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4-8 16:58 编辑
. H E9 R* I4 [% H) G R) {
8 L! U8 ^- `4 N, N- A4月7日,路透社和《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当天表示,除第933纳哈尔旅外,以色列军方已从加沙南部地区撤出所有地面部队。纳哈尔旅的任务是保卫从以色列南部边境延伸至加沙海岸的“纳扎里姆(Netzarim)走廊”。
4 }% B& f* v- m, p
/ b' g9 Y) X8 o3 P; Z6 b纳哈尔是以军序列中的国土防卫部队,一般不用于大跨度的进攻作战,顶多在边境驻地附近协助正规军进攻,但可在正规军背后担任扫清残敌的任务。4 P- n; z* O% K3 T& |
* p! D- H7 z }加沙南部只留下纳哈尔旅,意味着进攻作战告一段落。这也意味着加沙战争中哈马斯的胜利和以色列的失败。
' m- W0 d( {0 q! }1 n$ Y# V4 U5 [# o$ ?# c
以色列还在嘴硬,声称绝不放弃进攻拉法,现在撤出是为了再进攻。这是不可能的。既然撤出了,再度进入加沙就要越过很高的政治门槛。以色列没有这个政治能量了,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
+ @) h: v' U. G: z9 p$ d# q, P: p. G b$ P* w0 U
肯定会有人反对这样的定性,但不争的事实是:哈马斯在10月7日发动主动攻击,但以军在没有消灭哈马斯的情况下,主动(实际上还是被迫)撤军了,连声称达到目的都不行,因为内坦尼亚胡从一开始就声明战争的目的是彻底消灭哈马斯。
$ |5 p3 \/ c% X7 A& u6 j/ i+ `* ^3 k, J
这是以色列听劝了吗?美国泰山压顶的压力是以色列难以说不的。% x, x' z# ^+ } X& q0 c$ w
5 v, R! t2 R. U k( F) W+ g以色列打过大大小小很多次中东战争,一般把独立战争成为第一次中东战争,西奈战争为第二次,六天战争为第三次,十月战争为第四次,黎巴嫩战争为第五次,第二次黎巴嫩战争有时候称为第六次,还有多次入侵加沙的作战行动,但一般不称为中东战争。) Q) x# D' m% h& \9 `
2 m+ _" W9 o$ I$ z& {$ i; s
前四次中东战争都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命令下停火的,每次都是在以色列取得军事胜利的时候,所以以色列民间一方面不服气,另一方面很得意,“要不是联合国,早把阿拉伯国家灭几遍了。”在战争起因方面,第一次和第四次都是阿拉伯军队首先攻击,以军反击;第二次和第三次是以军先发制人、主动攻击。
. D( g2 v1 P; M& N( q% i6 l1 Z
! ?* U7 e' o, }, N+ w5 _" M d第五次是以军第一次针对非国家的武装力量,对象是巴解武装。战争以巴解被迫撤离贝鲁特告终。战争起因依然是以军主动攻击。巴解游击队频繁越境攻击,但没有某一次具体的大规模直接攻击导致以军反击。
- Q& r2 R% u: a( m4 t. r8 p
/ L/ z2 `+ Y6 S5 G4 m1 S0 d* i A第六次也是对非国家武装力量,这一次是南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战争结束得不明不白,以军没有可以明确称为胜利的东西,但和第五次一样,真主党频繁发动越境攻击,但没有某一次具体的大规模直接攻击导致以军反击。
6 [" ]0 U9 p" E0 B: y$ \
: M. n- r3 H z7 H! M+ {: w; @2 I历次入侵加沙作战也是一样。
# Z1 k/ D) \: H f6 z" C- x2 Y
& w( Z) T& j5 K4 q" a- T- c但这一次不一样。哈马斯10月7日的攻击时明确、大规模的,以军反击是直接回应,但结果不仅不明不白,以军还被迫放弃明显的哈马斯目标:拉法。
4 c7 V+ b3 v1 y# X8 s/ v
y3 D, _' V! Y+ J拉法有哈马斯人员,这一点谁都不否认,连哈马斯都不否认。但以军最后还是放弃攻入。8 ]. Y" L, j, ~' X$ A% j; d. h$ v
# ?7 j# e1 D! i- p9 m8 A# p这当然有巨大国际压力的缘故,以色列也不敢承担人道灾难的责任。真打进去,死伤几万甚至几十万人,以色列军政从上到下战争罪、反人道罪跑不了,欧美都没法包庇。# y7 g+ O& S& P. @) t$ j
, K0 w$ M9 d1 G' W) v5 H- [: }
最重要的是,即使把拉法的巴勒斯坦人统统消灭,消灭哈马斯的目标还是不可能实现,因为更多的哈马斯会在加沙之外的巴勒斯坦人里产生。 ]6 J" n0 [3 p
+ ?4 L7 @( k! |* r
受到大规模攻击后,反击得不明不白,这是第一次,而且很可能不是最后一次。这将颠覆以色列的安全概念。1 p. O9 @- S' u1 z$ l" e8 V: `
