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晨枫 于 2024-9-30 15:24 编辑
) L, g7 S* R/ T: w$ k7 z9 R y
4 o1 [$ x# y2 \. j一般认为,不要赌中国输是对的,不要赌中国股市输就不一定了。
7 o/ r# d. j% }9 H) \$ p' Y4 R! G/ q
实际上,根据过去十几年的经验,赌中国股市输才对。但这也造成了中国股值长期严重低估的现状。
% c: V5 j. ^6 E6 a4 r+ z. K
0 R! o; p2 Z6 |3 U& U h7 G中国GDP增速在放慢,但依然在增长。按照成熟经济体的标准,还是强势增长。中国自称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都笑了,全球北方则在哭诉。中国还在发展没错,但已经不能用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定位了。很多发达国家的“特权”中国没有,一些是内部因素,更多是外部因素。比如说,人民币还没有自由兑换。只要中国政府下决心,这是妥妥的下一个硬通货,不存在拿着人民币到世界上找不到人收的问题。但中国人出国免签还很少,这就是外国政府才能决定的了,中国政府只能决定外国旅游者来华免签。" P6 v" x; U: g% c
; g, F; R" X% N6 c' O0 I y中国“发达”了,最大的特征是经济的。GDP不说明全部故事,但确实是言简意赅的单一指数。股指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N/ k) Z7 A( W. a' u: r4 p8 v
1 M$ i4 g& X7 B! z股指应该与经济增长相连。这只是应该。在现实中,股指可以遥遥领先于实际经济,也可以“遥遥落后”与实际经济。
* F" I7 Z9 Q8 T, F0 M8 p3 u! n5 m
/ i5 i2 w }( }7 W% [* m) T) I9 A
2010年以来中国GDP及增长速度* @4 C4 b% v5 }, { R
( D/ w8 G; X: N/ r8 K* e# I, e
6 z- x" R) ?( p, F' C5 S' u' y, y
2015年以来上证指数, I' [ t: e1 P: Z5 E ~
/ B$ d: R/ U f' E
# O7 L6 j6 N6 H7 q$ _' F) ^; d! f
2008年以来的美国“真实GDP”
' @, C7 w3 p# N" O) y" Y! N/ Y7 w0 f% p( o5 a6 `! o, z
4 y1 S* F" E [( M) k- _" j) b2008年以来的道琼斯指数
) v. J! D1 C/ `
i; j* b) k" A Y' ?0 v; ^显然,上证指数在2015年崩盘后,长期低迷,“遥遥落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期中国GDP继续增长。但美国GDP也在增长,只是速度很缓慢,而道琼斯连年强势增长,2008年到现在,增长超过两倍,遥遥领先于扣除通胀后的“真实GDP”约30%的增长。8 ^/ Q& P- T; e4 x
: ], n% ^( E! k% b9 x) v9 R1 o美国道琼斯为什么与经济增长脱节是另一个问题,上证指数与中国经济的脱节才对理解当前股市飙升有意义。
; m* B0 P6 }/ N% ^+ N: Y0 [3 N
必须说,中国股市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怪物,与一般人对股市的理解完全不同。- u6 C# v; g1 u! g- n
7 H5 n) _3 q6 Y* g7 K
割韭菜思维肯定对中国股市有影响。当股市不再是正当融资渠道,而成为欺诈卷钱的工具,这样的股市必然要崩盘。中国股市里有这样的害群之马,但和生活中所有事一样,只看到害群之马,就看不到正人君子了。中国股市就基本的现实不是欺诈和圈钱,而是股值严重低估,这是世界公认的事实,无数技术分析都证明了这一点。最简单的“看图说话”都能说明,只要看一眼GDP走势和上证走势就能看到后者的低估了。0 d/ L& J+ M2 \; w3 q" v
' L5 z, w; E4 N& c股票在中国的历史不短,但人们的实际认知很浅。解放后到90年代,股票在中国的污名化依然留有深刻印象;90年代有一段“无法无天”的恶意炒股更是留下了惨重记忆。; H' q, k9 G- r
