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source/plugin/dsu_paulsign/img/emot/kx.gif) | 开心 2023-1-5 00:48 |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
板凳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30 07:40: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兵帅客 于 2018-3-19 06:51 编辑
7 g) v3 F2 p6 L( p, u0 m1 K: H& v
之三 大姑父; { m- C8 g( q$ R9 y# `1 r
$ F+ \' G) C& [" i
前面说了,我祖父的大女儿嫁了个国民党军官,这篇就是说这位国民党军官--我的大姑父--的。
2 S) r7 \3 P v, p
7 q2 u w: I' D4 p2 F5 r1 T" T严格来说,他开始不算国民党军官,而应该算是中华民国军官,中间是国民革命军军官,后来才成了国民党军官。因为他是晋系军人,也就是阎锡山的队伍,而阎锡山的队伍和国民革命军的关系也就是那么回事,通电上吾兄吾弟,见了面乒乒乓乓。此人是山西人,家乡离五台不远(否则也当不上阎锡山的军官了),出身保定军校,毕业后进入晋绥军作了一名下级军官,慢慢升到了营长,算是个小官了。我大姑妈就是在他当了营长以后嫁给他的。/ _( O0 l. ^: _& I3 y" O4 s8 f& v
+ M$ r1 }3 G* L' |- [要是没有变故的话,也许他就和那位王靖国一样,虽然草包,却稳稳当当地做他的官,谁让他是阎锡山的邻居呢,可是中原大战爆发了。大战的结果,是反蒋联军大败,我大姑父所在的部队向中央军投降了,他老先生也服从命令听指挥地一起投降了,大家集体被中央军收编了。
9 Q) [+ K) ^( ^8 ~
1 A& y! c: m. j. f- E/ v( _中央军收编队伍的办法是士兵重新编队,军官则脱离队伍另行安排,有些军官被遣散回家了,而有些则被收录为吾党同志,全看个人的社会能力,也就是能否在中央军中找到说话之人。我大姑父既然是保定军校的,国民政府的军队中也不乏保定军校毕业的,这样他老人家就很荣幸地成了吾党同志。
0 L( _9 e: C: t( D4 c: \* A6 Q5 E0 V9 [& N4 L* ]
吾党同志不是那么容易成的,最好是浙江人(最好最好是奉化人),其次是黄埔陆大,最次也要上过庐山,参加过军官训练团。经过同学、同乡的帮助,我大姑父很荣幸地上了庐山,因此成了最外一圈的吾党同志。据说他很崇拜蒋介石,崇拜他能够一讲就是几个小时,虽然基本听不懂讲的是什么。虽然成了吾党同志,兵是带不成了,谁让他是最外一圈呢,只能够在军队中做做参谋、参议之类的位置。
1 W3 d' V. M# d, U! ~; o, F* A
9 j9 _0 k' C9 P中原大战后没几年,东北丢了,长城成了边境,不过没他什么事,因为他正在庐山避暑呢。后来华北也没了,也没他什么事,他一直在后方呢。他一直后退,最后很荣幸地和委员长成了同一座城市的市民,那座城市叫做重庆。抗战八年,或者日本侵华十四年,他就没打过仗,一直在后方呆着,日子过得清苦了些,不过倒是没有危险。不过这些年他也没有虚度,至少军衔从少校变成了少将,孩子呢,也从一个变成了三个。人生大事,大致如此。) ~. O7 L& O2 G/ j1 Q$ W
$ x& ?1 S3 g8 `+ U7 ~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了,他老人家也苦尽甘来,回北京接受来了。
0 U/ n% [, Y) m- a `- d S- n& k" y& k9 u
前面说了,我祖母一家在北京苦熬岁月,眼看要熬不住了,日本投降了。日本虽然投降了,日子过得还是苦。可是有一天,人们忽然发现情况不对了,因为有人来修沥青马路和拉电灯线了,那年头这可是稀罕物,只有有钱人家用得起。这沥青马路和拉电灯线不多不少正好扩展到了我祖母家的门口,而且到此为止。人们纷纷猜测,这家出贵人了。果不其然,没有几天,一辆轿车在卫兵的保卫下来了,大小姐、大姑爷衣锦还乡回娘家了!大姑爷现在可不是什么营长了,而是北平行营的一位处长了。
$ x# |, J1 Z6 `, t6 @* M" f( |2 O3 y; \3 c$ K7 N8 g8 K- m! V
处长大人对工作还是很认真的,例如帮自己的岳母家解决生活问题啊(给自己的两个小舅子安排工作只是小意思,写个条子就行了),还有帮助政府进行接收啊什么的。东西太多了,政府接收不过来,他就替政府接收了。看中了哪里的房产,识相的就赶紧奉献,否则房子就会变成日伪资产而被没收,就这样,他很快有了三处房产,其中的一处就是现在的协和医院院址,在王府井路口那个。当然,这些房产都有房契的,因此都是合法所有的。
* i& Y9 }4 S, A$ [( l8 o0 i2 k) r9 |( p8 U; z1 _. D' a" q! d8 S/ Z
虽然工作很忙,处长大人还是很有良心的,对国民政府的种种弊端痛心疾首,对他的岳母、也就是我祖母说“国民党不亡,是无天理”,幸亏我家人的觉悟都不高,否则他的脑袋要悬了。虽然他的良心不错,但是并不耽误他的替政府接收工作,他借此积攒了一定数量的金条和大洋,因为物价在飞涨,钞票快成废纸了。这个时候,法币、金元圈都是假的,只有真金白银才是真的。
- F5 C, A! |+ Q, D T- _$ J2 h1 ^* n# w" K
锦州失守,南京方面认定华北会战要开始了,为了加强各地的力量,决定调他到天津去做陈长捷的副司令。他明白天津是个死地,坚决不肯去。好在国民政府是有条有理的,有金条就有道理,他有金条,自然就有了道理,于是拿到了国防部高参的任命,去南京上任去了。其实说起来他做得不算过分,李天霞对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见死不救,因此被送上了军事法庭,但是李有金条,因此最后被判无罪释放。这样的人可以无事,一个处长又算得了什么?( l) u, @5 j$ i4 _! g! B) S4 n) R, S
6 p& B( G3 [' }: S- E c% X东北完了,华北和两淮一起完了,南京也就完了,他全家跑到台湾去了。台湾经济困难,物价飞涨,他没有了处长的实权,也就没有地方捞钱,那点薪水根本不够开支,没办法,只好用自己的金条作本钱作些小买卖,这时候,他的军衔是中将。蒋总统去了台湾,大事改革,大批的人靠边站,他也不例外,以总统府参军的身份养老去了。总统府参军是个虚衔,没有实际的权力,自然不会有外快可捞,收入不够开支,还是接着做小买卖吧。2 ?6 v/ w ?" Q
' A3 w3 M/ Y( `% K, v* U
小买卖做到了六十年代,经济好转了,他终于可以养老了。七十年代的第三年,他去世了。
2 g7 |- h7 }, A: x7 ?1 G4 @- W9 u3 y* l. N3 S5 T
九十年代,他的长子回北京,希望能够要回协和医院那处房子,和办事人去说,没人敢办。5 G( z6 a0 H) u) I
4 j2 ~$ m. i5 @我家因为大姑妈这一支而全体成了台属,每次和台湾关系紧张的时候,我们就成了特嫌;而每次需要搞统战的时候,我们就又成了香饽饽。" j a1 B2 d7 C
! D8 f) t% q5 J
嘿嘿。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