长的一路行进纵队,在没有任何侦察警戒的情况下,毫无准备地踏入英军作战阵地。法王菲利普竭力想让部队停止前进,并将部队集结整顿好。他把十字弓步兵拉到队伍的前面,但是那些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鲁莽骑士却无法加以控制。就这样,法军先头部队跟在热那亚步兵的后面一窝蜂地向前冲了过去。    很有纪律的热那亚雇佣十字弓步兵排成整齐的队伍,穿过谷地开始爬坡。他们在离英军阵地大约150码的地方停下来,向英军射箭,但是多数箭都没有射中目标。接着他们继续向前移动,但遭到铺天盖地而来的英军长箭的袭击。顿时,热那亚人溃不成军,退了下去。这时早已不耐烦的法军先头部队立即策马向前,他们排着乱七八糟的队形以排山倒海之势踩着热那亚人发起了冲锋。霎那间斜坡上布满了乱糟糟的披着盔甲的士兵和马匹。他们把可怜的热那亚人踩倒在地,而英军的箭又雨点般地落到了他们的身上。由于法军冲得太猛,有些士兵一直冲到了英军队伍的前面,于是几分钟内便掀起了一场殊死的搏斗。法军的进攻被强大的英军骑兵分队赶了回去。    这时,法国部队依然毫无道理地一批接着一批冲进了这场可怕的混战之中,并相继被英军的乱箭所击中。厮杀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法军经过大约十五或十六次突击冲锋,把自己的部队搞得七零八落,最后只好倒旗彻底认输。    在一片小小的谷地里,躺着一堆堆法国人的尸体,令人毛骨悚然。其中有1542位勋爵和骑士,约15000名重骑兵、十字弓士兵和步兵,还有成千上万匹马尸。而英军总共死伤仅约200人。在英军阵亡人员中,只有2名骑士,40名重骑兵和弓箭手,另外还有100名左右的威尔士步兵。    英军击败了约三倍于己的敌人,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对于这次胜利的全部意义就连英国人自己也没有充分估计到。至于14世纪的别国将领们,虽都纷纷效仿英国人的做法,让重骑兵下马作战,可惜他们没有能够找到英国人取胜的关键所在。他们岂知 英国人胜利的奥秘不仅仅在于让骑士和弓箭骑兵下马作战,而且在于明智地让下马作战的骑士与弓箭骑兵互相合作,并使他们跟骑在马上的骑兵紧密结合,从而把投射式兵器的火力、防御的耐久力跟机动突击力灵活地结合了起来。 ××××××××××××××××××××××××××××××××××××××××××××××××××××××××××××××× 本文的真实意图是试着从军事学的一个剖面 解释 鼎导 提的模式为什么没有在欧洲大陆出现?换句话说,为什么英国能够克服 “马尔萨斯陷阱” ,而其它国家克服不了。 有效社会分工 --- 劳动力趋异 --- 偏好趋异 --- 推行民主社会 --- 劳动力趋异 ...... 无效社会分工 --- 劳动力趋同 --- 偏好趋同 --- 推行非民主社会 --- 劳动力趋同 ...... 后面是一个自我强化的过程。 十五世纪—个新的马尔萨斯周期便已开始了。人口的新增长弥补了十四世纪的损失,直到最后再次遇到报酬递减。十三世纪许多经济因素明显重演于十六世纪而十四世纪的某些问题也在十七世纪再现。不过,这一时期毕竟发生了—种新的现象:虽然十六世纪欧洲各地人口都在增长,但随后出现的“危机”——可以预料是同样普遍的一一其实在地域上则是参差不—的。有些地区和国家证明是能够调整适应的,甚至能够继续保持外延性和内涵性增长;而有些地区和国家则重蹈十四世纪普遍萎缩的覆辙并衰落下去。 十七世纪末叶已显示荷兰和英国为优胜者,法国为失败者,而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则为明显的失败者。 历史上首次有些地区和国家能够逃脱马尔萨斯陷阱,而有些国家则失败了。是什么造成了这一重要的差异呢? ××××××××××××××××××××××××××××××××××××××××××××××××××××××××××××××× 这是一支成本高昂的军队,所有兵种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轻步兵(长弓)、重步兵(下马骑士)、骑兵 ,统统如此。 注意是整体水平都很高,而不是单一的轻步兵,有一个所谓的“弓箭手阶层”。 英国实际上比欧洲国家高一个档位,一名轻步兵就相当于法国的一名骑士。 ××××××××××××××××××××××××××××××××××××××××××××××××××××××××××××××× 13世纪之初,由于在大陆上的诺曼底、安茹、曼恩等领地的丧失,英国国力遭到削弱。此时的法国则表现得咄咄逼人:腓力二世不但夺得大量新的领地,他的军队还打败英格兰和佛兰德斯、神圣罗马帝国的联军,甚至一度进入英国本土。因此,在腓力二世统治之下,法国成为一个“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库充盈,兵力强大,能与罗马帝国相媲美”的国家。 紧接着,法国进入了伟大的圣路易时代。圣路易约出生于1214年,1226年即位,1270年故去,1297年被追封为“圣徒”。因此法国在整个13世纪都笼罩在圣路易的光环之下。