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爱吱声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1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华简是不是伪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23:4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理旧帖
+ C: \, v* }* Y% S) J8 ]2 ?  Q
9 B. }$ I. P5 U' q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指2008年7月由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捐赠给母校的一批竹简,经鉴定为战国中期偏晚的重要文物,据信包含《尚书》的部分篇章以及周武王时期的乐诗等内容。清华大学2009年4月25日成立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简称出土文献中心),其主任由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教授担任,并同时宣布清华简最终确定为2388枚(包括少数残片)、共14支,除还有个别残断之处没找出来外,基本已完整。李学勤指出,这批竹简既有历史价值,又有文学意义。
0 I; [. w7 @" v3 Z
' T' G  M1 i& W; G按照官方说法,这批竹简应是盗墓者掠卖而流散海外的,后来清华大学校友赵伟国从香港购回竹简,2008年7月15日捐予清华大学收藏。同年10月初,对竹简的第一阶段保护清理完成,其年代估计为公元前约三至四世纪;据清华大学宣布,它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物,大多在迄今已经发现的先秦竹简中还没有见到过,其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
2 ~: W, W& U) C: z3 g/ S! h, S7 u* [; i- P! }6 |7 V$ \
但是这个“购入简”和其他文物市场上流通的竹简一样,一开始就被质疑其真实性。
* ~4 o! u, S2 N4 U# ?2 }5 v0 C
# W, J; w+ U6 ^/ Q0 c8 Y, W和清华简类似的“购入简”还有浙大简。
: h+ C1 E2 Z+ a9 z+ J. V7 V
+ h1 O  C+ u: v$ J3 p著名古文字学家刘钊先生近来指出:凡经过真正出土文献的专家集体鉴定过的简牍,还没有一宗材料是真伪难辨,或是原来被认定为真,后来又证明是伪的。浙江大学藏简的情况很特殊,当时的鉴定团队也是认定是伪的,后来因为各种特殊原因出版了,其结果就是学术界一片沉寂,这已经表明了态度。真正的核心学术圈子外,常常有人在讨论真伪的问题,其实讲真伪问题的人都是外行。……已经鉴定过的简牍都没有问题。(《当前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 g$ c( T* [4 L4 \$ }0 F) z% f6 C0 F, I8 c2 Z7 v* H8 A$ n- J
人家的意思就是浙江大学藏简是伪简,但后来因为“特殊原因”出版。出版后学术界不认它,所以一片沉寂。啥叫“特殊原因”?如果是真简,就不用强调“特殊原因”。所谓一片沉寂是指学术界没人把它当真简,没有引用,没有研究。1 z2 q% g1 r5 D( S' H! @/ y
: Y: G( G. d/ w  t# \% r6 D
浙大简的造假水平非常低劣。造假者居然连古代的竹简是要编在一起的都不知道。于是竹简长短不一,同一篇文章的竹简无法编连起来。由于用了古代的残简造假,居然搞出简残字不残的笑话。一片竹简缺了几块,造假者居然自动把字体缩小以求把完整的字写在竹简上。1 R/ Q0 s, i5 a