- U( g/ [( d- r; M( m2 K' r7 F中央对股市的三心二意也是因素,股市长期不作为主要融资,中国企业至今的主要融资手段依然是银行贷款和私人融资。6 {; r, W: k& D9 o* @
; {+ g7 V' v- J9 N# I7 A" x% ], Y不太上心是一个因素,不懂可能是更大的因素。最大的因素:中国股市还是wild west。中国的起点低,这也意味着一切都既充满机会,也充满挑战。摸着石头过河,既可以摸进走不通的深水急流,也可能脚底打滑。在市场秩序、党政反腐等一大堆艰巨挑战面前,股市纪律只能搁一搁。
+ \3 P5 ]( e" n# M6 D
7 g# L* z& u1 U在党纪国法重拳打击之下贪腐依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现在,股市的内幕交易和恶意炒作只可能更加猖狂。这些是股市信心的最大杀手。
# ^9 V# M2 g" V/ Z5 a8 w9 c! n3 {6 }3 R! H
在中央还有很多野火要灭的时候,股市这边只好像当年搞开发区试点一样,当自留地留着,弄到哪里是哪里。+ [9 g: s! T' S9 c8 U- }
9 @/ Z# T/ p+ z( ]欧美股市也有这些问题,但问题的主次不一样,一般说来,价值投资还是主要的。中国股市反次为主,就只能避利趋害了。
+ e. j& T' f7 v
: p: U% O h5 ^7 D; b7 k, n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和消费市场一样:缺乏信心。( R( D6 @+ w& L- r
* V% j2 _2 k8 J5 q, s3 h
在实体经济方面,中国人习惯了高速增长,一旦增速放慢,就惊惶到以为衰退到来。实际上,欧美意义上的衰退这一代中国人根本没有经历过,因为改革开放前是计划经济,无所谓衰退问题;改革开放后,经济一直在增长,只是高速到火爆到减速的差别
0 x% ^# U9 J G3 T. i d# z' _) g- V0 O! f
政策的多变是另一个因素。改革本来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在前进的过程中有调整是必然的,但调整也必然影响一些人的利益。比如说,在互联网经济和教培产业无序发展的年代,一些人狠狠捞了一桶金,他们在政策收紧后必然要控诉政策多变,带着一桶金出国也很自然,并通过道听途说影响了很多人。5 n; L, p: T9 R4 _/ T6 n' c& q
( v' H8 v9 w2 X- N/ Q
欧美唱衰中国也是一个因素。政治唱衰除外,早年利用中国科技和产业低洼时代涌进中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外资,在中国制造卷到自己头上而卷不过逃跑的时候,带出一波“外资撤出”,成为唱衰中国的“实证”。$ \5 p2 q, k. t
- n* h( ]" `: e& a; V0 o3 g* F“六个钱包”一方面确实掏空了一些家庭的钱包,但带出的“消费降级”舆论抑制了并无“六个钱包”问题的家庭消费,也抑制了人们对整体经济的信心。实际上,这一波股市暴涨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总体而言,中国人是有钱的,只是不大敢放心花钱。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一方面大量国营企业关停并转,百万大下岗的惨剧到处在上演。另一方面,新产能在大干快上,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在迅速改善。这说明一个问题:发展的不平衡是现实,既要承认,又不宜扩大化到对总体的认知。
4 ?# N" U) v: n2 V5 G- y. T& ^4 \3 N4 e
中央当前这一波政策操作未必是针对股市的,但首先在股市上掀起大风大浪,这说明:
3 w3 k/ G4 t! u6 N" S
" @; c3 g0 W t! `$ O- P1、民间是有钱的,别被“六个钱包论”和“企业负债论”带偏了
8 K0 K7 G% n6 c4 e2、股市如果发挥作用的话,是比政策银行厉害得多的工具3 m* ?6 {* I7 K' ?* L4 L! z
3、中国股市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是时候培养一把了
. y& Z, R6 y. g% q; |4 `! x+ b/ B, g