到这个世纪末,法国成为“欧洲最繁荣和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另一个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则告诉我们,在“当时的基督教世界里,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万,唯独巴黎的居民已经超过20万”。相比之下,英格兰在这个世纪则显得颇为“穷酸”。 雅克.勒高夫在谈及圣路易时代的法国时曾说:“法国的城市繁荣而且驯服,让它们为出手大方的国王出钱易如反掌,手头拮据的英国国王因而可以从法国国王那里获得必需的款项,供养他那五百名骑士两年......” 14世纪中期爆发的黑死病引起的人口减少,导致的一个结果便是土地利用形式的变化——领主不得不“出租更多的土地,收取租金,同时增加放牧羊群的土地面积。” 13世纪以前英格兰较低的人口密度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导致其养羊业的发达;同时,也限制了英格兰毛纺织工业的发展,因为毛纺织工业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较多的人手。 反正,那时候英格兰就是一苦逼屌丝。 13世纪的技术革命中,英国人在漂洗方面广泛地采用水力,大大节省了劳动,弥补了英国在劳动力方面的不足。然而,这种漂洗环节单方面获得的进步反而加剧了英国的印染能力的不足。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都知道,18世纪后期开始的纺织行业领域的工业革命中,纺纱和织布技术是你追我赶的共同进步。而13世纪的这场工业革命,仅仅是漂洗技术的进步。它足以引起羊毛生产的发展,但是很难拉动英国毛纺织业其他环节的进步,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毛纺工业的其他环节难以借助于水力或别的动力,也难以获得其他方面的技术进步。 ××××××××××××××××××××××××××××××××××××××××××××××××××××××××××××××× 60年代后期,美国拉坦(Ruttan)和日本的速水佑次郎分别在研究美国和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历程中发现,美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主要是机械化,而日本的道路主要是化肥、良种和水利。这两种技术变迁的过程表面上看起来南辕北辙,极不相同,但拉坦和速水发现这两条道路背后的经济道理是想通的。美国与日本的资源差别是美国人少地多,日本是人多地少;美国机械化道路节约了劳动力,因此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日本的化肥、良种和水利,增加了耕地面积的有效供给,因此,也同样是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由于新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因各个国家资源条件不同而异,因此,不同的资源赋予状况会诱导农民作出不同的技术选择,而且一个经济中的科研投资方向也会因而受到影响,在人少地多的地区,科研投资会被导向创造劳动力替代的新技术,而在人多地少的地方则会被导向土地替代的要素。拉坦和速水把这种因适应于各个地区不同的要素相对稀缺程度而产生的技术创新称为“诱发性技术创新”。 速水和拉坦后来又把他们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制度变迁上,对制度变迁的研究影响最大的,则是诺斯。他认为由于技术进步和人口的增加,会使一个经济中某些原来有效的制度安排变成不是最有效的,因此,新的制度安排就可能被创造出来以取代旧的制度安排。他们把这种由于新的有利的经济机会产生的制度创新,称为诱发性制度创新。 ××××××××××××××××××××××××××××××××××××××××××××××××××××××××××××××× 骑士覆灭以后,兴起了两种创新,长弓和长矛,创新并不仅仅是长弓一种。 长矛和罗马军制结合,并经由荷兰的改革,成为主流。使得“步兵复兴”这个名词和瑞士长矛方阵联系在了一起,一般不说英国的轻步兵创新(长弓)。 火枪训练时间比长矛兵短,标准化操作,对招募来的人员要求低。 长矛创新的这一段时期,历史上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其实是两个地方:意大利的“绘画”和勃肯第的“音乐”。下面我们就说说勃肯第。 ××××××××××××××××××××××××××××××××××××××××××××××××××××××××××××××× 英国的盟友——勃肯第公爵之死 勃垦第人和他们的公国 勃垦第人的公国建立于9世纪,主要部分就是今天法国的东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今天在那里还是一个行政区域的名称。不过早在4世纪的时候,勃垦第人就从自己在丹麦一带的海岛老家出发,向南迁移(这点和去英国的撒克逊人很类似)。他们只是那个民族迁移浪潮中的一小部分,很少被人所注意。