% {1 {' V- q( ]" [9 D- F清华简的制作当然比浙大简高明多了。而且内容不是单纯的抄书拼凑,而是干脆自己写大量新的。纯粹的抄书拼凑很容易露出破绽。但完全是新的内容,你到哪里去找其他古书来核对?这是更高明的做法。
  a0 \, H- e( _9 t! r, @( L! e. p, L- |. o
这批竹简是所谓的含水量极高的“湿简”。一般现代考古发掘出“湿简”后要立刻采取措施保存才行。但清华简的来源据说是盗墓所得然后贩卖至海外。那么盗墓贼的保存手段都能赶上专业考古机构了?而且这批竹简辗转数地,也不知到底在外流传了多久,到回购的时候居然仍然保存完好,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6 _$ [6 Q" l5 F1 Z, P) i
" R9 S5 v8 A6 e' ]  l第二,这批竹简的量很大。有人把这个作为不可能造假的证据。问题是量这么大的一批竹简是从哪里出土的呢?首先可以排除的是解放前出土。这是因为竹简据说是用保鲜膜包裹再放在塑料筒里保存的。鉴于这是“湿简”,出土后立刻要防止失水,所以可以认为至少要到保鲜膜在大陆普及后才出土的。那么这至少就是90年代中期了。问题是这么多的竹简出土,则要么就是挖到了古代图书馆,要么就是挖到了某个大人物的墓葬。但是这么大规模的发掘和盗卖,居然到现在还查不到出土地点?也找不到盗墓者的蛛丝马迹?即使是《鬼吹灯》也没这么离谱吧?
- i' K4 T! P1 r0 Y" K& |0 }! U' o2 `5 G4 W2 @
第三,清华简里的文句不通。例如清华简《咸有一德》和《说命》中的作伪破绽十分明显。具体可看这篇文章张岩:清华简《咸有一德》《说命》真伪考辨
0 X& K- a6 `3 [" _
% c" G, e2 }7 a- Y: ?/ y1 ^! P再例如用了后代的词语和造字。可看这篇房德邻:先秦不可能产生双音词“瘇脹”5 V  W/ P: r) K" h. g3 o

& b* h* l1 B7 k. K, f' T) y0 P, e最后,清华简文章的时代背景出错。例如《蟋蟀》一诗,李学勤认为是《唐风》改编清华简的。但是清华简在后,《唐风》在前。于是有其他论者认为是清华简改编《唐风》的。最大的问题是清华简说《蟋蟀》是周公所作,但在诗经里却是被收入《唐风》。唐国是周成王分封其弟叔虞建立的。如果周公真的写了《蟋蟀》,为何后来被收入和周公八杆子搭不上的《唐风》?另外《蟋蟀》一诗在《左传》就有引用(早于清华简的战国时代)。从引用的角度来看(印段赋《蟋蟀》,赵孟日:“善哉,保家之主也!吾有望矣。”)更加符合《唐风》的意境。
! e( {# W6 X( H$ A& d# j  G) X/ D4 i. X3 H1 S; R$ X
这里顺便说一句。中国造假古董有个传统,必须留下一些破绽。如果买的人不识货,那么就是买家自己的学识不够,怪不了别人。! Z0 {" |, O1 w( q: }& ?- [# z

* m3 F+ t3 l& F2 b: [" Z9 S* D最大的破绽来自里面的《系年》一文。这篇东西实在不知道怎么评论好。
) p2 \7 }+ S3 y7 U! \# h# j6 o, G2 u2 I+ F* v# r3 R
第一根本不是编年体。纪年一会儿用周王在位年份,一会用晋国君主年份,一会儿又用楚国君主年份。甚至有同一章内同时交错使用的。遍观先秦文献,这么纪年的还真是独一份。0 \1 U7 V* R4 y/ U" k

! K+ k  \( P6 C- f4 ]$ n! m又例如第一章直接从武王克商跳到历王。中间为啥不写?我恶意得猜想一下,这位作者大概只读过初中历史,没仔细读过《史记 周本纪》,大概还参考过《东周列国志》。初中的中国历史课本,恰恰是说完了武王就是共和,然后就到了烽火戏诸侯。而后面的历史事件,大多都是最出名的写进小说里的。; A. W' ?; j1 z: M. N: F; X

+ D5 U# k/ F; |2 I: i8 A说到楚简,到现在也没有其他楚简是用“系年”的纪年方法的。另外,“系年”直呼“周武王”、“晋文侯”、“楚文王”等等。这是哪家的叫法?这位作者大概也没看过《左传》,不知道里面的“春王正月”的王是谁,“我君”又是谁。; u# r1 ~2 _! I# u7 |& v
1 P7 k, Q: ?2 V
再看第二章里说“齐襄公杀公子亹”。这件事是鲁桓公十八年(前694)年发生的。文中说齐襄公改立郑厉公为郑国国君。问题是当时郑厉公还在流亡。郑国的祭仲立公子婴为君。要到了十四年后,郑厉公才复辟成功。8 F2 O9 V' g# S. x  O6 r  B

