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爱吱声 返回首页

老平的个人空间 http://aswetalk.net/bbs/?32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大学》、心法与整体观

热度 2已有 1436 次阅读2012-9-23 10:29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 儒家, 大学, 讲座


昨天在广州做了一次题为《大学、心法与整体观》的讲座下面是讲座的部分文字整理:

.《大学》要点

《大学》是儒家四书之一,篇幅较短。《大学》有两种常用版本,一种是古本,出自儒家经典《礼记》第四十二篇;另一种是朱熹本,出自《四书章句集注》,这两种版本,文字都不超过一千八百字。

《大学》文字虽然不多,但内涵丰富,核心内容是“三纲八目”,具体可以从九个方面来解读,即一贯,二分,三门,四法,五素,六步,七章,八目,九用。

所谓一贯,是指《大学》的精髓是一以贯之的,这个精髓就是“中”。 二分,是指内外,即修内达外,内圣外王。三门,是指文字门、行事门、心意门,对应着文法、行法、心法。四素,是指先秦儒家成事四要素:本末,终始,先后,厚薄。五法,是指《大学》的五个重要方法:至善法,中和法,知止法,日新法,絜矩法。六步,是指先秦儒家思考问题的六个步骤:知、定、静、安、虑、得,也叫思得六步。七章,是指《大学》可分为七章:总纲章,格致章,诚意章,正修章,修齐章,齐治章,治平章。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九用,是指《大学》的应用广泛而重要,九有多和尊的意思。

另外,站在儒家心法的角度来看,《大学》不仅是儒家学说的经典之一,也是儒家心法的重要载体,因为《大学》的主要内容是八目,八目的前半部分谈的是如何使自己得“中”,后半部分谈的是如何把这个“中”扩展到社会,而“中”则是儒家心法的核心。

.儒家心法

儒家心法是指儒家典籍里隐含的修身方法,由于这些方法着眼于人的内心活动,因此叫做心法。儒家心法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两个历史时期,一个是先秦时期,对应的是先秦儒学;另一个是宋明时期,对应的是宋明理学。这里主要谈的是先秦时期的儒家心法。

儒家心法的核心是“执中”。儒家早期的心法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心法谈到了“人心”和“道心”的区别,指出变“人心”为“道心”的根本方法是“执中”。这个“执中”在《论语尧曰》里又记为“允执其中”。

先秦儒家心法的要点如下:一心,就是心法的核心是“中”。两端,是指构成事物的两个端头,如内外,融合两端可以得“中“。三法,是指进入“中”的三个方法:精诚,专一,至善。四句,是指《尚书•大禹谟》的四句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五书,是指记载了心法的五部先秦儒家经典:《论语》、《孟子》、《荀子》、《礼记》、《易传》。


那么儒家心法所说的“中”究竟是指什么呢?站在整体观的立场来看,儒家的“中”指的是事物的整体特性。

.古典整体观

整体观是关于事物整体及其特性的理论。这里所说的整体观是指起源于中国的整体观,不是指起源于西方的整体论。它分为古典整体观和现代整体观两部分,古典整体观又叫天人合一整体观,现代整体观又叫混元整体观。

这里主要谈的是古典整体观,古典整体观从内容上分,有宇宙整体观、人体整体观、天人整体观等内容。从源流上分,有儒家整体观,道家整体观,佛家整体观等内容。古典整体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儒、道、佛等各家理论的基础。其中儒家立足于人与社会这个整体,道家立足于人于自然这个整体,佛家立足于心与性这个整体。

中国古人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一个整体,而整体是有层次的,人是宇宙整体的一部分,人与外界打交道可以从局部入手,也可以从整体入手,关键在于人的心意。心意合一就能认知、运用事物的整体,心意分离就只能认知、运用事物的局部。而对心意的运用和修养就叫心法。其中儒家心法把心意合一的状态叫做“中”,把在心意合一状态下认知、处理事物的状态叫做“和”。

. 《大学》之道举要

下面从儒家心法和整体观的角度简要谈《大学》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是《大学》开篇的几句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先来看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指出了《大学》的三个纲领。从心法的角度来看,“大学之道”的实质是修内、达外、止于“中”。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这段话包含了心意整体、心身整体和人天整体的内容。

第二句话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话可以有多种解读,站在先秦儒家心法的立场,它内含儒家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叫做四得六步。这种思维方法与一般的逻辑思维不同,它的的特点是先知后修,修内知外。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这种思维方法与心身整体,心意整体,信息整体有关。

第三句话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包含了古人成事三要素:本末、终始、先后。对应的心法内容是内本外末,有终有始,先小后大。而从整体观的立场来看,这三要素与信息整体、空间整体、时间整体有关。

《大学》经文举要就讲到这里,讲得比较简单,目的是想提示经典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解读的。(老平 2012-9-22


膜拜

鸡蛋
2

鲜花

路过

雷人

开心

感动

难过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网站错误报告|爱吱声   

GMT+8, 2024-11-25 18:35 , Processed in 0.02710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