和其他日耳曼人一样,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小王国,并且一度在西罗马和阿提拉的帝国之间左右摇摆。勃垦地人可能更倾向加入匈奴的部队,他们的族人也受影响让妇女在婴儿时期就把头束紧,以使头变长为美。他们也经常像匈奴和哥特人那样掠夺西罗马的高卢行省。结果在436年,被罗马和匈奴联军给击败。于是残存的勃垦第人迁移到日内瓦湖畔,向西发展,逐渐控制了现在法国境内的罗讷河和索恩河流域,建立起自己的第二个勃艮第王国。公元534年,他们被更强的法兰克人给吞并了。在此之前,勃垦第人皈依了基督教。 尽管一段时间内,勃垦第是神圣罗马帝国治下的一个藩属,不过勃垦第人还是渐渐成为了法兰克人的一部分,在政治上依旧是公爵领地,并逐渐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的统一地名。法兰克化的勃垦第贵族无时不刻不想把自己的公爵领地变成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也是那个特殊年代里欧洲时常发生的剧情。历代领主或是与法国宫廷对不上眼,要么就是和英国的诺曼底贵族合作挖法国人的墙角,甚至相应教廷的号召,到圣地去和穆斯林作战。加上传统的和平手段----联姻,勃垦第的君主们小心翼翼的发展着自己的领地。 菲利普二世(勃艮第)时,控制了弗兰德斯和阿图瓦。借着 “英法百年战争” 中英国人总是占据上风的便利,勃垦第人可谓收获颇丰,尤其是拥有了长期以来试图摆脱法国控制的弗兰德斯,这块富庶之地的并入给了勃垦第人叫板法国的的经济实力。之后的菲利普三世更是再接再厉,收去了布洛涅公爵领地、卢森堡、尼德兰地区和皮卡第。虽然英国人被法国人给打跑了,但是精明的勃垦第人却是短期内最大的直接受益人。法国完成了一次重生,勃垦第也羽翼正丰,双方的矛盾很快就展现出来。法王需要集权、勃垦第公爵爱独立。 这一最终角力的任务传承到了两位风格迥异的君主身上。一位便是本文中所要重点介绍的军队的创始人和指挥者----查理以及他的终身对手----法王路易十一。 查理大公野心勃勃,同时也很具有实力。他是那个时代法国国王名下藩属中最强的一个,领地内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都超越了法国国王本身,也基本上是独立于法国本身的一个政治实体。路易十一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早年就曾经反对过他的父亲查理七世,可谓是有“造反前科”和“造反经验”。在中世纪这样的国王倒也不少,而且都是强势君主。 路易十一不是一个好的将领,也没有那样的兴趣去舞刀弄枪,他更喜欢把王国的资金用于收买潜在的盟友和对手,玩合纵之术,借刀杀人。战场上他是个矮子,但是在权利场上,他无意就是个巨人。对于权利的渴望与孜孜追求在继位伊始就显露无疑了。对于不顺从的贵族,路易毫不手软,力争中央集权的加强,收服那些借着百年战争的混乱而在政治上开始有恃无恐的贵族们。结果诸侯们结成了一个统一的联盟----公益同盟,盟主便是野心勃勃的查理。 查理的事也不少,虽然实力占优,但是要对抗名义上的上级,他必须小心翼翼。何况他手下的领地也不是心甘情愿的侍奉他的。弗兰德斯的城市一向有独立自主的倾向,之前为了摆脱法国,已经挑逗来了英国人,搞了个百年战争。这些富庶的商业城市不仅仅是公国纳税的大户,同时也是科技发达的地区,和兵源集中地。 自制城市如同查理自己想摆脱法国一样想摆脱自己 ,查理只能采取高压措施镇压这些城市的一切反叛活动,但是正如当年帕提亚人不能完全搞定希腊城市一样,查理也不可能让弗兰德斯这只“下金蛋的鸡” 有所闪失。为了制衡法国,他选择与英格兰约克王朝的爱德华四世的妹妹玛格丽塔结婚。但是爱德华自己的王位也有法国军队的功劳。 注:权力的分散导致帕提亚人的对内控制十分软弱。每次罗马人入侵,当地半独立的希腊人城市都会造反,投靠罗马。但在每次击退罗马人后,帕提亚政府都不敢严惩这些希腊人。对比同时期的罗马,民主政体的罗马能有效地掌握国家,君主制的帕提亚政权却混乱和软弱得多。一个历史学家如此评论:“罗马人即使在打败仗时也是井井有条;帕提亚人即使打了胜仗也仍是一盘散沙。” 路易十一开始还想和底下的诸侯们玩真的,换来的却是一系列的惨败。1462年兼并 鲁西永 (法语:Roussillon) 和塞尔丹之后,公益同盟开始行动,次年开始围攻巴黎。路易不得不在1465年与公益同盟缔约。最为耻辱的1468年,他本人也被查理的军队所击败,不得不再次签约把索姆河流域的城市还给勃艮第,把诺曼底让给其弟查理(不是勃垦第的那个)。经历这几次惨败,路易开始寻求其他解决办法,先重新占领了诺曼底公国,然后再玩金元外交,挑逗勃垦第人向着东面发展,直接触及到了洛林公爵和瑞士人的安全。他本人也因为这一系列的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外交手腕被称为“万能蜘蛛”。 查理却天真的认为他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夺取洛林这块宝地,并且一并收服阿尔萨斯。从1469年查理在当地封建主支持下攻击了莱茵河左岸的自由城市开始,勃垦第的目标已经不是法国而是德意志了。