$ F4 m3 g1 w l$ @7 y- ^ g, c+ N& H上证指数从9月中的2700多点涨到现在的3300多点,已经上涨20%以上。这可以粗略地看作相关企业的“身价”暴涨了20%。这不只是个数字,对相关企业很有用。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这意味着融资能力提高,有利于扩大研发和生产。对于万夫所指的房地产行业,都有利于融资和度过当前难关。
4 \7 s5 A" o& z
/ O" t9 b0 i) ^& u3 N0 D- R当然,这需要股市上涨可持续。未必是可持续的暴涨,而是可持续地跟上实体经济的发展。
' j& _" Z; x8 V1 E0 f4 v/ @0 A, l+ Y; o3 L6 Q* g, l3 G
这取决于“中国股市严重低估”这一事实得到股众的承认。如果能做到,这就成为这一波涨势的最大的可持续动力,政策利好只是触发。* K' r" R6 a* X
& `$ x$ N0 O! w, W. _0 p- A7 Q4 a要维持股市的涨势,使得股市最终跟上经济发展,中央需要对股市秩序像反贪反腐一样下大力气。反贪反腐重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股市整肃重建人民对股市的信心,都是重要的。$ G+ c% X1 i H! P4 O% P. l
+ \( _3 a8 W! @% x u' b
股市的正当作用一旦发挥出来,民间积聚的大量储蓄就能释放出来。& B/ ?8 Q5 a! g! |
6 w: X/ J7 b1 k3 p中国经济发展长期靠政府投资拉动。现在政府负债率已经很高,拉不动了,大水漫灌式的基础建设也不合时宜,因为基础建设已近饱和。
5 e3 g3 l6 l& S/ w7 x6 Y M3 N3 P6 V8 r# M, |; _: P4 W5 a6 A: i
进一步发展需要消费拉动,但如何拉动是个问题。
' s6 e5 U+ F, e- T7 O5 o1 X7 U6 l' a, T' N7 o. c$ S
很多人建议政府大撒钱,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就会去消费,就能拉动生产,最终形成正循环。比如说,近来北大光华院长刘俏建议给2.5亿贫困人口每人发1万人民币,由于贫困人口的定位,这些钱发下去基本上马上可以转化为消费,用数字人民币可以保证精准发钱,也避免存到银行里、还是形不成消费。
$ G6 y7 D$ y# p5 B2 \: X4 {6 f9 n: e9 X. n; b
问题是,这需要增加2.5万亿开支。要么从现有的其他开支里挤占2.5万亿,2023年中国政府开支月27.4万亿人民币,其中中央政府约3.8万亿,地方政府约23.6万亿。这新增的2.5万亿要是全由中央政府开支,那等于中央开支的2/3都被占用了,那就什么事都不用干了,不可信。地方政府已经债负慎重,在等着中央放水减负,分摊这2.5万亿也不现实,对贫困地区尤其困难,因为他们的贫困人口多,但财政收入本来就少。( Z3 \! z6 v& o
: F3 x/ [; G5 |' K* B4 r要举债的话,地方政府是一样的问题,已经举不动债了。中央的举债能力更强,但举债是要还的。要么从税入里还,要么债滚债,最终活成美国的样子。没人喜欢多交税,很多人和机构也交不出更多的税,更没人喜欢活成美国的样子。
' A% e5 a$ U/ Y( Y/ |) m9 {
: l7 O; b. {) }! x那怎么办?莫非大教授们还真以为钱是印出来的?
0 R' c" ?9 j, z6 @/ x( C0 b
) @- j; t* F) ~8 N而且一次性的“每人一万元”,消费拉动经济需要的是可持续的拉动。" {" A+ h( u9 r0 y5 N
+ u! y# M$ C5 f+ y+ ^5 J; \另一个拉动方法是从供给侧下手。进一步投资,尤其是新质生产力,既包括硬的制造业,也包括软的服务业,创造可持续、高质量的就业,形成可持续、高质量的消费,从而拉动消费-生产循环。: {1 B3 D' P, {8 V' P5 M. m
, J" c0 b- r3 K" ]2 e, _. z中国的“老派生产力”已经高度饱和了,各种“钱难赚”和“中国卷”就是例证。但新质生产力的天地很大,只是出于畏惧或者惯性,还处在急需投资的状态。这正好是股市能发挥作用的地方,继续依靠政府牵引是不够的。
% W5 i. ]0 F- i' {: Z- o: w3 r) h. p: |7 D. y& b" O# v
可能这才是这一波股市暴涨的意义,如果涨势可持续的话。
0 E4 \5 |; e2 a8 |/ R* [8 ^* Y# r* @+ A8 r+ o$ e" _$ Y
一旦形成正循环,中国股市是可以赢的。“不要赌中国输”已经看到了,还希望看到“不要赌中国股市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