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gordon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6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1931年 英国提走了美国的黄金

已有 172 次阅读2014-3-29 04:33 | 美国, 英国, 黄金

       英国于1931年放弃金本位而从美国提走黄金之后,“储备系统提高贴现率——该系统借款给商业银行成员的利息率——的幅度比它在过去和将来的整个历史中 的同一短暂时间里提高的幅度要大。这个措施阻止了黄金外流。伴随它而来的是:银行倒闭数量惊人的增加和银行挤兑。……到1932年,事态已经被推迟到无法 挽救的地步,而当储备系统又回到它的消极状态时,在暂时性的好转之后,重新出现了以1933年的银行放假而告终的崩溃——那时,美国每一个银行正式关门一 个星期以上。”

  弗里德曼总结到,如果联邦储备系统能够使货币量保持不变,不会演化出如此规模而严重的萧条。“凡是赋予少数人如此大的权力和如此多的伸缩余地以致其错误能有如此深远影响的任何制度都是一个坏制度。”

   在1931年的情况下,如果联邦储备系统不提高贴现率,那么,黄金储备很快就会用光,恐怕破产的就不是商业银行,而是联邦储备系统本身了。大约在那80 年前,英国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的《1844年银行法》,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发行部与银行业务部门分开,而且发行的银行券必须有100%的黄金储 备。不幸,1847年的繁荣使流通中的银行券和放贷规模都大大增加了,以至于黄金储备转移到了发行部门后,储蓄部门的储备就严重不足了。1848年危机爆 发,由于储蓄部储备不足,大量汇票要求贴现;而由于奉行金本位制的银行法要求发行的银行券必须有100%的黄金储备,英格兰银行又不能发行银行券满足贴现 要求——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由于有国家信用的背景,信用还是足够牢靠的。这样,英格兰银行面临着破产的境地,而危机有演化成悲剧的可能。关键时刻,被马克 思讽刺的称为“能制造奇迹的”银行法被暂停了,英格兰银行被允许以8%的贴现率发放银行券,于是,危机解除了。

  可见,建立在金本位制上的金融 体系根本无法应对这样的危机。1931年的美联储要么提高贴现率,要么放弃金本位,两者必居其一。从根本上金本位不能满足对货币需求的增长,不论是正常的 还是不正常的增长。所以,弗里德曼对1931年美联储行径的指责,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说是美联储的决策错误,而更应该说是选择金本位制的错误。金本位制也确 实在几年后就在全球范围内被废止了。从此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用过这个制度

××××××××××××××××××××××××××××××××××××××××××××××××××××××××××

        回到中国,千言万语就是一句话:美元作为国际贸易交易货币的地位必须终结。

       美元外流也不可避免。




膜拜

鸡蛋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6-28 03:11 , Processed in 0.02832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