到1474更是要求阿尔萨斯的继承权,这些行为引来了德意志的恐慌,阿尔萨斯各邦,帝国皇帝和瑞士联邦结成反勃艮第联盟。查理玩玩没有想到,自己被路易的银弹外交给孤立了。现在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来一一摆平面前的对手了,后世有一位国王也遇到过这个麻烦,他有一支自己缔造的革命性的强大军队,他叫腓特烈。正巧查理也有这么一支新式军队。 查理的新军 查理早期所使用的军队和那个时代的其他欧洲封建国家军队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大部分的士兵都是被召集来的农民,主要是勃垦第本地和弗兰德斯来的长枪步兵,装备着皮衣和小圆盔。查理手下的小领主们是军队的主心骨骑士,他们的扈从则是骑兵部队的主力。而远射兵种如弩和长弓则可以雇佣外国人,比如意大利和英格兰人。大部分军队的士兵是义务兵,但如果要进行长期战争就需要支付工资了。这点在英格兰和法国都是如此。在15世纪末,新式的火器武器已经趋于成熟,意大利的各式火枪和弗兰德斯制造的大炮也顺带着进入了勃垦第的军队,使得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增加。由于感觉弗兰德斯人的出工不出力,他开始逐渐停止在当地征召步兵,而是依靠弗兰德斯人贡献的金钱来雇佣德意志的长枪步兵。 这样一来他手下的军队不但是成分繁多,也奠定了之后一个世纪欧洲主流军队的样式----用雇佣军来替代不专业、不可靠(相对农民军而言的)的封建义务兵。这一改革从1471年开始的。 查理在这方面也确实有天赋。他仿造法国组织了由600位骑士组成的军团,在之后的于1476年扩充到1700人,构成了勃艮第军队的主力。他们被划分成分队,每一分队有100个小组,而根据勃艮第特色,每一个分队中的25个小组又被称为连队。小组是这支职业军队的基本单位,每一个小组都以一名骑士作为核心的,他们拥有全身盔和骑士枪作为基本装备,同时不少人装备有盾牌,并为自己的战马前部配上护甲。还有一个骑兵作为骑士的副手,装备着投枪和剑的军士,他可能会负责充当轻骑兵。小组的其他部分还包括1个侍从和至少3个有马的弓箭手,弓箭手骑马加入战场,然后下马作战(有点后来龙骑兵的味道)。他们往往都有一把双手剑,这种武器是不适合在马上使用的。弓箭手绝大多数都是英国的长弓手,他们和骑士们分开作战,虽然名义上都被归入骑士分队里的各小组,但是自己每 100人也常独立成分队,作为封建体系下贵族和骑士们的追随者,构成了军队的一部分。 注:没有什么奇怪的,轻步兵和猎兵都是如此。 小组的构成在1476年开始又有了新的补充:每个小组增加了3个步兵------一个火器手,用火绳枪或旧手铳,一个十字弩手,一个长枪手,他们同样将和骑士们分开作战。从上很显然可以看到,在这里骑兵和步兵已经成为惯例式的,受雇佣的并且按照一定组织纪律制度维持的军队。步兵们根据条令应被每1000人组成一个分队,包括了长枪兵和远射兵种,一般来说长枪手火枪手和弩手的数量均对等,但往往是长枪手占绝大多数,火枪和弩手仅有150人左右。有时长枪手们和弓箭手一起“混合”参战,这时实际上是, 长枪手们被事先完成训练而站在队伍最前面单膝着地形成战斗队列,而弓箭手在背后越过他们射击。 这支混合大军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虽然仍然保留着封建征兵制度,但雇佣兵在实际上左右着这支军地的战斗力。英国长弓手,还有法国来的骑士、德国来的火枪手和长枪兵,以及大量的意大利人(主要是传统的弩手)。查理的军队,最终变成了其中私人军队就超过2000人的公爵队伍,其中首先当然包括了8个骑士分队(每个50小组),4个为护卫队,4个为前锋队;其次为相对应的弓箭手,全部为英国人,大约有800人;接着,8个百人步兵分队(一半为标准固定配置,一半则有浮动);最后,一个由40位贵族组成的分队,负责保护公爵本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骑兵和步兵,查理还给战场带去了大量的大炮。一开始火炮还是比较笨重的攻城武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查理逐渐要求他的大炮减轻重量,加上轮子,以便能跟随军队一起机动。这就是带有可以自升降的炮架的“勃垦第式大炮”,这些轻型火炮开始用上了最新式的铁球弹丸来替代以前使用的石弹。 这支新式的混合大军在1476年基本定型的,紧接着就参加了查理一手发动的勃垦第战争,虽然组织精密、装备精良,但是由于查理指挥上的平庸和对手的过于突出,得到的是一个惨淡的结局。 1776年2月底,查理开始对阿尔萨斯地区大打出手,率军1万多人进攻位于格拉松的堡垒。格拉松是扼守阿尔萨斯与珀尔尼的要道,防卫比较森严,但是查理的勃垦第军队拥有出色的攻城武器----大口径火炮。因为该堡垒一天之内就被攻克了,守军全部被杀。这一举动触及了反勃垦第同盟原本就比较敏感的神经(有不少路易十一的功劳)。2万瑞士军队迅速赶来救援。 这时,攻克了堡垒的查理把他的部队布置在森林中的一个斜坡上,以便发挥远程兵器威力,同时他对他的炮兵也很有自信。而瑞士人也十分勇猛,快速赶到战场是在 3月1号,第二天也就是3月2号就开始对查理军队的进攻。因为他们的军队比起查理的来说多了些。