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席琳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9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中国古代奇技淫巧 之 透光镜

热度 15已有 947 次阅读2021-6-29 11:57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

2021-6-27

领导的祖上,有七枚西汉铜镜传下来,分给了不同的子女。见到过其中的两枚,用绸套精心包裹着,背面各有连弧八卦图样和十二个乳丁,品相完美。另外的五枚,大概都捐献给了博物馆。这两枚铜镜,一枚是存世量较大的湅冶铜华镜,铜镜的背面,有三十五个字的铭文,不全认识,大约是:湅冶铜华清而明,以之为镜而宜文章,可延年益寿去不祥,与天无极而日月同光,毋相忘另外的一枚,是存世量较少的日月镜,有三十四字铭文:日有熹月有富,乐毋有事宜酒食,居而必安毋忧患,竽瑟侍兮心忘欢,乐己茂兮固当然。领导说这两枚汉镜,都是传说中的透光镜,在太阳光下反照铜镜,屋内墙上就能映出铜镜背面的文字和花纹

疫情前面的那个夏天,曾经在老屋的阳台上验证过,在阳光映照下,墙上果然有花纹和文字出现,但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否则可以用来显灵辟邪和去新冠病毒的。因为类似的传说,在唐传奇小说《聂引娘》、宋《太平广记》、沈括的《梦溪笔谈》和周密的《葵辛杂记》中都有记载,不胜枚举。
  • 不敢诘之,因兹亦不甚怜爱。忽值磨镜少年及门,女曰:此人可与我为夫。白父,父不敢不从,遂嫁之。其夫但能淬镜,余无他能。父乃给衣食甚丰,外室而居。(《聂引娘》)
  • 宣帝被收,系郡邸狱。臂上犹带史良娣合采婉转丝绳,系身毒国宝镜一枚,大如八铢钱。旧传此镜照见妖魅,得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故宣帝从危获济。及即大位,每持此镜,感咽移辰。常以琥珀笥盛之,缄以戚里织成。一曰斜纹织成。宣帝崩,不知所在。(《太平广记》)
  • 隋汾阴侯生,天下奇士也。王度常以师礼事之。临终,赠度以古镜曰:持此则百邪远人。度受而宝之。镜横径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绕鼻列四方,龟龙凤虎,依方陈布。四方外又设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焉。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四字,周绕轮廓。文体似隶,点画无缺,而非字书所有也。侯生云:二十四气之象形。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举而扣之,清音徐引,竟日方绝。嗟乎,此则非凡镜之所同也,宜其见赏高贤,自称灵物。(《太平广记》)
  • 承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古人别自有术。(《梦溪笔谈》)
  • 透光镜其理有不可明者,前辈传记仅有沈存中《笔谈》及之,然其说亦穿凿。馀在昔未始识之,初见鲜于伯机一枚,后见霍清夫家二枚。最后见胡存斋者尤奇,凡对日映之,背上之花尽在影中,纤悉毕具,可谓神矣。麻知几尝赋此诗得名。余尝以他镜视之,或有见半身者,或不分明,难得全体见者。(《葵辛杂记》)
这样的西汉透光镜,上海博物馆收藏有至少四枚。其中的一枚,四周装饰八曲连弧纹,叫见日之光,上博镇馆之宝,严禁出国展览。其余的三枚,则秘不示人。
  • 该透光镜由鄂州博物馆在鱼峰区九头山发现的墓葬群出土,半径3.7cm,直径7.4cm,重50克。为西汉时代照人面容用的青铜镜。由于镜面非常薄,铸造时背面的文字和图案也在正面的镜面上留下了不易察觉的纹路。当作为镜子使用时,它与一般的青铜镜无异;但当用光打在镜面上时,其反射出的光斑就会呈现出与镜背面类似的图案,就好像光透过了铜镜,把背面的图案反射出来了。此镜因在铜镜背面花纹外侧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所以得名
  • 铸造透光镜有两个关键:一是铸造过程中的冷却凝固的工艺,即铜镜在迅速冷却时,镜背的花纹在凝固收缩中,纹饰的凹凸会使镜面产生与镜背相应的轻微起伏;二是研磨抛光的工艺,镜面在研磨抛光中又产生新的弹性变形,进一步增添了镜面起伏。当两个条件都具备时,就会产生透光效应。
类似的透光镜,在文物大省河南省博物院也有一枚,此铜镜是1953年在洛阳出土,重66克。背面中央饰一圆状钮,钮座置于弦纹之内,主要纹饰系八曲连弧纹,八字铭文为:见日之光,相思勿忘,是男欢女爱,情的信物。铭文带的两边,各有齿纹一周。
  • 这枚透光镜,经简单的加工研磨和抛光,其光亮的镜面在承受日光或聚光灯的照射时,可反映出它背面的铭文和图像。
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一枚西汉中晚期的透光镜,直径19.2公分,叫宜子孙,带十六个乳丁和十九字铭文:□富宜子孙□力治事日□月□□身顺□至□是公开展示的博物馆透光镜中尺寸最大的一枚。同是中国人,也都好这口。