& d- r. S3 c1 r3 t9 @  j$ X更可笑的是接下来一句是“楚文王以启于汉阳。”鲁桓公十八年(前694)年的时候,还是楚武王时代。楚文王要到四年后才即位。而叙述楚国历史,居然不说首先称王的楚武王,却把楚文王拉出来。更莫名其妙的是那一年楚国啥事都没有。“启于汉阳”不知从何说起。
4 J" O% D8 `8 I1 }3 k; I: D! o, A1 Z5 `% ?* E" I7 z! K
再例如《系年》里说到“楚(声)桓王即位,元年,晋公止会诸侯于任,宋悼公将会晋公,卒于鼬。” 这里的问题是楚(声)桓王元年是前407年,而宋悼公要到前403年才即位。等宋悼公前396年死掉的时候,楚(声)桓王已经死掉七年了。+ q, i/ `+ j0 B+ v* l

& j" C' e$ @) w! v如果这么大的破绽还视而不见的话,那么只好说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B+ ]/ o8 u0 Q0 T: E

4 i; V6 o- W7 r2 b4 a& e* ^5 s" T3 F这个其实就是写“系年”的老兄专门留下的破绽。前面说过,中国伪造古董的传统是一定要留下破绽。盖伪造者并不视自己为伪造(例如张大千公开承认自己模仿名家书画)而是没有义务告诉你这是伪造的,破绽已经留在作品里了,买家功力不够看不出来可不怪作者。6 s; [0 x1 z0 z* d, B7 D9 y

. V0 L9 E$ i$ m, W0 J( [7 |至于说是不是有人能造假造得和真的一样,请参考张大千的发家史。- E6 p: o+ p6 _( Y" [+ C( u

5 C# L8 ~  Q4 K9 T所以,凡是不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不是现代由正式考古队发掘的,只是从古董市场来历不明的文物贩子那里买来的所谓“古简”,都应当认为是伪简。

评分

参与人数 3爱元 +18 收起 理由
indy + 8
看客 + 2 涨姿势
testjhy + 8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5-4 23:44:14 | 只看该作者
文化人伪造古书并不稀奇
1 e0 v0 t1 Z0 F2 r3 W  Y  o4 S$ |! C3 v, M- q
例如《古文尚书》。这本书原来出自孔子旧宅。原书是否为真不知。但现在通行本的《古文尚书》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伪造案。在唐代甚至被当作标准教材,刻成石经,成为科举考试的考试内容。伪造这本《古文尚书》都是文化人。
+ C3 ]* O" ?8 I4 h6 I, _, h" _: X8 A( ?8 i; b0 |
这本书在历史上被多次伪造。有些造的水平低,当时就被拆穿了。例如汉朝张霸将《尚书》的二十九篇重新整合,又以《左传》、《尚书序》作为首尾,共计一百零二篇,史称《百二篇尚书》。但是文意浅陋,汉成帝命人用宫中所藏的《尚书》版本校对,发现根本合不拢。9 r+ _7 D. r- c, D0 B  h- b9 j

' T# M( z, S; N' ?$ W. x! i  G到东晋汉代官方所藏的《尚书》由于多年战乱而丧失。豫章郡守梅赜又献上尚书经文58篇,自称传自于失传多时的孔安国《古文尚书》,包含《今文尚书》33篇外(原29篇被拆为33篇),又多了25篇《古文尚书》的篇目,并带有传说由孔安国所作之《传》(故此版本后来被称作《伪孔传尚书》)。
7 j* W2 B" O* w( L& K) a/ M1 C+ O! j( _8 [* o
这部书的原版也没留存下来。现在的《尚书》是唐代孔颖达编撰《五经正义》所收录的版本。
7 R% D; a* w4 \' n* m2 x$ m, k6 x6 k+ W5 Y" L! R! Z7 T3 R
那么文化人伪造古书有什么动机?: ]# `0 Q. V, d2 b$ E$ s5 t

/ C1 @7 I1 R; }- w/ q7 g: H在古代,一个眼前的好处就是可以立马当官。例如献《百二篇尚书》的张霸就被朝廷征辟。另一个好处则是可以树立自己学派的权威性。例如孔壁版《古文尚书》出现后,汉朝的学者就出现各种注释家,树立自己的学术流派。
3 ^2 @  d7 \$ y; g( \' X9 w3 y7 H
而《尚书》今、古两派的争论在清朝达到高峰。双方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儒。这时候主要是名声,为了荣誉而战了。$ O" E% E9 C( _  \