但是查理并不知道瑞士人的具体数目,他麾下的侦察兵胆小怕事,并没有弄清楚有多少敌人就向自己的主帅给出了一系列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的报告。查理也信不过他们,就这么蒙在鼓里的和瑞士人交上了火。而且对于这些来自东部山区的自耕农民组成的步兵部队,查理也没有怎么认真看待。 瑞士人的主力是自己的长枪方阵步兵,整个军团则分成前卫,中央和后卫三个部分。使用长枪的士兵都是拥有高度专业技巧的瑞士公民,从儿童时代就开始练习。长矛兵的标准装备是一根12到15英尺的长矛。铁质的矛头很长,大约1英尺,后面还有1英尺左右的护铁。长矛兵也装备短剑用以近战。长枪兵总是排成方阵作战。方针的正面是4到5排使用长矛的士兵,以间隔1米的距离横向排开,队列宽度视地形而定。在长枪兵背后的是戟兵,在行军中戟兵与长枪兵保持一致而战斗中则通过长矛兵之间的空隙向前,参与近战。方阵的两侧和背后都有3到4排长矛兵,以确保方阵可以向各个方向前进或防御。他们总喜欢把长矛兵编成好几个独立的方阵(至少三个)这样一方面是为了适应复杂地形另一方面使得战斗中各个方阵的侧翼都得到保护。 与古典时代的方阵步兵最大的不同在于,瑞士人出色的机动能力和善于通过突袭来从敌人的弱侧打击对手。而当地连绵的山地、森林、丘陵地带和查理那些拙劣的侦察兵都帮助着瑞士人施展自己的拿手战术。 注:使得我想起了蒋介石的庐山训练团。从尖兵动作开始,德国军事顾问团确实教了真传了。 最初,瑞士人的前卫小部队与查理遭遇,其实是一个个由弩手,火枪手和一些戟兵组成的松散单元按散兵阵排开。每个单元的人数非常灵活,视地形和敌人数量而定。这些散兵在缺乏掩护的情况下往往在战场上难以生存很久。他们在战斗中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主要是为后面的主力部队来探虚实,试试你这个对手到底有多强。查理的部队里有不少弩手和火枪手,占据着山坡地利的勃垦第军迅速的遏制住了瑞士前卫部队的骚扰,查理以为这就是敌人全军,命令步兵出击。于是几个步兵百人队开始反攻,很快就包围了这支瑞士小部队。看到敌人的阵线出现松动,瑞士主力部队的3个方阵从树林中急速杀出,向勃垦第部队发起那个时代最致命的冲锋。前突的勃垦第百人队们发现周全一下子出现了那么多瑞士人,来不及做出什么反应就被瑞士人的致命长枪给冲垮,迅速作鸟兽散。 山坡上的查理目睹着自己部队的溃散十分恼火,他下令炮兵立即开火支援,而不要管那些前方自己军队的士兵。但是这时候他的炮兵还没有装备较灵活的炮架, 火炮打击有生力量的命中率是极低的,瑞士人冲锋的速度又非常快捷,结果炮弹都落到了瑞士人的身前身后。 情急之下查理命令重骑兵攻击敌人侧翼(注意:没有像之前的法国人那样盲目冲锋),希望能靠侧翼攻击来击溃瑞士步兵,这也是几千年来骑兵对付步兵密集阵的主要方法。但是瑞士人一般有2个方阵掩护中央的1个方阵,这2个方阵迅速转入防御,用长枪对准四面,结成一个空心的密集阵。当地的战场都位于山间,比较狭窄,勃垦第重骑兵悲剧性的撞上了这片密集阵,虽然很快收住,但进攻意图已经无法实现了。 注:苏沃洛夫《制胜的科学》,七年战争时,步兵应付火炮还是如此。 在自己的重骑兵进攻失效的同时,查理在山坡上的中央阵线也与瑞士人的主力冲锋队伍遭遇。勃垦第的火枪手、弩手来不及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投放足够的火力来遏制对方,站在他们前面掩护的长枪兵在精锐的瑞士人面前更是一触即溃。查理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军队了,在左右的护卫下,和溃退的步兵一起乱哄哄的逃离了战场。他的炮兵也来不及收拾好自己的大炮就逃之夭夭了,把这些精密的新式武器全部留给了瑞士人。 由于瑞士山民们没有自己的骑兵部队,查理和他的新军中的大部分人得以生还。 此战中双方士兵损失都很小,勃艮地阵亡300余人,大炮全部丢失;瑞士阵亡200人,其中长枪兵只有10人。但是长枪兵被弩弓射伤的人数还是可观的,只是勃垦第人溃散的太快了。查理发现他组织的新军还不完善,急需改进。 格拉松战役之后,查理开始重组了他的新式军队。当务之急是改进自己的炮兵,让他们能够很好的在瞬息万变的会战中支援步兵作战。于是查理给他的炮兵采用了一种可以升降的炮架,这样火炮不论装弹还是瞄准的时间都大大缩短了。此外大炮的重量也被限制和减轻了很多,以便能够在行军中跟上部队,迅速部署。 为了对付瑞士人牢不可破的密集阵,他效仿英格兰以前对付苏格兰的做法,使用长弓 。 1476年5月,查理重新组织的2万多人的勃垦第部队开始向伯尔尼进发。包括5000名骑兵,4000名弓箭手,12000名其他步兵和20门大炮。这简直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兵种大集合。查理的目标是拱卫伯尔尼的重镇穆尔滕。由此也爆发了著名的穆尔滕之战。 6月11日,勃垦第军队开始围困穆尔腾要塞。但是查理改进的新式轻型火炮却因为威力不足而无法立即轰塌要塞的城墙(这难道就是命运的作弄?)。于是勃垦第军队只能对要塞进行长期围困。这给了反勃垦第同盟充分的准备时间,以洛林公爵的1800名重骑兵为首的26000联军开赴穆尔腾,主力无疑还是让查理十分厌恶的瑞士人,于19日基本抵达战场附近。为了对付他们,查理在城外设下了一道坚固的战线。 