《解密透光镜—来自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黑科技》一文中说,汉代铜镜透光的成因,与铸造产生的曲率无关,而是当把镜面最薄处的厚度磨至1毫米左右时,因铜镜背面各部位的厚薄与硬度不同,才造成各部位被磨削的深度不同,产生新的曲率。也就是说,新出土的铜镜只有被人工打磨过,才可以有透光的功能。上海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都是经过对古镜认真打磨和加工过,才产生了透光的效果。这是对文物的破坏,不值得大张旗鼓地宣扬的。
  • 古代青铜镜凡镜面最薄处厚度不足1毫米者,当时大都应该具备透光的功能,特别是从西汉中期开始出现的日光镜、昭明镜。这两个镜种背纹上出现了明显的厚薄差异,使得镜体的合金在浇注后的结晶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金相结构。因各种金相结构的硬度值不同,致使磨出的镜面产生曲率,从而产生透光效应。磨削镜面时,将镜心最薄处的厚度磨至1毫米以下,才能将铸态毛坯层及镜面的氧化层全部磨完。当镜心最薄处的厚度低于1毫米时,是很容易产生曲率的。因此自古至今,发现这两个镜种有透光功能的为数最多。
  • 1961年,周恩来总理来馆视察,不仅亲自上手查看了汉代透光镜,而且还询问了透光原理。一时不能给予圆满答复的博物馆人员,对透光镜进行了研究,经过多次失败后最终证明,铜镜能透光,首先是铸造时边缘要比中间厚;其次是磨镜的时候要从边缘开始,如果从中间磨,就没了透光效果。更概括的解释,就是铸造与磨制时的镜面薄厚不均使反射强度不同而形成了透光现象。说到这里,如果研究人员要早点看到沈括的《梦溪笔谈》,应该就能少走很多弯路吧!
相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国外的博物馆中。例如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就也可以生产透光铜镜了,当然这是从中国学来的技术,他们为了能躲过天皇和日本政府对宗教信仰的禁令,能够把耶稣头像和十字架,巧妙地藏在透光镜的花纹中,西方人看到后,就十分的惊奇,称之为魔镜。京都国立博物馆的日本学者和匠人,在没有损害铜镜镜面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就成功复制出了透光镜。
  • この三角縁神獣鏡は、福島県でも会津若松市の大塚山古墳で出土しています。しかしこれらの三角縁神獣鏡には錆(さび)がある上ほとんど光を反射せず、重要文化財のために磨くことができないので、実験はできないでいました。(福岛县会津若松市大冢山的古坟,出土了几枚三角棱兽镜。这些三角框兽镜已经生锈,几乎不反射光线,而且因为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财产,没办法打磨,因此不能够进行实验。)
  • 可是爱知县犬山市东宫古墓出土的一枚三角边兽镜,却保存相对完好。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就用激光束对这一枚铜镜精确测量,并使用与实物相同的物质配方,复制出了大小和外观都完全一样的铜镜,表面经过抛光,再把铜镜放在阳光下,反射光就成功地投射出与镜子背面相同的图案了。
好在中国地大物博,新出土的铜镜众多,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历代铜镜,就有一万多枚,也还能经受得起一两个二货,把鸡毛当令剑,时不时就拿出一些古代铜镜来,使劲儿磨。万一磨薄了,能够透光了,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加上主题思想的伟大胜利。
  • 后来,上博组织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经过不断实验,终于弄清了汉镜透光的原理。在来上博参观、观赏透光镜的这位客人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上海交大制作了一面精致的镜子,而反射在光影中的,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的形象。
正是《清廷上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和《尚书·周书·泰诗下》的当代版。
2

膜拜

鸡蛋
9

鲜花
1

路过

雷人

开心
2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怎这样呢 2021-7-1 00:38
当年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专门有一篇讲这个的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5-1-15 13:41 , Processed in 0.02800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