( V$ x/ H( ]1 M2 A. g* m! q( M这场战斗到现在也没结束。虽然在清朝和民国大争论后,主流意见基本是认为《古文尚书》为伪造,但反对意见也始终存在。( R. I; q. F- `( G. S1 u! k
% v0 \$ b* r6 ^' f
那么要终结这种争论,最有力的证据自然是在汉朝以前的文献了。当然,这只是猜测,诸位随便看看就好。
& g5 G1 o" r; K# q4 X* |! p6 A9 A1 R: w2 D' g6 R3 \6 q
另外,社科院这种地方现在实在是个清水衙门。而考古这行当,说起来真的很尴尬。该研究的,能研究的基本都已经被前人道尽了。田野考古还得看机会,国家正规机关并不是盗墓贼,不能随便乱挖先人的坟墓。如果没有什么重大发现,重大课题,又怎么去申请各种经费,又怎么发各种论文呢?! o+ P/ F& i3 w9 j+ z6 u

0 J8 a+ _8 v( t/ g至于造假,这并不需要全体造假。就以浙大简为例。造假如此明显,居然还是当作正式研究成果出版了。学术界只是“保持沉默”而已。而一旦有个看上去很靠谱的东西出现,学术界当然要一拥而上了。
; l  T7 U2 K6 g( ~. x, ?' ~( a4 R/ G
而各种专家看走眼的情况也是不少。尤其是在没有看到全本,只是一部分的情况下。等看到全本了,发现不对了,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往下研究了。否则岂不是多年名声毁于一旦,以后谁找他们做顾问,怎么教学生呢?

点评

油菜: 5.0 给力: 5.0
涨姿势: 5.0 不明觉历: 5.0
油菜: 5 给力: 5 涨姿势: 5 不明觉历: 5
  发表于 2020-5-5 11:16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板凳
    发表于 2020-5-5 08:12:49 | 只看该作者
    老兄啊,得饶人处且饶人,再者说花花轿子人抬人。历史这东西,有多少是真的?民国那帮子大师们弄出来的东西,后来有几个不被啪啪打脸的?真能狠下心不留分寸的只能是业余玩家,不靠这个吃饭的。否则一旦得罪了人,还想混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5 小时前
  • 签到天数: 2985 天

    [LV.Master]无

    地板
    发表于 2020-5-5 11:18:56 | 只看该作者
    老兵帅客 发表于 2020-5-5 08:126 z% Y$ s8 P/ ]$ t6 K( ]
    老兄啊,得饶人处且饶人,再者说花花轿子人抬人。历史这东西,有多少是真的?民国那帮子大师们弄出来的东西 ...
    5 s" H/ R* a, S6 H! }
    在爱坛就不用抬轿子了,至少俺就不会去宣传清华简浙大简,别人说的时候也可以说一句:有人怀疑过它们的真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8-27 22:14
  • 签到天数: 351 天

    [LV.8]合体

    5#
    发表于 2020-5-5 12:12:28 | 只看该作者
    @猫元帅 快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6#
    发表于 2020-5-5 16:12:34 | 只看该作者
    老财迷 发表于 2020-5-4 23:12( y$ e# @5 K. r: L& v  `6 {3 ]
    @猫元帅 快来
    2 F$ {/ M7 p# |3 Q8 {8 N& V4 c$ F6 [4 v
    这厮唯恐天下不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5 00:48
  • 签到天数: 2591 天

    [LV.Master]无

    7#
    发表于 2020-5-5 16:13:16 | 只看该作者
    testjhy 发表于 2020-5-4 22:18  s8 {- q/ `' L/ n! K4 w: F" m
    在爱坛就不用抬轿子了,至少俺就不会去宣传清华简浙大简,别人说的时候也可以说一句:有人怀疑过它们的真 ...

    1 @% j" B7 T2 c' S嗯,说得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7-20 14:14 , Processed in 0.03972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