穆尔滕堡垒西面近邻穆尔滕湖;北面是一片森林;东北有一座小山;东面是一片灌木林,再往外就是农田;东南面南面是一座有着稀疏森林的小山;南面是一块平地。一条连接弗兰斯孔泰与伯尔尼的道路从南面的平地穿过穆尔滕城,再转向东面穿过树林延伸出去。查理不愿意自己的部队去东面的平地展开,他担心再次被瑞士人给冲破。所以把阵地设在山地,从近邻穆尔滕湖的北面那片森林开始挖设壕沟,延伸到东北的小山再灌木林转向南方到达东南方的小山。查理把意大利弩弓手部署在东北面的小山上,自己则和野战炮与同样来自意大利的2000长弓手都坐镇东南方的小山,他希望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部队远射武器的威力,两支部队在两座小山的高处相互掩护,也可以组织交叉火力。 瑞士人在查理的部队两英里外扎营,他们觉得这是一个歼灭查理的绝佳机会。6月21日天降大雨,查理部署在外围的小部队都回去躲雨了,而火炮和复合弓在这种天气都无法使用(悲剧),瑞士军在这天夜里开始行动了。按照计划:伯尔尼军团和施维茨军团5000人攻打东北方的小山,牵制敌人弩弓;卢塞恩,巴塞尔等4 个军团7000人攻击东面的灌木林;主力苏黎世等军团12000人会同洛林公爵的1800名骑兵迂回到东南方向的小山之下,攻击敌人主力切断敌人回逃的路线。 6月22日晨当防守灌木丛的勃艮地士兵回到阵地时惊恐的发现前方的平地上全是瑞士兵,幸运的是这一刻大雨停止了,这样勃艮的的火炮和弩弓得以发射。结果,瑞士军在敌人远程火力面前损失惨重,光是3000人的伯尔尼军团就在第一时间内伤亡500人。 但是勇武的瑞士山民并没有像其他军队一样出现溃散和犹豫,继续前进 。等到太阳从云端露出时,防守东北方小山的勃垦第弓弩手正好面对太阳,被刺的看不清前方。施维茨军团中的长枪方阵乘机发起冲锋。在耀眼阳光的背景下,一排排高耸的长矛被放平,黑压压的方阵以惊人的速度冲过来。防守小山的勃艮第军和他们的意大利盟友心惊胆寒,再一次溃散,全作鸟兽散了。 查理这时候在南面的小山上依靠自己的新式火炮和长弓顶住了这一路瑞士人的进攻,他决定派兵支援自己在北面的部队。于是命令骑兵赶去支援,但再一次被瑞士人的掩护方阵给挡住了。查理不断派出部队去支援北面,但是在强悍的瑞士面前都起不了作用,战斗一直拖到了中午。等到了中午查理的背后突然喊杀声震天,原来瑞士军主力已经杀到。瑞士军步骑近13000多人穿越密林迂回了整个战场尽然未被发现,其纪律严明可见一斑,大胆查理的漫不经心也功不可没,他的不称职的侦察兵再次立功了。 这次瑞士人不用散兵来开路,直接发起了长矛兵冲锋。因为是从背后突然杀出,查理和他的部队都变现的惊慌失措,勃艮第的步兵在森林一样的长矛面前一触即溃, 他们的长枪兵在训练上和勇气上都不是瑞士同行的对手。勃垦第军队中的长弓手箭矢基本消耗完毕,在近战中很难用小刀和匕首去和4米的长枪较量。还有数目不多的火枪手,根本得不到长枪兵有效的掩护,射速和准度都得不到保证,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勃垦第军队的右翼就这么全线崩溃了。查理这时候除了200多名护卫外,再也没有任何机动部队了。瑞士军顺着小山一路冲到湖岸边,城中部队也从南门杀出,截断了敌人逃亡的去路。混乱的勃垦第军队慌不择路的逃向北面。联军再次攻击勃垦第残余左翼部队的背后,在日落前全歼了敌军。 此战勃垦第被杀12000人,无一被俘,这是瑞士人不留活口的作风。查理的军队元气大伤,尽管一部分人马逃出了包围圈,但他大军中的精华已经覆没,个人威信已经扫地。勃垦第公国的巅峰就在穆尔腾被活生生的扼杀了。 南锡之战--莽夫魂归之地 从1467年7月开始勃艮第境内叛乱不断,查理不得不忙于组织军队进行镇压,对于法国而言他早已毫无威胁了。1467年10月勃垦第东部的重镇南锡被洛林攻克,查理急忙帅12000人来反攻,抵达战场之后他才发现敌人数量是他的2倍,包括了2个被洛林元帅雇佣的瑞士军团。但是以勇敢或者说是鲁莽而著称的查理并没有选择退缩(更别提外交手段),而是开始布阵备战。 最后查理把他的部队布置在南锡南面的一个山谷中,炮兵弓箭手居中,骑士下马后分居两翼,希图在敌人从狭窄正面进攻时被密集杀伤。 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连年的战败,查理的威信和财力都不足以让他再招募像以前那么庞大的混合部队了 。步兵中的弩手和火枪手基本难以按计划来编制,空额也不能由数量相当的长枪兵来替代。查理只能让他的精锐主力骑士下马来稳固步兵战线。可能他也觉得,只有受过严格战斗训练的骑士而不是佣兵和民兵才能在瑞士人面前稳住战线。在南锡他的布阵和百年战期间英国人对付法国人的那些案例有类似之处。弓箭手和炮兵组成一个阵线,位于中央; 下马的重甲骑士分别位于两翼,和过去英国人做的正好相反。估计是对于瑞士人的侧翼攻击心有余悸吧 ,也希望正面受阻的敌军能集中到中路来突破,然后用自己的最强火力来招待伺候。 注:无法像英格兰人一样用长弓手护佑两翼,只好退而求其次,使用 下马骑士。 然而瑞士人不但勇武而且狡猾,他们提议从敌人侧翼的山谷中迂回攻击。得到洛林公爵的首肯后,1月5日8000名瑞士兵和6000名洛林兵穿过了积雪覆盖的森林,到达了勃艮第军左翼的峡谷上方,然后从上往下发起冲锋。查理来不及调集把弓箭手调集到左翼了,而且更要命的是这些敌人从高处往下冲锋,很好的规避了远射武器的射程优势。