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老平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32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阳明心学4:佛道有缘

热度 1已有 1025 次阅读2013-7-23 11:38 |个人分类:阳明心学| 王阳明, 心学



(王阳明好友湛若水)

王阳明是明朝大儒,心学集大成者,但观其一生,与佛道两家有割不断的关系。在《传习录》一书里,王阳明曾对学生说:“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也就是说,王阳明在贬谪贵州龙场之前,曾对佛道两家下过功夫,而且心有所得。

.五溺之说

“五溺”之说出自湛若水。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增城)人。为明代大儒陈献章的弟子,当过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他是王阳明的好友,两人同朝为官,同时讲学,各立门户,时称“湛王之学”。

王阳明去世后,湛若水为其撰写墓志铭,对好友的人生轨迹作了简要的概括,在《阳明先生墓志铭》里,他说王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这就是阳明“五溺”的出处。

湛若水认为,王阳明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正德元年(1506 丙寅)为界,那年王阳明三十五岁,因言获罪被贬至贵州龙场。在那以前王阳明曾经五次走入歧途,先后陷溺于“任侠”,“骑射”,“辞章”,“神仙”和“佛氏”,后来经“龙场悟道”才回归圣贤之学。下面根据《年谱》的记载,举两个早年王阳明“溺于神仙”和“溺于佛氏”的例子。




(会稽山“阳明洞天”)

.道家导引

王阳明二十八岁中进士,随后在京当官。到了三十一岁,他开始厌恶京城那种追逐才气,作诗吟唱的生活,发出“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的感叹,于是告病回老家。

按《年谱》记载,这次王阳明是“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这个“越”是指绍兴,“阳明洞”应该在绍兴的会稽山中。绍兴别名山阴,据资料介绍,王阳明世居山阴,后徙余姚,幼年时全家又迁回山阴,居绍兴城内,阳明去世后葬在绍兴兰亭。

话说王阳明在山上的洞穴里修练道家导引术,时间长了便练出了功夫,能够预知事情。有一天,阳明在洞中静坐,感知到朋友王思舆等四人来访,当他们刚走出绍兴五云门的时候,王阳明就命仆人前去迎接,并告知来人的形迹。仆人在半途遇到这帮人,所见情形与阳明所说吻合。众人闻言惊奇不已,认为王阳明已经得道。

王阳明对此却有自己的见地,认为“此簸弄精神,非道也。”王畿是王阳明的高足之一,他在《王畿集》里曾对老师的修炼有过描述,说阳明“自谓尝于静中内照,形躯如水晶宫,忘己忘物、忘天忘地,混与虚空同体,光耀神奇,恍惚变幻,似欲言而忘其所以言,乃真境象也。”由此推论,王阳明的道家功夫水平不低。



(杭州跑虎寺)

.禅宗棒喝

过了一年,王阳明不居山洞,来到钱塘西湖,在南屏寺、虎跑寺这些地方转悠。有一天,他在寺庙里看见一打坐僧人,说是坐关三年,不语不视。阳明对僧人打量了一番,然后断然喝道:“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僧人大吃一惊,禁不住睁开眼睛说话。阳明问他家里还有人吗?僧人回答:“有母亲在。”阳明再问:“想念吗?”僧人说:“不能不想。”于是阳明跟他谈了母子亲情的道理,劝他先尽人道后修佛性,僧人听后感激涕零。阳明第二天去寺庙,发现那僧人已经走了。

阳明能发现打坐僧人思虑不断,然后给予喝止,使僧人幡然醒悟,这种当头棒喝是典型的禅宗方法。可见阳明对佛家的东西不但了解,而且运用到位。

虽然王阳明后来力辟佛道,但始终难以撇清与两者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宋代开始,中华文化开始走向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路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只是各家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比如,王阳明晚年曾赋诗两首,以阐明心学的基本思想,但用的却是佛道两家的词语。

《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

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
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

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
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作死灰。


(老平2013-7-22


附:
十有五年壬戌,先生三十一岁,在京师。八月,疏请告。是年先生渐悟仙、释二氏之非。先是五月复命,京中旧游俱以才名相驰骋,学古诗文。先生叹曰:“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遂告病归越,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久之,遂先知。一日坐洞中,友人王思舆等四人来访,方出五云门,先生即命仆迎之,且历语其来迹。仆遇诸途,与语良合。众惊异,以为得道。久之悟曰:“此簸弄精神,非道也。”又屏去。已而静久,思离世远去,惟祖母岑与龙山公在念,因循未决。久之,又忽悟曰:“此念生于孩提。此念可去,是断灭种性矣。”明年遂移疾钱塘西湖,复思用世。往来南屏、虎跑诸刹,有禅僧坐关三年,不语不视,先生喝之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僧惊起,即开视对语。先生问其家。对曰:“有母在。”曰:“起念否?”对曰:“不能不起。”先生即指爱亲本性谕之,僧涕泣谢。明日问之,僧已去矣。(《王阳明全集•年谱》)


膜拜

鸡蛋
1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清风徐来 2013-7-23 14:21
学习了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2 14:03 , Processed in 0.02813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