. N, H+ m7 S- x
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候,以色列的安全概念是睚眦必报、加倍偿还。这对于外部的、明确的敌人还算有效,对于内部的、与敌对民众融为一体的敌人就很难。哈马斯正是属于后者,所代表的全新威胁将是以色列的长期艰巨挑战,加沙战争只是第一幕。
2 ~! C4 y0 W$ x; `; [# M( e4 J1 F$ F3 z) }. m+ d
加沙战争对以色列的第一课:以色列并非不可战胜,战而不决只是第一步,战而败之并非不可能。加沙战争实际上是失败的,因为哈马斯远远没有消灭,而且哈马斯会再次攻击。( }# ^, e- w2 W: U
8 u, R. `$ X) f6 o, m& C
在加沙战争后,哈马斯在巴勒斯坦人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威望都将激增,这是以色列最不需要的榜样。
+ U _0 R6 J) p& C) \
, h; l# W0 a, [5 x伊朗也是赢家。因为超越教派之争,支援哈马斯,还因为在大马士革大使馆被炸后,“大度”地通知美国,如果确保加沙停火,将不会报复以色列。& L* B; b/ ^; f' S
( v5 k l( U( Z1 g e0 u( _
对于以色列来说,最主要的是转变是从餐桌上的吃客变为餐桌上的菜了。这对以色列来说是地震级的变化。欧洲的支持早就动摇了,但美国也能抛弃以色列,这是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事情。而且这不是民主党、共和党的问题,特朗普上台未必会不一样。
; G7 l0 P1 [! q' G3 B* H+ e3 W. l- M; k8 _' N
加沙战争对以色列的第二课:没有人会为以色列利益永远无条件买单,历史上为以色列买单是因为利益重合,未来利益分叉时,以色列必须考虑国家行为“有多少本钱办多少事”。
) _: i/ d/ f- M- H* I5 E/ [( C( H' b$ e0 Y9 I% z# n$ V
哈马斯问题难办,一个原因在于又是外部敌人,又是内部敌人,而内外敌人必须不同对待。
' x+ [% x- S* K- d: b5 q2 J2 v5 E- P. z- h/ L% O
加沙战争把两国方案再次推到以色列和全世界面前。对于全世界,两国方案是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对于以色列,恶魔在细节中,两国方案实际上不可行:东耶路撒冷问题,独立巴勒斯坦的武装力量问题,都是以色列无法妥协的。
# a2 V3 X4 V! t" J: k% ?% z! `& j5 ^9 k+ }# o
以色列和以色列之外的整个世界现在都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问题。但以色列只有得到西方支持才能“我觉得”,而西方即使不支持巴勒斯坦,巴勒斯坦就是对离开西方(尤其是美国)支持的以色列的不可承受之重。
( ^' J* J4 g- b( f" h3 @, n
( k+ v1 e; J/ q9 X8 g3 V* n% g内坦尼亚胡作为以色列政坛不倒翁的日子大概过去了,加沙战争的失败意味着他彻底政治破产。但以色列下一步往哪里去,远没有到水落石出的时候。! ]) y) p0 N/ Z
$ M3 ] w2 ?, S6 E7 o" U7 q
在沮丧、委屈、愤怒之中的以色列最终会听劝、寻取认真公正的和平吗?认真公正的和平是什么呢?, `6 D- ^) v/ r. C" ~7 t4 A$ e
& Y$ V1 ~3 |9 l% r( ?3 U% J
就眼下来说,隐隐约约觉得:联系到4月1日以色列悍然轰炸伊朗驻大马士革大使馆,这事有可能是美国促成的。% h8 {% L/ L1 c* ` @4 I
6 C7 h/ }4 U, M+ v: z% X; h0 [
美国有动力早早结束加沙战争,美国有能力约束以色列,美国也在悄悄与伊朗接触,美国也有足够的理由秘而不宣、搞秘密外交。
3 O3 Q2 ?6 u6 l3 i, M6 d) u$ d$ X( |3 W% U( @( p
美国一面对伊朗说:别报复,别把事情弄大,我负责压以色列在加沙停火,放弃进攻拉法,这样你在伊斯兰世界比报复以色列更有面子。另一方面对以色列说:早告诉你,打不下去了,撤军,重回两国方案。再不听话,断军火,断援助,你可不想成为国际孤儿。. ]* O# @7 _1 J/ S. _$ \
- v. K! S3 x6 V$ ?7 n5 b4 x0 H/ t- q但到底这是不是美国促成的,只有等以后解密了。0 M0 U7 b( z) N. O% r
5 H/ N) i& b% E6 @/ I0 s( J! o4 M现在,即使是美国促成的,美国也不便宣扬,毕竟把以色列“卖了”,在政治上不是便于宣扬的事。
5 n! |6 b# o$ U- |6 d q! x7 s7 Z( e7 P" S
现在心里拨凉拨凉的不仅有内坦尼亚胡,还有泽连斯基,更有赖清德。凉点好。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