查理拼命调集部队支援左翼,炮兵+长弓+下马骑士很快就击溃了不中用的洛林步兵,但打不退誓死不退的瑞士人。面对优势火力和格斗专家 --骑士,表现的依然锐不可当。查理的部队来不及调动就被一个接一个的击溃了。 查理被淹没在了勃垦第军队奔逃的浪潮以及瑞士长枪的海洋之中。3天后人们在山谷中找到了查理的尸体,勃艮第帝国失去了他的主人,而且这位热衷战争的主人还没有留下子嗣,覆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查理就这么被结果了,他的勃垦第公国不但没有脱离法国的束缚,相反由于没有子嗣,不得不把大部分归于法国治下。勃垦第在失去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之后,其所属区域的政治独立性也终于被扼杀了。 路易十一虽然没有什么显赫的战功,也活不了几年了,但高超的外交技巧和集权精神最终帮他战胜了查理这个大敌。法国的中央集权就此确立,一个新的、极具威力的法国出现在了欧洲。 在绞杀查理和他的新式军队过程中大放光彩的瑞士人也成为了战争的巨大受益人。瑞士军团的威名从此传遍欧洲,让德意志诸侯、法国国王、英国国王等财大气粗的君主们不断的雇佣他们来取代不可靠的中世纪民兵。他们还有更多的传奇要抒写。 至于大胆查理这位勇敢的大公,作为15 世纪下半期的主要军事改革者,他的军队非常明显地标志出了一种转化的开端:军队组织形式从封建义务(虽然也带有雇佣的成分)转向全面的雇佣制度,这也就是新时代军队的诞生。勃垦第军队是第一支大量使用了各种职业明确的雇佣步兵互相配合,并且大量使用炮兵和火器的军队,查理本人则带来了严苛的纪律制度,并对军队进行了定期的正规化训练。虽然很多时候都极不完善,但这一切都成为了16世纪军队的普遍特征。 对查理来说最大的不幸是,虽然他有那组织上的天才和狂热的军事欲望,但作为一个指挥者和瑞士人的相遇成为了一次注定的灾难,这当然也归功于他的莽撞,还有那多国籍混合军队内部之间实际上缺乏凝聚力的原因。 相应的瑞士人的民族军队成分显示了在士气和协作性上的巨大优势,这一优势最终会在之后更大、更复杂的战争中体现出来。 进一步来说,查理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部署上的失策,更多的是外交和战略上的失衡,以及中世纪封建领主体制下的不完善所引发的连环反应。    自古以来山区居民一直处于贫困之中,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瑞士人采用什么样的兵器和战术,而且也导致从15世纪末期以来,老百姓受雇佣而从军(州和市政府为订约人)实际上成了一项民族的职业。日尔曼小君主国的人民以及(因不同的原因)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也小规模地仿效瑞士人从事着这种职业。    14世纪和15世纪期间,英国人在运用长弓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使得欧洲战争中防御战和进攻战相比前者在战术上处于实际上的优势地位。特别是在有防御工事的情况下,防御战的固有作战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加强。自从古罗马军团衰亡以来,正是瑞士人首先使步兵重新成了进攻战中的一支重要战斗力量。 十四世纪和十五世纪第二项主要的制度变革是, 出现了同城市国家竞争并最终使之黯然失色的民族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众多的封建男爵、地方公国和小王国——这些都是中古盛世的标志——被合并为英国、法国、西班牙和尼德兰。 ××××××××××××××××××××××××××××××××××××××××××××××××××××××××××××××× 疑问:既然不是长弓手阶层,那英国为什么可以“保持” 持续技术创新的动力何在?其实很简单,秘密就是海洋。 对于陆上的指挥官而言,最重要的格言是「要经常以最多的部队首先抵达战场」,而对于海军来说是「先行展开有效攻击」。 注:兰彻斯特(Frederick W. Lanchester)方程,一直到普法战争,老毛奇利用铁路快速的转运兵力,这条格言都没有过时。 在帆船以火炮进行作战的时代,战术家藉运动来找寻达成决定性先制攻击的方法,而科技专家则藉武器的射程与军舰的运动能力来达成对敌人的先制攻击。 其实提出“弓箭手阶层”的朋友们都忽视了一个常识,“英国在一般人的意识里都是以海军称雄的,而不是他的陆军。” ××××××××××××××××××××××××××××××××××××××××××××××××××××××××××××××× 军事因素也可以解释另外一个问题,英国为什么会丢掉欧洲大陆的领地。 ××××××××××××××××××××××××××××××××××××××××××××××××××××××××××××××× 十四世纪人口下降以及十五世纪人口未能恢复,总人口增长是整个十六世纪的特点,而十七世纪则相反。对西欧来说,十七世纪是战争、饥荒和瘟疫充斥的一个可怖的时代,每一种灾变都造成了伤亡。不过,与十 四世纪的抑制不同,十七世纪死神是以不同的惩罚和不同的结局降临西欧各国的。有些国家在灾变前毫无抗御力,有些国家则能够消灾祛难。 十七世纪的资料表明西欧各国经济增长模型是有差异的。 尼德兰联省和英国首次在面临人口增长的情况下成功地提高了生活标准 。其它国家则依循现今为人熟知的那种经济福利和人口增长的形式向相反方面运行(即人口增长,经济福利下降)。 十七世纪末叶已显示荷兰和英国为优胜者,法国为失败者,而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则为明显的失败者。 历史上首次有些地区和国家能够逃脱马尔萨斯陷阱 ,而有些国家则失败了。是什么造成了这一重要的差异呢? 完全可以认为,经济组织的效率在决定马尔萨斯抑制的效力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就是十四世纪与十七世纪的重大差异之所在。十四世纪时西欧经济整个而言是组织得完全一样的,而在十七世纪时,在新兴的民族国家里制度和所有权在一、二百年里经历了各自不同的道路。 我们已经看到 无论是法国还是西班牙,尽管它们宫廷宏伟、雄心勃勃,却不能与尼德兰和英格兰—争高下 。这两个专制君主国家在被卷入的争夺政治统治的斗争中不能创建—套提高经济效率的所有权、它们的经济结果陷入了停顿。 更坏的是西班牙的命运,其国民的福利受到了明显的损失。人口变动一直支配着经济:当天灾袭来时,人口减少,实际工资便上升;当人口再次增加时,实际工资便下降。
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原来文科生和理工生的差别, 西方人早就总结了
热度 17 洗心 2013-9-18 01:13
一个英国化学家/小说家 C.P.Snow 1959年就文科生和理工生的差别发表演说,上升到了文化差别的高度, 并成书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 相关背景介绍见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Two_Cultures 他1956年关于该问题最早的一篇短文网上有 http://classes.dma.ucla.edu/Fall07/9-1/pdfs/week1/TwoCultures.pdf 还没有读。 欢迎读过的同学来谈谈感想。 补充, 1959年那本书网上也有 http://sciencepolicy.colorado.edu/students/envs_5110/snow_1959.pdf
1083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英国管家
热度 47 晨枫 2013-9-16 10:45
BBC说,英国管家现在又吃香了。在迪拜的英国管家可以拿到10万英镑的工资,还包吃住,包两个月假期。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fooc/2013/09/130913_fooc_high_earning_butlers_dubai.shtml 想起来,中国的煤老板样样都学“贵族风范”,从Bentley到伊顿公学,但就是没有学英国管家。一来英国管家说英文,煤老板可能还听不懂(到瓜瓜、露露这一代就不成问题了),这管家要来了也不好办,但更重要的可能是理念的差别。英国管家最大的特点不是业务精熟,而是风度和尊严。这风度和尊严不仅对外人,也对主人。狗仗人势、媚上欺下是理想英国管家所不齿的,但这也是中国主人对管家惯常的观念。 什么时候英国管家(或者采用类似理念的中国管家)在中国时兴了,那就是煤老板文化的又一个台阶了。
1100 次阅读|23 个评论
分享 协和医院的历史前身
热度 7 redbud 2013-9-5 01:47
在英国的朋友让我帮着找人翻译一本传教士的自传,是 柯多马的自传( Thomas Cochrane),他是一个苏格兰人,就生在我在英国的教会总部Greenock,传记本身是1983年写的,我读了下自传的简介,在洛克菲特集团接管协和医院之前,是柯多马建立了协和医学院并且担任了首任校长,整本自传讲述了柯多马如何先到内蒙古去行医,后来又到北京跟清朝政府打交道,包括认识太监这样的历史,不知道中国人是否对于这段历史感兴趣,我的朋友问我,在中国出版这样的书有读者吗? 在网上查了下,这段历史只有很少的地方提到。 http://jgospel.net/living/j-gospel-news/%E5%9F%BA%E7%9D%A3%E6%95%99%E5%9C%A8%E4%B8%AD%E5%9C%8B20%E4%B8%96%E7%B4%80%E5%8D%81%E5%A4%A7%E9%81%8B%E5%8B%95._gc17338.aspx 其实我也不知道,而且我对于医院这样的历史不了解,但是觉得如果是真实的历史,翻译成中文,应该对于协和医院成立的本身是有好处的吧。 不知道这里的朋友能否给点建议。
个人分类: 属灵生活|181 次阅读|5 个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8 03:18 , Processed in 0.061508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